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
小学数学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记录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记录在学校组织的研修活动中,我执教了《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老师们就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化作用方面进行了评课。
主要内容记录如下:五年级池老师: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人机交互式的互动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主动性例如本课分别在点子图、方格图上找小强的位置,以及演示找其位置的方法和过程,都让学生自己亲自操作电脑来找,无论找对找错,电脑都可以立即反馈出来,还有“快速找药”等很多环节都采用这种人机交互互动的学习方式,这种操作方式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处理工具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年级郭老师:运用信息技术,直观而形象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本课有两大主线贯穿始终:其中一条是图例的抽象和演变:由实物图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这一抽象的过程,通过课件的渐变细腻而清晰地演示出来,在课件展示中,这一演变的过程逐步递进、简化、抽象,使学生对数学的简捷性和抽象性有了深刻的感受和体会,这一效果是任何语言描述和文字描述所望尘莫及的。
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真正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这些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年级吴老师:运用信息技术,多方位地调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本课小游戏:“快速找药”,其雏形是五上教材97页第7题,原本的练习形式单调枯燥,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赵老师在组内教师的集思广益下,将练习改编成了一个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小游戏。
通过男女对抗赛的形式,营造了一个气氛热烈、高效有效的学习氛围,既练习了用数对表示位置,又练习了根据数对找位置,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新知识,使学生更加感受到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简明性和和准确性。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有幸聆听了授课教师姓名老师的《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成功之处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授课教师姓名老师在导入环节,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熟悉的教室座位情境,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座位在第几组第几排,从而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
这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的方式,不仅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新授环节,授课教师姓名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示位置,然后再小组交流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表示方法。
授课教师姓名老师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逐步抽象出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3、练习设计有层次,注重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授课教师姓名老师在练习设计上,不仅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巩固,还注重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例如,在基础练习中,让学生用数对表示教室里同学的位置、电影院里座位的位置等,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拓展练习中,让学生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找出相应的点,或者根据点写出相应的数对,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此外,练习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填空、选择、判断、操作等,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练习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多媒体运用恰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姓名老师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展示、动画演示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
本周听取了朱老师的《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可以看出,朱老师的准备非常充分,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一节非常值得学习的一节课。
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因此朱老师在教学时,首先唤醒学生原有的“行、列”的知识,通过让学生自己来描述的位置,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然后通过交流评价,自己认识到这些方法的不足,引发学生产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体会学习新知的必要性。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
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尽情释放。
第一次探究,让学生创造位置的描述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思考的空间,学生的思想无拘无束,创新灵感、创新思维不断涌现,课堂真正成为了他们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乐园。
接下来是深入探究更简洁的表达方式环节。
根据数学的简明性特点和符号化特点自己创造更简洁的表示方法的环节中,然后再针对学生自己创造的方法,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让学生产生矛盾冲突,抽取共性,从而产生确定位置的方式——数对。
可以说数学的特点促进了数对的产生,数对的产生也符合数学的特点。
