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入厂检验规范
进货检验规范
![进货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209b1d2da38376baf1fae8d.png)
1一 职 责由质检员在入库或出库前按批检验。
二 检验规范(一) 大类1. 机构适用于机构的进货检验及自产机构的产品检验;机构检验范围包括:机构本体、封板、 钢面板、活门推板、起吊板、联锁、储能手柄、航空插头座、软管、接线端子等。
1.1 机箱1.1.1 框架1.1.2 框架外观分级一级面:任何情况下明显可见;二级面:打开面板后可见;三级面:零部件安装后不可见。
1.1.3 一级面:外观无变形、损坏;表面平整、光滑、无焊渣附着;焊接可靠,无漏焊、 虚焊现象;喷塑表面清洁、涂层厚度均匀,无流泪、明显色差、划痕和脱落;二级面:外观无变形、损坏;焊接可靠,无漏焊、虚焊现象;喷塑表面清洁、无明显划痕和脱落;三级面:外观无变形、损坏。
1.1.4 机箱结构机箱外形符合订货要求(包括总1.2 操动机构 1.2.1 塑料件无明显损伤、色差及毛刺; 1.2.2 机构零件表面处理方式符合订货要求,无缺损、裂纹、变形及锈蚀等缺陷; 1.2.3 挚子轴、合闸半轴及分闸半轴复位可靠,扣节量在 1.2~1.5mm ,合分闸电磁铁空程保持在 3~5mm ; 1.2.4 各紧固件连接可靠,挡圈、挡卡无变形、脱落现象; 1.2.5 操作块无变形,操作时能可靠复位。
1.3 二次部分 1.3.1 储能电机应无生产厂铸造标识; 1.3.2 分合闸电磁铁无损坏、复位可靠;31.3.3 闭锁电磁铁接线焊接可靠,复位顺畅;1.3.4 辅助开关无损坏、接点数量符合订货要求;1.3.5 微动开关无损坏、缺失,手动切换到位、无卡滞;1.3.6 二次元器件标签、接地标签、起吊标签、动静触头配合尺寸标签、接线序号标签(接 线端子、辅助开关)、状态及储能指示标签应粘贴正确、牢固。
1.4 推进机构1.4.1 在试验位置拉动左右手把、接地开关联锁操作手把,舌板伸缩自如,无卡阻现象, 完全打开小门,合闸辅助触点(S3)能可靠切换,不能进行合闸操作,同时左右手把、 接地开关联锁手把无法拉动。
汽车零部件质量检验流程和操作指南
![汽车零部件质量检验流程和操作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cc684c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0.png)
汽车零部件质量检验流程和操作指南一、引言汽车零部件质量检验是保证汽车生产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旨在介绍汽车零部件质量检验的流程和操作指南,以帮助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提升零部件的质量控制水平,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优良。
二、质量检验流程1. 零部件接收检验汽车制造商在收到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时,需要进行接收检验。
接收检验的目的是验证零部件的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和标准规范。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 检查零部件的外观,包括零部件表面是否存在划痕、变形、腐蚀等问题。
b. 检测零部件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通过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比对与设计图纸的差异。
c. 对关键部件进行功能测试,如电子零部件的电流、电压测试;机械零部件的运转测试等。
d. 检查零部件的标识是否齐全、准确,包括零部件名称、批次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2. 在制品检验在制品检验是指对正在生产中的汽车零部件进行检验,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合格率。
操作步骤如下:a. 检查零部件的加工工艺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加工精度、表面光洁度等指标。
b. 进行外观检查,确保零部件没有明显的缺陷或损伤。
c. 对关键性能指标进行抽样检验,以验证零部件是否满足性能要求。
d. 检查加工记录和质量记录,确保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和数据准确性。
3. 最终产品检验最终产品检验是对组装完成的汽车进行全面检查,以确认整车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操作步骤如下:a. 检查车身外观、油漆质量,包括车窗、车轮、车灯等部件。
b. 检验底盘系统,确保转向、制动、悬挂等系统的正常运行。
c. 进行底盘动态测试,包括行驶、制动等性能测试。
d. 对车内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如音响系统、空调系统、安全系统等。
e. 检查车辆的标识、说明书等信息是否齐全、准确。
三、质量检验操作指南1. 现场环境准备a. 确保检验场地整洁干净,有足够的光照和通风条件。
b. 配备必要的测量工具、仪器和设备,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c. 引入合适的质量管理系统软件,以提供数据管理和分析支持。
车辆外观及底盘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
![车辆外观及底盘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e05c10b3186bceb18e8bb98.png)
车辆外观及底盘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安徽省地方标准DB××/×××-2004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车辆外观及底盘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2004-05-17公布2004-06-01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DB×××××-2004目次前言1 范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评定内容 (1)4 评定规则 (2)5 检验方法 (2)DB×××××-2004前言为贯彻执行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为安徽省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整车外观及底盘提供统一的检验和评定方法,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于2004年5月首次公布。
