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寻根文学的现代思考
寻根文学对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寻根文学对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和启示寻根文学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占有自己独特的位置,这种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热潮影响深远,探讨和提炼“寻根文学”的思想价值,了解“文化寻根”的意义,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寻根文学,还能为我们的文学创作提供营养。
这篇小文就以“寻根作家”贾平凹的散文作品《秦腔》为例来浅析上述问题。
标签:寻根文学民族文化文学创作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曾出现过一种被称为“寻根文学”的文学思潮,它在中国文坛上曾掀起过一股“文化寻根热”。
这个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文学热潮,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许多作家和读者对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思考和热议,而且直到今天这种文化上的寻根求源也没有停下脚步。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①。
在众多的关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文学作品之中,似乎西北作家这个“团体”永远不能被我们忽视。
而在众多的西北作家当中,有一个名字显得分外醒目,他的作品一向以纯粹、平实的语言,浓重的秦地情节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他就是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贾平凹。
秦人贾平凹,对于秦地的热爱、对于秦文化的思考,我们从其散文、小说中都能够了解到。
这其中,我想,他的散文作品《秦腔》可以被视作分析贾平凹“寻根”情愫的很好例证。
当然,这似乎和已然被我们认作是寻根文学代表作品的贾平凹的《商周系列》有着一脉相承的地方。
我喜欢从“秦人”、“秦地”和“秦腔”的三者关系来读这部作品。
这主要也是因为我在阅读贾平凹其他作品的时候发现,他的情感及其所生发出的文字都源于对秦地文化的深厚热爱。
由此,我们不禁想到文学史上,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寻根作家”的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都触及了作家们对于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和对传统文化意识的思考。
“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
《秦腔》中,作者在开篇就给了我们他自己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
显然,作家的思考是很受大家认同的。
这篇文章的结构思路很清晰,由议论展开、夹叙夹议;先后写了等戏、看戏、议戏的场面,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80年代寻根文学
80年代寻根文学摘要: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首先,寻根文学是一次文学寻找自我的思潮,其特点一是寻找民族文化、民族文学的自我,二是寻找作家的个性自我。
寻根文学彻底摒弃了对生活和历史进行单纯政治层面剖析的创作手法,而把探寻的笔触伸进了民族历史文化心理结构中去,超越政治批判层面而突人到历史文化反思层面。
从宏观上说,它表现为现实主义时期文学进程中一种必然的深化、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批判、对人类理性天空的向往。
尤为重要的是寻根文学虽然也写民俗,但并不停留新旧民俗的斗争上;虽然也写山野村夫,但并不一般地赞美他们的素朴纯真;虽然也描写国民的劣根性,但并不以批判封建礼教为重点。
寻根作家的超越前贤之处,集中体现在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根脉的追寻,主要也就是对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认同,比如贾平凹商州系列,高扬秦汉雄风,王安忆的《小鲍庄》对仁学思想的阐释,阿城的《棋王》放射出道家文化的风流神韵,李航玉的“葛川江系列”的吴越文化,韩少功的楚文化儒思想??寻根文学是第一次自觉的浪漫主义的完成式。
自然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三大问题(自然、生命、传统)之一。
“回到自然”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口号和标志。
许多寻根文学作家都不断返回,寻找个性自我,给自然注入灵性,“在自然中看到上帝,在上帝中看到自然”,完成了浪漫的叩问。
比如农裔城籍作家返回乡土,如路遥、贾平凹、陈忠实、莫言等。
论寻根文学中的文化寻根意识
论寻根文学中的文化寻根意识寻根文学指的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
本文希望通过对以阿城、韩少功等寻根作家的写作分析以其寻根欲、寻根文体创作来源寻根审美意识及创作动因等多角度论述寻根文学中所蕴含的寻根欲及文化寻根意识。
标签:历史背景;文化追求;寻根意识;审美形态文革后的文学史的发展进程中,1985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寻根文学由此产生,通过多方面的论述,以充分了解寻根文学其创作中所蕴含的类似阿城的《棋王》中所带有的在文学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与阐释等文化寻根意识,探索寻根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探讨寻根作家审美表达的创新与其文化追求合而为一的成功实现以全面凸显寻根文学在文学史上独有的艺术魅力。
一、历史背景在文革后至1985年寻根文学产生之前,作家创作大多不约而同地集中于对现实的批判与历史反思,即使有汪曾祺一辈对于现代文学意识的有意引进与创造,但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反响与广泛的注意。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日益繁荣与发展,西方思想意识的学习与多方面现代化技术经验的大范围引进,日益打开中国园本愚昧封闭的大门,在还没有做好处分的准备与冷静的思考的多重必要的前提之下,匆匆忙忙的接受必将带来文化盲目认同的混乱局面。
当时不乏某些知识分子将只要带有“现代化”标签的文化就是正确的,是必须要学习和接受的。
但令人欣慰和庆幸的是,还有较为冷静和客观的观点,即认为每个国家的发展状态不同,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基础都是有差异的,不能等量齐观。
