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句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八讲 被动式的发展
上古汉语的被动式
上古汉语的几种被动句式: (1)“于”字式,“他动词+于”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 修身》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左转· 成王二年》 (2)“为”字式,“为+他动词” 不为酒困。《论语· 子罕》 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 天下》 (3)“见”字式,“见+他动词” 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 阳货》 盆成括见杀。《孟子· 尽心下》
中古被动式的发展
关于被动式的来源,王力先生认为, “被”的意义是名词,《说文》: “被,寝衣也。”“被”作为动词, 义为“覆盖”,“被”作为动词, 还有一义:“蒙受、遭受”,“被” 字式的被作为介词,是由这一动词 义发展而来。
第三节 近代被动式的新发展
这一部分主要谈两个问题: 一、新的被动式的产生: 二、被动式的复杂化:
近代被动式的新发展
第三、被动式中,过去动词后极少带补语, 近代汉语中,被动式中动词可以带补语: (宝玉)进了,又被王夫人数说教训一番。 《红楼梦》33回 第四、被动式动词后可另带宾语,前面已经 谈到,此处略。
用“给”表示被动,始于清代: 就是天也是给气运使唤着。《儿女英雄传》 3回 那些没丢的,也给海水打滥了。(白姓官话)
《白姓官话》是在冲绳发现的官话课本,时代大约和《红楼梦》相当, 但比《红》口语性强,更接近现代汉语。
寡剩的几担豆子没丢吊,也给海水打滥上霉 了。 (白姓官话) 里头原是给雨打湿了的。 (白姓官话)
上古汉语的被动式
根据最新研究成果,被动式产生的时代大大提前了。 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引用了杨五铭的一 篇《西周金文被动式简论》,认为西周金文中有 两种被动句式:“于”字式和“见……于”式。 杨文没有发表(硕士学位论文),但结论可信, 这样,汉语被动式的起源时限,应该认为是西周 初期。 “于”字式产生于西周初期,还有文献证明: 困于酒食。《易· 困》 忧心忡忡,愠于群小。《诗经· 邶风· 柏舟》
被动式的产生和发展问题
被动式的产生和发展问题作者:王娇来源:《神州》2011年第09期【摘要】被动句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被动句就是被动句式,即由被动式充当全句(或分句)谓语的句子;广义的被动句还包括意念被动句,即只表达被动意义而无形式标志的句子。
被动式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本文对其做了一个大概的综述。
【关键词】被动式;动词Passive form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questionWang Jiao【Abstract】Passive sentence including generalized and narrow two kinds: The narrow passive sentence is the passive sentence type, namely acts as the entire sentence by the passive form (or clause) the predicate sentence; The generalized passive sentence also includes the thought passive sentence, namely only expresses the passive significance, but non-formal notation sentence. The passive form prod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were a very complex question, this article have made a general summary to it.【Key words】Passive form; Verb【中图分类号】H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1)03-0070-021相关概念的界定被动式是指既包含一个表被动意义的动词又具有形式标志(如“于、为、为…所、见、被”等)的类似于词组或短语性质的结构形式。
汉语被动句的发展(1)
上古汉语被动句的发展甲骨文里还没有表示被动关系的特殊句式,周秦以后,汉语被动关系仍然可以用一般句式来表示。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庄子·胠箧)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
(商君书·更法)西周金文开始出现用介词“于”引进施事者的被动句。
隹九月既死霸丁丑,乍册矢令尊宜于王姜。
(令簋)史官矢令受到王姜的隆重宴飨。
矦(侯)乍册麦易金于辟矦。
(麦尊)君侯的史官麦被君侯赏赐以铜。
从春秋到秦汉,被动句大量出现,有以下11种形式:1、“于”字句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诗经·邶风·柏舟)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此之谓矣。
(荀子·修身)2、“为”字式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引出施事,施事也可以不出现。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比较《易·困·九二》:“困于酒食。
”失礼违命,宜其为禽也。
(左传·宣公二年)夫尧畜畜然仁,吾恐其为天下笑。
(庄子·徐无鬼)3、“见”字句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论语·阳货)代君子而见戮,后人臣无复忠其君者矣。
(史记·齐世家)4、为……于(於)……产生于战国初。
楚少出兵,则晋楚不信,多出兵则晋楚为制於秦。
(战国策·秦策二)胥之父兄为僇于楚,欲自报其仇耳。