本标准由安徽省交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公路运输治理局、黄山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车辆外观及底盘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1 范畴本标准规定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整车外观及底盘的评定内容、评定规则和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营运车辆,非营运车辆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达成的协议和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624—1985 汽车修理术语GB13392—1992 道路运输危险物资标志GB7258—1997 机动车辆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18565—2001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JT/T 198—1995 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JT/T 199—1995 汽车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3 评定内容3.1 车辆外观的检验a 车容车貌b 整车装备及标识c 车轮、轮胎d 照明、信号装置及外表e 车身f 安全防护装置g 其他3.2 车辆底盘的检验a 转向系b 传动系c 行驶系d 制动装置e 其他3.3 车辆路试工况的检验a 发动机b 转向c 传动d 制动e 其他4 评定规则4.1 评定项目按重要程度分“关键项”和“一样项”。
自卸车检验规范
![自卸车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0402d2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c.png)
、范围(一)合用于自卸车产品实现过程和车辆交付的控制。
(二)作为自卸车产品实现过程中零部件加工、车箱片架制作、车箱组装、液压装配、表面涂装等工序的检验控制。
二、引用文件(一) 《民用改装车质量保证大纲》(二)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三)公司的管理规章制度三、说明(一)本手册是为了适应自卸车产品实现过程中现场生产和检验需求而编制,力求简明和能快速识读,在编制时除遵守相关引用文件的规定外,纳入了较多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格式和排版上不受相关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的约束,所以,本手册只能内部使用,不能作为质量保证文件提供他方查阅。
(二) 在使用本手册进行自卸车产品实现检验时,应关注生产产品是否有附加的特殊要求,对产品可能的特殊要求或者本文未列出的要求,按设计输出的要求进行控制。
四、自卸车产品实现流程设计输出→原材料采购(含金属、化工材料、外购件、底盘) →零部件下料→零部件加工→车箱片架制作→车箱组装→总装→调试→喷涂→交付五、在使用本手册进行自卸车产品质量控制时,如与公司的管理规定和技术要求发生冲突,按公司规定执行。
一、自卸车底盘入厂验收及流转要求(一)底盘入厂验收1、按《自卸车底盘入厂复验细则》的规定执行,各职能部门按公司相关规定各负其责。
2 、底盘入厂验收时,验收部门记录检查发现的问题,反馈市场部。
3 、底盘入厂的验收和交接,应保存相应的记录。
(二)底盘流转1 、改装车创造部需使用底盘进行上装时,应从物流部领出,办理出库手续。
2、底盘进入上装生产后,由改装创造部负责管理和防护,过程中发生损坏时,由改装创造部负责调查处理。
3 、上装生产完成,且经质量部办理转工手续后,进行车辆涂装。
4、车辆涂装完成,经验收合格后,质量部开具合格证,由改装车创造部负责办理车辆入库。
5、车辆入库后,由物流部负责管理和防护,存库期间发生损坏时,由财务部负责调查处理。
6、底盘领取、底盘随车文件和工具领取、车辆转工交接、过程检验、出入库等应保存相应的记录。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9246b96998fcc22bcd10d87.png)
附件1《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前言GB/T 16178-1996《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于1996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是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验及管理的最基本的技术性规范,是车辆首次检验、定期检验、性能检验等安全技术检验的主要技术依据。
该标准在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运行水平、保障安全作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厂内机动车辆数量迅猛增加,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作业区域已不局限在工厂内部;特别是2004年第412号国务院令规定保留“对场(厂)内机动车辆继续实施行政许可”。
因此,在原《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GB/T16178-1996)标准基础上,修订为《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二、新修订标准的内容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年第一批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我局负责组织《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标准的起草,并委托浙江省温州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承担具体起草工作。
新起草的标准,根据场(厂)内机动车辆(以下简称场车)安全技术检验的基本原则、具体要求和特殊要求,提出了场车的分类、车辆的基本检验、车辆各部分检验、蓄电池车的检验技术要求,及各类专用机械工作装置系统、液压系统、履带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要求。
新起草的标准,将涉及生产安全危险性较大的各类专用机械作为重点,阐述了对专用机械特殊检验部分的技术要求;对加强场车的安全技术检验、减少场车事故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三、标准的引用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的条文。
