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物理试题及答案(高清word)

合集下载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一)及答案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一)及答案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A.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减少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少2.(6分)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一电子由M点分别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3.(6分)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A.U=66V,k=B.U=22V,k=C.U=66V,k=D.U=22V,k= 4.(6分)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A.W=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B.W>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C.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5.(6分)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1和L2,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乒乓球的发射率v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到v的最大取值范围是()A.<v<L1B.<v<C.<v<D.<v<6.(6分)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B.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C.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D.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7.(6分)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8.(6分)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m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3k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m/s2,则此探测器()A.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m/s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击作用力约为2×103N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6分)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测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m)完成下列填空:(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kg (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kg.(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值如表所示:序号12345m(kg) 1.80 1.75 1.85 1.75 1.90(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N,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m/s(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0.(9分)图(a)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1)已知毫安表表头的内阻为100Ω,满偏电流为1mA;R1和R2为阻值固定的电阻.若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3mA;若使用a和c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10mA.由题给条件和数据,可以求出R1=Ω,R2=Ω.(2)现用一量程为3mA、内阻为150Ω的标准电流表A对改装电表的3mA档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为0.5、1.0、1.5、2.0、2.5、3.0mA.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内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0有两种规格,阻值分别为300Ω和1000Ω;滑动变阻器R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750Ω和3000Ω.则R0应选用阻值为Ω的电阻,R应选用最大阻值为Ω的滑动变阻器.(3)若电阻R1和R2中有一个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b)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图(b)中的R′为保护电阻,虚线框内未画出的电路即为图(a)虚线框的电路.则图中的d点应和接线柱(填“b”或“c”)相连.判断依据是.11.(12分)如图,一长为10cm的金属棒ab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水平地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金属棒绝缘,金属棒通过开关与一电动势为12V的电池相连,电路总电阻为2Ω,已知开关断开时两弹簧的伸长量均为0.5cm,闭合开关,系统重新平衡后,两弹簧的伸长量与开关断开时相比均改变了0.3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2,判断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并求出金属棒的质量.12.(20分)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求:(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木板的最小长度;(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三、选考题:从下面的3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015年高考物理真题及问题详解

2015年高考物理真题及问题详解

2015·新课标Ⅰ卷第1页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理综物理部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15.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 、φN 、φP 、φQ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φM >φQ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φM >φNC .若电子由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D .若电子由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A .U =66 V ,k =19B .U =22 V ,k =19C .U =66 V ,k =13D .U =22 V ,k =1317.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W =12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B .W >12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C .W =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 .W <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 1和L 2,中间球网高度为h .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 .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v 在某围,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 的最大取值围是( )A.L 12 g 6h <v <L 1 g 6hB.L 14 g h <v < 4L 21+L 22g 6hC.L 12 g 6h <v <12 4L 21+L 22g 6h D.L 14 g h <v <12 4L 21+L 22g 6h19.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下列说确的是( )A.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B.圆盘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C.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D.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20.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21.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 m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3k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 m/s2.则此探测器( )A.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 m/s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N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机械能守恒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2015·新课标Ⅰ卷第2页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4题,共47分)22.(6分)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测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 m).完成下列填空:(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 kg;(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________kg;(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序号1234 5m(kg) 1.80 1.75 1.85 1.75 1.90(4);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 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23.(9分)图(a)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1)已知毫安表表头的阻为100 Ω,满偏电流为1 mA;R1和R2为阻值固定的电阻.若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3 mA;若使用a和c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10 mA.由题给条件和数据,可以求出R1=________Ω,R2=________Ω.(2)现用一量程为3 mA、阻为150 Ω的标准电流表○A 对改装电表的3 mA挡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为0.5 mA、1.0 mA、1.5 mA、2.0 mA、2.5 mA、3.0 mA.电池的电动势为1.5 V,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0有两种规格,阻值分别为300 Ω和1 000 Ω;滑动变阻器R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750 Ω和3 000 Ω.则R0应选用阻值为________Ω的电阻,R应选用最大阻值为________ Ω的滑动变阻器.(3)若电阻R1和R2中有一个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b)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图(b)中的R′为保护电阻,虚线框未画出的电路即为图(a)虚线框的电路.则图中的d点应和接线柱______(填“b”或“c”)相连.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5·新课标Ⅰ卷第3页24.(12分)如图,一长为10 cm的金属棒ab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水平地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 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金属棒绝缘,金属棒通过开关与一电动势为12 V的电池相连,电路总电阻为2 Ω.已知开关断开时两弹簧的伸长量为0.5 cm;闭合开关,系统重新平衡后,两弹簧的伸长量与开关断开时相比均改变了0.3 cm.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取10 m/s2.判断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并求出金属棒的质量.25.(20分)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 m ,如图(a)所示.t =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 =1 s 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 s 时间小物块的v -t 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10 m/s 2.求:(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木板的最小长度;(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选修3-3](15分)(1)(5分)下列说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 .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 .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C .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 .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E .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能也保持不变(2)(10分)如图,一固定的竖直汽缸由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m 1=2.50 kg ,横截面积为S 1=80.0 cm 2;小活塞的质量为m 2=1.50 kg ,横截面积为S 2=40.0 cm 2;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保持为l =40.0 cm ;汽缸外大气的压强为p =1.00×105 Pa ,温度为T =303 K .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l2,两活塞间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 1=495 K .现汽缸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忽略两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10 m/s 2.求:(ⅰ)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汽缸封闭气体的温度;(ⅱ)缸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封闭气体的压强.34.[选修3-4](15分)(1)(5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分别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1与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2相比,Δx1________Δx2(填“>”、“=”或“<”).若实验中红光的波长为630 nm,双缝与屏幕的距离为1.00 m,测得第1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10.5 mm,则双缝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mm.(2)(10分)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波速均为v=25 cm/s.两列波在t=0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求:(ⅰ)t=0时,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 cm的所有质点的x坐标;(ⅱ)从t=0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 cm的质点的时间.35.[选修3-5](15分)(1)(5分)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止电压U c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k和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________,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________.(2)(10分)如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B、C位于同一直线上,A位于B、C之间.A的质量为m,B、C的质量都为M,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m和M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2015·新课标Ⅰ卷第4页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综物理部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2015·新课标Ⅱ卷 第1页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a 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a 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a 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 )A .保持静止状态B .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C .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D .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15.如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abc 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平行于ab 边向上,当金属框绕ab 边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 a 、U b 、U c .已知bc 边的长度为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U a >U c ,金属框中无电流B .U b >U c ,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 ­b ­c ­aC .U bc =-12Bl 2ω,金属框中无电流 D .U bc =12Bl 2ω,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 ­c ­b ­a 16.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 m/s ,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 1.55×103 m/s ,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 .西偏北方向,1.9×103 m/sB .东偏南方向,1.9×103 m/sC .西偏北方向,2.7×103 m/sD .东偏南方向,2.7×103 m/s17.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 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18.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关于指南针,下列说确的是( )A .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B .指南针能够指向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C .指南针的指向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D .在指南针正上方附近沿指针方向放置一直导线,导线通电时指南针不偏转19.有两个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Ⅰ中的磁感应强度是Ⅱ中的k 倍.两个速率相同的电子分别在两磁场区域做圆周运动.与Ⅰ中运动的电子相比,Ⅱ中的电子( )A .运动轨迹的半径是Ⅰ中的k 倍B .加速度的大小是Ⅰ中的k 倍C .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Ⅰ中的k 倍D .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Ⅰ中的相等20.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 和Q 间的拉力大小为F ;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23a 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 和Q 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 .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A .8B .10C .15D .182015·新课标Ⅱ卷 第2页21.如图,滑块a 、b 的质量均为m ,a 套在固定竖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 ,b 放在地面上.a 、b 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a 、b 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 )A .a 落地前,轻杆对b 一直做正功B .a 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2ghC .a 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gD .a 落地前,当a 的机械能最小时,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2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题,共47分)22.(6分)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________ m/s;(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高度C.斜面的倾角23.(9分)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时通过该表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待测电压表○V(量程3 V,阻约为3 000 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 999.9 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0 Ω,额定电流2 A),电源E(电动势6 V,阻不计),开关两个,导线若干.(1)虚线框为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阻记为R V′,与电压表阻的真实值R V相比,R V′________R V(填“>”、“=”或“<”),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如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它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30°.不计重力.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25.(20分)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 ⎛⎭⎪⎫sin 37°=35的山坡C ,上面有一质量为m 的石板B ,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 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 和B 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 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 (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减小为38,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小为0.5,A 、B 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 s 末,B 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μ2保持不变.已知A 开始运动时,A 离B 下边缘的距离l =27 m ,C 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求:(1)在0~2 s 时间A 和B 加速度的大小;(2)A 在B 上总的运动时间.2015·新课标Ⅱ卷 第3页(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选修3-3](15分)(1)(5分)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 .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B .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C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D .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E .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2)(10分)如图,一粗细均匀的U 形管竖直放置,A 侧上端封闭,B 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 关闭;A 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 =10.0 cm ,B 侧水银面比A 侧的高h =3.0 cm.现将开关K 打开,从U 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1=10.0 cm 时将开关K 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 0=75.0 cmHg.(ⅰ)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 侧空气柱的长度.(ⅱ)此后再向B 侧注入水银,使A 、B 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的水银在管的长度.34.[选修3-4](15分)(1)(5分)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C.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E.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2)(10分)平衡位置位于原点O的波源发出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水平x轴传播,P、Q为x轴上的两个点(均位于x轴正向),P与O的距离为35 cm,此距离介于一倍波长与二倍波长之间.已知波源自t=0时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周期T=1 s,振幅A=5 cm.当波传到P点时,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5 s,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求:(ⅰ)P、Q间的距离;(ⅱ)从t=0开始到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过的路程.2015·新课标Ⅱ卷第4页35.[选修3-5](15分)(1)(5分)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B.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C.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2)(10分)两滑块a、b沿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并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者粘在一起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光滑路段进入粗糙路段.两者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求:(ⅰ)滑块a、b的质量之比;(ⅱ)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之比.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卷)理综物理部分2015·卷第1页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距地面高5 m的水平直轨道上A、B两点相距2 m,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小车始终以4 m/s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可求得h等于( )A.1.25 m B.2.25 mC.3.75 m D.4.75 m15.如图,拉格朗日点L1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上,处在该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与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据此,科学家设想在拉格朗日点L1建立空间站,使其与月球同周期绕地球运动.以a1、a2分别表示该空间站和月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3表示地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a2>a3>a1 B.a2>a1>a3C.a3>a1>a2 D.a3>a2>a116.如图,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之比为( )A.1μ1μ2B.1-μ1μ2μ1μ2C.1+μ1μ2μ1μ2D.2+μ1μ2μ1μ217.如图,一均匀金属圆盘绕通过其圆心且与盘面垂直的轴逆时针匀速转动.现施加一垂直穿过圆盘的有界匀强磁场,圆盘开始减速.在圆盘减速过程中,以下说确的是( ) A.处于磁场中的圆盘部分,靠近圆心处电势高B.所加磁场越强越易使圆盘停止转动C.若所加磁场反向,圆盘将加速转动D.若所加磁场穿过整个圆盘,圆盘将匀速转动18.直角坐标系xOy中,M、N两点位于x轴上,G、H两点坐标如图.M、N两点各固定一负点电荷,一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置于O点时,G点处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静电力常量用k 表示.若将该正点电荷移到G点,则H点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3kQ4a2,沿y轴正向 B.3kQ4a2,沿y轴负向C.5kQ4a2,沿y轴正向 D.5kQ4a2,沿y轴负向19.如图甲,R0为定值电阻,两金属圆环固定在同一绝缘平面.左端连接在一周期为T0的正弦交流电源上,经二极管整流后,通过R0的电流i始终向左,其大小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规定圆环a端电势高于b端时,a、b间的电压u ab为正,下列u ab-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20.如图甲,两水平金属板间距为d,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t=0时刻,质量为m的带电微粒以初速度v0沿中线射入两板间,0~T3时间微粒匀速运动,T时刻微粒恰好经金属板边缘飞出.微粒运动过程中未与金属板接触.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 .关于微粒在0~T 时间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末速度大小为2v 0B .末速度沿水平方向C .重力势能减少了12mgd D .克服电场力做功为mgd 2015·卷 第2页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8分)二、非选择题(其中第21~24题为必做部分,第37~39题为选做部分)【必做部分】(56分)21.(10分)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①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②如图甲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O 1、O 2,记录弹簧秤的示数F ,测量并记录O 1、O 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l ).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0.50 N ,测出所对应的l ,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F /(N) 0 0.50 1.00 1.50 2.00 2.50l /(cm) l 0 10.97 12.02 13.00 13.98 15.05③找出②中F =2.50 N 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O 、O ′,橡皮筋的拉力记为F OO ′.④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乙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 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 、B ,橡皮筋OA 段的拉力记为F OA ,OB 段的拉力记为F OB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1)利用表中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F -l 图线,根据图线求得l 0=________cm.(2)测得OA =6.00 cm ,OB =7.60 cm ,则F OA 的大小为________N.(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图中上作出F OA 和F OB 的合力F ′的图示.。

