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思与文

合集下载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外来侵略与国内政治混乱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历史被称为近代史。

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众多文化反思思潮,这些思潮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试图为中国寻找新的文化出路。

最早的文化反思思潮可以追溯到“百日维新”时期,当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知识分子倡导改革开放,试图在中国引入西方文化和知识。

这一时期的文化反思思潮主要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进行对比,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落后而不堪,并认为应该放弃传统文化,引进西方文化和知识。

“五四”时期,中国面临更加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愈发深刻。

这个时期出现了更为激进的文化反思思潮,代表人物有鲁迅、胡适、陈独秀等。

这一时期的文化反思思潮认为,西方文化虽然比中国文化更为先进,但是西方文化同样存在着问题,需要进行精神解放,推动中国现代化,倡导“民主、科学、自由”等价值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进入到了全面的动员状态,民族自尊心高涨,这一时期的文化反思思潮以爱国主义为主旨,强调“保护民族文化,抵制外来文化”,提倡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立自主。

1949年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制度下,文化反思思潮转向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反思,代表人物有胡风、魏巍等。

这一时期的文化反思思潮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既尊重传统文化,又分清传统文化与落后文化的界限,进行真正的文化革命。

总体来说,近代中国文化反思思潮的主要特点是批判性、桥梁性和启迪性。

批判性表现为思潮者对传统和现代文化现象的深入反思,对这些文化因素的利与弊、优与劣的客观批评,旨在隔绝陈旧思想和文化。

桥梁性表现为吸收和传达有利于发展中国的外来文化思想和实践。

启发性表现为通过文化反思思潮推动全民族的文化自觉进程,进而促进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和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文化反思思潮是一个与中国现代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历史现象,它们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特征紧密联系、相互启迪,体现了中国近代文化反思思潮的时代性和人文气质。

关于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几点思考20世纪前半叶,许多中国学者学贯中西,总结、清理自己民族的思想、文化和学术发展成果,写出了许多中国哲学史论文专著,使得以中国哲学史命名的论著远多于以中国思想史命名的论著。

但也出现了一种共同的偏向,这就是把中国的学术思想削足适履地套入西方学术思想的构架之中,以至于观念层面的概念、范畴的释义,也是以西方的内涵为内涵,以西方的是非为是非,以西方的真理为真理。

特别是以西方学科分化对中国传统学术体系的整理和分类,造成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肢解,使中国思想文化面目全非,精义尽失。

因此,所谓的“中国哲学”必然在合法性上产生危机。

其实,早在一百年前,梁启超面对西学东渐,西风强劲而中国思想学术衰颓之势,就曾提出批评:“今世所称好学深思之士,有两种:一则徒为本国思想学术界所窘,而于他国者未尝一涉其樊也;一则为外国学术思想所眩,而于本国者不屑一厝其意也。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5页)这两种倾向在今天仍然存在。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受苏联学术影响甚大,思想史研究大致仍在“哲学”笼罩之下,较长时间以来思想史研究者多出于哲学系,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把哲学史与思想史界限模糊了,以至于同一部书在出版过程中既可以称为《中国哲学简史》,又可以在再版时改名《中国思想史纲》。

他们认为哲学是思想史的核心内容,基本的思路是对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思想(哲学)观念的梳理和思想(哲学)流派的分析,基本方法是所谓按年代和人物的“排座次”或者以哲学上的唯心、唯物,政治路线方面的“左倾”与“右倾”,政治思想上的进步与落后等等进行“分门别类”——这就是后来一些学者讥讽的“精英思想史”模式。

80年代以后,学者们对哲学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如1983年在西安举行的首届全国中国思想史学术讨论会上就形成了一个基本看法:哲学史、思想史和文化史是三个相互联系的概念和领域,就范围而言,文化史最大,思想史次之,哲学史最小(刘宝才:《关于中国思想史对象问题讨论情况综述》,《西北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历了多次文化反思思潮,这些思潮不仅是对旧有文化传统的质疑,更是对自身文化认知的提升和重构。

这些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转型,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把握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五四运动中的文化反思思潮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性事件,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

五四运动中的文化反思思潮是对封建传统文化的质疑和批判,是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启蒙运动。

在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仍然受到封建文化的束缚,知识分子普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五四运动中的文化反思思潮打破了这一局面,开启了中国新文化的先驱。

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们以反对外国列强侵略和帝国主义侵略为主要诉求,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文化的束缚,开始以科学、民主、自由的观念来重新认识社会和文化。

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运动给中国带来了一场思想解放的浪潮,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变革和现代化进程。

二、百年国耻与文化自信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主题便是百年国耻,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开始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怀疑和反思,认为传统的封建文化是导致中国国家软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需要进行深刻的文化变革。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理念,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这种文化自信的理念,正是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的一种延续和完善,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认知。

通过“文化自信”,中国人更加坚定了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同时也更加开放地接纳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推动了中国的文化创新和发展。

三、文化反思与当代社会中国进入了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知识产业日益兴盛,同时也带来了文化认知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随着近代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一时期出现了强烈的文化反思思潮。

