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核心考点(资料分析)【圣才出品】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核心考点(资料分析)【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717e4e43e009581b6bd9ebe6.png)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核心考点第五章资料分析第一节基础知识【考点1】百分数与百分点一、基本概念1.百分数是用来表示相对指标的一种常用形式,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是以100为分母的分数,用符号“%”(百分号)来表示。
资料分析涉及的增长率、比重、普及率、占有率等常用百分数表示。
2.百分点是用以表达不同百分数之间的“算术差距”(即差值)的单位,常用来表示以百分数形式呈现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二、两者的区别1.百分数通常用来描述实际量的变化情况,例如旅游人数、生产总值、产量等,而百分点通常用来描述百分数;2.百分数的计算通常为“先减后除”,即先做末期与基期值的差,再用差值与基期值相除得到;而百分点的计算通常为“只减不除”,也即直接将两个百分数相减并去掉百分号,而不做除法。
三、知识拓展百分点常用于如下两种情况:1.用以表示两个百分数之差在资料分析中,百分数通常为增长率。
例如“某省今年一季度旅游人数同比增长了6.5%,而去年一季度旅游人数则同比下降了3%,那么今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速比去年一季度提高了9.5个百分点”。
2.用以表述“拉动……增长几个百分点”“拉动……增长几个百分点”是指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增加值造成总体增长的值。
【考点2】同比与环比一、同比1.概念:指和历史同期相比较,比如今年第n月与去年第n月比。
2.计算公式:同比=(本统计周期数据÷过去某年同期统计周期数据)×100%。
二、同比增长率1.概念:一般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2.计算公式: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
三、环比1.概念:指和上一统计周期相比较,比如2005年7月份与2005年6月份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2.计算公式:环比=(本统计周期数据÷上统计周期数据)×100%。
四、环比增长率1.概念:一般是指和上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2.计算公式: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与备考方法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与备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3fcdf7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f.png)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与备考方法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选拔政府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竞争性。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资料分析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章将就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备考方法,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考试。
一、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在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是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进行总结。
1.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资料分析的基础。
在资料分析中,考生需要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给定的数据进行解读和推理。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图表分析以及趋势分析等。
考生需熟悉常用的统计指标和数据分析工具,如平均值、中位数、相关系数、回归分析等。
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考生可以发现问题的本质,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政策分析公务员工作与政策密切相关,因此政策分析也是资料分析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国家政策和相关法规,并能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政策的影响和合理性。
在政策分析过程中,考生要善于运用比较分析和评价分析等方法,准确判断政策的实施效果和改进方向。
此外,考生还要关注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政策动态,及时获取新的政策信息,提高政策分析的能力。
3.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公务员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题型之一。
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案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考生需要全面理解案例背景和相关信息,找出问题的关键点,运用常见的分析工具进行分析。
此外,考生还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备考方法在备考公务员资料分析时,考生需要有系统的学习和复习方法,以下是一些备考方法的建议。
1.系统学习考生要从资料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入手,建立系统的学习框架。
可以通过参考教材、辅导书籍以及相关网站,深入学习数据分析、政策分析和案例分析等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考生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践,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63ab16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f.png)
引言概述:公务员是指在政府机关和公共事业单位中从事国家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员。