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9656-2003 汽车安全玻璃GB 1495-2002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8352.2-2001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GB/T 3098.1-2000 紧固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2-2000 紧固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 2 —纹GB 3847-1999 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T 17910-1999 工业车辆叉车货叉在使用中的检查和修复GB 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数量、位置和光色GB 16710.1-1996 工程机械噪声限值和测定GB 4387-1994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14761.6-1993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GB 3846-1993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的测量滤纸烟度法四、新修订标准的内容及有关技术关键本标准与GB/T16178-1996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对场车定义和范围作出了更加明确的阐述,确定了场车的最低行驶速度界限,明确了场车所具有的特殊功能。
汽车维修出厂检验制度模版
![汽车维修出厂检验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81843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c.png)
汽车维修出厂检验制度模版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汽车维修出厂检验的工作流程和要求,确保维修质量符合标准,车辆安全可靠。
所有维修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以保障客户的权益和提升企业形象。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汽车维修企业及其技术人员,在进行汽车维修出厂检验时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三、检验前准备1. 确认维修任务:根据维修工单和车辆现状,明确维修任务和范围。
2. 准备检验工具和设备:确保检验工具和设备完好、齐全,并进行标定和校验。
3. 准备相关文件资料:包括车辆维修记录、技术手册、维修标准等。
四、检验流程1. 外观检验:a. 检查车身外观缺陷,如刮痕、凹陷等。
b. 检查车窗、灯具、反光镜等是否正常。
c. 检查轮胎磨损情况和胎压是否符合标准。
2. 内饰检验:a. 检查座椅、仪表盘等是否完好,并操作各项功能。
b. 检查空调、音响等设备是否正常运作。
3. 动力系统检验:a. 检查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包括启动、怠速、加速等。
b. 检查变速器和离合器是否顺畅,并测试换挡时的动作。
c. 检查刹车系统是否灵敏可靠。
4. 悬挂系统检验:a. 检查减震器、悬挂弹簧等是否正常。
b. 检查转向系统的灵敏度和回正性。
5. 电器系统检验:a. 检查电瓶是否正常充电,电气系统是否正常运作。
b. 检查车灯、喇叭、雨刷器等是否正常。
五、检验记录与报告1. 检验记录:对每个检验项目的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签名确认。
2. 检验报告:综合各项检验结果,生成出厂检验报告,包括车辆维修情况和建议维护措施。
六、质量管理与改进1. 质量管理:对出厂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2. 改进措施:根据检验结果和客户反馈,不断提升维修工作质量,完善制度和流程。
七、制度执行监督1. 监督机制:设立检验质量监督人员,定期对检验工作进行监督和抽查。
2. 处罚制度:对违反本制度的人员进行纪律处分,严肃处理。
八、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汽车维修企业所有,并受法律和相关规定的约束。
汽车进厂检验制度
![汽车进厂检验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ff9c8b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8.png)
汽车进厂检验制度1. 概述汽车进厂检验制度是一套规范汽车进厂检验流程及要求的体系,旨在确保汽车在进入厂区前进行全面、系统的检验,以保障汽车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汽车进厂检验制度的主要内容。
2. 检验对象所有要进入厂区的汽车都必须进行检验,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出厂的新车、售后维修车辆、租赁车辆等。
不同类型的汽车可以根据其用途和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检验。
3. 检验类型3.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主要针对汽车外部造型、喷漆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以确保汽车外观的整洁和美观。
具体检验项目包括: - 车身是否有划痕、变形等损伤 - 喷漆是否平整、无色差等 - 玻璃是否完好、清晰等3.2. 内饰检验内饰检验主要关注汽车内部空间的布局、座椅舒适性、仪表盘功能等方面,以确保驾乘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具体检验项目包括: - 座椅是否平整、无破损 - 仪表盘功能是否正常、清晰可读 - 空调、音响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3.3. 功能检验功能检验主要测试汽车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以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具体检验项目包括: - 刹车系统是否灵敏、制动效果良好 - 转向系统是否灵活、无异常 - 灯光、雨刷器等辅助设备是否正常工作4. 检验流程4.1. 预约车主或企业需提前与进厂检验部门进行预约,确定检验时间和地点。
