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者职业价值观】
管理者如何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推动员工的职业成长
管理者如何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推动员工的职业成长在一个企业中,管理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需要管理日常工作,还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推动员工的职业成长。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管理者如何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
一、树立榜样,以身作则作为管理者,首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和言行举止。
管理者应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的榜样,成为员工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需要管理者具备高尚的品质和严格的自律。
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要遵守公司和行业规范,正确处理业务问题,保持诚信和公正,避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此外,管理者还应积极投入团队合作,乐于分享知识和经验,激励员工追求卓越。
二、建立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对于员工来说,职业发展是长期目标。
而管理者要扮演引导员工职业发展的角色,为员工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是必要的。
管理者可以与员工共同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并提供恰当的培训、学习资源和机会。
同时,管理者要注重员工的个人特长和潜力,根据员工的兴趣和能力,为其设计个性化的发展计划。
建立良好的员工评估机制,定期与员工进行员工发展规划的讨论和评估,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和策略。
通过这些努力,管理者可以为员工的职业成长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三、培养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对于员工的职业成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为管理者,应该注重培养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鼓励团队成员相互学习和支持,积极分享工作经验和最佳实践。
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和培训课程,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另外,管理者还要及时认识和表扬员工的成绩和进步,激励员工持续努力和进取心。
建立一种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给予员工合理的薪酬待遇和晋升机会。
四、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平衡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管理者要关注员工的工作状态和个人需求,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定期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困扰,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职业价值观思修论文浅谈员工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思修论文浅谈员工职业价值观摘要:根据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发展难题,提出职业价值观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提出建立中小企业员工职业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职业价值观;员工管理1 背景在国家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据相关统计资料,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5年,而美国等国家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大约为7-10年,如何实现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虽然影响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因素诸多,但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员工职业价值观的缺失,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正确、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利于员工形成与企业同生存共发展的使命感,利于员工开展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工作,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2 企业价值观的内涵及构成2.1 内涵职业价值观是职业个体在其职业行为和职业环境中获得的某种结果的价值判断,并以积极或消极心理其后续行为的内在思想体系。
中小型企业的职业价值观是员工对其所从事职业的一种心理评价,它反映着员工的心理需要,引导员工工作方向,并直接影响着员工对工作的态度,因此建立引导员工职业价值观可以作为中小企业管理者进行有效管理的一个突破口,认清员工的职业价值观并了解个体差异,通过对员工职业价值观的关注和调动达到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我国多种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中小企业职工在承诺的价值观和企业发展的献身行为程度,加强他们与企业的心理契约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2.2 构成职业价值观的构成因素很多,经心理学的研究者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职业价值观三要素分别为心理因素、物质因素、精神因素,这三个因素又可以细化为职业条件取向、展现长才取向、人际关系取向、成长机会取向,自我实现取向。
也就是说,中小企业员工在通过职业获得满足自我需要的物质条件外,越来越注重创新发展、人际互动、成就声望、组织安全,表现了中小企业员工对于职业的渴望与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物质需求,更多的人把职业作为一种享受与发展的手段。
管理学中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规范
管理学中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规范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管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应用科学,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管理学的从业者,如何体现出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已经成为了现代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围绕管理学中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规范进行探讨。
一、管理学中的价值观管理学中的价值观指的是管理学理论和实践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
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管理学中的一条重要价值观。
管理学认为,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持和人才培养。
管理学强调要以人为本,注重关注员工的需求和利益,推崇“人性化管理”的理念,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对员工的关注和关爱,激发员工的潜能,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管理学认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必要条件。
创新是基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经济要求而提出的,是企业在不断发展和变革中所面对的一种新的经营方式。
因此,创新也成为了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价值观。
3.服务管理学认为,企业的使命不只是追求利润,还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服务作为企业宗旨之一,应该始终贯穿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并成为管理学中的一种重要价值观。
二、管理学中的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是管理学从业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操守和道德规范。
管理学从业者应该不仅关注自身的个人利益和职业追求,更应该尊重他人,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以下是几点管理学从业者应该成为的职业道德规范:作为一名专业的管理学从业者,诚信是一种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标准。
管理学从业者应该尽量避免各类欺诈、虚假宣传等不诚信行为,以获得人们更多的信任和认可。
2.责任管理学从业者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作为企业的领导,他们应为员工和社会做出负责任的行为,始终坚持诚信、透明、公正、公平的原则,争取实现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赢。
3.协作管理学从业者需要具备协作能力,职业道德规范也要求他们在工作中能够积极展现合作精神,与其他同行或团队成员共同协作,促进企业共同的事业成功。
【整理】15种职业价值观的内涵
15种职业价值观的内涵
你是否曾在寒冬清晨的上学路上想过:我是为了什么而去学校学习?这个问题便是一个关于价值的思考。
为了什么,想要什么,对我来说重要的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透漏着我们的价值观。
在学业和职业上,我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追求,如用“十字辞职信”辞去工作的顾老师追寻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有网友表示支持,认为工作不能没有诗和远方,有人羡慕她能尝试新鲜与变化,然而也有其他网友认为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比如经济收入、工作成就、服务他人、稳定的生活……
生涯大师舒伯总结出15种最普遍的职业价值观,代表了人们在工作中重视和追求的15个方面:。
价值管理-4态度、价值观与管理 精品
国家立法:回家看妈
• 今年过节,你回家了吗?