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以便顺利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岗位。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分析和解析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正文内容:一、政治理论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商品经济的关系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剩余价值论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的关系3.党的建设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建设制度4.党和国家机构党的领导核心和核心领导机构国家权力机构和国家行政机构党和国家监督机构5.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法律法规知识点1.宪法和行政法律宪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行政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公务员法和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2.行政管理法规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和行政奖励3.行政诉讼法律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和程序行政诉讼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行政诉讼的审判程序和结果4.司法制度和司法解释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原则司法解释的作用和效力司法审判的程序和结果5.公共财政法律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公共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比例代表与总量代表的原则三、经济管理知识点1.宏观经济管理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财务管理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财务报告和财务管理的规范3.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和人员选拔培训和发展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4.项目管理项目的立项和实施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项目的监督和验收5.经济法规与法律事物处理企业法律关系的法律制度经济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经济法律责任和法律风险的预防四、行政能力知识点1.决策分析信息收集和分析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决策的实施和评估2.组织管理组织结构和权责清晰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组织文化和员工激励3.沟通协调沟通的目的和方式协调的原则和技巧沟通与协调的效果评估4.领导能力领导风格和能力评估领导与管理的关系基于团队合作的领导方式5.创新与变革创新的动力和途径变革的目标和方法创新与变革的评估和绩效五、社会学知识点1.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原因和过程社会结构和社会层级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社会心理学个体内心与社会行为的关系群体心理与社会互动社会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3.社会力量和社会问题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关系社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维护4.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的目标和方式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素质社会工作的机构和方法5.社会调查与研究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研究设计和报告撰写社会调查与研究的应用领域与意义总结:本文从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经济管理、行政能力和社会学等五个大点阐述了公务员资料分析的知识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考知识点—段伟出品【公务员考试资料库 】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考知识点—段伟出品【公务员考试资料库 】](https://img.taocdn.com/s3/m/8630c9216edb6f1aff001f33.png)
重要性,你懂的--国考资料分析必考知识点押题?这不是押题,是一定及肯定会考的知识点。
明天即进入国考,现在不需要做新题,简单调整心情,简单梳理一下以前的错题及所有模块的知识点。
现就资料分析部分,给大家梳理必考的知识点,同学们查漏补缺。
抓住最应该抓住的模块!以下是这次国考必考的资料分析知识点:必考知识点一:求基期量求基期量:告诉现在的量A,告诉现在的增长率r,求以前的量。
A÷(1+r)例:2012年某省广电总收入为7368亿元,同比增长12.8%,则2011年该省广电总收入为()A.6531B.6698C.6834D.7012式子为:7368÷(1+12.8%)必考知识点二:求增长量求增长量:告诉现在的量A,告诉现在的增长率r,求增长量。
rA÷(1+r)例:2011年5月,某企业产值为2638万元,同比上升11.1%,环比上升13.1%,则2011年5月产值比上月增长了()A.2416B.3056C.4136D.5248式子为:2638×13.1%÷(1+13.1%)必考知识点三:比较增长量大小比较增长量:告诉现在的量A,告诉现在的增长率r,比较增长量大小。
比较rA即可例:2011年中国稻谷产量6241.3万吨,同比增长4.3%;小麦总产量6824.6万吨,同比增长4.8%;玉米总产量5421.1万吨,同比增长4.9%;大豆产量2658.3万吨,同比增长5.2%。
则2011年增长对多的谷物为()A. 稻谷B. 小麦C. 玉米D. 大豆只比较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的现期量×增长率即可。
显然小麦最大。
必考知识点四:求比重比较增长量:告诉第一个量为A,第二个量为B,求第一个量占第二个量的比重。
A÷B例:2012年某省广电总收入为9381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有线网络费用为3213亿元,同比增长19.5%,则2011年该省有线网络费用占广电总收入的比重为()A.25.5%B.32.4%C.38.3%D.45.1%注意:一定要注意求的是现期量的比重还是基期量的比重。
公务员资料分析基础知识点PPT课件
![公务员资料分析基础知识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7a6fd9b8f67c1cfad6b8c6.png)
年均增长率 n
现期量 基期量
1(n为间隔年数)
•
可编辑
7
百分数与百分点
• 百分数:量A与量B的百分比例称为百分数 • 百分点:百分数之间的比较称为百分点
注意: • 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百用“百分数” • 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
•
可编辑
17
恩格尔系数与基尼系数
• 恩格尔系数
• 定义:一个家庭或个人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恩格尔系 数越小,人民生活水平越高,反之人民生活水平越低。
•
计算方法: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消费支出总额
100%
• 基尼系数
• 定义: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1之 间,基尼系数越小,贫富差距越小,反之贫富差距越大。
•
可编辑
10
增长类易错点
• 1.增幅、降幅、变化幅度的区别。
• 2.成数的定义,“翻番”与“翻倍”的区别。