使学生对于“一对数”确定位置的理解也更加清晰了。
课堂中,通过教学的层层递进与发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前后对比反思,及时提升学生的认识。
通过学习,学生真正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不但感受到了数学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数学符号的简洁清晰,这些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在表述数对时的用语如果更加严谨一些就更好了。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重点与难点: 数对的表示和 坐标系的建立
教学方法:讲 解、示范、练
习和互动
教学效果:大 部分学生能够 掌握数对确定 位置的方法, 但少数学生仍
需加强练习
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提升
回顾教学过程:梳理教学内容和方法,分析教学效果 评估教学目标:对照课程目标,评估达成情况 反思教学不足: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提升教学能力:针对反思结果,提出改进措施,提升教学能力
课堂互动和讨论的效 果良好,学生在互动 中积极发言、认真思 考,对课程内容有了 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对数对确定位置的掌握程度
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运用能力: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对确定位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堂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数对确定位置的讨论和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能够按时完成数对确定位置的作业,并且正确率较高。
知识点:数对的 概念和表示方法
重点:如何用数 对确定位置
难点:数对在生 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解 、演示、小组讨 论和实践操作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解、 示范、小组讨论、 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PPT 演示、实物展示、 互动游戏、小组 竞赛
强调实践操作和 体验,注重培养 学生的实际操作 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对数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对数对概念 的理解程度
学生能否正确应 用数对确定位置
学生在解决实际 问题时对数对的 应用能力
学生对数对概念 的掌握程度和应 用能力
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课程中涉及的实际问题数量和难度适中,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挑战。 通过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1】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难度不大,学生都能快速掌握,但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引导学生轻松自主的认识数对并非易事。
本课教师开门见山从实际座位场景引出数对,这也是教学中常用的一个环节,接着在练习中从(5,2)实地与书本位置的指认到随机报出数对请学生起立再到只给出列不给出行让学生体会行列的重要性,完成数对的第一层次学习。
第二层次要让学生在坐标轴上找位置,这次不同于之前的开门见山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由点到线再到图形,步步递进完成在坐标图中确定位置的教学,体现坐标图的作,层次清晰。
然而到了回顾阶段学生仍有诸多疑惑,为什么学数对?数对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从左到右?为什么先列后行?这些本该在课堂内解决一二的问题,却并未充分解决,我想教师在设计环节时,不妨从学生的角度入手,适度调整教学环节的顺序,让学生在经历中理解这些问题。
【2】张老师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课,知识点不多,内容比较简单。
张老师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
课堂上评价性语言也很多,学生回答正确时,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上这节课,我觉得关键要注意两点:一是如何把看似简单的内容上出深度和厚度,把课堂上的丰富多彩;二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探究的欲望。
这两点,我觉得张老师可能做得还不够。
比如引入部分,张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位置,从生活情境引入比较好,但就从几个学生的回答,马上引入新课,并没有激发学生要学习新知的动机。
在新授部分,对列和行的教学没有到位,师在提问“同一个位置为什么有不同的说法”这一问题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让学生感受到要统一确定位置的方法这样的需要。
在引出数对的环节上,老师也没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要产生“数对”的需要,是老师直接告知数对,而不是探究出数对。
这个环节的处理上,可以从把学生的作品进行比较,为什么这位同学记完了,其它同学没记完?再让记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
建议:强调一下数对地写法,以及看图确定位置和实际生活中由座位确定位置地异同.
分钟
本环节通过谈话,既复习了旧知,又拉近了师生距离,猜儿子还引起了学生地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课前谈话时时间过长,若能短一些可能效果更好.
二、新知探究
、给学生提示用数对来准确找到儿子所在位置.在“确定位置”前板书:数对.并给出儿子所在位置地数对().
、请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说出自己认为儿子所在地位置.
、引导学生说出要确定位置必须知道顺序和方向.板书:顺序,方向.
、让学生知道列和行分别从哪边数起.
、让学生根据儿子朋友地位置()来准确地找出儿子地位置.在“数对确定位置”前板书:用.(此时课题已经板书完整:用数对确定位置)
分钟
整个环节层层深入,一步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地想法并解决提出地新问题,突出了学生地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地能力.
四人小组讨论前若能让学生自己先思考,或者把其中一些四人小组讨论改为两人小组讨论,可以避免讨论形式单一化.没有强调数对地写法.
三、巩固练习
、师随便点儿子集体照上地人,让学生快速用数对说出他们地位置.
、让学生把自己在教室里地位置用数对写下来并发言.询问学生还有什么疑惑,和学生约定从哪边数起地规则.
、师报某行某列,让学生迅速举手.
、和学生一起找班里地“大官”.
分钟
整个环节地设计都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列和行地认识,从儿子地集体照自然地过渡到具体地座位中来,让学生在愉快地气氛中巩固了知识.还有让学生不断地提出新地问题并合作解决,培养了学生地问题意识.
