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到影视剧的主题变迁_池莉小说相关影视剧的改编
相通共融与相异互补——池莉小说影视改编之思
体 及 内心 的欲念 渴求 , 百货 商 场 、 街 心公 园及 度假 胜 地 等 日常生 活场 景 , 都 直接 为 作家们 累积 日常经 验 ,
提 供写 作素 材并 由此 建构 起 了一种 日常生 活审 美化
池 莉 作 品 改编 影 视 剧 的空 间很 大 , 屡被 影 视 导
化 特征 ; 在 创作 方式 上 , 原著“ 零度” 情感在改编后 ,
通过 戏剧 性 的情 节 推 进 方 式 , 走 向更 加煽 情 的伦 理
的视 角提 升 出一种 高远博 大 的超 越性 文学精 神 。但
不可 否认 的是 , 池 莉 现 象 反 映 的 是 一 个 颇 有 文 化 症
化情感 表 达 。两者 问 确 实存 在着 巨大 差 异 , 是 创 造
场, 文学 对影 视从 被 动接受 到 主动地 融人 , 逐 渐 影 响
涉及 的是 文学 艺术 生 存 及 其 生存 方式 、 文 学 在 影 视
生成 过程 中的定位 等 问题 。
一
了作 家创 作 观念 的变 化 与 题 材 的 选 择 , 影 响 到 文学 创 作 的价值 取 向与 发 展 走 向。从 某 种 意 义上 看 , 影
性转 化 、 转 换 的问题 。文 学与 影视 相互 促 动 、 相 互影 响 又相互 利用 , 其 中 隐含着话 语权 和关 注 度 的争夺 ,
候性 的 、 具 有 时代 标 杆 性 的问题 。 因此 关 于池 莉 小 说 的改编 更值 得我 们去 探讨 和研 究 。 面对 2 0世 纪 9 0年 代 以后 竞 争 激 烈 的 文 化 市
视 改编 已在 一定程 度 上改变 了文学 的生产 机制 和传
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
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代表性作家,池莉的小说涉猎广泛,题材新颖,叙事手法独特,细腻的描写和深度的思考深受读者喜爱。
自1993年出版代表作《荷花》,她的小说已经被拍摄成了多部电影和电视剧。
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
1. 高质量的改编作品更盛产于小说集池莉作品的影视改编中,小说集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比例更高。
如《荷花》、《落花生》、《北方寻路人》、《天才零售儿》、《薛嵩与李华》等。
这些小说集能够被改编成高质量的影视作品的原因在于,小说中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方式,能够引导导演和编剧灵活运用语言、器具等形式塑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场景。
同时,小说集的情节分散,对应着不同的角色和情感线索,也给了编剧丰富的创意空间。
2. 良莠不齐的改编作品主要是“大部头”虽然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取得不少成功,但是也有不少质量较差的作品。
这些作品的共同点:都是改编池莉小说中较长的大部头,如《北京,北京》、《什么是橙色》、《纯真年代》等。
这些作品容易出现拖沓的节奏、人物性格刻画的失准等问题。
这些缺陷很可能是因为影视作品要面临时间的限制,不能将小说中的部分内容全部呈现出来。
3. 编剧转换叙事方式的挑战池莉的小说独特之处在于其细腻入微的描写、深度的思考,而影视作品对于时限和视觉表达的限制往往需要削弱小说中的文学性和哲学性。
这就给影视版权的获得和影视改编的编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从《荷花》到《白鹿原》,从《北方寻路人》到《红樱桃之后》,采用的改编手法都不尽相同。
有的编剧依然保留了原著的文学性和哲学性,有的编剧则尝试将小说中的情感体验转换为更加适合影视表达的方式。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手法,都为了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加直观的焦点和情感体验。
总之,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作品有其自身的优劣,对于读者而言,可以将其作为小说的补充和延伸,回顾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够领略到导演和编剧对小说的另一种解读和创造。
视觉文化冲击下的当代小说影视改编的尴尬处境——以池莉、方方小说电影改编为例
的妻子思芜可 以说是功不 可没。本文先 以霍建起 导演 的《 活 生 秀》 为例来谈谈这种改编对 文学原著产生的变异 和创造。
电影 版 的 《 活 秀 》 人 物 的选 择 和 情 节 的 安 排 上 都 基 本 与 生 在 池 莉 小 说一 致 , 是 为 了情 节 更 加 清 晰 紧 凑 和导 演 个 人 的艺 术 表 只 现 需要 , 掉 了 一 些 与 电 影 主 旨关 系 不 太 密 切 的 人 物 和 支 线 情 删 节 。所 有 的 人 物 都 紧 紧 围 绕 着 主 角 来 双 扬 出 场 登 场 , 有 的 故 所 事也都通过来双扬来进行 , 可以说 电影 中我们只看到来双扬一个
但是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 影视视觉文化的强势崛起才是造成
纯文 学 的影 响 日益 式 微 的重 要 原 因。 影 视 已经 成 为 当代 大众 审 美文 化 的 一个 最重 要 的组 成 部 分 , 样 的 格局 变 化 让 传 统 的 文 学 这
艺 术 不 可 避免 地 走 向边 缘 化 。
学就没有影视 ; 而在今天 , 借助现代传媒 而 日益发展的影视文化 ,
特别 是 优 秀 的 影 视 剧本 , 反过 来 极 大 地 扩 张 了 文学 的传 播 和 影 也
响范围, 甚至也成为文学 自身在观念和文体上 自我更新的 巨大动 力 。也正因为如此 , 当前 , 名小说 , 名作 家与影视联姻 已是屡见 不 鲜 了 , 说 改 编 成 影视 作 品 已成 为 了重 要 文 化现 象 。影 视 导演 纷 小 纷看好正当“ 的小说 家 的作 品 , 红” 因为这些作 品普遍艺 术性较