• 3.“增长n倍”、“增长了n倍”与“是n倍”、“变化为原来的n倍”的区 别。
• 4.增长率r与斜率k的区别。
r y2 - y1 y1
k y2 y1 x2 x1
•
可编辑
11
PART2 比重类相关
• 计算方法:定积分求曲面的面积
•
可编辑
18
历史时期的表述
• 新中国成立初 指"1949年"之后的几年
• 改革开放以来 指"1978"年以后至今
• 十二五 2011年~2015年
• 十三五 2016年~2020年
(完整word版)公务员考试行测笔记
![(完整word版)公务员考试行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e852bce4693daef5ef73d68.png)
行测笔记一、资料分析 (一)基本知识1、增长量、增加值、增加额、增长额 ✧ 增长量、增加值=终值 — 初值✧ 现值为B ,增长率为r,则增长量= B - B / (1+r )✧柱形图中两个柱长短的差值所代表的统计数值,若具体指标数值的曲线成线性,则在相邻时间段内,增加量相等,但增长率不同,即便是该曲线的斜率逐段增加也不能够判断增长率增加了,因为这跟基值大小有关。
【此时可能能用到直尺,量“柱”的长短和“点”的高低】 ✧若表示某一数值的实际指标(一定是数值,不能是百分比之类的)呈线性增长,那么相同时间段的增长量相同,但在曲线上升时它的增长率降低了,在曲线下降时它的增长率的绝对值增大了================================================================================================= 2、增长率、增长了多少(用%表示) ✧ 增长率终值/初值 — 1 ……………………终值大于初值<问增长了百分之多少>1 — 初值/终值 ……………………终值小于初值<问降低了百分之多少>✧ 两年混合增长率: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 r1 + r2 + r1 * r2 ✧平均增长率:如果n 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r3……rn,则平均增长率≈ A (1+r|)n = B ,中的r 就是n 的平均增长率,r= 1-,累计增长率在数值上等于平均增长率。
当n<0.05即5%时,(1+r|)n ≈1+nx 。
✧ “从2004年到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不包括2004年的,即共有3年 “2004、2005、2006、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包括2004年的,即共有4年✧等速率增长:中间一项的平方等于两边项的乘积;如果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量分别为a,b,c ,第二年、第三年的增长率都为r ,则:2bc a=✧ 同增同减或者同减同增,最后降低✧ 前后两期对比时,前一期叫“基期”,后一期叫“现期”这两期的量作对比后得到的“变化率”是属于“现期”的。
2023年公务员考试30条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必背公式
![2023年公务员考试30条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必背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5f64e9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1.png)
资料分析一、增长量和增长率1、已知现期量和基期量,求增长量和增长率1---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率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2、已知基期量和增长量,求增长率和现期量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增长率+==3、已知基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量和现期量增长率)(增长率增长量+⨯1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4、已知现期量和增长量,求基期量和增长率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5、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求基期量和增长量增长率增长率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11 6、已知增长率和增长量,求基期量和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现期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二、间隔增长率位估算估算或者保留否则转化成近似的分数时,均小于、当是间隔期增长率是现期增长率,210%2121212121212121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三、混合增长率①混合后居中:整体增长率介于两个部分增长率之间②偏向基期较大的:基期指的是基期量,做题中一般用现期量近似代替四、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率年份差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年均增长率年份差基期量现期量年均增长量年份差÷≈==-1-- 五、比重部分的增长率整体的增长率部分的增长率整体部分比重变化量比重不变反之比重下降;等于则增长率,则比重上升;部分的增长率大于整体下降:判断比重上升部分的增长率整体的增长率整体部分基期比重整体部分比重+⨯=++⨯=⨯=1-/11100%六、平均数份数的增长率份数的增长率总量的增长率平均数的增长率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份数总量基期平均数份数平均数总量份数总量平均数+=++⨯=⨯==1-11 一、几何公式1、周长)(、、长方形正方形圆b a 242+===C a C r C π、2、面积lr 21r 360n S h b a 21S ah 21S r S 22==+===ππ扇形梯形三角形圆、)(、、 3、体积h S 31S h R V R 3423底三棱体圆柱球、、===ππV 圆柱 二、行程问题1、流水行船顺水:船行驶的速度和水流的速度是一致的:顺水行船速度=船速+水速逆水:船行驶的速度和水流的速度是相反的:逆水行船速度=船速-水速当已知顺流船速和逆流船速时,可以得到船在静水行驶中的速度和水速:2V -V V 2V V V ÷=÷+=)()(逆顺水顺逆船2、直线相遇相遇时间乙甲路程和)(t V V S ⨯+=3、直线追及追及时间乙甲路程差)(t V -V S ⨯=3、环形相遇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4、环形追及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三、数列问题1、平均数na a a a n +++=....21 2、等差数列*1n 1n N n d 21-n n na S dd 1-n a a ∈+=+=,)(求和公式,公差为)(通项公式 3、等比数列),()(求和公式),,(通项公式1q q -1q -1a S 1q 0a q a a n 1n 11-n 1n ≠=≠≠⨯=四、工程问题1、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合作效率=多个人的效率之和3、合作总量=合作效率×工作时间4、工程问题常考题型:一般的多人合作、多人轮流工作、多人周期循环式工作、水管累变型问题等五、浓度问题1、溶液=溶质+溶剂2、浓度=溶质/溶液3、混合浓度=混合前溶质的和/%混合前溶液的和=(溶质1+溶质2)/(溶液1+溶液2)4、巧用“十字交叉法”解决混合溶液问题六、经济利润问题1、收入=成本+利润2、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备注:数学运算中,除非题干特意说明,否则利润率均等于利润/成本。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背公式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背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3109d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7.png)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背公式1、现期与基期(1)现期量=基期量×(1+r)(2)基期量=现期量1+r,当|r|<5%时,基期量≈现期量—现期量×r(3)基期量的比较:当1+r未出现成倍变化而现期量有明显倍数关系时,则着重比较现期量。
