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破坏性创新会带来什么
破坏性创新的含义
![破坏性创新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b6b9fc2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8.png)
破坏性创新的含义破坏性创新的含义(6.12)技术发展存在着S曲线,当技术成熟到⼀定程度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太多的改进空间,它影响到了⼏乎所有⼈类的活动。
⽐如经济周期,这是对⼈类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事情,经济出现衰退的原因很⼤程度上是因为技术不能得到改进,从⽽没有投资机会,投资不增长,消费没有变化,总需求就会停滞,⼀旦需求增长停滞,经济增长就会停滞,投资⼈对未来没有信⼼,进⼀步不会投资,从⽽萧条就真的到来了。
这是⼈类的灾难,中国⼈还没有经历过,许多⼈会失业,原先想做的事情全部都要取消,⽇⼦快速转变,变得不好过。
他们会对政府的怨⽓,然后⼀些野⼼家会⿎动⼈们去反叛,社会进⼊动荡状态。
如果没有涉及到政治,经济会⾃动修复,但是如果⼀旦涉及到⽣命,也许国家就此⽽崩溃。
这是宏观上的影响,微观上⽐如产业⽣命周期和产品⽣命周期,都受到技术变化曲线的影响,当⼀项技术没有进⼀步应⽤的发展空间时候,需求也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这会改变市场的竞争状态,原来很有利润的产业,利润⼀定会消亡,因为竞争会将利润吃掉。
⼀家企业利润消失就意味着员⼯没有薪酬增加,内部⽭盾加剧,⽼板也没有了⾃信,他们或者希望市场还会退回到当年,或者希望政府对他们给予挽救。
然⽽,新的技术就会在此前悄悄地出现,⽽那些掌握着原来技术的⼤佬们并不知道这个世界已经出现了巨⼤的变化,死期不远,⽽⾃⼰却⼀⽆所知。
他们⾯对着新技术变化变得⼗分⿇⽊,为什么他们没有参与新技术出现的创新之中呢?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看起这些边缘状态的技术和边缘状态的应⽤,但是这些技术就是利⽤在位企业的瞧不起,⽽进⼊市场的。
不然他们哪⾥有机会?最典型的钢材的例⼦,挣钱的钢材是那些有着⾼附加值的钢板以及略低附加值的结构型钢和⾓钢,他们看不起螺纹钢,因为附加值低。
同时,现有的钢铁企业已经拥有了先进技术,⽤先进技术来⽣产这些低附加值的钢材,成本不划算,他们宁可放弃这个市场。
但新的技术则有着⽐以前技术更低的成本,以现有的价格,他们可以获得⽐在位企业更⾼的利润,在应⽤的过程中,这项技术会越来越成熟,他们可能会进⼊新的领域,⽐如⾓钢或型钢,在位企业⼀定⽆法与之竞争,退让到钢板,最后这个曾经被⼈看不起的技术变成了主宰,成为主流,在⼀个S曲线之后,⼜出现⼀条新的S曲线取,新的技术取代了旧的技术。
颠覆性创新对传统行业的冲击与启示
![颠覆性创新对传统行业的冲击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b60276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1.png)
颠覆性创新对传统行业的冲击与启示随着科技的发展,颠覆性创新已经成为了许多传统行业面临的新挑战。
传统行业在颠覆性创新的冲击下,是否只能被淘汰还是可以借此机会进行创新与转型?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一、颠覆性创新带来的冲击1.1 传统行业被颠覆的经典案例颠覆性创新给许多传统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比如,电影行业面临的网络视频的冲击,书籍出版行业面临的电子书的冲击,手机行业面临的智能手机的冲击等等。
这些颠覆性创新的新技术与新业态已经让传统行业面临了新的竞争形式。
1.2 颠覆性创新给传统行业带来的挑战颠覆性创新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们的出现使得一些传统行业面临着市场的蚕食,用户的转移。
其次,它们的出现会对传统行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发生影响,甚至需要重构传统行业的生态系统。
再次,它们的出现会对传统行业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如何应对颠覆性创新的冲击2.1 变革思维面对颠覆性创新的冲击,传统行业的企业要学会转变思维,采取更加主动、积极的变革策略,去适应和引领市场的发展。
例如传统出版公司在被电子书颠覆之后,积极开展数字化出版,进一步优化出版流程、缩短出版周期,开创出全新的出版业务模式,顺应时代潮流。
2.2 技术创新在面对颠覆性创新的挑战时,传统行业的企业必须追求技术创新的发展,借助现有的技术以及新技术,开发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传统的出租车业在受到网约车颠覆的时候,积极集成技术,升级服务,推出了自有APP等,开展合理低价的流量活动,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和使用他们的服务。
2.3 重构商业模式在面对颠覆性创新的挑战时,传统行业的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并更新其商业模式,重构传统行业生态系统,调整组织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并逐渐适应市场的发展。
例如,传统的地产业在受到互联网影响的时候,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等创新手段,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和产品,进一步扩大了销售渠道,提升了营收效益。
破坏性创新,给创业者提供新的入局机会
![破坏性创新,给创业者提供新的入局机会](https://img.taocdn.com/s3/m/c5cd023555270722192ef7ee.png)
破坏性创新,给创业者提供新的入局机会在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似乎越来越难以突破,随着科技的发展,破坏性创新成了创业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的流行词。
“破坏性创新”这一概念由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提出。
它是相对于延续性创新而言的。
比如把智能手机按照客户重视的属性做的更好、更快、更美观,是在持续性创新。
而全面屏智能手机相对于以前的诺基亚非智能按键手机,就是一种破坏性创新。
诺基亚失败时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
”企业没有做错决策,但最终失去了市场。
这是破坏性创新的力量。
打败你的往往不是你以为的行业对手,而是横空出世的新技术。
破坏式的创新之所以力量惊人,因为他们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打造了全新的价值网,未能及时更新的企业,只能被淘汰出局。
很多没落的企业,在他们的领域都曾风光过,之所以会被破坏性创新颠覆,正是因为他们曾经的辉煌,他们无法打破自己一手搭建的市场利益格局。
就算后来发力,也难以赶超,就像人一样,经验太多,往往也会被经验束缚。
破坏性创新的技术在刚开始往往不被看好,或不起眼。
在1800年代,帆船公司是最盈利的全球性企业,很多人跑到海上当水手,没想到蒸汽船被发明了,不用帆,可以逆流前进。
但蒸汽船刚出现时,体积小,制造价格昂贵,大船运公司并不看好它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蒸汽船造的越来越好,价格也便宜了,由此淘汰了一大堆依赖大帆船做航运的公司。
