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方法指导课
《昆虫记》阅读前指导课
![《昆虫记》阅读前指导课](https://img.taocdn.com/s3/m/726d6c2f43323968011c92bf.png)
《昆虫记》阅读前指导课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法布尔,及其《昆虫记》的价值。
2. 了解《昆虫记》的大致内容及所记载的主要昆虫特点。
3. 学会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会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三、学习线路图:课前预习——初步了解——探究展示——拓展延伸
四、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蝉的生命简史】
就近栖身(半小时)(三个半小时后)离枝飞去
落地寻觅(五星期后)
(二)【研学过程】---探究、展示
【研学活动一】读作者。
展示展示前言、作者简介、作品简介、作家点评等内容,安排阅读,完成下面作家简历。
【研学活动三】读昆虫,制作昆虫小名片。
展示:
昆虫名片制作
【研学活动四】品读细节,做好旁批。
(三)【巩固拓展】---运用
阅读要求:
1、在20天内完成全本书的阅读,完成阅读计划表。
2、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制作2张昆虫名片。
(小组长分配任务,组内不可重复)
3、阅读过程中,做好精彩句段的品读和旁批。
4、每人写一篇读书心得。
(四)、自我评价
课堂评价1、我这节课的表现是(优/良/中/差)
2、小组对我的评价是(优/良/中/差)
3、老师对我的评价是(优/良/中/差)
反思与困惑1、对本节课内容掌握:()A. 很好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2、对本节课还困惑的是:。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cd8c7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5.png)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昆虫记》产生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帮助学生理解《昆虫记》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介《昆虫记》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
概述《昆虫记》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昆虫世界和人类世界的联系。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解读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2 教学步骤引入《昆虫记》的阅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写作和口头表达,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反馈,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困惑。
3.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深入思考。
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提供相应的解答和资源。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课堂的互动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延伸与拓展4.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拓宽阅读视野。
组织学生参观昆虫博物馆或进行户外观察,加深对昆虫的了解。
邀请作者或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作品背后的了解。
4.2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昆虫主题的艺术创作,展示对作品的独特理解。
开展昆虫保护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思考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开展相关的社会调查和研究。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推荐5.1 教学资源提供《昆虫记》的文本材料,包括电子书和纸质书。
提供相关的昆虫知识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提供阅读指导和问题清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
5.2 教学推荐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其他昆虫主题的小说或诗歌。
推荐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改编,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
八年级语文阅读《昆虫记》教学辅导教案