4.2. 登记车主或企业在进厂后,需在登记处进行登记,提供车辆相关信息进行初步审查。
4.3. 外观检验车辆进入外观检验区进行外观检查,检验人员根据检验项目进行检查,记录检验结果。
4.4. 内饰检验车辆进入内饰检验区进行内饰检查,检验人员根据检验项目进行检查,记录检验结果。
4.5. 功能检验车辆进入功能检验区进行功能测试,检验人员根据检验项目进行测试,记录检验结果。
4.6. 确认结果检验完成后,检验人员根据检验结果,确定车辆是否合格。
若合格,发放检验合格标志;若不合格,提出整改要求。
4.7. 整改复检如车辆不合格,车主或企业需按照整改要求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再次提交检验。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50e0cf77c1cfad6195fa7ed.png)
附件1《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前言GB/T 16178-1996《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于1996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是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验及管理的最基本的技术性规范,是车辆首次检验、定期检验、性能检验等安全技术检验的主要技术依据。
该标准在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运行水平、保障安全作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厂内机动车辆数量迅猛增加,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作业区域已不局限在工厂内部;特别是2004年第412号国务院令规定保留“对场(厂)内机动车辆继续实施行政许可”。
因此,在原《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GB/T16178-1996)标准基础上,修订为《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二、新修订标准的内容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年第一批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我局负责组织《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标准的起草,并委托浙江省温州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承担具体起草工作。
新起草的标准,根据场(厂)内机动车辆(以下简称场车)安全技术检验的基本原则、具体要求和特殊要求,提出了场车的分类、车辆的基本检验、车辆各部分检验、蓄电池车的检验技术要求,及各类专用机械工作装置系统、液压系统、履带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要求。
新起草的标准,将涉及生产安全危险性较大的各类专用机械作为重点,阐述了对专用机械特殊检验部分的技术要求;对加强场车的安全技术检验、减少场车事故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三、标准的引用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的条文。
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9656-2003 汽车安全玻璃GB 1495-2002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8352.2-2001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GB/T 3098.1-2000 紧固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2-2000 紧固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 2 —纹GB 3847-1999 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T 17910-1999 工业车辆叉车货叉在使用中的检查和修复GB 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数量、位置和光色GB 16710.1-1996 工程机械噪声限值和测定GB 4387-1994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14761.6-1993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GB 3846-1993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的测量滤纸烟度法四、新修订标准的内容及有关技术关键本标准与GB/T16178-1996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对场车定义和范围作出了更加明确的阐述,确定了场车的最低行驶速度界限,明确了场车所具有的特殊功能。
《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规程》
![《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057c2c4700abb68a982fb8b.png)
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规程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工作的管理,规范厂内机动车辆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的行为,提高监督检验工作质量,根据《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开展厂内机动车辆的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统称监督检验,下同),须遵守本规程规定的检验内容与检验方法。
如采用与本规程不一致的检验方法,须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同意。
本规程不适用于公安部门、农机部门管理的机动车辆。
第三条新增以及经大修或者改造的厂内机动车辆,投入使用前,应当按照本规程规定的内容进行验收检验;在用厂内机动车辆应当按照本规程规定的内容,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