(史记·吴太伯世家)5、见……于……战国开始出现。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且夫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道哉?(史记·李斯列传)6、为……所……产生于战国后期。
方术不用,为人所疑。
(荀子·尧问)楚遂削弱,为秦所轻,于是白起又将兵来伐。
(战国策·秦策四)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史记·项羽本纪)7、“被”字句出现于战国后期。
上古汉语被字句的特点是“被”字句直接附于动词之前。
试论被动句的产生和发展
试论被动句的产生和发展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同时又有明确语法标志的句式。
时代的变迁导致语言的变化,被动句作为一种语法范畴,随着语言的变化,它的使用范围是不同的。
下面以各个时期的被动句为例,来说明古汉语被动句的发展及变化。
一、被动句的相关概念。
被动式、被动句、被动结构、被动句式这四个名称屡见不鲜,但界定不严,有时容易混淆。
被动式是指既包含一个表被动意义的动词又具有形式标志,如“于、为、为……所……、见、被”等的类似于词组或短语性质的结构形式,如“制于人、为天下笑、见欺于王、被尚书召问”等等。
被动句主要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被动句就是被动句式,即由被动式充当全句(或分句)谓语的句子;广义的被动句还包括意念被动句,即只表达被动意义而无形式标志的句子。
被动结构就是被动式。
先有被动式,后有被动句,二者不是等同的,属于不同的层次和平面。
二者在表达“与主动相对的被动”这个意义上没有区别,但只有被动式(被动结构)作全句(或分句)的谓语的句子才是被动句。
二、被动句的发展。
(一)被动句的起源。
王力认为:在远古汉语里,在结构形式上没有被动和主动的区别,在甲骨文金文里也还是这种情况,真正的被动在先秦是比较少见的,它的出现是春秋以后的事。
随着西周金文被动句的逐步被确认,王力的这种传统观点被改变了。
1980年,杨五铭正式提出西周金文已有被动式的观点,并得到王力的支持。
潘允中也明确指出,关于被动句的起源时限,应该断自西周初期。
然而,对于被动句的起源,唐钰明和周锡复两位先生又提出新的看法:先秦汉语被动式的起源应上溯至商代。
商代被动式为数不多,形式单一,于字式是最早出现的形式。
例如:不若于示?《殷虚文字乙编》异其左于矢?《甲骨文合集》这两个句子均为由“于”字引介施动者的被动句,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于字式。
(二)先秦被动句。
被动形式到西周时期为数还是很少的,且此时被动句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于+施事者”,即由介词“于”加上施事宾语放在动词后面形成;二是“见+动”,即“见”由动词虚化为副词以后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
《汉语史》被动句的产生及其发展教案.doc
被动句的产生及其发展王力先生《汉语语法史》:“在原始汉语里,被动式是不存在的。
在先秦的古书中,被动式还是很少见的。
汉代以后,被动式逐渐发展起来;唐宋以后,被动式不但更多,而且更多样化;'五四'以后由于受西洋语法的影响,被动式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一)用“于(于)”的被动句式。
实际上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中就已经有被动句出现。
《尚书》、《诗》、《周易》中共有18 例。
(见唐饪明《论先秦汉语被动式的发展》,《中国语文》1985 年第4期)1、甲骨文(有“见”)、金文中(有“于”)的被动句,还有意念上的被动句两种。
例如:①我吏其方?我吏弗其方?(丙69)(我商的使者会被方国所害吗?)②今日王其步,见雨(被雨淋),亡灾?(续六•一0 •四)③鬲易贝于王。
(《鬲尊》)(鬲被王赏赐了贝。
)④保侃母易贝于南宫。
(《保侃母篦》)(保侃母被南宫赏贝易了贝。
)⑤予小子新命于三王。
(《尚书•周书•金滕》)(于省吾认为“言为三王所命也(上例引自刘翔、陈抗等编着《商周古文字读本》语文出版社,1989年9月)2、先秦被动句就已很发达,主要表现为被动句有丰富的形主要有“见”、“于”、“为” “被”等。
(1)用介词“于(于)”、“乎”引进施事者。
这在先秦是最主要的被动方式。
①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诗经•邺风•柏舟》)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滕文公上》)③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
(《公羊传•庄公十二年》)④却克伤于矢。
(《左传•成公二年》)⑤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主宰万物而不被除物所役使)但是“于(于)”既可以引进施事者,也可以引进受事者或动作的对象、比较的对象,形式上难以辨别,完全靠语境辨别。
例如: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贾谊列传》)(被)②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论语•颜渊》)(向)③逢蒙学射于羿。
(《孟子•离娄下》)(向,跟)■④子贡贤于仲尼。
古汉语被动句发展轨迹及变化规律
试论古汉语被动句发展轨迹及变化规律【摘要】以各个时期的经典著作作为观察点,揭示古汉语被动句的发展轨迹及其变化规律。
【关键词】古汉语被动句发展轨迹变化规律【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0113-02被动句就是表示被动意义同时又有明确语法标志的句式。
时代的变迁导致语言的变化,被动句作为一种语法范畴,随着语言的变化,它的使用范围是不同的。
本文以各个时期的经典著作作为观察点,揭示古汉语被动句的发展轨迹及变化规律。
一、被动句的发展(一)被动句的起源。
被动句的起源是汉语史研究中尚未完善解决的问题。
王力认为:在远古汉语里,在结构形式上没有被动和主动的区别。
直到甲骨文金文里也还是这种情况。
真正的被动在先秦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它的出现是春秋以后的事。
随着西周金文被动句的逐步被确认,王力的这种传统观点被改变了。
1980年,杨五铭正式提出西周金文已有被动式的观点,并得到王力的支持。
潘允中也明确指出,关于被动句的起源时限,应该断自西周初期。