若能跟学生说说看图纸确定位置和实际座位确定位置有什么异同就更好了.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在学校数学教研组组织的观课活动中,我听了李爱华老师的《用数对确定位置》,李老师这节课总体来看比较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在导入环节,从学生崇拜的军人阅兵方阵视频来导入课题,更贴近现实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2、教学中体现了数学贴近生活的思想,每一个练习题都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既渗透了数学知识,又联系了生活实际,实现了学科之间的整合。
课件在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学生对数对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3、课堂层次感较强,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教学环节设计的科学合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实际教学活动,环节之间的过渡巧妙自然。
4、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难点是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李老师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把具体实物图形抽象为直观的圆点图、方格图。
数与形互相帮助,让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相得益彰,这也是本节课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
5、教学中李老师充分运用了ppt课件,在主题图中同步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轴与纵轴,学生在动脑想,开口说,用眼看,用耳听的多种感官作用下,建立起具体的行、排与抽象的坐标系中横轴、纵轴的关系。
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了良好的空间观念。
6、学生回答正确时,及时予以肯定、表扬等等,评价性语言很多。
几点建议:1、在小组讨论的时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学生自由活动不够充分。
在汇报讨论结果的时候又过于仓促,没有给学生留下自己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时间。
2、过于依赖课件,在还没有介绍点子图时不应该叫学生到点子图中找小强的位置。
李老师是在黑板上总结出了“第3列,第2行”,如果这个时候叫学生直接讨论“第3列,第2行”表示方法我想效果会更好,而且能为教师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3、从学生回答问题来看,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程度不是很好,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完整的回答问题,尽量少一些提示,避免填空似的回答问题,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
评课人
吴华妙小教理2011班201114403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课时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四人小组讨论前若能让学生自己先思考,或者把其中一些四人小组讨论改为两人小组讨论,可以避免讨论形式单一化。没有强调数对的写法。
三、巩固练习
1、师随便点儿子集体照上的人,让学生快速用数对说出他们的位置。
2、让学生把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写下来并发言。询问学生还有什么疑惑,和学生约定从哪边数起的规则。
3、师报某行某列,让学生迅速举手。
1、师报一列数对,让报到数对的学生站起来。
2、不满足学生东施效颦,请学生来挑战自己,让一行的同学站起来。
3、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看看是否还能超越,生报出了(1,1),(2,2)...(6,6)。
4、鼓励学生继续超越,表扬报出(4,x)的学生。
5、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然而然地把(x,x)改为(x,a).
2、经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数学化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体会数学的价值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经历逐渐抽象出数对的过程,会用数对表示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分析
时间安排
教学结果分析
建议与设想
一、谈话导入
1、和学生约定回答时举手的手势。
6、用报数对的方法请学生一一坐下,请学生说今天的收获并总结。
教研六年级《用数对确定位置》听课评课(2020)
教研六年级《用数对确定位置》听课评课(2020)
今天有幸聆听了罗玉明老师的《用数对确定位置》感受颇深,获益不少。
在她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印象颇深。
下面还有我一点点浅薄的意见:
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难度不大,学生都能快速掌握,但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引导学生轻松自主的认识数对并非易事。
本课教师开门见山从实际座位场景引出数对,这也是教学中常用的一个环节,接着在练习中从(5,2)实地与书本位置的指认到随机报出数对请学生起立再到只给出列不给出行让学生体会行列的重要性,完成数对的第一层次学习。
第二层次要让学生在坐标轴上找位置,这次不同于之前的开门见山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由点到线再到图形,步步递进完成在坐标图中确定位置的教学,体现坐标图的作,层次清晰。
然而到了回顾阶段学生仍有诸多疑惑,为什么学数对?数对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从左到右?为什么先列后行?这些本该在课堂内解决一二的问题,却并未充分解决,我想教师在设计环节时,不妨从学生的角度入手,适度调整教学环节的顺序,让学生在经历中理解这些问题。
以上都是我个人不成熟的一些看法,如有什么不到之处请大家指正。
2020年11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听了于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一课,我觉得于老师的这节课上得很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找准起点,重视学生已有经验。
上课伊始,教师以“位置”为话题与学生进行对话。
师:今天有许多老师来我们班听课,有的老师坐在教室的后面,有的坐在走廊的中间,还有的坐在教室的前面。
这句话描述了老师们在我们教室里的什么?(位置)那么就以刚才回答问题的小青同学为例,谁来描述一下他的位置?接着出示课件,引入今天的学习。
这样引入新课简练,从学生身边的话题情境出发,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生的思维带进课堂。
