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

合集下载

3.1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复习课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1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复习课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绿色植物的分类知识。
2.针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不足,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比较法、归纳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总结,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交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获得成就感。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绿色植物进行分类和识别。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章内容,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3.1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以及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后的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结合课堂所学,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绿色植物,选择一种感兴趣的绿色植物,描述其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价值,并尝试进行分类。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
2.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绿色植物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念。同时,通过学习绿色植物的分类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针对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1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这一章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掌握了绿色植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特征,但对具体分类细节和生态价值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可能过于依赖记忆,缺乏主动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第五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2.描述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水循环的关系
3.说明绿色植物在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的作用
4.关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培养爱护绿色植物、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和意识。

【教学重点】说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各种作用
【教学难点】说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各种作用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1.本节课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
2.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3.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倾向性问题以及合理利用和引导的方法
4.本节课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最精彩的地方
5.教学改进其他建议。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第五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2.描述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水循环的关系
3.说明绿色植物在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的作用
4.关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培养爱护绿色植物、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和意识。

【教学重点】说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各种作用
【教学难点】说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各种作用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1.本节课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
2.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3.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倾向性问题以及合理利用和引导的方法
4.本节课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最精彩的地方
5.教学改进其他建议。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一、教学目的1.学问与技能(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2、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养成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难点:通过三类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培育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植物的情感。

三、课时支配: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引言:提问:谁能说诞生态系统由哪几局部组成?谁最重要?引出:本单元,请学生朗读季米里亚捷夫的话。

那么,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呢?板书: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呢展示:海带、紫菜、葫芦藓、墙藓、铁线蕨、肾蕨、松树、水稻、石榴及其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视察思索:“你相识图片中有哪些植物?比拟它们的形态和生活环境,你发觉了什么问题?”小组对提出的问题讨论后,达成共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各异。

教师因势利导:“依据植物形态构造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将它们分为四个主要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正是这些绿色植物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植物界,也正是它们哺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你情愿成为它们的好挚友吗?那就让我们走近它们,进一步理解它们吧。

”展示学习目的第一局部探究藻类植物先让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中的美丽诗句,绽开想像的翅膀想像诗句中的景象,再用课件展示衣藻、水绵、海带等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加深学生对藻类植物生活环境的感性相识。

“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总结:生活在水中(海水、淡水中)。

教师加以补充: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陆地的阴湿处。

展示:“大多数的藻类植物终生生活在水中,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藻类植物的形态与其他的陆生植物有什么区分吗?“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起什么作用?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此环节既为学生供应了发散思维、提出问题的空间,又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藻类植物的形态特点等问题的欲望。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初中生物备课教案)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初中生物备课教案)

课题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备人苏树云备课时间22.9.29 执教老师苏树云上课班级七1-4 教学目标:1.说出绿色植物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并指出生物体内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光合作用,理解绿色植物是“能量转化器”;2.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理解绿色植物是“空气净化器”;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说出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理解绿色植物是“天然蓄水池”。

教学重点:理解绿色植物是“能量转化器”、“空气净化器”、“天然蓄水池”的三大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对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决定性作用;理解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

课时安排:二次备课第课时教学内容:导:课件展示引课图片,比较造成这两种不同景象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感想?(与同学们共同讨论)提示:左图:植被翠绿,空气清新,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活力。

右图:由于植被的破坏,形成了荒漠化,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和生产。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师: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到底起到哪些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大家来共同探讨一下。

学:引导探究、层层推进(一)绿色植物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师:观察64页的图2.1-29,结合教材65页第一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1)图中动物以什么为食,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又来自哪里?(2)蘑菇等腐生生物的能量又从哪里来?总结出绿色植物为生物圈的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成分。

得出绿色植物有“生命之母”的称号。

(3)绿色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和能量是怎么获得的?(4)在生物圈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什么?(5)动物和腐生生物所需要的能量能不能直接从太阳获得?谁在这些生物与太阳能之间起到一个纽带和转化作用?学生讨论:略总结出绿色植物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