2、增长量与增长率(1)增长率(r)=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1 = 增长量基期量=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2)增长率的比较:增长率(r)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1,因此增长率大小只需比较现期量基期量即可。
(3)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r=现期量×r1+r ,当r≈1n时,增长量≈现期量x1n+1(4)年均增长量=(末期值-初期值)÷n(5)增长量的比较: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百化分。
3、特殊增长率(1)间隔增长率:间隔增长率r=r1+r2+r1xr2,当r1xr2<0.01时可忽略,r≈r1+r2。
(2)年均增长率:末期值=初期值(1+r)n,估算技巧,(1+r)n≈1+n·r,当|r|≤5%时,误差较小。
(3)混合增速:混合增速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更加靠近于基数较大的所对应的增长率。
4、比重相关:(1)现期比重:比重=部分÷整体(2)基期比重:BA x1+a1+b,其中部分量为B,部分对应的同比增速为b,整体量为A,整体对应的同比增速为a。
(3)两期比重: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的差值为BA x b−a1+b,结论:①b-a的正负决定升降;②上升或下降的具体的数值应该小于|b-a|。
5、平均数与倍数(1)平均数=总数÷总份数(2)倍数,B是A的多少倍,计算公式为:B÷A;如果是多几倍则是B—1;A,其中b代表总数的增长率,a代表总份数的增长率。
(3)平均数的增长率:b−a1+a如人均收入=总收入÷总人数,在计算人均收入的增长率时,b即对应总收入的增长率,a对应总人数的增长率。
国考之资料分析总结和解析
![国考之资料分析总结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fca70248d7c1c708a145f9.png)
资料分析一、现期比重多。
1.三量关系2017年 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网上零售额 19180亿元,同比增长 32.0%。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14617 亿元,增长 25.9%。
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 19.3%,18.4%和 29.5%。
【例 1】(2018 山东)2017 年 1~4 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约为:A.12.9%B.29.4%C.53.6%D.76.2%【解析】例 1.时间 2017年 1~4月,为现期,出现“占……比重”,判断为现期比重问题。
主体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列式:14617/113102,选项差距大,截两位,首位商 1,对应 A项。
【选 A】【注意】1.目前题库正确率仅有 32%,本题不难,但正确率比较低,本题错选 C、D项比较多。
2.定位为“全国社会消费品网上零售额 19180 亿元,同比增长 32.0%”,错选D项(关键词坑)。
3.有同学定位表格 4 月数据 27278,错选 C 项,实际问题时间为 1~4 月,而非 4月(时间坑)。
【例 2】(2019河北)2019 年 1~2月,采矿业营业收入利润率约为多少?A.11.1%B.12.3%C.13.2%D.15.3%【解析】例 2.时间 2019 年 1~2 月,为现期问题,问利润率,判断为现期比重问题。
定位表格材料,列式:701.5/6308.4,如果对数据比较敏感,发现分子、分母刚好有9倍关系,则原式≈1/9≈11.1%,对应A项。
如果对数据不敏感,对比选项,选项次位差=首位,截三位计算,701.5/631,首位商 1、次位商 1,结果 11 开头,对应 A项。
【选 A】【注意】资料分析中,利润率=利润/收入,如果除以成本,会错选 D项。
2018 年上半年,全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 266 亿 GB,同比增长 199.6%;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 262 亿 GB,同比增长 214.7%。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80c8fa5b9d528ea81c7796d.png)
资料分析知识点一、知识点1.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百分比):表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例如:比过去增加了40%,设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00×(1+40%)=140比过去降低了40%,设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00×(1-40%)=60降低到原来的40%,若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100×40%=40注意:占、超、为、增的区别。
“占计划的百分之几”用完成数除以计划数乘100%,比如计划为100,完成60,占计划就是60%;“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比如计划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用(120-100)÷100×100%=20%计算;“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比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用256÷100×100%=256%计算;“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比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繁荣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20%,去年增长速度为15%,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涨了5%,去年物价上涨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涨幅度下降了5个百分点。
2.倍数与翻番倍数: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了15平方米,为1978年5平方米的3倍(15÷5=3)翻番:指数量加倍。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就是指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2000年的4倍。
翻N番应为原来数。
3.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发展速度: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发展速度的相对的指标,它是表明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用来说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即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快慢,一般用百分数(以基数水平为100)表示。