那么,中国如何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将自身传统文化作为接受场,去检验吸收西方现代化以充分实现带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此问题得到一部分知识分子群体较为普遍的关注。
即“对现实的改造必须利用好自己的文化传统,于是,重新认识研究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既是客观需要,也是主观上的要求,文化领域由此掀起一股不小的文化热”,而这种文化热,在文学层面上即是我们所要关注的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和现代性
怀疑和反思 。中国在各种 因素的相 互作用下 以革命的方式建 立 了政 治意义上的现代民族 国家 ,但 是很快革命走 向极 端并最终
酿成 了 文 化 大 革 命 的 十 年 惨 剧 。 们 从 革 命 的 神 话 中醒 过 来 。 人 开
者 可 以 说 , 些思 潮都 是 在 中 国 追 求 现 代 性 的历 史 过程 中 形 成 这 的 。 “ 代 性 产 生 于 欧 洲 , 首 先是 指 一 种 时 间 观 念 。 种 直 线 现 它 一
向 前 , 可 重 复 的历 史 事件 意识 。 从 文 艺 复 兴 到 启 蒙 运 动 再 到 不 ”
文 学评论
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学 和现代性
孟 宛音
( 门 大学 人 文学 院 , 建 厦 门 3 10 ) 厦 福 6 0 0
摘 要 : 国现 当代 文 学 的 发 展 过 程 中 , 管 文 学 思 潮 的 主 中 不 题 如 何 , 与现 代 性 有 关 。 代 性 是 一 个 悖 论 式 的 概 念 , 关 于 都 现 在
法国大革命以及在英 国发生 的第 一次 科技 革命 , 资本主义在西
方 一 步 步确 立 起 来 , 代性 的 概 念 也 随 着 资本 主 义 的确 立 而 确 现 立 。 它在 政 治 上 表 现 为 现 代 民 族 国家 的建 立 , 文化 思 想 上 表 在 现 为理 性 , 学 , 主 和 人 文 主 义 精 神 。 中 世纪 人 们 信 仰 上 帝 , 科 民 从 宗 教 中 获 取 生 存 的意 义 和 力量 ,可 是在 上 帝 死 了 的时 代 , 人 们 只 能从 未 来 中 寻 求 慰藉 。 如 汪 晖 在 《 火 重温 》 所 说 的 那 正 死 中 样 “ 们 的 日常生 活 , 习和 工 作 都 被 组 织 到 这 个 通 向 未 来 的 我 学 时 间 之 流 中 , 有 这 个 目的论 的 时 间叙 事 , 们 就 不 知 道 我 们 没 我 的 生 活 , 习和 工作 的 意 义 。 ” 是 知 识 也 可 能 是 一 种 权 力 , 学 但 关
中国近现代文学之寻根文学浅析
中国近现代文学之寻根文学浅析中国近现代文学之寻根文学浅析在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中,不少作家为了进一步融合现代意识与民族文化、重塑民族形象和重振民族文学而做出努力。
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不少作家注重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走过了一段很长的时期,是中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文学界中一个里程碑。
它完成了“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一整套环节,对后面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寻根文学”是在很多人的自觉谋划下完成的,由于当时思想越来越开放.包括作家、思想家、评论家等在内的诸多人士谋划了这样一场文学运动,展现了新时期知识分子的主流思想观念。
一、兴起背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西方的现代文化思想也与其他经验和技术一起进入中国,但是如何应对这些思想,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两种主要看法:一种认为就应该学习模仿。
连文学艺术上的现代派也被当作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不考虑现代派艺术在西方正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抗,还有一种认为“现代化”这个目标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环境不同,文化基础也不相同,它所呈现的模式,尤其是文化上的发展模式,是不应该相同的。
因此,中国在经济起飞之际应该如何把自身的文化传统作为接受场来检验、吸收西方现代文化,以求发展自己的现代化?这个问题在当时人文知识分子中逐渐引起了关注,具体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做出多元的考察。
这与80年代初的启蒙话语不同,启蒙主义者所强调的反传统和反封建,正好可以被用来批判文革时期泛滥成灾的政治专制主义。
但是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实际生活中研究如何建设现代化的命题时就不能不注意到,对现实的改造必须利用好自己的文化传统。
于是重新研究认识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既是客观的需要,也是主观上的要求。
到了1985年前后,文化领域兴起了一股规模不小的文化热。
二、作者人群在整个寻根文学思潮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知青作家。
当他们走向成熟的时候,他们需要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标志。
关于寻根文学的文化选择
关于寻根文学的文化选择寻根文学,是现代文学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学类型,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表达人们对于文化传统根基的追寻和研究。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现实,而对于如何选择文化,对于接受何种文化进行保存以及传承,寻根文学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选择。
寻根文学主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文化选择:一方面,它表达着一种传统文化复兴的态度,认为经典传统是中华文明的传承和根基,在现代化进程中,学习与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例如茅盾同志在小说《子夜》中,通过讲述一个达官贵人的故事,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突显出复兴传统文化的迫切性。
另一方面,寻根文学也体现出时代文化进步的一面,它不断地与时俱进,对于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反思。