最终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扩展动植物体内具体的能量转化器是什么?【设计意图】为了便于理解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利用过程,教师在课本问题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变动,使问题变的简单易懂,轻松突破难点。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知识与能力目标】1、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2、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4、列举若干种人和动物所吃的主要食物,分析这些食物与绿色植物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尝试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参与绿化家园活动。

2、关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培养爱护绿色植物,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感情和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绿色植物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

2、理解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对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决定性作用。

3、理解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

【教学难点】理解归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

1、◆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新课导入】生物圈:生物圈2号:生物圈2号是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因把地球本身称作生物圈1号而得此名, 2号计划设计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生态与环境研究,帮助人类了解地球是如何运作,并研究在仿真地球生态环境的条件. 1991年9月26日,4男4女共8名科研人员首次进驻生物圈2号,1993年6月26日走出,停留共计21个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均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数据和实践经验。

想想:植物在维持生物圈2号运行的作用是什么?【讲授新课】【讲授】一、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起什么作用呢?(一)绿色植物为生物圈其他生物和人类提供食物和能量给出一系列图片,进行讲解示例。

绿色植物、植食植物以及肉食植物的能量来源是什么?水稻、高粱、玉米、水果和蔬菜为人类提供食物。

(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保持平衡状态。

结合绿色植物与碳氧平衡图片思考以下问题:二氧化碳的排放途径有哪些?吸收途径是什么?人与动物呼吸及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气来源于什么途径?大气中,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3%,绿色植物在此起到了什么作用?小结: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碳氧平衡。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题单元教学设计适用年级六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7课时,每周3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是山东科技出版社五四制,生物学六年级下册。

本教材改变了以前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的状况,对分类学知识不再详细描述,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放在首位,重点是植物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及在生物圈和人类的关系。

教材的知识编排结构是从生活环境、基本特征、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的,既可以对前面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大意义打下基础。

本章节安排三节内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和种子子植物,”这些植物放在一章内有利于学生对这三类植物的特征进行横向的比较。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lrl [a jp|rPtw VT■u —rww i-1—r aMrawai■HPV !, 4L •・—■亠:■号—s =-■ -ir^» ■ - i'll" H-ijrvr i n _■Il Mt ■ F ■■・・■**■■.t. TrriFfBiM-r nr-rr■■ ■占-l-MPq "■ F !■ *««■«P*1 ■ -■ ■ ■斗ar* Bi ■K«|an i|toa ■° :二匸二:二■二:严単第!1 * fwi ■* t *■■■>■■ i- ■■ ri**!1-M ■irB AHll Hi*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

(2) 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3)知道种子的结构,明白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区别。

(4) 了解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依据并能够举例。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并释放氧气。

(2)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消耗氧气。

(3)概述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4)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资料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地位,形成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并释放氧气。

(2)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消耗氧气。

(3)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4)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

(2)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

2、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产物和条件。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平衡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4、资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相关资料,加深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如森林、草原、花园等,引导学生思考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讲授新课(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①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场所: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场所是叶绿体。

②实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目的:探究绿叶在光下是否能够制造有机物(淀粉)实验材料:盆栽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实验步骤:a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人教版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年级科目时间标题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心发言人成员一、课标要求·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等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保持水土;为人类提供许多可利用的资源。

二、教材分析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生物之一,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

教材从生物圈的角度扼要介绍绿色植物的类群、形态、生理和分布。

特别重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在教材的编排中改变了原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的状况,删减掉不必要的形态结构等记忆性知识,重在让学生理解和领悟有关的生物学原理。

本册教材的知识内容是首先让学生了解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与人类有什么关系;然后以绿色植物中最高等的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被子植物为例,介绍被子植物的一生;最后是分别介绍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几大主要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作为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为各种生物构建身体和进行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学情分析经过前内容的学习课、探究,学生已经对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注意生已经对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比较熟悉,学生愿意也渴望重复科学家们曾经走过的探索之路。