行测:资料分析全部知识点思维导图(公务员、编制考试通用)
![行测:资料分析全部知识点思维导图(公务员、编制考试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2f53a87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4.png)
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
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率)
普通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1+增长率)×增长率、现期 量/(n+1),n是增长率化为特殊分数后的分母,增长率是负数时,n-1
增长量
年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间隔年份
1.现期量大,增长率大,则增长量大
增长量大小比较(先用方法1,不行再用方法2,最后考虑方法3)
年均增长率大小比较:比较基期量和现期量的倍数关系即可
现期比重=A/B
基期比重=A/B×(1+b)/(1+a)
比重(部分/整体)
比重变化(今年与去年比,比重是上升还是下降):只和增长率有关,部分增长率 >整体增长率时,即a>b时,比重上升,反之则下降
比重差(今年与去年比,比重具体上升或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先判断比重变化是 上升还是下降,然后选项要<|a-b|,一般是选小的选项,选项非常接近时使用公式 (A/B)×|a-b|/(1+a)比较,求的是百分点
行测
资料分析
基期 基期量 现期 现期量
含义:现期比基期增长了多少,增长量有正负
增长量(有正负)
正的增长量:增长、上升某个具体数值 负的增长量:减少、下降某个具体数值
变化量:增长量的绝对值,是一个正数
年均增长量
关键词:年均增加 含义:增长量与基期量的变化关系,增长率有正负
增长率=增速(有正负)
正的增长率:增幅/增长/上升...%、增长...倍、增加的速度
国内GDP=三大产业GDP之和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这个比例越低,反映生活 水平越高 基尼系数: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 越小,收入差距越小 五年计划:十三五规划(2016-2020)、十四五规划(2021-2025) 企业亏损面:亏损企业占总企业的比重 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 规模以上=整体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b0a33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1.png)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掌握好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行测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统计术语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统计术语。
比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等等。
增长率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相对变化幅度,常用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
增长量则是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增加的数量,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 100% 。
倍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 A 是 B 的 n 倍,那么 A =B × n 。
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值。
二、阅读技巧快速准确地阅读资料是做好资料分析的第一步。
在阅读时,要先浏览材料的结构,包括标题、图表的标题和注释等,了解资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对于文字型资料,要关注时间、关键词、段落结构,抓住关键信息,同时可以对一些重要数据进行标记。
对于图表型资料,要注意图表的标题、横纵坐标、单位以及图例等。
三、速算技巧在计算过程中,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尾数法,适用于简单的加减运算,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判断答案。
首数法,常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观察商的首位数字来选择答案。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接近的分数进行计算。
比如,25% =1/4 ,125% = 1/8 。
有效数字法,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适当的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四、常见题型1、增长率相关题型包括计算增长率、比较增长率大小等。
在计算增长率时,要准确找到现期量和基期量。
比较增长率大小时,可以先计算出各自的增长率,或者通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倍数关系来判断。
2、增长量相关题型有计算增长量和增长量的比较。
公务员行测知识点总结——资料分析
![公务员行测知识点总结——资料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5eefe50242a8956bece495.png)
时间陷阱:注意时间的起点和终点。 单位陷阱:百分号%、千分号‰、亿、万亿。 题干陷阱:为几倍、多几倍。 范围表述:全国、某省;支持的、反对的、全部的。 符号陷阱:>包括(快于、超过、多于);
<包括(未达到、将近、接近、不足、低于); ≥即不低于、不小于; ≤即不多于、不少于。
4
资料分析
1.术语................................................................ 1 2.速算技巧............................................................ 1
2.1 计算类 ........................................................1 2.2 比较类 ........................................................1 3.增长相关............................................................ 2 3.1 增长率 ........................................................2 3.2 混合增长率 ....................................................2 3.3 年均增长率 ....................................................2 3.4 增长量 ........................................................2 4.基期与现期.......................................................... 2 4.1 普通基期 ......................................................2 4.2 间隔基期 ......................................................2 4.3 现期计算 ......................................................3 5.比例相关............................................................ 3 5.1 现期比例 ......................................................3 5.2 基期比例 ......................................................3 5.3 两期比例 ......................................................3 6.常见的陷阱.......................................................... 4