例如,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当代社会下的人性丑恶和人的尊严问题。
在这样的文化选择中,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如何保持文化多元性,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成为寻根文学面临的挑战。
因此,文学家们在创作中,需要适时把握和处理好这些问题。
首先,寻根文学需要具有传承和创新的双重意义。
传承经典文化是寻根文学非常重要的任务,而传承的过程中也需要保持文化的多元性,让不同的文化体系得以在中国大地上繁荣发展。
此外,寻根文学需要包容和接纳不同的文化体系,不会因某种文化的存在显得自己更加价值重要。
其次,寻根文学在思想和审美上有着这种多元化的特点。
在思想上,寻根文学不是单纯的传统主义理念,而是不断反思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价值,不断探求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审美上,寻根文学不是整体退步的客观反映,而是在传承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拓展了文学的审美领域。
总的来说,寻根文学不仅仅关注经典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更重要的是它对于人们对于文化选择的反思和理性思考。
寻根文学的文化选择,在保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走向之间保持了平衡,展现了对于文化多元化的认同,体现了对于现代文明的思考和反思态度。
“寻根文学”启蒙立场的叙事分析
“寻根文学”启蒙立场的叙事分析硕士学位论文THESIS OF MASTER DEGREE论文题目:“寻根文学”启蒙立场的叙事分析英文 : Narrative analysis of“ Search-for-roots ” for itsenlightmengstandpoint作者: 李鹏飞指导教师: 方兢2007 年5 月 15日论文题目:(中文)“寻根文学”启蒙立场的叙事分析(外文) Narrative analysis of “Search-for-Roots”for its enlightment standpoint所在院、系、所 : 文学院专专业、名、称 :文艺学指专导专教专师姓名、职称 : 方兢副教授论文主题词: 文化叙事; 可靠性和不可靠性; 进程;精英主义学习专期专限 :2005 年 9 月至 2007 年 7 月论文提交时间: 2007 年 5 月 15 日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地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李鹏飞日期:2007-5-15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人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签名:李鹏飞导师签名:方兢日期:2007-5-151摘要“寻根文学”是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它突破“伤痕”、“反思”、“改革”等文学思潮的创作模式,在“文化热”的社会思潮涌动中,选择以文化作为思考的切入点,文学的进入由此而展开,在文化的基础上渗入启蒙的表达, 不满于前有的创作模式,又不想放弃文学的意义化功能,这里,文化和文学的命题、文化和启蒙的关系命题一开始就潜伏在“寻根文学”的创作思路中,在这样的思路中,文化展开的多样性,启蒙指向的多样性,使“寻根文学”成为一道文化奇观的同时,也使启蒙的进入有了多种表现形态的可能。
什么是“寻根文学”
什么是“寻根文学”一、“寻根文学”概念1983 年前后,当现代派文学的形式实验没有新的进展,小说创作处在徘徊状态中,一些作家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
尝试以现代意识去关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
主要代表作家:莫言、韩少功、王安忆。
二、寻根文学产生的原因1985 年,韩少功、阿城、郑义、郑万隆、李杭育等相继打出了“寻根”的旗子,他们反对一味追求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创作倾向,提倡把文学的“根”扎在本民族的岩层中。
同时受到学术界的“文化热”影响,旨在追溯民族文化渊源,对传统文化予以审视、剖析和继承,并希望以此走向世界。
三、文化寻根小说的发展1.寻根文学可追溯至 80 年代初期的民俗风情小说。
汪曾祺《受戒》(明海、小英子)、邓友梅《那五》。
2.80 年代中期寻根小说的主题从边缘化的追求到一种自觉,真正进入寻根小说的写作。
主要作品: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王安忆《小鲍庄》,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陆文夫《美食家》,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郑义《老井》。
3.1987 年左右是文化寻根思潮转型和终结的时期。
以莫言《红高粱》、张炜《古船》为标志。
四、寻根文学的显著特点1.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
2.具有现代意识。
以现代意识关注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
3.创作手法上传统和现代相融合。
五、文化寻根小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1.文化批判型。
对传统文化持审视批判和否定的态度。
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
2.文化认同型。
对传统文化持一种理解、认同、肯定的态度。
阿城《棋王》,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郑义《老井》。
3.原始生命型。
莫言《红高粱》、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如《老棒子酒馆》、扎西达娃《系在皮绳扣上的魂》。
六、寻根小说的历史变革作用1.它导致了小说由以往所关注的社会领域向文化领域的变革,使小说由当代社会生活的仆从成为广阔的文化与人性领域的探索者。
韩少功寻根文学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对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文化寻根”,虽然已有不少出色的意见,但至今仍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解释。
这个概念常伴随着“寻根”出现的“乡土”“民族”“传统”等词汇,很容易让人把“寻根文学”联系到民俗性或地方特色,如韩少功的楚文化、张承志的北方、贾平凹的商州等。
但为了正确理解中国新时期文学的这一文学现象,就必须要关注“寻根文学”所承载的时代矛盾。
韩少功在一篇文章中解释了“文化寻根”与现代化期待之间的关系:新中有旧,旧中有新,“传统”与“现代”在很多时候是一种互相渗透互相缠绕的关系。