他们有设计实验的能力,也有自主分析的基础,满足学生的这一愿望,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加。

四、教学目标(结合课标)1、认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基本类群;2、了解被子植物的一生;3、从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制造有机物、为各种生物构建身体和进行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等方面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图3.1了解水圈中各种水体的构成。

2、能运用图3.2分析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3、能运用图3.3分析水循环的过程,说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并能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4、能运用水循环原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地理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读图、分析、绘图、案例思考、自由讨论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水循环运动过程,认识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2、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3、树立保护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一)教学重点:1、水圈中各种水体的构成及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水循环的意义。

(二)教学难点本节知识没有什么难点,但需把教学重心放在陆地水体及水循环上。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用一个大水杯装一杯白开水,让学生观察水在冒烟,引导得出:地面上的水蒸发成了大气中的水。

设问:大气中的水又将有何去向?(降落到地上)。

之后,地上的水又可能蒸发成大气水,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那么,自然界的水也是这样循环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自然界的水循环。

讲述新课: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齐读第一段话,思考三个问题:什么是水圈、水的存在形态、水的存在空间。

1、什么是水圈?(全体回答)各种水体共同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水的分类:(个别回答)(1)按存在形态分:气态水、固态水和液体水(2)按存在空间分: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判断这三种水哪种水的储量最大。

(海洋水)过渡:但我们平常用的喝的是海洋水吗?那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什么水呢?接下来,我们就重点来探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陆地水。

阅读第二段文字和图3.1,思考:陆地水由哪些水组成、淡水的主体是什么。

(个别回答)3、陆地水:(1)组成: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图片展示各种水体)(2)主体:冰川但是,我们生活中用的水是主要来自冰川吗?在这些陆地水中,哪些水我们利用得最多呢?这些水体之间有没有关系呢?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2教学目标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初中生物初一生物上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初一生物上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3.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针对绿色植物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森林火灾、沙漠绿化等,让学生分析绿色植物在其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情感教育:结合环保主题,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生物学科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特别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在碳循环、氧循环、水循环中的作用。
2.分析绿色植物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探讨。
c.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绿色植物?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什么?
b.绿色植物对水循环有什么作用?
c.请举例说明绿色植物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2.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及时批改并反馈。
(五)总结归纳
3.手抄报:鼓励学生制作一份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手抄报,内容包括知识介绍、案例分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环保建议等,提高学生的信息整理和表达能力。
4.家庭作业:
a.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家长协助学生观察家庭周围绿色植物的种类和特点,共同探讨绿色植物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观察日记:要求学生记录一周内自己所见到的绿色植物,描述它们的外貌、生长环境等,并思考这些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初中生物教案

绿色植物初中生物教案

绿色植物初中生物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绿色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

2. 掌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 探索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绿色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

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教学难点:1.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机理。

2. 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植物样本或图片。

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材料。

3. 生态系统示意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注意到的绿色植物。

2. 提问:你们对绿色植物有什么了解?二、绿色植物的形态特征(10分钟)1. 介绍绿色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特征。

2. 展示植物样本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三、绿色植物的生理功能(10分钟)1. 介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解释实验结果。

3. 讲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重要性。

四、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0分钟)1. 展示生态系统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

2. 讲解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提供食物和氧气,维持碳氧平衡等。

五、小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绿色植物的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绿色植物,记录其特征和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绿色植物,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探索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通过展示植物样本和图片,进行实验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布置观察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三大主要作用: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来源;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了解绿色植物在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环境、爱护植物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来源。

(2)绿色植物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3)绿色植物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教学难点(1)理解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2)探究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包括森林、草原、花园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二)新课讲授1、绿色植物是生产者(1)展示各种生物的图片,包括动物、微生物等,提问学生这些生物的食物来源。

