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前两步目标,大幅度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30年来的创造性实践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
概括起来说,就是党的十七大阐明的“十个结合”。
①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②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③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④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
⑤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⑥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⑦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⑧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我国的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的文化产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包括电影、音乐、出版、广播电视等多个领域。
其中,电影产业更是成为了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近年来不断提升,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汉语的普及、中国文化的海外推广等方面。
同时,我国的文化产业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影响力。
我国的文化教育不断改革创新。
文化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文化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改革创新,包括教育内容的改革、教育方式的创新、教育资源的优化等方面。
这些改革和创新不仅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也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国的文化建设不断推进。
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推进和完善。
我国的文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包括文化政策的制定、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壮大等方面。
这些努力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也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也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们应该继续推进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经济领域方面,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从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产值、财政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居世界前列。
此外,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扶贫工作,确保了数亿人民摆脱了贫困。
其次,政治方面,中国积极推行人民民主,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中国实行了党的领导制度,坚持党的指导地位。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法治建设,保证了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文化方面,中国坚持文化自信,加强了文化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包括语言、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
此外,中国还大力发展了科技创新,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如高速铁路、5G技术等。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逐渐提升,为中国赢得了更多的国际声誉。
最后,社会方面,中国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积极推行普惠性教育,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了教育质量。
中国也加大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为人民提供了更好的养老、医疗、就业等福利保障。
此外,中国也加强了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总的来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为中国人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水平,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将继续坚持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2009-12-15 17:04:00 | By: 赵智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抚今追昔,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自守到走向世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历史性突破,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健康发展,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向前推进。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历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由一个国民经济一度濒临崩溃边缘、农村2.5亿人生活在温饱线下的国家,变成了有强大市场活力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和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
这一切都表明,在改革开放30年新的伟大革命中,中国实现了新的历史飞跃,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东方。
从思想史的角度,分析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历程,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1]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2] 正确的理论和思想,一旦被人民群众掌握,成为他们的思想和精神武装,就会变成改革社会、改造世界的巨大的物质力量,就会对革命、建设和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前两步目标,大幅度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30年来的创造性实践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
概括起来说,就是党的十七大阐明的“十个结合”。
①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②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③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④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
⑤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⑥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⑦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⑧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如何评价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的巨大进步
1、如何评价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的巨大进步我国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重大、最壮观、最令人瞩目的事件之一。
改革开放的30年,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最迅速、综合国力上升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国际地位提高最显著的30年,使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
我国改革开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进行的,具有鲜明的特点。
深入研究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二,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三,锐意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不断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
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一、经济建设成就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长期稳定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二、国际地位提升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和方案,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我国的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民生改善成就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我国致力于构建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改革,实现了数亿人口的脱贫致富,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生活环境。
四、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取得了显著成就。
我国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实现了能源消费强度同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多少达50%以上。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总结回顾: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是海内外瞩目的。
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现代化我国必然会成为世界的光辉篇章。
