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古典园林—欧洲古典园林(意大利、法国、英国)

合集下载

外国古典园林概述

外国古典园林概述

外国园林概述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

东方系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

西亚(伊斯兰)园林古代以(古波斯、古巴比伦)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柱廊园、空中花园)。

欧洲系(西方)园林(发源于希腊)古代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一、日本古代园林日本早期园林是为防御、防灾或实用而建的宫苑,周围开壕筑城,内部掘池建岛,宫殿为主体,其间列植树木。

而后学习中国汉唐宫苑,加强了游观设置,以观赏、游乐为主要设景、布局原则,创造了崇尚自然的朴素园林特色。

(一)日本造园要素造园要素是组成庭园内涵的基本单位,包括石组、石灯笼、飞石、潭和蹲踞等,每个要素都有其独立的分类和含义。

1.石组:三尊石、须弥山石、蓬莱石组所谓石组是不加任何人工修饰的的自然山石的组合。

石的含义有多重,最常见的是表示山,另外石还是永恒不灭的象征和精神寄托的象征。

石组分为以下种类:【三尊石】中央一般为体量较大的立石,表示释迦,两侧两石体量稍小,右为文殊,左为普贤。

又可统称为伏石头,表示佛陀与其两弟子。

【须弥山石组】古书中把大海中屹立的岩山称为须弥山(世界中央),而庭园的池中露出水面的尖石一般就表示须弥山。

如果池中有体量较大的一组石组,就称其为须弥山石组。

【蓬莱石组】中国的神仙学说把海上仙人住的地方称为三神岛,中国和日本的庭园中把池中的三岛比喻为三神岛,其中很多庭园中用一个岛来表示,称为蓬莱岛。

而蓬莱岛用在枯山水庭园中就被称为蓬莱石组。

【鹤龟石组】寓意长寿。

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

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

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

西方园林

西方园林

外国园林史绪论传统的西方园林包括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英国风景似园林为代表。

古埃及园林1)干旱少雨,冬季温和,夏季酷热,温差大。

2)尼罗河由南向北流经埃及境内,洪水泛滥,适于栽培农作物。

3)不适和树木生长,树木受重视,热衷于园林中植树。

水也重视.3500年前.尊崇树木,引尼罗河水浇灌花草树木引水,灌溉技术以及土地规划,对园林影响葡萄园,果园,菜园等实用园是园林的雏形,是从古国王时代开始出现的。

游乐性园林是法老们的奢侈品,出现在新国王时代之后。

园林植物,以乡土树种的埃及榕,棕榈为主,后来又引进了黄槐,石榴,无花果等古埃及园林大致有宅园,圣苑,墓园三种.古埃及宅园几何式构图,矩形。

灌溉水渠划分空间。

园的中心为矩形水池。

水池的周围列植着棕榈,柏树,或者果树。

直线型的植坛中种植着虞美人,牵牛,黄雏菊和茉莉。

边缘以桃金娘,夹竹桃等灌木为篱。

阿米诺菲斯3世时代某大臣府邸的庭园壁画——奈巴蒙花园亭式构造物是埃及庭园的重要设施,门采用塔门。

埃及榕和棕榈种植在其中。

园林分类:宅园,圣苑,墓园。

古埃及圣苑:神苑,圣林,德尔.埃尔.巴哈里神庙大片树木围合着有神秘感的庙宇,种植的植物是埃及榕和棕榈。

养着鳄鱼。

古埃及墓园:灵园.庭园画大都来自陵墓.贵族花园.特鲁埃尔,啊马尔那的高僧麦利尔的府邸.。

古埃及园林特征(总结)古埃及园林,是古埃及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状况,宗教思想与人们的生活习俗的总和反映。

实用园林+改善小气候庇荫成为园林功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树木和水体成为之重要的造园要素。

植物种类与种植方式多样园林空间:水体/几何形园地/对称/空间分割宗教迷信,促进了圣苑与墓园的发展。

建在平地上,入口为塔门,水池采用沉床式。

科技进步影响到园林布局美索不达米亚与古埃及处于沙漠不同,古巴比伦处于天然森林资源丰富的两河流域,园林以自然取胜的猎苑为主,天然森林为:Quitsu,人造猎苑,园林为:Kiru。

#园林形式有:猎苑,圣苑,宫苑-空中花园气候湿润,茂盛,以森林为主,自然风格取胜的庭园.人造山丘台地为和神之间发生对话.关于亚述的私园壁画中没有像在埃及古墓的发现小的私园亚述的国王,由于对外国风景的喜爱,在其王国的南部的河边建造了一座大的猎苑。

意大利,法国 ,英国园林各自的特点

意大利,法国 ,英国园林各自的特点

总结分析不同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的特征一,什么是台地园别墅园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类型。

别墅园林多半建立在山坡地段上,就坡势而作成若干的台地,即所谓的台地园。

二,台地园形成的原因意大利台地园的形成和意大利的国家地理相当吻合,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上,境内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80%。

这里夏季在各地平原上既闷且热,而在山丘上,哪怕只有几十米的高度就令人感到迥然不同,白天有凉爽的海风,晚上有来自山林的冷空气,正是这样的地形和气候特征造就了意大利独特的台地园。

因此自古以来,意大利的贵族、富豪多背靠山坡、面向大海建造宅院别墅。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使园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达到极盛时期。