过 对 池 莉 、 方作 品 的影 视 改 编 过 程 的 解 读 和 阐 释 , 体 的 剖 析 方 具 影视 与 文 学之 间 疏 离而 又暧 昧 的 深切 关联 , 知 影视 时代 文 学尴 感 尬 的生 存 状 态 和其 未来 的 命 运走 向 。
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的论文
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的论文在现代传媒高度发展的今日,小说与影视、作家与影视的关系的密切程度更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越来越多的当代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越来越多的当代作家“触电”(在这里我们可以列出一长串的名字,如苏童、王朔、刘震云、海岩、毕淑敏、王安忆、铁凝……),除了作品被改编外、有的作家还兼做起了编剧(如女作家张欣),个别作家甚至亲执导演指挥棒(如作家刘恒),一时间令人目眩而难辨其真实的身份。
在好事媒体评出的“戏说十大影视改编热门作家座次”,和推评出的受到影视界礼遇的“五朵金花”中,我们发现作家池莉同时名列其中。
在当代文坛众多的作家、尤其是女作家当中,池莉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个体。
池莉是历年来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特别是电视剧相当多的一位作家。
她的小说《太阳出世》、《不谈爱情》、《来来往往》、《小姐你早》、《沧桑花楼》都相继被改编为电视剧(除《小姐你早》被改名为《超越情感》外,其余均为同名电视剧),《你以为你是谁》被改编为电影《家事》。
更引人注目的是2000年池莉的新作《生活秀》,相继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和话剧与观众见面。
池莉的近作《惊世之作》、《水与火的缠绵》、《有了快感你就喊》都成为电视剧制片人的新宠,出高价竞相购买这些作品的拍摄版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阶层成为了社会的主体。
池莉创作出的表现市民生活的小说、与以市民为主要收视群体的电视剧,必在某些方面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池莉的小说文本必有一些适合于改编为电视剧的、其他作家的小说不具备的因素。
池莉小说与电视剧的互通性从总体而言,小说与电视剧分属于不同的艺术种类,在文艺属性方面应该是异远远大于同,但小说与电视剧的联姻却是长久的事实。
这说明小说和电视剧在艺术特色上有一定的相通性,否则便如水与火不相容,小说与电视剧也不可能有如此亲密的关系。
下文将从以池莉的小说为基点来看电视剧,来具体地谈谈池莉小说与电视剧之间的互通性。
(一)语言的动作性在叙事的语言上,文字是小说惟一的叙事语言;而电视剧则是声光影多种语言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
新世纪池莉研究的两个新亮点(一)
新世纪池莉研究的两个新亮点(一)〔摘要〕池莉从以新写实主义姿态出现在文坛,直到现在都是评论界关注的对象。
众多研究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池莉的创作进行了评价。
新世纪以来,池莉研究出现两个新亮点——从女性主义的视角研究池莉创作和从影视改编和传播的角度研究池莉作品。
本文将对2000年至2008年新世纪近十年池莉研究的这两个新亮点作一粗略勾勒,以期促进对池莉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池莉研究;女性主义;影视改编与传播谈论到新时期小说创作,新写实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池莉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
池莉从1978年就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1987年她发表了《烦恼人生》,一举成名,紧接着又发表了《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两个中篇,这三篇作品后来被称之为“人生三部曲”。
此外,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还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汉口,永远的浪漫》等。
90年代中后期,她又创作了《来来往往》、《小姐,你早》、《口红》、《生活秀》、《看麦娘》、《所以》等作品,这一时期的许多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或电影,深受读者与观众的喜爱。
池莉从1987年以《烦恼人生》引起文坛注目开始,直到现在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对象。
众多研究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池莉的创作进行了评价。
本文将对2000年至2008年新世纪近十年池莉研究出现的两个新亮点作一粗略勾勒,以期促进对池莉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女性写作——女性意识——女性主义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对池莉作品研究主要集中在池莉小说的新写实主义主题,新写实主义特征等几个方面,其主要代表性文章有吴清泉的《为什么不谈爱情——读池莉的中篇小说<不谈爱情>》;张德祥的《生存启示录——评中篇小说<太阳出世>》等。
随着池莉新作的不断推出,研究者的目光也随之有了拓宽,许多研究文章开始了从其他角度研究池莉创作。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就是其中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从女性主义角度来研究池莉小说的代表性文章主要有章淑华的《无性别叙述的女性视角——对池莉新写实小说的一种解读》、吕颖的《女性主义的写作态度——池莉<小姐,你早>解读》等。
