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61f398483d049649b665815.png)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件)一、定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人大)制度的原则: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也就是说人民是一切权力的根源和所有者,只有人大等国家机关可以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由我国的性质决定的。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健全和加强人大制度的保证。
3、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的制度,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在集中的前提下发扬民主,所以民主集中制的重点在集中制。
它既是一种组织原则,又是一种活动原则。
4、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体现在有适当的少数民族代表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组成和任期①、地位: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第57条)这就表明了全国人大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②、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按照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
各代表团分别推选代表团的团长和副团长。
团长一般由各个省级地方和军队的最高一级的中共党委书记或地方人大的常委会主任担任,副团长一般由各个省级地方或军队的最高一级的地方人大的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担任。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③、任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①、最高立法权这主要体现在只有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其只要包括刑事、民事的基本法律。
②、最高任免权选举、决定和罢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领导人和有关组成人员。
③、最高决定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2f5814869eae009591bec0d.png)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国家管理形式、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一、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基本内容、优越性,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及表现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2、我国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3、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统一;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业和民族团结。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内容: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在普选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能。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5、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义务: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6、民主集中制:(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表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民主选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少数服从多数;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3)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集中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高考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梳理
![高考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d3141ef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d.png)
高考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梳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制度,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体现。
本篇文章将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定义、特点、组成和职权等方面,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定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依法选举产生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它是我国政治体制的基石,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和民主管理。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1. 代表性。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广泛代表人民利益的国家机关,代表各个社会阶层、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利益。
2. 平等性。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每个代表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平等的,反映了国家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3. 多层次性。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呈现出层层代表、分级负责的特点,有国家、地方、基层三个层次的人民代表大会组织。
4. 有委员会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作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专门的常委会,负责全面协调、处理重要事务。
三、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两个层次。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
代表通过选举产生,具有联席会议和年会制度。
2.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城市、县、乡、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
代表通过选举产生,主要负责管理本级行政区域内的事务。
四、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法律,选举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领导人,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审查和批准国家计划和预算等。
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与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具有以下作用与意义:1. 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力。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可以通过选举和被选举来参与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管理。
2. 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通过协商、议政等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02fbf0dbcd126fff7050bca.png)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人民行使国家全力的机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产生的?(1)广大人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的方式选出人民代表,由它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并对它负责,受他的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在全国人大闭幕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行使部分权力。
(3)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
并由它监督实施。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全国人大具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A、立法权:即制订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宪法、刑法、民法及一切法律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审议并通过,才能生效。
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订地方性法规。
B、决定权: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的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如:全国人大决定国家主席、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十一五发展规划等都由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C、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的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如选举国家主席,任免检察长,法院的院长等。
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3f1de0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b.png)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关于国家权力机关特别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职能、运作的原则和机制,以及国家权力机关同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关系的原则和机制的制度。