特别是古希腊的建筑师、园林师为逃避土耳其入侵者,大批逃亡意大利,使希腊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文化在该国得以复兴,并得到高度发展。

三,意大利台地园的主要特色A,台地园的通常布局为主要建筑物通常位于山坡地段的最高处,在它的前面沿山坡而引出的一条中轴线上开辟一层层的台地,分别配置保坎、平台、花坛、水池、喷泉、雕像。

各层台地之间以蹬道相联系。

中轴线两旁栽植高耸的丝杉、黄杨、石松等树丛作为本生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过度。

这是规整式与风景式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的一种园林形式。

B,台地园的另外一个特色是理水的手法远较过去丰富。

每与高处汇聚水源作贮水池,然后顺坡势往下引注成为水瀑,平淌或流水梯,在下层台地则利用水落差的压力作出各式喷泉,最低一层平台地上又汇聚为水池。

此外,常有欣赏流水落差的压力作出各式喷泉,最低一层台地上又汇聚为水池。

常有为欣赏流水声音而设的装置,甚至有意识地利用激水之声构成音乐的旋律.C,装饰点缀的“园林小品”也极其多样,那些雕镂精致的石栏杆、石坛罐、保坎、碑铭以及为数众多的、以古典神话为题材的大理石雕像,它们本身的光亮晶莹衬托着暗绿色的树丛,与碧水蓝天相掩映,产生一种生动而强烈的色彩和质感的对比。

英、法、意式园林特点

英、法、意式园林特点

意大利的造园艺术在欧洲古典园林中,意大利园林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价值。

不管是其丰富多变的园林空间塑造,还是其独巨匠心的细部设计,都反映出耐人寻味的造园特质,而这种特质是其他欧洲国家的那些气势轩昂、规模庞大的皇家贵族园林所无法比拟的。

特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的影响更为深远,在现在的欧洲园林设计中,依旧可以在许多地方找到意大利古典园林的痕迹。

布查德花园(TheButchartGardens)加拿大意大利的造园艺术就是它的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造园艺术。

巴洛克艺术号称师法自然,园林却更加人工化了,整座园林全都统一在单幅构图里,树木、水池、台阶、植坛和道路等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关系,都推敲得很精致,连道路节点上的喷泉、水池和被它们切断的道路段落的长短宽窄都讲究很好的比例。

因此说,意大利花园的美就在于它所有要素本身以及它们之间比例的协调,总构图的明晰和匀称。

这与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写意的风格有很大的差别。

意大利园林的典范:百泉宫法国的造园艺术在世界园林史上一直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7世纪60年代,法国宏大的规则式园林逐渐取代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开始盛行于欧洲大陆。

通常所说的法国造园艺术指的是17世纪下半叶的古典主义造园艺术。

它的代表人物是昂德雷·勒瑙特亥,代表作品是孚一勒一维贡和凡尔塞的园林。

法国的造园艺术法国造园艺术的成熟,时间正好与拉辛和莫里哀的戏剧,普桑和勒勃亨的绘画,勒伏和孟莎的建筑同时。

它们的精神完全一致,那就是古典主义的精神。

古典主义文化的基本特色是“伟大风格”。

这个时期的法国园林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1)面积非常大意大利的园林一般只有几公顷,而凡尔塞园林竞有670ha,轴线有3000m长。

达赫雾(Rivau)城堡花园(2)园林的总体布局像建立在封建等级制之上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图解宫殿或者府邸统率一切,往往在整个地段的最高处,前面有笔直的林荫道通向城市,后面紧挨着它的是花园,花园外围是密密匝匝无边无际的林园,府邸的轴线贯穿花园和林园,是整个构园的中枢,在中轴线两侧,跟府邸的立面形式呼应,对称地布置次级轴线,它们和几条横轴线构成园林布局的骨架,编织成一个主次分明、纲目清晰的几何网络。

欧洲古典园林

欧洲古典园林

欧洲古典园林欧洲园林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分别追求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情趣,艺术造诣精湛独到。

现在随来看看欧式古典园林吧!欧洲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

其早期为规则式园林,以中轴对称或规则式建筑布局为特色,以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的堆砌雕刻、花木的整形与排行作队为主要风格。

文艺复兴后,先后涌现出意大利台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

近现代以来,又确立了人本主义造园宗旨,并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出现了城市园林、园林城市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率世界园林发展新潮流。

欧洲的园林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当时的园林就是模仿经过人类耕种、改造后的自然,是几何式的自然,因而西方园林就是沿着几何式的道路开始发展的。

其中的代表为古埃及园林、古希腊园林及古罗马园林,其中水、常绿植物和柱廊都是重要的造园要素,为15、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奠定了基础。

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带来了伊斯兰的园林文化,结合欧洲大陆的基督教文化,形成了西班牙特有的园林风格。

水作为阿拉伯文化中生命的象征与冥想之源,在庭院中常以十字形水渠的形式出现,代表天堂中水、酒、乳、蜜四条河流。

各种装饰变化细腻,喜用瓷砖与马赛克作为饰面。

这种类型的园林极大影响到美洲的造园和现代景观设计。

园林流派欧洲园林,又称为西方园林,主要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两大流派,以人工美的规则式园林和自然美的自然式园林为造园风格,思想理论、艺术造诣精湛独到。

欧洲园林的两大流派都有自己明显的风格特征,规则式园林:气势恢宏,视线开阔,严谨对称,构图均衡,花坛,雕像,喷泉等装饰丰富,体现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气势。