正如阅世已深的成年人才能欣赏儿童的天真,任何一次对“传统”的回望,都恰恰证明人们有了某种“现代”的立场和视角,都离不开现代的解释,现代的选择,现代的重构,现代的需要。
因此任何历史都是现在时的,而任何“传统”事实上都不可能恢复而只能再生。
①最近召开的一次文学座谈会上,蔡翔与罗岗说到寻根文学的“地方性”既是全球化的产物,又是对全球化的抵抗。
这与上述韩少功的观点也有相通之处。
就是说,当时的寻根文学承担着双重课题:对内抵抗以反映论、因果律、目的论等为代表的教条化社会主义文学规范,对外则抵抗西方现代主义的盲目移植。
“民族热”正是源于“现代热”。
处于走向现代的转折点,为什么会提出民族文化——即传统?其实,伟大的文学一直是传统的一部分。
艾略特(T. S. Eliot)曾提出历史意识不但使诗人深刻地认识到他所属的时代,而且还使他在写作时感受到荷马以来的整个欧洲文学与本国文学在一个同时的存在中,组成一个同时的秩序。
诗人的使命就是从历史的整体脉络中把握自己的时代,并通过整个生涯来提升其历史意识。
②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文化寻根”,就是充溢着要提升自己时代的欲望、以及把此欲望放入历史与传统这一宏观框架的要求。
这一现象给我们某种熟悉感。
即使没有“民族文化/文学”这一类相似的用词,文化寻根还是让我们想起20世纪70年代韩国的民族文学论。
当然,韩国民族文学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日据时期的文学论战,但前后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非连续性。
文学的寻根意识
寻根意识的起源
寻根意识起源于对文化认同和传承的 关注,是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同质化 现象的一种反思和抵抗。
随着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人 们开始意识到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和珍 贵性,从而产生了对文化根源探寻的 需求。
寻根意识在文学中的重要性
寻根意识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动力之一,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寻根意识对作品主题的影响
突出民族特色
寻根意识使作品主题更加突出民族特色,通 过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呈现,使作品具有鲜 明的民族风格和特色。
强化文化传承
寻根意识促使作家在作品中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引导读者关注和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深化人文关怀
寻根意识使作品主题更加关注人的精神世界 和命运,深入挖掘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深化作品的人文关怀。
例如,鲁迅的《故乡》、沈从文的《边城》等作品,通过对故乡的描绘,表达了对乡土的深深眷恋和 无尽的思念。
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是指文学作品在传递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和道德伦理方面的作用。这 种传承通常通过描绘民族习俗、民间故事、传统手工艺等方式实现。
例如,汪曾祺的《受戒》、阿城的《棋王》等作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描绘,传 递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价值。
文学寻根意识可以弘扬传统文化 中的和谐理念,引导人们追求和 谐共生的社会理想。
文学寻根意识的审美意义
1 2 3
丰富审美体验
文学寻根意识可以带领读者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 魅力和美学价值,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拓展艺术表现手法
文学寻根意识可以启发创作者探索和创新艺术表 现手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技巧相结合,创造出 独特的艺术风格。
VS
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学寻根意识的传播 和普及,使得更多人能够了解和欣赏 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特色,进一步 推动文学寻根意识的传承和发展。
浅析寻根文学的思想内容和意义——以韩少功《爸爸爸》为例
浅析寻根文学的思想内容和意义——以韩少功《爸爸爸》为例周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掀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文学浪潮。
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认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郑义也认为,只有“跨越文化断裂带”,我们才有可能“走向世界”。
总的说来,“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植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土壤,深入分析国民的劣根性,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进行广泛而深厚的开掘,找到自己国家独特的文学样式,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现代文学,从而立足于世界文坛。
在为数众多的“寻根文学”作品中,韩少功1985年创作的中篇小说《爸爸爸》,堪称“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
他从自己熟稔的湘西世界入手,把笔触深入到民族文化之中,探求民族文化产生的原因,溯源而上挖掘文化赖以存在的土壤,突出文学存在的“文化”意义,并试图超越“文革”阶段深埋在文学作品中的政治意识形态,潜入历史深处对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思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重铸民族灵魂的依托。
时隔多年重读《爸爸爸》,仍觉得它是一部很有意思的作品,它以一种“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通过描写在湘山鄂水之间一个原始部落“鸡头寨”的历史变迁,把祭祀打冤、迷信掌故、乡规土语糅合在一起,刻画出一幅具有象征色彩的瑰丽奇特的生活画卷,并对民族文化中深藏的愚昧蛮荒进行了批判。
《爸爸爸》塑造了“丙崽”这个很难概括的艺术形象,并以审丑式的观照,通过他的遭遇折射出作家对“根”的寻求。
在小说中,丙崽不仅一出生就失去了家族(父亲)这道天然保护屏障,而且还因身体畸形、语言思想弱智而成为鸡头寨任何人都能随时取笑、取乐的对象。