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
在现代传媒高度发展的今日,小说与影视、作家与影视的关系的密切程度更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越来越多的当代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越来越多的当代作家“触电”(在这里我们可以列出一长串的名字,如苏童、王朔、刘震云、海岩、毕淑敏、王安忆、铁凝……),除了作品被改编外、有的作家还兼做起了编剧(如女作家张欣),个别作家甚至亲执导演指挥棒(如作家刘恒),一时间令人目眩而难辨其真实的身份。
在好事媒体评出的“戏说十大影视改编热门作家座次”,和推评出的受到影视界礼遇的“五朵金花”中,我们发现作家池莉同时名列其中。
在当代文坛众多的作家、尤其是女作家当中,池莉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个体。
池莉是历年来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特别是电视剧相当多的一位作家。
她的小说《太阳出世》、《不谈爱情》、《来来往往》、《小姐你早》、《沧桑花楼》都相继被改编为电视剧(除《小姐你早》被改名为《超越情感》外,其余均为同名电视剧),《你以为你是谁》被改编为电影《家事》。
更引人注目的是2000年池莉的新作《生活秀》,相继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和话剧与观众见面。
池莉的近作《惊世之作》、《水与火的缠绵》、《有了快感你就喊》都成为电视剧制片人的新宠,出高价竞相购买这些作品的拍摄版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阶层成为了社会的主体。
池莉创作出的表现市民生活的小说、与以市民为主要收视群体的电视剧,必在某些方面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池莉的小说文本必有一些适合于改编为电视剧的、其他作家的小说不具备的因素。
池莉小说与电视剧的互通性从总体而言,小说与电视剧分属于不同的艺术种类,在文艺属性方面应该是异远远大于同,但小说与电视剧的联姻却是长久的事实。
这说明小说和电视剧在艺术特色上有一定的相通性,否则便如水与火不相容,小说与电视剧也不可能有如此亲密的关系。
下文将从以池莉的小说为基点来看电视剧,来具体地谈谈池莉小说与电视剧之间的互通性。
(一)语言的动作性在叙事的语言上,文字是小说惟一的叙事语言;而电视剧则是声光影多种语言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
浅谈池莉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
浅谈池莉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池莉的小说创作,从早期到现在都表现了当下的世俗生活对于普通劳动者的意义,表现了日常的现实生活怎样塑造了他们的感受、爱情和命运,表现了掩盖在那些平凡、琐碎的欲望之下的,平民式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但她的创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顺应时代的变迁,将自己的创作与社会环境巧妙地融合,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一)87年前后的新写实时期此时池莉的题材选取及关注层面主要集中在作为核心家庭的人的世俗生活,并力图表现凡人在琐碎困窘的俗世中个体与外在环境的冲突。
这一时期作品中人物的共同特征就是能够丢掉幻想,面对现实,乐天知命的活下去。
如《烦恼人生》中的印家厚。
(二)九十年代以后近几年,池莉将笔下的人物置身于商品大潮和市场经济所构造的特定环境中。
近作中的人物都充满着饱胀的人生欲望,如《你以为你是谁》中的陆武桥,《来来往往》中的康伟业等。
(三)近两年此时池莉的作品已转到写两性,从性别开始思考生活。
总结池莉在对市民社会中“现在时”的关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浅谈池莉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中国现代文学的优良传统就是关注和表现普通民众的艰难人生。
而中国的许多作家也正是在朝着这一方面努力,他们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充满同情、充满怜悯、充满关爱,也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不平,甚至为他们呼吁,为他们呐喊。
池莉就是这样一位描写平民百姓生活的作家。
但平民百姓的故事在她的笔下已不再是一个关于“他者”的叙事,因为池莉不是同情而是认同这种平凡、普通的人生。
她坚信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人生的意义和生命价值就存在于当下的现实生活之中。
从早期作品《烦恼人生》到后来的《来来往往》再到她的近作《有了快感你就喊》,池莉执着地表现着当下的世俗生活对于普通劳动者的意义,表现日常生活怎样塑造了他们的感受、爱情和命运,表现掩盖在那些平凡的、琐碎的欲望之下的,平民百姓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的作品是一成不变的。
确切来说,对中国人真实生命状态的关注与表达只是她作品中的一个主干,主干虽然不变,它的枝枝杈杈却各有各的不同。
从小说到影视剧的主题变迁——池莉小说相关影视剧的改编
从小说到影视剧的主题变迁——池莉小说相关影视剧的改编周爱荣
【期刊名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9)002
【摘要】近年来池莉小说频繁地被改编为影视剧,但当我们把相关影视剧与原作相比较时,会发现两者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体现在主题方面,在小说中,池莉的写作意图非常清晰,主题非常明确,即要在社会生活中确定女性主体地位,弘扬女性意识,反映现代女性的自尊自立;而在影视剧里,此主观意图被模糊化,主题或被淡化或被改写,女性主体性被消解.