遇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或者发生设备事故后的厂内机动车辆,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再次使用的厂内机动车辆,进行大修后,应当按照本规程规定的内容进行验收检验。
厂内机动车辆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的内容相同,检验后均出具《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报告》(见附录1,以下简称《检验报告》)。
第四条本规程的技术指标和要求主要引用了《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GB10827-1999)、《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GB/T16178-1996)和《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1994)等国家标准的规定。
如上述相关标准被修订,应以最新标准为准。
第五条检验机构应当制定包括检验程序和检验流程图在内的检验实施细则,并对检验过程实施严格控制。
检验人员如发现异常或特殊情况,经请示检验机构认可,可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增加检验项目。
对于不具备现场检验条件的厂内机动车辆,以及继续检验可能造成安全和健康损害时,检验人员可以终止检验。
第六条检验机构应当在制造或者修理、改造厂内机动车辆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检验。
上述自检的内容、要求、方法及自检报告应当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第七条从事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的单位,至少应当配备《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必备仪器设备表》(见附录2,以下简称《检验必备仪器设备表》)所列的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和相应的检测工具,其精度也应当满足《检验必备仪器设备表》中提出的要求。
汽车维修厂检验试车安全操作守则范文
![汽车维修厂检验试车安全操作守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b1c5c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0.png)
汽车维修厂检验试车安全操作守则范文汽车维修厂检验试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安全操作守则的遵守更是保障了工作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以下是对汽车维修厂检验试车安全操作守则的详细阐述。
一、穿着合适的工作服和安全防护用品1. 工作服应符合规定,保持整洁,不得戴有流口罩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物品。
2. 必须佩戴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滑鞋等安全防护用品,确保人身安全。
二、检查试验车辆1. 检查车辆状况,包括车辆刹车系统、转向系统、灯光系统、底盘系统等,确保车辆能够正常运行。
2. 检查车辆的燃料和润滑油量,避免发生漏油和爆炸等意外事故。
三、试车前的准备工作1. 安装试车工具,如车速计、温度计、压力表等。
2. 确保试车区域的通风良好,避免烟雾和有毒气体的积聚。
四、试车操作守则1. 启动发动机前,切勿踩踏油门,以免发动机意外加速。
2. 切勿带动手刹,以免对车辆造成损坏。
3. 试车过程中应保持专注,不得进行与试车无关的行为,如接打电话、吃东西等。
4. 在试车过程中,不得离开试车区域,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5. 试车结束后,应将车辆熄火,并确保发动机停止运转后方可离开驾驶座。
五、事故处理与应急措施1. 在试车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停止试车,确保人员的安全。
2. 发生车辆故障时,应报告相关负责人,进行及时处理。
3. 如遇火灾或危险品泄漏,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迅速有序地撤离现场。
六、文明用车1. 尊重他人的工作环境,不得产生噪音、扬尘和污染等不良影响。
2. 关闭车辆音响,不放大音量,避免干扰他人的工作。
3. 合理安排车辆停放,确保通道畅通,方便其他车辆的出入。
七、定期培训和安全巡查1. 定期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进行定期的安全巡查,发现隐患及时修复,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在汽车维修厂进行检验试车工作是一项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守则的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以上所述的安全操作守则是对汽车维修厂检验试车工作的具体要求,希望每位工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做到安全第一,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进场车辆安全检查管理规定范文(二篇)
![进场车辆安全检查管理规定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7ae5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8.png)
进场车辆安全检查管理规定范文一、车辆安全检查的目的和重要性车辆安全检查是指对进场车辆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确保车辆在进场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运行。
车辆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因此,做好车辆安全检查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车辆安全检查的范围和内容1. 车辆驾驶员的资质和证件检查所有进场车辆的驾驶员必须持有合法有效的驾驶证,并且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
在车辆安全检查中,要检查驾驶员的驾驶证是否符合规定,并检查其培训与考核记录。
