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 5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 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07fde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7.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 5篇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 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2.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难点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难点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课前准备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二、循题读文,理解“发现”1.自由朗读__,学习生字,注意“澄”字的发音。
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
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6.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过程1.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2.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计划:(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通用6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0d524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7.png)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妨、碍”2个会认字,读读记记“妨碍、情不自禁、随心所欲、天赋、痴迷、一本正经”等词语。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教学难点: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领悟作者童年是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1、难忘的童年生活中,你有哪些童年的乐趣?2、让学生畅所欲言。
3、我们不知不觉地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
(出示课题)4、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5、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自学。
2、自学反馈,全班互动。
(1)出示生字新词,认读(2)理解“随心所欲、绞尽脑汁”等词语。
(3)汇报3: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4)汇报4: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三、再读课文、释疑解难(一)根据要求进行小组学习(二)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汇报交流情况。
1、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
“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2、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小学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最新4篇)
![小学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最新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7217f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5.png)
小学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最新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最新4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3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34471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c.png)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3篇】《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篇一案例:《童年的发现》是一篇回忆童年趣事的文章,这篇文章理解起来不难,初读感知、自读自悟、重点悟读、讨论交流等问题都很快地解决了,然而在最后一个环节却出现了问题。
我问:“你们在生活中也有过许多发现,来,说说吧!”(我预先认为这将是一个精彩的瞬间)可出乎我意料的是,刚才还热闹的课堂一下子沉寂了下来,一个个默不作声,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一定是重大的发现呀,在生活中的,学习中的,只要是你自己通过思考、观察得来的,都行。
”可仍旧没有一个人举手,我不禁有一丝愠怒,正要发作时,一个声音告诫我说:“冷静,冷静,千万不可动怒!”怎么办呢?此时,我脑中灵光一闪,何不讲一讲自己童年的发现来启发启发学生呢,于是我马上想到一篇文章,即蜘蛛在雨天结竖网,晴天结横网。
于是面带微笑对学生说:“这样,我先来讲一个我童年时候的发现吧!”“好!”顿时,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慢慢地讲到:“小时候呀……”话音刚落,教室里便慢慢地嘀咕开了。
“我发现壁虎的尾巴断了会再长出来。
”“很小的时候,我在玩水时发现天要下雨、天气很闷时,鱼儿都要浮到水面上来吸气……”“我发现蚂蚁是靠嗅觉闻气味来找伙伴和回家的……”“我发现了天气很热时,往空中喷一口水会出现小小的彩虹……”“我发现蚂蚁搬要下雨,是因为……”“我发现鱼的尾巴是用来掌握方向的,有一次我把鱼的尾巴剪了,它就……”反思:课堂中,我们常会遇到学生思路不畅的情况,该怎么办呢?首先,教师切忌动怒。
必须克制自己的情感,用理智驾驭感情,保持冷静。
其次,教师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课堂中的意外情况。
我们虽然可以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但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料到课堂偶发情况的出现;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情况事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
因为教学环境不是完全封闭的,更何况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情况,教师也不可能完全预见到。
《童年的发现》教案(4篇)
![《童年的发现》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23c28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d.png)
《童年的发现》教案(4篇)难忘的童年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得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日我们学习《童年的发觉》,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
(出示课题)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童年的发觉》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觉以及发觉的过程。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童年时的天真得意以及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3、熟悉本课7个生字,能用详细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语言的幽默活泼的风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学问。
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觉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想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二、循题读文,理解“发觉”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索:“我”童年的发觉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觉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
.。
.。
.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
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4、认真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一样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洁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6、朗读这两句话,比拟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详细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过程1、默读课文,思索:“我”那非凡的发觉,是怎样发觉的?2、依据学习规划,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规划:(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在白纸上画出简洁的发觉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沟通。
(1)“我”是在做梦中发觉自己总在飞行,并且发觉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奇怪,想解决这个奇异的问题。
《童年的发现》优质教学设计(通用10篇)
![《童年的发现》优质教学设计(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b7c83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8.png)
《童年的发现》优质教学设计《童年的发现》优质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年的发现》优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年的发现》优质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
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2、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课文课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2、激趣朗读,作者的发现有趣吗?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四、阅读理解“‘我’发现了什么?”1、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童年的发现》教案(通用7篇)
![《童年的发现》教案(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14afe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a.png)