这种思潮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现代洋务运动和对西方文化的各种看法与观点。

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

一、文化自觉的觉醒在近代中国,文化自觉的觉醒是一场深刻而重要的思想变革。

在19世纪前半叶,面对民族危机和一个已逐渐衰落的国家,许多思想家开始提出“文化自觉”的观点。

他们认为,应该加强对中华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注重中华文化的转化和创新,使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他们也提倡民族自强,弘扬民族精神,从而打破旧的文化局限,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

二、传统文化的反思在我国近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许多思想家认为,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生命力,必须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改革。

例如,梁启超认为,“学为求实,熏陶为接物,唯有拨乱离争之后,以求获一回复中华之道德真性”。

他认为,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必须注重实用主义,弱化单纯的知识追求,注重实际效果。

三、对洋务运动的反思洋务运动是19世纪中国自强的标志性运动。

但实际上,在洋务运动中,包括林则徐在内的一些官员,只是模仿西方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产业模式,而没有思考怎样发展自己的文化。

因此,在洋务运动后期,许多思想家提出了对洋务运动的反思。

例如,康有为认为,洋务运动只追求技术上的发展,而没有关注人的道德、精神和价值观的提升。

因此,19世纪末,中国的进步思想家纷纷提出了要加强本土文化建设,以吸取西方文化中有用的部分。

在洋务运动之后,中国知识分子逐渐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开始对西方文化进行反思。

许多人认为,西方文化看似高大上,实际上却包含着世俗利益、暴力和欲望的因素。

例如,梁启超认为,要实现中华文化的独立,必须彻底拒绝西方文化中的腐败和虚伪。

他强调,中华文化必须强调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是一个时期,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出现了重大的变革和发展。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种种挑战和变革,也激发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并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理念。

本文将对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进行分析。

近代史的开端可以说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由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均受到严重侵害和破坏,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严峻挑战。

在这一时期,许多文化人开始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试图寻找新的文化解决方案。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包括王夫之、严复、梁启超、鲁迅等。

王夫之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一位思想家,他提出了“新学”的思想,主张“西学为体,中学为用”,认为传统文化中的某些部分需要被抛弃或改变。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内容过于陈旧,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

严复则主张“学外国以自强”,他认为中国落后主要是因为中国文化的束缚,主张要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点以推动中国的改革。

梁启超则提出了“综合学派”的观点,主张要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寻求一种综合的文化解决方案。

鲁迅则以其激烈的思想和言论,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呼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改革。

这些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批判和反思,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弊端是当时社会落后的主要原因,主张要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陈旧部分,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这些新思潮的出现,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新的文化思潮,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与此这些新思潮也受到了许多质疑和反对。

一些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哲学、道德和艺术文化,是中国民族的精神财富,不能仅仅置之不顾。

他们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要进行发扬光大,而不是简单地摒弃。

在这些思想家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思与文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思与文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思与文新史學十四卷四期二○○三年十二月 177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王汎森**本文是作者對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它涉及三個方面。

第一是史料方面,強調對私密性史料的重視及利用,並強調對地方性思想文化材料的重視。

第二,本文探討了一些方法論的問題,像「事件的邏輯」與「史家的邏輯」,強調如果不能時時警覺於兩者之不同,則容易對史實作出錯誤的解釋,或是忽略了歷史發展過程中歧出、複雜的層面。

第三,本文提出了一些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如近代傳播網絡的形成與思想文化史之關係,如對保守派人物研究,如對地方上小讀書人的角色與功能的研究等。

最後,本文仍強調,思想史研究的最重要工作是對重要文獻縝密而深刻的閱讀。

twscholar 關鍵詞:思想史文化史*本文在2003年3月蔣經國基金會於普林斯頓召開的「中國文化與社會研究新視野」中發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研究員兼所長178 王汎森新史學十四卷四期「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句話對於史學家尤其適用,研究歷史的人,即使觀點再新,也不能新到宣稱滿洲人從來沒有入關(李濟語)!但是,過去一、二十年來,史學界的新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或許國科會人文處歷史學門通過計劃的名單是觀察國內史學趨勢的一項好材料。

從近年來所通過的專題計劃名單,我們可以看出,整體而言,臺灣史學界對種種西方新史學風氣非常敏感,尤其受到新文化史的影響最大,其特點有幾個。

第一是認識到文化的建構力量之強大,從而對各種界域的歷史建構的過程,或是對過去被視為是本質式的或約定俗成的種種現象,以文化史的建構性角度加以解釋。

第二是各種過去所忽略的新問題的討論(如出版史、生態史、情欲史、閱讀史等),第三是與性別、後殖民主義,以及與國族主義有關之研究。

沒有人能否認以上種種新發展大幅地擴大了歷史的視界,我在此不想重覆這些新動向。

此處所談的,純粹是我個人實際進行研究工作時的一些反思。

读《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探索》

读《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探索》

读《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探索》作者在该书中提出这样一个重要的看法:晚清政治思想的发展,不仅超前于社会变革实践,也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这一状况贯穿于整个晚清70年,其对于实际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作用,既有正面的,也有侧面的,前者更为突出一些。