(2)讲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制造有机物,不仅为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物质和能量,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来源。

(3)举例说明,如牛吃草、兔子吃萝卜等,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绿色植物是生产者这一概念。

2、绿色植物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1)讲解二氧化碳和氧气在大气中的含量相对稳定,这得益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通过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展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

(3)组织学生讨论,如果绿色植物大量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会产生什么影响。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为主题,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探究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生态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b. 掌握绿色植物对大气、水、土壤等方面的影响;c. 了解人类对绿色植物的利用和破坏。

2. 技能目标:a. 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和描述绿色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b. 能够设计实验,验证绿色植物对空气和水的净化作用。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生态的责任感;b. 提高学生对绿色植物的关注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b. 绿色植物对大气、水、土壤等方面的影响。

2. 教学难点:a. 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绿色植物对空气和水的净化作用;b.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类对绿色植物的利用和破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际植物,引导学生讨论绿色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在哪些方面可以看到绿色植物的影响。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介绍绿色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习性;b. 详细讲解绿色植物对大气、水、土壤等方面的影响,包括氧气的产生、二氧化碳的吸收、净化空气和水质、保护土壤等。

3. 实验展示与操作(35分钟)a. 设计实验一:绿色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实验步骤:学生选取不同类型的绿色植物,将其放置在密闭容器中,通过测量容器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观察不同植物对空气净化的效果。

- 实验要点:测量前后的氧气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观察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b. 设计实验二:绿色植物对水的净化作用- 实验步骤:学生将含有污染物的水样分成几份,分别放置在有绿色植物的容器和无绿色植物的容器中,观察水质的变化。

- 实验要点:对比不同容器中水样的颜色、浊度和气味等变化。

4. 实验结果与结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概括总结绿色植物对空气和水的净化作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第一章:绿色植物的基本特征1.1 植物的细胞结构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掌握植物细胞的特殊结构,如叶绿体、中央液泡等。

1.2 植物的器官学习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了解各个器官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光合作用的原理与过程2.1 光合作用的定义解释光合作用的概念,即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2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6CO2 + 6H2O + 光能→C6H12O6 + 6O2。

2.3 光合作用的阶段学习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反应物、产物等。

第三章:绿色植物的生长与发育3.1 植物的生长学习植物生长的原因,如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等。

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如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等。

3.2 植物的发育掌握植物发育的过程,如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形成等。

学习植物的生殖方式,如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第四章:绿色植物的适应与环境4.1 植物的适应性学习植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如干旱、盐碱、低温等。

了解植物的适应性特征,如根系发达、叶片形态变化等。

4.2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探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植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植物对土壤改良的作用等。

第五章:绿色植物的利用与保护5.1 植物的利用学习植物在食品、药品、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了解植物在传统文化和艺术中的重要性。

5.2 植物的保护强调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如保护森林、湿地、植物园等。

学习保护植物的方法和措施,如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等。

第六章:植物的分类与系统6.1 植物的分类依据了解植物分类的基本依据,如形态特征、生殖方式等。

学习植物分类的等级系统,如门、纲、目、科、属、种等。

6.2 植物的分类方法掌握植物分类的方法,如观察形态特征、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等。