这不禁让人想到了特斯拉,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只有1%左右,是个利润极低的非主流市场,由于电池技术的发展瓶颈,目前也不被看好。
成熟的企业为了维持原有的市场份额,追求更高的利益率,并不会轻易踏足利润低、风险高、压力大的创新领域。
据报道,埃隆·马斯克一直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中,据说他一周工作120小时,还要借助安眠药才能入眠。
特斯拉未来发展如何不得而知,但新能源汽车前途是光明的,当技术和价格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就会产生很快的发展势头。
当一个已有产品在用户心中根深蒂固,创业者要想的不是基于这个基础上打造产品,而是创造具有“破坏力”的产品。
眼镜行业破坏性创新的20年
![眼镜行业破坏性创新的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f3bca4b780eb6294dc886c16.png)
经营与管理38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11·2018从2018年初到现在,星创视界集团启动了一个新的战略,叫做F r o m E y e W e a r t o E y e C a r e 。
从1997年创立至今,宝岛眼镜已经进入第21个年头,期间,眼镜行业一直都被误解。
事实上,如果将传统眼镜行业划分为1.0阶段的话,电商和O2O带来的或许是眼镜行业的2.0时代,之后,眼镜行业还会不断迭代,不断处于破坏性创新阶段。
一.眼镜行业变迁的3个阶段21年来,宝岛眼镜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眼镜1.0、眼镜2.0、眼镜3.0。
1.眼镜1.0时代: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红利时代从1997年开始创业到2010年前后,这十几年我都把它当作是眼镜1.0。
这一阶段,所有的企业都叫时代的企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变大。
那时,人均GDP800美金,几年内冲到5000、6000美金,暴涨了8倍。
眼镜1.0时代的红利,很大一部分是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往工业化城镇转移产生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2003年前,周末厦门的眼镜门店验光都是要排队的。
眼镜行业破坏性创新的20年文/王智民 整理/彭冬林编者按:2018年,星创视界董事长王智民比往年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先后参加了各种类型的科技论坛、创新论坛而且还接受了人民网改革开放40年大健康领军人物系列采访。
通过不断在各种场合为眼镜行业发声,王智民展示了宝岛眼镜结合AI医疗进行转型的成效,同时,他也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力图改变大众对于眼镜行业的认识误区:眼镜店应该卖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非单纯的眼镜产品。
诚然,从一家传统眼镜零售企业转型升级为眼视光医疗服务企业,宝岛眼镜的创新经验对行业内外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那么,关于宝岛眼镜的破坏性创新20年,又该如何解读呢?2.眼镜2.0时代:从O2O到O×O的新零售变革当天猫开始爆发式发展时,我们看到了平台电商发展的趋势。
创造性破坏的力量
![创造性破坏的力量](https://img.taocdn.com/s3/m/d5c80e6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1.png)
创造性破坏的力量
创造性破坏的力量是一种可以把它看作是破坏性的,但实际上却可以带来正面的结果的力量。
它可以带来新的发现,打开新的可能性,激发新的思维进步。
在社会和经济中,它可以改变和刷新枯燥的旧有模式,使人们走出旧思维框架。
创造性破坏的力量可以让人们看到问题和事物的全新视角,激发他们思考,重新审视现状,逐步地创造出更优秀的结果。
例如,创新者们可以通过思维改变原有行业,改变制造、服务和商业运作方式,挑战传统的思维模式,并最终将旧的想法改变成新的创意。
例如,在食品行业,创业者们对于食品的生产、包装、运输等方面突破了原有想法,采用了一种新方式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而在教育行业,意识到教育不是傻瓜化的模式,而是要将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发掘自己的潜力,发掘更多潜在的可能性,从而激发创新的思维和行动。
显然,创造性破坏的力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它可以让你在东西变得更加完善,让你看到不可能的可能性。
它可以让你跳脱出旧的模式,让你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发现新的机遇,特别是当我们面临困境时,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出路,并从中汲取灵感。
总之,创造性破坏的力量是一种可以改变现实,从而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力量。
什么样的破坏性创新才能让企业长久生存
![什么样的破坏性创新才能让企业长久生存](https://img.taocdn.com/s3/m/697abf1d650e52ea55189838.png)
什么样的破坏性创新才能真的成功(课程论文)1. 引言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理论主要是针对新组织提出的,新组织可以使用相对简单、便利、低成本的创新创造增长和成功,超越强大的在位者。
通过破坏性创新的方式取得成功的案例非常非常多,这里面有非常多我们熟悉的案例,沃尔玛(Wal-Mart)的折扣零售店、戴尔(Dell)的直销商业模式、苹果的个性产品……。
通过破坏性创新取得一时成功的案例那就更多,比如目前炒得很热的五谷道场“非油炸”方便面,曾经辉煌的TCL的钻石手机等等。
当然还有一些破坏性创新尚未得到广泛的商业推广和应用“胎死腹中”,成为商业世界的反面教材,比如:惠普推出的名为“基蒂霍克”的全世界最小的硬盘驱动器项目,摩托罗拉公司的“铱星”移动通信系统。
破坏性创新问题出在何处?破坏性创新如何能让成功持久一些?本文以苹果iPod 、iPhone的破坏性创新为主线,并比较几个一时成功、没有成功的案例来讨论消费品行业如何取得破坏性创新的成功。
2. 几个案例的综述2.1苹果的破坏性创新盛宴在破坏性创新的范畴里,乔布斯和苹果计算机是绝佳范例,1999年乔布斯重回他一手创办的苹果计算机后,推出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市场频传佳绩,近年以iPod系列抢攻数字音乐领域,以iPhone迅速颠覆移动电话领域,苹果近十年来一直在享用着破坏性创新盛宴。
苹果之所以是苹果,就在于很多时候它不按牌理出牌。
以现代企业重视专业分工为例,苹果却是什么都要自己来。
它自己开发、制造苹果计算机的硬件和操作系统,连应用软件也不假手他人;为了切入数字音乐市场,它设计、制造自己的MP3播放器iPod,跨足消费性电子产品,更进一步进军流通服务业,经营起自己的网络音乐商店。
“时代杂志”说,苹果形同集微软、戴尔、与新力三大企业于一身。
高辩识度也是破坏性创新产物的一大特点,虽然现在的苹果笔记本已经用了intel的芯片,虽然无数厂商早已模仿了苹果产品的外观,但是,无论怎样,消费者还是很容易辨别出苹果的产品。
警惕“破坏性创新”成为自己的掘墓人