2. 车辆技术状况的检查车辆的技术状况是车辆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车辆安全检查要对车辆的发动机、刹车系统、车轮、轮胎、灯光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车辆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要求。
3. 车辆安全设备的检查车辆安全设备是保障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
车辆安全检查要对安全带、灭火器、安全锤等设备进行检查,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4. 车辆载重量和限速的监督车辆的载重量和限速是保障车辆安全的重要因素。
车辆安全检查要对车辆的载重量和限速进行核实,避免超载和超速现象的发生。
5. 车辆驾驶员的素质监督车辆驾驶员的素质是保障车辆安全的重要环节。
车辆安全检查要对驾驶员的纪律性、安全意识、驾驶技能等进行监督,确保驾驶员具备良好的驾驶习惯和安全意识。
三、车辆安全检查的操作方法和流程1. 检查前的准备工作车辆安全检查前,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和证件的有效性,确保能够准确地检查车辆的安全情况。
2. 检查流程车辆安全检查的流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驾驶员资质和证件检查、车辆技术状况检查、车辆安全设备检查、载重量和限速监督、驾驶员素质监督等。
3. 检查记录和整改措施针对车辆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要具体有效,并有明确的责任人进行跟踪督促,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四、车辆安全检查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措施1. 建立健全车辆安全检查的管理制度车辆安全检查的管理制度是保障车辆安全检查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
汽车地检安全操作规程
![汽车地检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b38e8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f.png)
汽车地检安全操作规程
《汽车地检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确保汽车地检作业的安全性,特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1. 检测前,车辆须稳定停放在平整地面上,手刹牢固,选择空旷安全的场地进行地检。
2. 在进行地检之前,应确保车辆发动机处于关停状态,并且钥匙已从点火开关中取下。
3. 操作人员在地检过程中,应穿着符合安全标准的工作服装,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
4. 在地检的时候,必须确保车辆的发动机始终处于停机状态。
5. 在检测车辆的液体时,应先小心地打开液体罐盖,等待液体冷却后再进行操作。
6. 使用工具时要小心谨慎,注意避免锐利工具的意外伤害。
7. 在检查车辆底盘等部位时,要放置坚固的支撑物,确保工作过程中车身稳固。
8. 操作人员在进行地检时,应避免长时间单独操作,尤其是在较难操作的地方。
9. 在地检完成后,要对工具和检测设备进行清理和归位,杜绝
遗漏损坏现象。
10. 操作人员在工作完成后上报检测结果,以及车辆路试等重要信息。
以上规程,是为了确保汽车地检操作的安全性,规范了操作过程中的各项细节。
所有操作人员在地检作业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才能保证地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车通用检验规范
![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车通用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91290c8680203d8cf2f2433.png)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通用检验规范1.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通用检验规范。
1.2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以定型底盘改装的背负式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以下简称搅拌车)上装部分的最终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QC/T667-2000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技术条件QC/T668-2000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试验方法QC/THD-2005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企业标准3. 定义3.1搅动容量搅拌车能够运输的(即在搅拌车最大总质量状态下,以20km/h的速度通过14%的坡道,混凝土不外溢)预拌混凝土经捣实后的最大体积,单位m3。
预拌混凝土容重按2400kg/m3计算。
以此容量作为搅拌车的额定容量。
3.2进料速度平均每分钟从搅拌站进入搅拌车搅拌罐的预拌混凝土的体积。
单位m3/min.3.3出料速度搅拌罐以规定的卸料速度旋转,平均每分钟从搅拌车卸出的混凝土经捣实后的体积。
单位m3/min.3.4出料残余料出料后残留在搅拌车搅拌罐内的混凝土与装载搅动容量的混凝土的质量比。
用百分比表示。
4 检验规则4.1 型式检验4.1.1型式检验的目的全面考核搅拌车的质量:考核搅拌车的设计及制造能否满足用户的要求;考核轴荷分配是否合理;考核搅拌罐的搅拌性能和出料均匀性是否符合搅拌工艺的要求;考核搅拌车的搅动容量、进料速度、出料速度和出料残余率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搅拌车的液压系统、传动系统、操纵系统、冲洗系统的工作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搅拌车是否符合有关标准或技术文件的规定;评价搅拌车的技术水平和结构合理性。
4.12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a)新型搅拌车试制定型时。
b)搅拌车停产三年后恢复生产或搅拌车转厂生产时。
c)已批量生产的搅拌车发生严重的质量事故时。
d)正常生产,产量累计达到300辆时。
e)正式生产后,如搅拌车的设计、工艺或材料的改变影响搅拌车的性能时,应对受影响的项目进行试验。
汽车维修作业各环节检验制度(5篇)
![汽车维修作业各环节检验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a3ab9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d.png)