园林风格西方的造园起源于古西亚的波斯,即古波斯所称的“天国乐园”。

它是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来源于人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

2-3-1外国园林史概述---欧洲 西方古代园林 中世纪

2-3-1外国园林史概述---欧洲 西方古代园林  中世纪
神苑:以神殿为主,寺庙周围种植植物,以达到宗教神秘 气氛。
空中花园:由金字塔形数层露台所组成,其外部是拱廊, 内有大小不等的房屋、洞室、浴室等,四周平地上堆土成 丘,种植大小各类树木。
空中花园在技术上解决了承重和防渗透难题,引水浇灌技术 也比较先进。
古巴比伦园林
巴比伦空中花园
3. 古巴比伦园林和古埃及园林比较
墓园
奈巴蒙花园 阿美诺菲斯三 世时代陵墓壁 画
宅园
隐蔽闭合,封闭。 大门建门楼(塔门)。
庭园实用性强(葡萄架用于遮阴; 作物用于食用、观赏)。
内容:凉亭、水池、棚架、门楼、 建筑。
神苑
又称圣苑,寺庙园林, 结合庙宇,庙前有坛, 进入庙前有园林, 多采用对称布局形成宗教 氛围, 常见树木为香木。
4. 埃及园林特征
① 受当地自然条件影响:炎热干旱,树木遮阴功能,棚架 凉亭、水池,墓园注重地形利用,与树木园结。
② 受宗教思想影响,追求生命永恒,产生墓园、神苑。 ③ 形式为规则式,规整的对称布局,人工气氛浓厚,明显
有人工改造自然的思想。 ④ 园林开始以实用性功能为主,兼有观赏性的用途。 ⑤ 种植常用树种:枣椰树、棕榈、无花果、石榴、洋槐。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东方园林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 日本园林 朝鲜园林
欧洲园林体系 西亚园林体系
西方古代园林 中世纪园林 意大利园林 法国古典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园
西班牙 印度 印尼 墨西哥湾地区
二 欧洲园林体系
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古罗马园林为 渊源,以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 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 式和自然式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
、悬铃木等,修剪为规则的人工形态或字母,作为绿 色剪饰。 发展为花园:百合、月季、紫罗兰。 水的应用:喷泉与雕塑相结合。

西方园林史发展特点和概述第一讲古代园林

西方园林史发展特点和概述第一讲古代园林
榈,悬铃木,等
古希腊埃比道拉斯
雅典卫城的神庙(1)
卫城在雅典城中央孤立的山冈上(高于平地70-80m;东西长约280m, 南北最宽约130m),最突出的保存有3处:帕提农神庙、厄瑞克 提翁神庙、胜利女神雅典娜神庙。
雅典卫城的神庙(2)
雅典卫城由于山门两侧不对 称,因此利用南边的胜利神 庙可取得均衡。
维尼斯广场
四、古罗马园林
最初的罗马人园林是以生产为主要目的的果园、菜园,以及种植香料和 调料植物的园地。园中的观赏性、装饰性和娱乐性后来逐渐增强。
来自东方和希腊的文化艺术,包括园林,是罗马人取之不尽的源泉。罗 马人在学习希腊的建筑、雕塑、园林后,逐渐有了真正的造园事业。古 罗马在继承和发展了希腊园林艺术的同时,也吸收了古埃及和西亚等国 的造园手法。
园林类型丰富, 风格多变。既 有附属于各种 建筑的庭园, 也有环绕在建 筑四周的花园, 最典型的园林 形式是各式各 样的柱廊园。
哈德良山庄
每个园子都有其主题 及功能,往往以水池 为核心,点缀着大量 的雕像和柱式等装饰 之物。
哈德良山庄
哈德良山庄
山庄中心是由双侧回廊(Pecile)环绕的花园,柱廊的墙面上绘有壁画,称 为柱廊园。9米高的园墙及回廊围合着约100米宽、200米长的长方形庭 园,正中开有巨大的拱门作为出入口,庭园中央是矩形大水池。
埃及(公元前3500年前) 是欧洲文明的摇篮;
(公元前2560年)胡夫建金字塔;
埃及国土96%以上为沙漠,耕地2.48% 惜树如金、以石代木 金字塔(西岸)、神庙(东岸)
埃及的造园在特殊的气候风土条件下独树 一帜:
1.府邸庭院(宅院)
3.埃及墓园(陵园)
1.府邸庭院(宅院)奈巴蒙花园
哈德良山庄

西方园林史古代园林TheAncientGarden完整版(共74张PPT)

