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耗盐综合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耗盐综合症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综合症

发表时间:2010-01-16 发表者:韩述军 (访问人次:1654)

脑耗盐综合症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综合症

脑血管病急性期常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其中低钠血症发生率为16.5%。据报道,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脑梗死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分别为35.5%、33.3%和 5.3%。一旦发生低钠血症,病死率增高14.3%。随着血钠水平的降低,严重低钠血症患者会迅速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和癫痫发作。这些症状有时与进展性脑血管病相似,若不及时监测、鉴别和处理,将产生严重不良后果。过去认为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临床上表现为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 idiuretic hormone,SIADH)。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利钠肽(是指脑中分泌的)分泌分泌增多的脑耗盐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CSWS)发生率高于 SIADH,在SAH患者中尤为明显。二者虽均表现为低钠血症,但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却不尽相同。

1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1.1背景

SIADH是抗利尿激素(ADH)未按血浆渗透压调节而分泌异常增多,致使体内水分潴留、尿钠排出增加,以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957年,Schwartz首先报道了2例肺癌伴严重低钠血症的病例,推测其原因可能与ADH异常分泌有关,并命名为SIADH。此后发现SIADH是一种多系统疾病所致的跨学科临床综合征,伴发SIADH的疾病高达80余种,除严重颅脑损伤、颈髓损伤、严重颅内感染以及脑血管病急性期(10%~14%)外,还有恶性肿瘤和肺部疾患等。

1.2 机制

细胞内、外电解质和渗透压的相对平衡,受垂体前叶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垂体后叶释放的ADH共同影响,而两种激素的平衡又受下丘脑调控。当脑损伤损害下丘脑垂体功能时,可发生ADH分泌过多。Kamoi等对颅脑损伤或脑梗死伴SIADH的研究发现,患者ADH渗透性调节异常,丧失了低渗对ADH

分泌的抑制作用,而出现持续性ADH分泌。ADH分泌与释放增加,将导致血浆A

DH浓度增高、肾小管对水重吸收增多、尿量减少、水潴留及细胞外液增加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同时,ACTH相对分泌不足,血浆ACTH降低,醛固酮分泌减少,肾小管排钾保钠功能下降,尿钠排出增多(AHD只通过肾增加水的重吸收作用,而钠的过多排出,是醛固酮减少的结果)。细胞外液增加,和尿、钠丢失的后果是血浆渗透压下降和稀释性低血钠(如果是照上分析就应该是稀释和缺乏共同致低钠)。若进一步发展,将导致水分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细胞水肿(如果细胞水肿,那红细胞比容怎么看)那红细胞的及代谢功能异常。

1.3 诊断

2003年,Palmer提出了7条SIADH诊断标准,即①低钠血症(<130 mmol/L);

②尿钠排出增加(>20mmol/L或>80 mmol/24h,这是确定尿钠增多的标准,一天按4L算的);③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1(是说尿中的钠比血中高,故尿比血渗透压高);④中心静脉压>12 cm H2O;⑤血尿素氮、肌酐和清蛋白浓度在正常低限或低于正常;⑥红细胞比容<0.35;⑦周围组织水肿。(这和内科学的诊断标准不同,虽然也是七条,只有四条相同:即血钠低尿钠高血渗透压低尿渗透压高,这样记两低两高,三条不同,水潴留指标3,细胞脱水指标1,而教材是有关原发病和用药史,血浆AVP升高和排除浮肿、肾功、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此外,水负荷试验也是SIADH的诊断方法之一。当患者快速饮水(20 ml/kg)至1500 ml后,4 h内排尿量达不到饮水量的65%,或5 h内排尿量达不到饮水量的80%,此时可诊断为SIADH,但需除外肾上腺或肾功能不全。水负荷试验虽被认为是S IADH的决定性诊断依据,但对血钠<124 mmol/L,并有低钠血症症状的患者是非常危险的。有些患者完成这一试验很困难。测量血和尿ADH水平是另一辅助诊断方法,然而ADH并非SIADH的特异性指标,因为影响ADH释放的因素很多,如低血容量、正压通气、疼痛、应激反应、恶心及呕吐等,均可刺激ADH分泌增加,对ADH水平的评估应当慎重。