![警惕“破坏性创新”成为自己的掘墓人](https://img.taocdn.com/s3/m/40abd8c684254b35eefd34b9.png)
也早就销声匿迹了,当然,也还有一些公司依然在苟延残喘甚至转行的。
数码相机:数码相机的出现,让大家可以更简单的进行拍照,可以拍下更多照片,可以捕捉下更多漂亮的镜头。
这对于原来的菲林式的相机企业是非常具有破坏性的,它让柯达等巨头走向没落之余还让一大批在原来行业中的佼佼者失去了工作。
电子邮件和数字化:随着简便的电子邮件和信息数字化这种破坏性技术的出现,原来的邮寄信件行业就完全被颠覆了,从而产生深远影响的还有造纸业和墨水制造业。
社交媒体:随着Facebook,Google+,Tumblr,LinkedIn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出现,电信业就进入到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
现在人们基本上都很少通过必须有SIM卡的短信或电话进行沟通了,我们会选择使用很多其他的如Skype,Viber,Whatsapp以及其他一大堆的不同应用来完成这项任务。
人们发现这些社交媒体非常的实用,除了满足短信和电话服务之外,还能够让自己在上面显示自己的当前状态和有针对性的和特定的人群进行通话,并获取到朋友的最新状态等。
这些社交媒体正在把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电子报纸和电子新闻:我们现在都习惯于在我们的电子设备上查看新闻,而非每天跑到街边报纸的摊档去挑选一份只有一小部分内容是自己感兴趣的报纸。
流媒体服务:比如流媒体公司讯飞(Netfix)现在在美国已经成为最大的视频订阅提供商,同时讯飞也被认为是传统视频订阅大鳄百视达的掘墓人。
电子书和电子杂志: 这里最明显的应该就算亚马逊的Kindle给传统的书籍和杂志行业所带来的破坏了。
移动支付:尼尔森市场调查公司在2014年1月份曾经公布说,全世界54%的人,北美71%的人,都倾向于用信用卡而非现金来进行支付。
而现今,无数的更新的支付方式正在将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给逐步变成历史。
比如我们现在逐渐倾向于网上支付甚至直接进行网上购物。
自行付费结帐的零售系统:根据劳工统计局的统计,自动结账系统的出现在2013年就导致美国几十万的收银员丢失了工作。
新形势下企业破坏式创新分析
![新形势下企业破坏式创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c5a50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6.png)
新形势下企业破坏式创新分析【摘要】本文从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介绍了破坏式创新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新形势对企业破坏式创新的影响,探讨了企业如何实施破坏式创新。
然后通过成功案例分析,总结了破坏式创新的挑战和风险。
结合实际情况,强调了新形势下企业破坏式创新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最后在总结中强调了企业在面对新形势时需要适应破坏式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新形势下破坏式创新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破坏式创新、企业、新形势、影响、实施、成功案例、挑战、风险、重要性、发展趋势、总结、未来、创新。
1. 引言1.1 新形势下企业破坏式创新分析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变化快速,传统的创新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破坏式创新逐渐成为许多企业追逐的目标。
破坏式创新是指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商业模式或产品,彻底改变现有市场格局,重新定义行业规则,从而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创新形式。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新形势下的企业破坏式创新不仅需要具备更敏锐的洞察力,更需要具备快速迭代、敢于冒险的勇气。
政策、市场、消费者等因素的变化也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的创新路径。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破坏式创新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新形势对企业破坏式创新的影响,探讨企业如何实施破坏式创新,通过成功案例分析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破坏式创新的模式和方法,同时也对破坏式创新的挑战和风险进行深入剖析。
通过对新形势下企业破坏式创新的全面分析,希望能够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长期的发展目标。
2. 正文2.1 破坏式创新的概念和特点破坏式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引入全新的技术、商业模式或产品,从而颠覆传统市场格局和行业规则,实现突破性的发展。
破坏式创新通常不是对现有产品或服务的改进,而是从根本上重新定义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破坏式创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破坏式创新通常是由小型企业或新兴企业发起的。
克里斯坦森颠覆性创新理论的演进脉络及启示
![克里斯坦森颠覆性创新理论的演进脉络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a738cf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3.png)
克里斯坦森颠覆性创新理论的演进脉络及启示摘要克里斯坦森颠覆性创新理论已成为企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理论之一,他提出了“破坏性创新”和“连续性创新”两种创新模式,指导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如何避免陷入“技术网”等困境。
本文结合克里斯坦森在颠覆性创新理论的演进脉络,分析了其起源、发展和本质特征,探讨了其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原因和意义。
同时,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启示,旨在为企业创新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克里斯坦森、颠覆性创新、破坏性创新、连续性创新、技术网、理论与实践克里斯坦森颠覆性创新理论的演进脉络及启示1. 起源和发展克里斯坦森颠覆性创新理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他在对硬盘驱动器的研究中总结出的新产品开发的规律。
他发现,新产品的发展往往是通过小公司或新进入市场的公司推出的,然后逐渐侵蚀原有市场份额的。
这就是所谓的“破坏性创新”模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型企业成长为市场巨头后,他们也面临着“被破坏”的威胁,这就衍生出了“连续性创新”模式。
克里斯坦森颠覆性创新理论的核心就是,企业必须在创新中进行高风险投资,在新技术和产品领域探索突破口,而非盲目追求短期利润。
