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设计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医院的施工组织设计

医院的施工组织设计

二、施工实施计划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一节、项目介绍 (1)第二节、项目范围 (1)第三节、项目特点 (1)第二章总体实施方案 (5)第一节、项目目标(质量、工期、造价) (5)第二节、项目实施组织形式 (7)2.1、管理人员配备原则 (7)2.2、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 (8)2.3、项目管理模式及施工组织机构 (8)2.4、管理人员职责 (9)第三节、项目阶段划分 (15)第四节、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15)第五节、对项目各阶段工作及文件的要求 (16)第六节、项目分包和采购计划 (17)第七节、项目沟通与协调程序 (20)第三章项目施工实施要点 (24)第一节工程施工测量 (24)第二节主体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33)第三节脚手架工程 (63)第四节建筑装饰工程 (75)第五节屋面工程 (83)第六节水、电安装工程 (87)第四章项目管理要点 (146)第一节、质量控制要点 (146)1.1、工程质量目标 (146)1.2、质量保证体系 (146)1.3、质量保证一般措施 (147)1.4、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150)1.5、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内容 (151)1.7、内外装修质量保证措施 (157)1.7、质量通病的防治 (158)第二节、安全管理要点 (161)2.1、安全保证体系及职责 (161)2.2、安全管理措施 (165)2.3、安全防护措施 (170)2.4、脚手架安全措施 (171)2.5、“三宝”、“四口”“五临边”保护措施 (173)2.6、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74)2.7、施工机械的安全措施 (176)2.8、“五大”伤害防护措施 (182)2.9、消防措施 (184)2.10、保卫措施 (185)第三节、进度控制要点 (185)3.1、工期承诺: (186)3.2、工期保证措施 (186)第四节、费用估算及投资控制要点 (190)第五节、范围变更及风险管理要点 (196)第六节、环境及职业健康管理要点 (198)6.1、管理目标 (198)6.2、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198)6.3、环保措施 (201)6.4、文明施工卫生措施 (203)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206)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208)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209)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进度计划网络图 (210)附表五、施工平面布置图 (210)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212)第一章概述第一节、项目介绍一、项目区域概况二、场址现状第二节、项目范围第三节、项目特点一、首要考虑总体布局医院建筑由于功能复杂、要求严格,创作自由度受限,因此医院建筑设计首先在总体布局上要满足流程(各种流线)及功能分区的要求。

病房设计平面草图

病房设计平面草图

病房设计平面草图引言概述:病房设计是医疗机构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设计可以提高病人的治疗体验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其中,病房设计平面草图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它能够直观地展示病房内部的布局和功能分区。

本文将从空间规划、功能布局、人流设计、设备配置和环境舒适性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病房设计平面草图的要点。

一、空间规划:1.1 病房面积:根据病房类型和床位数量,合理确定病房的总面积,确保每个病人都有足够的空间。

1.2 房间布局:根据病人的需求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将病房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床位区、护理站、洗手间等。

1.3 通风与采光:合理布置病房内的窗户和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和室内光线充足。

二、功能布局:2.1 床位区:根据床位数量和病人的需求,确定床位的布局方式,如单人间、双人间或多人间,并设置床头柜、床边桌等基础设施。

2.2 护理站:将护理站设置在病房的中心位置,方便医护人员观察病人和提供护理服务。

2.3 共用区域:在病房内设置共用区域,如休息区、家属陪伴区等,以满足病人和家属的日常需求。

三、人流设计:3.1 病人流线:根据病人的行动路径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合理规划病人在病房内的移动路线,确保病人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活动。

3.2 医护人员流线:确定医护人员的工作区域和行动路径,减少交叉干扰,提高工作效率。

3.3 家属流线:为家属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和休息区,减少对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干扰。

四、设备配置:4.1 医疗设备:根据病人的需求和医疗机构的规模,确定所需的医疗设备种类和数量,并合理布置在病房内,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

4.2 电气设备:确保病房内有足够的电源插座和照明设备,以满足病人和医护人员的日常需求。

4.3 通信设备:设置紧急呼叫装置和医疗信息系统,方便病人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五、环境舒适性:5.1 噪音控制:采用隔音材料和合理的布局,减少病房内的噪音干扰,提供安静的治疗环境。

5.2 温度控制:设置合适的空调系统,确保病房内的温度适宜,满足病人的舒适需求。

医院设计流程解析_建筑设计_经典资料

医院设计流程解析_建筑设计_经典资料

锦溪人民医院暨昆山市老年医院建筑设计——医院设计流程解析1设计理念作为一门社会艺术,建筑设计必须兼顾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对医院建筑来说,降低医疗事故为“安全”;处处为使用者着想,满足医护作业及患者生活需要为“适用”;符合医疗政策、医院经营方针及患者承受能力为“经济”;创造自然、亲切、和谐的形式与空间,且能调和众人口味为“美观”。

当然,设计时不能一概而论,还需因时因地对这几个方面作权衡取舍。

为此,建筑师需要准确把握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描述问题时要尽可能量化,分析问题时要有逻辑性。

但解决问题时不能仅仅依靠科学根据,更重要的是运用科学根据的智慧以及在长期设计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直觉。

下文中笔者与大家分享锦溪人民医院暨昆山市老年医院的设计经验。

2水乡锦溪与锦溪人民医院素有“满溪跃金,灿若锦带”之称的名镇锦溪坐落在江苏省昆山市西南,是江南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该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不仅富含美丽的水乡风貌,还拥有众多文化古迹(图1-2)。