![八年级语文阅读《昆虫记》教学辅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bf3d7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2.png)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以阅读理解为主,以《昆虫记》这篇文学作品为材料,通过阅读并理解文中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材内容紧扣生活实际,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了解昆虫的一些生活习性和特点;(3)学习文学欣赏的方法,培养审美情趣。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掌握准确抓取关键信息的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2)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昆虫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四、教学难点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问题解答、情景模拟。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1)回忆昆虫的一些特点和生活习性;(2)通过展示昆虫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昆虫的各种形态和多样性;(3)通过播放一段与昆虫有关的视频,让学生对昆虫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
2.阅读理解(20分钟)让学生阅读《昆虫记》的文章,并回答以下问题:(1)从文章中找出至少两种昆虫的生活习性;(2)文章写了哪些昆虫,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4)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3.讨论和解读(15分钟)4.情景模拟(15分钟)以一个昆虫的视角,学生们模拟昆虫的生活场景,并通过讨论和表演,展示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5.设计活动(15分钟)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昆虫进行研究,并编写一篇文章,介绍选定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通过小组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拓宽他们的视野。
七、达标检测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以下题目:(1)《昆虫记》是以什么视角来描写昆虫的?(2)文章中写了哪几种昆虫?它们的生活习性分别是什么?(3)你觉得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吗?请在纸上写出你的理由。
专题06《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方法指导及专题探究课件
![专题06《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方法指导及专题探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a7845e58fb770bf68a5566.png)
蜣螂 第一次被人们谈到,是在过去的六七千年以前。古代埃及的农
民,在春天灌溉农田的时候,常常看见一种肥肥的黑色的昆虫从他们身 边经过,忙碌地向后推着一个圆球似的东西。他们当然很惊讶地注意到 了这个奇形怪状的旋转物体,像今日布罗温司的农民那样。
从前埃及人想象这个圆球是地球的模型,蜣螂的动作与天上星球的
有一次,法布尔走在路上,看见一群蚂蚁在搬一只死苍蝇,就掏出放大镜趴在地上观察。 农夫们上工时看见他卧在野地里。等收工回来,仍看见他趴在原地一动不动,大家都认为他是 “中了邪”。
还有一回,为了捕捉一只昆虫制作标本,他追着虫子跑了几百米,就在要捉住虫子的一 刹那,他担心自己会因奔跑的惯性而用力过猛,碰坏了小虫子的腿,就故意摔了一跤,减缓冲 力。这一跤差点跌断了法布尔的一条腿。
寄生虫 新陈代谢的工作者 粪金龟和公共卫生 蟹蛛 迷宫蛛 狼蛛 克鲁蜀蜘蛛 舞蛛 蜘蛛的电报线 食素的昆虫 昆虫的几何学 喜爱昆虫的孩子
目
兴趣与遗传 神秘的水塘 石蚕 神圣的甲虫 蝉 舍腰蜂 螳螂 不会迷失的精灵 矿蜂 萤火虫 被管虫 天牛 朗格多克蝎子 樵叶蜂 采棉蜂和采脂蜂
录
西班牙犀头 恩布沙 白面孔螽斯 黄蜂 喜好冒险的蜂螨 快乐的蟋蟀 娇小的赤条蜂 西西弗斯虫 捕蝇蜂 蝗虫 金步甲 松毛虫 孔雀蝶 卷心菜毛虫
1875年,法布尔决定远离城市喧嚣,专心实现自己的昆虫学研究。 他带领家人,前往乡间小镇塞里尼昂。在这里,他经过四年努力,1879 年,终于把20多年的观察资料编撰成《昆虫记》第一卷出版。
1880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一小笔钱,在小镇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 荒地上的老旧民宅。他用当地的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 号——荒石园。此后,法布尔守着心爱的“荒石园”,开足生命的马力, 年复一年,不知疲倦的从事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汇成一卷又一卷的 《昆虫记》。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f4b710c8d376eeafaa31ab.png)
教学目标
1、充分了解前言的内容,体会前言对读书学习的帮助作用。
2、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字词句,领悟法布尔的精神。
3、结合《昆虫记》选文,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2、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他写了著名的《昆虫记》,那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昆虫记》的前言,一起来了解一下法布尔和他的作品。
二.走进名著
1、法布尔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对他以后的成长有什么重要影响?
2、法布尔是如何进行研究与写作的?有何特别之处?
3、人们对法布尔的评价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
三.结合选文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阅读前言后面的《昆虫记》节选——《蟋蟀的乐器》,加深对法布尔及其《昆虫记》的理解。
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篇选文是如何体现法布尔的精神以及《昆虫记》既是一部生物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著作的特点的?