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灿烂思想道路上,我们要把我们的国家装点得如春季的太阳,如夏季的水。
在这在新疆才享受到社会主义国际制度优势、要在全球化的胜局中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不仅在经济、国际地位、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在科技创新、文化发展、治理能力提升、国家安全保障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科技创新方面,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和成果。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为标题,我们不难想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毫无疑问,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产业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产业也已经成为了一个支柱性产业。
从1980年代起,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中国文化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截至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5.6万亿元,占GDP的4.5%,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创意人才,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产业涵盖了出版、影视、音乐、动漫、游戏、文物、旅游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生态。
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国际上,中国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中国的电影、音乐、电视剧、文学等文化产品在各个国家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特别是在近年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在海外市场上的表现越来越优秀。
中国的电影、电视剧、音乐作品等在国际影响力方面有着越来越大的发展,不仅在亚洲地区受到欢迎,也在欧洲、北美等西方国家拥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知识创新为驱动力的产业。
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了新的增长点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中,设计、广告、动漫、游戏等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带来了新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了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一员,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新成就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新成就?2011年11月01日 09:12:37 来源:新华网新华网北京11月1日电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决定》从5个方面科学概括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第二,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第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打破了长期束缚文化生产力的制度和体制藩篱,全国已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40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18万个以上;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和方式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2004年至2010年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突破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7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前进,综合国力 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 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从1979年到200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 由0.40382万亿元增加到20.94万亿元。 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 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位。 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国 家发展经济和抵御各种风险的物质技术 基础大大增强。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到2007年6月,全国共有2235万城镇 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人民的总体 健康水平已经超过中等收入国家的平 均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 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日 益完善,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 体系正在形成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 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8、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根据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 1997年7月1日和1999 年12月20日, 中国政府先后恢复了对香港和澳门的 主权,这是实现祖国统一迈出的历史 性步伐,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学习思考: 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 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2.试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 基本经验。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取得这些成绩和进 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社会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
这篇文章将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一、经济成就1. 经济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 减贫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推动减贫工作,成功解决了数亿人口的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3. 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基础设施建设,高速铁路、公路、桥梁、港口等项目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和国际贸易发展。
二、社会成就1. 教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提高了全民教育水平,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普及率大幅提高,知识水平显著提升。
2. 医疗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行全民医保制度,为亿万人民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改善了医疗条件,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3. 社会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社会稳定,通过改善民生、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等措施,保持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政治成就1. 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确保了国家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党对政府、军队、人民机关等的领导,保证了国家治理的高效与公正。
2. 政府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进行政府改革,优化政府职能,加强行政能力建设,提高治理效能。
3. 民主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
四、文化成就1. 文化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了文化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品格。
2. 文化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国的电影、音乐、文学等传统文化形式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认可和关注。
3. 文化交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视与国际社会的文化交流,通过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和外国文化展览,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经验启示
文化与生活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经验启示中共南阳四卧龙区委党校 刘一鸣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也逐渐形成,文化建设成果不断刷新着人民生活实践。
新时代有新任务,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紧随时代潮流,总结有益经验,并针对新时代文化发展面临的新问题,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发展路径,为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凝心聚力。