始建于1949年,经历过多次改扩建的锦溪人民医院是当地的一所高水平乡镇医院,她不仅能提供内、外、妇、儿、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医疗保健服务,还以中医、蛇咬伤等特色专科远近闻名。

近年来,该医院的各项业务发展得很快,当地政府决定异地新建医院(图3)。

本工程为新医院的一期工程,包括262床的医院主楼及辅楼,二期拟建500床的老年护理院。

本工程已于2012年6月结构封顶,预计将于2013年6月投入使用,届时将为我国的小康型乡镇医院的建设提供示范。

图1 水乡风貌图2 锦溪古镇图3 锦溪人民医院用地位置3前期调研与概念设计3.1前期调研医院的规模与功能主要取决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服务的人群范围。

由于沿海发达地区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老龄化较重,疾病谱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因而不能简单套用面向城市或一般农村地区的设计资料。

为了准确把握当地医疗需求并合理设置医院功能,我们在设计前期做了大量的现场调研工作,并多次与院方进行了沟通协商。

《医院病房设计》课件

《医院病房设计》课件

空间布局优化
流线设计
合理规划空间,确保医护人员的 快速访问。
床位摆放
优化床位的布局,提供更多病人 活动空间。
家具选择
选择合适的家具,满足病人和医 护人员的需求。平安全与舒适1 防跌倒设计
使用防滑地板、扶手和其他安全设施,确保病人的安全。
2 降噪措施
采用隔音材料、良好的噪音控制和私密空间,提供宁静的环境。
医院病房设计
为了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和促进病人康复,医院病房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考虑因素
功能性
根据不同病种和治疗需求,设计合理的空间布 局。
隐私性
保护病人的隐私,提供合适的病人隐私空间。
舒适性
提供舒适的照明、温度和通风,以及符合人体 工程学的家具。
卫生性
使用易于清洁和消毒的材料,并设置相应的卫 生设施。
乐和治疗动力。
3
北大医院
通过创新的病房设计,提供舒适、安全 和温馨的治疗环境。
广州市中心医院
利用绿色植物和自然元素,营造放松和 愉悦的治疗环境。
总结与展望
医院病房设计不仅关乎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同时也体现了医疗机构 对病人的关心和关怀。
3 照明设计
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提高病人的舒适感,并促进康复。
最新设计趋势
自然光照明
利用大窗户和玻璃墙面,增加 自然光,提高病人的体验。
个性化空间
提供个性化的病房设计,满足 病人的需求和偏好。
数字化技术
应用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提 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1
上海市儿童医院
2
采用多彩的病房设计,为小病人带来快

推荐:建筑设计知识资料:医院总体布局的特点有哪些?

推荐:建筑设计知识资料:医院总体布局的特点有哪些?

建筑设计知识资料:医院总体布局的特点有哪些?医院总体布局的特点有哪些?随着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医院建设也逐步融入世界医院建筑发展的大趋势中,由于现代化程度的在不断加深,且又由于设备技术的发展,最近几年建设的国内医院的概念、风格与过往已经是天壤之别。

现代化医院随着住院周期的缩短以及医技部门的中心化、诊疗手段的多样化,要求住院部的每个护理单元和门诊部的各科试冬都应对医技部门有方便出入或连接途径,由此建筑的总体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医院不再是传统的根据不同功能和流程分别由很多栋独立分散的单体建筑组成,而将被设计成一个完整的密集型的综合体建筑,这些密集型的综合体又根据具体形式的区别通常被分为几类,主要几种有集中型、多翼型、组团型和中庭型。

A.集中型的主要特点是医院垂直向上发展,将门诊、医技等置于体量底部,用电梯将它们与上层病房相连,成为有基座有塔体的布局形式。

这种形式适用于建设用地紧张的情况,长处是充分利用有限用地、降低密度,但不存在自身发展的能力即难于改扩建,不适应医院持续发展。

B.多翼型的布局特点是将住院部在垂直方向发展,其他功能科室(门诊、急诊、医技、核医学科室、手术部、监护室等)则布局成多栋低层建筑彼次相互连接,并且在这些低层建筑的端部予留出可扩建的接口(特别是设备的接口),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此种布局的长见做法是在医院的主轴(主要人流流线)设有一条联系各功能科室的中心通道,并以次通道做为水平、竖向分配人流物流的主干道,各功能科室并联分布在中心通道两侧突出成翼状,故被称为多翼型。

C.组团型也被称为多光庭型或分子核型,是一种将门诊住院医技做为各个组团,以组团组合的方式集簇式发展的布局形式,由于各组团之间常以内院或采光中庭分隔或相接,所以也被称为多光庭型。

D.中庭型的布局类型是非常普遍的医院建筑总体规划形式,也有人称之为服务大厅型,近几年建设的国内外现代化医院中相称数目属于此种类型。

顾名思义,中庭型即为以中庭为中心组织联系各功能科室,并以中庭作为水平、竖向交通核心的布局类型。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014版)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014版)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014版)1 总则1.0.1 为规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满足医疗服务功能需要,符合安全、卫生、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综合医院的建筑设计。

1.0.3 医疗工艺应根据医院的建设规模、管理模式和科室设置等确定。

医院建筑设计应满足医疗工艺要求。

1.0.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综合医院general hospital指设一定数量的病床,分有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等各种科室及药剂、检验、放射等医技部门,以及相应人员、设备的医院。

