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概述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交恐惧症的认知行为疗法

最近接到两个关于社交恐惧症的案例,促使我对这方面的问题做一个全面的资料整理和研究。

一、女,在校学生,20岁,学历大专,浙江湖州。

问题描述:我初中的时候老师每一节课都要有人上台讲一个时事新闻之类的,从那时起我觉得很紧张,平常没事就想我站在台上会是怎样的,平常总是想这事越想就越害怕它,很紧张的,后来到高中的时候就很害怕这些事也怕上课回答问题,现在大学也怕站在讲台上,真的好累,以前只是紧张,心跳加快,脸红现在是会发抖了,现在是只要是稍微人多的地方,比如说是去看医生,大家都看着我我也紧张。我真的好想解决一直困扰过我的问题。如果我胆子很大就好了,那我会多么幸福啊。

二、年龄26,性别女,工作无,婚姻未婚,籍贯山东。

问题描述:我不工作有4.5个月了,生活中,现在就是不敢看人的眼睛,不敢与人对视。害怕见到自己的同学和朋友,以及以前所有认识的人。我很孤独,很自卑,因为我没有朋友,也不能交到朋友,因为与陌生人的交往都很困难了,失败的交往,痛苦的记忆总是挥之不去,前进的道路是如此的漆黑。我很渺茫!不敢与人交往差不多三年了,在这其中断断续续的工作有好几份,都是我跟同事的交往不够自信,眼神总是闪烁,闪烁,不能控制的闪烁,让别人很不自在,都不愿意跟我交往,最终导致我辞职的。为此我心里一直很苦恼。更加在交往中不自信。害怕与任何人面对面。有时候觉得自己活的太卑微了,连门都不敢出。活的很多余,可是还有父母,自己也是很没有办法!请救我!救我!

社交恐惧是指暴露在不熟悉的人或被他人审视时感到极度恐惧。社交恐惧症以害怕社交情境和人际接触为主要症状表现,患者害怕社交情境,表现为回避参加社交情境,或者是表现为虽然非常紧张,但强忍着参加。使患者感到焦虑的情境包括:当众演讲、在公共场所吃喝、使用公共厕所等。

社交恐惧症患者担心自己在公共场合会有难堪言行,或者被人审视而感受到尴尬,极端恐惧,并极力回避,从而影响日常生活与社会功能。通常不会认为自己患有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恐惧症,错误地解释为自己性格内向、缺乏社交技能或人际关系不良。

社交恐惧症患者对社交场合或在人前表演/操作存在着显著的、持续的担忧或恐惧,担心自己会面临窘迫,且一旦暴露于这些场合会不可避免地引起焦虑反应。社交恐惧常常会导致口吃、自主神经紊乱、晕厥等症状,从而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社交活动。

一、社交恐惧症的病理学

1.体验到对一些社会/社交场合的恐惧与一些人际关系的焦虑,明知道自己的害怕恐惧、紧张担心没有相应根据和充足理由,但还是控制不住。

2.因为找不出到更合理的解释,患者就把这些问题归因为人际关系不良、社交技能缺乏。因此,在日常生活与工作关系中,常有自信心不足,若与人比较,甚至自卑。

3.由于担心自己会在别人面前,特别是前后有人,或者是大庭广众面前举止不好、做事不当、手脚笨拙,或者会暴露自己心理的不踏实而常有窘迫或尴尬感受。

4.由于担心自己在社交场合做出一些难堪的行为或在人际接触中被人审视,当背后有人时,会有被审视的感受,心理会因此紧张、焦虑、恐慌。

5.对人际关系特别敏感,很在乎别人对自己言行的反应与评价,特关注别人的眼神/表神。因此,周围有人在场情况下,做事的效率会受到影响,偶尔还会操作失误,因紧张与焦虑伴

随着行为过程,可能会妨碍任务的完成。

6.因紧张、恐慌、焦虑、窘迫等情绪的存在,不断地表现出对一些场面的回避与退缩,孤独和抑郁感随之而生,进而妨碍工作和生活,但因为把症状归结为人际关系不良与社交技能不够,认为通过“锻炼”就能改善症状,并能掌握相关的社交技能,就此摆脱心理问题,所以表现在意志上,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在相应的场合暴露自己。意志上既回避却又要暴露,内心在打斗,心理冲突由此而生。这种情况会使患者不断地体验着各种不适,甚至会受到煎熬——这往往是被相应的症状与强烈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的扭曲认知所夸大的结果。二、社交恐惧症流行病学

社交恐惧症常起病于青少年,发病年龄平均为十五点一岁。据统计,美国的社交恐惧症的患病率约为百分之十,患者女性高于男性,男女比例为一比一点四。

社交恐惧症非常顽固,是典型的慢性心理疾病,平均病程估计在二十年以上,其中终生患病率为百分之十三点三。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社交恐惧症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解。

社交恐惧症是能够治疗的心理疾病。如果在十一岁这后患病,特别是在没有其他并发症情况下,社交恐惧症状能够完全消失。

目前中国还没有社交恐惧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三、社交恐惧症的病因学

社交恐惧症的产生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有家族遗传史的个体患社交恐惧症的几率比没有过家族遗传史的个体高出两倍。

2.社交恐惧症患者的代谢机能和脑部结构与正常人有所不同。

3.童年期个体会从其父母身上习得对社交场所的恐惧和回避行为,其行为模式往往是父母的重现。

4.亲子关系不良、父母教养方式不当也可能导致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者父母往往较正常人对子女关怀、亲情、温暖、理解、信任、支持、鼓励不足,相反有过多的拒绝、不安、惩罚、干涉。由于较少得到父母积极关注,反而受到过多负面对待,特别在乎他人评价,希望被别人接纳和喜欢,渴望得到赞许与表扬。另一方面,这样的个体又对他人评价的期望值很低,结果导致对他人评价的忧虑与过敏。

5.成长过程中,如果受父母过度保护,很少暴露在有挑战和压力情境中,没有发展出相应的技能,则会产生社交恐惧与回避行为。另外,社交恐惧症患还有可能在经历过重大的感到尴尬或羞愧的重大事件后产生。

四、社交恐惧症临床表现

社交恐惧症症状可表现在躯体上、认知上和行为上。

1.躯体上有心慌、发抖、气短、出汗等。

2.认知上表现为对社交情境适应不良的思维、对社交失去信心。

3.行为上表现为反应迟钝,不能在社交场所完成自己的职责,或有病态的回避行为。

五、社交恐惧症共病研究

社交恐惧症常继发其他心理障碍,最常见共病有单纯恐惧症、场所恐惧症、酒精依赖或滥用、重性抑郁症。

1.社交恐惧症常伴有场所恐惧症。有百分之四十五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同时患有场所恐惧症,因此将社交恐惧症与场所恐惧症进行区分常出现困难。

2.社交恐惧症也常与酒精滥用共病。尽管社交恐惧症患者想利用酒精来摆脱社交场所产生的焦虑,但过多饮用酒精却加重了焦虑症状,使社交恐惧症患者陷入恶性循环。

3.回避型人格障碍与社交恐惧症共病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普遍存在于广泛性社交恐惧中,且治疗的疗效相差不大,两者共病率为百分之七十六。有研究认为,回避型人格障碍是社交恐惧症极端严重后的结果,回避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都能满足社交恐惧症诊断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