2. 颠覆性创新与技术网颠覆性创新表明,新产品的出现远不是靠技术升级就可以完成的,因为技术垄断会产生所谓的“技术网”现象,即原有技术越先进,新技术就越难以进入市场。
这是因为原有技术形成的产业链条,市场规模和用户需求并未减弱,新技术就必须打破既有的市场格局,满足新需求。
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把风险放大,在削弱盈利性和现金流的情况下对未来市场需求做出投入。
这也是面向未来市场的企业为什么要在原有市场规模不断缩小的情况下,从新市场中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3. 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理论克里斯坦森颠覆性创新理论不仅在科技行业有广泛的适用性,而且适用于各行各业的企业。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的变化,这个理论在过去20多年中已经演化成更加丰富和成熟的理论框架,包括技术把握、风险管理和市场策略等方面。
中国企业实行破坏性创新的意义与策略
![中国企业实行破坏性创新的意义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0646382b14e852459fb5709.png)
中国企业实行破坏性创新的意义与策略作者:耿剑锋杜龙政王宇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21期[摘要] 破坏性创新是与维持性创新相对而言的,是指一种不同于常规的创新模式,开始时不引人注目,主要瞄准新市场和被主流市场忽略的低端市场,但最后有可能发展为主流市场。
本文探讨了破坏性创新的意义,企业实行破坏性创新的策略,并对破坏性创新在中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国破坏性创新新市场低端市场一、破坏性创新的内涵以及对于我国企业创新的意义1997年,哈佛大学教授Clayton.M.Christensen出版了《创新者的迷惘》一书,提出了“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的概念。
该书指出,破坏性创新是与维持性创新相对而言的,是一种不同于常规的创新模式,开始时不引人注目,但最后有可能发展为主流市场。
它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一类是面对非消费者创造新的市场;另一类是在一个已建立的市场上从低端发起进攻。
破坏性技术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尤其是不一定发生于高技术领域),服务业同样也可以有破坏性技术产生,如短期管理培训项目就被认为是针对主流高端MBA教育市场的破坏性技术。
破坏性技术揭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道理,即在当今竞争激烈,顾客需求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如果只看到顾客现有需求,未觉察到顾客的潜在需求,一味按照自己的方式埋头去搞所谓“高精尖”,最终也许难逃失败的命运。
日本企业近年来之所以没有美国的企业有活力,其原因就在于美国企业中不断涌现新的“破坏者”,如硅谷的大批小企业靠“破坏性的创新”得以迅速崛起。
所以,我国企业是否具备“破坏性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破坏性技术而言,不存在既定的标准规范,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及时识别捕捉到破坏性技术的发展机会,就能够实现跨越。
破坏性创新研究方兴未艾,会为我们的未来带来美好前景。
二、文献综述破坏性创新在国内外的研究方兴未艾,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破坏性创新的问题。
科技创新的五种类型
![科技创新的五种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c8f1ed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3.png)
科技创新的五种类型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不断引入新技术和创意思维,科技创新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科技创新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包括基础性创新、渐进性创新、补充性创新、破坏性创新和边缘性创新。
首先,基础性创新是指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开展的根本性研究和发现。
这种创新通常涉及到对理论和实验研究的深入探索。
基础性创新的目标是推动科学发展,并为后续的应用性创新提供理论基础。
例如,基础性创新在新材料、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渐进性创新是指基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和优化。
它是通过不断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功能和效率来实现的。
渐进性创新通常是基于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进行的,以满足人们对产品或服务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例如,手机的持续升级和改进就是渐进性创新的典型案例。
补充性创新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或特点。
这种创新旨在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补充性创新可以使产品或服务更加多样化,并且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
例如,电动汽车的出现就是对传统汽车的一种补充性创新。
破坏性创新是指通过引入全新的技术或商业模式来颠覆现有市场。
破坏性创新通常会打破传统产业的格局,重新定义行业规则,并创造崭新的市场机会。
破坏性创新的代表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它们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
最后,边缘性创新是指在边缘领域进行的创新。
这种创新通常是在某个特定领域或市场中相对较小的改进或发现。
尽管边缘性创新在整个科技创新中占比较小,但它们能够带来局部的变革和进步。
例如,某种特殊材料在某个行业中的突破性应用就是一种边缘性创新。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可以分为基础性创新、渐进性创新、补充性创新、破坏性创新和边缘性创新。
这五种类型的创新相互作用,并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无论是在科学领域还是在商业领域,各种类型的创新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科技创新的丰富多样性。
破坏性创新成功案例
![破坏性创新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8ee687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4.png)