其实,社会变革的根本点就是改革传统文化,但晚清以来对传统文化改造的任务一直没能彻底完成,晚清政治思想发展的超前性简直可以说是“无果花”。

应该说从维新派开始,近代中国的一些政治家、思想家是把中国文化、中国国民性的改造作为自己历史使命的,然而他们或者无力走通这条路;或者生不逢时,无法实现这一使命;当然也有一些人就没有清醒地意识到应该肩负的使命,所以使得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改造,直到今天都未能完成。

从戊戌到辛亥革命,活跃于当时的思想家们,是认识到了国民性改造和传统文化的批判性问题的,但是却无力将这种文化批判和国民性改造深入到下层民众之中,所以就造成了鲁迅小说所描述的那种状况:虽然经过了革命,而这革命和广大的人民都毫不相干,对民众的心理几乎没有产生任何触动,几乎丝毫没有动摇传统文化的根基。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投入了最集中的火力,但它是民族危机的产物,情绪过于强烈,以至于有极端化的倾向,所以它的批判就很难为社会和民众所认同,当然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危及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是武装革命,民族问题和政权问题的迫切性使我们对思想文化问题无暇旁顾,所以,以新中国的成立为标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不能算是彻底的、完整的;我们仅仅是从政治上、随后也逐渐在经济上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在文化战线上对于专制主义的批判或革命,不仅没有完成,甚至还没有进行,还没有开始。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将政治、经济方面的成功,误认为是革命的彻底胜利,使传统的专制主义意识形态自然而然地、甚至几乎是原封不动地保存了下来。

人们过于天真或简单地理解了毛泽东提出的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任务,以为我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口号,祭起了一面人民大众的旗帜,就算是完成了改造旧文化的任务,就将专制主义驱逐了意识形态领域。

中国近代史的各种思潮与文化理念的比较研究

中国近代史的各种思潮与文化理念的比较研究

中国近代史的各种思潮与文化理念的比较研究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从1840年起开始,一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变革,同时也涌现了许多与这些事件和变革相关的思潮和文化理念。

本文将着重比较分析这些思潮和文化理念,从而探究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对中国近代史带来的影响。

思潮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承,这些价值观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等。

自19世纪初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传统文化逐渐受到质疑和挑战。

在这个时期,有一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是阻碍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呼吁推崇西方文化、思想和制度。

这些人认为,现代社会的基础是科学和民主,这二者在西方文化中有很好的实践和表现,而儒家思想和其他传统文化只是阻碍进步和自由的累赘。

然而也有一批人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应该坚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髓和智慧。

这些人强调,传统文化虽然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但它包含了中国人民千百年来逐步形成的智慧和文化根基,应该被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坚实基础。

思潮二:改良主义和革命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改良主义和革命主义的思想都有许多的支持者。

改良主义的主张是政治改良和社会进步的实现,主要包括倡导宪政制度、提倡废除科举制度、支持民族工业和提高国民素质等。

改良主义者认为,通过社会各阶层的合作和努力,可以逐步解决中国的种种问题,而不需要通过彻底的革命来实现社会变革。

革命主义则认为,中国社会已经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必须通过彻底的革命来推翻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以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模式。

革命主义者通常主张民族解放和平等、反对帝国主义、支持工农联盟和土地革命等。

思潮三: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在中国文化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

总体上,这些运动强调创造力、人性、自由和现代性,反对旧的文化模式和观念。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和变革,从甲午战争到新文化运动,再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场又一场的社会变革和国家发展推动着中国近代史的进程。

在这些历史事件中,文化反思思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文化反思的角度探讨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并分析其意义和影响。

一、近代中国的文化反思思潮近代中国的文化反思思潮是在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之下产生的,它主要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以及对西方文明的思考与吸收。

这种思潮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出现了多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文化反思运动之一。

它始于1917年,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核心是“文化革命”,它提倡“民主、科学、和自由”之风。

在这一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对封建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大力倡导启蒙思想和西方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意识形态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和解构。

二、文化反思思潮的意义和影响文化反思思潮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它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探索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和理论,为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打下了基础。

文化反思思潮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融合。

在对西方文明的吸收和理解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激发了对外部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世界的认知,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文化反思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探索,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培育了一大批思想家、文化名人,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文化反思思潮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积极倡导社会变革和政治改革,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

传统的封建社会秩序已经不复存在,农民起义、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内部的腐败等问题都让中国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

他们发现,传统的文化观念和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并且成为了束缚社会进步的桎梏。

开始了一场持续不断的文化反思运动。

在文化反思思潮中,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提倡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希望通过引进外来的文化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这种思潮被称为“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崇尚西方文化,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制度,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中国的命运。

由于洋务派的改革步伐过大,触及到了当时的既得利益阶层,导致了这场改革运动的失败。

洋务运动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一条道路,也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埋下了伏笔。

除了洋务运动外,还出现了一些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的思潮,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启发,提倡“科学”、“民主”、“自由”,认为传统的封建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鲁迅、胡适等,通过文字和言论,批判了当时的封建社会和传统文化观念,主张变革。