关键词:改革开放;文化自信;文化建设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一)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出来的优秀文艺作品,不仅能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同时也是凝聚人心、助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文艺创作便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以《庐山恋》等为代表的电影作品,以《哪吒闹海》《雪孩子》等为代表的动画片,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都在反映时代变化、提升人民精神文化水平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经济、技术发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电影故事片的生产量就达到了772部、电视剧生产量连年稳居世界第一、图书出版量也更是高达49.9万种、90.4亿册[1]。
其中电影《战狼》、文综《朗读者》以及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文艺作品不仅收获票房与口碑,更是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起到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必然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更高需求,正如改革开放初期,大型的公园、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非常有限,一场露天电影、一台文艺演出就能让观众兴奋不已。
而在电视机、收音机以及通讯工具都未普及的年代,人们之间的交流交往也很容易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文化民生这块短板逐步被补上,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也日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
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取得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首先,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不再固守封闭政策,而是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通过吸引外资、开放市场、提供优惠政策等手段,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的涌入。
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我国经济保持了长期的快速增长,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其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得社会进步得以加快推进。
改革开放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全球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管理模式。
我们积极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承,使得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进步和富裕。
再次,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大提升。
我们积极鼓励创新创业,加大科研投入,改善创新环境,培养高科技人才等一系列举措,使得我国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得到了显著进步。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中心之一。
最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我们不再只关注国内发展,而是主动融入到全球互联互通的进程中。
这样的开放态度让我们能够与世界各国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共同发展。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比如,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收入分配差距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
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需要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深化改革,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强社会建设,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我国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
总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但是我们具备应对挑战的坚定决心和丰富经验。
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共同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下为简要概述:
经济成就:
1. 发展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引领建立了一系列经济特区、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等;
2. 推进市场经济,实现国有企业的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个体经济、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成为国内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加强国内外经济合作、不断扩大开放,在国际上提高了我国的影响和地位。
政治成就:
1. 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公共服务的投入和提高大众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建设的发展;
2. 推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路子,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的优势;
3. 大力推进政治改革,不断完善民主法制,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发展。
文化成就:
1. 充分发挥了文化的力量,打造中国的文化精神符号,使中国文化得到国际认同;
2. 加强文艺和科技的建设,推进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成为世界上一大文化艺术中心;
3. 在文化的交流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了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和地位。
社会成就:
1.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发展社会保障,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2. 加强教育、卫生、医疗和文化事业的建设,提高公民素质和生活质量;
3. 推进对外交往,促进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和地位提升。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体制,并且不断发挥中国特色的优势,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家的声誉和影响力。
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原因
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国防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确保了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
无论是在艰苦的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党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带领全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前进。
其次,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我们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
对外开放则使我国能够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再者,重视科技创新是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支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培养科技人才。
在众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如高铁、5G 通信、电子商务、量子科学等。
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经济增长,还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我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也是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
我国人口众多,通过普及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
他们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另外,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也是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内在动力。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勇往直前。
这种精神在抗震救灾、抗击疫情等重大事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我国还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的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便捷的交通网络促进了人员和物资的流动,高效的能源供应保障了生产生活的需要,发达的通信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一、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改革开放的背景是中国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瓶颈,需要通过改革开放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改革开放意味着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的历史性跨越。
二、经济发展成就1. GDP增长迅速自1978年至今,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5%,2019年GDP总量达到99.1万亿元人民币。
这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 贸易额位居世界前列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1.54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一。