• 顺从阶段:或是出于主体的意愿,不知 不觉地模仿他人;或是受到群体规范的 压力,从而产生从众或服从性态度。
• 同化阶段: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 念、行为或新的信息,这一阶段已经与 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没有同自已 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
• 内化阶段: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 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入了 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 系中的一部分,比较稳固,也不太容易 改变。
主体
权威性 可信性 喜爱性
信息沟通 组织规范 传递方法
客体
原有态度
个性 原有态度
4、态度改变的方法
人不能改变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 人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 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态度;
(1)增加接触,增进了解 (2)参与活动 (3)利用群体或组织规范 (4)说服、宣传教育
二、工作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2)掌握改变态度的方 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法
第一节 态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态度的含义
1、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个特定对象——客观 事物(包括人、事、物等)所特有的心理评 价和行为反应倾向。
2、态度的构成
态度由三种成分构成:认知、情感、行为倾向
(1)认知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的看法、评价及带 评价意义的叙述。
以爱护和关心他人为中心,热心社会活动,喜欢与人交往,能为他 人牺牲自己
追求知识和真理,求知欲强,富于幻想,重视用批判和理性的方法 对待真理
最高价值是整体性,相信命运,注重超自然的力量和感觉的东西, 将自己与对宇宙的信仰联系起来
清华双胞胎姊妹花
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现代职场中,作为企业领导者或管理者,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因为一个良好的职业价值观不仅有助于员工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对整个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首先,在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过程中,企业领导者及管理者需要树立榜样形象。
员工通常会将领导者视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领导者的行为和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员工的职业伦理观念。
领导者要积极投入工作,坚持诚信、公正、正直的原则,并重视团队合作和共同奋斗的精神,这样才能在员工中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其次,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员工培训和发展机会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这包括为员工提供专业技能培训、领导力发展课程和职业道德教育等。
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员工思考和讨论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问题,加深他们对正确职业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此外,企业还可以建立一个积极正面的工作氛围,以促进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一个积极正面的工作氛围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奖励制度、沟通交流等方面来实现。
通过为员工提供合理的晋升机会和薪酬福利,激发他们积极工作的动力,并让员工感受到自身价值的体现。
同时,建立一个开放、透明、公平的沟通交流机制,让员工能够主动表达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团队合作和共同进步。
此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体系,为员工提供明确的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
通过制定企业内部行为准则、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规定员工不应该做的事情和应该遵守的道德底线,培养员工遵守职业道德的意识。
同时,企业还要强调员工的职业责任,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职业中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最后,企业还可以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推行环保措施、关注弱势群体等方式,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职业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利益,还应该对社会和环境负责。
职业价值观归纳总结
职业价值观归纳总结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职场中对于工作、职业的重视程度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它是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指导原则,对于个人的职业成就和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职业生涯中,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目标。
一、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价值观的基石。
作为职业人士,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专业操守等。
我们应该始终坚持正确的道德原则,以正直的态度对待工作和职业生涯中的各种挑战和诱惑。
二、追求卓越职业价值观的核心之一是对卓越的追求。
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积极学习和适应新的知识和技能,努力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人物。