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新课标卷1带解析)

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新课标卷1带解析)

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新课标卷1带解析)绝密★启用前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新课标卷1带解析)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2.如图所示,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φ、Nφ、P φ、Pφ。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QMφφ> 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NMφφ>C .若电子有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D .若电子有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3.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

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A .9166==k ,V UB .9122==k ,V U C .3166==k ,V U D .3122==k ,V U 4.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

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

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2015年高考物理全国卷1及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物理全国卷1及答案解析

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15.如图,直线 a、b 和 c、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
别为 M 、 N 、 P 、 Q 。一电子由 M 点分别运动到 N 点和 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两端的电压为 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 k。则
A.U=66V,k=1 9 1
C.U=66V,k=3
1 B.U=22V,k=9
1 D.U=22V,k=3
17.如图,一半径为 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 POQ 水平。一质量为 m 的质点 自 P 点上方高度 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 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 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4 mg,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 W 表示质点从 P 点运动到 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1 A.W=2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 Q 点
1 B.W>2mgR,质点不能到达 Q 点
C.W=12mgR,质点到达 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W<12mgR,质点到达 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 后 1 s 时间内小物块的 -t 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 l5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 g 取 10 m
/s2 。
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3 道物理题、3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 2B 铅 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

2015年高考物理全国卷1及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物理全国卷1及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物理全国卷1及答案解析第Ⅰ卷(选择题)2015年理综全国卷1 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l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l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15.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由Mϕ、Nϕ、Pϕ、Qϕ。

一电子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

则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ϕ>ϕQ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ϕ>Nϕ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l ,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

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

则A .U=66V ,k=19B .U=22V ,k=19C .U=66V ,k=13D .U=22V ,k=1317.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

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

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 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则A .W =12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B .W >12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 C .W =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 .W<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物理)全国卷Ⅰ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物理)全国卷Ⅰ