【总页数】4页(P133-136)
【作者】周爱荣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寒夜》从小说到影视剧的审美嬗变 [J], 李红秀
2.试析由小说到影视剧的改编及其变异的原因——以电视剧《红高粱》为例 [J], 杨帆帆
3.论池莉小说的影视剧改编成因——以《来来往往》《小姐你早》《生活秀》为例[J], 徐娟
4.从小说到影视剧的艺术转换与审美拓展——重评经典《山间铃响马帮来》 [J],
郭鹏群
5.从小说到电影到电视剧——小议小说的影视剧改编 [J], 刘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通共融与相异互补--池莉小说影视改编之思
相通共融与相异互补--池莉小说影视改编之思
冯岭
【期刊名称】《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池莉小说改编在今天这个文化转型时期,具有典型意义和样本作用。
在审美取向上,她的小说与其改编作品之间均注重对人生经验、庸常琐事的刻画并呈现出相似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特征;在创作方式上,改编作品将原著的“零度”情感变成了较为煽情的伦理化表达。
从文学到影视,相融相通又相异,有得又有失,突出了影视改编对文学取长补短的作用。
【总页数】4页(P72-75)
【作者】冯岭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5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2
【相关文献】
1.从小说到影视剧的主题变迁——池莉小说相关影视剧的改编 [J], 周爱荣
2.视觉文化时代池莉小说作品影视改编的困境 [J], 彭丽
3.论池莉小说的影视剧改编成因——以《来来往往》《小姐你早》《生活秀》为例[J], 徐娟
4.池莉小说与影视改编关系研究 [J], 李慧
5.池莉小说与影视改编关系研究 [J], 李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池莉小说的影视剧改编成因——以《来来往往》《小姐你早》《生活秀》为例
论池莉小说的影视剧改编成因——以《来来往往》《小姐你早》《生活秀》为例徐娟【摘要】在当代文坛众多的女作家中,池莉是最具有独特意义的作家之一。
随着视觉时代的到来,池莉的小说走势更加强劲,销量经久不衰;加之她的作品被频繁地改编成影视剧,更使她在文坛上保持着"高温"状态。
从传播学、文艺学、文化学的视角分析,一部好的小说加上优秀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是池莉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成功的原因。
【期刊名称】《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3页(P56-58)【关键词】池莉小说;影视改编;成因【作者】徐娟【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随着现代传媒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当代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这其中虽然褒贬不一,但是对小说的改编,已经成为一股潮流,甚至有的作家还兼职做起了编剧或者导演。
池莉就是其中一位,虽然没有担任其他角色,但是池莉仍然被媒体评为“十大影视改编热门作家”以及影视界礼遇的“五朵金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阶层成为了社会的主体。
而池莉表现市民生活的小说与以市民为主要收视群体的影视剧,必然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池莉的小说文本必有一些适合于改编为影视剧,而其他作家的小说所不具备的因素。
本章节将从池莉小说自带的影视元素、观众的视觉需求以及后期编导的改编来分析池莉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成功的原因。
一、池莉小说内存的影视元素(一)池莉小说题材的上镜度首先,池莉的小说特别擅长以老百姓的生活作为题材。
越是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就越能被广泛的观众所接受。
影视导演正是看中了池莉小说的百姓价值观念能够引起普通市民的认同和共鸣,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这也为影视剧的改编提供了广阔空间。
事实上,池莉是从生活的小事去看大社会,以小见大,更直观地反映社会问题。
所以她的小说让读者看了之后感觉自己就是书中的主人公,感觉看到的就是我们亲身经历的事情,没有高深的理论,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去评价,所以,池莉的百姓化创作理念,使多部作品都恰好与影视剧所关注的东西相一致,可以让影视剧更贴近观众,更能深入观众,获得较高的收视率。
互动的意义与精神的失落——池莉作品改编刍议
The Interactive Meaning and the Spiritual Loss——An opinion of the adaption of Chi Li's works
作者: 冯岭
作者机构: 武汉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武汉430056
出版物刊名: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页码: 92-96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3期
主题词: 改编;视觉技术;审美趣味
摘要:武汉作家池莉的一系列作品一出世便都很快改编成影视剧,关于她的"文学文本与改
编后的影视文本到底应是一种什么关系?"的探讨值得研究。
本文通过池莉作品从小说到影视
剧这一典型文化现象来考察小说文本对改编后影视剧的精神资源输送和意义的互动,还有影视艺术给当下的文学书写带来的有益影响,以及所导致的根本性遮蔽和精神的失落。