2.0.2 医疗工艺Medical process指医疗流程和医疗设备的匹配以及其他相关资源的配置。

2.0.3 医疗流程Medical flows指医疗服务的程序和环节。

2.0.4 急救通过量Emergency throughput指医院急诊部同时一次性接纳急救病人的医疗能力。

2.0.5 医院卫生学Hospital hygiene指维持医院关键科室的卫生状态,主要任务是防止感染及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的危害。

2.0.6 卫生通过Hygiene passing through指采用换鞋、更衣、淋浴等措施控制人员、物品从非洁净区到洁净区的净化过程。

2.0.7 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指医院独A—L设置的专业监护医疗单元,通常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血管监护病房(CCU),以及由ICU派生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等。

3 医疗工艺设计3.1 一般规定3.1.1 医疗工艺设计应确定医疗业务结构、功能和规模,以及相关医疗流程、医疗设备、技术条件和参数。

3.1.2 医疗工艺设计应进行前期设计和条件设计。

前期设计应满足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及建筑方案设计的需要。

条件设计应与医院建筑初步设计同步完成,并应与建筑设计的深化、完善过程相配合,同时应满足医院建筑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需要。

医院建筑设计基本知识_建筑设计_经典资料

医院建筑设计基本知识_建筑设计_经典资料
医院建筑设计 §1医院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1.1定义
医疗建筑是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公共 建筑,一般包括综合医院、疗养院等类型, 向人们提供诊断、治疗、休养等系列服务。 医院是人类维护身体健康,恢复劳动机能的 场所,是人类生存繁衍、与疾病抗争的重要 阵地。
1.2医学模式与医院建筑 医学模式:指人们对社会的某一发展阶
2.医技部
集中设置主要诊断、治疗设施的部门。 包括:影像诊断、放射治疗、手术中心、中 心检验、功能检查、理疗康复、重症监护单 元(ICU)、核医学、人工肾(血液透析)、 药剂科、高压氧舱等及相关的教学、研究用 房。医技部是医院中发展变化可能性最大、 改扩建最多的部分。
3.住院部
由出入院、住院药房和各科病房组成。 各科病房包括:普内、普外、儿科、妇科、 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泌尿科、皮肤 科、消化科、肿瘤科、眼科、五官科、心血 管科、传染科、整形外科、康复病房、特优 病房等。
2.医院各部联系的急切度
ICU、急诊、手术、血库、分娩最为紧急, 检验、放射、中心供应其次,住院部则以儿 科、妇产科、外科、内科与相关科室的联系 优先考虑
3.医院各科室联系的强度和频度
药剂、检验、放射、手术强度和频度最 高,药剂、放射人流主要来自门诊,住院次 之,手术人流主要来自住院
4.医院职工及探病人员分布密度
5. 标准单元组合式
由标准单元组合,便于不断扩建,灵活 多变,特点是用于多层或低层的横向发展模 式
20世纪下半叶,科学统计表明,心理、社 会因素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有极大的关联,所 以,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得到发 展,同时,一系列新兴边缘学科和医疗技术的 出现,促成了专业分科更细、更多学科更具综 合性、医疗技术设备更加先进的现代医院或者 医疗城的产生,现代医疗模式不仅从生物学角 度,而且从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建筑、环境、 设备等方面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医院设计规范

医院设计规范

医院设计规范医院是人们生病时就医治疗的地方,其设计规范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医院设计规范的角度出发,分析医院设计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功能分区合理1.1 门诊部和住院部分区门诊部和住院部是医院的两个主要区域,应该分区设计,互相独立。

门诊部应该方便患者就医,住院部应该保证患者的隐私和安全。

1.2 医疗设备区和护理区分离医疗设备区和护理区应该分开设计,以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作,同时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工作。

1.3 医疗废物处理区域规划医院应该合理规划医疗废物处理区域,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

二、舒适宜人的环境2.1 采光和通风设计医院的建筑设计应该考虑采光和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有利于患者康复。

2.2 噪音控制医院是一个需要安静的地方,应该采取措施控制噪音,保证患者的休息和治疗环境。

2.3 舒适的室内装修医院的室内装修应该简洁、清洁,同时要考虑患者的舒适感,避免过于刺眼的颜色和过多的装饰。

三、安全设施完备3.1 紧急疏散通道设计医院应该设计合理的紧急疏散通道,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

3.2 防火设施配置医院应该配置完备的防火设施,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等,以保证医院的安全。

3.3 安全出口设置医院的安全出口应该设置合理,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顺利逃生。

四、无障碍设计4.1 无障碍通道设置医院应该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行动不便的患者和老年人进出医院。

4.2 无障碍设施配置医院的公共区域应该配置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厕所、无障碍电梯等,方便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

4.3 无障碍标识设置医院应该设置清晰的无障碍标识,指引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无障碍设施。

五、绿色环保设计5.1 绿色植被规划医院应该规划绿色植被,提供舒适的环境,净化空气,促进患者的康复。

5.2 节能环保设备配置医院应该配置节能环保设备,包括太阳能热水器、LED照明等,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医院设计规范

医院设计规范

医院设计规范引言概述:医院是人们生病时寻求治疗和康复的地方,因此医院的设计规范非常重要。

合理的医院设计可以提高医疗效率,提供更好的医疗环境,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医院设计的规范要求。