2015·全国卷Ⅰ(物理)14.K2[2015·全国卷Ⅰ] 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14.D [解析] 根据r =m v qB,B 减小,则r 增大;v =ωr ,由于磁场不会改变v 的大小,r 增大导致角速度ω减小,D 正确.图1-115.I2[2015·全国卷Ⅰ] 如图1-1所示,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 、φN 、φP 、φQ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 >φQ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 >φNC .若电子由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D .若电子由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15.B [解析] 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相等,表明N 、P 两点电势相等,直线d 是等势线,与d 平行的c 也是等势线,电子由M 到N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则φM >φN ,A 错误,B 正确;电子由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不做功,C 错误;电子由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D 错误.16.M2[2015·全国卷Ⅰ] 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1-2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图1-2A .U =66 V ,k =19B .U =22 V ,k =19C .U =66 V ,k =13D .U =22 V ,k =1316.A [解析] 根据题意,副线圈电流是原线圈电流的3倍,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则原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3U ,因为原线圈两端电压是副线圈两端电压的3倍,所以220 V =13U +3U ,解得U =66 V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为I 2R (3I )2R =19,A 正确. 17.E2[2015·全国卷Ⅰ] 如图1-3所示,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图1-3A .W =12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B .W >12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 C .W =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 .W <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17.C [解析] 在N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4mg -mg =m v 2R ,解得质点在N 点的动能为32mgR ,根据动能定理,有mg · 2R -W =32mgR ,得W =12mgR ,NQ 段与PN 段相比,质点运动的速率小,受到的支持力小,摩擦力小,质点克服摩擦力做功W ′<W ,到达Q 点时的动能为32mgR -mgR -W ′=12mgR -W ′>0,故质点会从Q 点继续上升,所以C 正确. 18.D2[2015·全国卷Ⅰ] 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1-4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 1和L 2,中间球网高度为h .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 .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v 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 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图1-4 A.L 12g 6h <v <L 1g 6h B.L 14g h <v <(4L 21+L 22)g 6h C.L 12g 6h <v <12(4L 21+L 22)g 6h D.L 14g h <v <12(4L 21+L 22)g 6h18.D [解析] 当球落到右侧角上的时候,设飞行时间为t 1,则3h =12gt 21,t 1=6h g ,t 1时间内的水平位移x 1=L 21+⎝⎛⎭⎫L 222=L 21+L 224,发射速度v 1=x 1t 1=12 (4L 21+L 22)g 6h;当球刚好擦网落到台面中间线上的时候,设飞行时间为t 2,则3h -h =12gt 22,t 2=2 h g ,t 2时间内的水平位移x 2=L 12,发射速度v 2=x 2t 2=L 14 g h ,则v 2<v <v 1,所以D 正确. 19.L4[2015·全国卷Ⅰ] 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1-5所示,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5A.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B.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C.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D.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19.AB[解析] 小磁针在圆盘所在处形成的磁场是非匀强磁场,圆盘可以等效为许多环形闭合线圈,圆盘转动过程中,穿过每个环形闭合线圈的磁通量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每一环形线圈上产生电动势和涡电流,A正确;环形线圈随圆盘转动,由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会受到小磁针施加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磁针会受到与线圈即圆盘转动方向相同的力的作用,此力来源于电磁感应形成的涡电流,而不是自由电子随圆盘转动形成的电流,B正确,D错误.从圆盘的整个盘面上看,圆盘转动过程中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不变,C错误.20.C5[2015·全国卷Ⅰ] 如图1-6(a)所示,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 (b)图1-6A .斜面的倾角B .物块的质量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20.ACD [解析] 上滑时设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 1,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 1,下滑时设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 2,有mg sin θ-μmg cos θ=ma 2,由图(b)可得,a 1=v 0t 1,a 2=v 1t 1,联立可解得θ和μ,A 、C 正确;v -t 图像与坐标轴在第一象限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表示上滑的最大位移,进而可求得最大高度,D 正确.21.D5[2015·全国卷Ⅰ] 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 m 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3 kg ,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 m/s 2.则此探测器( )A .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 m/sB .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 NC .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 .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21.BD [解析] 设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则g ′g =GM ′R ′2GM R 2=M ′M ·⎝ ⎛⎭⎪⎫R R ′2,代入数据得g ′≈15.9g ≈1.66 m/s 2,探测器着陆瞬间的速度v =2g ′h =13.3 m/s ,A 错误;悬停时F =mg ′=1.3×103×1.66 N≈2.2×103 N,B正确;发动机反冲力做负功,机械能不守恒,C错误;在近月轨道上的线速度v′=g′R′,在近地轨道上的线速度v=gR,很明显v>v′,D正确.22.D4[2015·全国卷Ⅰ] 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测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 m).(a)(b)图1-7完成下列填空:(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1-7(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 kg;(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________kg;(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值如下表所示:(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________N;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 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22.(2)1.40(4)7.9 1.4[解析] 托盘秤的示数要估读一位,所以是1.40 kg;对表格的五个数据求平均值,为1.81 kg,所以小车把凹形桥模拟器的压力F=(1.81-1.00)× 9.8 N=7.9 N,小车在最低点时所受的支持力F′=F,小车质量m=1.40 kg-1.00 kg=0.40 kg,小车在凹形桥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 v2R,解得v=1.4 m/s.23.J10[2015·全国卷Ⅰ] 图1-8(a)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a)(b)图1-8(1)已知毫安表表头的内阻为100 Ω,满偏电流为1 mA;R1和R2为阻值固定的电阻.若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3 mA;若使用a和c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10 mA.由题给条件和数据,可求出R1=________Ω,R2=________Ω.(2)现用一量程为3 mA、内阻为150 Ω的标准电流表A对改装电表的3 mA挡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为0.5、1.0、1.5、2.0、2.5、3.0 mA.电池的电动势为1.5 V,内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0有两种规格,阻值分别为300 Ω和1000 Ω;滑动变阻器R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750 Ω和3000 Ω.则R0应选用阻值为________Ω的电阻,R应选用最大阻值为__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3)若电阻R1和R2中有一个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b)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图(b)中的R′为保护电阻,虚线框内未画出的电路即为图(a)虚线框内的电路.则图中的d点应和接线柱________(填”b”或”c”)相连.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1)1535(2)3003000(3)c闭合开关时,若电表指针偏转,则损坏的电阻是R1;若电表指针不动,则损坏的电阻是R2[解析] (1)分析电路结构,根据并联电路分流规律,得(R1+R2)× 2=100 Ω,9R1=100 Ω+R2,解得R1=15 Ω,R2=35 Ω.(2)根据电流表校准的刻度,可知电路中总阻值最大为1.5 V0.000 5 A=3000 Ω,最小阻值为1.5 V=500 Ω.若定值电阻选择1000 Ω,则无法校准3.0 mA,所以定值电阻选择300 Ω.0.003 A由于最大阻值要达到3000 Ω,所以滑动变阻器要选择3000 Ω.(3)若接在b端,则电路总是闭合的,不能具体判断哪一个电阻损坏了.24.K1[2015·全国卷Ⅰ] 如图1-9所示,一长为10 cm的金属棒ab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水平地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 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金属棒绝缘.金属棒通过开关与一电动势为12 V的电池相连,电路总电阻为2 Ω.已知开关断开时两弹簧的伸长量均为0.5 cm;闭合开关,系统重新平衡后,两弹簧的伸长量与开关断开时相比均改变了0.3 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判断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并求出金属棒的质量.图1-924.竖直向下0.01 kg[解析] 依题意,开关闭合后,电流方向从b到a,由左手定则可知,金属棒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开关断开时,两弹簧各自相对于其原长伸长为Δl1=0.5 cm.由胡克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得2kΔl1=mg①式中,m为金属棒的质量,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g是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F=IBL②式中,I是回路电流,L是金属棒的长度.两弹簧各自再伸长了Δl2=0.3 cm,由胡克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得2k(Δl1+Δl2)=mg+F③由欧姆定律有E=IR④式中,E是电池的电动势,R是电路总电阻.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m=0.01 kg⑤25.A2、C5[2015·全国卷Ⅰ] 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 m,如图1-10(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 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 s 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10 m/s2.求:(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木板的最小长度;(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a)(b)图1-1025.(1)0.10.4(2)6.0 m(3)6.5 m[解析] (1)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木板与墙壁相碰前,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1,小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1(m+M)g=(m+M)a1①由图可知,木板与墙壁碰前瞬间的速度v1=4 m/s,由运动学公式得v 1=v 0+a 1t 1②s 0=v 0t 1+12a 1t 21③ 式中,t 1=1 s ,s 0=4.5 m 是木板碰前的位移,v 0是小物块和木板开始运动时的速度. 联立①②③式和题给条件得μ1=0.1④在木板与墙壁碰撞后,木板以-v 1的初速度向左做匀变速运动,小物块以v 1的初速度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2mg =ma 2⑤由图可知a 2=v 2-v 1t 2-t 1⑥ 式中,t 2=2 s ,v 2=0,联立⑤⑥式和题给条件得μ2=0.4⑦(2)设碰撞后木板的加速度为a 3,经过时间Δt ,木板和小物块刚好具有共同速度v 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μ2mg +μ1(M +m )g =Ma 3⑧v 3=-v 1+a 3Δt ⑨v 3=v 1+a 2Δt ⑩碰撞后至木板和小物块刚好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木板运动的位移为s 1=-v 1+v 32Δt ⑪ 小物块运动的位移为s 2=v 1+v 32Δt ⑫ 小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为Δs =s 2-s 1⑬联立⑥⑧⑨⑩⑪⑫⑬式,并代入数值得Δs=6.0 m⑭因为运动过程中小物块没有脱离木板,所以木板的最小长度应为6.0 m.(3)在小物块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后,两者向左做匀变速运动直至停止,设加速度为a4,此过程中小物块和木板运动的位移为s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μ1(m+M)g=(m+M)a4⑮0-v23=2a4s3⑯碰后木板运动的位移为s=s1+s3⑰联立⑥⑧⑨⑩⑪⑮⑯⑰式,并代入数值得s=-6.5 m⑱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为6.5 m.33.[物理—选修3-3][2015·全国卷Ⅰ] (1)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2)H2如图1-11所示,一固定的竖直汽缸由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m1=2.50 kg,横截面积为S1=80.0 cm2,小活塞的质量为m2=1.50 kg,横截面积为S2=40.0 cm2;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保持为l=40.0 cm,汽缸外大气的压强为p=1.00×105 Pa,温度为T=303 K.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l2,两活塞间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495 K.现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忽略两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求:①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②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图1-1133.(1)BCD[解析] 晶体被敲碎后,构成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的空间点阵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晶体,A 错误;有些晶体在光学性质方面是各向异性的,B 正确;同种元素构成的不同晶体互为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C 正确;如果外界条件改变了物质分子或原子的排布情况,晶体和非晶体之间可以互相转化,D 正确;晶体熔化过程中,分子势能发生变化,内能发生了变化,E 错误.(2)①330 K ②1.01×105 Pa[解析] ①设初始时气体体积为V 1,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刚接触时,缸内封闭气体的体积为V 2,温度为T 2.由题给条件得V 1=S 2⎝⎛⎭⎫l -l 2+S 1⎝⎛⎭⎫l 2① V 2=S 2l ②在活塞缓慢下移的过程中,用p 表示缸内气体的压强,由力的平衡条件得S 1(p 1-p )=m 1g +m 2g +S 2(p 1-p )③故缸内气体的压强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得V 1T 1=V 2T 2④ 联立①②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T 2=330 K ⑤②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刚接触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 1.在此后与汽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的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变.设达到热平衡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 ′,由查理定律,有p ′T =p 1T 2⑥ 联立③⑤⑥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p ′=1.01×105 Pa ⑦34.[物理—选修3-4][2015·全国卷Ⅰ] (1)N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分别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 1与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 2相比,Δx 1________Δx 2(填“>”“=”或“<”).若实验中红光的波长为630 nm ,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1.00 m ,测得第1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10.5 mm ,则双缝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mm.(2)G2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 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波速均为v =25 cm/s.两列波在t =0时的波形曲线如图1-12所示.求:①t =0时,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 cm 的所有质点的x 坐标;②从t =0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 cm 的质点的时间.图1-1234.(1)> 0.300[解析] 双缝干涉条纹间距Δx =Lλd,红光波长较长,所以红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较大,即Δx 1>Δx 2.根据题中数据可得条纹间距Δx =10.5 mm 5=2.1 mm =2.1×10-3 m ,根据Δx =L λd可得d =L λΔx =1.00 ×630×10-92.1×10-3 m =3.00×10-4 m =0.300 mm. (2)①x =(50+300n ) cm ,n =0,±1,±2,… ②0.1 s[解析] ①t =0时,在x =50 cm 处两列波的波峰相遇,该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16 cm ,两列波的波峰相遇处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均为16 cm.从图线可以看出,甲、乙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1=50 cm ,λ2=60 cm ①甲、乙两列波波峰的x 坐标分别为x 1=50+k 1λ1,k 1=0,±1,±2,…②x 2=50+k 2λ2,k 2=0,±1,±2,…③由①②③式得,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 cm 的所有质点的x 坐标为x =(50+300n ) cm ,n =0,±1,±2,…④②只有两列波的波谷相遇处的质点的位移为-16 cm.t =0时,两波波谷间的x 坐标之差为Δx ′=⎣⎡⎦⎤50+(2m 2+1)λ22-⎣⎡⎦⎤50+(2m 1+1)λ12⑤ 式中,m 1和m 2均为整数.将①式代入⑤式得Δx ′=10(6m 2-5m 1)+5⑥由于m 1、m 2均为整数,相向传播的波谷间的距离最小为Δx ′0=5 cm ⑦从t =0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 cm 的质点的时间为t=Δx′0 2v⑧代入数值得t=0.1 s⑨图1-1335.[物理—选修3-5][2015·全国卷Ⅰ] (1)O1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止电压U c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1-13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k和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2)F3如图1-14,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B、C位于同一直线上,A位于B、C之间.A的质量为m,B、C的质量都为M,三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m和M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图1-1435.(1)ek -eb[解析] 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入射光子能量为hν,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于克服逸出功W 0,多余的能量转化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由动能定理得eU c =h ν-W 0,整理得U c =h e ν-W 0e.图线斜率k =h e,所以普朗克常量h =ek ;截距为b ,即eb =-W 0,所以逸出功W 0=-eb . (2)(5-2)M ≤m <M[解析] A 向右运动与C 发生第一次碰撞,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设速度方向向右为正,开始时A 的速度为v 0,第一次碰撞后C 的速度为v C 1,A 的速度为v A 1.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v 0=m v A 1+M v C 1①12m v 20=12m v 2A 1+12M v 2C 1② 联立①②式得v A 1=m -M m +Mv 0③ v C 1=2m m +Mv 0④ 如果m >M ,第一次碰撞后,A 与C 速度同向,且A 的速度小于C 的速度,不可能与B 发生碰撞;如果m =M ,第一次碰撞后,A 停止,C 以A 碰前的速度向右运动,A 不可能与B 发生碰撞;所以只需考虑m <M 的情况.第一次碰撞后,A 反向运动与B 发生碰撞.设与B 发生碰撞后,A 的速度为v A 2,B 的速度为v B 1,同样有v A 2=m -M m +M v A 1=⎝ ⎛⎭⎪⎫m -M m +M 2v 0⑤ 根据题意,要求A 只与B 、C 各发生一次碰撞,应有v A 2≤v C 1⑥联立④⑤⑥式得m2+4mM-M2≥0⑦解得m≥(5-2)M⑧另一解m≤-(5+2)M舍去.所以,m和M应满足的条件为(5-2)M≤m<M⑨。