然而,对于被动句的起源,唐钰明和周锡复两位先生又提出新的看法:先秦汉语被动式的起源应上溯至商代。
商代被动式为数不多,形式单一,于字式是最早出现的形式。
例如:(1)不若于示?(《殷虚文字乙编》3400)(2)异其左于矢?(《甲骨文合集》30347)这两个句子均为由“于”字引介施动者的被动句,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于字式。
(二)先秦被动句。
被动形式到西周时期为数还是很少的,且此时被动句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于+施事者”,即由介词“于”加上施事宾语放在动词后面形成;二是“见+动”,即“见”由动词虚化为副词以后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
春秋以后被动句式逐渐多样化,出现了“于”字式、“见”字式、“见*于*”式、“为”字式、“为*所*”式、“被”字式等,形成了汉语被动式发展演变的特殊历程。
如《春秋左氏传》出现了四种被动句式,“于”字式使用最多,“为”字式其次,其中新出现了“为*所*”式。
汉语被动式的发展
被动式的发展
如果对这些宾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得出 以下三个类别: ① 带完全受事宾语。也即是宾语位置上的受事成 分同主语位置上的受事成分所指完全相同,通常 宾语位置上的是代词。此类句式约起源于五代时 期。例如:
父子并有琴书之艺,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 怀羞恨。(颜氏家训)
若不志道法之玄,心都被符所损。(敦煌变文集)
7、与“见”字相结合,产生了“被……见……”式。 如:
仆是弃背帝乡宾,今被平王见寻讨。(敦煌变文集)
被动式的发展
8、产生了“被+施事”后面是否定性谓词性的句式。 时间约在宋代。例如:
觑着莺莺,眼去眉来,被那女孩不瞅不睬。(董西厢) 三个正待要去投他,却被他那里不肯相容。(水浒) 老汉亲自到蔡婆婆家,希望做个接脚,却被他媳妇坚持不
动词:蒙受、遭受
被动式标志
被动式的发展
谈起“被”字式的起源,通常认为起源于战国 末期,或称之为“萌芽期”。主要是数量少,出 现频率较低,并且结构的分析往往具有双重性。
“被”字式刚产生的时候,“被”的后面不能 出现施事者(关系语),汉末才出现了带实施者 的“被”字式。例如:
五月二十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从。(窦娥冤)
这类句子依然表达主语被实施者通过自身的某 种行为处置影响了一番,“不vp”也是一种处置或 影响。汉语早期被动式的谓词性成分不能是否定 的,现代汉语里也依然如此,唯有中古近代时
被动式的发展
可以是否定的。这一演变过程同汉语处置式的演 变过程基本平行。正如王力先生所指出的:“汉 语的被动式并不是普通主动式的反面,它只是处 置式的反面。”汉语处置式和被动式之间存在转 换关系,如前,“被那女孩不瞅不睬”,可以转 换成“那女孩把某人不瞅不睬”。
《被动式的产生与发展》课件
C、复指性宾语 昔有李子敖,身长三寸二分,带甲头牟,在于野田之中,被呜鹤吞之,犹在鹤嗉中游戏。(敦煌变文集) 呼延灼道:“我被那厮的陷坑捉了我到寨里。”(水浒传) 杨奉言侯成盗其马,被侯成杀了杨奉。(三国志平话) 这厮夜来赤条条地睡在灵宫活里,被我拿了这厮。(水浒传)
第七章 被动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被动式的产生时间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说:“在远古汉语里,在结构形式上没有被动和主动的区别,直到甲骨金文中也还是这种情况。真正的被动式在先秦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它的出现是春秋以后的事。” 1980年杨五铭《西周金文被动式简论》正式提出西周金文已有被动式的观点。 1985年唐钰明、周锡 (韦复)《论上古汉语被动式的起源》指出:“先秦汉语被动式的பைடு நூலகம்源,应上溯至商代。商代被动式为数不多、形式单一,于字式是最早出现的形式。”
(二) “吃”字句、“教”字句和“给”字句 1、 “吃(喫、乞)”字式 “喫”的本义是“吃饭”,“吃”是“喫”的俗体 。 某知他吃了人多少言语,正所谓唾其面使其自干者。(大金山西军前合议录) “吃”与不可食的事物名词或不利的事物名词组合表“遭受”或“承受”义。 共你到头,并亦火急离我门前,少时终须吃掴。(敦煌变文集) 黄羊野马捻枪拨,鹿鹿从头喫箭川(穿) (敦煌变文集) 晚唐五代时期, “吃”字后面出现动词。同时产生“吃”字句。
先秦汉语被动式的发展层次分明,呈现着由单一到多样的趋势,“于”字式最早出现,占据优势,其后是“为”字式和“见”字式,最后是各种综合型的被动式以及“被”字式。 ——唐钰明、周锡 《论先秦汉语被动式的发展》,《中国语文》1985、4。
汉语被动式的产生与发展
汉语被动式的产生与发展5/21/2012 4:26:18 AM一、上古被动式的起源(一)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有两类:被动句和被动式:1.被动句:话题(包括隐含的)与谓语中心动词有“受事——动作”的论元关系的句子。
2.被动式: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二)被动式的起源1.王力:在远古汉语里,在结构形式上没有被动和主动的区别。
直到甲骨金文里也还是这种情况。
真正的被动式在先秦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它的出现是春秋以后的事。
2.杨五铭(郭沫若、于省吾、唐兰、杨树达等前辈在金文考释中提到):西周金文已有被动式。
3.潘允中:关于被动式起源时限,应该断自西周初期。
4.唐钰明:先秦汉语被动式的起源应上溯至商代。
商代被动式为数不多、形式单一,“于”字式是最早出现的形式。
⑴甲骨文被动式用例:①丙寅,亘贞:王□(左奚右戉)多屯,若于上下?贞:王□(左奚右戉)多屯,若于下乙?(《甲骨文合集》808)译文:王杀伐多屯,会被天地诸神所保佑吗?王杀伐多屯,会被下乙所保佑吗?②贞:王□(左奚右戉)多屯,不左?若于下上?贞:王□(左奚右戉)多屯,不若?左于下上?(《殷墟文字丙编》523)译文:王杀伐多屯,得不到辅佐吗?会被天地诸神所保佑吗?王杀伐多屯,得不到保佑吗?会被天地诸神所辅佐吗?③不若于示?(《殷墟文字乙编》8400)译文:(王)不被祖宗神灵所保佑吗?⑵甲骨文中的被动式都是“于”字式,“于”字何以能率先成为被动式的第一个形式标志?这与“于”在甲骨文中已虚化为活跃的介词密切相关。