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搜集信息:学生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究竟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了什么程度。
教师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而且还能为新课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做好了学习前的铺垫。
二、运用对比教学,细腻处理重难点。
在本节课中,教师多次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主动轻松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在学生描述小青的座位写法时得出多种不同的方法,最后通过比较这6种方法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从而优化出数对(3,2)表示最简洁、方便。
又如在用数对表示第2列第4行时,有的学生说是(2,4)也有学生说成是(4,2)这时老师对(4,2)与(2,4)进行了比较与拓展,使学生进一步认清数对描述物体的位置时应该先写列,再写行,让他们明确,尽管两个数字相同,但前后的位置不同,指的就应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这样处理,显得老师的教学细腻中见真知,整节课实在而高效。
再如,老师出示数对让学生站起来,通过在数对中加入字母,一方面强化本课的教学难点。
先通过(2,y),(X,3),(X,Y),依次逐步抽象出数对的本质。
最后,在公园图中,研究特殊点(0,0)位置。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同时为进入初中学习函数知识做了有效的渗透与铺垫。
三,探究递进,体现知识形成的循序渐进。
整节课像一个“链子”,一环套一环。
特别是在探究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的过程中,老师始终将“说小青的位置”串联这一探究学习过程。
教研活动《用数对确定位置》听课评课稿(2020)
教研活动《用数对确定位置》听课评课稿(2020)今天有幸聆听了刘璇老师的《用数对确定位置》,感受颇深,获益不少。
在她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印象颇深。
下面还有我一点点浅薄的意见:刘老师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课,知识点不多,内容比较简单。
刘老师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
课堂上评价性语言也很多,学生回答正确时,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上这节课,我觉得关键要注意两点:一是如何把看似简单的内容上出深度和厚度,把课堂上的丰富多彩;二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探究的欲望。
这两点,我觉得刘老师可能做得还不够。
比如引入部分,刘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位置,从生活情境引入比较好,但就从几个学生的回答,马上引入新课,并没有激发学生要学习新知的动机。
在新授部分,对列和行的教学没有到位,师在提问“同一个位置为什么有不同的说法”这一问题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让学生感受到要统一确定位置的方法这样的需要。
在引出数对的环节上,老师也没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要产生“数对”的需要,是老师直接告知数对,而不是探究出数对。
这个环节的处理上,可以从把学生的作品进行比较,为什么这位同学记完了,其它同学没记完?再让记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接着让学生讨论交流,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把这两个数字隔开?这样一步步探究出数对。
在数对中哪个数字表示列,哪个数字表示行的区分上也要强调,在让学生写数对时可以写数字一样的,问两个数学表示的意思一样吗?最后还可以追问下学生,相比之前的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强调用数对表示位置更加简洁明了。
在练习中,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感觉没有游戏的气氛,也没有在比较中深化今天的知识。
比如可以找一些特殊如(1,1)、(2,2)、(3,3)……这样的座位,让站起来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自己是(1,1),还可以找数对(1,2)、(1,3)……让学生说发现了什么等,让学生知道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
告诉亦可创造有价值的课堂----评《用数对确定位置》哈市道里区进修学校栾燕睿智的课堂总能给人留下永久的印象。
纵观整个课堂,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生探究数对的表示方法。
用孩子最喜欢的找一找游戏引出《确定位置》,传统的教学,教师一般只需要几分钟,让学生接受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就行了,而她却精心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去体验,去经历数学家确定位置的这一过程,而让学生不盲目服从,而是通过亲身的体验探究,让学生们去发现,去验证,从而充分体现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整个过程,刘老师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导入环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情境引入,只有引人入胜的多层教学悬念。
学生在经历1张图片时“无”条件,5张图片时“觅”条件,多张图片时“给”条件,探究之后“供”条件之后有应用教师给出的条件得出“数对”的概念之后,又应用概念“释”条件。
“数对位置”知识的讲解并不是这节课的最终追求目标,“数对位置”知识的探究与形成过程才是这节课的终极价值取向。
一句“还要加上什么条件”的多次问题引导既尊重了学生个体,还生成了多次对新条件的探索,更加深了学生对数对位置概念的深刻理解。
拉大了课堂教学深度、宽度、广度与厚度。
这就是教师创造性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本质所在。
练习的设计也独具匠心。
班级座位解放了学生的大脑,解放了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思维,同时,还大气的体现出“点-----线-----面”的数学教学文化。
动物园示意图通过在数对中加入字母,(2,y),(X,3),依次逐步抽象出数对的本质。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同时为进入初中学习函数知识做了有效的渗透与铺垫。