2015年高考物理全国卷1及标准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物理全国卷1及标准答案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2015年理综 全国卷1 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l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l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15.如图,直线a 、b和c 、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ϕ、N ϕ、P ϕ、Q ϕ。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

则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ϕ>Q ϕB.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ϕ>N ϕ C.若电子由M 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 .若电子由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l,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

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

则A .U=66V ,k=19B.U =22V ,k=错误! C .U=66V ,k =错误! D.U=22V ,k=错误!17.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 OQ水平。

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

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 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则A .W =错误!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B .W>错误!mg R,质点不能到达Q 点C.W =错误!m gR ,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W<错误!m gR,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物理部分)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物理部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答案:D解析:由于磁场方向与粒子速度方向垂直,所以粒子只受洛伦兹力作用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得到轨道半径r=mv/Bq ;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磁感应轻度B 减小,其余量不变,所以半径r 增大;由v=r ω知此时r 与ω成反比,所以角速度ω减小。

所以本题D 选项正确。

15.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φ、N φ、P φ、P φ。

一电子有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A.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Q M φφ>B.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N M φφ>C.若电子有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有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答案B 解析:电子带负电荷,从M 到N 和P 做功相等,说明电势差相等,即N 和P 的电势相等,匀强电场中等势线为平行的直线,所以NP 和MQ 分别是两条等势线,从M 到N ,电场力对负电荷做负功,说明MQ 为高电势,NP 为低电势。

所以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线内,但是M N φφ=,选项A 错B 对。

若电子从M 点运动到Q 点,初末位置电势相等,电场力不做功,选项C 错。

电子作为负电荷从P 到Q 即从低电势到高电势,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选项D 错。

2015年全国卷1(物理)含答案

2015年全国卷1(物理)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全国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D】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15. 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一电子由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

则【B】A. 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B. 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C. 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 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16. 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 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

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A】A. U =66 V, k =19B. U =22 V , k =19C. U =66 V , k =13D. U =22 V , k =1317. 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