一、功能区划1.1 门诊区域:门诊区域应设置在医院的一楼,方便患者就诊。

门诊大厅应宽敞明亮,设有候诊区、挂号处、药房等功能区域,方便患者就诊和取药。

1.2 住院区域:住院区域应设在医院的上层楼层,以确保患者的安静和隐私。

每个病房应具备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手间,床位之间应有足够的隔离空间,以防止交叉感染。

1.3 手术区域:手术区域应设在医院的特定楼层,与住院区域相分离。

手术室应具备先进的设备和无菌环境,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二、设备配置2.1 医疗设备:医院应根据不同科室的需求配置相应的医疗设备,如CT机、X 光机、心电图机等。

这些设备应摆放在科室内合适的位置,方便医务人员使用,并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

2.2 医疗器械:医院应配备必要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器械、注射器、输液器等。

这些器械应按照科室的需求进行分类存放,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2.3 环境设施:医院的环境设施包括照明、空调、通风等。

照明应明亮柔和,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空调和通风系统应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舒适。

三、安全措施3.1 消防安全:医院应设置合适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以应对突发火灾。

同时,医院应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火灾应急能力。

3.2 防护措施:医院的设计应考虑到传染病的防控,如设置隔离病房、消毒区等。

此外,医院还应设立安全出口和紧急通道,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3.3 安全监控:医院应安装监控设备,监控医院的各个区域,以确保医院的安全。

监控设备应具备高清晰度和远程监控功能,以便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四、人性化设计4.1 病患导向:医院的设计应以病患为中心,提供舒适的就诊环境。

医院大楼建筑设计规范

医院大楼建筑设计规范

医院大楼建筑设计规范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医院大楼建筑设计,以确保医院大楼的安全、舒适和高效运营。

本文档适用于所有医院大楼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

设计师和承建商应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遵循本文档中的规范要求。

设计原则- 设计应符合医院功能需求,包括病房、手术室、诊疗区和医疗设施等。

- 设计应注重医院大楼的安全性,遵循相关建筑法规和消防安全标准。

- 设计应考虑医院大楼的可持续性,包括节能、环保和资源利用等方面。

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应合理,确保医院大楼的功能分区清晰。

- 不同功能区域应有明确的通道和交通流线,确保医院人员和患者的便捷移动。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应满足医院大楼的荷载要求,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结构设计应考虑到医院大楼的空间灵活性和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设备和功能需求。

空调、通风和给排水设计- 空调和通风系统设计应满足医院特殊的空气净化要求,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和流通。

- 给排水系统设计应满足医院的需求,包括水质标准和污水处理要求。

电气和照明设计- 电气设计应满足医院大楼的用电需求,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可靠。

- 照明设计应满足医院大楼的照明需求,包括病房、手术室和公共区域等。

安全措施- 设计应考虑医院大楼的安全措施,包括防火设施、紧急疏散通道和安全警报系统等。

环境保护- 设计应注重医院大楼的环境保护,包括噪音控制、废物处理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

总结本文档对医院大楼建筑设计提出了规范要求,旨在保障医院大楼的安全、舒适和高效运营。

设计师和承建商应根据本文档中的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医院大楼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2)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2)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1. 引言综合医院是一个重要的公共设施,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和救治患者。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旨在确保医院的建筑设计符合医疗要求和安全标准,提供高效、舒适和安全的医疗环境。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的要点和指导原则。

2. 建筑功能分区设计要求综合医院的建筑功能分区设计是医院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筑功能分区设计的要求:2.1 临床区• 2.1.1 为了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临床区应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和客流通道,与其他区域相互隔离。

• 2.1.2 临床区内应设置各种临床科室,如门诊、急诊、住院部等,并在设计中考虑到不同科室之间的功能关联性和便利性。

• 2.1.3 临床区的设计应注重公共空间的舒适性和可访问性,如候诊区、走廊、电梯等。

2.2 行政区• 2.2.1 行政区应设置在综合医院的中心位置,便于管理和监督医院的运营。

• 2.2.2 行政区的设计应合理安排办公室、会议室等功能空间,方便行政人员的工作和交流。

• 2.2.3 行政区的设计还应考虑到与其他区域的联系,如医务科室、护理部门等。

2.3 医技区• 2.3.1 医技区包括放射科、检验科、手术室等,应设置在综合医院的便利位置,方便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使用。

• 2.3.2 医技区的设计应符合卫生和安全标准,提供必要的设备和防护措施。

• 2.3.3 医技区的通风和排水系统应符合相关规范,确保无菌和无污染的工作环境。

3. 建筑安全设计要求综合医院的建筑安全设计对于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筑安全设计的要求:3.1 防火安全设计• 3.1.1 综合医院的建筑材料和构造应符合防火标准,以减少火灾和火灾蔓延的风险。

• 3.1.2 综合医院应设置合适的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 3.1.3 综合医院的建筑布局应合理,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进行紧急疏散。

3.2 地震安全设计• 3.2.1 综合医院的建筑应符合地震安全设计标准,经得起一定程度的地震振动。

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精品管理资料

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精品管理资料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第2。

1.2条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三、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六、不应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第2。

2。

1条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三、应保证住院部、手术部、功能检查室、内窥镜室、献血室、教学科研用房等处的环境安静;四、病房楼应获得最佳朝向;第2。

2。

2条医院出入口不应少于二处,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尸体和废弃物出口.第2.2。