互动的意义与精神的失落——池莉作品改编刍议
互动的意义与精神的失落——池莉作品改编刍议冯岭【摘要】武汉作家池莉的一系列作品一出世便都很快改编成影视剧,关于她的"文学文本与改编后的影视文本到底应是一种什么关系?"的探讨值得研究.本文通过池莉作品从小说到影视剧这一典型文化现象来考察小说文本对改编后影视剧的精神资源输送和意义的互动,还有影视艺术给当下的文学书写带来的有益影响,以及所导致的根本性遮蔽和精神的失落.【期刊名称】《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年(卷),期】2010(024)003【总页数】5页(P92-96)【关键词】改编;视觉技术;审美趣味【作者】冯岭【作者单位】武汉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武汉,4300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902武汉知名作家池莉从创作新写实小说起家,以冷静、客观、中和的主体意识展呈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普通人生活的原生状态,检视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心理,让人们能从中汲取自己认同的思想资源和审美趣味,同时显示出自身解构传统观念的文学精神。
然而,现代视觉技术的发展,视觉图像化的潜在普及性趋势影响着文学生存环境。
当代小说家与流行图像和相关的影视艺术之间的文化联系正处于锐变的进程中,其艺术创作方式面临着新的境遇与挑战。
这一切极大地冲击着小说创作既有的形态,也促使池莉文学的生成策略、创作理念、存在样式和审美形态,悄然发生了变化。
她逐渐卸下了拷问的精神面具,将纯文学的探索在“消费主义”的稀释下代之以市民化的创作。
因此,有文学圈内人质疑池莉,她的现代化人文话语是不是逐渐迷失在大众趣味的花边里面了。
不过,虽然池莉在文学圈内遭质疑,但在影视界里却风光无限,她的一系列作品一出世便都很快改编成影视剧:如:《太阳出世》、《不谈爱情》、《来来往往》、《生活秀》和《水与火的缠绵》等都相继被改编为同名影视剧;《小姐你早》拍成电视剧时改名为《超越情感》,《你以为你是谁》被改编为电影《家事》,《有了快感你就喊》改编后改名为不易被人误会的《幸福来了你就喊》,电视剧《爱有多远》改编自她的《所以》……一时间,池莉成为社会文化标杆性人物,为大众提供了不少适合炒作的“话题”。
论东野圭吾小说与其影视剧改编的互文性
论东野圭吾小说与其影视剧改编的互文性詹珂【期刊名称】《许昌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0)006【摘要】东野圭吾的作品堪称日本推理文学的优秀代表。
本文考察的三部代表作品,都未脱离推理小说的整体框架而成为多题材、体裁的文本综合;其改编影视剧作为在脚本家等多维视界下被重新释义的复合文本,呈现出新的编码系统,与文字文本之间形成富于张力的释义沟壑,从而彰显出文字、影像符号系统在密切联系之下各自不同的特征性对文本自身实施意指与通讯功能时的规约。
%Keigo Higashino's works can be recognized a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Japanese detective lieracure.None of the three representative work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run out of the framework of detective stories,but they all become consolidated texts of multi-theme and multi-genre.The three television dramas adapted from the novels are reinterpreted by scenarists from multi-dimensional visions,so that they show new encod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 new meanings,which highlights that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rbal and the graphic sign systems constrain the functions of sign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总页数】6页(P77-82)【作者】詹珂【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313.44【相关文献】1.从小说到影视剧的主题变迁——池莉小说相关影视剧的改编 [J], 周爱荣2.语境和媒介迁移中的互文性解构与建构\r——新时期革命历史小说影视剧改编主题研究 [J], 赵庆超;霍巧莲3.论IP时代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的艺术创新\r——以IP影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天盛长歌》为例 [J], 胡叶语;李志方4.论金庸小说影视剧改编存在的问题与当下改编策略 [J], 徐渊5.论金庸小说影视剧改编存在的问题与当下改编策略 [J], 徐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池莉小说相关电视剧与原作之比较
池莉小说相关电视剧与原作之比较
田京霭
【期刊名称】《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31)004
【摘要】近年来池莉小说与影视剧关系日益密切,如将与池莉小说相关电视剧同原作相比较,会发现两者的变化:原作中明确的主题在剧中被消解;原作中人物呈现"标签化"特征,性格发展缺乏逻辑性,而剧中人物性格更为丰满和复杂;小说中用理念图解男女情感世界,以冲突对抗方式解决两性矛盾,而剧中则展现更为丰富的两性情感生活,以宽容与谅解消除矛盾;此外,小说中浓郁的市民气息与地域色彩,在剧中明显减弱,转变为强烈的都市风情.