四、阅读其它选文
五、课后作业
1、摘录前言和选文中你认为好的句子与段落,或者对你有启迪意义的句子或段落。
2、写下自己阅读本篇前言及选文的感受。
(300字)
3、自选题:选读《昆虫记》中的其他篇目,并写下读后随想。
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潜能。
4、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某种昆虫或者其他小动物,用文字细致地描绘出来。
5、结合前面所学习的内容,尝试着给自己所喜爱的一本书写一篇前言,向同学进行推荐;也可以为自己的习作集写一篇前言。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33563771fe910ef02df814.png)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利用图片、设置悬念、名家点评等手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2. 让学生初步了解名著《昆虫记》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3.让学生学会运用“速读制名片,精读悟人性”的方法阅读名著。
课前准备:给学生发学案,让学生完成预习部分:根据已有经验,分组试读不同昆虫文段,勾划出昆虫外形、住所、习性等有关信息,选择最有感触的两、三处作批注,并填写“昆虫名片”。
老师课前批阅后,选择优秀作业作为堂上预习反馈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以“虫趣”导入出示蜘蛛织网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昆虫?(蜘蛛),你们知道蜘蛛是怎样织出这么复杂又漂亮的网吗?出示萤火虫图片,问:这是什么昆虫?(萤火虫),可爱迷人的萤火虫竟然是凶残的肉食动物,你相信吗?出示蟋蟀图片,问:这是什么昆虫?(蟋蟀),不起眼的蟋蟀却能建造出排水合理,阳光充分的一流住宅,你听说过吗?同学们,昆虫界还有很多神奇与未知会让你惊叹不已,有一本书就告诉我们常见昆虫的奇妙知识,你知道是哪一本书吗?(《昆虫记》)(二)作品抢读激趣导入1.赛读一:法布尔知多少。
看哪个同学对作者的介绍更详细、更丰富。
2.赛读二:《昆虫记》知多少。
看哪个同学对该名著的内容了解得更多。
(让学生先介绍,教师视情况补充。
)答案示例:1.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
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
1880年他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的不毛之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法布尔被誉为“昆虫之父”、“昆虫诗人”,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法布尔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和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全书共十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介绍几种昆虫。
它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以人性照应虫性,虫性、人性交融,渗透着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万物的赞美之情。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229df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3.png)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引言《昆虫记》是法国作家沙尔尔·波尔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描写昆虫世界的奇幻童话。
它既带有科学性,又富有想象力,适合作为中学生的阅读材料。
本文将为您设计一堂针对《昆虫记》的阅读指导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
二、课前准备1. 教师提供《昆虫记》原版书籍给每个学生,并要求他们提前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
2. 教师准备PPT,包括相关昆虫知识和故事背景的介绍,以及活动设计等。
三、课堂教学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昆虫记》封面图片以及一些精选段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引导他们提出一些关于昆虫的问题。
2. 概述故事情节(10分钟)教师通过PPT介绍《昆虫记》的故事背景、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帮助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探讨主题(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昆虫记》表达的主题,如友情、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分享自己的观点,并提供具体的故事细节作支持。
4. 阅读与分析(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开始阅读《昆虫记》指定的章节,并帮助他们分析小说中的角色性格、环境描写和情节发展。
学生可以借助PPT中提供的相关昆虫知识,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细节。
5. 情感共鸣(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谈谈他们对小说中悲伤、温情或其他情感的体会,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受。
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学生可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情共鸣。
6. 创作活动(20分钟)教师提供绘画或写作活动,让学生根据《昆虫记》中的形象或情节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或场景进行绘画或写作,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创意来展示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喜爱。
7.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
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并提出他们对于进一步学习的问题或期望。
四、课后延伸1. 观看电影版或戏剧版《昆虫记》。
2. 推荐其他类似题材或作者的作品给学生,扩展他们的阅读兴趣。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5ef05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0.png)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昆虫记》,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法布尔的生平及作品特点。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昆虫记》的作者简介及作品背景。
2. 《昆虫记》的主要内容、特点及价值。
3. 选取《昆虫记》中的精彩片段进行品读分析。
4.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进行交流与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昆虫记》的作者及作品特点,掌握作品的基本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简介、作品背景及作品特点。
2. 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品读精彩片段,分析作品主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进行交流与讨论。