2015高考-新课标1卷-理综物理部分-解析

2015高考-新课标1卷-理综物理部分-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第I 卷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D 解析:由于磁场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从较强磁场区进入较弱磁场区后速度大小不变,轨道半径m R qB=v 随磁场减弱而增大,角速度R ω=v随半径的增大而减小,D 项正确.15. 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φ、N φ、P φ、P φ.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Q M φφ>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N M φφ>C .假设电子有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D .假设电子有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B 解析:电子带负电荷,从M 到N 和P 做功相等,说明电势差相等,因此N P ϕϕ=,直线c 、d 为两条等势线,电子由从M 到N ,电场力做负功,表示MQ 为高电势,NP 为低电势.所以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线内,即M Q M N ϕϕϕϕ=>、,选项A 错B 对.假设电子从M 点运动到Q 点,初末位置电势相等,电场力不做功,选项C 错.电子从P 到Q 即从低电势到高电势,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选项D 错.16. 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abcdM NPQ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下图.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A .166V,9U k ==B .122V,9U k ==C .166V,3U k ==D .122V,3U k ==A 解析:原、副线圈电压比等于匝数比,即1:3:1U U =,根据副线圈负载电阻的电压U ,可知副线圈电压为U ,原线圈电压为3U ,副线圈电流UI R=,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所以原线圈电流13U I R =,那么原线圈输入电压220V 33U U R R=+⨯,整理可得66V U =;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1221::1:3I I n n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回路中消耗的功率即回路中电阻R 消耗的功率,由2P I R =可得有221212::1:9k P P I I ===,选项A 对.考点:变压器17. 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客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A . mgR W 21=,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B . mgR W 21>,质点不能到达Q 点 C . mgR W 21=,质点到达Q 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 . mgR W 21<,质点到达Q 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C 解析:质点通过N 点时的速度为v ,则24mg mg m R=+v ,由动能定理得2122mg R W m ⋅-=v ,解得mgR W 21=;从N 到Q ,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比从P 到N 小,对轨道的压力也小,因此平均摩擦力也小,克服摩擦力做功W W '<,设小球能到达Q 点,且具有速度'v ,由动能定理得2102mgR W W m ''--=>v ,0'>v ,即质点能到达Q 点,且继续上升一段距离,C 项正确.RRPQONm考点:功能关系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下图.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1L 和2L ,中间球网高度为h .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 .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假设乒乓球的发射速率为v 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 的最大取值范围是AL <<v B<<v C<<v D<<v D 解析:乒乓球做平抛运动,从发射到落在球台上的时间1t =,恰好过球网的时间2t =;恰好过球网的最短距离为12L ,则1min 22Lt =v,即乒乓球的最小速率1min 22L t ==v;乒乓球落在球台上的最大水平位移x ==max 1x t =v,解得乒乓球的最大速率maxv ,选项D 正确.考点:曲线运动19.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下图.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B .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C .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D .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 AB 解析:将圆盘沿半径方向分割成许多金属条,圆盘转动时,这些金属条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A 项正确;以圆盘中心为界,两侧穿过盘面的磁感线方向不同,且盘面不同位置磁感应强度不同,因此圆盘转动时,穿过圆盘两侧局部磁通量发生变化,在盘面上不同位置产生涡流,根据楞次定律,涡流阻碍圆盘与磁针的相对运动,使磁针跟随圆盘转动,但产生涡流是前提,因此磁针的转动比圆盘略有滞后,B 项正确;由于对称关系,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总为零,C 错;由于圆盘呈中性,其中自由电子与正电荷形成的环形电流相互抵消,对外不形成电流,D 错. 考点:电磁感应20.如图〔a 〕,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t -v 图象如图〔b 〕所示.假设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0v 、1v 、1t 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 .斜面的倾角B .物块的质量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ACD 解析:小球滑上斜面的初速度0v 已知,向上滑行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0,那么平均速度即02v ,所以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012s t =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向上滑行过程01sin cos g g t θμθ=+v ,向下滑行11sin cos g g t θμθ=-v,整理可得011sin 2g t θ+=v v ,从而可计算出斜面的倾斜角度θ以及动摩擦因数μ,选项AC 对.根据斜面的倾斜角度可计算出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00101101sin 224s t gt gθ++=⨯=v v v v v v ,选项D 对.仅根据速度时间图像,无法找到物块质量,选项B 错.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21.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外表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m 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91.310kg ⨯,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为月球的3.7倍,地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29.8m/s .则次探测器A .在着陆前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m/sB .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3210N ⨯C .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 .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BD 解析:星球外表万有引力提供重力即2GMm mg R =,重力加速度2GMg R =,地球外表229.8m/s GM g R ==,则月球外表221 3.7 3.7181'1816()3.7GMGM g g R R ⨯==⨯=,则探测器重力11300kg 9.8N/kg 2000N 6G mg '==⨯⨯≈,选项B 对,探测器自由落体,末速度429.8m/s 8.9m/s 3g h '=≈⨯≠v ,选项A 错.关闭发动机后,仅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机械能守恒,而离开近月轨道后还有制动悬停,所以机械能不守恒,选项C 错.近月轨道即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1 3.7811813.7GMGM GM R R R ==<v ,小于近地卫星线速度,选项D 对. 考点:万有引力与航天第II 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29分〕22.〔6分〕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制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 =0.20m 〕.完成以下填空:(1) 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 〕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kg ; (2) 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 〕所示,该示数为_____kg;(3) 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 ;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 值如下表所示:序号12345m 〔kg 〕 1.80 1.75 1.85 1.75 1.90(4) 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_____N ;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 2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2〕1.4 〔4〕 7.94N ; 1.4m/s ≈v解析:根据秤盘指针可知量程是10kg ,指针所指示数为1.4kg .〔4〕记录的托盘称各次示数并不相同,为减小误差,取平均值,即 1.81kg m =.而模拟器的重力为9.8N G m g '==,所以 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的压力为7.94N mg mg '-≈.根据径向合力提供向心力即27.94(1.41)9.8(1.41)R--⨯=-v ,整理可得 1.4m/s ≈v考点:圆周运动23.〔9分〕图〔a 〕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1〕已知毫安表表头的内阻为100Ω,满偏电流为1mA ;1R 和2R 为阻值固定的电阻.假设使用a 和b 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3mA ;假设使用a 和c 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10mA .由题给条件和数据,可求出1R = Ω,2R = Ω. 〔2〕 现用—量程为3mA 、内阻为150Ω的标准电流表对改装电表的3mA 挡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为0.5、1.0、1.5、2.0、2.5、3.0mA .电池的电动势为1.5V ,内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0R 有两种规格, 阻值分别为300Ω和1000Ω;滑动变阻器R 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750Ω和3000Ω.则0R 应选用阻值为 Ω的电阻,R 应选用最大阻值为 Ω的滑动变阻器.〔3〕假设电阻1R 和2R 中有一个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b 〕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图〔b 〕中的R '为保护电阻,虚线框内未画出的电路即为图〔a 〕虚线框内的电路.则图中的d 点应和接线柱 〔填”b”或”c”〕相连.判断依据是: . 答案:〔1〕115R =Ω 235R =Ω〔2〕500Ω 3000Ω 〔3〕c 假设电流表无示数,则说明2R 断路,假设电流表有示数,则说明1R 断路.解析:〔1〕假设使用a 和b 两个接线柱,定值电阻1R 、2R 串联后和毫安表并联,量程为3mA ,根据并联规律可得12g g gR I I R R I -=+,通过表头g R 的电流为1mA ,则通过1R 的电流为2mA ,电流比为1:2,所以电阻比为2:1,可得121502g R R R +==Ω.假设使用a 和c 两个接线柱,2R 与表头串联后再与1R 并联,电表量程为10mA ,通过1R 的电流为9mA ,电流比为1:9,可得电阻比为9:1,即121()9g R R R =+,整理可得235R =Ω,115R =Ω.⑵根据电流表校准的刻度,可知电路中总阻值最大为1.5V30000.0005A=Ω,最小阻值为1.5V5000.003A=Ω,假设定值电阻选择为1000Ω,则无法校准3.0mA 刻度,所以定值电阻选择500Ω.由于最大阻值要到达3000Ω,所以滑动变阻器选择3000Ω.⑶因为只有一个电阻损坏,所以验证2R 是否损坏即可.故d 点应和接线柱“c”相连,假设电流表无示数,则说明2R 断路,假设电流表有示数,则1R 断路. 考点:电流表的改装24.〔12分〕 如图,一长为10cm 的金属棒ab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水平地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T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金属棒绝缘,金属棒通过开关与一电动势为12V 的电池相连,电路总电阻为2Ω.已知开关断开时两弹簧的伸长量均为0.5cm ;闭合开关,系统重新平衡后,两弹簧的伸长量与开关断开时相比均改变了0.3cm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210m/s .判断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并求出金属棒的质量.答案:0.01kg m =解:依题意,开关闭合后,电流方向从b 到a ,由左手定则可知,金属棒所受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开关断开时,两弹簧各自相对于其原长伸长为1x =0.5cm .由胡克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得12kx mg =①式中,m 为金属棒的质量,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g 是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F BIL = ②式中,I 为回路电流,L 是金属棒的长度.两弹簧各自再伸长了0.3cm x ∆=,则胡克定律和平衡条件得12()k x x mg F +∆=+③由欧姆定律有E I R=④式中,E 为电源电动势,R 为回路总电阻. 联立①②③④,并代入数据解得0.01kg m =⑤考点:安培力25. 〔20分〕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 ,如图〔a 〕所示.0t =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1s t =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 时间内小物块的t -v 图线如图〔b 〕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210m/s .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μ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μ; 〔2〕木板的最小长度;〔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答案:〔1〕10.1μ= 20.4μ= 〔2〕6m 〔3〕6.5m解:⑴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木板与墙壁相碰前,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1a ,小物块和木板的质量认为m 和M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11()()m M g m M a μ-+=+①由图可知,碰撞前木块与木板共同速度为04m/s =v ,由运动学公式得 1011a t =+v v②20011112x t a t =+v③式中,1t =1s ,0x =4.5m 是木板碰前的位移,0v 是小物块和木板开始运动时的速度. 联立①②③式和题给条件得1μ=0.1④在木板与墙壁碰撞后,木板以1-v 的初速度向左做匀变速运动,小物块以1v 的初速度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2a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2mg ma μ-=⑤ 由图可得 21221a t t -=-v v⑥式中,2t =2s ,2v =0,联立⑤⑥式和题给条件得2μ=0.4⑦(2)设碰撞后木板的加速度为3a ,经过时间t ∆木板和小物块刚好具有共同速度3v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213()mg M m g Ma μμ++=⑧ 313a t =+∆v v ⑨312a t =+∆v v⑩碰撞后至木板和小物块刚好到达共同速度的过程中,木板运动的位移为1312x t +=∆-v v小物块运动的位移为1312x t +=∆v v小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为21x x x ∆=-联立⑥⑧⑨⑩式并代入数据解得x ∆=6.0m因为运动过程中小物块没有脱离木板,所以木板的最小长度应为6.0m .(3)在小物块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后,两者向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设加速度为4a ,此过程中小物块和木板运动的位移为3x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14()g ()m M m+M a μ+=234302a x -=v碰后木板运动的位移为13x x x =+联立⑥⑧⑨⑩式,并代入数据解得6.5m x =-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为6.5m .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各选一题作答. 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 .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C .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 .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E .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⑴答案:BCD解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并还会因为颗粒的大小而改变,即使敲碎为小颗粒,仍旧是晶体,A 错;根据是否有固定的熔点,可以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有各向异性,B 项正确;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可能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晶体如金刚石和碳,选项C 对;晶体的分子排列结构如果遭到在干就可能形成非晶体,反之亦然,D 项正确;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热,温度不变,但是内能增大,E 项错误. 考点:晶体非晶体〔2〕〔10分〕如图,一固定的竖直气缸有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1 2.50kg m =,横截面积为2180.0cm s =,小活塞的质量为2 1.50kg m =,横截面积为2240.0cm s =;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保持为40.0cm l =,气缸外大气压强为51.0010Pa p =⨯,温度为303K T =.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2l,两活塞间封闭气体的温度为1495K T =,现气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忽略两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 取210m/s ,求〔i 〕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 〔ii 〕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到达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⑵解:(ⅰ)设初始时气体的体积为1V ,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刚接触时,缸内封闭气体的体积为2V ,温度为2T ,由题给条件得121()22l lV S l S =-+①22V S l =②在活塞缓慢下移的过程中,用1p 表示缸内气体的压强,由力的平衡条件得111221()()S p p m g m g S p p -=++-③故缸内气体的压强不变.由盖·哈萨克定律得1212V V T T = ④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数据解得2330K T =⑤(ⅱ)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刚接触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1p .在此后与汽缸外大气到达热平衡的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变.设到达热平衡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 ',由查理定律有12p p T T '= ⑥联立③⑤⑥式并代入数据解得51.0110Pa p '=⨯⑦考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34【物理—选修3-4】〔15分〕〔1〕在双缝干预实验中,分布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预条纹间距1x ∆与绿光的干预条纹间距2x ∆相比1x ∆ 2x ∆〔填“>”“<”或“=”〕.假设实验中红光的波长为630nm ,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1m ,测得第一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10.5mm ,则双缝之间的距离为 mm . ⑴答案:> 0.3解析:双缝干预条纹间距L x dλ∆=,红光波长长,所以红光的双缝干预条纹间距较大,即1x ∆>2x ∆.条纹间距根据数据可得210.5mm 2.1mm 2.110m 5x -∆===⨯,根据L x dλ∆=可得9421m 63010m 310m 0.3mm 2.110mL d x λ---⨯⨯===⨯=∆⨯. 考点:双缝干预实验〔2〕〔10分〕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 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波速均为25cm/s ,两列波在0t =时的波形曲线如下图.求〔i 〕0t =时,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cm 的所有质点的x 坐标;〔ii 〕从0t =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cm -的质点的时间.⑵解:(ⅰ)0t =时,在x =50cm 处两列波的波峰相遇,该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16cm .两列波的波峰相遇处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均为16cm .从图线可以看出,甲、乙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1250cm 60cm λλ==、①甲、乙两列波波峰的x 坐标分别为 111150012x k k λ=+=±±,, ②222250012x k k λ=+=±±,,③由①②③式得,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为16cm 的所有质点的x 坐标为(50300)cm 0,1,2x n n =+=±± ④(ⅱ)只有两列波的波谷相遇处的质点的位移为-16cm ,0t =时,两列波波谷间的x 坐标之差为2121(50(21))(50(21))22λλx m m '∆=++-++ ⑤式中,1m 和2m 均为整数.将①式代入⑤式得2110(65)5x m m '∆=-+⑥由于1m 和2m 均为整数,相向传播的波谷间的距离最小为5cm x '∆= ⑦从0t =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cm 的质点的时间为02x t='∆v⑧代入数据解得t =0.1s⑨考点:机械振动机械波35.【物理—选修3-5】〔15分〕〔1〕〔5分〕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制电压c U 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下图,假设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k 和b ,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 ,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 ,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 .⑴答案:h ek = 0W eb =-解析:光电效应中,入射光子能量h ν,克服逸出功0W 后多余的能量转换为电子动能,反向遏制电压0c eU h W =-ν;整理得0C W hU e e =-ν,斜率即hk e=,所以普朗克常量h ek =,截距为b ,即0eb W =-,所以逸出功0W eb =-. 考点:光电效应〔2〕〔10分〕如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 、B 、C 位于同一直线上,A 位于B 、C 之间.A 的质量为m ,B 、C 的质量都为M ,三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 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m 和M 之间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A 只与B 、C 各发生一次碰撞.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⑵解:A 向右运动与C 发生第一次碰撞,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设速度方向向右为正,开始时A 的速度为0v ,第一次碰撞后C 的速度为1C v ,A 的速度为1A v .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011A C m m M =+v v v①222011111222A C m m M =+v v v②联立①②式得10A m Mm M-=+v v③102C mm M=+v v④如果m M >,第一次碰撞后,A 与C 速度同向,且A 的速度小于C 的速度,不可能与B 发生碰撞;如果m M =,第一次碰撞后,A 停止,C 以A 的碰前速度向右运动,A 不可能与B 发生碰撞;所以只需考虑m M <的情况.第一次碰撞后,A 反向运动与B 发生碰撞.设与B 发生碰撞后,A 的速度为2A v ,B 的速度为1B v ,同样有2210()A A m M m M m M m M--==++v v v⑤根据题意,要求A 只与B 、C 各发生一次碰撞,应有21A C ≤v v⑥联立④⑤⑥式得2240m mM M +-≥ ⑦解得2)m M ≥⑧另一解2)m M ≥-舍去,所以,m 和M 应满足的条件为2)M m M ≤<⑨。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物理试题及答案(高清word)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物理试题及答案(高清word)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物理试题及答案(高清word)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新课标卷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分。

