《登高》1解析

合集下载

《登高》原文及翻译古诗词赏析优秀6篇

《登高》原文及翻译古诗词赏析优秀6篇

《登高》原文及翻译古诗词赏析优秀6篇登高古诗赏析篇一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赏析: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

萧条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绘声绘色,而引发出来的慨叹更是扣人心弦。

这不只因为写了天然的秋,更因为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激烈的豪情颜色。

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

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激烈的怜惜。

古人有阴历九月九日登高的风俗,这首诗即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

此刻杜甫居住长江岸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峻的肺病,日子也很窘迫。

全诗经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垂暮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诗歌前四句描绘登高闻见之景。

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象,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润饰,指明晰节序和环境,烘托了浓郁的秋意,景象具有明显的夔州区域特征。

这两句不只是工对的联语,并且句中自对,如“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

句法谨慎,言语锻炼,从来被视为佳句。

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

写山为远望,写水为俯视。

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润饰,如闻秋风萧条,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

两句诗,无论是描画形状,仍是描述气势,都极为生动逼真。

从萧条的景象和深远的意境中,能够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

慨叹之情和悲惨心境。

诗歌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

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

“常作客”,标明诗人多年流浪不定的境况;“万里”,阐明夔州间隔家园十分悠远,是从间隔上烘托愁闷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痛之重,“秋”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登高”的节候。

下句写孤病之态。

“百年”,犹言终身;“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苦楚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

《登高》古诗视角解构

《登高》古诗视角解构

《登高》古诗视角解构登高一词源于古人对登山活动的赞美和描写,诗人借着登高之境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古人以登高为媒介,抒发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探讨人生哲理。

本文将从古诗《登高》的视角解构入手,分析其意境与意义。

古代登高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凭借着高山峻岭、云雾缭绕和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宏大而壮美的氛围。

在《登高》这首古诗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这种壮丽的视觉冲击力。

诗中用了大量的描写手法,旨在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山水景观,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些绘声绘色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登高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磅礴的自然力量。

与此同时,《登高》这首古诗从视角上也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启示。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抒发内心的感慨,诗人给予了读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道出了人们对追求进步、不断超越的渴望。

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社会的发展,都需要人们追求进步,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进发。

此外,《登高》这首古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作者的情感与心境。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折射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情感体验。

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人生态度,以及面对艰难险阻时的乐观和勇敢。

登高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攀登,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净化和升华。

通过登高,诗人超脱了尘世的琐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从古诗《登高》的视角解构来看,它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赞美,同时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思考。

诗人通过绚丽多彩的描写和深沉的哲理表达,给予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的题材。

登高作为一种行为,不仅有助于人们放松心情,同时也可以让人们从高处俯瞰自然和社会,产生思考和启示。

总结一句话,古代登高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既营造了一种宏大而壮美的氛围,又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探索人生哲理的意义。

通过对古诗《登高》的视角解构,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启示。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导读: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也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经历和“致君尧舜”的理想抱负,但他一生穷愁潦倒,遭遇坎坷,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下层民众的疾苦,因此他的诗歌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时代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眷顾祖国、同情民众、不惜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特别是在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目睹了唐帝国有由盛至衰的过程,对百姓的苦难更是感同身受,当初“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忆昔》)的所谓理想世界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万方多难”的时代,是“乾坤含创痍”“人烟眇萧瑟”(《北征》)的国土,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的伤感,复杂的阶级斗争、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之间的内部冲突,不仅造成了生灵涂炭和国家的严重危机,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使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彻底破灭,于是他只能“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面对苍天来表白“济世敢爱死,寂寞壮士惊”(《岁暮》)的志向,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登高》就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歌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

诗人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生活的艰辛,直到唐肃宗广德元年(763年)。

公元767年的时候,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是地方军阀为了争夺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又乘机而起,社会仍然是一片混乱。

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

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被称为“杜集七言律诗之冠”的《登高》一诗。

清明篇:《登高》赏析

清明篇:《登高》赏析

清明篇:《登高》赏析登高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活动之一,它不仅是一种寄托哀思和缅怀逝去亲人的方式,也给人们提供了欣赏自然风光、放松心情的机会。