3条在门诊部、急诊部入口附近应设车辆停放场地。

第2.2。

4条太平间、病理解剖室、焚毁炉应设于医院隐蔽处,并应与主体建筑有适当隔离。

尸体运送路线应避免出入院路线交叉。

第2。

2。

7条职工住宅不得建在医院基地内;如用地毗连时,必须分隔,另设出入口.第2。

2.6条病房的前后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且不宜小于12m一、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二、在门诊、急诊和住院主要入口处,必须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及雨棚。

如设坡道时,坡度不得大于1/10.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二、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1。

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

28m,高度不应大于0。

16m。

三、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

第3。

1.7条通行推床的室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

10m;有高差者必须用坡道相接,其坡度不宜大于1/10.一、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1.10m×1.40m,门朝外开,门闩应能里外开启.大便器旁应装置“助立拉手"。

3。

1。

14 厕所三、厕所应设前室,并应设非手动开关的洗手盆。

四、如采用室外厕所,宜用连廊与门诊、病房楼相接。

二、利用走道单侧候诊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 2.10m,两侧候诊者,净宽不应小于2。

70m。

第3。

2。

4条妇、产科和计划生育一、应自成一区,设单独出入口.二、妇科和产科的检查室和厕所,应分别设置第3。

2。

5条儿科一、应自成一区,宜设在首层出入方便之处,并应设单独出入口。

综合医院用房建筑设计规范(门诊部用房)

综合医院用房建筑设计规范(门诊部用房)

综合医院用房建筑设计规范(门诊部)一、门诊部应设在靠近医院交通入口处,应与医技用房邻近,并应处理好门诊内各部门的相互关系,流线应合理并避免院内感染。

(本条主要规定了门诊部在总体布局中的位置,及其与院内主要功能用房的关系。

每天大量的门诊患者来门诊部就医,其交通主要依靠公共交通或私家车,因此,门诊部应临近医院的交通入口处,以方便门诊患者到医院就诊。

又由于大部分门诊患者需要到医技科室进行检查和治疗,所以门诊部应与医技用房邻近。

)二、门诊用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公共部分应设置门厅、挂号、问讯、病历、预检分诊、记账、收费、药房、候诊、采血、检验、输液、注射、门诊办公、卫生间等用房和为患者服务的公共设施;2.各科应设置诊查室、治疗室、护士站、污洗室等;3.可设置换药室、处置室、清创室、X线检查室、功能检查室、值班更衣室、杂物贮藏室、卫生间等。

三、候诊用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门诊宜分科候诊,门诊量小时可合科候诊;2.利用走道单侧候诊时,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40m,两侧候诊时,走道净宽不应小于3.00m。

3.可采用医患通道分设、电子叫号、预约挂号、分层挂号收费等方式。

(利用单侧候诊的走道净宽要求不小于2.40m,适当提高了标准。

本条第3款反映了现代医院的一些最新发展趋势,如医患通道分设、电子叫号、预约挂号、分层挂号收费等,可供医院设计时酌情采用。

)四、诊查用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双人诊查室的开间净尺寸不应小于3.00m,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00m2;2.单人诊查室的开间净尺寸不应小于2.50m,使用面积不应小于8.00m2。

(由于信息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以及单人诊室在一些新建医院中的广泛采用,原定的诊室标准已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因此根据近年来的实际需要进行了修改。

单人诊室的尺寸已考虑了诊室内的一些基本配置,如办公桌、检查床及电脑设备等。

)五、妇科、产科和计划生育用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自成一区,可设单独出入口。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综合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核心单位,其建筑设计需要兼顾功能性、舒适性和安全性,以提供优质的医疗环境。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探讨综合医院的相关规范和要求。

1. 建筑布局1.1 主入口设计综合医院的主入口设计应该明确、醒目,以便患者、访客快速找到入口,并配备足够的标识标志。

入口前应考虑设置候诊区,让患者及家属有舒适的等候空间。

1.2 区域划分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应该清晰,且相互之间有明确的连接通道。

医疗区与行政区应分开,避免混淆,同时各区域之间的距离也需要合理设置,以便快速到达。

2. 病房设计2.1 病房布局病房的布局应该侧重于患者的舒适性和隐私性。

每间病房应配备独立卫生间,同时需要考虑采光、通风等自然环境因素。

护士站的设置也应该方便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观察和照顾。

2.2 医疗设备设置病房内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并考虑设备的摆放位置,以便医护人员操作和患者接受治疗。

同时需保证设备的通风与安全,避免设备故障对患者造成伤害。

3. 医疗设施设计3.1 手术室设计手术室是综合医院的重要设施之一,其设计需要考虑空间的洁净、通风和光照等因素。

手术室内的设备应该符合医疗卫生标准,并保持清洁,以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2 检验室设置检验室应根据实验室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布局设计,保证实验室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检验室还需要考虑到试剂的储存和废弃物的处理,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结语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涉及到诸多方面,包括医疗区域划分、病房设计、医疗设备设置等。

通过对建筑设计规范的遵循,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舒适和安全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医院建筑工程方案设计

医院建筑工程方案设计

医院建筑工程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医院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是人们生病时去就诊的地方。

医院建筑是一个体现城市文化和综合实力的窗口。

目前,社会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建筑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因此,医院建筑工程方案设计至关重要。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总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70000平方米。