卓越是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追求,才能取得成功。
三、团队合作在现代职业环境中,团队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名职业人士,我们应该懂得与他人合作,共同追求共同的目标。
团队合作能力包括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主动参与团队活动,积极分享和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优势,实现共同的目标。
四、自我管理职业生涯中,自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同时,我们应该注重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通过自我管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利用自己的优势,实现个人和职业的全面发展。
五、积极创新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具备积极的创新思维,不断追求和推动创新。
通过创新,我们可以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并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积极创新是培养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向之一。
六、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职业人士,我们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感。
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所扮演的角色,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社会问题,并努力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通过担当社会责任,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综上所述,职业价值观是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指导原则。
运营管理的职业价值观
运营管理的职业价值观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的深入推进,运营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运营管理涉及到企业的生产、供应链、质量控制等方方面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而在这个过程中,运营管理的职业价值观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运营管理的职业价值观,并着重分析其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
运营管理的职业价值观定义运营管理的职业价值观是指运营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持有的原则、信念和行为准则。
这些价值观可以包括诚信、责任、创新和团队合作等。
运营管理人员通过遵循这些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决策和行动,确保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能够实现长期发展的目标。
运营管理的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1.维护企业声誉:运营管理人员的职业价值观对于企业的声誉有着重要影响。
诚信和负责任的态度能够建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信任。
2.促进团队合作:运营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协作。
具备团队合作的价值观能够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有效沟通,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3.推动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
持有创新的价值观能够鼓励运营管理人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和改进运营流程,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运营管理的职业价值观对企业的影响1.提升竞争力:运营管理人员的职业价值观能够帮助企业建立高效的运营体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增强竞争力。
2.优化运营流程:持有优化价值观的运营管理人员会不断追求运营效率的提升,通过精益化生产、供应链优化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3.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运营管理人员通过团队合作和合作伙伴的密切协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资源共享,实现共赢。
运营管理的职业价值观对个人的影响1.提升职业素养:运营管理人员秉持诚信和责任的价值观,能够塑造自己的职业形象,展现专业素质,提高个人职业发展的机会。
2.培养领导能力:运营管理人员通过团队合作和创新的价值观,培养领导能力,能够更好地协调和组织团队,实现目标和使命。
《职业价值观分析的意义》
《职业价值观分析的意义》盛总曾经讲过,员工选择一家企业工作,主要是出于三方面的考虑:1、经济收入;2、发展前景;3、内心的满足。
这段时间在学习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其中第二点“发展前景”,但是随着对“价值观”这一概念的深入理解,我发现,充分考虑价值观这一要素,对追求“内心的满足”也有很大帮助。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职业价值观也叫工作价值观,是价值观在所从事的职业上的体现,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者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
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项职业的价值判断和希望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即个人对某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
职业价值观表明了一个人通过工作所要追求的理想是什么,是为了财富,还是为了地位或其他因素。
由于个人的身心条件、年龄阅历、教育状况、家庭和环境影响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人们对各种职业的主观评价也不同。
不同的人由于价值观不同,因而对具体职业和岗位的选择也就不同。
如有人喜欢同人打交道的职业,有人喜欢同物打交道的职业,有人喜欢充满挑战的职业,有人喜欢安全平稳的职业等等。