西方园林史古代园林TheAncientGarden完整版(共74张PPT)
有树荫、各种花卉、冷泉,有整洁的散步道和座椅,好似近代 游园的雏型。
维尼斯广场
第35页,共74页。
四、古罗马园林
最初的罗马人园林是以生产为主要目的的果园、菜园,以及种植香料和调料植物的园地。 园中的观赏性、装饰性和娱乐性后来逐渐增强。
来自东方和希腊的文化艺术,包括园林,是罗马人取之不尽的源泉。罗马人在学 习希腊的建筑、雕塑、园林后,逐渐有了真正的造园事业。古罗马在继承和 发展了希腊园林艺术的同时,也吸收了古埃及和西亚等国的造园手法。
“Mesopotamia”一词,来自古希腊语,意为:“河间地区”。现在
位于伊拉克境内。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第14页,共74页。
天文:公元前4000年,通过天文观测,就确 定了阴历,星座、星期,都起源于这里
建筑:缺乏石头和木材,用黏土、芦苇、灌 木。发明了“拱”结构
宗教:圣经中所讲的天堂的所在处——伊甸 园,就位于这里,如今伊拉克南部苏美尔。
第15页,共74页。
古巴比伦园林类型
1、猎苑 2、宫苑——”空中花园“
第16页,共74页。
1.自然风格的猎苑
公元前七世纪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成立,后来出现了自然风格 的猎苑 ,除文字记载外,还通过宫墙上刻满的浮雕描述猎苑的情况:
公元前1100年亚述的蒂格拉思皮利泽一世的猎苑最负胜名:亚述王还 饲养了野牛,鹿,山羊,大象,骆驼等;
西方园林史
第一讲 古代园林
第1页,共74页。
西方园林的发展历程
古代园林 (公元4世纪之前) 埃及园林、巴比伦园林、希腊园林、罗马园林
中世纪欧洲园林 (5-15世纪) 中世纪西欧园林
伊斯兰园林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 (15-16世纪)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17世纪)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18世纪)

意大利,法国,英国传统园林特点

意大利,法国,英国传统园林特点

意大利传统园林特点李莹30820122201524摘要: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是罗马帝国的本土,主要由靴子型的亚平宁半岛和两个位于地中海的大岛西西里岛和萨丁岛组成。

国土内80%为山地和丘陵与地中海气候一起造就了意大利独特的台地园林。

由古罗马时期形成至文艺复兴时期发展,台地园林以其独特的高差造就神奇的水景和壮阔的景色被认为是欧洲园林体系的鼻祖。

关键词:古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台地园林水景意大利是罗马帝国的中心,悠久的历史和持续的艺术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使得园林造景飞速发展,最具代表的台地园被公认为欧洲园林体系的鼻祖,对西方园林风格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台地园以其独特的高差造就的各式水景和逐步展开的壮阔景象形成了独特的台地园风格。

早期的古罗马园林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包括果园,菜园和种植香料调料的园地。

由于罗马城本身就建在山丘上,在山坡上建造园林便自然而然的将山坡辟为数个台层,也由于夏季山坡气候变化大且比平地更加怡人,拾级而上,既可俯瞰又可远眺更加促使人们将花园建造在山坡上并采用台地划分,由此为文艺复兴时期台地园的雏形。

古罗马园林十分重视植物造景的应用,甚至有专门的园丁从事植物造景工作并被人们尊崇,他们将植物修剪成几何形式,图案,甚至是动物形象,成为绿色雕塑。

古罗马时期水源缺乏,所以在园林造景中并不能大面积使用喷泉等水景,只有少数的权贵才能用一个小池子作为池塘,放入小船,让奴隶在两岸拉动,以作观景之用。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由意大利首发,使西方从此摆脱了中世纪封建制度和教会神权统治,生产力和精神力上都获得了解放,其影响波及到各个领域,也带来了欧洲园林的新时代革命。

文艺复兴初期,人们从中世纪的动荡中走出来,古罗马帝国时期的辉煌成为人们追求的对象,所以权贵富豪们纷纷选择风景秀丽的山坡修建山庄,也沿袭了古罗马时期的辟平地方式,台地园的雏形由此形成。

建筑物往往位于最高层,借景园外,此时的水池比较简洁常被作为布局中心,绿丛植物坛十分常见,花纹简单多被设置在下层台地上。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风格特点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风格特点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风格特点
欧洲园林
• 欧洲园林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 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 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分别追求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情趣, 艺术造诣精湛读到,为西方世界喜闻乐见的园林。
• 欧洲园林,又称为西方园林,主要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 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两大 流派,以人工美的规则式园林和自然美的自然式园林为造 园风格,思想理论、艺术造诣精湛独到。
废墟等,人们将这种园林称之为感伤主义园林或英中式园
林。

欧洲大陆风景园是从模仿英中式园林开始的,虽然最
初常常是很盲目的模仿,但结果却带来了园林的根本变革。
风景园在欧洲大陆的发展是一个净化的过程,自然风景式
比重越来越大,点景物越来越少,到1800年后,纯净的自
然风景园终于出现。
英式自然风格园林
• 19世纪上半叶的园林设计常常是几何式与规则式园林的综 合。19世纪末,更多的设计使用规则式园林来协调建筑与 环境的关系。艺术和建筑业在向简洁的方向发展,园林受 新思潮的影响,走向了净化的道路,逐步转向注重功能、 以人为本的设计。
庭园布局各有不同,但都为规则的花坛组成,中轴线突出,对称布局,
没有人和动物形体的雕像与装饰。

3、四十柱宫庭园。此宫位于中心位置,水从建筑流出贯流全园,
周围是对称的规则式花坛,其间还穿插一条林荫路。20根纤细的雪松
柱子伫立在石头平台,大约115英亭阁三面开敞,可以从观赏庭园的景
• 1、整体布局是规则式。东面设一长方形广场,为386x140m,周围环 绕两曾柱廊。其西面设一笔直的四庭园大道。在广场与大道之间,布 置规划式的宫殿建筑等。

著名西方古典园林

著名西方古典园林

著名西方古典园林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那么你知道西方有哪些著名的古典园林吗,现在,随来看看一些著名的西方古典园林吧!著名西方古典园林:凡尔赛宫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千米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