本文将通过对《登高》这首古诗进行深入解读和赏析,探讨其所蕴含的意境与情感。

《登高》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清明时节登上山峰,俯瞰四周壮丽景色,并表达出对生命短暂、物换星移的感慨。

全诗共分为四个部分,下面将逐段进行详细解析。

第一段:“白日依山尽”,此句写出了阳光从山峦后方升起,在天空中消失。

“黄河入海流”,以大气势形容黄河水势汹涌奔向大海。

“欲穷千里目”,表达了作者渴望远眺遥远景色,“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则展现出作者意志坚定要再往前进,超越先前所看到的美景。

第二段:“层峦耸翠”描绘了山峦重叠的壮丽景色,“迭翠而来”,形容山脉连绵不绝。

“上有八千里长江横渡”的描写,给人以遥远深广之感。

此段通过对自然界景观的生动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第三段:“天高云淡”表达出登高时所见到的天空宽广明朗,“地阔风轻”则描述了气候宜人、和风拂面的感受。

“物华天宝”,指一切花草树木都在春季中绽放耀眼之美。

“龙光射牛斗”,暗喻着阳光穿过浓密的云层散发出如同巨龙般辐射状的光芒。

这一段营造了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仙境。

第四段:“至苍茫然”表示作者虽站在高处但看得更加茫然,意味着凡事皆有限度;“日月经纶”,则强调时间无情地流逝,万物变幻。

“何处是归程?”问道旅行结束后要回家去哪里?此句反思了人生归宿及时光匆匆流转等命题。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川景色和抒发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思考和慨叹。

同时,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登高活动更是象征着我们纪念已故亲人的方式之一。

登高不仅可以让人们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放松心情,也能够寻找内心平静与安宁。

总而言之,《登高》这首古诗以其简洁优美的语言和深刻准确地传达出了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它使读者置身于壮丽景色中,并引导我们反思生命短暂、时间匆匆流转等永恒主题。

杜甫《登高》古诗翻译和赏析_杜甫《登高》原文及赏析

杜甫《登高》古诗翻译和赏析_杜甫《登高》原文及赏析

杜甫《登高》古诗翻译和赏析_杜甫《登高》原文及赏析《登高》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登高》的古诗翻译和赏析你知道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杜甫《登高》古诗翻译和赏析_杜甫《登高》原文及赏析,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登高》古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古诗翻译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注释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

选自《杜诗详注》。

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回:回翻旋转。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

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

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刚刚停止。

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登高》古诗赏析此诗选自《杜工部集》,是杜甫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

夔州在长江之滨。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对起。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唐诗鉴赏:杜甫的《登高》解析

唐诗鉴赏:杜甫的《登高》解析

唐诗鉴赏:杜甫的《登高》解析导言唐代诗歌被誉为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而杜甫则是其中一位最具代表性的诗人。

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中包括了《登高》这首诗。

《登高》是杜甫的一首写景诗,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水和真切的人生感慨,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杜甫雄心壮志的豪情。

杜甫的背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杜甫的背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陵,唐朝中期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他曾经历过人生起伏,先是官场的失败和贫困,后是战乱的困扰和幻灭。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社会不公正的抨击和对苍生苦难的关怀。

《登高》的背景《登高》创作于杜甫中年时期,当时他已经在长安落魄多年,身陷贫困和政治困境。

这首诗是杜甫在一次登山之后所写,这次登高可以视为他在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

在登山的过程中,杜甫凝视着壮丽的山川,体察着自然的力量和辽阔的胸怀,也激发起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

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深远的哲理杜甫以其独特的笔触,将大自然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他描绘了群山的瑰丽壮观,云海的浩渺深邃以及奔流的江河。

这些景色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广阔无垠的胸怀,同时也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

山川壮丽诗中描述的群山耸立,极具张力。

杜甫写道:“万壑纵横驰川谷,孤城绝壁临江渚。

”这描绘了山川险峻的景象,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和壮丽。

云海浩渺接下来,诗中出现了“万里长空,孤舟蓬转,白云千载空濛”,这样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云海之中,感受到无边无际的宇宙和自然的无限力量。

江河奔流最后,诗中出现了“日冷青苔浸碧树,薄暮空潮生长堤”。

这描绘了江河奔流的情景,给人以沧桑和生生不息的感觉。

诗人运用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他内心深处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向往。