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职业,正是职业价值观的体现。
因此,认真分析和了解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对正确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重要的意义。
职业价值观的种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人们对职业价值观的种类划分也不同。
美国心理学家洛特克在其所著《人类价值观的本质》一书中,提出13种价值观:成就感、审美追求、挑战、健康、收入与财富、独立性、爱、家庭与人际关系、道德感、欢乐、权利、安全感、自我成长和社会交往。
我国学者阚雅玲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如下12类:(1)收入与财富。
工作能够明显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财务状况,将薪酬作为选择工作的重要依据。
工作的目的或动力主要来源于对收入和财富的追求,并以此改善生活质量,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招聘管理中的职业价值观和文化匹配
招聘管理中的职业价值观和文化匹配在招聘管理中,职业价值观和文化匹配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企业不仅需要招聘到具备合适技能和经验的候选人,还需要确保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和公司文化相契合。
本文将探讨职业价值观和文化匹配在招聘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策略。
一、职业价值观的定义职业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工作的态度、行为和原则的总和。
它包括个人对工作目标的理解、职责和职业发展的观点,以及个人如何与同事、上司和组织互动等方面。
职业价值观对于员工的动机、工作表现和组织适应性有着深远影响。
二、文化匹配的意义文化匹配是指员工的价值观、行为和个性与组织文化相一致的程度。
当员工的价值观与组织的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时,他们更有可能适应组织的文化,并能够更好地与同事合作,取得更好的工作表现。
因此,文化匹配在招聘管理中被广泛认可为一个重要的标准。
三、招聘中的职业价值观和文化匹配1. 制定明确的价值观和文化准则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应该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准则,并将其作为招聘标准的一部分。
例如,一家注重创新和团队合作的公司,在招聘过程中可以要求候选人展示他们对创新和合作的理解和实践。
2. 评估候选人的职业价值观面试和评估过程是了解候选人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企业可以通过问候选人关于工作态度、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职业价值观。
此外,可以通过参考信、推荐信和背景调查等方式收集更多关于候选人价值观的信息。
3. 面试互动面试互动是评估候选人与组织文化匹配程度的重要环节。
除了技术能力和经验,面试官还可以通过观察候选人的行为举止、沟通方式和对问题的回答等方面来评估他们是否与组织文化相契合。
例如,一个注重团队合作的企业可以通过让候选人参与小组讨论或模拟团队合作的案例来评估他们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和态度。
4. 文化适应性培训一旦员工被聘用,企业应该提供文化适应性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组织文化。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组织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沟通方式等。
政治素养、工作绩效、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廉洁自律
政治素养、工作绩效、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廉
洁自律
、人际关系等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素养:政治素养是衡量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准,只有拥有良好
的政治素养,企业管理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企业和员工也才可以与
企业有良好的沟通,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管理的高效运作。
只有具有良
好的政治素养,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
工作绩效:工作绩效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考核标准之一,它反映
出企业管理质量的高低。
企业管理要注重优化职责分工,按要求对企
业的每一项工作都进行考核,提高企业管理的工作绩效。
工作能力: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基本的管理素养、技能和知识,
只有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才能确保企业有效运营,才能实现企业的
持续增长和发展,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工作态度:工作态度是衡量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准,它不仅反映企
业管理的工作精神,还反映企业管理的职业价值观。
企业管理把“忠诚,敬业,认真负责,高效率”作为工作的核心原则,把工作的严谨,责任心,自我激励等作为衡量工作态度的基本标准。
廉洁自律:廉洁自律既是企业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管理原则,也
是衡量企业管理质量的重要标准。
企业管理者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
府的法令,加强党内纪律和规范管理,保持行为规范,维护企业利益,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在处
理人际关系上要注意分歧的合理处理,促进各部门合作,调动员工积
极性,推动企业发展。
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企业的发展,
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
企业员工职业价值观的调研报告_概述及报告范文
企业员工职业价值观的调研报告概述及报告范文1. 引言1.1 概述本篇调研报告旨在对企业员工职业价值观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职业价值观作为员工的核心信念和行为准则,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分析和比较不同群体员工的职业价值观,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影响因素,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都将围绕着调研目的展开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本篇报告的目标,以及各个章节之间的关系和连接。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调研所采用的方法,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方式以及受访对象选择等方面。