先秦汉语被动式的形式标志如“为”“见”等,都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只有虚化之后,它们才能成为被动式的形式标志,而在甲骨文乃至西周金文中,它们均未虚化,因此,“为字式、见字式等均未在甲骨文西周金文中出现。
二、先秦被动式的发展(一)西周金文以及典籍中的被动式1.普查西周金文以及《尚书》、《诗经》、《周易》等早期典籍,所见均为“于”字式。
2.例证列举: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
(四)古代汉语被动句
▪ 【思考与练习】 ▪ 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
动词 ▪ 同是作为被动句,现代汉语的被动句比古代汉语的“于”
字句,被动的意义构跟表处所、表时间的“于”字 句,完全相同。例如 ▪ ⑼孙嘉聘于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 专有名词作主语+谓语动词+于+名词
古代汉语被动句
▪ 正由于如此,“于”字介宾结构在句中是表处所 还是表被动,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区别明显,但有 时也会产生误解,例如:
形式上完全一致,都是名词主语加上动词谓语,但表示的 却是被动的意义。由于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和主动句在形 式上没有区别,因此,同一个词在前后句子中既可以作主 语,又可以作宾语。例如 (6)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五蠹》 (7)人固不易知也,知人亦不易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的产生
▪ ⑵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史记·楚世家》 ▪ 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⑷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韩愈:《进学
解》) ▪ “见……于”式表被动的句子在先秦两汉是常用的一种
句式。六朝以后在口语中逐渐地衰亡下去。但是在仿古 的文言文中经常使用。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产生
古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一、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意念被动 句)
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
“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又叫意念被动 ⑵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
伯克段于鄢》 ⑶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汉语被动式的产生与发展
汉语被动式的产生与发展5/21/2012 4:26:18 AM一、上古被动式的起源(一)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有两类:被动句和被动式:1.被动句:话题(包括隐含的)与谓语中心动词有“受事——动作”的论元关系的句子。
2.被动式: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二)被动式的起源1.王力:在远古汉语里,在结构形式上没有被动和主动的区别。
直到甲骨金文里也还是这种情况。
真正的被动式在先秦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它的出现是春秋以后的事。
2.杨五铭(郭沫若、于省吾、唐兰、杨树达等前辈在金文考释中提到):西周金文已有被动式。
3.潘允中:关于被动式起源时限,应该断自西周初期。
4.唐钰明:先秦汉语被动式的起源应上溯至商代。
商代被动式为数不多、形式单一,“于”字式是最早出现的形式。
⑴甲骨文被动式用例:①丙寅,亘贞:王□(左奚右戉)多屯,若于上下?贞:王□(左奚右戉)多屯,若于下乙?(《甲骨文合集》808)译文:王杀伐多屯,会被天地诸神所保佑吗?王杀伐多屯,会被下乙所保佑吗?②贞:王□(左奚右戉)多屯,不左?若于下上?贞:王□(左奚右戉)多屯,不若?左于下上?(《殷墟文字丙编》523)译文:王杀伐多屯,得不到辅佐吗?会被天地诸神所保佑吗?王杀伐多屯,得不到保佑吗?会被天地诸神所辅佐吗?③不若于示?(《殷墟文字乙编》8400)译文:(王)不被祖宗神灵所保佑吗?⑵甲骨文中的被动式都是“于”字式,“于”字何以能率先成为被动式的第一个形式标志?这与“于”在甲骨文中已虚化为活跃的介词密切相关。
先秦汉语被动式的形式标志如“为”“见”等,都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只有虚化之后,它们才能成为被动式的形式标志,而在甲骨文乃至西周金文中,它们均未虚化,因此,“为字式、见字式等均未在甲骨文西周金文中出现。
二、先秦被动式的发展(一)西周金文以及典籍中的被动式1.普查西周金文以及《尚书》、《诗经》、《周易》等早期典籍,所见均为“于”字式。
2.例证列举: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
汉语中被动句式论文
浅谈汉语中的被动句式摘要:被动句式的研究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一直到现代汉语都是学者研究的重点,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被动句式的标志和标记这两个方面。
文章主要对被动句式的研究现状做以分析,并简要介绍了从古汉到现汉被动句式的用法以及发展变化。
关键词:被动句式;“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一、研究现况概述被动句式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它作为汉语的基本表达方式之一,产生的时代很早。
最初的研究是在十九世纪末,在《马氏文通》中,马建忠在“动”字章中专列“受动字”一类,说:“外动字之行,有施有受。
受着居宾次,常也。
如受着居主次,则其以为主也。
”被动句式的成型期是在二十世纪40年代,吕叔湘、黎锦熙王力等都明确提出了被动句式的概念。