破坏性创新成功案例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创新成为企业立足市场、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而破坏性创新作为一种颠覆传统的创新方式,更是在近年来备受关注。
破坏性创新不仅仅是对现有产品或服务的改进,更是通过重新定义行业规则和商业模式,彻底改变市场格局。
以下将介绍几个成功的破坏性创新案例,以期为企业提供借鉴和启发。
首先,Uber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破坏性创新案例。
传统出租车行业长期由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垄断,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乘客体验差。
而Uber以共享经济为基础,通过手机应用连接乘客和司机,提供更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打车的方式,更颠覆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商业模式,使得传统出租车行业面临巨大挑战。
其次,Netflix的成功也是破坏性创新的一个典范。
传统的影视娱乐行业主要由有线电视和DVD出租店垄断,用户需要按照固定的时间观看节目,选择受限。
而Netflix通过在线流媒体服务,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观看各种影视节目。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观影的习惯,更颠覆了传统影视行业的商业模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在线流媒体平台之一。
再者,Airbnb也是一个成功的破坏性创新案例。
传统的旅馆行业长期由大型连锁酒店垄断,价格昂贵,选择有限。
而Airbnb通过共享经济模式,让普通人可以将自己的房屋出租给旅行者,提供更具个性化、实惠的住宿选择。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旅行的方式,更颠覆了传统旅馆行业的商业模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住宿分享平台之一。
这些成功案例告诉我们,破坏性创新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产品或服务创新,更是一种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和重塑。
它需要对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有敏锐的洞察力,需要对技术和商业模式有深刻的理解,更需要有勇气挑战现状,打破常规。
只有在不断创新和改变中,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破坏性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可以改变行业格局,也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
破坏性创新理论及启示
![破坏性创新理论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30ebde5998fcc22bcd10d3e.png)
破坏性创新理论及启示【摘要】本文对克理斯藤森创立的破坏性创新理论进行了梳理,给出了破坏性创新的三组衡量标准,对阻碍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六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破坏性创新理论带给我国企业的启示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破坏性创新企业启示许多公司在面对技术和市场结构的突破性变化时垮掉了。
而导致失败的决策几乎都是在这些公司跻身世界上最好的公司之列时做出的。
大公司为什么会被小公司打败?这就是“在位公司追求新增长的努力为什么会导致失败”这一著名的“亚力山大难题”。
以哈佛大学的克理斯藤森为主要代表的创新专家,经过潜心研究,终于找到破解“亚力山大难题”的方法,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破坏性创新理论框架,阐明了成熟的大公司由于对待创新问题的失误导致失败的机理,同时就应对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破坏性创新理论相当适合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处于赶超的发展态势,急需合适的创新理论指导。
本文对克理斯藤森的破坏性创新理论进行介绍,总结破坏性创新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一、破坏性创新理论1、持续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企业竞争中,表面看来,实力雄厚的公司往往在竞争中会处在明显优势地位;但小企业有时也以短小精悍、船小好调头获得胜利。
小企业除了具有灵活、束缚少的优势外,更容易把创新的点子付诸行动,从而击败力量悬殊的企业。
部分成功大企业及小企业的另一个成功的法宝就是克理斯藤森所界定的破坏性创新。
克理斯藤森将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成功地融合在一起,他以环境为基础把创新分为两个明显不同的分类——持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
持续性创新是指对现有市场上主流客户的需求不断进行产品的改进和完善,以满足客户更挑剔的要求;而突破性创新针对的不是主流用户,突破性创新的产品往往比主流市场上已定型的产品要差,但是它们具有主流市场之外、相对不重要的或新客户喜欢的特性。
比如,价格便宜、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使用。
两种创新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见到。
如牙膏生产商使牙膏具有以前没有的增白、固齿、保健的功能等,从而满足现有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需求,此谓持续性创新;当计算机硬盘容量越做越大的时候,企业忽略了硬盘也有不便的地方,这时候,韩国三星公司推出了能够随身携带的移动存储器,符合了许多人想把资料可以随意带着走的需求,这就是突破性创新。
“破坏性”创新带来的变革
![“破坏性”创新带来的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078835d7d15abe23482f4d1d.png)
“破坏性”创新带来的变革中国现在正处于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中国经济转型的历史交汇点上,抓住了就是机遇,错过了就是挑战。
今天,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人类社会、计算机和物理世界的三元融合,使信息服务进入了普惠计算时代,只要手持智能终端,随时随地都能获得想要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是划时代的大事,怎么高估,都不为过。
而就在几年前,人们还在计算何时进入普惠计算时代。
2008年,IBM的CEO彭明盛在金融危机后对奥巴马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几乎任何东西都可实现数字化、互联化……还有什么信息不能被挖掘、分析、优化、决策到提供一个整体解决方案。
这就是“智慧地球”的起始点。