真切的人生感慨和豪情壮志除了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中还流露出了诗人真切的人生感慨和豪情壮志。

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在诗的开头,杜甫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导读: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

夔州在长江之滨。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对起。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

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

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

俯仰天地间,乾坤一腐儒---杜甫《登高》赏析_文学评论论文【精品论文】

俯仰天地间,乾坤一腐儒---杜甫《登高》赏析_文学评论论文【精品论文】

俯仰天地间,乾坤一腐儒---杜甫《登高》赏析_文学评论论文俯仰天地间,乾坤一腐儒---杜甫《登高》赏析:摘要:杜甫《登高》一诗一直为世人所称颂,被誉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此诗“虽为悲歌,却是‘拔山扛鼎’式的悲歌。

它给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哀,而是悲壮;不是消沉,而是激动;不是眼光狭小,而是心胸扩大”(萧涤非语)。

此诗无论是手法还是意境都带给人们惊叹与震撼。

而诗中所蕴含的无论穷与达都兼济天下的情怀与杜甫飘零辗转、伤病缠身、贫困潦倒的身世交织所形成的巨大情感漩涡则对我们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冲击与共鸣。

杜诗中所具有的包囊宇宙乾坤、大化流行的思想追求又给我们带来了绵绵无尽的思考和启迪。

关键词:杜甫登高沉郁顿挫悲愁孤寂生命的悲剧意识大化流行正文: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愁情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人吟咏的永恒主题,愁情与秋景又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古逢秋悲寂寥”,宋玉的《九辩》最是绝唱,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影响巨大,曾引起无数受压抑的骚人墨客的强烈共鸣。

这其中便有杜甫,甚至可以说杜甫将这蕴含于秋景中的悲情挥洒到了极致。

金圣叹说:“志士对秋而情至,凡山川林峦,风烟云露,草色花香,目之所睇,耳之所闻,何者不与心相为蕴结?乃先生(杜甫)以忠挚之怀,当飘零之日,复以流寓之身,经此摇落之时,其勃然触发,有自然已。

”《登高》一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杜甫辗转流离于夔州时。

此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方军阀乘时而起,相互争夺。

在这年的重阳佳节,诗人感慨万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远眺,内心百感交集。

《登高》一诗有些学者将其收录于《九日五首》,如王嗣奭的《杜臆》,也有学者证此诗非九日重阳时所作。

但无论如何,作者登高眼到的一切景象,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极度的伤痛;然而这萧瑟秋景,也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这其中交织着他老病孤愁悲哀。

《登高》赏析

《登高》赏析

《登高》赏析《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

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

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

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

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

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

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

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文学赏析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对起。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

杜甫《登高》赏析

杜甫《登高》赏析

杜甫《登高》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登高》是杜甫的名篇,为人所传颂。

下面让我们对这古诗进行赏析,加深对它的认识吧。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登高》赏析《登高》是杜甫于公元767年在夔州所作。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

时代的不幸,个人的多病,加上壮志未酬,使杜甫内心极为苦闷与忧愁。

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诗人带病登台的,想借此排解苦闷与忧愁。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登高”或者“登台”都有着思乡寄情之意。

《汉乐府民歌•悲歌》中写道:“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意思是说,想回家没有办法,心中悲痛,因而暂时用悲歌代替哭泣,用远望代替回乡。

可以说,这首诗歌通过登高对所见所闻的秋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单之愁。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意思是说,诗人放眼长天,从远处的山中,传来一阵比一阵急促风,不时还夹杂着哀啭的猿鸣声;俯视江面,水中的小洲清晰可见,江边的沙滩白茫茫的一片,还有几只水鸟沙滩上在盘旋地飞着。

这是诗人眼前所见所闻。

“猿啸哀”是说猿猴声音凄凉,这样的声音让听者心情凄楚,真有“猿鸣三声泪沾裳”之感,这是从声音的角度营造氛围。

“鸟飞回”就是说,到了傍晚时分,鸟儿就知道回家,诗人从视角上营造的一种氛围,即鸟儿到了这时都要回家,可是,诗人却漂泊在外,难以回到自己的家中。

可以说,这种氛围是惨淡而凄清的,通过环境的描写,正面表现出诗人的凄凉之感。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写诗人仰望,那茫无边际的树叶萧萧而飘落,俯视奔流不息长江之水,滚滚而来。