汽车维修作业各环节检验制度一、过程检验实行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相结合的”三检”制度。
二、检验内容为汽车或总成解体、清洗过程中的检验,主要零部件的检验,各总成组装、调试检验。
三、各检验人员根据分工,严格依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认真检验,做好检验记录。
四、经检验不合格的作业项目,需重新作业,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
五、对于影响安全行车的零部件,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标准,对不符要求的零部件应予以维修或更换,及时通知前台,并协助前台向车主做好解释工作。
六、对于新购总成件,必须依据标准检验,杜绝假冒伪劣配件装入总成或车辆。
汽车维修作业各环节检验制度(2)汽车维修作业的各环节检验制度是保证汽车维修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存在着多个环节需要进行检验,包括车辆的接车检验、问题的分析确认、维修方案的制定、维修操作的执行以及维修结果的验证等。
通过建立详细的检验制度,可以准确地识别和解决汽车维修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环节的检验制度。
一、接车检验接车检验是汽车维修的第一步,它的目的是了解车辆的维修需求,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
在接车检验过程中,应该开展以下工作:1. 车辆基本信息的核对:检查车辆的车型、发动机型号、里程数等基本信息是否与客户提供的一致。
2. 客户所述问题的确认:与车主详细沟通,确保了解车辆存在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3. 车辆外观检查:检查车辆的外观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破损。
4. 车辆内饰检查:检查车辆内饰是否完好,并注意有无异味或其他异常情况。
5. 车辆底盘检查:检查车辆底盘是否有漏油、严重破损等情况。
6. 车辆电气系统检查:检查车辆电池电压、灯光、音响等电气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二、问题的分析确认在接车检验完成后,需要对车辆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确认,以确定维修方案。
这个环节的主要工作包括:1. 综合分析检验结果:结合接车检验的记录和车主提供的问题描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归类。
牵引车、二类底盘验收标准-82-83
![牵引车、二类底盘验收标准-82-83](https://img.taocdn.com/s3/m/f785e237af45b307e9719701.png)
注明:附件1《主车进厂交接单》 附件2《主车进厂交接单统计台帐》 附件3《成品车入库单》
销售公司 2007年4月5日
销售公司经理:
分管领导:
审批:
83
牵引车、二类底盘验收工作流程
销司(2007)——0020 为了规范牵引车,二类底盘验收标准,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有效保护公司和客户车辆财产安 全,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工作流程: 流程序号 作业内容 具体操作规定
一、
1、 销售公司卡车供销部、成诚东风3S店、客户自带的车辆到公司生产车间 改装或挂接半挂车,均必须通过销售公司成品库验收,方可进入生产车间进 行改装或车辆挂接。 2、 成品库安排车辆验收员每天8:00-----18:00到接车部值班,办理车辆验 收工作,鉴于客户自带车辆至公司时间不确定,特殊情况因工作需要经上级 领导安排,验收员应以服从办理。 3、 成品库验收员接到验车口头通知(通知人是公司工作人员或客户),应 立即(3分钟内)进行车辆验收工作,对车辆外观和主要配置进行检验,认 销售公司成品库 真填制《安徽开乐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主车进厂交接单》,以下简称《主 车辆验收 车进厂交接单》,车辆验收和制单完毕后,必须要求交车人在《主车进厂交 接单》上签字确认,对有的车辆合格证等相关资料移交的,必须对车、证核 验,并在《主车进厂交接单》(附件1)上注明。 4、 成品库验收员对验收工作完毕,将《主车进厂交接单》客户联交给交车 人,并将所验收车辆送交制造部,并于当日将《主车进厂交接单》存根联和 相关资料整理后交于成品库统计员,统计员负责整理、归档,并填制《主车 进厂交接单统计台帐》(附件2)备查。 1、 制造部车辆检验员接到销售公司成品库验收员车辆送交通知(口头) 后,立即(3分钟内)依据《主车进厂交接单》对车辆外观和主要配置进行 检验,无误后签字确认;若有异议,当面向销售公司成品库验收员提出,由 销售公司成品库验收员负责解决,问题解决后,检验员签字确认。问题无法 消除的,检验员在《主车进厂交接单》备注栏注明,经销售公司成品库验收 员签字确认后再签字确认,留置《主车进厂交接单》制造部联并收车,将车 辆送至生产车间进行改装或挂接,同时《主车进厂交接单》制造部联随车辆 在制造部各生产车间流转,各生产车间之间应办理车辆交接手续,交接责任 人必须在《主车进厂交接单》备注栏签字确认。销售公司成品库验收员负责 将《主车进厂交接单》质检部联送达质检部总检,总检填制《主车进厂交接 单统计台帐》(附件2)备查。 2、 牵引车或二类底盘完成改装或挂接后,制造部五车间调度将车辆交于质 检部总检。
汽车维修过程检验制度(3篇)
![汽车维修过程检验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24bcb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09.png)
汽车维修过程检验制度1、车辆送修时,应具有保修内容及相关技术档案资料。
2、业务接待员和检验人员负责对送修车辆进行预检,按规范填写《车辆维修检验单》。
3、车辆预检时,根据驾驶员的反映及该技术档案和维修档案,通过检测或测试、检查,确定基本作业内容,并告知托修方。
4、得到托修方确认后,与托修方签订维修协议,办理交接手续。
随车使用的工具和备用品,不属于汽车附件范围的应由托修方自行保管。
5、检验人员将维修作业单下派车间,车辆进入作业车间。
二,汽车维修过程检验制度1、过程检验实行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相结合的”三检”制度。
2、检验内容为汽车或总成解体、清洗过程中的检验,主要零部件的检验,各总成组装、调试检验。
3、各检验人员根据分工,严格依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认真检验,做好检验记录。
4、经检验不合格的作业项目,需重新作业,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