在位期间加强专制统治,强化中央集权。

两次进行战争,晚年国库空虚,农民起义此伏彼起,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开始走向没落。

1661年动土,1689年竣工,至今约有330多年的历史。

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

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

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

宫顶建筑摒弃了巴洛克〔巴洛克是17~18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效果,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以及强烈的色彩,常用曲线穿插和椭圆形空间〕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

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

五百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

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

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

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

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连结两个大厅。

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

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

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

欧洲其他几国园林概括

欧洲其他几国园林概括

欧洲其他几国园林概括
一.在欧洲园林艺术发展史上,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是最重要的三大造园样式。

二.西班牙园林概括
伊斯兰式园林——西班牙文艺复兴园林——勒诺特尔式园林
西班牙伊斯兰式园林又称为摩尔式园林,是西班牙境内默认创作的,以伊斯兰风格为特征的园林样式。

(伊斯兰园林,东方园林,西方园林并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伊斯兰园林又以波斯伊斯兰园林,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和印度伊斯兰园林为代表)
三.荷兰
荷兰文艺复兴园林——荷兰勒诺特尔式园林
漏景墙是荷兰人独创的,与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漏窗颇为相似。

四.德国
德国规则式园林——德国勒诺特尔式园林(夏洛腾堡宫苑)——德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无忧宫)
德国风景式园林热衷于带有在园林中保留废墟,营建一种伤感主义园林所具有的浪漫主义色彩,尤其是对体现骑士精神的所谓中世纪情调情有独钟。

后来伤感主义园林和模仿的中国小品受到抨击和抛弃,德国风景式园林在整体上逐渐走上追求自然质朴的自然式方向。

五.俄罗斯
勒诺特尔式园林——俄国风景式园林
俄国风景式园林分为两个阶段:初期的浪漫主义风景园林和后期的现实主义风景园林时期
名词解释:
坎儿井: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浅析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浅析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中外园林体系世界三大园林体系阿拉伯园林欧洲园林东方园林从可考究的历史看,西方园林源于古希腊,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的住宅有了庭院,周围环以柱廊,庭中有喷泉,雕塑,载有蔷薇,百合等植物。

在一些公共的场所有,有大片的绿地,其中有凉亭、小径。

古罗马的园林没有大的造作。

直到15至17世纪,随着文艺复新才焕发了生机。

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英国、法国三大园林体系。

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秉承了罗马风格。

如意大利费蒙的耐的美狄奇别野选址在山坡。

台地园林师意大利园林特点之一,它有层次感、立体感、有利于俯视,容易形成气势。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家马尔伯蒂在《论建筑》一书提出了造园思想和原则,他主张用直线划分小区,修直路,栽直行树。

直线几何图形又成为意大利园林的另一个特征。

法国园林受意大利园林的影响,法国人在16世纪效仿意大利的台地园林,到了17世纪逐渐自成特色,形成古典主义园林。

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

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师其代表作。

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有部分水池,北边有密林。

园中有高大的乔木和笔直的道路,王家大道两边有雕像,水池旁边有阿波罗母亲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表明这座宫廷园林歌颂了太阳神,是积极进取的。

凡尔赛宫是由法国著名古典园林设计师勒诺特设计的。

直至17世纪中叶法国出现了宫廷造园家勒诺特,才摆脱了模仿意大利式的时代,开始有自己独立的“勒诺特式”。

勒诺特是路易十四的宫廷造园家,也是造园史_L 罕见的天才,后世恰当地称他为“王之园师,园师之王”。

勒诺特尔式园林的产生是与当时法国的社会环境有紧密关系的。

其特点也是很明显的,有一个宏伟的中轴,一般都有大运河,花坛、花园、林园依次排布,总体感觉清新明快而又雄伟壮丽。

在欧式风格中,更兴盛的是英国的风景式自然树丛及草地,它讲究借景与园外自然环境的融合,并且重视花卉的应用,尤其在形态、色彩、香味、花期和栽植方式上,因而它表现出以花卉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花园及至以某种花为主题的专类园如“玫瑰园”、“百合园”等。