句中那“无边”的秋色,“不尽”的江水,前者从时间上作笔,表明一年将尽,从秋叶中感受到光阴易逝,人生易老,从而产生了凄凉之感。

《登高》唐诗解析

《登高》唐诗解析

《登高》唐诗解析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巨匠之一。

他的作品广泛流传,并以其深刻的思想、雄浑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而著称。

本文将对杜甫的诗作《登高》进行解析,并对其内涵及艺术手法进行分析。

《登高》是杜甫晚年时期所作,以峨眉山为题材,通过描绘登高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逐渐衰弱的身体和败坏的社会现实的忧虑之情。

诗的前几句写峨眉山的高峻壮丽,展现了壮志豪情和向上的精神状态。

接着,杜甫通过"天地皆憔悴,何处觅余生"表达了他内心的忧伤和对逝去岁月的思念。

整首诗字数有限,却点出了杜甫壮志未酬的遗憾。

杜甫在《登高》一诗中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意更加深远。

首先,他运用了对偶手法,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将人生与旅途相比,既表达了诗人的忧伤,又述说了人生的无常。

其次,他运用了夸张手法,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这些夸张形象描绘出恢弘壮丽的自然景观,配合上诗人内心的沉重,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诗情更加深沉。

此外,《登高》诗中的意象也非常丰富。

如"巨峰如盖欲堕天",这句描述表现了壮美的山势,将山和天融为一体,展示了自然与诗人内心情感的统一。

另外,"云在青天水在瓶"的意象,形象地将云和水联系在一起,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畅想和对自然的倾慕。

这些意象让诗中的山水与人文景观相融合,充分展示了杜甫深邃的情感和对自然力量的肯定。

杜甫的《登高》不仅在形式上力求简练,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考。

诗人的悲凉心境与壮美景色相衬,表达了他对壮志未酬和逝去岁月的悲愁与忧伤。

整首诗抒发的是一种低沉的情志,正是这种情感的饱满表达和深刻内涵使得《登高》成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

总而言之,杜甫的《登高》以其深入人心的思想、雄浑而凄美的语言、细腻的描写,使得读者在沉思中能够领会到作者对逐渐衰弱的身体和败坏的社会现实的忧虑之情。

通过对《登高》一诗的解析,我们不仅能够深度了解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境界,也能够感受到他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登高》是杜甫诗集中一首很有名的七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

《登高》是杜甫诗集中一首很有名的七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

杜甫《登高》诗解读一个人流落他乡,如果他常年飘零,那样的心绪肯定是非常难受的。

而他如果他又体弱多病,那悲凉的意绪肯定是很浓的。

在一个讲究平和安定、重土安迁的中国,如果到了晚年仍颠沛流离,那情形自是凄不可言。

而如果他连一个可倾诉的人都没有,那么,其荒凉、孤独的心境又似霜天雪霰,冰寒不堪。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个人为什么这么苦呢?且先不要这样问,我们再看看他如霜的两鬓,失意颓唐得连心爱的薄酒也不想去沾了的意绪,就会有些直接的感知,他苦而痛,内心百结不解,忧虑如焚。

那么是什么让他弄成这个样子的?且先也不要这样问,让我们再看看他的目见耳闻吧。

他心事重重,登上高处,想一抖而轻松一回,哪知疾风射眸,老泪涟涟,又禁不住青猿悲啼于山林之间,更不忍视于急风中盘旋不下的忧心之鸟。

唉,他叹息一回,还是看看别的吧。

然而不忍见而所见自排空而来,又似翻江倒海,山坼地裂般。

在他面前,那细窣无声的落叶此时如雄壮的野马沸腾于猎猎的战原之上,无边无际,萧萧訇轰,好惊心动魄啊!那奔腾不息的江水又如另一支雄狮猛虎的战团,滚滚而来,势不可当,逼视压人,让人毫无退缩之地。

那么,他的灵魂都震动了。

是的,青猿悲啼如那舞台上的主唱,秋鸟飞旋似那台上的舞者,而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就是那庞大的交响乐奏。