他们宣扬了民主、科学和人权等西方价值观念,同时强调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深远,不仅激发了中国民众的意识觉醒,同时也为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现代文化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中国的实业家和企业家也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提倡工商业的发展,试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振兴中国经济。

他们认为,传统的文化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发展工商业、兴办学校、改良民风等,试图在实践中改变中国社会的传统观念和制度。

随着近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反思思潮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另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反思运动。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点思考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要展望一个世纪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恐怕是做不到的,展望几十年都很难,这里只能就目前研究中感到的几个问题谈点想法。

一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

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

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

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

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

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

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

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

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

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

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

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

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

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文化变革和反思,在这个历史时期里形成了不少思潮,其中文化反思思潮是十分重要的一类。

文化反思思潮是指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针对中国近代文化传承及其发展方向所产生的一系列反思和重新审视,其目的是推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进步。

本文将针对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开展分析。

1.启蒙思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启蒙思潮的影响逐渐渗透到中国。

其核心观点是以科学和自由主义来取代传统的迷信和保守的道德观念。

启蒙思潮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比较大,在这个时期里,不少新文化运动和思想家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进而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

他们认为,中国近代文化的落后与体制落后、技术水平低下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他们提出“民族精神前进”的口号,强调了挽救国家、文化危局的意义。

2.文化自觉思潮20世纪初,文化自觉思潮开始在中国发展起来。

这个时期,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基础上,新文化掀起了一波强烈的文化自觉运动。

这个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发表了一些受到公众追捧的文章和论文,反对旧时代的文化思想,倡导“民主、科学、自由、和平”的概念。

同时,他们也在思考如何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20世纪中期,中国开始了一场愈加激烈的文化复兴运动,目的是让中国的文化正常化、革新化、现代化。

这个时期,中国的作家、学者、文化精英们重新审视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对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旨在寻找新的方向和出路,以便能够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繁荣。

同时,他们也尝试寻找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根源,并将其强化。

4.后现代思潮到了20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传统文化进行的反思和分析,已经不再局限于复兴和革新,反而开展了更加深刻和宽泛的反思和探索。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运动逐渐倾向于后现代思想,不少文化评论家、学者开始重视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后现代思潮领导人以胡士洪为代表,强调“文化多元性”,提出各种文化不存在优劣性这一看法,主张重新审视文化本质、标准等问题。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反思思潮是以西方文明的冲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为背景,持续不断地涌现出来的。

这些思潮的主要内容是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现代文明的思考,其目的是寻求东西文化融合的力量,开创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近代中国文化反思思潮进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意义。

近代中国的文化反思思潮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冲击,这是不可忽视的背景因素。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侵略,中国的封建社会和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纷纷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的内在弊端,并试图从西方文明中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

这种对西方文明的借鉴和反思,促使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运动的诞生和发展。

如维新运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等都是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反思思潮的重要表现形式。

近代中国的文化反思思潮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

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在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文化的种种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传统的封建礼教和等级观念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妨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儒家的孝道伦理和妇女束缚等问题也受到了批判。

近代中国的文化反思思潮试图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以期改变中国的传统文化秩序,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近代中国的文化反思思潮也是对现代文明的思考和追求。

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文化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对现代文明的追求成为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共同心声。

他们希望通过对西方文明的吸收和借鉴,走出传统文化的困境,开拓中国文化的新境界。

这种对现代文明的思考和追求,促使近代中国的文化反思思潮在实践中积极探求新的文化思想,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近代中国的文化反思思潮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意义是深远的。

文化反思思潮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

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挑战和质疑,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近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议题。

自19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这些变革塑造了中国的思想观念和文化面貌。

本文将从政治思想、文化观念和知识分子运动等方面,探讨近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发展。

一、政治思想与革命思潮近代中国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政治思想的剧烈变革。

封建制度的崩溃、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列强的侵略,引发了一系列的革命思潮。

其中,以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为代表的革命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国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提出了人类平等、国泰民安的理念,对当时社会的封建观念产生了冲击。

戊戌变法则是晚清时期的一场政治改革尝试,提出了变法图强、学习西方的思想。

辛亥革命则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开端,推翻了满清政权,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些革命思潮的兴起,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革新意识。

二、文化观念与传统价值的解构近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变革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还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

在传统社会中,中国一直强调孝道、忠诚、礼仪等传统价值观,社会以家庭为核心。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这些观念逐渐遭受质疑与挑战。

西方思想的涌入,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并探寻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开启了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个运动中,科学、民主、平等成为了新的文化追求。

胡适、陈独秀等运动的先驱,开辟了中国启蒙思想的道路。

同时,女性解放运动也是近代中国文化观念变革的重要方面。

康有为、梁启超等思想家主张妇女平等和妇女教育,为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奠定了基础。

三、知识分子运动与思想领域的变革近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变革离不开知识分子的作用。

他们在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受到西方学术与思想的影响,他们开始反思中国传统,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

康有为、梁启超是晚清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改革思想家之一,他们思考了中国的国家命运、政治体制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近代中国,尤其是从晚清到民国时期,是一个极其动荡的时期。