14.一带电粒子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轨道半径和角速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15.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

一电子由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A。

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

ΦQ;B。

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

ΦN;C。

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

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

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

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A。

U=66V,k=9/11;B。

U=22V,k=9/11;C。

U=66V,k=3/11;D。

U=22V,k=3/11.17.如图,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

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A。

W=1/2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B。

W>1/2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C。

W=1/2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

W<1/2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2015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新课标I卷) Word版含解析

2015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新课标I卷) Word版含解析

14. 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答案】D考点: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偏转15. 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φ、N φ、P φ、P φ。

一电子有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A.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Q M φφ>B.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N M φφ>C.若电子有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有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电子带负电荷,从M 到N 和P 做功相等,说明电势差相等,即N 和P 的电势相等,匀强电场中等势线为平行的直线,所以NP 和MQ 分别是两条等势线,从M 到N ,电场力对负电荷做负功,说明MQ 为高电势,NP 为低电势。

所以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线内,但是M N φφ=,选项A 错,B 对。

若电子从M 点运动到Q 点,初末位置电势相等,电场力不做功,选项C 错。

电子作为负电荷从P 到Q 即从低电势到高电势,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选项D 错。

考点:静电场16. 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

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A.9166==k ,V UB.9122==k ,V UC.3166==k ,V UD.3122==k ,V U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原副线圈电压比等于匝数比,根据副线圈负载电阻的电压u ,可知副线圈电压为u ,原线圈电压为3u ,副线圈电流uI R=,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所以原线圈电流13u I R =,那么原线圈输入电压22033uv u R R=+⨯,整理可得66u v =;原副线圈电阻消耗的功率根据2p I R =,电阻相等,电流为1:3,可得功率比为1:9,19k =,对照选项A 对。

【VIP专享】全国新课标I卷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含详解(纯word版)

【VIP专享】全国新课标I卷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含详解(纯word版)

2015年新课标I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 A.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减少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少解答: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足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洛伦兹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qvB=得:R=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B减小,所以R增大.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为:v=ωR线速度v不变,半径R增大,所以角速度减小,选项D正确,ABC错误.故选:D2.(6分)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一电子由M点分别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 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 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 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 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解答:解:AB、据题,电子由M点分别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相等,则电势能增加相等,电势降低,则N、P两点的电势相等,d位于同一等势面内,根据匀强电场等势面分布情况知,直线a不是中一等势面,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且φM>φN.故A错误,B正确.C、由上分析知,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Q的电势相等,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不做功,故C错误.D、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与电子由P点运动到M点电场力做功相等,所以电场力做正功,故D错误.故选:B.3.(6分)(2015春•延安月考)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 ) A.U=66V,k=B.U=22V,k=C.U=66V,k=D.U=22V,k=解答:解:由题意知:副线圈的电流为:I2=则原先圈的电流为:I1==与原线圈串联的电阻的电压为:U R=I1R=由变压器的变比可知,原线圈的电压为3U,所以有:解得:U=66V原线圈回路中的电阻的功率为:P1=R=副线圈回路中的电阻的功率为:P2=所以k==选项A正确,BCD错误故选:A4.(6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A.W=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 B.W>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 C.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解答:解:在N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对质点从下落到N点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解得W=.在NQ段克服摩擦力做功小于在PN段克服摩擦力做功,对NQ段运用动能定理得,,因为,可知v Q>0,所以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6分)(2015春•泉州校级期末)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1和L2,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乒乓球的发射率v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到v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 A.<v<L1B.<v< C.<v<D.<v<解答:解:若球与网恰好不相碰,根据3h﹣h=得,,水平位移的最小值,则最小速度.若球与球台边缘相碰,根据3h=得,,水平位移的最大值为x max=,则最大速度,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6.(6分)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 B.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 C.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D.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解答:解:A、圆盘在转动中由于切割磁感线从而在圆盘内部产生电动势及涡流,该涡流产生的磁场带动磁针转动;故AB正确;C、由于圆盘面积不变,距离磁铁的距离不变,故整个圆盘中的磁通量没有变化;故C错误;D、电流是由于圆盘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的;不是因为自由电子移动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AB.7.(6分)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 A.斜面的倾角 B.物块的质量 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解答:解:由图b可知,物体先向上减速到达最高时再向下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经过的位移,故可出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上升过程及下降过程加速度均可求,上升过程有:mgsinθ+μmgcosθ=ma1;下降过程有:mgsinθ﹣μmgcosθ=ma2;两式联立可求得斜面倾角及动摩擦因数;但由于m均消去,故无法求得质量;因已知上升位移及夹角,则可求得上升的最大高度;故选:ACD.8.(6分)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m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3k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m/s2,则此探测器( ) A.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m/s 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击作用力约为2×103N 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 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解答:解:A、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mg,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m/s2,所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g′=1.66m/s2,根据运动学公式得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v==3.6m/s,故A错误;B、登月探测器悬停时,二力平衡,F=mg′=1.3×103×1.66≈2×103N,故B正确;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有外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故C错误;D、根据v=,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所以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故D正确;故选:BD.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6分)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测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m)完成下列填空:(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kg(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 1.40 kg.(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值如表所示:序号12345m(kg) 1.80 1.75 1.85 1.75 1.90(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 7.9 N,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1.4 m/s(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答:解:(2)根据量程为10kg,最小分度为0.1kg,注意估读到最小分度的下一位,为1.40kg;(4)根据表格知最低点小车和凹形桥模拟器对秤的最大压力平均值为:F m=N=m桥g+F N解得:F N=7.9N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知:F N﹣m0g=m0,代入数据解得:v=1.4m/s故答案为:(2)1.40,(4)7.9,1.4.10.(9分)图(a)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1)已知毫安表表头的内阻为100Ω,满偏电流为1mA;R1和R2为阻值固定的电阻.若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3mA;若使用a和c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10mA.由题给条件和数据,可以求出R1= 15 Ω,R2= 35 Ω.(2)现用一量程为3mA、内阻为150Ω的标准电流表A对改装电表的3mA档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为0.5、1.0、1.5、2.0、2.5、3.0mA.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内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0有两种规格,阻值分别为300Ω和1000Ω;滑动变阻器R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750Ω和3000Ω.则R0应选用阻值为 300 Ω的电阻,R应选用最大阻值为 3000 Ω的滑动变阻器.(3)若电阻R1和R2中有一个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b)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图(b)中的R′为保护电阻,虚线框内未画出的电路即为图(a)虚线框的电路.则图中的d点应和接线柱 c (填“b”或“c”)相连.判断依据是 闭合开关时,若电表指针偏转,则损坏的电阻是R1,若电表指针不动,则损坏的电阻是R2 .解答:解:(1)使用a、b接线柱时,I ab=I g+=0.001+=0.003,使用a、c接线柱时,I ac=I g+=0.001+=0.010,解得:R1=15Ω,R2=35Ω;(2)改装后电流表内阻:r==≈33Ω,R0作为保护电阻,电流最大时,电路总电阻约为:R=r+R A+R0===500Ω,R0=R﹣r﹣R A=500﹣33﹣150=317Ω,则应R0选300Ω;电路电流最小时:R滑=﹣R=﹣500=2500Ω>750Ω,则滑动变阻器应选择3000Ω的.(3)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图中的d点与接线柱c相连时,闭合开关时,若电表指针偏转,则损坏的电阻是R1,若电表指针不动,则损坏的电阻是R2;故答案为:(1)15;35;(2)300;3000;(3)c;闭合开关时,若电表指针偏转,则损坏的电阻是R1,若电表指针不动,则损坏的电阻是R2.11.(12分)如图,一长为10cm的金属棒ab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水平地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金属棒绝缘,金属棒通过开关与一电动势为12V的电池相连,电路总电阻为2Ω,已知开关断开时两弹簧的伸长量均为0.5cm,闭合开关,系统重新平衡后,两弹簧的伸长量与开关断开时相比均改变了0.3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2,判断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并求出金属棒的质量.解答:解:闭合开关后,电流由b指向a,受到的安培力向下断开时:2k△l1=mg开关闭合后2k(△l1+△l2)=mg+F受到的安培力为:F=BIL回路中电流为I=联立解得m=0.01kg答:金属棒的质量为0.01kg12.(20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求:(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木块的最小长度;(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解答:解:(1)设向右为正方向,木板与墙壁相碰前,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设为a1,小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1(m+M)g=(m+M)a1由图可知,木板与墙壁碰前瞬时速度v1=4m/s;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1=v0+a1t1s0=v0t1+a1t12;式中t1=1s,s0=4.5m是木板碰间有的位移,v0是小物块和木板开始运动时的速度.联立以上各式解得:μ1=0.1.在木板与墙壁碰撞后,木板以﹣v1的初速度向左做匀变速运动,小物块以v1的初速度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2mg=ma2由图可得:a2=t2=2s,v2=0;代入以上两式可得:μ2=0.4;(2)设碰撞后木板的加速度为a3,经过时间△t,木板和小物块刚好具有共同速度v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μ2mg+μ1(M+m)g=Ma3v3=﹣v1+a3△tv3=v1+a2△t碰撞后至木板和小物块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木板运动的位移为:s1=△t小物块的位移为:s2=小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为:△s=s2﹣s1由以上各式解得:△s=6.0m;因为运动过程中,小物块没有脱离木板,所以木板的最小长度应为6.0m;(3)在小物块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后,两者向左做匀变速运动直至停止,设加速度为a4,此过程中小物块和木板运动的位移为s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可得;μ1(m+M)g=(m+M)a40﹣v23=2a4s3碰后木板运动的位移为s=s1+s3解得:s=﹣6.5m;答:(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为0.1;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为0.4;(2)木块的最小长度为6.0m(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为6.5m三、选考题:从下面的3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015年全国新课标I卷高考物理试卷(纯word详解版)要点