这时你感到的就是声声嘶啼和那躁动的急舞与那粗重悲壮的震撼之音!!这不是一个人在悲啼私哭,也不是一群人在哀号哭吐,因为这是“无边”与“不尽”的铺天盖地的震慑与悲怆。

这是一个民族的悲痛,一个伟大民族沉沦的悲痛。

时间仿佛已煎熬了上百年,也仿佛万里一片都是苦难。

这是哪个民族的不幸?哪个民族有这样的不幸?这只能是伟大的唐朝的不幸!是的,一个伟大的唐朝的被群鬼所害,大厦正在崩塌,正在轰毁,那钢骨折断之声如天崩地裂!再回头看看,那漂泊,多病,孤独,颓唐的苦命人,他正在看着。

他目击,他亲临,他逃亡,但千里万里都只共演奏着一样的悲剧,他又彷徨于无地,他不知如何是好。

他沉静在悲怆之中,那忘忧物已是没有丝毫的吸引力了。

赏析杜甫《登高》

赏析杜甫《登高》

赏析杜甫《登高》杜甫《登高》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抒发壮志豪情、表达对时代变局的感叹之作。

这首诗以其雄浑磅礴的气势和深刻思考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一。

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题目意义、写景描写、意境营造等。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究竟在哪些方面具有特殊意义。

《登高》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而积极向上的行为,它象征着追求进步和超越自我的精神。

同时,“登高”还寓意着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与反思,他试图通过攀登巍峨山岭来表达自己内心所承载的愿望和渴望。

接下来,在描写手法上,《登高》运用了丰富多样并相互呼应的修辞手法来展现山水风光与人物形象。

例如“江流天地外”的开头四字揭示出作者欲突破尘世纷扰、追逐天空广阔真理之心;“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意境;“欲穷千里目”的表达方式,则更加直接地传递出作者对于远大前程的憧憬和向往。

同时,在诗歌结构方面,《登高》采用了七绝诗的形式。

四言、押韵工整、节奏明快,使得整首诗显得紧凑而有力。

通过这种恰到好处的格律运用,杜甫成功地塑造了一幅山水画般壮丽景象,并将其内化为自己心灵旅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此外,作品还通过具体描写来增强艺术效果。

“岩上无数寒光裂”,“云深不知处所在”,如此细致入微又富有想象力的描写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这些绚烂华美的字眼令读者感受到险峻之势与广袤空间相结合带来的震撼与敬畏。

最后,在主题意义上,《登高》是杜甫对时代变局以及社会现实进行思考和反思之作。

他借助登高的行为来表达他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样一种抒发内心追求和呼唤正义之情感,使得诗歌具有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登高》是杜甫在长期岁月中积累思考与体悟后倾注心血、以诗人独特视角刻画出自己壮志豪情与真挚感叹的作品。

通过笔者以上几个方面赏析,希望能够让读者更加全面地理解并欣赏这首千古名篇,并从中汲取勇气与智慧,坚定自己前行方向。

杜甫的《登高》赏析

杜甫的《登高》赏析

杜甫的《登高》赏析作者:刘娟来源:《文学教育》 2017年第20期内容摘要:初读杜甫的《登高》,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肃杀苍凉之感,令人心神寂寥,为之一颤。

深入细读诗歌文本,笔者领略到诗人诗才之横溢,其独特的构图视角,使人读罢,脑中浮现的是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使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其构图视角从微观到宏观,为我们展示了小范围到大范围视野转换的巧妙及视听震撼,令人感受到一种一隅之清与天地之阔相互掩映的秋之萧瑟荒凉之美妙的同时,又将其视角转回微观,转到诗人自己身上,使人体悟到诗人面对此情此景,感怀身世,感慨际遇,内心悲凉之感的喷薄而出,与秋景之萧瑟荒凉融为一体,倍增伤感之情。

诗人如此巧妙运用视角转换,表达出内心挥之不去且无法消解的悲愁哀绪,令人深深佩服诗人才华之横溢,造诣之非凡。

关键词:微观宏观视角转换悲凉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如一般诗篇,《登高》首联写景,开门见山,渲染悲凉气氛。