同时,在服务贸易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3.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我国铁路、公路、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并逐步向高速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此外,我国还在5G技术等新兴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4.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2019年研发经费支出约为2.21万亿元人民币,排名全球第二。
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三、社会进步成就1. 教育水平提高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资源得到充分配置,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1.6%。
2. 医疗卫生水平提高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也有了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我国还成功控制了多种传染病的传播。
3. 贫困人口减少中国通过实施扶贫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就。
截至2019年底,贫困人口已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
4. 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认可和欢迎。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网络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传播。
四、生态环境保护成就1. 空气质量改善我国通过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2019年,全国PM2.5浓度同比下降了9.3%。
2. 水环境治理取得进展我国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水污染治理,水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提升。
小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与原因
组员:程榆舒 李娟娟 叶和根 陈爱霖 徐彤
我国改革开放 以来经济方面 取得的成就与 变化
1、改革开放以来GDP的增长
• 从上图我们不难看出在过去的改革开放30
年中我国GDP呈上升趋势,而且上升的斜率 较大,基本呈一种直线上升。这基本上可
以反映出我国在改革开放中经济增长的速 度快,数量大。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基 本经验在于中国遵循了经济增长“四色定 理”。中国和世界发展历史充分证明,经 济增长“四色定理”——和平稳定、开放 结构、人力资本、结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 充分必要条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 经验。遵循“四色定理”,经济就发展, 社会就进步。
谢谢
•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
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 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 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 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 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 扩大。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 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深 圳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1993年11月11日—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 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 用。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 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基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这些成就不仅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经济建设方面
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大跃进”和“三线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加快了工业化进程。
1952年至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了6.7%,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1.1%,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3%。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一批重要的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水利等,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化建设方面
在文化建设方面,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和普及化。
通过普及教育、提高文化水平等措施,我国的文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一批重要的文化设施,如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科技建设方面
在科技建设方面,我国实行了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方针,通过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创新。
我国在航空航天、核能、电子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四、国防建设方面
在国防建设方面,我国实行了自卫防御的方针,通过加强军队建设,提高了国家的国防实力。
我国在核武器、导弹、战斗机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国家的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总之,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不可磨灭的历史财富,这些成就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素养定位】1.[唯物史观]运用史料多角度归纳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表现。
2.[历史解释]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培养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强化国际视野。
3.[家国情怀]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涵,树立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奋斗的远大志向。
【学习重难点】1.掌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增强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2.理解"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的关系,增强对祖国与民族的认同感。
3.了解我国新时期的外交理念和外交活动,认识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知识导航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一)经济实力持续增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二)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①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总里程都居世界第一。
②世界港口吞吐量前10位里面中国占有7席。
③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④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4G同步、5G引领跨越的快速发展。
⑤得益于云计算、移动通信和卫星精准定位系统,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
⑥人工智能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思想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①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②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③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
④文化创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声音。
(四)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①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整体实力跃升,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
③武器装备加速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电影产业改革为例【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一个国家最深厚的软实力。
纵观世界文明史,一个民族最被后人铭记的恰恰是它的璀璨文化,西方有古希腊与古罗马,东方有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
新中国建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迅速。
本文通过个案分析——梳理新中国电影文化由电影事业到电影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的全景式过程——试图探寻我国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答案往往隐藏在历史之中,笔者通过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电影史的发展,得出了市场化才是文化发展的最终选择。