第三部分将对员工职业价值观调查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定义与重要性说明、数据概述与统计数据分析以及不同群体间差异等内容。
第四部分将探讨影响员工职业价值观的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文化、领导者行为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最后,在结论与建议部分,我们将对主要研究发现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实践启示和建议。
1.3 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通过深入研究员工职业价值观,我们希望能够了解员工在职业生涯中所追求的核心价值,以及这些价值对于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和认同感产生的影响。
其次,我们还将探讨影响员工职业价值观形成和变化的因素,包括组织文化、领导者行为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实践建议,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引导和激励员工,提升整体绩效。
通过以上调研目标,本次研究旨在加深对企业员工职业价值观这一重要课题的理解,并为实践中的企业管理者提供有益参考和启示。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中将详细介绍调研所采用的方法,并阐述数据收集方式以及受访对象的选择原则。
2. 调研方法2.1 研究设计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旨在了解企业员工的职业价值观。
问卷设计包括有关职业选择、工作动机、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以全面掌握员工对职业和工作的态度和价值观。
组织行为学各章复习提纲 知识点 重点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一组织行为学发展的三个阶段:①以泰勒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900-1927);②以霍桑实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的X理论-Y理论阶段(1927-1965);③以权变态度和方法看待人以及组织行为的现阶段(1965-现在)。
二霍桑实验对组织行为学的影响:提出了许多关于组织中人的行为的概念:1企业组织不仅是一个技术-经济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系统。
2个体不仅受经济奖励的激励也受各种不同的社会和心理的影响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4强调民主而不是独裁的领导模式5强调参与管理,重视在组织等级中各层次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6管理者不仅需要有效的技术才能也需要有效的社会才能7组织成员都可以通过满足某种社会-心理需要来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三组织行为学的形成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四组织行为学在中国的发展: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里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组织行为学的起步。
五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1.传统取向的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表现:①组织变革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首要问题②组织行为学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③组织行为学研究更加关注国家目标④组织行为学研究秉承强调生产效率的传统之外更加关注工作生活质量)2.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二多年来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 组织中的激励问题。
三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p9)联系:组织行为学可以看作是管理心理学的新发展;两者在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和理论来源方面是一致的。
五组织行为学一般模型的研究层面:①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性特征、知觉、价值观和态度以及能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②群体层面:主要研究沟通模式、领导方式、权利和政治群体间关系和冲突水平如何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③组织层面:主要研究正式组织的设计、技术和工作过程、组织文化、工作压力水平等对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影响。
针对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企业职业生涯管理
1O. OO%
受 访 学 生 最 重 视 的 职 业 价 值 观 类 型 占 比
圈 选 职 观 占 访
择 业 学 全 人
该 价 生 体 数
类 值 数 受 之
比
“ 独 立” , 各占b g 9 ‰ 第三位是 “ 机遇 ” ,
1 5 . 5 6 % 9 . 6 3 %
安全型职业锚
助人型职业锚
价值观= 健康与安全+ 收入与财富+ 成就 4 0 . 0 0 %
种价 值观 : 成就感、 审美 追 求、 挑 战、 健 康、 收 入与 财 富 、 独立性、 爱、 家 庭 与人 际
社交型职业锚
价值观= 机遇+ 共享+ 协助
种职 业 价 值 观 。 笔 者 依 此 调 查 的 结果 如 表2 所示 。
调 查结果显示 , 受访学生最 看重 “ 安 全与 稳 定 型 职 业 锚 ”, 占比 4 0 %的 人 选 择 此 类 ; 第二 位 是 “ 创 新 型 职 业 锚 ”, 有 占 比 1 7 . O 4 %的 学 生 选占 比
图1 职 业价值观 类型选择 比例图
选 择 中 最 不 愿 意 舍弃 的 东 西 , 它 直 接 与人 们 的职 业价值 观 相联 系 。 沙 因 在 对 麻 省
理 工学院 毕业 生 的研 究基 础 上 , 提 出 了
六 种主要的职 业锚 类型 及其相 对应的三
P - 2 2 4
Co mp l e x综合
关键词 : 职 业价 值 观 业 生 涯 规 划 职 业 锚 职
8 9 1 0 1 1
一
、
当代 大学 生的职 业价值 观