【总页数】4页(P440-443)
【作者】田京霭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从小说到影视剧的主题变迁——池莉小说相关影视剧的改编 [J], 周爱荣
2.池莉小说的比较研究述评 [J], 周静漪
3.从文学文本到电视剧文本——中韩电视剧剧本文学性之比较 [J], 金花子
4.从中美电视剧产业链主体比较看国产电视剧的创新 [J], 周妍
5.提升和超越——电视剧《让爱作主》与小说原作的对比阅读 [J], 尤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狂飙》影视改编中的变迁与导向
论《狂飙》影视改编中的变迁与导向
李好
【期刊名称】《剧影月报》
【年(卷),期】2024()2
【摘要】国产扫黑剧《狂飙》自开播以来就备受关注。
该剧对反派“发家史”的详细阐释,以及剧中正义方追求真相的辛酸与坎坷,让观众看到了国产扫黑剧的新变化。
随着“狂飙热”的愈演愈烈,许多人开始关注到其同名书《狂飙》。
该书由电视剧导演朱俊懿和徐纪周担任作者。
徐纪周在书本的序言中写道:“感谢有机会出版这本书,让感兴趣的观众看到《狂飙》最开始的样子”,随即又在采访中提到“《狂飙》就是一部原创剧本”,“从2020年的秋天开始写剧本,共写了一年多,边拍边改”。
【总页数】3页(P1-3)
【作者】李好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
【相关文献】
1.从小说到影视剧的主题变迁——池莉小说相关影视剧的改编
2.试论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的创作导向
3.影视改编中的病态美学及矫正思路——以四大名著新旧版影视改编为例
4.论影视作品改编中改编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的冲突与协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池莉小说的影视剧改编——以《来来往往》为中心的开题报告
池莉小说的影视剧改编——以《来来往往》为中心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池莉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佼佼者之一,作品涵盖小说、散文和随笔等多个领域。
其小说以家族史、女性史为主题,以命运、人性和情感为线索,描绘出一幅清晰而又充满矛盾的人生画卷。
其中的代表作品《来来往往》不仅反映了当代城市女性在婚姻、职业、家庭等方面的现实问题,还涉及到个人命运的选择和价值取舍。
随着池莉作品的脍炙人口,许多作品已经被改编成影视剧,如《清平乐》、《如梦》等,而《来来往往》也成为了备受瞩目的改编对象。
二、选题意义1. 池莉文学价值的传承与发扬:池莉是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之一,其小说作品以家族史、女性史为主题,以命运、人性和情感为线索,充分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坛的新生代精神。
而影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传媒方式,有助于推广池莉作品的文学价值,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池莉的小说。
2. 反映当代女性群体的现实问题:《来来往往》描绘了当代女性在婚姻、职业、家庭等方面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当代女性群体普遍存在的。
影视作品有更加生动的表现形式,可以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当代女性所面对的问题,引发观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3. 对感情和人性的探究和思考:《来来往往》以一个家庭为主线,深入剖析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爱情和友情等复杂的人际关系。
影视剧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和画面的表现方式,更加真实地再现人性和感情的复杂性,带给观众更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以池莉小说《来来往往》为切入点,分析其影视改编的历程、现状和发展方向。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作者池莉的创作背景、写作风格及小说主旨。
(2)池莉小说《来来往往》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文学特点。
(3)《来来往往》影视改编的历程和现状。
(4)影视剧对于池莉小说的传承与发扬。
(5)对于未来《来来往往》影视剧拍摄方向的探讨。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池莉小说及其影视改编的相关文献,了解其创作背景、历程和现状。
论池莉小说的影视剧改编成因——以《来来往往》《小姐你早》《生活秀》为例
论池莉小说的影视剧改编成因——以《来来往往》《小姐你
早》《生活秀》为例
徐娟
【期刊名称】《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在当代文坛众多的女作家中,池莉是最具有独特意义的作家之一。
随着视觉时代的到来,池莉的小说走势更加强劲,销量经久不衰;加之她的作品被频繁地改编成影视剧,更使她在文坛上保持着"高温"状态。
从传播学、文艺学、文化学的视角分析,一部好的小说加上优秀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是池莉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成功的原因。
【总页数】3页(P56-58)
【作者】徐娟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从小说到影视剧的主题变迁——池莉小说相关影视剧的改编 [J], 周爱荣