我们更是看到刘老师仔细观察倾听了孩子们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最后共同质疑、交流,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理解。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无论是那一种方法的建构,都离不开两个量,也就是平面几何中位置的确定必须由两个参数来决定。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我想从以下三点来谈一谈本节课:⒈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知识基础,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利用课件呈现了小青所在班级的座位表,抛出问题“小敏的位置在哪?”,这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学生的描述可能比较准确但不够简练,也可能比较简练,但不够准确,再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使他们认识到这些表示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产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体会到学习新知的必要性。
⒉巧妙引导,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
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和思考,学生认识到自己描述位置的方法不够规范、准确、简明,这时。
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将描述的方法统一到列与行的认识上,并且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表示小敏、小青和小华的位置,进一步感受到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简明性和准确性。
而这一环节是学习在方格图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的必要的过渡。
⒊感受并创造: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
利用教师连写了三个同学的位置后的劳累感,发出抱怨“一连写了三个同学的位置,手都有点酸了,看来用列和行来确定位置的这种方法还是不够简洁啊!还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呢?”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再次点燃起来,进而引入“数对”的读写法的学习。
此外,通过辨析表示两个不同位置的数对(2,3)和(3,2),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促使学生的深入思考,发现数对中两个数是有序的。
另外,利用现有资源——本班的座位表,让学生先用列和行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再用数对来表示自己的位置这一环节,体现了数学学习回归生活这一理念,进一步巩固了新知。
而在这一板块中,孙主任还设计了一个趣味游戏——“找朋友”。
不仅巩固了用数对来确定位置这一新知,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对中的两个数缺一不可”,丰富其对数对的认识。
同时这也为在方格图上确定一个点位置的学习作了铺垫。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共9篇)
篇一: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本堂课,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层次清晰,教学效果较好。
在教学列和行的含义时,老师导入教学,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受生活习惯的影响,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用“排”或“组”的概念交流猜想时,他们得出了不同的答案,从而产生了认知冲突,引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
在这里,老师通过告知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课堂教学更加有序、有度。
在教学数对的含义和写法时,老师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一些符号加以记录,实质是教师又一次创设认知冲突的体现,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提取共同的合理成份,说明正确规范的书写方法,“数对”引出自然有序,语言简明清晰。
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老师通过活动,先让学生明确有关于列与行的规定,再通过一系列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期间,教师预设充分,在学生易错处引领,促进了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意义的建构。
而且,老师还用体验性活动引发学生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思考,进一步让学生把握数对的实质,培养了学生的符号化思想。
在后面的练习中,通过一些生活情境,在学生的交流中,培养学生了运用知识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要求学生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会用语言文字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数对的学习将为学生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
纵观几节课:首先,老师们都注重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习需要,让学生主动学习。
课始的激发矛盾,让学生产生学习本节课的需要。
其次,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
在老师提出用一个数对怎样表示第三列所有同学后,对学生不同的回答,老师能够及时追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及时作出评价,激发了学生了学习兴趣。
第三,知识面的拓宽。
本节课老师们介绍了数对的产生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地球仪经纬网的确定、居家装修的学问等等。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该让学生知道数对的知识是怎样产生的,只有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
数学又是服务于生活的,为学生拓展数对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对、用好数对知识。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今天听了XXX老师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受益匪浅,现将我对这节课的评课稿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一、课程目标XXX老师在课程开始时便明确了本节课的目标——让学生掌握数对的概念,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对确定位置。