医院总规划床位1000张,具备综合医疗、教学、科研、急诊抢救和康复功能的大型医院。

三、规划设计1. 院区布局区域规划设计分为临床区、综合管理区、医疗保障区和运动康复区。

临床区包括门诊楼、住院楼、手术楼、急诊楼和医技楼;综合管理区包括行政办公楼、综合楼和后勤服务楼;医疗保障区包括供配电房、锅炉房、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处理中心;运动康复区包括康复中心和运动场。

2. 功能划分门诊楼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中医科、急诊科等诊室。

住院楼按病种分别设立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隔离病房。

手术楼包括手术室、麻醉室、消毒供应室、无菌处理室和手术准备室。

3. 建筑设计门诊楼、住院楼、手术楼和急诊楼均采用结构抗震、隔声、隔热等措施,外墙采用一塔成标瓦材,内墙采用防潮防火隔墙,地面采用无尘防滑地面,屋面采用防水隔热屋面。

医疗保障区设置在院区东南角,供配电房、锅炉房采用专业设备设计,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处理中心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

四、设备设施1. 医疗设备医院设备包括综合诊断设备、手术设备、医疗床位、急救设备、一次性材料等,所有设备均采用国家标准的产品。

2. 配套设施医院的配套设施包括供水、排水、通风、空调、消防、强电、弱电等相关设施,设计合理布局,符合医院的使用需求。

3. 信息化设备医院的信息化设备包括电脑、网络、医疗信息系统、医疗影像系统等,满足医院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五、环境保护在医院建筑工程方案设计中,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保证周围的环境不受影响。

其次,医院内采取节能、环保型设备,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医院医疗综合楼规划设计基础资料和设计任务书

医院医疗综合楼规划设计基础资料和设计任务书

南方医院医疗综合楼规划设计基础资料和设计任务书一、建设单位简介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创建于1941年,座落在白云山东麓麒麟岗,占地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23万平方米,展开病床1806张,设置专业学科50余个。

拥有最新型3.0T核磁共振、16排CT、双源CT、ECT、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适形调强放疗系统等一批高、精、尖大型医疗设备4000多件,设备资产总价逾6亿元。

2008年全年门急诊量近199万人次,5000人/日,年住院量达5.0万余人次。

二、工程项目背景资料南方医院原有外科住院楼条件落后,流程不合理,已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要求,拟在院内原外科楼的南面广场新建一栋医疗综合楼,将原外科楼的主要住院科室和手术部迁至新楼,新医疗综合楼规划床位数为1400张(以实际建设为准)。

新楼建成后,原外科楼内主要布局不变,拟将部分内科住院科室搬入,并考虑在部分楼层与新楼建立连接。

该项目已得到广东省发改委立项批文(粤发改社函【2008】2675号)。

1、方位图:详见附图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与规划设计条件正在同步报批3、周边环境现状南方医院周边城市干道通达,交通便利。

西面有广州大道,地铁站即将开通,东面广从路,北面靠近快速干线,南面靠近高速公路出入口。

拟建的综合楼项目位于我院中部,建设用地北面为旧外科住院大楼,东面为职工饭堂,西面为医技楼等建筑,南面现家属区用房和实验楼可拆除。

详见现状地形图。

4、水文地质条件根据附近工程地质勘探资料,拟建地区场地自上而下地质各层依次为:第四系杂填土层(Qml)、冲积层(Qal)、残积层(Qel)、白垩系沉积岩层(K)组成。

第四系杂填土层主要由粘性土、砂、砖块、混凝土碎块等堆积而成,冲积土主要为粉质粘土,残积土主要由泥质粉沙层、泥质砂岩等风化残积而成的粉质粘土。

白垩系沉积岩层由花岗岩组成,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花岗岩带和中风化花岗岩。

西安地区现代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建筑设计

西安地区现代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建筑设计
建筑外观设计应美观大方,内部空 间布局应实用、舒适,方便患者就 诊和治疗。
核医学科建筑的特点及要求
特点
核医学科建筑不同于一般医疗建筑,其具有高精度、高危险性、高隔离要求等特 点。
要求
为满足学科需求,核医学科建筑应具备完善的防护设施、高精度的测量设备、严 格的隔离措施以及智能化控制系统等。
03
西安地区现代综合医院核 医学科建筑设计方案
西安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医疗需求逐渐增加,为满足 当地居民对高品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决定建设一所现代综合 医院。
该医院定位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 ,旨在提高本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并重点发展核医学科。
项目建设目标
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核医学诊 断和治疗服务。
确保建筑设计符合环保、节能和安 全要求。
绿色建筑设计
节能设计
采用绿色节能技术,如太阳能 利用、绿色屋顶等,降低建筑
能耗。
环保材料
使用环保材料和低挥发性有机 化合物(VOC)的装饰材料,
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水资源利用
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雨水收 集、中水回用等节水措施。
智能化系统设计
智能化系统
根据医院需求,配备相应的智能化系统,如医疗信息系统、楼宇设备自控系统等。
05
设计成果与展望
设计成果总结
空间布局
建筑设计采用了创新的空间布局,将核医学科与医院其他部门进行有机连接,方便患者流 通。同时,核医学科内部也进行了合理的空间划分,包括诊断区、治疗区、休息区等,以 满足患者需求。
环保与安全
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环保与安全问题,采用了低辐射材料和设备,降低辐射对环境和患者 的影响。此外,建筑还设置了专门的通风系统和消防设施,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020