公考行测资料分析必懂基本知识
![公考行测资料分析必懂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4462ec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3.png)
公考行测资料分析必懂基本知识公共考试行测部分是考察考生对一些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熟悉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行测资料分析必懂的基本知识。
1.数据的分类和性质:在行测中,经常会涉及到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首先,我们要了解数据的分类和性质。
数据常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是指可以进行计量的数据,如数字、长度、时间等;定性数据是指不能进行具体计量的数据,常用文字或符号来描述,如颜色、观感等。
此外,数据的性质还包括连续型和离散型。
连续型数据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取得任何值的数据,如身高、体重等;离散型数据是只能取有限个数值的数据,如人数、数量等。
2.数据的呈现方式:为了方便分析和理解数据,需要使用一些图表来展示数据。
行测中常用的图表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表格等。
条形图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折线图可以用来表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饼图可以用来表示不同部分对整体的占比关系,表格可以用来系统地整理和对比数据。
3.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行测中,经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求和、平均、比较等,通过这些处理可以得到更加有用的信息。
数据分析是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对比、推理等,来得出结论和抽象出规律。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趋势分析、比较分析、比例分析等。
4.统计指标和概率知识:统计指标是用来描述和度量数据特征的指标,行测中常用的统计指标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
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数量化描述,行测中常用的概率知识有事件的概率计算、常见分布的性质等。
5.数据的解读和推论:行测中的资料分析常常需要对数据进行解读和推论。
解读数据是指通过对数据的认识和理解,解释数据背后的意义和规律。
推论是通过对已知数据和规律的分析,得出一些未知的结论。
在进行数据的解读和推论时,还需要注意逻辑思维和常识判断,避免盲目和错误的推论。
以上是一些行测资料分析必懂的基本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可以提高对行测题目的解答和分析能力,帮助考生在行测中取得好成绩。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14347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1.png)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资料分析的重要概念:包括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
2、常用统计术语:如同比、环比、百分数、百分点等。
3、数据处理技巧:如有效数字法、尾数法、特征数字法等。
4、图表分析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的解读。
5、题型分类:如简单计算、比较大小、综合分析等。
11 资料分析的重要概念111 增长率增长率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
它表示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增长幅度。
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
在计算增长率时,需要准确确定基期量和现期量。
112 增长量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绝对差值。
其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113 比重比重指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比重=部分量÷总体量× 100%。
114 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
12 常用统计术语121 同比同比是指与上年同期相比。
例如,今年 5 月与去年 5 月的比较。
122 环比环比是指与相邻的上一个时期相比。
比如,今年 5 月与今年 4 月的比较。
123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124 百分点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13 数据处理技巧131 有效数字法在计算过程中,根据选项的精度要求,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132 尾数法通过计算数字的尾数来快速判断答案。
133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从而简化计算。
14 图表分析方法141 柱状图观察柱子的高低来比较数据的大小。
142 折线图关注折线的走势,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143 饼状图通过扇形的大小判断各部分所占比例。
15 题型分类151 简单计算直接进行数据的加减乘除运算。
152 比较大小对多个数据的大小进行比较。
153 综合分析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对给定的材料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的资料分析部分,掌握以上知识点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af3fc3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13.png)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一)公务员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考试中非常重要且常见的一环。
通过对资料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题目所涉及的问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本文将对公务员资料分析的几个主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首先,了解资料来源。