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内忧外患的种种问题,中国人民很自然地开始反思自身的弱点和错误,以求寻找到重振国家的出路。

这种文化反思思潮主要体现在文学、哲学、教育等领域。

在文学方面,新文化运动是一股重要的思潮。

这个思潮主张“革命文化”和“白话文”,试图摒弃传统文化中的陈腐观念和艺术形式。

新文化运动也倡导民主、科学和自由的思想,批判封建主义和压迫。

作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不公,呼吁人们觉醒和变革。

蔡元培、陈独秀、鲁迅等人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

新文化运动对于今后的文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哲学方面,胡适等人开展了一系列的新思潮。

他们批判传统的哲学观念,倡导“学问三无”,即无谬误、无主观臆断和无偏执。

他们主张用科学的态度来认识世界,摒弃盲从和迷信。

胡适在他的《纯然一元论》中提出了“我即物,物即我”的观点,试图解决心灵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打破了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

这种新的哲学思潮对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教育方面,近代中国开始重视科学教育和普及教育的重要性。

因为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文人的修养和经典的死记硬背,忽视了实践和创新的培养。

梁启超等人提出了“教育救国”的理念,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来培养有用的人才,才能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

他们倡导让广大群众都接受教育,提高整体的素质和知识水平,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这种思潮奠定了现代中国教育的基础。

近代中国的文化反思思潮是对封建主义和压迫的一种批判和反抗,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质疑和反思。

这种思潮给予了近代中国人民对社会现实和自身问题的认识,鼓励了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改变和革新。

虽然这种思潮在历史上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果,但是它对于近代中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种思潮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着我们应该不断地反思和进步,才能使国家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是指在近代历史背景下,中国知识界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以及批判的思潮。

这一思潮的出现是由于中国在近代以来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近代化进程的推动,使得传统文化面临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国家命运的危机,社会发展出现剧烈动荡,这些都促使知识界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探索自身发展的出路。

近代中国遭受到列强的侵略和殖民压迫,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不得不面对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和脆弱性。

许多传统观念在面对列强的冲击下显得力不从心,被视为阻碍中国进步的因素。

中国在思想、科学、技术等领域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知识界对传统文化的质疑和批判。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中国知识界逐渐形成了一股以“君子文化”作为标志的思潮。

这股思潮主张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宽容、和谐等思想,认为传统文化中还有一些宝贵的智慧和价值,应当加以发扬。

他们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改革主张和观念,试图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相结合,来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这一思潮的引领下,中国知识界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作家,如康有为、梁启超等。

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批判,并试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改革来引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康有为提出了“新学”的观点,主张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结合西方现代文化,以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梁启超则提出了“君子文化”的思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仁义道德,应当成为中国社会的精神支柱。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遇到了各种问题和困难。

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中国的改革与现代化进程曾一度陷入困境。

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社会伦理等方面与现代化的要求形成了冲突。

这引发了一些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进行彻底的否定和批判的思潮,他们主张彻底摧毁传统文化中的陈腐观念和体制,并寻求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模式。

这股思潮主要体现在五四运动以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中。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自进入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革命和改革,社会变革带来的不仅是制度和经济上的变革,也包括了文化革命。

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思潮一波接一波,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文化反思思潮。

本文将对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作出分析。

一、文化反思思潮的形成文化反思思潮的形成,源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和认知的再次提升。

在19世纪的中国,中国面临极大的堕落和危机,主要是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大量流失和受到侵蚀,尤其是清政府对于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破坏,加上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使得中国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遭到巨大的压缩。

因此,文化反思思潮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

1、对现状的反思文化反思思潮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对现状的反思。

在这个时代,不少文人都在反思中国的文化传统是如何失落,然而他们并不局限于反思,还发布了很多的新观点和思想,试图为中国的文化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立场。

2、批判西方文化文化反思思潮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批判西方文化。

在这个时代,西方文化已经成为人们观念中的主流。

因此中国的文化反思思潮就不断地对西方文化提供意见和批评。

然而仅仅是批判西方文化还不够,文化反思思潮也要想方设法的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得出新的合适的方案。

3、寻找文化的本质文化反思思潮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追寻中国文化的本质,寻找中华世界的文化根源。

这不仅包括对历史传统文化,在东西方文化融合上的灵感,更包括对当代的中国价值和国际化的文化言论发端的源泉问题。

因此,文化反思思潮的文化取向更为完整和全面。

1、反思出新的文化观点文化反思思潮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反思开拓了一些新的文化观点,促使文化研究向着深入、把握和完善的方向转变。

这对于中国的文化自信心建立,正面影响了当时的社会。

2、重拾中华文物在文化反思思潮的推动下,许多中华文物得到了重视和保护,成为了现在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推动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由于文化反思思潮崇尚文化传承和自主,因此他们的思想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近代以来,我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和挑战,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形成了许多有关文化反思的思潮。

这些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

本文将就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反思思潮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和文化反思的浪潮。

五四运动期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引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革命化思考。

在这一时期,一批知识分子深刻地反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和不足,提出了“民主”、“科学”、“进步”的口号,提倡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和超越。