《童年的发现》教案(通用7篇)《童年的发现》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童年的发现》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童年的发现》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胚”、“岂”、“痴”、“婴”、“窘”5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
感悟作者童年时代求知若渴、寻根探究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发现”的过程,“我”的伟大的“发现”是怎么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大胆发现问题寻根问底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句子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在人长大或变老后,常常会回乡起童年的事情。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忘不了的是父母有趣的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童年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呢?二、按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三、就下面三个问题中感兴趣的问题与同伴交流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结果怎样?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3、举例说说对“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俄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四、全班交流重点交流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之所以有个发现,一是敢于提问,二是反复思考,三是大胆想象。
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第3——13自然段。
2、举例说说对“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俄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1)结合作者的故事,谈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2)结合知道的其他事情。
谈谈理解。
如:哥白尼、伽利略的故事等。
五、选择觉得有趣的段落读一读先自己练读,再读给同伴听。
六、说说自己是否也有过有趣的发现。
七、总结童年的发现,尽管有时候别人会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老师却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
五年级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5篇
![五年级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51814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a.png)
五年级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5篇五年级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5篇语文教育是传承与创新并重的过程,既要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五年级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五年级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以及发现的过程。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童年时的天真可爱以及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3、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语言的幽默活泼的风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二、循题读文,理解“发现”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
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6、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过程1、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2、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计划:(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15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761dd7453610661fd9f44b.png)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15篇)《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课前准备:1、找几首儿童诗读一读;2、了解《水浒传》里面的英雄人物。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我想》(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这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孩子们,这一环节能令他们畅所欲言,一吐为快。
孩子的愿望是那么多,又那么美好,教师从中更真切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 2.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
(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二)初独诗歌,明白大意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丫、汲的读音)。
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师随机板书)(三)精读诗歌,进入情境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2.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读通诗句,读好诗句,调动多种感官体验诗歌描绘的意境,学生大胆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还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还会变成什么]3.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1.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2.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6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3b9b7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e.png)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篇6课文分析: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作者语言幽默,对自己童年的发现颇引以自豪,对因童年的发现而被老师误解有一丝的愤懑。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3.了解课文“童真童趣”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作者被老师罚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真实反映童趣”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
1.大家边听范读,边想一想“我”为什么那么痴迷于幻想?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
3.打开书,预习生字。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
凋缕芳吁耍训斥脾罕藤愈凌秉飕撩梳衰绢侨眷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
3.让学生读拼音节。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查字典理解其它词语。
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读读这些词语。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4.教师指导读难句。
(1)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童年的发现课文教案(精选5篇)
![童年的发现课文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0f64a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b.png)
童年的发现课文教案(精选5篇)童年的发现课文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年的发现课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年的发现课文教案篇1教学过程:一、导入你是否有过童年的发现,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甲:我发现蜗牛爬行后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延线。
学生乙: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
学生丙:我发现了彩虹。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发现吧!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全文。
思考: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祸患:灾难。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绞尽脑汁:费思虑,费脑筋。
眉目:事情的头绪。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阻碍。
困窘:为难。
驱逐:赶走。
3.按照课文的不同内容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在九岁时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问过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发现便笑出了声。
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便把“我”轰出了教室。
三、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容。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4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18b60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b.png)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篇8【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进化论的过程。