4. 任务驱动法: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及作品背景。
2. 讲解《昆虫记》的作品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名著。
3. 选取《昆虫记》中的精彩片段进行品读分析,深入理解作品中的哲理。
4. 组织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进行交流与讨论。
5. 布置阅读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昆虫记》的作者及作品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熟悉程度和理解深度。
3. 学生阅读心得体会的丰富性和深度。
4.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欣赏并推荐其他文学作品。
七、教学资源1. 《昆虫记》原著或学生版改编本。
2. 法布尔的生平和作品的资料图片。
3. 阅读指导手册或相关worksheet。
4.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文本内容和图片。
5. 网络资源,用于拓展有关昆虫和生态学的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概述作品特点。
2. 第二课时:深入分析作品选段,讨论作品中的自然观察和哲学思想。
3. 第三课时:学生分享阅读体验,讨论作品中的生命教育和生态观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5e6b7269dc5022abea0063.png)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八年级张旭静一、教学目标:1、学习恰当地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书,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
并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特点,感受到作者对昆虫的爱,对微小生命的爱。
2、体会作者运用全面细致的观察、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拟人化的手法以及散文式的语言表达事物的写作方法。
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思想和美感。
3、让学生了解《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一个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感悟法布尔热爱自然,尊重生命,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学习恰当地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书,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运用全面细致的观察、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拟人化的手法以及散文式的语言表达事物的写作方法。
领悟昆虫世界的奥秘,感悟作者对昆虫的爱,对微小生命的爱,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课前准备:学生阅读《昆虫记》,并做好适当的积累摘抄。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孩子们,读书,是一个陪伴我们长大的话题,它的涓涓细流最终能够汇成一片浩瀚,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我们了解了大千世界的奇妙,也使我们的人生充满灵气、充满智慧。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共同读了一本书——《昆虫记》,同学们一定从书中领略到了昆虫世界的神奇,并感受到了经典文学的魅力!今天的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交流读书心得。
(二)交流读书方法:师:有人说《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更是人的一生中不可不读的书,这样一本好书,你是怎样去读的呢?1、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什么方法很快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吗?出示“阅读前言、序言、内容提要”等等。
2、阅读这些都是我们了解一本书的大概内容、写作特色等最快的方法。
尤其是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也可以先去读这些内容,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的封面,读一读扉页上的内容,具体的说说通过读这些内容你对《昆虫记》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3、除了内容提要,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a60c1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0.png)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案XXX是一位热爱昆虫研究的科学家和作家,他花费了一生的时间来研究昆虫,撰写了《昆虫记》这部伟大的著作。
他的努力和牺牲展现了探求真相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2.接下来,我们可以先浏览一下书的封面和内容提要,了解书的主要内容和风格。
封面和内容提要浏览:请学生们自己观察书的封面和内容提要,了解书的主要内容和风格。
3.最后,我们可以看一下书中的精彩片段,欣赏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精彩片段欣赏:请学生们阅读《昆虫记》中的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一、研究重点难点1.了解《昆虫记》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XXX的研究和撰写《昆虫记》的努力和牺牲,领悟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精神。
2.走进昆虫王国,领略神奇世界,感受自然魅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大自然的好惯。
二、研究内容1.了解《昆虫记》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2.研究XXX的生平和研究经历。
3.欣赏《昆虫记》中的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
三、研究方法1.阅读XXX的生平和研究经历,了解他的思想和精神。
2.仔细阅读《昆虫记》中的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
四、课堂活动1.研究XXX的生平和研究经历,了解他的思想和精神。
2.欣赏《昆虫记》中的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
3.讨论《昆虫记》所表达的思想和意义,展开思考和交流。
五、课后作业1.阅读《昆虫记》中的一章节,摘抄精彩语句并加以解释。
2.思考并写下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和领悟。
Fabre。
XXX France。
was the first XXX。
He was born in 1823 in a poor farming family in Saint-Léon。
Provence。
XXX difficulties。
Fabre was sent to live with his grandparents in Malavalle。
教学设计:昆虫记阅读指导教案
![教学设计:昆虫记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00746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2.png)
昆虫记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虫记》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昆虫记》的作者介绍:让·亨利·法布尔。