2.女性意识对两性和谐的误导——浅论池莉小说《小姐,你早》 [J], 高松
3.从《小姐,你早》看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 [J], 吴鸿雁
4.小姐说不,男士当心——池莉小说《小姐你早》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J], 杨金珠;
5.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以《来来往往》《生活秀》为例 [J], 秦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研究・从小说到影视剧的主题变迁———池莉小说相关影视剧的改编周爱荣(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3)摘 要:近年来池莉小说频繁地被改编为影视剧,但当我们把相关影视剧与原作相比较时,会发现两者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体现在主题方面,在小说中,池莉的写作意图非常清晰,主题非常明确,即要在社会生活中确定女性主体地位,弘扬女性意识,反映现代女性的自尊自立;而在影视剧里,此主观意图被模糊化,主题或被淡化或被改写,女性主体性被消解。
关键词:池莉;小说;影视剧;改编;主题中图分类号:I 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0964(2009)022******* 在当代文坛众多的作家、尤其是女作家当中,池莉是值得特别关注的。
她的作品屡屡被改编成影视剧,尤其是她的小说《生活秀》,先后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和话剧,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阶层成为了社会的主体。
池莉创作出的表现市民生活的小说、与以市民为主要收视群体的电视剧,必在某些方面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池莉的小说文本必有一些适合于改编为电视剧的、其他作家的小说不具备的因素,但是,当我们把相关影视剧与原作相比较时,会发现两者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主要探讨两者在主题方面的差异。
一、从小说到影视剧,女性主体意识由鲜明逐渐趋于淡化一直以来,池莉关注的是女性的生存现实,着重表现的是女性在与社会、家庭、自我的重重矛盾和挣扎中的困惑和觉醒。
因此,池莉的小说,写作意图非常清晰,主题非常明确,即要在社会生活中确定女性主体地位,弘扬女性意识,塑造出具有高度自主意识的“现代女性”形象,反映现代女性的自尊自立;而在影视剧里,此主观意图被模糊化,主题或被淡化或被改写,女性主体性被消解。
池莉的小说表现的是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传达出女性要求自主自立的强烈呼声,表现了女性的文化存在和文化觉醒。
她笔下的女性已不是传统价值观念中的贤妻良母,而是具有高度主体意识的“现代女性”形象,她们自立自强,不畏艰难,虽历经生活的磨难,但依然顽强乐观,坚韧不拔。
“她们不再作为传统性别秩序中的属于谁的母、谁的妻和谁的妇这样的角色,她们是独立的人,即所谓‘我是我自己的’”[1]20。
如小说《生活秀》中的来双扬是一个经济独立、个性极强的女性形象。
作为一个在吉庆街大排档夜市卖鸭颈、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女人,虽然出身低微,却是“吉庆街的定心丸”、“吉庆街的偶像”。
她一直生活在残缺的家庭中,母亲早亡,父亲又抛弃他们姐弟离家改娶,自己的孩子夭折,婚姻破裂。
可以说女人所遭遇的不幸都降落到来双扬头上。
她不得不在16岁就挑起生活的重担,拎着一个小煤炉在人行道架起一只小铁锅出售油炸臭干子,成为吉庆街至汉口第一个个体经营者,生活把她历练得成熟、机智、精明能干。
靠着她的劳作,她养大了弟妹,并接济供养侄儿读书,替妹妹缴纳拖欠单位的管理费,为染上毒瘾的弟弟提供毒品和戒毒费用,是她支撑起了一个家庭。
她不但巧妙地处理了兄嫂的家庭问题和祖屋的产权问题,而且圆满地解决了自己与卓雄洲的情感纠葛问题。
尤其在处理这场情感纠葛时,她女性的主动、大方、得体、不卑不亢、自立自强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来双扬是个不屈不挠自主拼搏的底层市民女性的精神象征。
池莉沉潜于充满艰难的生活深处,收稿日期:2009201226作者简介:周爱荣(19652),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研究生,黄河水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331・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nyang Nor mal University 第29卷 第2期 2009年3月 (Phil os .&Soc .Sci .Edit .)Vol .29No .2Mar .2009极力刻画了来双扬的泼辣、干练甚至带有几分强悍的个性,“刻画了那种从艰难的生活中磨砺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2]、自主自强的品质和人格魅力,真实地表现了“来双扬们”承受生活的坚韧与驾驭生活的能耐,以此“比照出她身边男人的孱弱和无力”,从而“女性主体性的精神气质被凸显出来”[2]。
为了塑造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形象,小说《生活秀》中显示出强烈的审视男性的倾向。
池莉通过隐秘的视角变换,将卓雄洲这一男性形象始终置于来双扬的观照之下,小说呈现出来的是女性对于男性的主观审视,是一个有着自身独立性的女性自主选择生活、自主选择男性的过程。
在这种审视过程中,来双扬既善解人意,又进退自如,其中不乏成熟女性的思考与判断。