吕、王两人对被动句式的共同点都注意到被动句式与主动句式之间的转换关系,认为并不是一切主动句都能转换为被动句。
王力的研究代表了当时研究的最高水平。
二十世纪50、60年代,对被动句进行了初步深化的研究,主要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被”字的词性和功能、类别及用法意义。
二十世纪80年代被动句的发展进入到了繁荣时期。
二十世纪90年代至今,被动句的研究进入了新的拓展期。
二、汉语被动句式的发展及用法根据目前比较常见的古代汉语教材,古代汉语的被动句,一般都认为可以分为意念被动句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两类。
意念上的被动句是指没有形式标记的被动句,比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韩非子·五蠹》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和“被”字句。
1.“于”字句(“于”介词,引进主动者,先秦时期)(1)受事主语+动词+于+主动者。
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对比,常常用“于”字句,如:①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
《荀子·荣辱》;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滕文公》2.“为”字句(由助动词—→介词,先秦——唐代)(1)受事主语+为+动词,“为”是助动词。
被动句发展历程综述
被动句发展历程综述作者:张雷来源:《今传媒》2018年第12期摘要:关于被动句的发展,在学术界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有众多专家学者对它有大量的研究。
虽然它的研究有重大的进展,但是,关于它的发展历程及各方面说法还有很多分歧和欠缺。
所以对被动句的历时发展及结构形式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确定,这样有助于我们更明确的了解被动句的发展历程,并且对被动句的发展脉络有更加清楚的探索。
关键词:被动句;古代;近代;现代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12-0153-03一、目前被动句的研究成果和不足被动句的发展很久以来一直受到很大的关注。
关于被动,在语法史上最早涉及的是《马氏文通》,只是那时的名称不一样,但表示的意义是基本相同的。
随后,在二十年代出现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对被动有所研究。
四十年代,王力在他的《中国现代语法》中第一次运用了“被动式”这一说法。
随后,大量具有重大参考意义的文章相继出现,使被动句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此外,由吕叔湘、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出现,这部专著有很大的价值,对被动句进行分析,使被动句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这之后,被动句还有一些发展:六十年代,丁声树等一些人主编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出版,这本著作对“被、叫、让”等动词进行了研究分析,使被动句的发展有了新的拓展。
到了八十年代,由于语言学的发展,相应的带动语法的发展,很多语法理论和研究的方法、视角都有所拓展,所以被动句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
随后,李临定的《“被”字句》(1980)、宋玉柱的《被动句》(1989)、范剑华的《论现代汉语被动式》(1990)、杨国文的《汉语“被”字式在不同种类的过程中的使用情况考察》(2001)等一大批文章相继出现,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被动句做了探究,总结了被动句从结构形式到语义的角度以及语用方面做了深入解释。
到了九十年代,冯胜利、石毓智等人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被动句进行研究。
汉语被字句的形成机制
汉语被字句的形成机制一、汉语“被”字句的产生条件及成因(一)汉语“被”字句的产生条件在古汉语之中,“被”字句尚未出现,古代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是用“于”字句来进行表达。
在西汉及更早的历史中,“于”字句是生活以及写作中使用较多的被动语句表达形式。
古代汉语有着介宾结构前移的特征,因此在历史发展中,被动句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被”字成为被动句中的标志。
(二)汉语被字句的成因在古汉语中存在多个词语表达同一含义的现象,在以往的汉语表达中,可以表达被动含义的字词包括于、见、叫、教、让等。
随着汉语的发展,词语的多功能性影响了上述词语在被动句中的使用,其表达色彩上的局限以及使用中的混乱使得其在被动句中的使用不断减少。
“被”字在传统汉语中有着覆盖、遭受以及被动等多种含义,随着汉语的发展以及其成为被动句的标志性词语,其含义开始趋向一致化。
在当前的汉语中,“被”字句的表达方式不再受到表达色彩的影响,而是成为被动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单字。
二、“被”字句的构式在当前的汉语结构研究中,研究者将“被”字句的结构规定为“N1+被+N2+VP”,在这一句式结构中,N1和N2表示语句中的主语以及宾语,宾语在这一句式中为被宾。
作为特征,“被”字是当前“被”字句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V代表句式中使用的“被”后动词,P则表示动词之后的其他成分。
从“面包被狗吃了”“手机被水浸坏了”“衣服被晒干了”之中可以看出,被动句之中N1、N2为名词短语。
“被”字句的判定除了需要对构式进行判断之外,还要结合句式的表达和意义来完成对“被”字句含义和其表达思想的分析。
例如在“不久,这点只为‘心到神知的秘密工作,又被大赤包们看破”(老舍《四世同堂》)一句中,老舍先生使用了“被”字句来对箱子的遭遇进行了介绍。
“被”字句的意义需要结合整体句子的含义进行分析,并不仅仅是对句式中各个部分的简单叠加,这表现了被动句的构式特点。