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顽症根源在于封建礼教和思想禁锢,必须通过革命和变革来推动中国社会的文化进步和现代化。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化反思思潮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开始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现代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文化和思想的新观点和新思路,批判传统文化的腐朽和僵化,倡导现代文明的开拓和创新。

在这一时期,鲁迅、梁启超、陈独秀等一批知名的思想先锋积极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反思和转型。

他们倡导“文学革命”、“思想解放”,在文化和社会领域积极探索现代文明的发展之路,使中国的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三、五四运动后的文化反思思潮五四运动后,中国的文化反思思潮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些思想家开始从更为深刻的角度去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并提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认识和新理解。

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精神品格,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到重视和发扬。

在这一时期,邹容、冯友兰、梁漱溟等一批学者开始着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传承,为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复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1. 引言1.1 近代史背景介绍在近代史背景介绍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我国近代史的基本背景。

近代中国是指1840年以来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在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割地赔款和不平等条约,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价值体系受到了严重挑战,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也使中国人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传统,寻求新的文化出路。

近代中国正值文化大变革的时期,文化反思思潮应运而生。

1.2 文化反思思潮定义文化反思思潮是指在我国近代史上一种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思潮。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变革的加速,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通过对过去文化遗产的重新审视和思考,以及对当代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批判,逐渐形成了对文化的深刻反思。

文化反思思潮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批判和否定,更是对未来的探索和建设。

它旨在找到符合当代社会需求和国家发展方向的文化价值观念,并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提供思想和理论支持。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断探索新的文化观念和实践方式,试图找到适合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需求的文化路径,推动社会向更加进步、民主和文明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五四运动对文化反思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运动。

在这场精神激荡的运动中,青年学生们发出了“求知、求真、求善、求美”的口号,呼唤新文化、新思想,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

五四运动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运动期间,青年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感到不满,他们呼吁推翻传统文化的束缚,寻求一种更加现代、自由的文化形式。

这种反思不仅在思想领域有所体现,也在文学、艺术等领域有所表现。

五四运动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关系。

青年学生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停滞不前是导致中国社会软弱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他们呼吁推动中国文化的进步与变革,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读史解惑——关于“思想文化史”的思考

读史解惑——关于“思想文化史”的思考

读史解惑——关于“思想文化史”的思考摘要:“思想”与“文化”这两个常被放在一起使用的词却往往被人们忽视二者间的必然联系,本文通过感性感知、现实依据以及学者观念的比较梳理,阐释了“思想为文化之魂,文化乃承载思想之土壤”的观念。

与此同时,还表达了辛勤耕耘、种豆得瓜的求学理念。

关键词:思想;文化;思想文化史“思想文化史”作为历史学科下面的一个分支,很多高校都在历史专业设置了这个方向,虽已为学界熟知,但深究其命名理由,也别有一番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经历心存疑惑到茅塞顿开的心路历程中,不仅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更重要地是,尝到了思索的乐趣,并从中收获了踏实上进、勤于思索的治学理念。

一、感性认知与现实经历自从进入研究生阶段后,笔者便有些不知所措。

这里先要说明我所学的是中国近代史,具体方向是思想文化。

这也正是我一度十分疑惑的地方:“文化”为何要与“思想”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和“社会”联系在一起。

在最初选专业时,就为此迷惘了很久,因为中国文化和社会风俗都是我所喜爱的,但一看专业只有“经济社会史”与“思想文化史”,两相权衡,还是选择了后者,即使对“思想”充满了忐忑不安的心理。

因为潜意识里一直认为“思想”是个很抽象的东西,唯恐自己难以吃透这个专业,但又割舍不下从小酷爱的“文化”,所以也只有迎难而上,希望通过学习交流能够在这片领域有所发现与贡献。

后来,慢慢了解到,各大高校不乏以“思想文化”命名的研究所,像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湖北大学的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略有不同的是,华师偏向于思想史的研究,如五四思想的影响、西方思想与中国思想的碰撞等等均涉及较多;而湖大则侧重于文化史的梳理,尤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用力甚深。

而我所在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并非以思想文化史见长,并没有形成一种明显的研究团体及风格,尽管这里也不乏著作等身的专家学者。

二、书海泛舟与层层深入不过是在老师推荐的书海中遨游时,在翻阅资料室史料的过程中,欣喜地发现民国学人对此早有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史學十四卷四期二○○三年十二月 177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王汎森**本文是作者對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它涉及三個方面。

第一是史料方面,強調對私密性史料的重視及利用,並強調對地方性思想文化材料的重視。

第二,本文探討了一些方法論的問題,像「事件的邏輯」與「史家的邏輯」,強調如果不能時時警覺於兩者之不同,則容易對史實作出錯誤的解釋,或是忽略了歷史發展過程中歧出、複雜的層面。

第三,本文提出了一些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如近代傳播網絡的形成與思想文化史之關係,如對保守派人物研究,如對地方上小讀書人的角色與功能的研究等。