欧洲其他几国园林概况

欧洲其他几国园林概况

格内拉里弗宫的花园与阿尔罕布拉宫的庭园相比,空间更加灵活,景物更 加丰富。园中有浓密的丛林带来的阴凉,有珍稀植物带来的妖娆,还有柑橘带 来的花香与硕果。各种图案的植坛,与树木花草相结合,加上色彩艳丽的装饰 材料,使花园极具个性。园中虽没有华丽的饰物和高贵的材料,做工也显得简 洁与质朴,但是细腻的空间处理、独特的景物安排,显示出高超的造园技艺。 全园仅仅由几层台地组成,但是各个空间特点明显,既彼此独立,又构成 统一的整体。以柱廊、漏窗、门洞、植物等构成的框景,使各个空间既互相渗 透,又彼此联系。水景处理也多种多样,并且如脉络一般遍及全园,起到联系 并统一空间的作用。
阿尔罕布拉宫占地约130公顷,四周有3500米长的红墙包围,设有30个兼顾 的城堡要塞。外表看上去仿佛一个敦实方正的城堡,实际上,它的内部错综复杂, 由建筑围合出一座座庭园,宛如迷宫一样。
1 2
平面图 1.桃金娘庭园,2.狮子庭园
桃金娘宫庭园
美丽的名字来源于自1492年西班牙 占领之后,在庭院内所种植的桃金娘树 篱。桃金娘宫庭园是用作朝见大臣的地 方,建于1350年,南北向院落宽约33米, 长约47米,面积仅仅1550平方米。庭园 布置极其简洁,一条7米宽、45米长的 南北向水池纵贯庭园的中央,两侧各有 一道3米宽的桃金娘整形绿篱。水面几 乎与路面平齐,显得开阔而亲切,平静 的水面将清澈的天空和四周建筑映入庭 园。
2.1 荷兰勒诺特尔式园林实例
赫特•洛宫苑
位于阿培尔顿附近,始建于17世纪下半叶。荷兰建筑师罗曼负责建造这座宫 殿,设计最初启用了巴黎建筑学院的方案,后来又采用了建筑师马洛的设计方案, 宫殿旁的花园也是由马洛设计的。
宫殿由正殿建筑和围合着庭园的两组 侧翼组成,围绕着正殿建筑形成4个庭园。 宫殿前方有前庭,后有大花园;两侧各有 一个侧翼围合的方形庭园,一侧称为“国 王花园”,另一侧称为“王后花园”。约 1690年,又在宫殿的背后增建了一座花园, 称“上层花园”。

外国园林艺术欣赏

外国园林艺术欣赏
意大利台地园林
意大利园林,通常以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即 以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园林为代表。意大 利的台地园林被认为是欧洲园林体系的鼻祖,对西方古典 园林风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个时期比较著名的园林有埃斯特别墅等。
外国园林艺术欣赏
一、欧洲园林艺术
1 意大利台地园林
外国园林艺术欣赏
二、日本园林艺术
茶庭,又称露庭、露路,是把茶 道融入园林之中,为进行茶道的礼仪 而创造的一种园林形式。面积很小, 可设在筑山庭和平庭之中,一般是在 茶室前的一段空间里,布置各种景观。 步石道路按一定的路线,经厕所、 洗手钵最后到达目的地。茶庭犹如 中国园林的园中之园,但空间的变化 没有中国园林层次丰富。
外国园林艺术欣赏
二、日本园林艺术
4 平庭
平庭,即在平坦的地基上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园林,一 般在平坦的园地上表现出一个山谷地带或原野的风景,用 各种岩石、植物、石灯和溪流配置在一起,组成各种自然 景色,多用草地、花坛等。根据庭内敷材不同而有芝庭、 苔庭、砂庭、石庭等。平庭和筑山庭都有真、行、草三 种格式。
外国园林艺术欣赏
二、日本园林艺术
1. 枯山水 2. 池泉园 3. 筑山庭 4. 平庭 5. 茶庭
外国园林艺术欣赏
二、日本园林艺术
1 枯山水
图10-28 枯山水
枯山水,又称假山 水,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 法,系日本园林的精华。 其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 即在庭园内敷白沙,缀以 石组或适量树木,因无山 无水而得名。
外国园林艺术欣赏
二、日本园林艺术
2 池泉园
池泉园,是以池泉为中心的园林构成,体现日本园林 的本质特征,即岛国性国家的特征。园中以水池为中心, 布置岛、瀑布、土山、溪流、桥、亭、榭等。

2-3-2外国园林史概述---欧洲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2-3-2外国园林史概述---欧洲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凡尔赛(Versailles)宫
• 1662-1663年路易十四让勒诺特尔规划设计凡尔赛宫, 他提出要建造出世界上未曾见过的花园。 • 位于巴黎西南18km处,共建设20余年,1689年完成
卫星地图
拉托娜喷泉
凡尔赛(Versailles)宫
1.规模宏大 2.突出纵向中轴线,均衡对称的布局 3.采用超尺度的十字形大运河,以水贯穿全园 4.创造广场空间,丛林背景 5.遍布雕塑,建筑与花园相结合 6.在构图的中心或视景线焦点设置喷泉
(4)法尔尼斯小花园(法尔纳斯别墅)(盛期) (Villa Farnese)
(5)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巴洛克时期)
(1)佛罗伦萨郊区美第奇别墅 位于山丘半腰,台地层叠,整体无明显轴线,仅局部有轴线关系,借景丰富。
埃斯特庄园(Villa D'Este )
• 在罗马以东40公里的帝沃 里镇,由红衣主教埃斯特 委托利戈里奥将他的府第 改建而成。 • 李斯特曾住在里面直到去 世。 • 全园面积4.5公顷,园地 近似方形。
埃斯特庄园(Villa D'Este )
埃斯特庄园(Villa D'Este )
埃斯特庄园(Villa D'Este ) 蛋形泉
埃斯特庄园(Villa D'Este ) 百泉路
埃斯特庄园(Villa D'Este )
埃斯特庄园(Villa D'Este )
埃斯特庄园(Villa D'Este )
6.园林要素
(1)台阶:装饰性强,变化手法多。
(2)树木:气候温和,常绿树多,形成背景,修剪植物成绿色围墙,做
成波浪形,或线形,园林植物的修剪与林园中植物的不修剪结合。 (3)花坛:几何形对称,四季常青,不用鲜花,用黄杨、砾石来装饰, 并修剪成几何形状,图案式花坛。 (4)林荫路:为一种轴线,一头通向主题建筑。一头通向自然景物,交 叉点处设置喷泉、雕像。 (5)水:以动态水为主,创造许多水景,有水风琴、水剧场、链式瀑布、 机关喷泉。