因此,在汉语研究中,研究者应当明确“被”字句的构式。
论汉语被动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论汉语被动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汉语被动句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 垒在语言学家和文学家几千年的努力下越来越完善,变得越来越完善。
作为汉语的一种文体,被动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活泼”、“丰富”及“新潮”的变化规律。
首先,历史上汉语被动语态在语法层次上更加活泼。
乐府诗词时代,被动句用非常丰富,不仅出现在它们版本中,而且出现在古诗词和文言文中,体现出当时流传句子构成形式的丰富程度。
要让读者欣赏到作者歌颂大自然和描画到人物考雅美妙意境时,不少句子结构都用到了被动句。
比如《孔雀东南飞》:“宝鸭其脂,锦绣凝翠;闻它隔树,色若玳瑁;波激玲珑,声奏姮媛;南浦被月,照怡神仙。
”
其次,汉语被动句在历史上又较容易被吸收到新语文体中,变得更加丰富。
从明清时代开始,利用被动句构成的句式开始流行。
清代文人集,把被动语态用于文体的叙写之中,引进更多谐调的句式和更抒情的表达,以完善被动句的陈述性和叙事性。
最后,经过新文化运动的不断发展,汉语被动句在历史上得到新的拓展,变得更加新潮。
比如现代修辞考轩式被动句,它改变了概况中明确被动的句式结构,而是先表达主语是谁行动了某件事,然后再表达对象被动接受,最后才叙述动作,形成更为精确、细致的句式表达,更能体现复杂的思想内涵。
总之,汉语被动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活泼到丰富,再到新潮,不断经历这种变化规律,使其在表达更雅致、寓意更丰满的同时,令文字拥有更浓郁的文化内涵。
被动句的产生及其发展
非关文字须重看,却被江山未收回。(《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自和 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
礼数过当,被人不答,岂不为耻?(《朱子语类》)
23
“舆”字句
由动词“给予”义虚化为介词。上古“舆”已偶有用于被动句引进施动者的, 唐宋时期这一被动句式又有所发展。
世间一等流,诚堪舆人笑。(《诗三百三首》) 彼所有智者每劝之曰:“和尚是高人,莫舆他所使。”(《祖堂集》)
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墨子·法仪》) 故绕朝之言当矣,其为圣人于晋,而为戮于秦也,此 不可不察。(《韩非子·说难》)
11
“为”字式的发展
☆“为...所...” 这一被动句式产生于战国后期。 式 “为”引进施动者,“所”字加强被动语气,并在结构上起连 接和标志的作用。
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方术不用,为人所疑。(《荀子·尧问》)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4)动词前面可以带各种修饰成分
可怜夭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白居易《惜花》诗) 应莫被使者于崔判官说朕恶事。(《敦煌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
20
(5)动词后面可以带宾语 如彼愚人,被他打头,不知避去。(《百喻经·以梨打头喻》)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 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24
“着(著)”字句
动词“着”有“遭受”的意义 林花着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曲江对雨》)
此处“着”虚化为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起于唐朝。 一度着蛇咬,怕见断井索。(《五灯会元》)
25
“教(交)”字句
浅谈古代汉语里的被动句式
浅谈古代汉语里的被动句式古代汉语里的被动句式是汉语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发生变化,功能也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动句式的地位也不同。
本文将从古代语言被动句的历史变迁、语义特点、语法功能、音韵特征及用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对古代汉语里的被动句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古代语言被动句式的历史变迁早在古代,汉语就有了被动句式,形式上以及语义上早出现这种表达形式,但此时被动句式仅用于表达客观状语和使用及物动词短语,被动句式没有在这个时期扮演多大的作用。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式逐渐发展出完整的表达形式,语义特性也更加丰富。
从春秋时期到汉朝,再到唐宋之后,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式不断发展,变得更加完善多样。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式的语义特点从古代汉语被动句式的语义特点来看,大多数表示被动的句式采用“被+及物动词”的结构,即“被”可以作为表达被动的标志。
通过“被”的使用,可以将动词的主语变成被动的对象,从而改变句子的语义及表达方式。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式也包括“被+不及物动词”的结构,此时不及物动词的宾语可以指示被动的对象。
此外,古代汉语中还存在着两种表示被动的句式,即“被+名词”及“被+形容词”,其中“被”表示被动,名词及形容词表示动作本身及其状态。
三、古代汉语被动句式的语法功能古代汉语被动句式有着多种语法功能,它们不仅是一种表达,也可以用作句子的变换和修饰。
在古代语言中,被动句式有时可以用来突出语气,强调句子的重点。
此外,被动句式还可以表示对被动句的否定,可以表达不确定的动作,也可以表达主谓关系的变换,以及表示时间状语的变换等。