最後,本文仍強調,思想史研究的最重要工作是對重要文獻縝密而深刻的閱讀。

twscholar 關鍵詞:思想史 文化史*本文在2003年3月蔣經國基金會於普林斯頓召開的「中國文化與社會研究新視野」中發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研究員兼所長178 王汎森新史學十四卷四期「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句話對於史學家尤其適用,研究歷史的人,即使觀點再新,也不能新到宣稱滿洲人從來沒有入關(李濟語)!但是,過去一、二十年來,史學界的新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或許國科會人文處歷史學門通過計劃的名單是觀察國內史學趨勢的一項好材料。

從近年來所通過的專題計劃名單,我們可以看出,整體而言,臺灣史學界對種種西方新史學風氣非常敏感,尤其受到新文化史的影響最大,其特點有幾個。

第一是認識到文化的建構力量之強大,從而對各種界域的歷史建構的過程,或是對過去被視為是本質式的或約定俗成的種種現象,以文化史的建構性角度加以解釋。

第二是各種過去所忽略的新問題的討論(如出版史、生態史、情欲史、閱讀史等),第三是與性別、後殖民主義,以及與國族主義有關之研究。

沒有人能否認以上種種新發展大幅地擴大了歷史的視界,我在此不想重覆這些新動向。

此處所談的,純粹是我個人實際進行研究工作時的一些反思。

近一、二十年來,不管是與近代思想文化史有關的文集、出版史twscholar 料等都出版得很多,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歷史眼光的改變以及政治氣候的變化,使得原先不被注意的材料大量出土。

尤其是中國大陸,正在經歷一個「恢復歷史記憶」的時期,也就是對民國時代非左派的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的好奇與興趣,連帶的,也使得與這些人物相關的各種材料大量問世。

在林林總總的材料中,「私密性的文件」(privatedocument)很值得注意。

譬如大量日記被整理出版,我個人印象比較深刻的,如《胡適的日記》1(臺灣)、王闓運(1833-1916)的《湘綺樓日記》2、1胡適,《胡適的日記》(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1990),共18冊。

2王闓運,《湘綺樓日記》(長沙:岳麓書社,1997),共5冊。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179劉大鵬(1857-1942)的《退想齋日記》3、《吳宓日記》4、金毓黻(1887-1962)的《靜晤室日記》5、朱峙三的《朱峙三日記》6、陳範予(1901-1941)的《陳範予日記》7、繆荃孫(1844-1919)的《藝風老人日記》8等。

此外當然還有許許多多未被印出的日記,從晚清以來,估計在一、兩千部以上,許多存在縣、鎮級的圖書館,如果能審慎而有效地使用這些日記,幾乎可以按年按日排纂出各個階段、不同階層的人對歷史事件的看法、心態的變化、思想資源的流動等等問題,使得我們可以不侷限於探討思想家的言論,而能從一個新的廣度與縱深來探討思想、文化史。

書信也是一宗值得注意的新材料。

如《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9、《羅振玉王國維往來書信》10、《陳垣來往書信集》11、陳寅恪(1890-1969)的書信12等等皆是。

除了「私密性文件」之外,地方性的材料也值得注意。

過去因為3劉大鵬遺著,喬志強標注,《退想齋日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4吳宓著,吳學昭整理注釋,《吳宓日記》(北京:三聯書店,1998),共10冊。

twscholar 5金毓黻著,金毓黻文集編輯整理組校點,《靜晤室日記》(瀋陽:遼瀋書社,1993),共10冊。

6《朱峙三日記》刊於《辛亥革命史叢刊》(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頁223-337。

7陳範予著,阪井洋史整理,《陳範予日記》(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

8繆荃孫著,李一華等編,《藝風老人日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共10冊。

9耿雲志主編,《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合肥:黃山書社,1994),共42冊。

10長春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王慶祥、蕭立文校注,《羅振玉王國維往來書信》(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11陳垣著,陳智超編著,《陳垣來往書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2陳寅恪著,《陳寅恪集.書信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

180 王汎森新史學十四卷四期史學界將較多的心力放在在全國性的事件,或在全國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思想人物,比較忽略地方的材料。

除了地方士人的著作外,各種地方小報、宣傳冊子、習俗調查,通俗書刊,如果善加利用,都可能投射出新的光彩,它們有許多仍然保存在各地的檔案館、文史館中。

近年來,中國大陸整理了清末民初各地的報紙,包括了許許多多晚清以來地方上的小報紙,從中很可以觀察到一個時代的變化如何在一個極不起眼的地方社會中發生的作用,以及地方與全國性舞台的關係。

此外,也有一大批未參與近代的主流論述的所謂保守派或舊派人物的著作,陸續引起注意,劉咸炘(1896-1932)的《推十書》13即是一例。

劉咸炘是四川成都一位「足不出里閈」的舊派人物,他獨立發展出一整套以章學誠的思想為基礎的著作,其豐富性與獨特性相當值得注意。

此外像王闓運、王先謙(1842-1917)等人的作品也被陸續整理出來,提供許多的方便。

最後,一些始終被注意、但史料卻很零散的社團材料,也陸續被整理出版。

像清季在文化與政治上都起過關鍵性作用的「南社」,近twscholar 年來因著《南社叢書》的出版,提供了遠比一、二十年前更豐富得多的素材,可以比較深入地進行分析。