2. 《昆虫记》的背景和作品特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在文学、科普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
2.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
四、教学步骤1. 介绍作者让·亨利·法布尔的生平和成就。
2. 讲解《昆虫记》的时代背景。
3. 分析《昆虫记》的作品特点。
4. 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生活习性和习性。
五、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阅读《昆虫记》第一章。
2. 写一篇关于《昆虫记》的作者和作品特点的短文。
第二章:昆虫的习性与行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虫的习性和行为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昆虫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昆虫的习性: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
2. 昆虫的行为:昆虫如何寻找食物、如何应对天敌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昆虫的习性和行为特点。
2. 采用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昆虫行为。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
2. 分析昆虫如何寻找食物和应对天敌。
3.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昆虫行为。
五、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昆虫行为,记录下来。
2. 写一篇关于昆虫习性与行为的短文。
第三章:昆虫的生态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态环境。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爱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昆虫的生态环境:昆虫生活在哪些环境中,如何适应环境。
2. 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什么我们要保护昆虫的生态环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昆虫的生态环境。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昆虫生活在哪些环境中,如何适应环境。
昆虫记读书汇报课_[课题]遨游昆虫世界——昆虫记阅读指导课
![昆虫记读书汇报课_[课题]遨游昆虫世界——昆虫记阅读指导课](https://img.taocdn.com/s3/m/df5da25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b.png)
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这也是我们阅读文章的一项很重要的策略。
5、回到整本书中,这样含义深刻的句子比比皆是,处处传达出法布尔对昆虫
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生的体悟。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的书,读
读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想一想、做好圈划批注。然后到小组中去相互交
流。
6、自读、小组合作交流:
7、全班分享:
2、交流学生的收获。
3、像《昆虫记》这样享誉世界的著作,是需要我们反复阅读的,越读会越有
一番滋味涌上心头。课后,请同学们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继续深入阅读《昆虫
记》。
4、出示“阅读赠言”: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读书苦思时的刹那;世界上最舒展的一刻是读书时那会
心的微笑;让我们拿起书,以书为伴,畅游在多姿多彩的课外阅读中,让课外
【课题】遨游昆虫世界——《昆虫记》阅读指导课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更多昆虫的知识,引导学生从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 2. 强化运用“勤于动笔、勤于思考、乐于分享”的自主阅读方法结构的习惯与意识。 3.提高学生口头表达、交流、理解等能力,增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五年级的读书内容是整班阅读《昆虫记》这本书。大家读得 怎么样?想不想先来做一个“昆虫名字竞猜”的游戏?
备注
2、组织开火车竞猜。 3、制作读书卡,的确是帮助我们进行阅读积累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希望大家 坚持哟!(张贴读书卡)
二、阅读指导 1、谁来回忆一下,你是用怎样的方法阅读《昆虫记》这本书的?假如你有多 种方法,可以一起说一说。 2、出示阅读方法。齐读。 3、读完《昆虫记》这本书,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五年级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五年级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5a022bb9f3f90f77c61b5d.png)
五年级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走进昆虫王国,领略神奇世界,激发阅读兴趣。
了解《昆虫记》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领悟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尔精神”;2.学习运用全面细致的观察、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拟人化的手法以及散文式的语言表达事物的写作方法;3.认识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激发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培养仔细观察大自然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学习运用全面细致的观察、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拟人化的手法以及散文式的语言表达事物的写作方法;2.学习通过内容整合、查阅资料、比较阅读等方法去阅读整本书。
教学过程准备阶段一、猜谜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几个谜语,请你来猜一猜。
(逐一出示谜语,并请学生尝试猜谜,学生答对后出示谜底和图片)谜语一: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谜底:蜗牛)谜语二:头带两根雄鸡毛,身穿一件绿衣袍,手握两把锯尺刀,小虫见了拼命逃。
(谜底:螳螂)谜语三:白天草里住,晚上空中游,金光闪闪动,见尾不见头。
(谜底:萤火虫)2.刚刚我们所猜的蜗牛、螳螂、萤火虫,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道叫什么吗?(昆虫)3.欣赏各种昆虫图片。
4.揭题:有一部书就为我们展示了可爱的昆虫世界里发生的故事,这本书就是——《昆虫记》。
二、牵手作家,对话作品1.让我们来看看古今中外的读者对《昆虫记》的评价吧!(出示)《昆虫记》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巴金《昆虫记》不愧为“昆虫的史诗”。
——雨果2.学生自读,交流感受。
3.知道《昆虫记》是谁写的吗?你有哪些了解?4.学生交流法布尔的资料。
5.教师相机出示法布尔图片、文字资料:亨利·法布尔(Jean-HenriFabre,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科普作家。
生于贫困家庭,但他以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自学了大学课程,并取得了博士学位。
教学设计:昆虫记阅读指导教案