四、古代汉语被动句式的音韵特征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式也有音韵特征,不同的音韵特征可以使句子听起来更加流畅、自然,这在句子的表达效果上也有很大帮助。
例如,在古代汉语中,词语之间常常会有重叠,这就会使句子听起来更加自然。
此外,古代汉语中,声调的使用也会影响句子的语气,从而帮助句子表达的更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困夏台,文王拘羑里,孔子厄陈蔡。(《论衡〃感虚》)
有时被动句的行为施动者位于动词后,以宾语形式出现。
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尽人欲者也。(《礼记〃乐记》) 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史记〃李将军列传》) “人化物”指人被外物所同化 “先死单于”指先被单于杀死。
这种被动表示法的特点是没有任何专门用来表示被动的词 语,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从结构形式上 看,这些句子和主动句的形式毫无区别。因此以上句子并 没有形成真正表示被动的句式。
六朝以后被动式有了比较全面的发展,“被”字句之外,又有“着(著)” 字句、“舆”字句、“教(交)”字句、“喫(吃)”字句等被动句式
“被”字句
(1)“被”和动词中间可以插入施动者 屈原......被王逼逐,乃赴清冷之水。(《拾遗记》卷十) 一朝被马踏,唇裂版齿无。(《戏赠友二首》) (2)谓语不只一个动词
三、近代汉语被动句的发展
近代汉语被动句在中古汉语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 在: 1.表示被动意义的旧介词和新介词并用 2.被动句的结构复杂化 3.反向被动句增加 4.不表示被动关系的“被”字句 5.“被”或“吃”的进一步虚化
1.表示被动意义的旧介词和新介词并用
中古在被动句中引进施动者的介词近代仍然使用,以此同时,近代又产
(5)动词后面可以带宾语 如彼愚人,被他打头,不知避去。(《百喻经〃以梨打头喻》)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 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6)动词后面有复指代词宾语
若被诸物犯之,用便无验。(《抱朴子〃内篇〃金丹》) 奈何缘被人识得伊。(《祖堂集》卷八)
(7)主语是施动者,“被”字置于主语之前,引出某种意外或不如意 的事,谓语表示的是一种自动行为,并不表示被动关系
“为”字式的发展
这种被动句式产生于战国初期。 “为...之...” 南阳之宰,而为越王之擒。(《吴越春秋》) 式 (纣)遇周武王,遂为周氏之禽。(《管子》)
“为...之 所...”式
这种被动句式产生于战国末期。 两汉以及魏晋南北朝都有应用。
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管子〃枢言》) 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蝼蚁之所裁。(贾谊《惜誓》)
3.“见”字式
这一被动句式出现在春秋战国之际,它的特点是不能直接由“见”引进 行为的主动者。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见”字式的发展
如果需要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只能在动词后面另用“于”的被动句式配合。
“见...于...” 西周金文有出现,战国后期逐渐增多: 式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史记〃管 晏列传》)
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
也可以不出现施动者,“为”置于动词之前。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 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为”字式的发展
“为...于...”式
这一被动句式出现于战国初期,“为”在动词前面,“于” 在动词之后引出施动者。 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墨子〃法仪》) 故绕朝之言当矣,其为圣人于晋,而为戮于秦也,此 不可不察。(《韩非子〃说难》)
“为”字式的发展
☆“为...所...” 式 这一被动句式产生于战国后期。
“为”引进施动者,“所”字加强被动语气,并在结构上起连
接和标志的作用。
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方术不用,为人所疑。(《荀子〃尧问》)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其时被诸大臣道:“大王! 太子本是妖精鬼魅,请王须与弃亡。(《敦煌 变文集〃八相变》)
(8)“被”和“所”连用成“被...(之)所...”式
父子并有琴书之艺,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颜氏家 训〃杂艺》) 我是沙门,被众尼所笑。(《祖堂集》卷十八)
(9)“被”和“见”连用成“被...见...”式 延之问:“汝何故来?”答曰:“被人见讼。”(《太平广记》) 仆是弃背帝乡宾, 今被平王见寻讨。(《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10)“被”字句否定式里,“被”字后面可以用否定词
非关文字须重看,却被江山未收回。(《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自和 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 礼数过当,被人不答,岂不为耻?(《朱子语类》)
“舆”字句
由动词“给予”义虚化为介词。上古“舆”已偶有用于被动句引进施动者的, 唐宋时期这一被动句式又有所发展。
世间一等流,诚堪舆人笑。(《诗三百三首》) 彼所有智者每劝之曰:“和尚是高人,莫舆他所使。”(《祖堂集》)
1.“於(于)”字式
这一被动句式出现最早,应用也最广泛,用“于”引出行为的施 动者,置于动词之后,以补语的形式出现。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身》)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履。(《左传〃成公二年》)
思考:“於(于)字式”是否属于被动式?