2015年全国新课标I卷高考物理试卷(纯word详解版)要点

2015年新课标I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A.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减少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少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通过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知轨道半径的公式,结合该公式即可得知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时,半径的变化情况;再利用线速度与角速度半径之间的关系式,即可得知进入弱磁场区域后角速度的变化情况.解答: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足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洛伦兹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qvB=得:R=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B减小,所以R增大.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为:v=ωR线速度v不变,半径R增大,所以角速度减小,选项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该题要明确洛伦兹力始终不做功,洛伦兹力只是改变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还要熟练的掌握半径公式R=和周期公式等.2.(6分)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一电子由M点分别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电子由M点分别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说明电势能增加相等,据此分析电势高低.解答:解:AB、据题,电子由M点分别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相等,则电势能增加相等,电势降低,则N、P两点的电势相等,d位于同一等势面内,根据匀强电场等势面分布情况知,直线a不是中一等势面,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且φM>φN.故A错误,B正确.C、由上分析知,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Q的电势相等,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不做功,故C错误.D、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与电子由P点运动到M点电场力做功相等,所以电场力做正功,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抓住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知道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3.(6分)(2015春?延安月考)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A.U=66V,k= B.U=22V,k= C.U=66V,k= D.U=22V,k=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首先计算出通过副线圈的电流,由变比关系可知原线圈的电流,继而可表示出与原线圈串联的电阻的分压,结合题意即可在原线圈上列出电压的等式,可求出副线圈上的电压.利用焦耳定律可表示出两个电阻的功率,继而可解的比值k.解答:解:由题意知:副线圈的电流为:I2=则原先圈的电流为:I1==与原线圈串联的电阻的电压为:U R=I1R=由变压器的变比可知,原线圈的电压为3U,所以有:解得:U=66V原线圈回路中的电阻的功率为:P1=R=副线圈回路中的电阻的功率为:P2=所以k==选项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该题的突破口是表示出原线圈中的电流和原线圈回路中的电阻的分压,找出原线圈的电压和原线圈回路中的电阻的分压的数值关系.该题类似于远距离输电的情况.4.(6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A.W=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B.W>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C.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考点:动能定理.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对N点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压力的大小求出N点的速度大小,对开始下落到N点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出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大小.抓住NQ段克服摩擦力做功小于在PN段克服摩擦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分析Q点的速度大小,从而判断能否到达Q点.解答:解:在N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对质点从下落到N点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解得W=.在NQ段克服摩擦力做功小于在PN段克服摩擦力做功,对NQ段运用动能定理得,,因为,可知v Q>0,所以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运用,知道在最低点,靠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N点的速度是关键.注意在NQ段克服摩擦力做功小于在PN段克服摩擦力做功.5.(6分)(2015春?泉州校级期末)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1和L2,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乒乓球的发射率v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到v的最大取值范围是()A.<v<L1B.<v<C.<v<D.<v<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球要落在网右侧台面上,临界情况是与球网恰好不相撞,还有与球台边缘相碰,根据高度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根据几何关系求出最小的水平位移和最大的水平位移,从而得出最小速度和最大速度.解答:解:若球与网恰好不相碰,根据3h﹣h=得,,水平位移的最小值,则最小速度.若球与球台边缘相碰,根据3h=得,,水平位移的最大值为x max=,则最大速度,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抓住临界情况,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难度中等.6.(6分)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B.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C.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D.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考点:楞次定律.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通过题意明确涡流的产生,再根据磁极和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分析磁铁的运动.解答:解:A、圆盘在转动中由于切割磁感线从而在圆盘内部产生电动势及涡流,该涡流产生的磁场带动磁针转动;故AB正确;C、由于圆盘面积不变,距离磁铁的距离不变,故整个圆盘中的磁通量没有变化;故C错误;D、电流是由于圆盘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的;不是因为自由电子移动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要注意明确电流的形成不是因为自由电子运动,而是由于圆盘切割磁感线产生了电动势,从而产生了涡流.7.(6分)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由图b可求得物体运动过程及加速度,再对物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明确各物理量是否能够求出.解答:解:由图b可知,物体先向上减速到达最高时再向下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经过的位移,故可出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上升过程及下降过程加速度均可求,上升过程有:mgsin θ+μmgcos θ=ma 1;下降过程有:mgsin θ﹣μmgcos θ=ma 2;两式联立可求得斜面倾角及动摩擦因数;但由于m 均消去,故无法求得质量;因已知上升位移及夹角,则可求得上升的最大高度;故选:ACD .点评: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及图象的应用,要注意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同时注意正确的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明确力和运动的关系.8.(6分)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m 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 1.3×103kg ,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 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m/s 2,则此探测器()A .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m/sB .悬停时受到的反冲击作用力约为2×103NC .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 .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得出着陆前的瞬间速度;根据二力平衡得出悬停时受到的反冲击作用力大小;根据v=判断线速度关系.解答:解:A 、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mg ,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m/s 2,所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g ′=1.66m/s 2,根据运动学公式得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v==3.6m/s ,故A 错误;B 、登月探测器悬停时,二力平衡,F=mg ′=1.3×103×1.66≈2×103N ,故B 正确;C 、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有外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故C 错误;D 、根据v=,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所以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故D 正确;故选:BD .点评:解答本题要知道除重力以外的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月球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关于万有引力的应用中,常用公式是在地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6分)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测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m)完成下列填空:(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 1.00kg(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 1.40 kg.(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值如表所示:序号 1 2 3 4 5m(kg) 1.80 1.75 1.85 1.75 1.90(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7.9N,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1.4m/s(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考点:向心力.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2)根据量程为10kg,最小分度为0.1kg,注意估读到最小分度的下一位;(4)根据表格知最低点小车和凹形桥模拟器对秤的最大压力平均值为mg,根据F m=m桥g+F N,知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F N,根据F N=m0g+m0,求解速度.解答:解:(2)根据量程为10kg,最小分度为0.1kg,注意估读到最小分度的下一位,为1.40kg;(4)根据表格知最低点小车和凹形桥模拟器对秤的最大压力平均值为:F m=N=m桥g+F N解得:F N=7.9N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知:F N﹣m0g=m0,代入数据解得:v=1.4m/s故答案为:(2)1.40,(4)7.9,1.4.点评:此题考查读数和圆周运动的知识,注意估读,在力的问题注意分析受力和力的作用效果.10.(9分)图(a)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1)已知毫安表表头的内阻为100Ω,满偏电流为1mA;R1和R2为阻值固定的电阻.若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3mA;若使用a和c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10mA.由题给条件和数据,可以求出R1=15Ω,R2=35Ω.(2)现用一量程为3mA、内阻为150Ω的标准电流表A对改装电表的3mA档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为0.5、1.0、1.5、2.0、2.5、3.0mA.电池的电动势为 1.5V,内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0有两种规格,阻值分别为300Ω和1000Ω;滑动变阻器R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750Ω和3000Ω.则R0应选用阻值为300Ω的电阻,R应选用最大阻值为3000Ω的滑动变阻器.(3)若电阻R1和R2中有一个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b)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图(b)中的R′为保护电阻,虚线框内未画出的电路即为图(a)虚线框的电路.则图中的d点应和接线柱c(填“b”或“c”)相连.判断依据是闭合开关时,若电表指针偏转,则损坏的电阻是R1,若电表指针不动,则损坏的电阻是R2.考点: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专题:实验题.分析:(1)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阻阻值.(2)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然后作出选择.(3)有电流流过电表时电表指针发生偏转,没有电流流过电表时电表指针不偏转,根据电路图分析答题.解答:解:(1)使用a、b接线柱时,I ab=I g+=0.001+=0.003,使用a、c接线柱时,I ac=I g+=0.001+=0.010,解得:R1=15Ω,R2=35Ω;(2)改装后电流表内阻:r==≈33Ω,R0作为保护电阻,电流最大时,电路总电阻约为:R=r+R A+R0===500Ω,R0=R﹣r﹣R A=500﹣33﹣150=317Ω,则应R0选300Ω;电路电流最小时:R滑=﹣R=﹣500=2500Ω>750Ω,则滑动变阻器应选择3000Ω的.(3)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图中的d点与接线柱c相连时,闭合开关时,若电表指针偏转,则损坏的电阻是R1,若电表指针不动,则损坏的电阻是R2;故答案为:(1)15;35;(2)300;3000;(3)c;闭合开关时,若电表指针偏转,则损坏的电阻是R1,若电表指针不动,则损坏的电阻是R2.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电阻阻值、实验器材的选择、电路故障分析,知道电流表的改装原理、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应用串并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11.(12分)如图,一长为10cm的金属棒ab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水平地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金属棒绝缘,金属棒通过开关与一电动势为12V的电池相连,电路总电阻为2Ω,已知开关断开时两弹簧的伸长量均为0.5cm,闭合开关,系统重新平衡后,两弹簧的伸长量与开关断开时相比均改变了0.3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2,判断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并求出金属棒的质量.考点:安培力.分析:在闭合前,导体棒处于平衡状态,在闭合后,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求的电流,根据F=BIL求的安培力,由共点力平衡求的质量解答:解:闭合开关后,电流由b指向a,受到的安培力向下断开时:2k△l1=mg开关闭合后2k(△l1+△l2)=mg+F受到的安培力为:F=BIL回路中电流为I=联立解得m=0.01kg答:金属棒的质量为0.01k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抓住通电前后的共点力平衡即可;12.(20分)(2015春?合肥校级期末)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 4.5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 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求:(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木块的最小长度;(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对碰前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时行分析,结合运动学公式可求得μ1;再对碰后过程分析同理可求得μ2;(2)分别对木板和物块进行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由运动学公式求解位移,则可求得相对位移,即可求得木板的长度;(3)对木板和物块达相同静止后的过程进行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联立可求得位移;则可求得木板最终的位置.解答:解:(1)设向右为正方向,木板与墙壁相碰前,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设为a1,小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1(m+M)g=(m+M)a1由图可知,木板与墙壁碰前瞬时速度v1=4m/s;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1=v0+a1t1s0=v0t1+a1t12;式中t1=1s,s0=4.5m是木板碰间有的位移,v0是小物块和木板开始运动时的速度.联立以上各式解得:μ1=0.1.在木板与墙壁碰撞后,木板以﹣v1的初速度向左做匀变速运动,小物块以v1的初速度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2mg=ma2由图可得:a2=t2=2s,v2=0;代入以上两式可得:μ2=0.4;(2)设碰撞后木板的加速度为a3,经过时间△t,木板和小物块刚好具有共同速度v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μ2mg+μ1(M+m)g=Ma3v3=﹣v1+a3△tv3=v1+a2△t碰撞后至木板和小物块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木板运动的位移为:s1=△t小物块的位移为:s 2=小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为:△s=s 2﹣s 1由以上各式解得:△s=6.0m ;因为运动过程中,小物块没有脱离木板,所以木板的最小长度应为 6.0m ;(3)在小物块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后,两者向左做匀变速运动直至停止,设加速度为a 4,此过程中小物块和木板运动的位移为s 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可得;μ1(m+M )g=(m+M )a 40﹣v 23=2a 4s 3碰后木板运动的位移为s=s 1+s 3解得:s=﹣6.5m ;答:(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为0.1;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为0.4;(2)木块的最小长度为 6.0m(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为6.5m点评: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的应用,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过程,题目中问题较多,但只要认真分析,一步步进行解析,是完全可以求解的.三、选考题:从下面的3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01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

