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重点难点研析教案(人教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本节学习要点】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重难点一、物质的分类
1.物质分类的标准很多,常有:
(1)根据物质的组成⎩⎪⎨⎪⎧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酸
碱
盐氧化物混合物
(2)根据物质的导电性⎩⎪⎨⎪
⎧
导体绝缘体
半导体
(3)根据元素的存在方式⎩
⎪⎨⎪⎧
单质
化合物
(4)根据物质的溶解性⎩⎪⎨⎪⎧
难溶物质
微溶物质
可溶物质
易溶物质
(5)根据物质的状态⎩⎪⎨⎪
⎧
气体液体
固体
2.一类物质有多种分类方法 如酸的其他分类:
(1)按酸强弱⎩⎪⎨⎪⎧
强酸:如H 2SO 4、HNO 3、盐酸等
弱酸:如碳酸等
(2)按酸挥发性⎩
⎪⎨⎪⎧
难挥发性酸:如H 2SO 4、H 3PO 4等
挥发性酸:如盐酸、HNO 3等
(3)按酸稳定性⎩
⎪⎨⎪⎧
稳定性酸:如H 2SO 4等
不稳定性酸:如H 2CO 3等
(还有其他分类方法) 3.理清交叉分类的关系 如氧化物的分类中:
(1)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 2O 7、A l 2O 3等;
(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NO 等;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 2O 7等;
(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交叉分类图:
重难点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常见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均一、稳定)都是由它决定的。同种分散质在不同分散剂中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散系,如NaCl 溶于水得溶液,溶于酒精得胶体。
(2)液体分散系的稳定性质
①溶液是最稳定的分散系
这是因为这类分散系中的分散质(溶质)对于分散剂(溶剂)而言是可溶性的。溶质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直径<1 nm)的形式自发地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②浊液是不稳定的分散系
因为分散质粒子是大量分子的集合体,分散质粒子容易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或沉淀,故表现出浑浊、不稳定、不透明、不均一的外观特征。
③胶体是介稳性的分散系
胶体之所以具有介稳性,主要是因为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阻碍了胶体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集。胶体粒子所作的布朗运动也使得它们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
(3)胶体与溶液的外观相似。 重难点三、胶体 1.胶体的本质特征
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 nm ~100 nm 之间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2.胶体的分类
(1)按分散剂⎩⎪⎨⎪⎧
液溶胶 如:Fe(OH)3
胶体,分散剂为液体
固溶胶 如:有色玻璃、烟水晶,分散剂
为固体
气溶胶 如:烟、雾、云,分散剂为气体
(2)按分散质⎩
⎪⎨⎪⎧
分子胶体 如: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
粒子胶体 如:Fe(OH)3胶体
3.Fe(OH)3胶体的制备注意要点
(1)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氯化铁饱和溶液而不能用氯化铁稀溶液。原因是若氯化铁溶液浓度过低,不利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形成。
(2)向沸水中滴加FeCl 3饱和溶液,而不是直接加热FeCl 3饱和溶液,否则会因溶液浓度过大直接生成Fe(OH)3沉淀而无法得到Fe(OH)3胶体。
(3)实验中必须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原因是自来水中含电解质、杂质较多,易使制备的胶体发生聚沉。
(4)往沸水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后,可稍微加热煮沸,但不宜长时间加热。原因是长时间加热将导致氢氧化铁胶体聚沉。
(5)要边加热边摇动烧杯,但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使Fe(OH)3胶粒碰撞成大颗粒形成沉淀。
4.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①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粒对可见光的散射而产生的,是一种物理现象; ②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可用来鉴别胶体与溶液; ③液溶胶、气溶胶能发生丁达尔效应,大多数固溶胶无此性质; ④丁达尔效应证明了胶粒的大小范围。 (2)电泳
①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但胶体是电中性的;
②一般来说,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③胶体粒子因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易聚成大颗粒,这是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
④并不是所有的胶体微粒都带电,如:淀粉胶体的胶体微粒不带电。
⑤固溶胶不发生电泳现象;气溶胶在高压电的条件下也能发生电泳现象;凡是胶粒带电荷的液溶胶,通常都可发生电泳现象,而胶体微粒为中性分子的淀粉胶体,无电泳现象。
(3)聚沉
胶体聚沉的方法:
①加入可溶性电解质(或电解质溶液)
加入的电解质在分散剂中电离,产生的与胶体颗粒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中和了胶粒所带的电荷,消除了胶粒之间的斥力,从而使胶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聚沉。
②加入与胶粒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
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吸附离子而带有电荷是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由于同种分散质粒子带同种电荷,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使它们不容易聚集成直径大于100 nm的大颗粒,故可以稳定存在较长时间。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中和了胶粒的电荷,使得胶粒之间的斥力减小,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聚沉。
③加热或搅拌
加热或搅拌可以加快胶粒的运动速率,增大了胶粒的碰撞机会,从而易使胶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聚沉。
特别提醒从胶体微粒大小认识胶体的某些特征。由于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它对光有一定的散射作用,因而胶体有特定的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也正是由于胶粒直径不大,所以胶体也有它的力学性质——布朗运动;胶体粒子较小,其表面积较大,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选择吸附某种离子而带有电荷,使得胶粒互相排斥,因而胶体具有介稳性,且显示胶体的电学性质——电泳现象。
5.胶体的应用
(1)农业生产: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胶粒带负电荷能吸附NH+4,可防止铵盐随雨水流失。
(2)医疗卫生:血液透析(渗析);血清上的电泳实验;利用电泳分离氨基酸和蛋白质;不同血型的人不能相互输血(胶体聚沉)。
(3)日常生活中胶体聚沉的应用:制豆腐;两种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明矾、硫酸铁净水。
(4)自然地理: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的胶体发生聚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