融人企业文化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实验
融人企业文化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实验【摘要】以桂林山水职业学院2010级物业管理专业32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研究,并以同年级其他专业学生作为实验对照班,探讨企业文化与职业价值观教育对接的效果,以使优秀的中小企业文化与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对接起来。
【关键词】企业文化职业价值观教育实验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是企业全体员工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
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就是企业文化管理,在这个管理层次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特征,其最核心的内容是职业价值观的塑造与养成。
企业文化是工业文化中起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的内容。
虽然各国企业文化有着不同的民族特点和不同的侧重点,但其却有“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这个共同的基本点。
2011年,教育部进一步确立了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方向,并提出了五个对接,这些对接全方位地体现的“校企一体化办学”的高职发展方向,但其核心最终还是落脚在文化的层面与高度。
当前的中国经济社会中,中小企业已经占了半壁以上的江山,据有关统计,高职生毕业后在中小企业就业的占了绝大部分。
因此,对中小企业文化如何与高职教育对接及如何培养企业欢迎的具有良好职业价值观的高技能人才的课题进行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物业管理行业是房地产业的一个细分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物业管理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我国的物业服务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专业人才不足目前是困扰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本文以桂林山水职业学院的物业管理专业为例,进行融入企业文化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实验。
一、问题的提出根据物业管理行业“物的管理、人的服务,将管理寓于服务中”的行业工作理念,行业从业人员应该具有全面的服务理念及高度的服务意识,但用人单位对该专业的毕业生却不尽满意。
为了更全面了解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冲突的具体问题,本文以2010级物业管理专业32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研究,并以同年级其他专业学生作为实验对照班。
职业价值观
1. 你首先需要知道的什么是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
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
它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行为,对一个人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各种职业价值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是人们在选择职业时的一种内心尺度。
它表明了一个人通过工作所要追求的理想是什么,是为了财富,还是为了地位,或是因为其他的因素,它探讨人们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中,在众多的价值取向里,优先考虑哪种价值。
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选择由于受家庭环境、教育、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个体的职业价值观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会影响人们对就业方向和具体职业岗位的选择。
每一个求职者在职业取向上的目标和要求也不同。
在许多场合,我们往往要在一些得失中做出选择,而左右我们选择的往往是我们的职业价值观。
如是要工作舒适轻松,还是高薪,要成就一番事业还是要安稳太平,当两者有冲突时,最终影响我们决策的是存在于内心的职业价值观,而我们有时对自己的价值观并不是很清楚。
2. 职业价值观测试职业价值观类型本测试将人的职业价值观分为帮助•贡献、审美•艺术、思考•创新、成就•实现、自主•独立、地位•声望、影响•支配、报酬•财富、社交•人脉、安全•稳定、舒适•安逸、规则•秩序、新奇•冒险、团队•融洽等十四种类型,通过考查受试者对代表不同价值追求的多种活动的好恶情况及程度来确定其主导的职业价值观类型。
从而为个人选择职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科学、系统的参考。
各职业价值观的维度分数表示对职业中可能获得的回报的重要程度,分数越高则越重视。
各类型价值观涵义帮助•贡献型——该类型的人认为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帮助他人或贡献社会,直接为别人的幸福和利益尽一份力,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美•艺术型——该类型的人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能不断地追求美的东西,得到美感的享受,进行艺术的创造。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管理制度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管理制度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员工的职业素养提升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员工的职业行为举止、维护企业形象和利益,公司决定制定并执行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1 目的:旨在加强企业员工职业道德意识,规范员工的行为准则,促进员工职业素养的提升,维护公司良好形象。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员工以及劳务派遣人员。
二、职业道德要求2.1 诚实守信:员工应诚实守信,严守商业机密,不得泄露公司的商业信息,不参与任何损害公司利益的活动。
2.2 积极进取:员工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进取,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3 合规遵法:员工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严禁从事任何违反法律法规或道德伦理的行为。