从内容上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包括四项具体制度:一是主权在民制度。
这就是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
二是代表选举制度。
它是人民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以及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领导人员的原则、方法、组织和程序的总和,是人民实现宪法规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的制度保障。
这是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的前提和基础。
三是民主集中制度。
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组织原则和运作原则。
从组织原则看,它主要是规范三个关系:即人大和人民的关系,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
从运作原则看,它要求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四是人大工作制度。
包括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的立法制度、监督制度、代表制度、会议制度、表决制度等。
以上四项具体制度互相贯通、结合,构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056594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1.png)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 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通过选举产生代表,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中行使权力,代表人民行使国家的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民主制度,是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监督权、任免权和宪法规定的其他权力。
- 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 三、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即全体代表决定大事,常委会负责日常工作,实行集中统一领导。
- 四、人民代表大会工作应当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密切代表与人民之间的联系。
3.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长征胜利后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农村根据地的建设,实行了集体土地制度和群众民主制度,预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
-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通过宪法,建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 1958年至1982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受到严重破坏和削弱。
-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不断加强和完善,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982年,我国通过新宪法,进一步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4.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五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代表组成,代表在选举中产生,每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选出若干名代表,特别行政区选出若干名代表,军队选出若干名代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分别由代表组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名词解释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7d1736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d.png)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名词解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建立起来的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大会制度。
它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法律和政治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代表议会制度。
代表议会是指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以集权或分权的方式,在国家层面或地方层面进行决策和监督。
在这个制度中,人民通过选举代表,参与国家和地方的政治决策,维护自身权益和利益。
代表大会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和委托,代表大会的决策具有相应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普遍参与、平等选举和代议制。
普遍参与是指所有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都有权参与选举和被选举,而不受其财产、族裔、宗教等因素的限制。
平等选举是指选举应该在公正、公平、透明的条件下进行,选民应当享有平等的选举权。
代议制是指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代表选民参与国家和地方的政治决策、立法和行政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多方面。
首先,它是实现人民民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保证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参与。
其次,它是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处理社会矛盾的机制。
代表大会作为一个核心机构,能够广泛地获取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及时解决社会矛盾。
再次,它是国家各类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机构,通过代表大会制度可以确保国家资源和权力的合理配置,促进国家治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最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监督机制,通过代表的监督和问责,推动政府履行职责和提高效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具体做法和程度。
它既可以在国家层面运行,也可以在地方层面运行,有的国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法定制度,有的国家将其作为一项传统习俗或仪式。
无论其形式如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承载了人民的意愿和权益,具有重要的政治、法律和社会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需要依靠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并保证选举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增强代表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同时也需要倡导民主意识和公民素质的提高,让更多的人民参与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来,共同建设更加民主、法治和富强的社会。
5.2课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2课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bb5d238f111f18583d05a19.png)
5、怎么办
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③坚定制度自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B、我国的政体
C、审判机关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人民民主专政
D、检察机关
E、基层民主管理形式
1.决定因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 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
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 人大代表 组成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作为 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 其他国家机关, 依法 行使各自的职权;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3、2011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走 过了57年的历程,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 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这一制度( )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②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保障了人民在国家机关直接行使管理国家 的权力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探究:材料是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的? 材料一:2015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中华人 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 次会议。与会代表来自全国各地,他们都 是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来,在大 会上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人 民主 人大 组成 国家 代表人民 权力 统一行使 民 选举 代表 机关 民主 集中 国家 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 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包括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2、关于全国人大: ①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机构中最高地位③职权: ②地位: 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关于人大代表:①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 国家权力机关 的组成人员。②权利: 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质询权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aef9ec689eb172ded63b7c2.png)