在资料分析题中,资料来源的描述通常会提供一些关键信息,比如调查对象、调查方式、调查时间等。
考生需要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了解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检查资料的时效性,因为有些题目的答案可能会受到时间变化的影响。
其次,理清资料结构。
资料分析题中的资料往往会包含大量的信息,考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与归纳。
可以使用分组、分类、排列等方法,将相关信息进行梳理和整合,以便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再次,分析数据和趋势。
公务员资料分析题目中常常会涉及到数据和趋势的分析。
考生需要通过对数据的查找、计算和比较,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同时,还需要注意趋势的变化和规律的发展,这有助于考生判断和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
最后,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
公务员资料分析题目一般会要求考生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或提出改进措施。
考生需要通过对资料的全面理解和深入分析,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合理且可行的解决方案。
同时,解决方案还要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公务员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对资料来源、资料结构、数据和趋势的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思考,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资料分析题目,提高解题能力,为考试取得好成绩奠定基础。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二)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目是考生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环。
本文将继续介绍公务员资料分析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首先,注意资料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
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会通过对关键词的描述来引导考生对资料进行分析。
关键词往往能够帮助考生找到解题的线索和方向。
同时,还需要注意资料中的关键句,这些句子往往包含了问题的核心内容,对理解问题和进行分析非常重要。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e0e3a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63.png)
1. 基期与现期:做为对比参照的是基期,而相对于比较的是现期。
2. 增长量与增长率:增长量是用来表述变化的绝对量;增长量则表述两者变化的相对量。
3. 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1+年均增长率)”,其中n 为相差年数;年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n,其中n 为相差年数。
4. 百分数与百分点:量A 占量B 的百分比例:A÷B×100%,n个百分点即n%5. 同比与环比:同比:指和某一相同时期(比如去年同一时期)相比较的情况。
环比:指和与之紧紧相连的上一统计周期相比较的情况。
6. 成数与翻番:成数: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翻番: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倍;以此类推,翻n 番为原来的 27倍。
7. 倍数:增长n 倍(增长了、增长、多了),即增加n00%,就是增长率,现值=原值×(1+n);是原来的几倍(增长到、是),说的是增长后的结果,现值=原值×n 。
8. 斜率≠增长率9. 比重:比重是指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率,占、比重、贡献率、利润率、产销率。
主要公式:比重=部分÷总体;利润率=利润÷收入;产销率=销量÷产量;增长贡 献率=部分增量÷整体增量。
10.平均数:均;每;单位。
公式:平均数=后面+前面,人均GDP=GDP ÷人数;每户消费=消费÷户数;单位面积产量=产量÷面积。
题型识别:A 是B 的n 倍 常用公式:n=A÷B倍数是n 倍与增长r 倍:n=r+1,r=n-1题型识别口 占,比重,贡献率,利润率,产销率比重=部分-总体;部分=总体x 比重;总体=部分÷比重 利润率=利润-收入;产销率=销量÷产量;常用公式口 增长贡献率=部分增量-整体增量;题型识别:均;每;单位 常用公式:后面÷前面平 均 数人均GDP=GDP ÷人数;每户消费=消费÷户数;单位面积产量=产量-面积比例相关 比重11.顺差和逆差:顺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作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出超)。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与计算技巧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与计算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689161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0b.png)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与计算技巧在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掌握好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和计算技巧,能够在考试中节省时间,提高准确率,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资料分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实用计算技巧。
一、资料分析知识点(一)统计术语要理解和解答资料分析题目,首先需要熟悉一些常见的统计术语,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等。
1、增长率: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差值占基期量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2、增长量: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差值。
3、比重:指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4、倍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5、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
(二)统计图表资料分析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统计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需要掌握从图表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包括数据的大小、趋势、比例关系等。
(三)材料类型资料分析的材料类型多样,常见的有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图形材料以及综合材料。