2.4 尊重他人:员工应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不歧视、不骚扰、不侮辱他人,与同事和谐相处,共同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
2.5 公平竞争:员工应竞争公平、诚信从事工作,不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三、职业道德管理措施3.1 培训教育:公司将定期组织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3.2 激励机制:公司将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践行职业道德,通过表彰、奖励等形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
3.3 监督检查:公司将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考核,对违反规定的员工进行相应处理。
3.4 典型案例宣传:公司将定期发布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并组织员工学习和宣传,以典型激励员工,强化道德自觉性。
四、违反职业道德的处罚措施4.1 轻微违规:对于轻微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公司将进行口头警告和教育,要求员工及时改正错误。
4.2 一般违规:对于一般违规行为,公司将给予书面警告,并记录员工个人档案,要求员工在规定期限内整改。
4.3 严重违规:对于严重违规行为,公司将依法依规给予相应纪律处分,包括但不限于停职、降薪、辞退等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观、态度、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第一节价值观某主管说: “35年前召募进来的员工,每个都很上进、认真、诚实,又肯苦干实干,不过这一代就不同了”。
你同意吗? 你觉得员工个人的价值观和他的事业成就间是否有关?一、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values):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价值观代表一系列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状态更可取。
价值观体系:这些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体系的源泉:遗传(40%的工作价值观)、民族文化、父母行为、教师、朋友以及其他相似的环境因素。
二、价值观的特点1、因人而异。
由于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尽相同,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
2、相对稳定。
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它形成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它是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培养而成的。
3、可以改变。
由于环境的改变、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增长,人们的价值观有可能发生变化。
4、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
5、影响效应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还影响着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
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
同一个规章制度,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那么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三种职业的人对价值观重要性的排序 2、罗克奇(Milton Rokeach)1973,价值观调查(RVS),将价值观分为“行为方式”与“终极状态”两大类:终极性价值观(terminal valu-es)和工具性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每一类由18 项价值信念组成。
价值观具有层次性质和顺序,价值观作为“深层建构”和“信仰体系”与“行为选择”之间相互体现与依存。
“价值观调查”量表使得价值观可进一步操作化。
3、格雷夫斯7个等级类型价值观行为科学家格雷夫斯曾对企业组织内各式人物做了大量调查,就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作风进行分析,最后概括出以下七个等级:1、反应型:这种人非常少见,实际等于婴儿。
并不意识自己和周围的人类是作为人类而存在的。
他们可是照着自己基本的生理需要做出反应,而不顾其他任何条件。
2、部落型:依赖成性,服从于传统习惯和权势。
3、自我中心型:信仰冷酷的个人主义,自私和爱挑衅,主要服从于权力。
4、坚持己见型:对模棱两可的意见不能容忍,难于接受不同的价值观,希望别人接受他们的价值观。
5、玩弄权术型:通过摆弄别人,篡改事实,以达到个人目的,非常现实,积极争取地位和社会影响。
6、社交中心型:把被人喜爱和与人善处看作重于自己的发展,受现实主义、权力主义和坚持己见者的排斥。
7、存在主义型:能高度容忍模糊不清的意见和不同的观点,对制度和方针的僵化、空挂的职位、权力的强制使用,敢于直言。
管理学家迈尔斯等人在1974年就美国企业的现状进行了对照研究。
认为一般企业人员的价值观分布于第2-7级之间。
管理人员过去大多属于第4-5级,现在渐被第6-7级的人取代。
四、当前中国的价值观(一)当今劳动力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三)企业经营价值观的比较测试:美丽公主之死请考虑下面这个故事以便了解价值观成熟的不同水平。
很久以前,在一个古老王国的漂亮宫殿里里住着一位年轻美丽的公主。
这位公主刚结婚不久,她的丈夫是一个有钱有势的王子。
可是年轻的公主却不知足,每当她丈夫长途跋涉到邻近的国家去时,她便无所事事,觉得很孤单,很不快乐。
有一天,当她独自一人在御花园里散心的时候,一个英俊的浪子从森林里跑出来,博得了她的欢心并且把她带走。
两人享受了一天的欢乐<a name=baidusnap0></a>时光</B>后,公主便遭到了浪子冷酷无情的抛弃。
这时,她才发现唯有通过邪恶男巫管辖的大森林才能回到宫殿去。
公主害怕独自一人走进森林里,便跑去找她那聪明能干的干爹帮忙。
她诉说了自己的困境,请求他的宽恕,恳求干爹在她丈夫回家之前把她送回去。
干爹对公主的所作所为感到非常意外和震惊,不但不原谅她,还拒绝帮忙她。
公主只好隐瞒身世,去找全国最勇敢的剑客帮忙。
听了她凄惨的故事后,剑客答应帮忙,只要公主能付出酬金。
可是公主付不起酬金,而剑客只拯救那些付得起酬金的人。
公主举目无亲,再也没有人能帮助她了。
因此她决定自己独个儿冒险走一趟。
她沿着自己所熟悉的最安全的小径走,眼看就要走出大森林的时候,却被邪恶的男巫发现了,结果她被火烧死了。
请回答:谁应该对公主的死负责?一、态度的内涵1、定义态度是指主体对特定对象作出价值判断后的反应倾向----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是关于客观事物的评价性陈述。
2、态度成分(ABC):认知cognitive、情感affective、行为behavioral。