诗中如是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两句都是动静结合,寓静于动中构造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

“风急天高猿啸哀”,一个“急”,一个“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马进入作者所营造的令人忧伤的情境里不可自拔。

接着,苦闷情绪溢满于胸,无处排遣,诗人将其浓缩寄托于鸟的处境下,这样写道:渚清沙白鸟飞回,它构造的是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鸟”是“飞回”的,在一片萧瑟肃杀的荒无人烟的“渚沙”之中飞舞盘旋,可见其孤独,不禁令人想起“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凄凉感,悲哀之情油然而生。

而从整幅画的构造视角来说,这是一幅描画天地之一处的视野较窄的微观水墨画。

首联诗人以微观视角入手,颔联则极显其大开大阖之能耐,以宏观的景物描写,带我们领略广阔天地的壮阔景色。

杜甫《登高》全诗解读

杜甫《登高》全诗解读

杜甫《登高》全诗解读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是作者站在高台之上,看到、听到的。

诗人描写的主要意象有风、天、猿、渚、沙、鸟。

风急、快,突出风的迅猛。

风儿急急而去,是那样的无情。

无人陪伴已觉可悲,连那风儿也好像故意欺负作者,匆匆离作者而去,可以想见此时他那悲苦的心境。

天高带给人一种苍凉、空旷感,登上高台的人是何等的渺小。

猿呢?作者用啸声,并且是哀凄的啸声。

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哀凄之声让人动容,声声刺透他那几近破碎的心。

渚,用“清”来形容,可见洲渚之上草木凋零,凸显萧瑟,传达凄凉之意。

沙白,可见岸边白沙漫漫,这冷的色彩,又增一份寒意。

鸟,正是没有依靠所以徘徊而不肯离去,就像这时候飘泊无依的杜甫,这只鸟是不快乐的。

这也充分说明了“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长江”用“不尽”、“滚滚来”修饰。

奔腾万里的长江浩浩荡荡奔涌而来,这是何等的气势。

长江水一去不复返,让人想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个体生命、个人的成败在浩荡的长江面前是何等的渺小,个体生命是有限的,而自然却是永恒的。

作者因个体生命的短暂和个人的渺小感悟到生命的悲哀,他用酣畅的诗句为自己的生命唱出一曲悲歌。

通过以上各个意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首联和颔联中的景物描写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

这里有无边落木和滚滚不尽的长江,凄凉之中有壮阔和深远。

所以杜甫虽然悲愁,但是不哀婉,细细读来,景物描写字字关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作客”可看出客居他乡,漂泊流浪,而“万里”可看出地域之广,漂泊之远,“常”可看出时间之久,杜甫经安史之乱,十多年来一直漂泊在外,虽然有过短暂的稳定生活,但是一直漂泊西南天地间。

“独”正是说明漂泊的结果,孤独一人,无亲无友,“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漂泊中适逢九月九日登高祈福之日,“独登台”,自有对家的一种思念。

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_1

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_1

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1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翻译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无限烦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注释九月九日:指重阳节。

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

他席:别人的酒席。

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他乡:异乡。

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

那:为何。

北地:北方。

赏析这首诗前二句以“望乡台”、“送客杯”作对仗,用他乡送客来衬托诗中人思乡的情怀;后二句用呼告语作咏叹,从北雁南飞着想,反衬北人久居南方思念故乡的苦闷。

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

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

“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

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北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而王勃偏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鸿雁,我想北归不得,你却奈何非要从北方飞来,平添我北归不能的愁思。

这一问虽然毫无道理,却在强烈的对比中烘托了真挚的感情,将思乡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这两句是这首诗中的名句,前人在评价这两句诗时说:“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

”的确,这一问虽貌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实际上却是诗人用心良苦、匠心独具之处。

诗人将其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这首诗的抒情手法亦变化多端,语言简洁亦是这首诗较大的特色,用了近似日常的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北地来”,显得浅近亲切,这也是这首诗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

杜甫《登高》赏析

杜甫《登高》赏析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

夔州在长江之滨。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对起。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

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

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

入情入景 品味人生──杜甫《登高》赏析

入情入景 品味人生──杜甫《登高》赏析

入情入景品味人生──杜甫《登高》赏析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因而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