他“眼目无神,行动呆滞,畸形的脑袋倒很大”,自始自终只会浑浑噩噩地咕哝着含义不明的两个词语:“爸爸”或“X妈妈”,以示自己的好坏、爱憎之别。
“寻根文学”的得失以《爸爸爸》为例
“寻根文学”的得失以《爸爸爸》为例一、概述“寻根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兴起的一股文学思潮,它主张作家应当深入民族文化的传统,从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力量。
这一文学思潮的兴起,既是对当时文坛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过度追捧的一种反拨,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和挖掘的尝试。
在众多寻根文学作品中,韩少功的《爸爸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内涵,成为了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以《爸爸爸》为例,探讨寻根文学的得失,以期对当代文学创作有所启示。
《爸爸爸》以湘西边陲小山寨鸡头寨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丙崽这一痴傻形象的塑造,以及鸡头寨人民在历史变迁中的命运沉浮,展现了作者对民族传统文化、人性、命运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作品将荒诞现实与古老传说、民间信仰相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对传统的反思。
在寻根文学的浪潮中,《爸爸爸》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寻根文学在追求民族性和传统性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关系,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文学的创新和发展,这些都是寻根文学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以《爸爸爸》为例,深入分析寻根文学的得失,以期对当代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 寻根文学的背景和意义寻根文学的产生,深深植根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
这一文学流派的出现,一方面受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尤其是1982年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因《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极大地刺激和启发了中国作家。
他们看到了第三世界国家文学走向世界的可能性,试图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根植于悠久而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
寻根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寻根文学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学创新,更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重新解读。
它试图以中国人特有的感受性来解读和改造西方的文化观念和艺术形式,从而解决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所面临的精神贫困等难题。
探析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寻根意识
探析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寻根意识摘要:寻根意识作为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迎合民族文化潮流、增强国民文化认同等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助力作用。
寻根意识滋养诞生寻根文学,在一众文学流派中呈现新气象。
本文将探究中国近现代文学滋养中的寻根意识,明确寻根文学的内涵,探究寻根文学的价值及其在近现代文学中的定位,以期充分彰显我国独有的文化和精神。
关键字:寻根意识;中国;近现代文学一、寻根文学的概述(一)寻根文学的概念寻根意识,顾名思义重在“根”,意为民族传统文化。
寻根意识萌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当时文坛尚未呈现较大的生机和活力,部分作家则将关注点放至民族文化,诞生了毕大松、王安忆、莫言等一系列作家,当下大家耳熟能详的《红高粱》影视剧即是产生于这一时期的小说《红高粱家族》。
纵观寻根意识的内涵及寻根文学的特征,可以发现,寻根文学是传统民族文化对国外文化的一项能动性反映,以彰显民族特征和民族风情为主。
多采用人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等方式,用语部分质朴简单,部分结合诗词等,展现委婉的意蕴。
与此同时,寻根文学故事大多设定于乡村背景,展现了地域性的自然景色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弘扬了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也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
结合我国近现代寻根文学作品的内容,可以将近现代寻根文学划分为地方性、 乡恋性、反思性、互补性这四个方面。
第一,地域性是寻根文学的重要特征,通过地域性描绘传统社会的“根”,将散落在华夏大地四处的传统文化聚集起来,展现民间传统和地域风情。
第二,乡恋性糅合传统意识和文化心理,注重传统美学及民族弘扬。
作品结合了作者所在地域的、作者熟知或希望探索的习俗、生活习惯、方言等。
第三,反思性是对传统文化中的不足加以审视,将历史现实纳入现代视角加以评判,思考传统意识和文化是否存在有待改进之处。
第四,互补性没有明确范畴,该类寻根文学大多结合多样化的类型文学。
(二)寻根文学的价值寻根文学结合地域特色,彰显对现实问题或人性议题的反思,寄托作者希望表达的事物或主题。
浅论寻根文学所寻之“根”
浅论寻根小说所寻的“根”寻根文学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它产生于国内不断高涨的“文化热”和外国文学的影响,尤其是拉美魔幻主义的启发,更重要的是,寻根文化思潮的出现也是新时期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寻根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学“寻根”思潮中出现的一种创作现象。
尽管它在新时期文学发展上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由于其内涵的模糊和不确定性,迄今尚无一致的说法。