![教学设计:昆虫记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0f2f8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8.png)
昆虫记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昆虫记的基本信息。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昆虫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3)能够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观察图片、实物等,增强对昆虫的认识。
(3)学会运用昆虫记中的写作手法,进行观察和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
(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昆虫记的基本信息。
(2)分析课文中的主要昆虫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3)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昆虫记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2)作者写作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昆虫记原文及配套练习题。
(2)相关昆虫的图片、实物等资料。
(3)教学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1)预习昆虫记课文。
(2)了解昆虫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
(2)简要介绍昆虫记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3)引导学生回顾预习内容,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昆虫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总结。
4. 课堂小结(1)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回顾。
(2)强调昆虫记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昆虫的生活环境示意图。
2. 选择一种昆虫,仿照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观察和表达。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实物等资源,创建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记》方法指导课
中心小学王欣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恰当地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书,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
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习恰当地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书,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
三、课前准备:学生阅读《昆虫记》,做好适当的积累摘抄。
【教学策略描述】教给学生读整本书的读书方法:
1.看封面;
2.看作者;
3.看内容简介;
4.看目录;
5.看插图;
6.上网查、阅资料;
7.制作昆虫名片。
从而引导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会阅读,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产生阅读期待。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读书,是一个陪伴我们长大的话题,它的涓涓细流最终能够汇成一片浩瀚,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我们了解了大千世界的奇妙,也使我们的人生充满灵气、充满智慧。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共同读了一本书——《昆虫记》,同学们一定从书中领略到了昆虫世界的神奇,并感受到了经典文学的魅力!今天的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交流读书心得。
(二)回顾梳理——交流读书方法:
师:法布尔耗费毕生精力来观察、研究“虫子”,他专为“虫子”写出十卷本的书,不能不说是奇迹。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
先后被译成50多种文字出版,所以人们称《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有人说《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更是人的一生中不可不读的书,这样一本好书,你是怎样去读的呢?
1.看封面,阅读前言、序言、内容提要
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
了解,有什么方法很快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吗?出示“阅读前言、序言、内容提要”等等。
阅读这些都是我们了解一本书的大概内容、写作特色等最快的方法。
尤其是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也可以先去读这些内容,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的封面,读一读扉页上的内容,具体的说说通过读这些内容你对《昆虫记》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
2.阅读目录
除了内容提要,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
目录就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
咱们一起读一读目录,谁来说说,你的目录中都有哪些内容?
咱们一起读一读目录,谁来说说,目录中都有哪些内容?
卷一
第一章圣甲虫
第二章大笼子
第三章捕食吉丁的节腹泥蜂
第四章栎棘节腹泥蜂
第五章高明的杀手
第六章黄翅飞蝗泥蜂
第七章匕首三击
第八章幼虫和蛹
第九章高超的理论
第十章朗格多克飞蝗泥蜂
第十一章本能的技能
第十二章本能的无知
第十三章登上万杜山
第十四章迁徙者
第十五章砂泥蜂
第十六章泥蜂
第十七章捕捉双翅目昆虫
第十八章寄生虫·茧
第十九章回窝
第二十章石蜂
第二十一章实验
第二十二章换窝
附录
师:看,一个数字代表一个种动物,一个鲜活的生灵,书中一共有22个精彩生动的故事,都是很有趣的。
3.继续交流其他的读书方法?(如读几遍书、写读书笔记、做批注、制作昆虫名片等等)
师小结:大家交流了很多适合自己的好的读书方法,读书时我们可以先读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概况,然后给自己拟定一个读书计划,并按期看完。
有不了解处,去查工具书,或请教老师或者家长,还可以随手写简要的笔记,这些读——记——写的方式都是好习惯。
另外,读书至少要读三遍以上,第一遍要通读,大概了解一下全书的主要内容。
第二遍要品读,慢慢地读,细细地品味,注意到各章各段结构;第三遍要精读,细细地一段一段地读,并且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感悟写法,尝试运用。
其实读书,既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要有正确的方法。
不仅是读《昆虫记》,读任何一本书都要这样做。
(三)片段指导——交流内容及感悟:
1 老师这里有一段对某种昆虫的描写,你能根据这段描写,猜出这是一种什么昆虫吗?教师出示片段。
2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肤色,轻薄如纱的长翼。
它的颈部柔软,头可以任意转动,看起来温柔可人。
现在它半身直起,立在青草上,表情很庄严,宽阔的轻纱一样的薄翼,像面纱一样罩着。
它前腿弯曲,伸在半空,好像修女在祈祷。
3、学生自由读,互相讨论,猜猜这是什么昆虫,并说说自己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4、教师出示螳螂的图片,揭示答案:螳螂。
请学生仔细看看图,再读读这段文字,说说这段文字写得怎样?