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问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学习作者通过一件事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末段的意思。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音乐导入。
《童年》。
同学们,上节课林老师和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童年的发现》这篇文章,并知道作者童年时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来汇报一下。
二、再读课文,体味感受。
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顺序的词语:起始于……决定……仍在继续……又过了……)三、品读课文,作者的童年是怎样的?(知识点落实:压缩句子)(爱观察、善于思考)1、细读课文。
2、汇报交流。
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学习。
3、评价生成。
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四、悟读课文。
(发明与发现)“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五、总结与质疑。
六、读写结合。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篇9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胚、祸”等10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3.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2】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第八课《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通用16篇)
![第八课《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通用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3fd85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9.png)
第八课《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通用16篇)第八课《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通用16篇)第八课《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积累】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厘米、绞尽脑汁”等词语。
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与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拓展与延伸】寻找生活中的疑难问题,谈一谈自己“童年的发现”。
【重、难点突破】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以题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到课文题目,你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呢?提示:可能会提出“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即发现的过程)”、“结果如何”几个问题。
好,我们就按上面的几个问题来自学课文二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在课上交流。
提示: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2、你有不理解的句子和不明白的问题吗?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提示: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要鼓励学生在读书中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反复读书尝试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跟大家交流讨论。
对于涉及到的生物学的知识,可告诉学生以后上中学时会学到,有兴趣的同学可课外查阅资料解决;跟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可引导学生深入读书,展开讨论来解决。
3、附课文句子理解举例:①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3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11b56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3.png)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3篇)《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篇一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行为习惯。
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教师同样会决定他的教学风格。
我就是这样的教师。
在学生眼里,我是整天板着脸孔,对学生处处严格要求的“严厉”老师。
以往上课,我很严肃,微笑算是对学生最好的奖励。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我们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我也在努力改变自己,改进教学方法。
一次“换脸”的经历,使我喜欢上了我的“新脸孔”。
那是前几天的一节语文课,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
当学生预习了课文之后,我提出问题:“小作者发现了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了问题。
我又提问:“小作者是如何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学生回答:“作者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
”我刚准备按照思路继续发问。
几个调皮的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说自己经常做梦也会飞。
他们的话引起了哄堂大笑。
我压住了火气,问大家:“你们在梦中也会飞吗?”同学们兴奋地讨论开了,教室里成了一窝蜂。
一场关于“梦”的辩论开始了。
怎样把学生引入课堂,继续课文的学习呢?我只要严肃地说一声:“好了,请大家安静!”学生就会停止无休止的讨论。
但如果这样,学生虽然安静了下来,但他们的心还在关于“梦”的回想中。
往日的课堂,学生都是被动地思考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兴奋、积极主动。
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我微笑着问学生:“谁做过关于飞行的梦,请举手!”结果,全班学生几乎同时举起了手,而且有的学生将手举得很高。
再看看学生,个个流露出兴奋、惊奇的神情。
我因势利导,接着问:“人做梦为什么会飞呢?”有的学生说:“我很想飞,如果能飞该多好呀!这个愿望只有在梦里才会实现!”有些对课文比较熟悉的学生说:“是因为人在长个。
”这样,学生又以“为什么人长个时就梦见会飞”为题进行思考,自己回到了课堂教学。
之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更加积极、主动,课堂气氛也相当活跃。
教学任务完成时,我又将关于“梦”的问题引入课堂。
童年的发现 教学设计(优秀9篇)
![童年的发现 教学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64e05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9.png)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童年的发现》教案(优秀6篇)
![《童年的发现》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5b646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8.png)
《童年的发现》教案(优秀6篇)《童年的发现》作文篇一教材浅析: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渴望求知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童年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妨、碍”2个会认字,读读记记“妨碍、情不自禁、随心所欲、天赋、痴迷、一本正经”等词语。
教学重点:知道“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教学难点: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领悟作者童年时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有关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的不幸遭遇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童年是美好的,也是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着无数个“为什么”,充满着神奇的幻想与想象。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作者,他的童年时代不仅如此,还具备着比平常人更可贵的东西(善于探究、找到“为什么”的答案),那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勾画生字新词,自学生字词语。
2.从课文中你了解到了哪些内容?3.检查自学情况。
4.理解词语。
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心愿,想怎样就怎样。
天赋:自然具备,生来就有。
进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演变。
绞尽脑汁:形容费尽心思。
眉目:事情的头绪。
困窘:形容为难;感到难办。
本课指“我”面对老师的误解和同学的嘲笑,不知道怎么办好。
5.说说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渴望求知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6.理解课文脉络。
课文是以倒叙的形式写的,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写“我”的发现在几年以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3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56a02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7.png)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3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3篇,以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教材浅析: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渴望求知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童年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妨、碍”2个会认字,读读记记“妨碍、情不自禁、随心所欲、天赋、痴迷、一本正经”等词语。
教学重点:知道“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教学难点: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领悟作者童年时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有关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的不幸遭遇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童年是美好的,也是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着无数个“为什么”,充满着神奇的幻想与想象。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作者,他的童年时代不仅如此,还具备着比平常人更可贵的东西(善于探究、找到“为什么”的答案),那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勾画生字新词,自学生字词语。