第四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政权组织形式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组织国家机关以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形式,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方式。
由于各国具体历史条件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其政权组织形式也各不相同,但大致可分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在资本主义国家,其政权组织形式又可分为二元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立宪制、总统制、议会共和制、委虽会制和半总统半议会制等。
1、二元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以君主为核心,由君主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政权组织形式。
其主要特征是,虽然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的限制,但这种限制的力量非常弱小,君主仍然掌握着极大的权力。
例如,议会中的部分议员由君主任命,议会制定的法律须经君主同意才能生效,内阁只是君主的咨询机构,并对君主负责等等,在现代国家中,只有尼泊尔、约旦、沙特阿拉伯等极少数国家实行这类政权组织形式。
2、议会君主立宪制的主要特征则在于---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的严格限制,以至于君主行使的只是一些形式上的或者礼仪性的职权,君主对议会、内阁、法院都没有实际控制能力。
现代国家中的英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和日本等国家建立的就是这类政权组织形式。
3、总统制的主要特征---是国家设有总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不对议会负责,议会不能通过不信任案迫使总统辞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美国是典型的总统制国家。
4、议会共和制的主要特征在于---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政府由获得议会下院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议会与政府相互渗透,政府成员一般由议员兼任,议会可通过不信任案迫使政府辞职,政府也可以解散议会。
意大利是典型的议会共和制国家。
5、委员会制的主要特征---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为委虽会,委员会成员由众议院选举产生,总统(行政首长)由委员会成员轮流担任,任期一年,不得连任:众议院不能对委员会提出不信任案,委员会也无权解散议会:瑞士是典型的委员会制国家,半总统半议会制的主要特征在于: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总理、主持内阁会议、颁布法律、统帅武装部队等大权;总理是政府首脑,对议会就政府的施政纲领或政府的总政策承担责任,议会可通过不信任案或不同意政府的施政纲领和总政策,迫使总理向总统提出政府辞职。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名词解释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c46d3d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8.png)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名词解释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指一种通过选举产生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在这个制度中,人民通过选举选出代表,代表们在人民代表大会中讨论并决定国家事务,以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这种制度是一种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也是许多国家的宪法所规定的。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的起源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和罗马共和制度。
这两种制度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民主元素,城邦制度中的市民通过集会讨论和表决事务,而罗马共和制度中的元老院则由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
在现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在法国大革命后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了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基本原则1. 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通过选举产生代表,确保代表们具有合法性和代表性,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代表们应该代表全体人民,无论其民族、性别、宗教或社会阶层。
2. 平等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强调每个人民都应该拥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无论其社会地位或财产状况。
这一原则是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公正和合法性的基石。
3. 多数决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通过多数决定原则,确保代表们的决策反映了大多数人民的意愿。
这种原则可以通过多数票制、简单多数制或比例代表制来实现。
4. 可撤换性:人民代表大会制保证了对代表的监督和可撤换性。
人民有权利在下次选举中选择其他代表,如果代表在任期内不能充分代表人民利益或存在严重不作为、贪污腐败等行为。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作用和挑战人民代表大会制在现代民主政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为人民提供了确保参与政治决策的渠道,使人民能够通过选举选举自己认可和信任的代表来行使权力。
其次,人民代表大会制为各种利益和观点提供了协商和表达的平台,有利于社会对话和决策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最后,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实现政府负责和透明度的重要机制,代表们必须对其决策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
然而,人民代表大会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简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简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eca240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a.png)
简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两院制相比较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它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也有别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的议行合一制。
因此,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从“人民代表大会”的字面上来理解,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句话:第一,人民群众选举代表;第二,由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第三,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即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由此可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然后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机关,并由国家权力机关来实施人民意志的制度。
根据这一制度,最终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首次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开始,这一制度就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长期的探索和思考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离开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将缺少根本性的制度保证。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就通过制定宪法,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具体规定。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内容。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任务。
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完善“一府两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制度。
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4821f81bceb19e8b8f6ba5e.png)
第一个设立“选民接 待日” 第一个用宪法维权的 代表 第一个投反对票的代 表 20年人大代表经历, 但因为说真话,办实 事为高官所忌,人大 代表生涯到04年结束。 人大代表~吴青
12.货币最早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 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 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 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职责(义务):(1)对人民负责 (2)接受人民监督。 权力: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立法权 决定权 人大的 权力 任免权 监督权
人大代 表的权 力
审议权 表决权
提案权 质询权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政府工作 报告,分组审议多项议案
全国人大代表在按表决器