七言律诗《登高》作于大历二年(767年)秋。

当时的杜甫正卧病在地处长江之滨的蘷州。

此时,诗人处境十分困难: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病痛,时局的艰难,给诗人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他支撑着病体,临江登高,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天涯漂泊,老病孤愁的思想感情。

学习和掌握这首诗的重点是赏析意境,领会诗人通过融情入景,因景抒情来抒发自己的复杂感情。

一、是情随境生,还是移情入境融情于景,因景抒情的手法被很多诗人所采用,但杜甫却有他的独到之处:既不纯粹是情随境生,但也不完全是移情入境,二者难以取舍。

杜甫一生坎坷,但志向远大。

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如愿。

而写此诗时他已身患严重的肺病,且已人到暮年。

再则那种情意已潜藏心中许多,确已到了“欲发未发”的程度,他真是满腹感慨满腹惆怅。

那么,当他独自登高看到一片暮秋景色时,就猛然触动了他那内心暗含的隐痛(触景生情),使他情不自禁地借着对物境的描写抒发了出来。

尤其是“悲秋”二字写得沉痛。

秋天未必令人悲伤,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感到了他那沉重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二、令人心动的首联,千古流传的佳句《登高》一诗一开首就动人心魄,使人深感其诗的悲怆之情,以“风急”带动全篇,一开篇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作者的视线由高到低,以风、天、漪、沙、猿啸和鸟飞,构成了一幅暮秋的凄清图画。

在清水白沙的背景之上,清晰地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以工笔绘出了景物的形声色态,真是精美致极!然而你若细细体味却是一种“凄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会作者心情
诗人站在高天之下,急风 之中,面对清渚、白沙,耳听 猿啸的叫声,内心万分孤独, 仿佛就是一只孤鸟,凄楚、忧 伤、悲哀、绝望。
[鉴赏颔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两种景物:落木、长江。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 的话,那么,“不尽长江”有什么意思 呢?
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凄楚、悲伤、痛苦、
孤独、沉郁
[鉴赏首联]
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个 特写镜头?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 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 盘旋的水鸟。
风急天高猿啸哀, 使人听到它 渚清沙白鸟飞回。 的叫声非常
悲凉。 使人感到非常 这不是一只快乐 冷。既有身体 的鸟,是一只孤 的,又有心灵 独痛苦的鸟。 的。更主要是 心的。 显得天底下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
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 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 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 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 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非常悲凉。古人用 猿鸣—— 袁鸣代表悲伤之情
飞鸟—— 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 比喻孤独无依。 落木—— 落叶飘零,已是晚秋,暗喻杜甫 的人生也走到了生命的晚秋。 长江—— 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猿鸣——使人听了它的叫声感到
十分悲凉
飞鸟 —— 在空中盘旋,说明
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
明确:“不尽长江”指时间的无穷,是 历史长河永不停息。把颔联上下两句相对比, 相互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 显得悠久。
注: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 个现实主义诗人,虽有无奈,他仍感到豁达、 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宏大的气势。
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猿鸣”、“飞鸟”、 “落木”、“长江”这四个意象?
落木——杜甫看到落叶飘零, 肯定想到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
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
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
间的流逝。
•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表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 间之久 作客:客居他乡 登台: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 登高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一家 人去的,且登高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 己的家乡。
四、西南飘泊时期
(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
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
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
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 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 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 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 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 《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登高
——杜甫
作者简介
名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时 公元712—770,经历了安史之乱。 作 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少陵集》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 关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 《无家别》 评 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作的 诗歌被人誉为“诗史”。艺术上形成沉郁 顿挫的艺术风格。被誉为“诗圣”。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 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
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 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 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 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 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 有机会再见面了。
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 有八意,即八可悲,如何理解?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之愁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迟暮也; 多病,衰疾也; 登台,倍思亲也; 独,孑然孤“独”也 。
请结合注释自由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把 握词义,初步体会诗歌感情,至少读三遍。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自由读,读出节奏、感情。 语气缓慢、沉重, 读出“悲”的感情。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
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 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
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 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 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 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 即“三吏”、“三别”。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
“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 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 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 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 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 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 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 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 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 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 艺术的集大成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