简单的说,“寻根小说”是指旨在对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底蕴进行重新认识和反思的小说。
然而,寻根作为一种思潮,它在有着共同的趋向于追求的同时,由于对“根”的理解的不同,寻根小说在具体创作实践中从审美表现形态和主题意向上呈现出的复杂的多样性。
那么寻根小说所寻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它所寻的“根”又是什么?同样从审美表现形态和主题意向上来说,寻根小说主要分为历史文化寻根小说、宗教文化寻根小说、自然文化寻根小说和地域文化寻根小说。
而从这四方面来说,寻根小说所寻之“根”各有各的不同。
中西文化冲突造成了历史文化寻根小说的寻根意识,由于“五四”和“文革”导致了民族文化的断裂,从而影响了文学走向世界的步法。
因此,他们所寻之根首先是传统的文化哲学观,主要反映在对传统文学文化的追寻上,而他们认为寻根小说首先要做的是将当代文学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自觉的“续接”起来。
历史文化寻根小说反映的大多是现代人的生活,但它主要表现的是传统文化在当代人生活中所激起的悠远的回响和民族精神深处的震荡,意在指出无论有着多么沉重的历史重负,传统文化精神依然在我们生活中并影响着我们的民族生活流程。
从莫言《红高粱》看“寻根文学”
从莫言《红高粱》看“寻根文学”从莫言《红高粱》看“寻根文学”80年代中后期,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寻根文学悄然出现,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这批作家的典型代表就是韩少功,他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寻根文学”当中的乡野文化寻根是其典型的流派,如汪曾祺表现"桃花源"式的传统生活的《大淖记事》、张承志表现蒙古草原人民生活的《黑骏马》、路遥关于城乡交叉地带的描写、莫言关于高密东北乡自己祖辈的生活秘史的讲述,如《红高粱》系列作品。
对我感触最深的当属《红高粱》,就以《红高粱》举例,在分析其人物形象和民族内涵同时,同时结合作者人物性格背景,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莫言曾经说过:“这时我是强烈地感受到,20年农村生活中,所有的黑暗和苦难,都是上帝对我的恩赐,虽然我身处闹市,但我的精神已回到故乡,我的灵魂寄托在故乡的回忆里,失去的时间突然又以充满声色的形式,出现在我的面前。
”我认为,这段话不是简单的空谈,而是他对乡村灵魂的把握,对乡村自我精神的抒发。
在人物形象方面,《红高粱》在人物塑造上竭力表现民间状态的草莽英雄,抛弃了沉重的意识形态内容,这样就使人物变得鲜活生动,充满人性张力。
例如,文中“我爷爷”余占鳌在开篇一出场便显示了土匪头子兼抗日英雄的双重身份,“杀人越货”又除暴安良,作者始终让人物停留在未曾雕琢过的原始的农民心理上。
而奶奶戴凤莲的形象更是突破了中国传统女性贤妻良母的造型,热情果敢,充满情欲野性,可求人性自由与本能的满足。
在追求的过程中反抗传统封建礼教,张扬具有反抗色彩的生命意识。
在细节描写上,高粱地里火焰般的野合,一手掌管烧酒坊的魄力以及奔向天国之际的那段生命的宣誓,桩桩件件都是浓烈感人,激情奔放。
关于寻根文学的文化反思
关于寻根文学的文化反思耿庆伟【摘要】作为8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创作潮流,寻根文学引入了文化的概念,成功地将文学由政治反思转入文化反思,并在现代意识的观照下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让文化趣味成为文学的最重要品质,但对于根的理解的歧义也让寻根文学矛盾重重。
【期刊名称】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32)001【总页数】5【关键词】寻根文学;文化反思;传统文化【艺文寻珠】寻根文学是8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创作潮流,无论理论还是创作都在评论界引发广泛的争议。
不容否认的是,寻根思潮的出现促进了文学不断挣脱意识形态的功能负累,加速了文学本体化的回归,从而使寻根文学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转折点。
寻根文学因“文化”概念的引入制造了文学与文化间的盛宴,文学因文化而多了几分厚重的文化积淀,文化亦因文学而引发了浓厚的文化热,并悄然引导中国文学偏离追踪意识形态热点的传统写作,让文化趣味成为寻根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美学品质。
这场应时而兴的文学运作,借复活传统文化的名号而增加了寻根文学的美誉度,催生了一批文学作品,捧红了一批寻根文学作家。
但寻根文学兴起和发展的时代亦是中国社会迅速转型和文学逐渐市场化、商品化和现代性的时代,这导致寻根文学因外在的经济冲击和自身文化态度的首鼠两端而迅速走向沉寂,同时也因报负宏大而建树不足给人留下无穷的遗憾。
时至今日,寻根文学虽然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我们对这一文学思潮的思考仍在继续,对其重新梳理分析,对今后文学的发展,以及文学创作中如何处理历史与现实、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大有裨益。
一新时期文学因思想解放而起,因对“文革”的多角度反思而贯通中国现代文学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并因对社会问题的主动关注和积极探讨迎合了政治对文学的期待,不断引发新时期文学的轰动性效应。
综而观之,新时期文学似乎在形式上经历了伤痕、反思、改革和寻根文学的创作演变,但其创作主旨一直未变。
寻根文学中现代反省与回归传统的融合——以韩少功《爸爸爸》为例
文化艺术 |寻根文学中现代反省与回归传统的融合——以韩少功《爸爸爸》为例□徐天昱/文韩少功是我国新时期文学作家中“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与多数“寻根文学”作品不同,韩少功《爸爸爸》中充斥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它同时具备与鲁迅文学作品、沈从文作品的相似之处。
一方面,韩少功继承了鲁迅的批判精神,忧患与批判意识在《爸爸爸》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另一方面,他和沈从文一样,以文学寻根为目的,创作了一系列展示乡土社会中愚昧、落后、野蛮的小说,但也挖掘了乡土文明的精神亮点。
本文着重从韩少功文学创作与鲁迅、沈从文作品之间的联系出发,意在探讨韩少功对鲁迅批判精神、沈从文乡土寻根的继承和发展,探究《爸爸爸》中现代反省与文化寻根的融合。
1 寻根文学的产生背景“寻根文学”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目的在于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回归传统文化。
文革结束后,文学在抚摸伤痛中开始把“人”从伤痕累累的肉体与沉重的心灵创伤中扶起,“给以人性人情的滋润与慰藉,‘人’得以苏醒与再生。
[1]”“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都重视文学的政治功能,把人放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加以描绘,展现复杂的社会中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而寻根作家则试图弱化文学的政治性,把目光由现实生活转向乡村传统文化和民间历史。