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020

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020医院建筑物是关乎社会公共健康的重要机构,对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健全完善的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是安全、舒适、合理、高效的提供医疗服务的基础。

为此,2020年度,科学家和专家们经过深入研究,确定了有关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以下是规范的详细要求:一、建筑基础设计1.于拥有较大的面积,要求建筑基础要规范,可以使用工程支护,避免地基沉陷等问题;2.力结构要设计合理,允许的受力应符合抗震规范,可以根据所在地的抗震烈度和情况进行设计;3.基处理应科学、合理,采用安全、高效的地基改造方案;4.基探查应合理,可根据建筑物规模和地面土层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地基探查;二、建筑外立面设计1.分考虑外立面的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立面材料,突出医院的形象;2.注意外立面的垂直性,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提高外立面的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3.用防火,防腐,防蚀,节能环保,耐久性较强的室外材料,比如聚碳酸酯复合板、玻璃幕墙等,可以使用耐火性能较高的材料;4. 为了实现节能和环保要求,可以在外立面上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使用节能的窗户和天窗;三、建筑布置1.院的空间划分要合理,以满足不同科室的业务需求;2.用宽敞,明亮,温馨的设计,使病人尽量减少病痛,缓解心理负担;3.量避免交叉流动,有效防护病毒污染;4. 保证医务工作人员的安全是首要的,要健全医院的通风系统,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5.理设置防护措施,防止医院内部发生火灾和安全隐患,使整个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四、建筑室内装饰设计1.内灯具设计要符合有效的光照规范,使人们舒适,提高效率;2.择室内装修材料,要综合考虑到安全和环保,材料宜无毒无害,性能要稳定;3.帘要适当,有助于改善室内环境,不宜过厚过薄;4.理安排空间的功能,确保足够的学习和活动空间,突出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5.医务和护理热点空间,作足够的设计,营造舒适、实用、卫生的环境。

综上所述,今年有关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是比较完善的,科学家和专家们大力提倡按照规范进行设计,除了在设计上发挥自己的创作空间,做出更多精美的作品外,还要注重安全,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院建筑设计管理

医院建筑设计管理

医院建筑设计管理医院建筑是指适合于医院医疗活动有关的房屋设备。

广义的医院建筑泛指医院内所有的建筑,包括医疗、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生活福利和宿舍等。

狭义的医院建筑是指含有医院特征的医疗、教学、科研和医疗辅助部门的建筑。

合理的医院建筑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医院功能,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因此,根据医院特点、功能和卫生学要求,研究医院建筑,使医院建筑尽可能地达到布局合理,设计合理、使用合理、从而发挥建筑的最大效能,满足医院工作的需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一、医院建筑总体规划(一)医院基地选择医院基地的选择是医院建筑管理的重要环节。

选择的基本原则应满足方便病人就诊、卫生、安静和交通方便等方面的要求,选址时首先应根据医院性质来考虑。

除必须符合医疗卫生网的规划布局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医院的地理位置对于发挥医院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的服务对象是病人,选择医院位置时应充分考虑医院与服务人群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若医院距人群太近不符合城市规划要求,距人群太远则不利于医院医疗服务。

一般认为,80%的病人能在1小时内到达的医院的距离较合适。

2)交通状况为方便群众就诊,医院应尽量靠城市交通网的地方。

在不影响城市车流,人流交通的情况下,尽量便医院门、急诊面临城市干道。

3)卫生条件医院基地的地势要高,水位低,地面自然排水流畅。

空气洁净,附近无尘埃及有毒有害气体污染。

日照时间长,光线充足。

4)环境状况环境安静、优美,避免噪音,大自然环境以利于病人的治疗和休养为原则。

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医院选择于环境幽雅的园林式环境附近,并尽量使用城市公用事业设施可减少医院的建设投资。

5)城市规划基地选择应首先得到城市整体规划部门的认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三级医疗网点的布局,在区域医疗规划前提下,对医院基地的选择作统一部署。