1)认知成分:指个人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
它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等。
认知成分是个人知觉和判断的参考,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2)情感成分:表明人对某一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或情感。
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3)行为倾向成分:指个人对外界的人或物所预备采取的反应或行动倾向。
以上三因素不一定相互协调一致。
三种成分一致性越强,态度越稳定,越不易改变。
态度的一致性规律:员工自动会在态度之间以及态度与行为之间寻求一致性。
3、态度的特点: (1) 对象性 (2) 社会性:态度不是遗传的 (3) 内隐性:某人看书 (4) 稳定性与可变性:决定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高低;预示个体的行为反应模式的规律性。
回头客 (5) 价值性:人们对于某个事物的态度取决于该事物对人们的意义大小。
价值相符则形成正面态度。
(6) 调整性:在社会奖惩或榜样示范作用下改变自己的态度。
(7)态度的习惯性:决定人们的判断与选择①导致刻板印象;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③导致晕轮效应。
二、态度的形成 4、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需要的对象必然产生喜好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态度。
5、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人们根据已有态度来判断他人,与态度一致的材料容易被接受、记忆。
社会心理学家兰伯特:让加拿大学生根据声音判断说话者人格,英语比法语朗诵者获好评。
6、参照群体的影响 1)参照群体选择的规范、态度或特征,会构成对群体成员的外在压力,使群体成员依从作出相同的选择。
2)个人会认同于参照群体,自愿采纳群体的态度。
3)对于同一群体的隶属,使人们有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经验,使群体中各成员的态度自然的渐趋一致。
7、个人性格的影响 8、其它:个人创伤经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二)态度的形成过程凯尔曼(H??C??Kellmen):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
提出态度的形成过程主要经过三个阶段:1、依从: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外力性、表里不一性、暂时性、转化性、模仿性2、认同: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
3、内化: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并自觉地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四)态度的改变(1)方向的改变--非一致性的改变新的态度代替旧的态度,反对变成赞成,喜欢变成不喜欢。
(2)强度的改变--一致性的改变态度的方向没有改变,而只是改变了态度的强度。
三、态度的理论(一)自我知觉理论: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拉皮尔调查态度是在事实发生之后,用来使已经发生的东西产生意义的工具,而不是在活动之前指导行为的工具。
这表明人们擅长于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而不擅长于去做有理由应该做的事。
1. 理论假设: a. 我们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趋向平衡的压力 b.不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成平衡结构 2.认知-情感一致性理论:人们都在努力使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相一致。
3.失调理论:为了维持与外显行为间的一致性,态度会随行为而改变。
由此海德提出了P-O-X模型:P是认知者,O是另一个认知者,X是知觉对象 P与O、O与X分别建立了感情态度关系,是否平衡决定P 对X的关系。
平衡结构的四种模式如学生应按时上课与经常迟到之间存在失调。
恢复平衡的办法: 1、改变或否定其中一个元素:学生不必准时上课 2、降低一个或两个元素的重要性或强度:我偶尔迟到 3、增加新的认知元素:应实行弹性工作制四、态度的改变(一)影响员工态度转变的因素外部因素1、人际影响。
2、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
3、企业文化的影响。
内部因素1、员工的认知。
2、员工的需要。
3、员工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转变员工态度的方法 1、弱化态度主体对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御信息传达者尽可能使自己的立场向信息接受者靠拢,避免命令式的定结论,减弱其自我防御倾向。
2、增加所提供的沟通信息的影响力1)选择高威信与高吸引力的宣传者 2)提供生动丰富的信息 3、信息的适当重复重复必须有变化,单调刺激会降低注意与接受性。
4、参照群体的引导如果使人们从属于一定的群体,群体的规范有参照效应,使人们倾向与群体一致。
` 5、几种态度效应1)“登门槛”效应与技术在提出一个较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使别人对较大要求的态度发生改变,相应的接受性也增大的现象。
2)“低球技术”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别人接受后,马上提出一个别人要付出更大代价的要求。
3)留面子效应人们拒绝了一个很大的要求之后,对较小的要求接受性出现增加的现象。
` 6、逆反心理的避免与利用(1)超限逆反:指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反应。
(2)自我价值保护逆反:当外在的劝导或影响威胁到人们的自我价值时出现的逆反。
(3) 禁果逆反:禁果逆反指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第三节工作满意度一、定义:工作满意度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主要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种态度。
工作满意度经常是结果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或者超出期望来决定的。
1、满意可以分成两个方面: 1)侧面满意:这是一种对工作的某一方面感到满意的倾向,而对于其他方面不一定满意。
例如,他只是对这份工作的工作环境比较满意,而对于这份工作的薪水、职务等其他方面并不是很满意。
2)总体满意:这主要是表明一个人对其工作的全面地或综合的满意,没有什么不满意。
研究发现,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的离职率、缺勤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同时它与工作绩效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