5、对于影响安全行车的零部件,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标准,对不符要求的零部件应予以维修或更换,及时通知前台,并协助前台向车主做好解释工作。
6、对于新购总成件,必须依据标准检验,杜绝假冒伪劣配件装入总成或车辆。
三,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制度1、汽车维修竣工检验由专职维修检验人员负责实施。
2、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内容为整车检查、检测、路试、检测路试后的再检测及车辆验收。
3、修竣车辆竣工检验严格依据本车辆原厂数据质量要求进行。
首先进行整车外观和底盘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路试,对于路试中所发生的不正常现象,要认真复查。
路试合格后重新进行底盘检查,确保各项技术性能合格后出厂。
4、严禁为检验不合格的车辆开出厂。
5、竣工检验合格的车辆实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制度。
车辆维修档案管理制度1、档案存放要有序,查找方便,并应做好六防工作,即防盗、放火、防潮、防鼠、防尘、防晒,保持档案存放处清洁卫生。
2、不准损毁、涂改、伪造、出卖档案,档案资料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
3、根据档案的内容、性质和时间等待征,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存放、归档,并按内容和性质确定其保存期限,电子档案要及时备份。
进货检验规范
![进货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6195bca02020740bf1e9b03.png)
职责由质检员在入库或出库前按批检验。
二检验规范(一)大类1.机构适用于机构的进货检验及自产机构的产品检验;机构检验范围包括:机构本体、封板、钢面板、活门推板、起吊板、联锁、储能手柄、航空插头座、软管、接线端子等。
1.1机箱1.1.1框架1.1.2框架外观分级一级面:任何情况下明显可见;二级面:打开面板后可见;三级面:零部件安装后不可见。
1.1.3 一级面:外观无变形、损坏;表面平整、光滑、无焊渣附着;焊接可靠,无漏焊、虚焊现象;喷塑表面清洁、涂层厚度均匀,无流泪、明显色差、划痕和脱落;二级面:外观无变形、损坏;焊接可靠,无漏焊、虚焊现象;喷塑表面清洁、无明显划痕和脱落;三级面:外观无变形、损坏。
1.1.4机箱结构机箱外形符合订货要求(包括总高、总宽及主回路安装孔),线路板安装孔位置合理且预留欠压线路板安装孔。
1.2操动机构1.2.1塑料件无明显损伤、色差及毛刺;1.2.2机构零件表面处理方式符合订货要求,无缺损、裂纹、变形及锈蚀等缺陷;1.2.3挚子轴、合闸半轴及分闸半轴复位可靠,扣节量在 1.2〜1.5mm,合分闸电磁铁空程保持在3〜5mm ;1.2.4各紧固件连接可靠,挡圈、挡卡无变形、脱落现象;1.2.5操作块无变形,操作时能可靠复位。
1.3二次部分1.3.1储能电机应无生产厂铸造标识;1.3.2分合闸电磁铁无损坏、复位可靠;1.3.3闭锁电磁铁接线焊接可靠,复位顺畅;1.3.4辅助开关无损坏、接点数量符合订货要求;1.3.5微动开关无损坏、缺失,手动切换到位、无卡滞;1.3.6二次元器件标签、接地标签、起吊标签、动静触头配合尺寸标签、接线序号标签(接线端子、辅助开关)、状态及储能指示标签应粘贴正确、牢固。
1.4推进机构1.4.1在试验位置拉动左右手把、接地开关联锁操作手把,舌板伸缩自如,无卡阻现象,完全打开小门,合闸辅助触点(S3)能可靠切换,不能进行合闸操作,同时左右手把、接地开关联锁手把无法拉动。
水泥底盘、拉盘、卡盘技术规范书
![水泥底盘、拉盘、卡盘技术规范书](https://img.taocdn.com/s3/m/fc0eabad0029bd64783e2ce9.png)
除本标书特殊规定外, 卖方所提供的设备均按规定的标准和规程的最新版本进行设计、
制造、试验和安装。如果这些标准内容有矛盾时, 应按最高标准的条款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
标准执行。如果卖方选用本标书规定以外的标准时, 则需提交这种替换标准供审查和分析。
仅在卖方已证明替换标准相当或优于标书规定的标准, 并从买方处获得书面的认可才能使
P H值
≥ 5.0
≥ 4.5
≥ 4.5
不溶物 ( mg/L )
≤ 2000
≤ 2000
≤ 5000
可溶物 ( mg/L )
≤ 2000
≤ 5000
≤ 10000
C l- ( rng/L )
≤ 500
≤ 1000
≤ 3500
S042 ( mg/L )
≤ 600
≤ 2000
≤ 2700
碱含量 ( mg/L〉
≤ 1500
≤ 1500
≤ l500
注 碱含量按 Na20+0.658K20 计算值来表示。采用非碱活性骨料时 , 可不检验碱含量。
外加剂:掺入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其性能应符合 GB 8076 的规定。严禁掺入氯盐类外 加剂或其他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外外加剂。
6 试验要求
应按照 GB/T 4623-2006 等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的项目、方法由具有计量认证 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并且各项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技术规范的相关要 求。
4 使用环境条件
用于广东电网 10kV 台架式变压器安装工程的钢筋混凝土底盘、拉盘、卡盘制造、试验、 检验、包装及供货要求。 安装地点:广东电网 海拔高度: ≤2000m 最高环境温度: +45ºC 最低环境温度: -20ºC 年平均气温: 20ºC 最大日温差: 30ºC 日照强度: 0.1W/cm2(风速 0.5m/s,大跨越采用 0.6m/s) 覆冰厚度: 0~30mm 最大设计风速:35m/s(离地面 10m 高处 15 年一遇、10 分钟平均最大值) 环境相对湿度: 日平均值:95% 月平均值:90% 污秽等级: Ⅰ~Ⅳ级 最大年降雨量 2400mm 最大日降雨量 375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底盘入厂检验规范
1.目的
为保证入厂的二类底盘的质量完整性,特制订本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改装所用二类底盘的进厂检验。
3.职责
3.1质检组负责产品进厂质量检验和一致性检查;
3.2采购部负责按要求采购和报验工作;
3.3仓库负责入库和一致性检查。
4.检验要求
检验比例为100%检验。
以上项目任何一项不合格,不得入库放行。
以上采购产品均需验证数量和商标(有注册商标时),并对供货厂家以及产品规格型号与上报的型式试验报告和关键零部件,材料登记表保持一致。
编制:何子俊审核: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