(二)医院总体布局1)医院建筑设计原则(1)符合一般建筑的要求医院建筑和其他建筑一样,要求适用、经济和美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医院的功能结构和建筑形态
2.1医院的组成要素和功能关系
2.1.1组成要素
1.门诊部
医院的前沿和窗口,接待不需住院的非急 重病人就诊和治疗。包括:各科门诊(内科、 外科、儿科、妇科、产科、五官科、口腔科、 皮肤、神经、中医等)、公用部门(挂号、收 费、门诊药房、门诊办公、示教等)、医技科 室(化验、手术室等)、急诊部
普通病房,急诊部、恢复苏醒、接待入院、 放射诊断、理疗等部门是病人、家属及探访 人员联系密切的部门,更衣、食堂则是医院 职工联系较多的地方,检验科人员流动联系 较少
5.医院各部食品、物品、供应品的联系情况
中心供应、被服库、中心库房、药剂部、 血液中心、检验科等与各部的联系最为密切, 营养厨房次之
流线组织要点:病人流线是关键、特别 是急诊、传染病人的流线应控制在最短的情 况,物流方面,到急诊、手术、ICU等物流线 也要适当考虑缩短
医院建筑设计
§1医院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1.1定义
医疗建筑是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公共 建筑,一般包括综合医院、疗养院等类型, 向人们提供诊断、治疗、休养等系列服务。 医院是人类维护身体健康,恢复劳动机能的 场所,是人类生存繁衍、与疾病抗争的重要 阵地。
1.2医学模式与医院建筑 医学模式:指人们对社会的某一发展阶
但是近年来国内对医院建筑造型的要求越 来越高,比如标志性、过目不忘、几十年不 过时等等,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千 万不能舍本逐末。形式可以调整,但是功能 性是首要的,同时在设计中要考虑病人的心 理需求。
b,科室和部门的关系: 手术部应靠近外科病房、ICU和中心供应,
分娩部应靠近产科病房并适当靠近儿科病房, 核医学靠近放射或作一体化布置,解剖和病 理检验有某些联系,可适当靠近
c,传染、精神、结核、老人病房应有特殊要 求最好在独立地段分别单独布置,一面相互 影响和感染
d,急诊和手术部应有直接而方便的联系,急 诊与住院、放射也应有方便的联系,营养厨 房与住院部应贴邻布置
于是促进了专业分科和医护分工的近代 医院雏形。
1.2.3 现代生物医学、整体医学模式——人性 化的整体医院建筑
20世纪下半叶,科学统计表明,心理、社 会因素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有极大的关联,所 以,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得到发 展,同时,一系列新兴边缘学科和医疗技术的 出现,促成了专业分科更细、更多学科更具综 合性、医疗技术设备更加先进的现代医院或者 医疗城的产生,现代医疗模式不仅从生物学角 度,而且从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建筑、环境、 设备等方面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段医学形式的总体概括和看法 1.2.1 古代宗教医学与经验医学模式——寺 庙、教堂、民居型建筑 1.2.2近代实验医学、机械医学模式——分 散式、健康工厂式医院建筑
生理解剖学的发展:肺循环、血液循环 的发现,显微镜的发明
自然科学的发现:细胞、能量守恒、进 化论
使细胞病理学、免疫学、生理学、生物 化学、药理学等得到发展,并出现输血、麻 醉术、灭菌术、近代护理、X光和心电检查等 技术手段
2.医院各部联系的急切度
ICU、急诊、手术、血库、分娩最为紧急, 检验、放射、中心供应其次,住院部则以儿 科、妇产科、外科、内科与相关科室的联系 优先考虑
3.医院各科室联系的强度和频度
药剂、检验、放射、手术强度和频度最 高,药剂、放射人流主要来自门诊,住院次 之,手术人流主要来自住院
4.医院职工及探病人员分布密度
2.2医院建筑总体布局
1.分散式
即将门诊、医技、住院按使用性质分别 设计为若干栋相对独立的建筑,有良好的采 光通风,但各部联系不便,病人诊疗路线过 长
2.集中式
又分高层或多层的一栋式和高底层结合 的双向发展式,由高层部分和裙房部分组成, 门诊、医技设于裙房中,病房设于高层建筑 中,适合与用地紧张的大城市,,布局高效 紧凑
4.后勤部
医疗辅助部门,一般包括:中心供应 (或划归医技)、营养厨房、中心仓库、洗 衣房、整齐站、中心供氧室、中心吸引、医 疗器械修理、汽车库、动物房、太平间、污 水处理站、变配电战、空调机房、及其他设 备用房等。
5.行政办公
包括院长办、接待、会议、医教、质检、 医务、护理、财务、总务、文秘、人事、档 案、电话通讯、统计、计算中心、图书馆、 研究室等。
5. 标准单元组合式
由标准单元组合,便于不断扩建,灵活 多变,特点是用于多层或低层的横向发展模 式
2.3医院建筑的形象塑造
医院建筑由于功能复杂,要求严格,创 作自由度受到种种限制,国外有建筑师断言, 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强求某种形式,算是找错 了对象。国内外众多建筑大师中也鲜有因医 院建筑而成名的作品。
2.医技部
集中设置主要诊断、治疗设施的部门。 包括:影像诊断、放射治疗、手术中心、中 心检验、功能检查、理疗康复、重症监护单 元(ICU)、核医学、人工肾(血液透析)、 药剂科、高压氧舱等及相关的教学、研究用 房。医技部是医院中发展变化可能性最大、 改扩建最多的部分。
3.住院部
由出入院、住院药房和各科病房组成。 各科病房包括:普内、普外、儿科、妇科、 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泌尿科、皮肤 科、消化科、肿瘤科、眼科、五官科、心血 管科、传染科、整形外科、康复病房、特优 病房等。
6.生活服务 包括医生宿舍、职工食堂、家属住宅、
幼托设施、商店、俱乐部等。
2.1.2各部门的功能关系 1.医院人、物流线及各部门的功能关系 a,医院分为医疗、后勤、管理三者之间,其中药房、检验、功能检查、放射、 核医学等应靠近门诊布置,手术、分娩、中 心供应等应适当靠近住院部
3.混合式
门诊、住院、医技分建,并由连廊或连 接体建筑组成有分有合的整体,各部分既联 系方便,又能根据不同功能有相对的独立性, 便于设置各自独立的出入口,枝状布置还能 使各科室有一个安静的尽端
4.低层巨型板块式
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主义喜欢追求简 洁、巨大、力度,以及追求交通效率的结果, 试图体现医院是“治疗疾病的机器”。优点 是节约用地,流线短,效率高,便于管线铺 设和维修,缺点是60%都是黑房间,需要人 工通风和照明,能耗巨大,交通路线纵横交 错,导向性差;密闭的空间增加了医护人员 的心理压力,建筑形象也显得单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