比如,在小说最后,来卓二人在雨天湖约会的一个情节中,在来双扬的女性主体性眼光的观照下,风仪潇洒的卓雄洲退去了他的光环,她看清了“脸是苍劲的,有沧桑的,有沟壑的,有丰富的社会经验”的男人的另一面,这样一个世故、老练的男人,“怎么私下里袒露出来的眼神还是像一个寻找妈妈奶头的婴儿呢?到哪里去找真正长大了的男人”[3]404?作品显示了一种超常的女性观照的眼光,男性成了“被看”的对象,改变了长期以来女性“被看”的性别角色和身份。
而电影《生活秀》(霍建起导演)与小说表现的重心却不一样,导演霍建起按照男性的视角和审美观塑造出了与小说文本中截然不同的来双扬。
影片里更多的是去表现她作为女人柔软的一面,孤独的一面。
影片对于小说中所流露出的女性自强不屈的精神采取了故意或不自觉的回避,相反,却加大了来双扬与卓雄洲的情爱戏的分量,而恰恰是在情爱戏中,来双扬较之小说黯然失色。
在卓来的关系中,来双扬不仅失去了小说文本中的主动权,而且也失去了原有的女性的独立和与众不同的个性。
卓雄洲在影片一开始就出现了,自从卓出现以后,导演便有意地采用主观镜头模拟卓的视野来观察来双扬,来双扬在男人的注视中不自觉地进行着“自我的异化”。
小说文本中那个泼辣勇敢、沉着冷静的来双扬不见了,相反却是来双扬在男性的注视下有意地、不断地变换各种各样的姿势,来吸引男性的眼光和审视,成为供男人欣赏的“花瓶”。
这里,导演分明有意转换了原小说的视点,风情万种的来双扬背后透出的是一个男性欲望的眼光:在大排档的一角,卓雄洲吃着鸭脖子,喝着啤酒,欣赏着冷艳、神秘的来双扬。
影片构成了一个男性观看———女性被看的传统模式[2]。
尤其是卓来两人共赴渡假村约会的一段,池莉苦心经营地让卓草草收场的难堪、尴尬在电影中不但被导演无情地颠覆掉,而且在一夜风流后,来双扬欲托终身,卓雄洲却毫无和来双扬谈婚论嫁的意思,来双扬成了一个看不破红尘的世俗女子,爱上谁,就一定要把自己嫁给谁。
导演把小说中来双扬那种泼辣干练、自立自强的女性风采给消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传统男权文化对女性的揣度和评价。
在电视剧《生活秀》中,来双扬和卓雄洲的关系简直就成了小说中的翻版。
小说中,来双扬始终是以一种主动的、审视的、冷静的眼光旁观着卓雄洲,维系着二人关系的绳子始终攥在来双扬手中。
可是,在电视剧中,从卓来二人的初次见面,到二人最后分手,主动权却始终在卓雄洲手中。
卓雄洲一出场,就是来双扬的救星,帮来双扬修好了运输途中抛锚的车子,轻而易举地为来崇德争取到想要承包的工程项目———这为来崇德把祖屋交给来双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帮来双扬为弟弟戒毒等等。
小说中那个自主自立自强的来双扬在电视剧中却成为了一个处处依附于卓雄洲的人,最终还要被卓雄洲抛弃;而小说中那个慕名而来、默默买了来双扬两年鸭颈的、很低调的卓雄洲却摇身成为了来双扬的救星和靠山。
不但如此,就连他最后放弃来双扬转而追求其妹妹来双瑗似乎也是理所应当,因为双扬太倔强、太要强,而双瑗就不同了。
尽管双瑗因为工作耽误了要孩子被丈夫抛弃,可当丈夫身陷囹圄又身患绝症被情人抛弃的时候,来双瑗却把饭店卖了也要给前夫治病,甚至为此和疼她、爱她的姐姐反目。
也许就是这样的女人才能真正地获得男人的心,所以,最后卓雄洲离开了泼辣能干又多情的来双扬,爱上了在他看来既善良、温柔又善解人意的来双瑗,这也许就是编剧给观众的一个暗示———现代女性仍要遵从中国传统道德对妇女的要求,不但要夫唱妇随,而且“在丈夫有了外遇的时候仍要遵守妇道,要恪守自己作为妻子的种种义务,要宽容地对待丈夫的过错,当丈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要张开怀抱欢迎丈夫回来”[4]。
在这一点上,该剧与池莉另一篇小说《来来往往》被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如出一辙,电视剧隐隐又回到传统的道德价值标准上去了,小说中清晰的女性视角和浓郁的女性情怀在电视剧中被部分地放弃了。
二、从小说到影视剧,人物间的张力逐渐被消解此变化在池莉小说《小姐你早》及改编电视剧《超越情感》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小说《小姐你早》探讨的是社会转型时期中年人的情感问题,以及处于特定社会层面的家庭婚恋现实,表现了三个受男・431・第29卷 第2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月性伤害的女性齐心协力反抗、报复男性的女性精神。
小说写的是王自力和小保姆白三改发生了不正当关系后,妻子戚润物悲痛欲绝,两人感情破裂面临离婚,后来戚润物联合李开玲和年轻小姐艾月报复王自力。
在老中青三位女性的精心谋划下,王自力一败涂地。
他为艾月狠花金钱,又为离婚痛付巨款,末了艾月卷款出逃,检查机关开始对他的问题展开调查,最后王自力彻底失败。
戚润物她们以“姐妹联谊”的方式,最终达到惩罚、报复王自力之目的,向“五千年的封建男权意识”发起了挑战,以一种撕裂传统的方式,表达了女性自主自强,捍卫生命尊严的价值立场。
相对于作者对女性人物的同情和关爱,小说对男性人物充满了嘲讽和鄙夷。
如作者通过李开玲这样评价男性:“男人有时候不可理喻的。
男人是动物,永远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永远喜欢刺激,就像他们永远喜欢权力和金钱一样。
”[5]37同时还通过男性人物自身的言语,揭示其丑陋、肮脏的灵魂。
如王自力在回答戚润物时说:“要是说通俗的社会心态,那就是我说的这样。
所谓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
又所谓千金买一笑。
……像我这样的优秀男人,多有几个女人爱我,我多爱几个女人,不是很合情合理的事吗?我是不是有一点厚颜无耻?”[5]44作者把女性置于主体地位,开始了对见异思迁、背信弃义的男性的审判,发出了一种强烈的反叛男权的呼声。
男女主人公之间形成了强劲的张力和尖锐的对立。
可见,《小姐你早》是一部女性意识很强的小说,女性的视角、女性的立场,以及那种淋漓尽致的对于男性的批判讨伐,而这种批判是那样的坚定和凌厉:激烈地向男权文化传统宣战,尖锐地与男性中心社会对峙,弥漫着偏激的火药味———这是池莉以往作品从来没有过的。
池莉认为:“夫妻失和离异也好,婚外恋、多角恋也罢,那只是故事的叙事层面。
在《小姐你早》这部小说里,我要讲述的是女性在知识、经济及品格上的自主独立,是作家对女性地位的反思和女性意识的反省!”[6]从主线来看,小说和电视剧基本相符,但是电视剧改编者显然未从这种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