这个目标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对四年级数学教学的要求,也与本节课的内容紧密相关。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本节课主要涉及了数对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XXX老师通过以下方式组织教学内容:1.情境导入: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明白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重要性。
比如通过描述教室里学生的位置,让学生用数对来表示。
2.知识讲解:通过讲解数对的概念、表示方法等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和应用。
3.巩固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加深对数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4.拓展应用: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方法上,XXX老师采用了问题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掌握知识。
三、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XXX老师有以下几个亮点:1.自然流畅: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各个环节之间衔接得当。
比如在讲解完数对的概念后,老师自然地引导学生探究数对的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2.注重实效:在教学过程中,XXX老师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比如在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时,他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师生互动:本节课中,XXX老师充分注重了师生的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比如在巩固练习环节,他让学生上黑板演示答案并解释思路,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时间掌控得当:XXX老师对教学时间的掌控非常得当,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都得到了合理的分配,既没有浪费时间,也没有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听过很多老师讲过《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但周老师这节以“小压在哪里”为主题的设计别开生面,新颖巧妙。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富有童趣。
在最开始让学生描述出小鸭的位置,引出要想确定位置,首先要知道方向和距离,通过“世界这么大小鸭想去看看”再次发问“我们应该怎样确定位置呢?这时激发了学生学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想象力,对于学生给出的多种方案周老师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出用数对的方法、最后周老师通过小鸭潜水把问题设定为在三维空间里该怎么确定位置?开放性的探究、活动性的体验、智趣话的游戏,价值观的教育都在周老师这节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一是周老师说:“有没有最简洁的方法?更加统一的方法记录呢?”学生给出了多种方案.老师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总结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正确书写方式。
最终引导出最正确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表示方法。
这个方法是孩子们想出来的,经进全体学推理而来的。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到知识的由来、更加准确的认知和记忆:我想这远远超过了老师的直接告知,而更加易于理解和记忆。
.古人有言: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不纳也。
教育应中应该尽量鼓励儿童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二是周老师说:“如果你是数学老师.你会问学生什么问题?”这让学生从学习者和接受者的角色转换为提问者,儿童的提间力对儿童自的学习有深远的影响、提问力是儿童的动力之源,谁问谁学。
: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此解决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以看出周老师的“大格局"大智慧。
周老师这节课实现了数学思维、艺术审美、科学精神,多种品质的融合,展开了深度教学,听了周老师这节课也使我受益匪浅,感恩遇见,感恩学校组织的每一次学习带给我的收获。
一路成长,不断前进,虽然很慢,但我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评课稿4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评课稿《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评课稿4篇《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评课稿1课堂教学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激励功能,是落实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可以说,课堂评价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
因此,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成为了我们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而现实中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又做得怎样呢?如何能使我们的课堂评价更为有效呢?基于这样的想法,带着学习和观察研究的目的,我认真聆听了须敏霞老师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
从教学目标的准确确定到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这节课流程清晰、语言精练、讲练结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但是,对于课堂上学生回答后的信息处理,也就是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让我有些许的不满意。
当然,这只是一名语文教师的个人浅见。
我认为,教师的评价语言首先要真诚、有亲和力,具有调节性,不能一棒子把学生打死;其次,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正确、有探究力,具有启发性,能有效地把学生的思维引领到正确的方向;再次,教师的评价语必须要热情、有感染力,具有激励性。