偌大的值班室里,几个喝得醉醺醺的民警躺在椅子 上睡觉,剩下的人在悠闲地看电视。这是一位人大 代表听到反映后夜查某派出所时见到的情景。她站 在门口询问:“谁在值班?”得到的回答要么是呼 噜声,要么是不耐烦的两个字:“出去!”但是, 当她高声说“我是人大代表”时,值班室的人一下 子慌了手脚。针对该派出所懒散的根本工作作风以 及不热心为百姓服务的行为,这位人大代表向有关 部门反映了情况。后来,该派出所的相关人员受到 处分
14.2012年1月,中国混凝土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之一 的S公司宣布,将斥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P公司100% 股权,P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在全球混凝土泵车市 场占有率曾高达40%左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公 司出现严重经营困难。S公司并购P公司的积极作用在于 ①形成行业垄断格局 ②开拓国际市场 ③加速资本周转 ④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9bf994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a.png)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它的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人民通过各种渠道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以下基本内容:第一,代表选举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主要通过选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相应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代表的选举应当充分体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原则,充分反映各种社会阶层的利益和意愿。
第二,代表的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行使国家权力。
代表们有权制定和修改法律、选举和罢免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批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参加国际组织等。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架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分别设立不同层次的代表机构,如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市、县、乡和街道的人民代表大会等。
这些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表机构,它们由代表及其常委会组成,代表为全体成员,常委会为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
第四,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定期组织代表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开一次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则根据需要决定开会时间。
人民代表大会每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审查和批准国家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国家重要事项,选举和决定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等。
会议在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下进行,会议的议题由代表会议的常务委员会事先确定。
第五,常委会制度。
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代表大会有许多事项可以由常委会处理,如法律的草案和议案的审查、重大国际条约和重要国家决策的批准等。
常委会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由委员长、副委员长和若干委员组成。
总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全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表机构。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代表选举制度、代表职权、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架构、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制度和常委会制度。
2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6fafca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d.png)
中央军事 委员 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省政府
省高级人民法院
县级(自治县)国家机关
省人民检察院
县人民代表大会
县政府
基层人民法院
县人民检察院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乡镇级国家机关 乡政府
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政体的含义:
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 (统治 阶级采取何种方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对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A本题是考查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知识,①②③④都符合题 意。
材料二: 2009年2月28日,《食品安全法》在经历了四次审议,多次修改 以后,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4票弃 权通过。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从产生看,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从过程看,在人民代表大 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 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①含义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 度。
民主
在我国,凡属全国范畴内的重大问题,以及重大的方针、
政策,中央国家权力机关制定通过之前,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
见。
将那些积极的、合理的,能反映问题本质的意见集中起来, 形成领导的意见、决策或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 。
C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的民主,同样具有阶级性,不具有全民性,③ 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90dccbe1a37f111f1855b6c.png)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节主要包括四个问题一、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确立的背景与西方议会制的不同)二、为什么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怎样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案例分析一、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确立的背景与西方议会制的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即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国体与政体:国体是国家的性质,及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掌握。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只要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家的具体的政治制度。
背景:1840年后,中国逐步沦为半知名内地半封建社会,从那时起,各阶级,阶层就围绕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开展了长期和激烈的斗争。
比如,戊戌变法有人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北洋军阀的伪宪制,国民党的国民大会都没能成功。
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这些都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吧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得出了结论,符合我国国情的只有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9月。
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不同:1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有着本质的区别(课本p226)简单归结一下:我国是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根本利益一致;西方议会主席是由各个政党、各个利益集团、各种社会势力政治分赃的结果,每个党团背后站着供养他的利益集团,议员们勾心斗角,尔虞我乍。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有着本质区别。
”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我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而西方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分别有议会、政府、法院把持)有时候由一个政党控制,有时候由不同政党分别控制,经常以牺牲民众利益为代价,互相扯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9510a0703d8ce2f006623d8.png)
最高人民 检察院
最高人民 法院
国务院
中央军事 委员会
各部委员会
(一)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
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审判机关 国家检察机关 国家军事机关 中央国家机关 地方国家机关
我国国家机构示意图
民 主 集 中 制
少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 、
——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 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1)集中必须以民主为基础,这样才能充分 集中必须以民主为基础, 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2)民主必须以集中为保障,才能集中统一 民主必须以集中为保障, 人民意志, 人民意志,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在我国国家机构中民主集中制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我国国家机构中民主集中制体现在哪些方面?