2 脑耗盐综合征

2.1 背景

CSWS是脑内疾病导致肾脏排钠排水过多,临床表现为低血钠、低血容量(这个SIAHD不同)、高尿钠的一组临床综合征。20世纪50年代,Peter第1次提出CSWS,但当时CSWS与SIADH被归为一类。1981年,Nelson等通过研究将CS WS区分出来。此后相继报道了许多合并CSWS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脑膜炎、颅脑损伤、颅脑肿瘤(垂体瘤和转移瘤等)及颈髓损伤等,并对C

SWS有了更多认识。目前认为,脑部病变并发低钠血症时,CSWS比SIADH更为多见。2004年,王宏毅和陈嗣文报道63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38例并发低钠血症(5.97%),其中CSWS为29例,SIADH仅为5例,前者是后者的近6倍。C SWS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发生率依次为SAH(17.5%)、小脑出血(15.4%)、脑干出血(8.0%)、基底核区脑出血(7.1%)、栓塞性脑梗死(4.1%)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0.4%)。通过这些患者的CT或MRI等影像资料发现,病变影响到了丘脑、下丘脑、脑干或脑室系统,部分患者急性期治疗时应用了大量的脱水利尿药,但未及时调整水盐平衡。多数CSWS出现在脑血管病急性期的3~14 d

内,少数在14 d以后。

2.2 机制

CSWS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推测通过复杂的神经和内分泌调节机制影响肾对钠再吸收。 2.2.1 利钠肽:中枢神经系统利钠肽对水盐代谢的调节主要通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作为神经递质两个途径。作为神经递质的作用包括:①促进外周利钠肽释放,导致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增加,近曲小管对钠、水再吸收抑制;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轴功能;③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和外周儿茶酚胺释放;④抑制盐摄入和ADH释放。目前已公认的利钠肽有四种,包括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 eptide,CNP)和最近刚发现的D型利钠肽(dendroaspis natriuretic peptid e,DNP)。ANP是一种循环激素,对神经体液调节起重要作用,具有强大利尿、利钠、舒张血管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功能的作用,从而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ANP主要由心房肌细胞分泌,并在大脑与脊髓组织中也有分布。已证明脑内ANP活性细胞以下丘脑和隔区最多,其次为第三脑室腹侧区及室旁结构。BNP的氨基酸排列和生物效应与ANP大致相同,主要分布于脑、脊髓及垂体。CNP是ANP的类似物,在脑组织和脑脊液中,浓度比ANP和BNP高,与ANP和B NP相比,CNP的利钠作用弱,血液含量也较低。2002年,Betjes发现,SAH伴低钠血症时,ANP持续增高达2周以上;而SAH不伴低钠血症时,ANP短暂增高,1周内即恢复正常。此提示ANP参与了低钠血症的病理生理过程。2003年,Tsu bokawa等报道,SAH伴低钠血症时,第1周血浆BNP水平增高,而ANP水平不变,提出低钠血症和脑血管痉挛与BNP增高有关。2004年,McGirt等亦认为,血浆BNP水平升高与低钠血症有关联,并可导致迟发性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总之,CSWS患者的血浆ANP和(或)BNP增高,已得到多数学者认同。

2.2.2 毒毛花苷G样复合物(Ouabain-like compound,OLC):Yamada等将高渗盐水注入小鼠脑室内导致尿钠丢失,而脑室内注入地高辛特异性抗体,能将其阻断。这一发现提示,脑内存在OLC,并与CSWS 相关。在小鼠和恒河猴下丘脑内及SAH 患者的血浆内,均发现OLC 免疫反应,似乎OLC 免疫反应阳性者更易出现血容量降低。作者推测,SAH的下丘脑损害使OLC 释放入血。然而,心室内注入高渗盐水诱导CSWS的模型,通过静脉注入大剂量特异性地高辛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