同样在2008年,大数据研究和应用开始出现。
大数据的海量、多源、异构、非结构化、连续性、实时性、网络结构、精准映射等,几乎就是记录人类行为和物理世界特征的数字写真,无限接近真实世界。
大数据被认为是继实验研究、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仿真之后的第四种科学范式,将取代还原论及传统的复杂性科学。
数据处理能力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标志,数据决定成败,大数据的热潮就此开场了。
“云计算相遇大数据”,再加上移动互联网可说是信息技术发展上两大技术突破的一个重大交汇。
继而又出现了“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概念。
至此,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便成为一个完整的互联网概念,立即成为人们追逐的一个新战场。
作为这个时代的引领性技术,信息技术正在发生看不见止境的变化,其规模之宏大,发展之迅速,令人应接不暇。
那个《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作者,英特尔原CEO格鲁夫在本世纪初网络泡沫破灭时曾说:“互联网将重新定义IT”,现实是互联网已经重新定义了IT,并将重新定义各行各业。
信息革命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
各行各业唯有变革,融入信息技术的变革,才能适应时代而生存。
就连沉寂了好几年的海尔的张瑞敏在传统制造业在信息化大潮的冲击下,也逐渐回过了神,正如他觉醒道:“谁能把用户带进网络时代,谁就能赢,载体是什么,反而不重要。
破坏性创新的特征分析
![破坏性创新的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2aebd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3.png)
破坏性创新的特征分析2019-03-03破坏性创新理论是国外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项创新理论,近年来已经成为创新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之⼀。
理论研究表明,通过破坏性创新创建的新业务成功概率⽐通过维持性创新要⾼10倍以上。
因此,我国企业在构建⾃主创新能⼒的同时,加强对破坏性创新管理的研究具有⼗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破坏性创新的概念1997年,美国哈佛⼤学著名管理学者克雷顿?克⾥斯滕森通过对磁盘驱动器⼯业的研究,以创新的环境为基础,将创新分为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和维持性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破坏性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破坏性创新是指改变了原有技术发展路径的创新,它不是向主流市场上的消费者提供性能更强⼤的产品,⽽是创造出与现有产品相⽐尚不⾜够好,但⼜具有不为主流市场⽤户看重性能的新产品。
破坏性创新产品⼀般价格便宜、结构简单,功能新颖,便于使⽤,这对于处于边缘市场上不太挑剔的消费者或者潜在消费者具有很⼤的吸引⼒。
⼆、破坏性创新的特征破坏性创新是⼀个较新的概念,⼀般⽽⾔,它具有以下⼀些特征。
1.破坏性创新具有相对性破坏是相对于现有的主流技术、主流客户和关联企业⽽⾔的,⼀旦破坏性创新形成明确的性能改进轨道,也就演变为维持性创新,其后⼜会出现下⼀轮新的破坏性创新。
对⼀家公司具有破坏性的创新可能对另⼀家公司具有维持性的影响。
如互联⽹销售对戴尔的电话直销模式⽽⾔是维持性创新,⽽对康柏、惠普和IBM的销售渠道来说则是破坏性的。
2.破坏是⼀个过程由于技术进步的速度总是超过⽤户需求提升的速度,因此,随着破坏性创新产品的逐步完善,它的新属性慢慢达到主流⽤户的要求,并且吸引更多的主流市场⽤户,由此对关联企业产⽣⼀次“破坏”。
相对于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是⼀种破坏性创新,它虽然使⽤费⽤⾼,信号质量差,但具有便于携带的特征。
当移动电话进⼊市场时,主流市场⽤户仍然偏爱固定电话,因为固定电话可靠⽽便宜。
未来二十年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变化作文
![未来二十年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变化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7f414d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d.png)
未来二十年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变化篇1:未来二十年科技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变化?现在地球的空气质量并没有以前好了,我想:如果有这样一个东西,那就好了。
这个东西的名字叫做“巨型空气净化器”,我把它叫做“巨型洗衣机”。
如果空气质量不佳,它先会喷出一股浓雾,把空气中的细菌给消除掉,当然也会适量地消除灰尘,这种雾对人体有益无害,对于动物和空气也是如此。
如果还是不行,那么“巨型洗衣机”便会采取第二步行动:它会把天上的干净空气吸过来,同时又把陆地上的脏空气吸上来,在吸收的同时,把干净的空气放下去,放完之后,再把脏空气转化过滤为干净空气,再把过滤后的空气放回到天空中,这样既能保证人们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又能保证天空不会变脏。
那么肯定有人会问:它要做这么多事情难道就不需要耗电的吗?当然会,它只不过是把脏空气中的脏东西转化为了自己的能源而已。
现在科技十分发达,我想,“巨型洗衣机”的发明迟早会实现。
篇2: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二十年科技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未来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未来的房子是会飞的,每栋房子都会像天使一样有一对纯洁、隐形的翅膀,每栋房子的主功能大厅里都有一个大屏幕,显示着这座房子的结构与功能,如果你想洗澡,只需按一下摇控,浴室就会自动给你放水,然后给你洒上香喷喷的香水,只要走进每个房间,它会自动开灯,离开时自动关灯。
最高科技的就数厨房了,天底下所有吃的应有尽有,只要你说出名字,它就会自动烹饪。
当你想要去哪儿,你按一下摇控,房顶会立刻分开,螺旋桨升起来了,它不停地转动,你想去哪就转动方向盘,和开汽车一样,这样交通就很方便,就像一只只在天空中上下飞舞的蝴蝶,非常有趣,再也不担心堵车了。
你的房子如果落在绿色的草地上,房子就像变色龙一样马上变成了绿色。
未来的病人,根本不用去看医生,而是用一个非常细小的微生物机器人,让它从病人的嘴里钻到肚子里,机器人就像马路清扫车一样把病人身体里的所有病菌全部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就避免了手术给病带来的痛苦,而且机器人清洁完后它还会自动把自己身上的细菌清洗干净,这样就杜绝了传染源,即先进又环保。
破坏性创新理论及启示
![破坏性创新理论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9ba96a30029bd64783e2c6f.png)
应该如何应对突破性技术的挑战, 应该怎样进行突破性创新。 己掌握了破坏性创新这种无形资产, 就不怕别人的破坏, 不会
英特尔董事长格罗夫认为, 由于忽略了破坏性创新, 美国 突然间束手无策。