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成为思维碰撞的天地。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评课稿2最近听了校内几位老师的《用数对确定位置》同课异构,收获很多。
张晓燕老师上课干练,厉登高老师的课问题意识很强,候详海老师课设计的很精巧,章晓燕老师的课开放。
其中章晓燕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章晓燕老师的设计层次分明。
从啦啦操引入,贴近生活,学生有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意见不统一,为了统一怎么办?板书很多学生的说法,体会同一位置很多不同方法,学生产生统一的需求。
二、课上教师关注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注模型的建立,利用图到圆圈的转化,然后是数对的基本要素列和行,更加明确了列行的含义、规则。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传递完成的,知识只能在综合的学习情境中被交流、被感悟、被结晶。
而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知识点不多,内容比较简单,上这节课,关键注意两点:一是如何把看似简单的内容上出深度和厚度,把课堂上的丰富多彩;二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探究的欲望。
这两点,在胡伟华老师和夏春红老师的课堂上得以具体的体现,下面我就对比着对两位老师的'课堂处理方式进行简单的评价。
一、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为载体,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两位老师的引入课题部分截然不同,胡老师通过课前谈话,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位置,介绍班级,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然后引入课题,自学课本,认识行列后再出示主题图,用刚学的知识来描述位置。
而夏老师也是用课前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先尝试写自己的位置,学生这个时候的语言是不完整不规范或者是不正确的,然后老师也是引领学生一步一步自学课本,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位置,学习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需要才引起学习的动机。
二、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活动形式多样有趣。
两位老师在新授的过程中,都采用了自学课本的方法,引领学生逐渐抽象,由繁入简,由实物图到点子图再到网格图,逐步深入,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课后感受
整体看,两位老师上出了真实扎实的原味课堂,没有作秀的感觉。
上这样比较简单的一类课,我认为应该体现两个主线:以自学为主线、以训练为主线、以全体参与为导向。
学生在自学的时候,做到三点:一读二说三。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今天上午听了雷老师的一节五年级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感觉收获很多,教者能够很好的解读教材,把握好教材重难点,能够充分的用好和处理好教材。
教学中学教者够凭借原来的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从而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一、领会教材,才能走出教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不难,教学也不复杂,没有高含量的思维。
但雷老师把告之式的内容变成让学生对“知识与生成”过程的体验,由赵亮同学座位的多种说法到统一标准的唯一性,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不仅仅是体现简洁性,让学生体验到“规则与需要”的关系,沟通和交流的统一性,使学生意识到知识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实际的需要。
正是有了这样的思考,教学设计才显得如此有心机,这正是教师对教材的领会,是对“用教材教”这一理念的落实,更是教师对高品位教学的理性追求。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身边找到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课开始出示赵亮班级的座位图,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请说一说赵亮同学的座位,结果说法不一致。
让他们初步感受到:要确定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
同时,使学生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象。
例如导入时的“猜猜看”游戏和练习时猜字谜的游戏等,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习情境中,学得积极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雷老师灵活利用本例题素材,根据教学设计对原来的方格图进行了调整,先出示场馆所在的点,“你们能用数对表示吗?”让学生观察思考,数对需要的两要素列和行,然后在图上确定好列和行,这样的结构化过程对学生真正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非常有必要。
如“你们能在图上找到(7,6)的位置吗?能找到数对所对应的点吗?”数与点能不能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一矛盾的激发,让学生考虑到列数不够,要增加一列的办法。
2018-2019-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优秀word范文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篇一: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本堂课,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层次清晰,教学效果较好。
在教学列和行的含义时,老师导入教学,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受生活习惯的影响,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用“排”或“组”的概念交流猜想时,他们得出了不同的答案,从而产生了认知冲突,引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
在这里,老师通过告知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课堂教学更加有序、有度。
在教学数对的含义和写法时,老师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一些符号加以记录,实质是教师又一次创设认知冲突的体现,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提取共同的合理成份,说明正确规范的书写方法,“数对”引出自然有序,语言简明清晰。