英、法、意式园林特点

英、法、意式园林特点

意大利的造园艺术在欧洲古典园林中,意大利园林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价值。

不管是其丰富多变的园林空间塑造,还是其独巨匠心的细部设计,都反映出耐人寻味的造园特质,而这种特质是其他欧洲国家的那些气势轩昂、规模庞大的皇家贵族园林所无法比拟的。

特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的影响更为深远,在现在的欧洲园林设计中,依旧可以在许多地方找到意大利古典园林的痕迹。

布查德花园(TheButchartGardens)加拿大意大利的造园艺术就是它的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造园艺术。

巴洛克艺术号称师法自然,园林却更加人工化了,整座园林全都统一在单幅构图里,树木、水池、台阶、植坛和道路等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关系,都推敲得很精致,连道路节点上的喷泉、水池和被它们切断的道路段落的长短宽窄都讲究很好的比例。

因此说,意大利花园的美就在于它所有要素本身以及它们之间比例的协调,总构图的明晰和匀称。

这与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写意的风格有很大的差别。

意大利园林的典范:百泉宫法国的造园艺术在世界园林史上一直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7世纪60年代,法国宏大的规则式园林逐渐取代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开始盛行于欧洲大陆。

通常所说的法国造园艺术指的是17世纪下半叶的古典主义造园艺术。

它的代表人物是昂德雷·勒瑙特亥,代表作品是孚一勒一维贡和凡尔塞的园林。

法国的造园艺术法国造园艺术的成熟,时间正好与拉辛和莫里哀的戏剧,普桑和勒勃亨的绘画,勒伏和孟莎的建筑同时。

它们的精神完全一致,那就是古典主义的精神。

古典主义文化的基本特色是“伟大风格”。

这个时期的法国园林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1)面积非常大意大利的园林一般只有几公顷,而凡尔塞园林竞有670ha,轴线有3000m长。

达赫雾(Rivau)城堡花园(2)园林的总体布局像建立在封建等级制之上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图解宫殿或者府邸统率一切,往往在整个地段的最高处,前面有笔直的林荫道通向城市,后面紧挨着它的是花园,花园外围是密密匝匝无边无际的林园,府邸的轴线贯穿花园和林园,是整个构园的中枢,在中轴线两侧,跟府邸的立面形式呼应,对称地布置次级轴线,它们和几条横轴线构成园林布局的骨架,编织成一个主次分明、纲目清晰的几何网络。