文化产业满足的是精神消费需求,更强调尊重消费者的“自我意志”,这就决定了文化产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应该简政放权,完成由文化管理者向文化服务者的角色转变,降低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大力支持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各个文化产业领域,营造自由、开放、包容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环境。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文化产业电影产业市场化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全方位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鲜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这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1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的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下,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取得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
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文化产业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文化市场空前繁荣,精品力作大量涌现,文化走出去日益拓展,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实践充分证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
文化产业以创新创意为核心,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回报高、吸纳就业广、易与新技术对接、易与相关产业融合等特点,因此被称为朝阳产业。
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2009年9月,国务院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
2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它是以文化传播功能为基础,以市场为目标,以创造效益为目的(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为社会提供电影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一种产业集合。
电影产业是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较强的融合渗透性、较高科技含量和文化附加值的产业。
从产品生产的角度看,电影产品是电影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生产、分配和消费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自产业化改革开始,我国电影产业以约平均30%的年增长率超高速发展,2012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2015年我国电影票房超过4401雒树刚(文化部部长):《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人民日报》,2013年12月03日07版。
2雒树刚(文化部部长):《“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光明日报》,2015年10月10日。
亿人民币,年增长率约48%,继续缩小与北美票房的差距,业界普遍预计不到五年时间中国就可以超越北美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2010-2014年全球电影票房(单位:亿美元)年份全球票房中国票房中国占比2010年318 15.1 4.7%2011 326 20 6.1%2012年347 27 7.8%2013年360 36 10%2014年375 48 13%图一: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约占全球票房的18%。
从行业构成的角度看,电影产业是以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为主要部分,同时包括前期的电影投融资、后期的后电影产品开发以及与电影相关的演艺经纪、广告、媒介(电视电影、网络电影)等相关产业。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禁锢时期(1949—1976年)新中国电影创建(“十七年电影”)和禁锢时期(“文革”十年)概述:从1949年开始,中国电影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随着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发展,电影生产、发行和放映全面走上国营体制,按照计划经济模式统一规划、集中管理。
在当时国家经济基础尚嫌薄弱的条件下,这种模式有效地保证了电影的发展,但是越到后期越起到阻碍作用。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电影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导下,发展工农兵电影成为当时电影届的重要任务。
电影形态由此发生很大改变,军事惊险片、反特惊险片、少数民族题材片、戏曲电影片和喜剧片等多种样式都获得了发展。
另一方面,严格的计划经济方式同艺术创作规律、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和电影的娱乐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是这一时期无法回避的难题。
政治上的波动起伏直接或间接地对电影发展起到负面作用。
1、电影体制:新中国电影体制迥异于民国时期,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系和严格的计划经济模式,伴随着三大改造私营电影企业退出历史舞台,形成了四大国营电影制片厂:长影、北影、上影、八一。
新中国最早成立的东北电影制片厂以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为骨干力量,1949年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十七年时期共创作影片176部,其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桥》被誉为新中国“第一部描写作为新社会的主人翁的工人阶级”的影片。
该片在艺术表现上力图探索“工农兵电影新手法”,表现出了对新电影风格的渴望与追求。
其他代表作还有革命历史题材《白毛女》、军事惊险片《平原游击队》、战争片《上甘岭》等。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电影局统一进行题材规划,各电影厂承接具体拍摄任务,电影发行由电影局统购包销,配合宣传需要和城市乡村的不同特点安排影片上映,不考虑市场因素和商业习惯。
总之,生产与营销管理高度集中。
电影生产遵守严格的计划经济模式,即有计划地规划题材、严格掌握拍摄进度和统购包销的产品经营。
电影局每年进行一次题材规划,照顾到工业、农业、革命历史、儿童、少数民族等多方面选题,扩展了新中国电影的题材范围,而且保证了制作经费,但这种指令性生产又时常违背电影艺术生产的规律,给创作带来许多问题。
2、电影观念:新中国成立之前,电影虽然受政治理念、党派纷争的影响,也表现出左、中、右的思想倾向。
但总体上说,基本上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特殊商品,运行于商业环境之中。
电影的接受群众以城市市民为主,集中分布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不再被视为特殊的文化商品,而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宣传的工具。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成为指导电影创作的纲领性文件。
建国初期,拍摄工农兵电影、清除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在华影响是电影界的首要任务。
在电影发行放映方面,中央政府曾采取行政措施,减少美国电影的放映日数。
为了更好的普及电影,新中国陆续成立了2000多支流动放映队,弥补电影院数量小、分布城市集中的缺憾,让电影走向广大的农村地区,从而使新中国电影的接受群体较前发生根本改变,电影日益成为工农兵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在这种新电影观念的影响下,电影发生了从叙事到影像风格的全方位改变。
新中国电影的最重要特征是新的风格样式的出现,形成了与民国电影完全不同的总体风貌。
(1)塑造作为历史主体的“工农兵”形象是电影的首要任务。
产业工人、乡村农民和革命战争岁月中的战士形象,都在银幕上得到生动、真实的体现。
尤其是军事惊险片、反特惊险片这一新类型出现,如《野火春风斗古城》、《平原游击队》《渡江侦察记》、《永不消逝的电波》等。
(2)新中国团结少数民族的政策,使少数民族影片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如《五朵金花》《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等。
(3)伴随着中国传统戏曲的大规模继承与革新,电影戏曲片成为标志时代特征的片种。
如《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桑弧)等(4)儿童片及动画、木偶片受到重视。
如《鸡毛信》《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5)喜剧片样式完成了从讽刺喜剧向歌颂喜剧和轻喜剧的转型。
如《新局长到来之前》《不拘小节的人》《李双双》和《舞台姐妹》等(6)名著改编获得较高艺术成就。
如《我这一辈子》《祝福》《早春二月》《红旗谱》《青春之歌》《林家铺子》等。
3、电影与政治: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和严格的政治意识形态批评严重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
比如,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评,1957年“反右”和稍后的反右倾及电影界的“拔白旗”运动,都使一些电影人受到冲击,有些影片受到批判,创作情绪也受到影响。
“不求艺术上有功,但求政治上无过”成为艺术创作者的普遍心声。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电影首当其冲,江青全面否定“十七年”电影作品,全面否定“十七年”电影队伍,各电影制片厂被迫关闭,从1966年到1972年整整七年全国竟没有生产一部故事片,这在中外电影史上都是罕见的。
唯一可以看到的是这场“革命”的特产——样板戏电影。
为了捞取政治资本,江青将“样板戏”搬上银幕,并且要求创作者严格遵守“三突出”的创作原则3。
第二阶段:过度时期(1977—1992年)电影发展道路的再探索: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从1977年到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止的这段时期,是中国电影的再探索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主要特点:1、思想解放运动和电影创新运动的蓬勃发展,出现了各种思潮对于电影的要求及其内在的矛盾冲突;电影指导思想及管理方案在改革开放的总形势下也在不断变化。
2、在创作上出现了“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群体各展所长、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
3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3、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变,电影的商业性特征——“娱乐性”被强调出来,尽管它受到诸多阻挠,但还是一步步地扩大。
与此同时,“主旋律”电影被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要求而被肯定下来,得到大力的提倡和支持。
4、以“第六代”导演群体为主体的艺术探索同政府导向发生疏离,而又不能适应于市场,行进艰难,但也有成果。
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开始,电影的市场化要求更为激烈,一场更加巨大的电影变革被提上日程,在创作上更加清晰地显现出“主旋律”、探索及艺术片和商业片三方并不匀力的鼎足局面。
也正是在对电影观念进行深刻反省的过程中,大陆电影彰显出一段文化重构的艰难又辉煌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