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老师通过活动,先让学生明确有关于列与行的规定,再通过一系列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期间,教师预设充分,在学生易错处引领,促进了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意义的建构。
而且,老师还用体验性活动引发学生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思考,进一步让学生把握数对的实质,培养了学生的符号化思想。
在后面的练习中,通过一些生活情境,在学生的交流中,培养学生了运用知识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要求学生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会用语言文字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数对的学习将为学生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
纵观几节课:首先,老师们都注重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习需要,让学生主动学习。
课始的激发矛盾,让学生产生学习本节课的需要。
其次,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
在老师提出用一个数对怎样表示第三列所有同学后,对学生不同的回答,老师能够及时追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及时作出评价,激发了学生了学习兴趣。
第三,知识面的拓宽。
本节课老师们介绍了数对的产生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地球仪经纬网的确定、居家装修的学问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用数对
确定位置》评课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听了于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一课,我觉得于老师的这节课上得很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找准起点,重视学生已有经验。
上课伊始,教师以“位置”为话题与学生进行对话。
师:今天有许多老师来我们班听课,有的老师坐在教室的后面,有的坐在走廊的中间,还有的坐在教室的前面。
这句话描述了老师们在我们教室里的什么?那么就以刚才回答问题的小青同学为例,谁来描述一下他的位置?接着出示课件,引入今天的学习。
这样引入新课简练,从学生身边的话题情境出发,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生的思维带进课堂。
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搜集信息:学生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究竟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了什么程度。
教
师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而且还能为新课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做好了学习前的铺垫。
二、运用对比教学,细腻处理重难点。
在本节课中,教师多次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主动轻松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在学生描述小青的座位写法时得出多种不同的方法,最后通过比较这6种方法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从而优化出数对表示最简洁、方便。
又如在用数对表示第2列第4行时,有的学生说是也有学生说成是这时老师对与进行了比较与拓展,使学生进一步认清数对描述物体的位置时应该先写列,再写行,让他们明确,尽管两个数字相同,但前后的位置不同,指的就应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这样处理,显得老师的教学细腻中见真知,整节课实在而高效。
再如,老师出示数对让学生站起来,通过在数对中加入字母,一方面强化本课的教学难点。
先通过,,,依次逐步抽象出数对的本质。
最后,在公园图中,研究特殊点位置。
加深了
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同时为进入初中学习函数知识做了有效的渗透与铺垫。
三,探究递进,体现知识形成的循序渐进。
整节课像一个“链子”,一环套一环。
特别是在探究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的过程中,老师始终将“说小青的位置”串联这一探究学习过程。
一说:第3组第2个;二说第3列第2行;三说:第3列第2行;经过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后,四说:;五说:。
通过不断说“小青的位置”,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
突出体现了认识“几组几个”到“几列几行”,座位表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的层层递进的教学生成。
设计层次练习,有效拓展学生思维。
本节课教师在练习的设计上具有层次性,合理有效地使用课件,既巩固了当堂学的知识,又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还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愿望。
比如于老师先让学生在有方格图中用数对表示出某个地方,再延伸到没有方格图中猜出它的数对,用方格加以验证,再延伸
到用负数来表示数对等等,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层层递进,在如,国际象棋中的实际运用,经纬线的规定等等,都让学生加深对数对的认识,进一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
其四,关注人文,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知识延伸设计,于老师安排恰到好处。
在教学简洁表示出“数对”这一知识点时,看看数学家们是怎样表示的,一句简单的话,却让学生明白数对表示方法的统一性。
展示数对历史的图文资料,打破时空距离,走进古人,既让学生了解数学史,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向学生揭示“一个伟大的数学发现源于一个有趣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知不觉中接受到了人文的熏染。
介绍根据经线和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一个物体的位置,以及高科技时代的卫星定位,开启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新画卷,将学生的求知目标引入到一个更深、更广、更富有
挑战性的空间领域,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
最后谈点不成熟的看法,数对在国际象棋中的实际运用,挖掘得过深,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对国际象棋很了解。
所以学生在这儿出现了理解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