“看病难”仍是今年两会的焦点之一,人大代 看病难”仍是今年两会的焦点之一, 表利用会议休息时间深入病房了解群众疾苦。 表利用会议休息时间深入病房了解群众疾苦。
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2、人民代表大会是如何对重大问题进行决 策的? 策的? 结论二: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 结论二: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 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组成人民 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权力。 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权力。 对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 对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 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d035f3887c24028915fc38c.png)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定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又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基本内涵: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通过民主选举而产生,他们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
2人民代表大会极其常委会集体行使职权,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各项事宜。
宪法和各有关法律规定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极其常委会的职权。
3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即“一府两院”都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它负责,接受它的监督。
4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人大的完善:第一:加强制度建设:第二:抓紧立法工作:第三:加强监督工作:第四:人大代表素质不断提高:实际运行:人民代表大会工作逐步程序化-会期制度、发言人制度、表决制度逐步规范与成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地位:这一制度能全面、直接反映国家的本质,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这一制度决定国家的其他制度和政治生活各方面。
这一制度使国家机关得以组织、运转,国家权力得以正确、有效行使,从而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作用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途径是政府权力合法性源泉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有效组织形式是联系群众﹑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是保证国家稳定的重要机制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纵向看:高于任何一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横向看:“一府两院”都由他产生,受它监督,从属于全国人大组成:区域代表为主、职业代表(解放军)为辅。
人大代表的角色定位: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和人民意志的表达者,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人大代表具有高度的人民性。
人大代表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政治、文化、身体等。
主要作用:人大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有助于保持我国社会主义方向;2、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同时也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3、制定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促进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4、立法权、监督权等权利的实施,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是政府权利合法化的源泉;6、是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强有力保证;7、有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8、监督其它国家机关及其人员,防止腐败现象出现。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02a72df240c844769eaee59.png)
集中必须以民主为基础,才能充 拓展分析: 分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民主不是无政府主义的,必须以 集中为保障,才能集中统一人民意志, 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表现
从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的关系看 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国家机关之间的横向联系 从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而言 ----国家机关之间的纵向联系
委会依照法定的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 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③任免权: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 成的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等权力。
④监督权: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政府、法院和检察
院的权力,人大对政府各级干部都有权进行监督。
特别提示:
四个权力的区分关键是看内容,而不能看 文字中有没有“决定”二字。 (1)、如果是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 是立法权; (2)、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干部任免的决定 则是任免权; (3)、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 是决定权; (4)、审议通过上年度的工作报告是监督 权,下年度工作报告是否批准属决定权。
各部委员会
(一)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
探究与共享
1、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什 么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 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人大代表质询政府的财政预算,否决人民法院的 工作报告说明了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决定权监督权,政府和 法院要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3、你能初步归纳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 容吗? (P61)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 的主人。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能在人民授权 的法定范围内行使国家权力。 (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 民代表是各级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他们由民主选 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 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3)人民代表在自己的生产、工作和社会生活 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 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 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因此,在我国,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宪法解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宪法解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340848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3.png)
宪法解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织原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制度。
本文将从宪法层面解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功能和作用,以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通过选举产生,按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履行立法、监督和代表职责的国家机关。
它是将人民民主的原则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具体体现,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和意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体的基础和核心之一。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作用1.立法功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最高立法权,可以制定和修改国家法律,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2.监督功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以对国家机关和公务员进行监督,确保政府的公正和透明,维护国家法制的权威和稳定。
3.代表功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愿,履行人民的代表职责,通过集体作决策,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中占据重要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体现了人民统治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的立法、监督、决策权力,保障人民的意旨得到贯彻和执行。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充分发挥了人民的主人翁地位,确保人民通过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决策。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依法治国的体现,通过立法和监督的职能,确保国家管理和决策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总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原则。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确保了人民的权益和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实现了政府的民主与法治,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导读:规章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篇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性质和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按照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
各代表团分别推选代表团的团长和副团长。
团长一般由各个省级地方和军队的最高一级的中共党委书记或地方人大的常委会主任担任,副团长一般由各个省级地方或军队的最高一级的地方人大的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担任。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任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如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
在非常情况结束后一年内,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1、修改宪法;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监督宪法的实施;3、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4、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6、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7、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8、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9、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10、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11、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12、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13、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14、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15、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常设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和任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有权罢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它行使职权到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常务委员会为止。
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1、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2、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3、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4、解释法律;5、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6、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7、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8、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9、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10、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1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12、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并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13、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14、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15、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16、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17、决定特赦;18、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19、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20、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副委员长、秘书长协助委员长工作。
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设立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专门审查补选的本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新选出的下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资格。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会议在常委会组成人员中提名,由常委会全体会议通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专门委员会。
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
第九届全国人大设立了民族、法律、财政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外事、华侨、内务司法、环境与资源保护以及农业与农村共9个专门委员会。
各专门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一般由副委员长或人大常委会委员担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且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
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权力机关。
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组成。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组成。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以及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出的代表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
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于每年第一季度举行,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
经五分之一以上的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上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召集。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选举主席团,由主席团主持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是: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有权罢免上述人员。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并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决定,制定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应当报授权决定规定的机关备案。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保证国家计划和国家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执行情况的报告;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选举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区长、副区长;选举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出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不适当的决议;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