意义上:在用“于”的被动句中,并不是介词“于”本身表示被动, 而是动词已经用于被动的意义,由于用介词“于”引进了行为的主动 者,更加明确了全句的被动意义。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形式上:从结构形式上看,“於(于)字式”和处所状语“于字结构” 毫无二致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小雅》) 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孟子〃梁惠王上》)
“为”与“见”的结合式
“为...见...” 臣诚恐卒为豺狼横见噬食,故冒死欲诣阙,披肝胆,布腹 式 心。(《后汉书〃邓寇传》)
“为...所 见...”式
这是“为...所...”式与“见”字式的结合使用,产生于东汉。 其后命终,堕饿鬼中,常为饥渴所见逼切。(《撰集 百缘经》)
4.“被”字式
这类被动句式,开始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就普遍应用了起来。 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被动句的结构复杂化
(1)关系语 近代被动句的关系语可以带有不同的连带成分,对关系语进行说明, 不舆整句的谓语部分发生关系。
因为带将一个女儿,名唤玉娇枝同行,却被本州贺太守,原是蔡太师门人;那 厮为官贪滥,非理害民。一日因来庙里行香,不想见了玉娇有些颜色,累次着 人来说,要取他为妾。(《水浒全传》)
此句既可理解为屈原被楚国放逐,也可理解为在楚国被放逐。这说明古人是把施事者和 施事处所看作同类的东西,所以运用了同一结构形式。
正因为“于”字句作为被动句存在这样的歧义,所以后来没有形成表义精确的被动句式 而逐渐被淘汰。
(王力《古代汉语》教案)
2.“为”字式
这一被动句式出现在春秋战国之际,“为”字引出施动者,使主 语的被动性质明显地表现出来。
生了用“把”、“叫”和“给”引进施动者的被动句。
把
从动词“把舆”的意思虚化来的,带有一定方言色彩 你是男子汉大丈夫,把人骂了乌龟忘八,看你如何做人? (明《欢喜冤家》)
叫
给
出现较晚,明清作品里才看到例子。 我才倒茶,叫雪滑到了。(清《红楼梦》)
从动词“给予”的意义虚化而来。 倘给都老爷查着了,他不问三七二十一,当街就打。 (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着(著)”字句
动词“着”有“遭受”的意义
林花着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曲江对雨》)
此处“着”虚化为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起于唐朝。 一度着蛇咬,怕见断井索。(《五灯会元》)
“教(交)”字句
“教(交)”有“使令”义。《集韵· 爻韵》:“教,令也。”引申之, 用于被动句,引进施动者,产生于唐代。
3.反向被动句增加
这一类句子的动作发至关系语,指向动词宾语而不是指向主 语,它对主语只有间接的影响。 我本是兜率宫守炉的道人,被老君怪我失守,降下此间,就 做了火焰山土地也。(《西游记》) “怪我失守,降下此间”不指向主语“我”,而是“老君”
4.不表示被动关系的“被”字句
这类句子并不表示被动关系,中古已经产生,近代应用更为广泛。 儿呀,则被你愁杀我也。(元《合汗衫》) “被”置于单句之首,表示对主语不利的事实。
其中“原是蔡太师门人......不想见了玉娇有些颜色。”是关系语“本州贺太守”
的连带成分。
(2)谓语
近代被动句的谓语可以有较为复杂的状语、补语或宾语,有的
谓语由几个词组乃至复句形式构成,而且有着不同的结构关系。 这个所在被我闹得血溅长空,尸横遍地。(《儿女英雄传》)(动 词后有补语“血溅长空,尸横遍地”) 那张都监方才伸得脚动,被武松当时一刀齐耳根连脖子砍着。 (《水浒全传》)(动词前有状语表示砍着的方式和处所)
被原告人执定要小人如此招做故放,以此问得重了。(《水浒全传》) “被”可以看作表示原因的连词,引出意外或不利于说话者的事实。
5.“被”或“吃”的进一步虚化
随着被动句的发展,“被”或“吃”进一步虚化,不再表示对主语不 幸或不如意的事实,而仅仅成为表示被动关系的语法标志。 (1)出现了一些表事物的被动主语。主语是无感觉的事物, 无所谓幸与不幸。 手中的扇子落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红楼梦》) (2)被动句并非表示对主语不如意的事实。 那阎婆惜被那张三小意儿百依百随,轻怜重惜。(《水浒全传》)
燕子不忿,以理从索。遂被撮头拖拽,捉衣撦( chě)擘。(《敦煌变文 集〃燕子赋》)
(3)动词后面可以带各种补足成分 墓上人皆笑之,被石酒气冲入鼻中,亦各醉卧三月。(《搜神记》卷十 九) 泥神被北方天王唱(喝)一声。(《敦煌变文集〃八相变》)
(4)动词前面可以带各种修饰成分 可怜夭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白居易《惜花》诗) 应莫被使者于崔判官说朕恶事。(《敦煌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
比较:孙嘉聘于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履。(《左传〃成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