信息产业现在正面临着来自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强大挑战。
综上所述, 我国企业在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对手和环境时,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 由于成本较低, 我们正充当着格罗夫所说 不能照抄照搬创新理论, 但在吸收和改进的基础上, 更要为我
威胁, 他们就只将注意力集中在保住现有的顾客和业务, 因此 办法。在这种机制下, 企业应不断改进, 员工要从日常运作和
致力于更好技术的持续性创新。这就使得这些组织陷入错误 决策中积累。
的战略: 不但错失了增长的机会还导致了最终的毁灭。与在位
3、制 度 改 进
企 业 面 形 成 鲜 明 对 比 , 新 进 入 的 企 业 , 造 成 破 坏 是“纯 机 会 ”,
《当代经济》2007 年第5 期( 上) 135
理论探索
作, 这种类型的结构就会起妨碍作用。
除了观念要有创新意识外, 更应建立相应机制。除了奖励
5、固 定 知 识 模 式 的 限 制
机制, 应有足够的资源及权力支持, 在组织结构上应给予创新
企业习惯怎样解决问题、避免哪些问题, 这些选择决定了 足够支持, 分权组织更能激发创新的出现。
的印度的角色, 正以不断的破坏性商业行为进军发达国家的 所用。在当代工业革命中, 在新的经济不平衡的状态下, 只有
市场。但总的来说, 我们自主创新的资源相对缺乏, 进行的是 那些善于捕捉新的技术机会、并转化为新产品的人, 才能迅速
理论探索
破坏性创新理论及启示
(
○
罗 定 职 业 技 术 学
未来二十年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变化作文
![未来二十年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变化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14eac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11.png)
未来二十年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变化作文哎呀,说起未来二十年科技带来的变化,那可真是让人充满了期待和好奇!想象一下,二十年之后,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多么不可思议。
就拿交通来说吧,二十年后,汽车可能都能自己飞起来啦!可不是那种科幻电影里才有的场景哦。
早上,你睡眼惺忪地从床上爬起来,准备去上班。
你走到自家的“飞行汽车”旁边,车门自动打开,里面的座椅会根据你的身体状况调整到最舒适的状态。
然后,你只需要告诉汽车目的地,它就会自动规划最佳路线,嗖的一下飞起来。
这一路上,你可以欣赏窗外的美景,再也不用担心堵车的烦恼。
而且啊,飞行汽车的能源也不再是传统的汽油,而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这样一来,不仅环保,还能节省不少开支呢。
要是你在路上突然想喝杯咖啡,车内的智能系统就能感知到你的想法,直接给你变出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来,那感觉,简直太棒了!再说说医疗方面吧。
二十年后去医院看病,可能都不需要医生亲自给你诊断了。
你只需要在家里戴上一个小小的手环,这个手环就能实时监测你的身体状况,把数据传送到医院的智能医疗系统中。
一旦有什么异常,系统会自动分析,并给出治疗方案。
如果需要吃药,家里的 3D 打印机就能直接把药给打印出来,方便又快捷。
还记得我上次感冒去医院看病的经历,那叫一个折腾。
一大早赶到医院,挂号处已经排起了长队,好不容易挂上号,又得在候诊室等上好几个小时。
见到医生后,医生简单询问了几句,就让我去做各种检查,验血、拍片,跑来跑去累得我够呛。
等拿到检查结果,再去找医生开药,半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要是未来二十年能有这么先进的医疗技术,那我们就不用再受这些罪啦。
还有购物,这也是变化巨大的一个方面。
二十年后,逛街可能都不用出门了。
你只要坐在家里,戴上一个虚拟现实的头盔,就能瞬间进入一个虚拟的商场。
在这个商场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商品,就像真的摆在你面前一样。
你可以试穿衣服,看看合不合身;可以试用化妆品,看看效果如何。
如果满意,直接下单,商品很快就能送到你家。
改革创新带来的影响
![改革创新带来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12405c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1.png)
改革创新带来的影响创新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通过创新,可以带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等诸多好处。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创新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创新可以带来市场经济活力的释放和激发。
通过开放,中国过去几十年来的高速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经济奇迹就是最好的例证。
创新可以激发企业家精神,推动各种创新活动。
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其次,创新可以促进社会进步。
社会可以推动社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
通过创新,可以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规范和制度,促进社会平等和社会公正。
创新可以破除传统观念和僵化的制度,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
同时,创新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创新可以推动科技发展。
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创新,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创新可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和创新潜力,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国家竞争力。
同时,科技创新还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的精神和文化需求。
最后,创新可以促进环境保护。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创新可以推动绿色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型和调整。
绿色发展可以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创新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
通过创新,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发展。