2.从课文中你了解到了哪些内容?3.检查自学情况。
4.理解词语。
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心愿,想怎样就怎样。
天赋:自然具备,生来就有。
进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演变。
绞尽脑汁:形容费尽心思。
眉目:事情的头绪。
困窘:形容为难;感到难办。
本课指“我”面对老师的误解和同学的嘲笑,不知道怎么办好。
5.说说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渴望求知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6.理解课文脉络。
课文是以倒叙的形式写的,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写“我”的发现在几年以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童年时的“我”发现了什么?⑴读课文第1、2自然段。
⑵体会:①“几岁的时候”“完全”“独立”这些词语无不显示着“我”这个发现多么不平常,多么出色,乃至现在说起来还为这个发现自豪不已。
②第2自然段中说,“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犬笑”,这是为什么呢?(一个九岁的儿童,竟然能独立思考发现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这简直是常人无法相信的。
)又说“竟使我当众受到惩罚”,他又为什么当众受到惩罚?课文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以这样的开头设下悬念,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⑶小结: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
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他创立了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进化论。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而“我”小时候就发现了这一规律。
2.“我”是怎样发现的?⑴自由读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然后小组内讨论。
⑵全班交流。
①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②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3、4自然段)写“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
第二个阶段(5—11自然段)老师给我们解释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
第三阶段(12、13自然段)写“我”对“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的大胆猜想,也就是“我”童年的发现。
⑶小结:梦中飞行引出了“我”对这个现象的好奇,老师的解释又引出了“我”的疑问:“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从而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
“我渴望明白”“想得是那样痴迷”“绞尽脑汁”“想啊想啊”“终于”这些词语都表现了“我”求知若渴的特点,同时也看出“我”惊人的想象力。
3.“我”的发现可靠吗?⑴自由读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⑵归纳:“我”的发现在几年以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⑶理解句子:①“可是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就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是因为“我”为自己早在三年前就发现了这一规律,而且与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而格外高兴。
现在知道了当时自己的发现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种心情使他无法控制,已顾不得是在课堂上,更顾不得这“笑”是否合时宜了。
②“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还不笑塌了房顶!”这句话是说“我”的发现会令人不可相信,人们绝对不可思议:一个九岁的孩子能发现达尔文的进化论。
从表面看,这句话是“我”庆幸自己没有解释,而实质上表现了“我”之所以有人们不可思议的发现,是因为“我”那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极强的想象力。
③“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含有双重的意思,一是说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像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二是说“我”有了这样重大的发现,跟世界上有重大发现与发明的科学家一样遭遇驱逐与风险,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作者用幽默的方式为自己找到了自我安慰的理由。
当然这句话里也表达了自己对老师当时处理方法的不满。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你认为“我”是怎样的孩子?孩子身上最可贵的是什么?四、总结全文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启发?五、拓展延伸谈谈在你的生活、学习中有过什么发现?《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一篇鼓励求知、鼓励大胆想象、鼓励探究发现的课文,通过作者回忆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第一部分先概述了“我”九岁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却在后来因此受到惩罚。
第二部分具体叙述“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前后经过。
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结果被老师误解受到处罚,但“我”从中获得感悟。
本文故事情节充满童真童趣,语言风趣幽默,并有多处内心活动的描写,真实展现了孩子内心世界。
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讨论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从中激发学生勤学好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体会心理活动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能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设计理念】课题中的“发现”一词是本文的文眼,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疑问,然后进行梳理明确主要学习任务。
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理清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教学建议】1、本课故事情节充满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紧扣“发现”一词,自行明确本课学习任务,即“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结果怎样?”通过初读感知、自读自悟、重点悟读、讨论交流等形式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明白其中道理,感受人物形象的可贵之处。
2、本文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真实可感,又极具情趣。
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赏析评价,教学后可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写法,描写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难忘的童年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得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
出示课题: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从课题着手,学生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因而学生通过自行梳理,确定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如:“我”的发现是什么?是怎么发现的?即明确了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二、紧扣“发现”,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
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3、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己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
4、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
(格外高兴、得意……)(前后几句连起来理解,抓住“绞尽脑汁”、“想啊想啊”、“嘿”、“哈”等词语体会发现的来之不易,从而更能体会出发现后的兴奋之情,才会发出“如此简单明了”、“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的感慨。
)5、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三、围绕“发现”,精读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谈自己的体会。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2、探讨交流,理清脉络:⑴“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借这些优美的词句,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体会“我”在梦中飞行的无比快乐和惬意。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扩充,并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⑵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是鸟?”(找出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白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感受到“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对人物的印象。
)⑶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具备的某些特征。
”(用心朗读这句话,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想些什么?初步感受“我”执着探究的精神。
)⑷“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四、转述发现,小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