在研究方法方面,首先我要談思想的社會功能,我想說的是「思想的形形色色使用」,這個詞是從英國哲學家奧斯汀(John Austin,1911-1961)的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14發展出來的。

我們除了探討思想的意蘊,還應留心這一思想的形形色色使用以及它們的社會、政13劉咸炘,《推十書》(成都:成都古籍出版社,1996)。

14John Austin,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Press, 1975).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181治功能。

思想有時被用來劃分群體,甚至與權力的得到或失去息息相關,有些是用來幫助維繫社會菁英地位,有些是合法化世俗的願望等等,不一而足,(譬如周作人《知堂回想錄》中描述「革命」一詞在學校裡如何被作為低班的人反抗高班同學的思想依據。

)15既然要談思想的社會功能,則思想與自我利益(self interest)之間的關係便值得釐清,在思想的傳播過程中,人們的理性選擇(rational choice)也值得注意。

此處我想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思想的形形色色的使用。

16儒家的經典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道德教化功能之外,17在民間有時還被當作宗教經典使用,用來驅鬼、祈雨、敬神等,上層菁英在詮釋儒家經典,下層百姓或讀書人,也用他們的生活經驗在詮釋、使用儒家經典,18還15周作人,《知堂回想錄》(香港:敦煌文藝出版社,1998),頁76-77。

16我注意到,人們在探討下層民眾文化時,有意無意間出現一種錯覺,認為真正值得注意的只有通俗宗教,通俗化的儒家是不值得注意的。

17有時儒家經典還被當成養生訣。

陸世儀《思辨錄輯要》(臺北:廣文書局,1977),卷10:「先君少時曾授儀以儒家養生訣云,于鄒學師屏上得之,其言曰:『動靜必敬,心火斯定,寵辱不驚,肝木以寧,飲食有節,脾土twscholar 不洩,沈默寡言,肺金乃全,澹然無欲,腎水自足,其言極平易,極精微,極簡要,極周 ,通於大道,絕勝導引諸家。

』」(頁6)18以明代來集之的《對山堂續太平廣記》中搜集的一些故事為例,可以看到它們如何被用來治病驅鬼。

在《風俗通》中有一則說「武帝迷于鬼神,尤信越巫。

董仲舒數以為言,帝驗其道,令巫視仲舒。

仲舒朝服南面,誦咏經論,不能傷害,而巫者忽死。

」那麼儒家的經書可以抵抗巫。

在儒家經典中,似乎《易經》與《孝經》特別具有這種能力,來集之引某一部《江西通志》,說德安有一位江夢孫(字聿修),家世業儒,博綜經史,他出任江都令時,聽說縣廳經年鬧鬼,歷任皆遷于別廳。

江夢孫不管,他升廳受賀,在夜間則「具袍笏端坐,誦《易》一遍,而鬼怪乃息」。

此外,《說頣》一書也記載北齊時權會夜間乘驢出東門,突然覺得有一人牽著驢頭,有一人隨後,走入迷路,權會覺得有異,乃「誦《易經》上篇一卷未盡,前二人忽然離散。

」吳均的《齊春秋》則記載顧歡以孝經去病的故事。

書182 王汎森新史學十四卷四期有像清初潘平格以《孝經》祈雨,19像《綠野仙蹤》中齊貢生以《大學》來趕鬼,並且認為《大學》是比道教經典更有力的驅鬼利器,20像清季太谷學派以宗教性質來重新詮釋大部份儒家經典皆是這方面的例子。

不過,此處要強調一點,我們不能過度將思想化約為只是現實操作的一部份,思想家的作品及獨特性仍值得最認真看待,即使是思想或概念與各種現實事務緊密纏繞,但我們看待這個問題時必須承認,行動者一方面是深深涉足於現實的糾葛,同時也仍然可能是思想的真誠信持者。

我個人的看法是,思想與政治等層面不能互相化約,在歷史行動者身上,它們根本是層層套疊的,即同時是某些抽象形上思想的信持者,但也在具體的行動中運用它們,不能因後者而否定前面那個領域的存在,反之亦然。

而且不同的思想派別,其實也可能起著區分不同政治派別的作用,形上的與世俗的層面總是互相套疊,互相滲透,人的意識本來就是如此複雜。

第二,馬克.布洛克(Marc Bloch, 1886-1944)曾經說,研究古代的歷史要像「倒著放電影」(regressive method)21,要從古代建築物在地面上所留twscholar 下的陰影倒回去追索該建築的模樣,對於史料稀少零碎像法國農村史的研究而言,他的方法很有道理。

中說「有病邪者,以問歡。

歡曰:『君家有書乎?』曰:『惟有《孝經》。

』歡曰:『可取置病人枕邊,恭敬之,當自差。

』如其言,果愈。

」(以上轉引自鄭振鐸,〈經書的效用〉,《鄭振鐸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頁344。

19見我的〈潘平格與清初思想界〉,《亞洲研究》23(1998): 224-268。

20李百川,《綠野仙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頁6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