学习植物分类的常用工具和资料,如植物检索表、植物志等。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第一章:绿色植物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绿色植物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2 教学内容绿色植物的定义和分类绿色植物的主要特征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绿色植物的特征和作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绿色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绿色植物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第二章:绿色植物的生长与发育2.1 教学目标了解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发育特点掌握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2.2 教学内容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绿色植物的发育特点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使用实物和模型展示绿色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2.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和观察,评估学生对绿色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理解程度第三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3.1 教学目标了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掌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3.2 教学内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的应用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光合作用的应用和重要性3.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程度第四章:绿色植物的适应性与多样性4.1 教学目标了解绿色植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掌握绿色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策略绿色植物的适应性绿色植物的多样性绿色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策略4.3 教学方法使用实物和图片展示绿色植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不同环境下的绿色植物适应策略4.4 教学评估通过户外考察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绿色植物适应性和多样性的理解程度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保护与利用5.1 教学目标了解绿色植物的保护意义和现状掌握绿色植物的合理利用方法5.2 教学内容绿色植物的保护意义和现状绿色植物的合理利用方法绿色植物的保护措施5.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的保护意义和现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绿色植物的合理利用方法和保护措施5.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绿色植物保护与利用的理解程度第六章:绿色植物的生态系统服务6.1 教学目标理解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服务功能掌握绿色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6.2 教学内容绿色植物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绿色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持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6.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绿色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6.4 教学评估通过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绿色植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理解程度第七章:绿色植物的生态工程应用7.1 教学目标了解绿色植物在生态工程中的应用掌握绿色植物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7.2 教学内容绿色植物生态工程的应用领域绿色植物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绿色植物生态工程的成功案例7.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生态工程的应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绿色植物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7.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绿色植物生态工程应用的理解程度第八章:绿色植物的环境教育意义8.1 教学目标理解绿色植物在环境教育中的重要性掌握绿色植物保护的环境教育方法8.2 教学内容绿色植物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绿色植物保护的环境教育方法绿色植物环境教育活动的设计8.3 教学方法通过互动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在环境教育中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进行绿色植物保护的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植物养护等8.4 教学评估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绿色植物环境教育意义的理解程度第九章:绿色植物的可持续经营9.1 教学目标理解绿色植物可持续经营的原则和方法掌握绿色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策略9.2 教学内容绿色植物可持续经营的原则绿色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策略绿色植物可持续经营的成功案例9.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可持续经营的原则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绿色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策略9.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绿色植物可持续经营的理解程度第十章:绿色植物的未来挑战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了解绿色植物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掌握绿色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方向10.2 教学内容绿色植物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绿色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方向学生对未来绿色植物保护与利用的思考10.3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绿色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方向10.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绿色植物未来挑战与展望的理解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需要重点关注绿色植物的分类和主要特征,这是理解绿色植物的基础。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第一章:绿色植物的概述1.1 绿色植物的概念与分类讲解绿色植物的基本概念,包括植物细胞结构、组织、器官等。

介绍绿色植物的分类系统,包括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等。

1.2 绿色植物的结构与功能详细解析绿色植物的各个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

阐述绿色植物各器官的功能,如吸收水分和养分、光合作用、繁殖等。

第二章:光合作用的原理与过程2.1 光合作用的定义与意义解释光合作用的定义,即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强调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性,如提供能量和氧气、维持碳氧平衡等。

2.2 光合作用的过程与步骤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阐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和酶的作用,以及能量转换和物质转化过程。

第三章:绿色植物的生长与发育3.1 绿色植物的生长原理讲解绿色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如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等。

阐述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调节作用。

3.2 绿色植物的发育过程介绍绿色植物从种子发芽到成熟植株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萌发、生长和繁殖等阶段。

讲解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命周期,以及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第四章:绿色植物的适应与多样性4.1 绿色植物的适应策略讲解绿色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策略,如水生植物和旱生植物的适应特点。

阐述植物的抗逆性,如抗旱、抗寒、抗盐碱等。

4.2 绿色植物的多样性介绍绿色植物的多样性,包括形态、生理、生态和遗传等方面的多样性。

强调保护绿色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如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生态平衡等。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关系5.1 绿色植物的经济价值讲解绿色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经济价值,如粮食、蔬菜、水果、药材等。

强调绿色植物对农业和林业等产业的重要性。

5.2 绿色植物的环境价值介绍绿色植物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中的作用,如吸尘、降噪、固沙等。

强调绿色植物对提高空气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的重要性。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教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教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第一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到绿色植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的学习。

