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必看十部电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观摩电影,不仅仅是摄像师的专利,拍摄静态照片的摄影家们,同样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教益。从摄影家的角度欣赏电影,注重的并不是演员的表演,也不是惊心动魄的视觉效果,而是用光的角度、环境和场景的选择。为此,我们选择了以下的十部电影,它们的场景令人过目难忘,恨不得身临其境。
1. Baraka(天地玄黄)
Baraka是一个古代伊斯兰苏非派单词,含义是“祝福”。
这部影片在刚推出时评价极高,被一些疯狂的影评家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纪录片”。几年前甚至有人声称如果被流放到荒岛上,唯一愿意携带的电影就是它。这部电影以地球与人类的进化,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题材,自始至终没有一句对白。面前的景色究竟来自何方,完全靠观众自己揣摩。
据称,导演Ron Fricke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带着三人拍摄小组,花费14个月,走遍了六大洲的24个国家。共耗费四百万美元。如此高投入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拍摄器材:它使用昂贵的TODD-AQ 70毫米格式。同时,本片的音乐效果极为优秀,为你带来不可多得的视觉和听觉双重震撼。
2. Barry Lyndon(乱世儿女)
谁有f0.7的镜头?即使是在工业发达的今天,这样的珍宝恐怕也无处寻觅吧。也许全世界只有一块f0.7镜头——就是导演库布里克拍摄这部《乱世儿女》所用的那块。
这块珍贵的镜头,据说是蔡司为美国航空航天局定制的产品,后来落到了库布里克手中。他将这块镜头稍加改装后,安到了摄像机上。f0.7的巨大透光量,使得他在拍摄室内景物时可以完全使用烛光照明,无需任何其它的人造光源。
这部电影无论是野外风景还是室内空间,构图用光都极其用心,就像是一幅幅流动的精美油画,随便拉出一幅,都能挂到墙上。影片有意识的采用大量的“中心构图”,从视觉心理上来说,只有在对称发生偏转或变动时,才会有活跃动态的感觉,这种静止镜头中的标准对称,只能产生沉闷的心理的感受。而这也正是库布里克想要传达的:一个死气沉沉的社会,等级森严,无所事事。
在这部超过3个小时的电影中,至少有二三十处值得记录为静态画面的场景。当然,如果你没有以上所说的f0.7镜头,还是试着打几快反光板吧。毕竟,f0.7听上去比神话还遥
远。
3. The Conformist(顺从者)
这部电影可说是大导演贝特鲁齐的成名之作。虽然情节编排没有选用传统模式,但摄影师Vittorio Storaro充满灵性的拍摄,使得这部片子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极为讲究的用光,罕见的拍摄角度,以及各种色彩滤镜的使用,都使这部电影增色不少。虽然拍摄于35年以前,但今天的摄影师们仍旧可以从中学到许多,如“跳出陈旧的框框,创造自己的风格”。
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位导演是谁,那我来说几个你一定知道的名字吧,《末代皇帝》、《遮蔽天空》、《巴黎的最后探戈》等等。
4. Day of Heaven(梦断情天)
静态摄影家经常会谈到所谓的“魔幻时刻”,也就是每天的黎明和黄昏。这些时间,微弱、温暖的日光使物体显得分外美丽。但对于电影摄像师来说,由于剧情和资金预算的限制,有时无法选择“魔幻时刻”。很显然,没有任何一个剧组愿意花大钱请演员和工作人员呆坐一天,就为了黄昏那片刻时分的拍摄。
《梦断情天》也许就是唯一的特例。这部拍摄于1978年的电影讲述的是二十世纪初的一段三角爱情故事。导演马利克难得的聘请到了当时的两大著名摄像师:Nestor Almendros和Haskell Wexler。它的绝大多数镜头都是在黄昏拍摄的,并因此获得了1978年的最佳摄影金像奖。
Nestor Almendros在电影杀青后的感想:“所谓的魔幻时刻,其实是一种委婉的说法,每天最多不过25分钟。在这段时刻里,太阳刚刚落山,天空还没有黑下来,却已看不到太阳了。这段时间的光线最为柔和,常常有一种魔幻的效果。有时,我们每天只能拍摄20分钟。但
是这确实物有所值,影片效果非常美丽、浪漫。”
5. Dreams(梦)
这是日本电影天皇黑泽明对梦的勾画。全剧由八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太阳雨、桃园、风雪、隧道、乌鸦、红色富士山、垂泪的魔鬼和水车之村。这八个梦几乎贯穿了人类生活的所有主题,战争与和平、社会与人生。在不同的梦境里有着不同的场景,配合不同的色彩,把人类所面对的所有主题一一呈现。超现实的视觉效果在当年颇为引人注目。
这部电影给静态摄影家们的最大启示就是:要尽最大可能挖掘内心深处的想象力。本片中,黑泽明大胆的使用了极为鲜艳的色彩范围,从明媚的春光,到阴冷的隧道,或许每个人,都有个彩色的梦吧。
总之,《梦》已经不仅仅是黑泽明个人的一种感情宣泄,在我们的感觉和感情被烂片弄得越来越迟钝和粗糙的今天,我们其实需要的是这样一种真实的童话,而不是那些让人越看越蠢
的傻瓜教科书。
6. 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又是一部贝特鲁齐的电影。对全世界任何一个导演而言,拍摄末代帝王溥仪的故事,都是巨大的挑战。贝特鲁齐成功的完成了这部跨度长达59年(从1908年到1967年)的电影,并使其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故事的气势宏大,色彩浓郁,场面壮观。
色彩的运用绝对是这部史诗的亮点。贝特鲁奇和摄影师Vittorio Storaro使用了相当罕见的色调渲染气氛。例如,在溥仪的童年时代中,他的生活还算丰富多彩,色调以桔红色和明黄色为主。在“伪满洲国”时期,电影的色调变为压抑的靛青色。而当他受到毛主席的关怀,接受再教育的时候,色彩变为朴素的灰色。在溥仪生命的最后阶段,颜色慢慢趋向柔和,暗示着这个历经大起大落的人最后的觉悟……
该片在西方上映后。立即掀起了“中国热”。1988年,第60届奥斯卡奖颁奖揭晓,《末代皇帝》一举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服装、最佳作曲、最佳剪辑、最佳
音响效果、最佳摄影和最佳美工9项奖。
7. 大红灯笼高高挂(Raise the Red Lantern)
作为一部心理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对色彩的运用极为讲究。张艺谋不愧是摄影师出身,不同色彩基调的反复出现,使观众的情绪也随着剧情忽高忽低。乔老爷想在哪位太太的房中过夜,那位太太的门前就挂起大红的灯笼。经典三原色冲印法的使用,使这部电影的红色和黄色十分鲜艳,而这在西方国家的电影中是不多见的。同时,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服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