2《爸爸爸》中的人物形象2.1 人物的丑恶《爸爸爸》讲述了鸡头寨的一个畸形儿,名叫丙崽,他生下来不会说话,第三天只会喊“爸爸”和“×妈妈”。
但这样丑陋、愚昧的人物被鸡头寨的村民们视为“丙仙”来膜拜。
后来,鸡头寨与鸡尾寨械斗,鸡头寨屡战屡败,决定杀丙崽祭神。
最终鸡头寨战败,丙崽却仍然活着。
这暗示了腐朽、愚昧永久地存在着。
“恶童”丙崽象征着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的一面,他是不死的、永存的,这暗示着腐朽的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稳定的、永续的联系。
村民们在对待丙崽的态度上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村民们取乐于丙崽,没事便打他耳光。
村民们会杀丙崽做祭品,但又会将丙崽当作“丙仙”好吃好喝供着,这体现出了民众对愚昧、落后文化的矛盾态度。
论韩少功的“寻根”之作
论韩少功的“寻根”之作韩少功是当代中国著名作家,他在创作生涯中的一部分作品中,在主题上尤为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的传承和发展。
这些作品被称为“寻根”文学,其中包括《黄金甲》、《小城之春》、《浮生六记》等。
本篇论文旨在深入探讨韩少功“寻根”之作的文学特点、社会意义和文化使命。
一、“寻根”之作的文学特点1.结构上讲究“辞章分句”的表现手法韩少功的“寻根”之作结构上讲究“辞章分句”的表现手法,尤其注意对话、场面和人物形象的描写,通过细致入微的叙述,使小说的情节饱满而紧凑,有力地表现出了小说的主题。
2.寻求文学的“原初”形式和审美价值韩少功在“寻根”之作中寻求文学的“原初”形式和审美价值,细致描绘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相处过程,通过文学的形式呈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整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体现出新时代文学创新和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寻根”之作的社会意义1.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因此,韩少功的“寻根”之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不仅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同时也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作出了杰出贡献。
2.反映社会现实,呈现历史观照韩少功的“寻根”之作通过对历史时期的真实描绘,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反映了社会的历史和发展,凸显出中华文化的宝贵性格和精神价值,通过对历史的观照,对当代社会提出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三、“寻根”之作的文化使命作为当代文化的一份子,韩少功把“寻根”之作上升到了文化使命的层面,鼓励人们找到传统文化的精髓,追寻人类自然和人文的历史和造就,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和创新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
总之,韩少功的“寻根”之作完美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具有极其深刻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使得“寻根”成为当代文学艺术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高价值的创作方向之一。
我的寻根活动感想作文
我的寻根活动感想作文寻根活动,是一种寻找自己家族历史和根源的行为。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自身的身世和家族历史,以弥补为了生存而被迫离散的家庭情感,或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对于许多人来说,寻根活动是一种对自己家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探索,也是一种寻找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过程。
我对寻根活动的兴趣早在很久之前就开始了。
小时候,每当和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听他们讲述我们家族的一些故事和传统。
这些故事里充满了传承和传统,而我对这些家族历史和传统有着浓厚的兴趣。
也正因为如此,我对寻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进一步了解我们家族的历史和传统。
在我开始进行寻根活动的时候,我首先选择了途径。
我去了各地的家族祠堂、家谱博物馆和档案馆,查找有关我们家族的历史档案资料。
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我们家族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变迁,也发现了不少珍贵的信息和传统文化。
接着,我开始进行家谱的编修。
我致力于整理我们家族的家谱,并找到了一些失散已久的亲戚。
这些失散多年的亲戚和我之间建立了联系,我们开始相互交流家族的历史和传统,也加深了互相的了解和认识。
除此之外,我还尝试了一些寻根活动的其他途径。
比如通过基因检测,我得知了我们家族的人类基因组成,也了解到了我们家族的祖籍和族群迁移的历史。
这些信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让我更加确定了我寻根活动的方向和目标。
在进行寻根活动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追溯家族的历史和传统,更加是在寻找自我认同和自我认识。
我发现了家族传统的独特之处,也找到了自己在这个家族中的位置和责任。
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家族成员的责任和使命,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身份和价值。
这些认识和体验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通过寻根活动,我不仅仅是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族历史和传统,更加是学到了很多关于生活的智慧和感悟。
我明白了家族传统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家族团结和凝聚的力量。