不同类型的材料有其特点和阅读重点,例如文字材料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和数据;表格材料要注意表头和行列的信息;图形材料要关注坐标轴和图例等。
(四)计算指标1、同比和环比同比是指与上年同期相比,环比是指与相邻的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
2、顺差和逆差出口大于进口为顺差,出口小于进口为逆差。
二、资料分析计算技巧(一)尾数法当选项的尾数各不相同,且计算式为加减法时,可以只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345 + 217 128 =()A 434B 444C 454D 464只计算尾数:5 + 7 8 = 4,所以答案为 B 选项。
(二)首数法在除法运算中,当选项的首位数字不同时,可以通过计算首位数字来确定答案。
例如:4567 ÷ 123 =()A 30B 37C 40D 47先计算首位:45 ÷ 12 = 39,所以答案为 B 选项。
(三)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特征分数,从而简化计算。
公考行测资料分析必懂基础知识
![公考行测资料分析必懂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76bceb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a.png)
公考行测资料分析必懂基础知识公务员行测考试是公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些公考行测资料分析必懂的基础知识:1.统计学基础:行测资料分析经常涉及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因此,对于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数据类型和统计指标等基础知识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2.数据收集方法:了解各种数据收集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如何设计问卷、选择样本等技巧。
3.数据整理与描述性统计:学会运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处理。
掌握常见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等,可以对数据进行基本的描述和分析。
4.数据分析方法:了解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如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5.基本图表的绘制和分析:掌握各种基本的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等。
还要能够根据图表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6.概率与统计:了解基本的概率理论,掌握概率计算的方法,如加法法则、乘法法则、贝叶斯定理等。
掌握基本的统计推断方法,如假设检验、置信区间等。
7.关于数据的估计和抽样:了解抽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
掌握样本容量的确定方法和抽样误差的控制方法。
8.数据的解读和推理:学会从数据中抽取有效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和决策。
能够分析数据的特点、规律和趋势,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解答。
以上是公考行测资料分析必懂的基础知识。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进行资料的分析和解读,提高应试效果。
同时,也是进行政策分析、决策推理等工作的基础。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加强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基期与现期:做为对比参照的是基期,而相对于比较的是现期。
2.增长量与增长率:增长量是用来表述变化的绝对量;增长量则表述两者变化的相对
量。
3.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量:现期量
=基期量×(1+年均增长率)n ,其中n为相差年数;年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n,其中n为相差年数。
4.百分数与百分点:量A占量B的百分比例:A÷B×100%,n个百分点即n%
5.同比与环比:同比:指
和某一相同时期(比如去年同一时期)相比较的情况。
环比:指和与之紧紧相连的上一统计周期相比较的情况。
6.成数与翻番:成数:几
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翻番: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倍;以此类推,翻n番为原来的2n倍。
7.倍数:增长n倍(增长了、增长、多了),即增加n00%,就是增长率,现值=原
值×(1+n);是原来的几倍(增长到、是),说的是增长后的结果,现值=原值×n。
8.斜率≠增长率
9.比重:比重是指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率,占、比重、贡献率、利润率、产销率。
主要公式:比重=部分÷总体;利润率=利润÷收入;产销率=销量÷产
量;增长贡献率=部分增量÷整体增量。
10.平均数:均;每;单位。
公式:平均数=后面÷前面,人均
GDP=GDP÷人数;每户
消费=消费÷户数;单位面积产量=产量÷面积。
11.顺差和逆差:顺差:
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
叫作对外贸易
顺差(又称出超)。
出口-进口>0 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
商品额,叫作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入超)。
进口-出口<0
12.三大产业: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
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
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
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一般俗称服务业。
13.GDP(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
位在一定时期内
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
的最佳指标。
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三大产业增加值之和。
14.GNP(国民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
一定时期内生产
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15.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
额的百分比,它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
系数越低,一般反应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16.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17.特定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指“1949年”之后的几年,“改革开放以来”指“1978
年”至今
18.截位直除
19.比较
20.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