最全西方园林史资料集全

最全西方园林史资料集全

西方园林史西方造园史分六个时期:一、古代造园(详细)二、中世纪欧洲的庭园(详细)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造园(详细)四、17、18世纪法国造园(详细)五、18、19世纪的英国造园(详细)六、美国园林一、古代造园(一)古埃及(详细)西方文化最早策源地,有文字记载)(二)巴比伦(详细)(悬园)(又称空中花园)(三)波斯(详细)(名花异卉发育最早的地方)(四)希腊(详细)(五)古罗马(详细)(一)古埃及 1、气候干旱2、庭园的兴建(主要为宅园)——第四王朝时代开始(1)行列式、整齐式格局(2)多矩形,绕以高垣(3)前面装饰,后面园艺(4)下沉园(三)波斯名花异卉发育最早的地方“天堂园”、“田字园”1、“天堂园”——公元前5世纪,四面有墙与外面隔绝2、“田字园”——用纵横轴线分作四区,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水池,以象征天堂——8世纪3、西方规则式庭园布置的开端(四)希腊 1、柱廊园 2、继承波斯“田字园” 3、有林荫小道,为“绿廊”(五)古罗马 1、大规模庭园2、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数为万物之体”认为黄金分割率最符合美学原则二、中世纪欧洲的庭园中世纪:从罗马帝国崩溃——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以前1、城堡式庭园(庄园)(图)2、寺庙式庭园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造园1、历史背景2、文艺复兴时的庄园文艺复兴中心城市——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3、意大利台地园的风格特点意大利——在欧洲大陆一个半岛上,冬寒夏闷热潮湿如:美提契庄园、兰台庄园、加佐尼庄园(巴洛克式庄园(1)采用整形式格局和天然风景结合A:地形B:理水 C:风景透视线(2)多种理水形式的运用3)整形格局的植物配置(多用整形修剪的常绿灌木,极少色彩明亮花卉)A:整形式植坛——模纹绿丛植坛(黄杨)B:绿篱C:行列式种植D:树丛(4)台地的设计 A:式样和变化多重多 B:因主题、地形而异四、17、18世纪法国造园备注:平常所说法国园林指——17世纪下半叶以后的古典造园(一)法国传统造园的两大特征 1、森林式栽植方式 2、河渠湖池理水方式(二)17世纪勒诺特式造园风格特点1、代表作——“孚”苑凡尔赛宫(图)2、凡尔赛宫主题思想——表现皇权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采用完整的轴线系统3、总的追求——和谐、丰富、典雅、庄重4、勒诺特式——勒诺特创作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古典园林
二、欧洲古典园林 (意大利、法国、英国)
意大利
意大利的建筑
意大利的园林
意大利古典园林简介
意大利园林一般附属于郊外 别墅,与别墅一起由建筑师设 计,布局统一,但别墅不起统 率作用。它继承了古罗马花园 的特点,采用规则式布局而不 突出轴线。园林分两部分:紧挨 着主要建筑物的部分是花园,花 园之外是林园。意大利境内多 丘陵,花园别墅造在斜坡上, 花园顺地形分成几层台地,在 台地上布置石作、植物和水景 成园,故称为“台地园”。别 墅的主建筑物通常在较高或最 高层的台地上,可以俯瞰全园 景色和观赏四周的自然风光。
法国
浪漫之都——巴黎
法国的城堡
法国圣米歇尔山城堡
法国卢瓦尔河香波城堡
法国的园林
法国古典园林简介
“文艺复兴的意大利, 古典主义的法国。”法 国人没有完全接受从意 大利传入的园林风格, 而是利用建筑、道路、 花圃、水池以及形状修 剪得十分整齐的花草树 木,如同刺绣一般编织 出美丽的图案,法国园 林形成极为有组织有秩 序的古典主义风格园林。 在这里大自然仿佛被完 全驯服了,风景似乎变 成了人工塑造的艺术品。
英国的园林
英国园林
英国园林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 下3个时期: (一)“庄园园林化”时期英国学 派园林的第一个阶段(18世纪 20年代至80年代),造园艺术 对“自然美”的追求,集中体 现为一种“庄园园林化”风格。
(二)“画意式园林”时期就把自 然风致园林洁净化、简练化, 出现了的画意式自然风致园林。
勒诺特式园林 顺应了欧洲王权 加强中央集权, 追求高度统一和 规则秩序的需要, 也迎合了教皇、 君主及贵族们虚 荣、浮华和奢侈 的生活方式,同 时,给欧洲正在 兴起的巴洛克文 化艺术增添了高 贵典雅的风格, 也深受新兴资产 阶级的青睐。
思考题
西方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
一、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 ——“规整和有序” 二、西方园林中建筑起统率作用
16世纪末至17世纪,建筑艺 术发展到巴洛克式,园林的内 容和形式也有新的变化。巴洛 克时期的园林追求新奇、夸张 和大量的装饰。园林中的建筑 物体量一般相当大,显著居于统 率地位。植物修剪的技巧有了 发展,“绿色雕刻”的形象更 复杂。绿墙如波浪起伏,剪树 植坛的各式花纹曲线更多。流 行用绿墙、绿廊、丛林等造成 空间和阴影的突然变化。水的 处理更加丰富多彩,利用水的 动、静、声、光,结合雕塑造 水风琴、水剧,建场和各种机 关水法,是这时期的一大特点。
三、宗教色彩浓厚
四、“人工化”明显
英国
英国剑桥大学
英国的莎士比亚
From fairest 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 That thereby beauty's rose might never die, But as the riper should by time decease, His tender heir might bear his memory: But thou, contracted to thine own bright eyes, Feed'st thy light'st flame with self-substantial fuel, Making a famine where abundance lies, Thyself thy foe, to thy sweet self too cruel. Thou that art now the world's fresh ornament And only herald to the gaudy spring, Within thine own bud buriest thy content And, tender churl, makest waste in niggarding. Pity the world, or else this glutton be, To eat the world's due, by the grave and thee.
埃斯特别墅
埃斯特别墅,是位于罗马东郊的 意大利花园别墅,园林中大大小 小数百座设计巧妙的喷泉与自然 景观水乳交融,不仅使埃斯特别 墅成为意大利园林设计的典范, 也为它赢得了“百泉宫”的美誉。
由于埃斯特别墅历史悠久,风景优 美。故在埃斯特别墅举行了2009意 大利德埃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别墅超级名车展。
意大利园林历史简介
意大利园林历史简介
16世纪中期是意大利园林的全 盛时期。这时期普遍以整个园林 作统一的构图,突出轴线和整齐 的格局,别墅渐起统率作用。基 本的造园要素是石作、树木和水。 石作包括台阶、栏杆、挡土墙、 道路以及和水结合的池、泉、渠 等,还有大量的雕像。树木以常绿 树为主,经过修剪,形成绿墙、绿 廊等。台地上布满一方方由黄杨 或柏树构成图案的植坛。花园里 常有自然形态的小树丛,与外围 的树林相呼应。水以流动的为主, 都与石作结合,成为建筑化的水景, 如喷泉、壁泉、溢流、瀑布、叠 落等。这个时期比较著名的有埃 斯特别墅(建于1550年,见彩图)
法国勒诺特式园林
法国造园家勒诺特提出 “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 则”,并在该思想的指导 下,主持设计了堪称规则 式园林杰出代表的凡尔赛 宫。
凡尔赛宫
凡尔赛花园的总体布局 是为了体现至高无上的君 权,以府邸的轴线为构图 中心,沿府邸--花园--林 园逐步展开,而且以林园 作为花园的延续和背景。 园林布局则强调有序严谨, 规模宏大,轴线深远,从 而形成了一种宽阔的外向 园林。
(三)“园艺派”时期英国学派的 成功,使英国式自然风致园林 的影响渗透到整个西方园林界。 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现代色彩 的职业造园家逐渐成为一个专 门和固定的职业。
各国传统园林风格形式
一、中国传统园林 ——— 自然写意式 二、日本传统园林 ——— 自然写意式 三、意大利传统园林 ——— 规则对称式 四、法国传统园林 ——— 规则对称式 五、英国传统园林 ——— 自然风景式
谢谢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