201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理科综合能力侧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15.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φ、N φ、P φ、P φ。

一电子有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A.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Q M φφ>B.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N M φφ>C.若电子有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有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

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A. 9166==k ,V U B. 9122==k ,V U C. 3166==k ,V U D. 3122==k ,V U17.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

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

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l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l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15.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ϕ、N ϕ、P ϕ、Q ϕ。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

则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ϕ>Q ϕ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ϕ>N ϕC .若电子由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D .若电子由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l ,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

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

则A .U=66V ,k=19B .U=22V ,k=19C .U=66V ,k=13D .U=22V ,k=1317.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

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

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则A .W=12 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B .W>12 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C .W=12 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 .W <12 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

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 1和L 2,中间球网高度为h 。

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 。

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v 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 的最大取值范围是A .hg L v h g L 66211<< B. hg L L v h g L 6)4(422211+<< C. hg L L v h g L 6)4(216222211+<< D. h g L L v h g L 6)4(21422211+<< 19.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

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所示。

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B .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C .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D .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20.如图(a),一物块在t = 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 -t 图线如图(b)所示。

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 0、v 1、t 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 .斜面的倾角B .物块的质量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21.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m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

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3 k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m/s2。

则此探测器A.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 m/s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N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22.(6分)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测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

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m)。

完成下列填空:(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kg;(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________kg;(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

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值如下表所示:序号l 2 3 4 5 Im(kg) 1.80 1.75 1.85 1.75 1.90 l(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__________N;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 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图(a)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

(1)已知毫安表表头的内阻为100Ω,满偏电流为lmA;R1和R2为阻值固定的电阻。

若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3mA;若使用a和c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10mA。

由题给条件和数据,可以求出R1= ______Ω,R2 = ______Ω。

(2)现用一量程为3mA、内阻为l50Ω的标准电流表④对改装电表的3 mA挡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为0.5、1.0、1.5、2.0、2.5、3.0mA。

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内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0有两种规格,阻值分别为300Ω和1000Ω;滑动变阻器R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750Ω和3000Ω。

则R0应选用阻值为________Ω的电阻,R应选用最大阻值为__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

(3)若电阻R1和R2中有一个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b)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

图(b)中的R′为保护电阻,虚线框内未画出的电路即为图(a)虚线框内的电路。

则图中的d点应和接线柱______(填“b”或“c”)相连。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如图,一长为10cm的金属棒ab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水平地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金属棒绝缘。

金属棒通过开关与一电动势为l2V的电池相连,电路总电阻为2Ω。

已知开关断开时两弹簧的伸长量均为0.5cm;闭合开关,系统重新平衡后,两弹簧的伸长量与开关断开时相比均改变了0.3cm。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

判断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并求出金属棒的质量。

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

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

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

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

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l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10m/s2。

求(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木板的最小长度;(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

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l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地质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2)(10分)如图,一固定的竖直汽缸由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

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m1=2.50kg,横截面积为s1=80.0cm2;小活塞的质量为m2=1.50 kg,横截面积为s2=40.0cm2;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保持为l= 40.0cm;汽缸外大气的压强为p=1.00×105Pa,温度为T=303K。

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l/2,两活塞问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495K。

现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

忽略两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

求(i)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ii)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1)(5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分别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x1与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x2相比,△x1△x2(填“>”、“=”或“<”)。

若实验中红光的波长为630nm,双缝与屏幕的距离为1.00m,测得第l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问的距离为10.5mm,则双缝之间的距离为____mm。

(2)(10分)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波速均为 =25cm/s。

两列波在t=0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

求(i)t=0时,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l6cm的所有质点的x坐标;(ii)从t=0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cm的质点的时间。

(1)(5分)在某次光电效应买验中,得到的遏止电压U C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k和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

(2)(10分)如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B、C位于同一直线上,A位于B、C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