本节既是学习绿色植物的开始,又为八年级学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及“生物的进化”奠定基础。

师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放在首位,培养学生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征。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动手观察、资料分析,获得观察、分析比较学以致用的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和成果展示,获得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认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2.关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3.教学重、难点1.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2.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三、学情分析通过对细胞的生活、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等内容的学习,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三者之间在形态和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与人类的关系如何却了解不多。

再者,七年级学生刚接触生物学不久,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需进一步培养和改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直观的实物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不局限于一个小小的教室,而是让他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一样,在体验中主动地获取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加热爱生物学科。

四、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法、归纳总结法、启发引导法等。

五、教具准备教师准备:观察实验器材,水绵、蕨类、苔藓植物实物,PPT课件。

六、课时安排: 1课时七、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一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后反思本节课学习主要围绕着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和与人类的关系三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难点:通过三类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植物的情感。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引言:提问:谁能说出生态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谁最重要?引出:本单元,请学生朗读季米里亚捷夫的话。

那么,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呢?板书: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呢展示:海带、紫菜、葫芦藓、墙藓、铁线蕨、肾蕨、松树、水稻、石榴及其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你认识图片中有哪些植物?比较它们的形态和生活环境,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小组对提出的问题讨论后,达成共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各异。

教师因势利导:“根据植物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将它们分为四个主要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正是这些绿色植物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植物界,也正是它们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你愿意成为它们的好朋友吗?那就让我们走近它们,进一步了解它们吧。

”展示学习目标第一部分探究藻类植物先让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中的优美诗句,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诗句中的景象,再用课件展示衣藻、水绵、海带等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加深学生对藻类植物生活环境的感性认识。

“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总结:生活在水中(海水、淡水中)。

教师加以补充: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陆地的阴湿处。

展示:“大多数的藻类植物终生生活在水中,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藻类植物的形态与其他的陆生植物有什么区别吗?“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起什么作用?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此环节既为学生提供了发散思维、提出问题的空间,又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藻类植物的形态特点等问题的欲望。

通过观察、讨论,学生们概括出: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种结构特点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藻类植物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不需要有专门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根、起运输作用的茎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的分化。

教师简介:“藻类植物比陆地上的植物分布范围大、数量多;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占空气中氧气的95%……”,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探究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关系的兴趣。

教师提供有关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及与人类关系的部分图片,为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创设了情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关于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你还知道哪些?使学生对藻类植物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绿色植物的情感。

“绿色植物的植物体一定是绿色的吗?为什么?”“赤潮现象常引起鱼体大量死亡,为什么?等问题作为课外研究性学习课题布置下去,旨在初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第二部分探究苔藓植物下面,我们再来认识另一类植物——苔藓植物。

先阅读思考:你知道苔藓植物生长在什么地方?在过去运输花卉时,往往用苔藓植物加以包裹,你知道为什么吗?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吗?教师适时以课件同时展示部分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并及时对学生的发言予以肯定、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使学生对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为学生更好地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作了铺垫。

展示:“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有区别吗?有哪些主要区别呢?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吗?如果你想了解本地的空气污染状况,结合本节内容,你将怎样做?”以此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阅读了解、深入探究苔藓植物形态结构的兴趣。

通过学生对以上问题的讨论,既进一步了解了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如:蓄积水分、保持水土、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等),又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保护绿色植物、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最终认识到: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

但茎细弱;叶绿色、小而薄、无叶脉,推断茎和叶里都没有输导组织;假根纤细,结构简单(教师补充假根只起固着作用),故要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上特点决定了苔藓植物吸水和保水能力都不强,植株也矮小(约1~3厘米),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第三部分课堂小结播放有关藻类、苔藓、及其生活环境的录像,通过观看、回顾,使学生对这两类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生活环境以及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