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家族关系的亲情和温暖,让我更加珍惜和珍惜这份宝贵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当代文艺思潮》课程小论文
题目:对寻根文学的现代思考
班级: 07级汉语言文学二班
学号: 2007080110
姓名: 周健
指导老师: 罗如春
完成日期: 2010 年 12月
对寻根文学的现代思考
摘要:寻根文学之于新时期文学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它既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自然延伸,也是文学现代性生成的阶段体现;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也是启蒙话语的重新续接。
虽然它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属性与其寻根宗旨存在偏离,但置于现代性视野中看,它是有著自身特珠的精神语系和文学史价值。
关键字:寻根文学现代性群体作家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文坛上提出“寻根”的口号:“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1]继之,郑万隆在《我的根》、李杭育在《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在《文化制约着人类》等文中,分别对这一主张做了进一步阐述,并以各自的文学实践,合力形成了寻根文学思潮。
1983年王蒙发表的“在伊犁”系列,为寻根文学开了先河。
其后,随着王安忆、李杭育、阿城、张承志等知青作家的加人,寻根文学的创主体逐渐形成。
寻根文学作为知青作家的一次群体出场,在将个人记忆放大成为集体的、时代的和民族的记忆的同时,也将其推到了文坛前沿,参与当代文化和思想的对话。
“他们之所以会走向文化寻根,一方面是出于身份认同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现代主义试验遭遇意识形态制约后的逃逸策略需要,试图借助民族传统包装,含蓄表现正在形成中的现代意识” [2]。
正是在这一点上,寻根作家与汪曾棋、邓友梅等前辈民俗作家有了区别文化寻根不是向传统复归,而是为西方现代文化寻找一个合适的接受场。
新时期文学在“伤痕”、“反思”中延续,当人们不再满足于表面的伤痛抚慰和近距离的历史归因时,便开始思索起悲剧发生的文化动因和潜在规则。
于是,作家们从个体、社会的悲剧声讨声中走出,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民族文化传统,寻找集体无意识所衍生的原初形态。
他们一方面潜入民族文化的个性体验与发现之中,确认民族身份,恢复传统记忆;另一方面,又希望“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用“现代观念的热能”重铸和镀亮“民族的自我”。
从“伤痕”经“反思”到“改革”再到“寻根”,文学史演进的轨迹说明,政治、社会因素的强化在凸显文学现实功能的同时,急需提升文学的审美性和历史感。
从一定意义上说,寻根作家是以一种深切的反思意识对传统文化进行诉诸感性的审美选择,实现了作家主体的精神自救与文学自身审美归位的双重愿望。
与以往的叙事作品相比,寻根文学的审美重心不是揭示世事变迁、人物命运,而是以此为衍生点,表现更为厚重的文化追思主题;它强调更多的是群体意志而非个人命运,描写人物、叙述事件、营造氛围、还原历史等都是指向人的群体本质。
乌热尔图笔下的猎人、郑万隆笔下的淘金者、李杭育笔下的渔人、韩少功笔下的丙息、阿城笔下的棋王……单一来看,个个都鲜活灵动,但这些人物都是象征体,代表着
各自的生活群像,文化隐喻远远高于他们自身的审美属性。
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寻根作家的终极目的,不是对一时一地文化遗存的发掘和文明史的还原,而是寻找一种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根”,一种民族长存的、至今仍未失去活力的根系。
汉语中“寻根”一词,多少是与血缘宗族的“追宗认祖”联系在一起的,寻根文学的命名使这个词的文化内涵获得凸显,并且成为当代文学史上一个不容忽略的创作流派,从而具有了文学史意义。
不过,如果将视野拓展开来,从现代性的宏观视角审视,就会发现寻根不只是一种文学现象,它还涵盖了文化艺术的许多方面,民俗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影片《黄土地》、《红高粱》、中立油画、谭盾的音乐……都可以依稀感受到文化寻根作为一种心理情结的存在和跃动[3]。
作为现代人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寻根诉求渗透在我们生存的方方面面,它可以扩展文化交流的参照视野和维度,也可以提供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避免一元化的资本主义价值模式和对其前景盲目乐观的偏执。
究竟有没有“最好的”文明?对于这样一个宏大命题,汤因比的回答是西方文明绝非“最好”,没落的前景好像是宿命。
在与池田大作的谈话中,他把引领未来人类精神的希望寄托于儒家思想,认为儒学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好”的文化。
当然,西方文明是不甘于屈从“边缘”和“野蛮”的,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写道,在近代,从19世纪初的浪漫派思潮到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运动,有意排拒科技和理性者大有人在,他们的主张是:人类只有回到原初的前工业状态,不操纵自然,才会过得比较幸福[4]。
现代性取代传统社会的时间观、历史观,确立其不断前进的价值观,依据哈贝马斯的说法,这是一种未来优先的时间观,所谓进步、革命、发展,即是随着现代性确立而流行开来并且建立起合法性的价值观。
歌德所表达的“浮士德精神”以及黑格尔所信奉的“世界精神”,都是以不断前进为根本特征的。
自从后现代主义的“消解”、“无序”观点为人们接受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实的严峻性,意识到超越现代性的迫切需要,人类只有超越无限增长的生产模式和未来优先的时间观,才能在这个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
文化寻根本身体现的正是这种超越。
注释:
[1]韩少功.文学的“根”[J].作家,1985.4
[2]陈晓明.表意的焦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98
[3]叶舒宪.艺术走向荒野[J].东方文化,2002.5
[4]福山.历史的终结[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103-104
参考文献:
[1]刘忠.“寻根文学”的精神谱系与现代视野.河北学刊[J].2006,第26卷第3期
[2]袁铁坚,聂雄前.当代寻根文学与魔幻现实主义.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1986年第6期
[3]邓立平.“寻根文学”再认识.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 2008.2,第22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