5、这段话的确写得很精彩,这是老师从一本书上摘抄下来的,在这本书里,这样精彩的描写还有很多呢。
6、《昆虫记》描写了几十种昆虫的外形以及生活习性,光蜜蜂就有11种之多,其实这些蜜蜂都是大同小异的,如果让我们来区分肯定会一头雾水,想看看法布尔是怎样区分他们,描写它们的吗?
7、出示几个蜜蜂描写的片段,让学生对比区分它们的不同。
舍腰蜂:它的身体很有意思,中间部分非常瘦小,但后部却是非常肥大的,而这两个部分之间是由一根长线连接起来的。
矿蜂:这是一种细长型的蜜蜂,腹底有一条明显的沟,沟里藏有一根刺,这根刺可以沿着沟来回地移动,它的身上有红色的斑纹。
赤条蜂:它身材小巧,身段玲珑,细细的腰,腹部分成两节,上面小,下面大,黑色的肚皮上围着一条漂亮的红色腰带。
无翅黄蜂:它身上长着红、白、黑相间的条纹,它没有翅膀,形状就像一只难看而又多毛的大蚂蚁。
樵叶蜂:樵叶蜂是白色的,身上带着条纹,通常寄居在蚯蚓的地道里。
金蜂:它全身闪耀着金色、绿色、蓝色和紫色的光芒。
8、读了这些片段,你知道怎样区分这些蜜蜂了吗?谁能来说说,怎样一眼就区分出这几种蜜蜂呢?
9、几乎是长得一模一样的各种蜜蜂,法布尔怎么会区分得这么清楚的呢?而我们为什么一读他的描写,也能区分清楚了呢?
小结:正是因为法布尔观察细致,所以可以区分各种蜜蜂,正是因为他描写细腻,我们才可以身临其境。
各类昆虫在他的笔下都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
这就是法布尔的写作风格:观察细致、描写细腻。
如果你打开这本书,那么你能感受到这一个个小昆虫仿佛就在你的眼前快乐地舞蹈,快乐地歌唱,快乐地生活。
(四)走进书本,总结阅读方法。
1、老师还是要提醒大家,想从一本书中得到丰富的营养,还要有良好的读书方法。
老师推荐的第一种读书方法是做昆虫名片。
请大家读完一种昆虫就为它做一张小小的名片。
名片的样式老师已经设计好了,等大家读完书后,我们还要进行最佳昆虫名片的评比。
2、老师推荐的第二种方法是前后联系,边读边想。
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昆虫,有的不止一次提到,这就需要你前后联系着看,才能理解描写的内容,才能区别各种昆虫的不同。
3、如果你在课外阅读中还有其它的好方法,也可以和同学们互相交流。
例如:批注是阅读
方法指导:
一画画出字、词、句。
二查借助工具书查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字词。
三写批注修辞手法、词语感悟、写作方法或心得体会等。
四记背诵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
符号提示:
“○”画出不认识的字。
“___”画出喜欢的词语。
“~~~”画出优美句子及片段。
“══”画出重点句段(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
“▲”重点字词。
“?”用在有疑问的词、句末尾。
(五)感知作者,激发阅读兴趣。
1、《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从小就喜爱昆虫,并为此不断努力学习,投入毕生精力去研究,成为了著名昆虫学家,请同学们读读《昆虫记》里法布尔的一段话:
正是那些带着昆虫图案的书本激发了我学习的巨大兴趣,也正是它们,我才真正开始了启蒙教育。
我在学习上取得了惊人的进步,父母对我的进步感到吃惊万分,其实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即使是在因贫困而退学的日子里,昆虫成了凄惨晦暗日子里的一道阳光,照亮并温暖了我悲伤的心。
我的经历正好说明不论学习什么,兴趣是最重要的。
希望我这么说了以后,你多少可以明白点什么。
2、读了这一段话,你明白了什么?
3、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现在你对这本《昆虫记》一定充满了好奇,那么就请大家走进《昆虫记》,走进法布尔,好好地去享受书的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