第四部分达标检测请比较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异同。

第五部分课外讨论:通过P82练习第4题,我想你又多了一种辨别方向的方法。

请你和同学们课后讨论一下其中的道理。

第六部分板书设计: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藻类植物:1.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水中。

2.形态结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3.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二、苔藓植物:1.生活环境:生活在阴湿的陆地。

2.形态结构:有叶,但没有叶脉;有茎,但没有导管;没有根,只有假根。

3.对生物圈的作用:1.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绿色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并采集一些实物、标本,增加对这些植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

2.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有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方面的资料。

教师: 1.CAI课件(部分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录像;一组展示不同类群绿色植物的图片,苔藓植物成片生长的图片;藻类、苔藓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苔藓、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对比图片;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图片;曾经繁盛的古代蕨类植物的生态图;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其他有关资料。

)2.各种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实物、标本、挂图、投影片、模型(如衣藻模型、有孢子囊的铁线蕨或其他有孢子囊的蕨类植物标本等)、实物投影仪、显微镜。

3.实验材料用具:新鲜的水绵临时装片;新鲜的海带、紫菜(带根状物);盆栽葫芦藓(6~8盆);盆栽铁线蕨(6~8盆)放大镜、培养皿、清水、尺子、小铁铲、水槽。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节种子植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4.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

重点和难点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前准备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藻类、苔藓、蕨类、种子四类植物的CAI课件(扫描或下载);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其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扫描或下载);动态展示桃的果实和种子的CAI课件[动画:桃的果实(完整)纵向剖开(展示种子)]学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言: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我们常见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粮食,绝大多数都结种子,故统称为种子植物。

这样温故而知新,自然而然导入新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可以说,我们都是靠种子植物养活的。

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大小、形状各异,如:海椰子的种子,大到重达1 500 g 左右,而斑叶兰的种子,小到1亿粒的重量才有50 g。

那么,不同植物的种子其结构是否也迥异呢?以此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第一部分:观察种子在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之前,老师要使学生了解观察生物体的基本步骤(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等),然后学生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实验,结合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自制的玉米种子结构剪贴挂图,通过观察和讨论、比较,能够说出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并且能够描述这两种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注:玉米种子结构的观察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指导学生观察清楚,可自制一张剪贴挂图来讲解它们的位置关系。

剪贴图的制法是:照着现成的玉米种子结构的挂图,绘制一个与挂图上的胚同等大小的胚的结构图,剪下来,并把子叶与胚根、胚芽之间的连线剪开,仅让子叶与胚轴相连。

再将这张图贴在原挂图的胚部,使子叶、胚芽、胚根的边缘游离,教学时用手掀开即可。

)第二部分:产生种子的主要意义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实验结果作一概括性小结:种子的基本结构相同,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

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

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学生观察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突出放大其生殖细胞——孢子)的CAI课件,再观察种子植物(突出放大其果实、种子的CAI课件,就老师给的讨论提纲实验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提纲如下: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在各实验小组代表积极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予以肯定并加以完善:孢子于是个生殖细胞,而种子是种器官,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部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学生将课下收集的苹果、桃、梨等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

再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

在老师以“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相同点是“子”,不同点是“裸”、“被”为启发点的点拨下思考、讨论,顾名思义得出答案: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二者相同点是都能产生种子,不同点是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而被子植物的种子不裸露,外有果皮包被。

学生观察常见的裸子植物、被于植物的CAI课件,认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学生观察“当地几种被子植物的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小组就老师出示的讨论提纲展开讨论。

讨论提纲如下: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果皮起什么作用?2.在种子成熟后,果皮起什么作用?3.种子的传播与环境相适应,主要分借风力传播、借动物传播、借水力传播三种,请同学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在各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老师概括完善: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果皮包在种子外面,起保护作用;在种子成熟后,果皮则有助于种子的广泛传播,从而扩大了后代生活的范围,促进了该物种的繁荣。

举例说明(略),所以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种类更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