在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潮流下,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方向。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创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社会繁荣和人民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智能是你可以花钱购买的一种服务。通过人工智能去创业的公司,需要将人工智能运用到某一个特定领域去增加智慧。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其实就是把人工智能的智慧放到车里。它的出现将影响交通状态、影响快递这样的行业和司机行业的人。而真正的革命是:这些汽车今后将变成你的新办公室,今后你用汽车接收的数据将比你坐在写字楼里接收的数据更多。
汽车未来将变成你的新办公室
苹果的SIRI就是人工智能,你可以跟它对话。但我们看到的大多数人工智能没那么酷,都在后台运行。它可以处理X光片、处理法律证据、飞行问题等等。现在图形处理芯片的进步提升了机器学习能力,有一些机器可以看懂你的照片,告诉你这些照片是关于什么的,还可以跟你进行人际交互对话,目前还处在实验室阶段。
现在还只是分享时代早期
现在,摄像头监控无处不在。互联网总是希望去监控和采集数据,我们很难停止这个趋势。每部手机上都有摄像头,这意味着全球有60亿台摄像机。社会化媒体的兴盛,让我们总是不停地在报告我们的位置。
我和斯皮尔伯格一起做了部电影叫《少数派报告》,男主角想从一直被跟踪的环境里逃出去,但他发现,他每到一个地方,屏幕上的广告都变成针对他的广告。我们现在谈论艳照门、国家安全局的棱镜,我们都知道自己的数据一直被采集不安全。这些数据我们是无法停止被采集的,我们应该想的是,如何把采集数据的模式从由某一个机构来掌控,变成你我之间去互相观察。比如,美国的警察带了一个传感器摄像头对市民进行实时监控,那么反过来,市民也可以带这个东西去监控警察对我们做了什么。
个性化与透明度是正相关的。如果你完全把自己藏起来,不对别人分享任何数据,你的个性化也为零。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就必须向外面展现你自己的数据,把你的信息传达出去。
我们现在还处于传统和前沿交替的年代,很多人说:我不会去跟别人分享我的医疗数据,财务数据,不会去跟别人分享我的性生活。但这些只是你现在的观点。我认为,今后人们会去分享这些数据,我们现在还处于分享时代的早期。
3D打印将给制造业带来巨大颠覆
远距离图像也是一个颠覆性的领域,比如电话会议、远程医疗。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屏幕,包括可折叠的屏幕。未来的屏,不仅仅是硬硬的一块,我们甚至可以把屏变得跟书一样,可以翻,可以折,里面的内容可变。还有一些没有屏的展示,比如说全息图。全息技术现在不完美,但以后可能也会对我们产生颠覆。我们现在已经不是读书的人,而是读屏的人,屏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逻辑。
未来可通过你的想法操纵电脑
大家都知道谷歌眼镜,而现在的可穿戴智能隐性眼镜可以直接贴在你的角膜上。可穿戴设备不止是眼镜,它可能变成衣服。我们用它来接收数据,同时也在传递数据,通过各种摩擦跟它互动。我们还给盲人做了一个可穿戴式背心,上面有摄像头,可以看到前方,通过振动去告诉这个盲人怎么走。
这些就是增强现实,把虚拟的物体跟你看到的真实世界通过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
3D打印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巨大颠覆是,你以前认为硬件的那些东西,在未来都会变成软件了。3D打印出来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图纸,是能够传输、能够修改的,是数据形成的。那么这就是一个跟我们现在谈到的各种各样的互联网设备一样,它里面是芯片的,美国人有一种期望,利用3D打印技术重新让制造业回归美国,但也有一种说法,中国现在是3D打印的领袖。
股权众筹是场商业革命
美国现在有450个众筹平台,产生了一些非常成功的项目,它现在变成一个很大的生意,很多钱涌到这个领域。很多人用这个众筹网站并不是为了融资,而是做市场调查,去看看自己的商业计划书会不会受欢迎。最近众筹股权被承认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革命。
如果我们穿越到二十世纪80年代,告诉那时的人,30年以后你们会有维基百科,会有今天各种各样很酷的技术,没有人会相信。展望今后20年,也是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唯一知道的是,20年以后最伟大的产品,现在还没被发明出来,而你们作为创业者,就要去发明这些东西!虽然现在谷歌这样的高科技公司如此强大而成功,但我只想说,你们现在开始一点也不晚,而现在已经发生的事情根本就什么都不算。
语音技术也远不止是苹果的SIRI技术,比如说翻译。有一种实时的翻译工具,画面拍的是西班牙语,显示出来就变成了英语。这种技术可能表现为一个头盔,戴在头上它会捕捉你的想法,你可以通过你的想法去操纵电脑。
注意力在哪儿,钱就在哪儿
注意力经济是一个颠覆性的领域,注意力在哪儿,钱就在哪儿。很多人每天都在看邮件,花很多时间在邮件上,它占用我们的时间。于是有人说,你读邮件是应该能拿到钱的,因为你在花时间。如果读邮件都要给钱的话,那读广告是不是更要给钱呢?现在的广告投放模式是花钱投给广告公司,为什么不直接把钱花在你的用户身上,让他看广告就能拿到钱呢?这样我们就可以看这人的关注度在哪儿,然后用钱去买他的注意力,让他看我们的广告。这个人会影响其他的人,有影响力人的就应该给更多钱。
新的交互界面,我在《少数派报告》中演示过。汤姆·克鲁斯操作电脑时,不是像我们这样敲键盘,而是浑身都用起来去跟一台机器互动。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应该可以操作一台电脑。
此外还有视觉跟踪。它会跟踪你的视线,知道你在看什么,捕捉你的情绪,据此更改内容。结果就是,我们在看屏幕的时候,实际上它也在看我们,我们可以根据反馈来修改作品。
未来20年,破坏性创新会带来什么
十九世纪初,世பைடு நூலகம்上最赚钱的是那些帆船公司,随后蒸汽船被发明了,但体验很糟——跟大帆船相比又小又短,制价昂贵,可靠性差。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蒸汽船的技术成熟了,不但消灭了大帆船,也消灭了那些依赖大帆船做航运的海运公司。
蒸汽船的崛起模式被称作破坏性创新。这种创新刚出现时都不起眼,远比客户的要求差,是一个笑话。然而,当它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突然有一天碰到了消费者的需求点,就会快速发展,成为市场的统治者。
另外,不管你们是做哪个行业的,真正对你们构成最大威胁的对手不一定在行业内部,而是那些行业之外你看不到的竞争对手。接下来,我想给大家说一说那些我认为有可能产生颠覆的领域。
所有生意都是数据生意
不管你现在做什么行业,你做的生意都是数据生意。过去的数据时代,我们使用文件、文件夹、桌面这些东西。进入网络时代之后,数据就出现在网页上、链接里。今天我们用云,用标签、流来比喻数据。过去的关键词是我,现在的关键词是我们;过去的关键词是项目,现在的关键词是数据。
我认识的一些人,会在身上装40多个传感器,不停地检测自己的数据。我曾经跟一个人打赌说,任何一个只要是人类用工具可以测量的数据,都一定在被测量。我们为什么要跟踪这些数据?有健康的原因,社交的原因,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因。还有很多非常前沿的数据测量工具,比如说有一种工具可以去分析我们呼吸气体里面的化合物,通过分析呼吸来判断你的血液情况。苹果推出的手表也是不停采集你的数据,通过APP进行处理。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哪天的工作效率最高,在那天我们吃了什么,又做了哪些事情来提高效率?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