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县朝鲜族实验小学 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 考核方案

合集下载

2024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测评实施办法

2024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测评实施办法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测评实施办法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和《宁夏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结合我县“互联网+教育”达标县建设实际,特制定本测评实施办法。

一、测评原则坚持“成果导向、学以致用、减负增效”的原则,各学校以《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规范》为依据,从自身信息化环境实际出发,充分分析本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需求,依据本测评要求选择相应能力点,开展自主选学、实践应用、校本教研、提交成果、全员测评,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认证,推动我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提升,实现我县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总体目标。

二、测评依据本次测评所有学校依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规范》(以下简称《测评规范》);依据此《测评规范》,教师在完成研修后,要达到相应的能力目标要求。

三、测评对象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在编在岗的所有教师。

四、测评标准(一)全体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1.50岁以上教师从《测评规范》中自主选择1-2个微能力参加测评。

2.50岁以下教师分以下四个类别参加测评。

(1)特级教师、塞上名师和自治区级骨干教师从《测评规范》中的A1、ASAIS.B1-B1O.C1-C7中选择3个微能力参加测评;(2)县、市、区级名师骨干教师从《测评规范》中选择3个微能力参加测评,其中2个微能力来自B1-B1o.C1-C7中;(3)其余教师从《测评规范》中选择3个微能力参加测评,其中至少1个微能力来自B1-B1O.C1-C7中。

(4)幼儿园教师从《测评规范》中自主选择3个微能力点参加测评。

3.年龄在50岁以下的教研员测评标准与特级教师、自治区骨干、省级教学名师相同;教辅人员、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聘评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测评标准与教师相同。

(二)中小学学校、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园)长1.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测评。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方案为规范和指导全市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工作,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结合实际,制定本考核方案。

一、基本思路按照“省市统筹、区县负责、学校自主、全员参与”的实施路径,实现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精准测评,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时代变革,积极实践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应用,努力达成“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总体目标,推动我市教育改革发展。

二、考核对象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三、考核内容(一)教师考核:依据国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中确定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四个维度的三十项微能力作为学校教师自学自测的重点。

教师按照研修主题需要,自主选择测评能力体系中三项微能力点(覆盖三个维度)作为研修内容,完成不少于50学时的线上课程学习和线下实践应用研修任务后,自主设计制作并提交校本应用实践成果,参加学校校本应用自测。

(二)学校考核侧重考核学校“整校推进”程度与质量,学校侧重考核教师校本应用的能力。

1、重点考核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的达成度。

包括目标完成情况、教师微能力通过率、教师研修合格率等。

考核要求有相应的成果证明。

2、校本应用考核要确保考核有效性,凡提供的考核结果未包含教师本人影像或不能体现是教师本人制作的,应视为考核无效。

3、考核校本培训工作的过程管理和组织成效。

通过校本研修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

四、考核组织以学校为单位采用“整校考核”方式统一组织校本应用考核。

县(市)区采取统一考核方式组织进行。

五、考核流程考核按照“校级测评、县级复核、省市认定”流程进行。

教师校本应用实践成果提交后,由学校组织三名测评员对教师提交成果进行评价。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方案

且末县第二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实用考核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文件精神,规范和指导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一、考核目标以校本应用考核为契机,不断提高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做好教师校本应用考核工作。

重点做好教师学习记录与评价、校本自测、教师互学互评工作;要加强教师校本应用考核与所选课程模块的一致性管理,确保有效选学;要以制度建设为手段,通过校本研修活动设计,督促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教师信息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推进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

通过考核,推选出一批优质培训成果、先进做法及典型案例。

二、考核原则1.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施策相结合在科学设计、合理统筹安排的基础上,结合教师需求,分类分层分学科培训,支持、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

2.坚持应用驱动与过程调控相结合明确提升工程实施路径及环节,学、练、用、评一体,进行动态管理与过程调控,及时进行评价、反思与总结,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创新3.坚持所学为所用,测评助学使信息技术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考核对象全校在编在岗教师。

四、考核内容(一)教师能力提升领域选择的合理性和发展性1.根据训前诊断结果,教师分析自己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学情分析、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支持下学法指导、信息技术支持下学业评价四个维度中的薄弱点及不足之处,选择自己主攻提升的维度,并进行针对性的研修学习。

2.通过参加线上、线下混合式校本研修活动,使教师能够进行实践应用、互动研讨、学习他人经验、改进自身不足,从而使自己信息化教学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整校推进工作规划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整校推进工作规划

**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整校推进工作规划根据《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实施意见》和《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的要求,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全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整校推进工作规划。

一、项目规划依据与实施安排1.区域信息化发展基本情况吉林市永吉县共有 35 所学校,2838 名教师。

其中,城市学校 0 所,城镇学校 12 所,乡镇学校 19 所,教学点学校4 所;高中3 所,初中9 所,小学14 所,幼儿园学校2 所,完中 1 所,9 年义务教育学校 6 所。

(1)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分析通过对全县各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分析,我们确定吉林市永吉县的提升工程 2.0 研修中,21 所学校属于多媒体教学环境,13 所学校属于混合教学环境,1 所学校属于智慧教学环境。

2.2019-2022 按年度推进安排根据省工程办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2019-2022 年度推进学校数量以及教师人数如下。

采用上述推进策略,主要考虑到我县的实际:学校硬件设施配备总体较差,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要;学校信息化环境配置不均衡;总体缺少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的支持;校长队伍多数校长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多数校长支持信息技术应用培训;部分教研员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但整体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较低;很多教研员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对于不熟悉的领域,存在畏难情绪,需要引领推动。

二、构建符合区域的整校推进模式(一)目标任务采用整校推进的混合式研修模式,到 2022 年,对全县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普通中小学、高中、职校)开展不少于 50 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 50%)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2.0 全员培训。

构建“一校一案,以校为本,立足岗位,边学边用”的以微能力课程学习为载体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路径;探索骨干引领、学科联动、教师选学、能力促进、整体提升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考核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考核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一、学校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一)学校信息化基础条件评估教学硬件环境:班班通一体机全覆盖。

平台环境:学校没有办公管理平台、教学平台、教研平台、资源平台。

网络环境: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教师队伍状况:学校的信息技术基础环境条件比较好;教师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虽然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比较难以接受新的事物,但大多数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可以尝试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二)目标任务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初步建立校本教学资源库;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区域教育资源平台,分层培训信息技术,对不同年龄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强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不断改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完善已有的校园网建设,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使管理信息化。

提高师机比例,完善已有的班级信息化教学设施。

加强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素养及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充分整合,学校依托信息化发展形成办学特色。

(三)研修主题根据学校的发展实际,我校选择的研修环境为多媒体环境,围绕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每名教师需要研修三个能力点。

本年度需重点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点如下: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2.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3.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4.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

5.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6.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四)研修措施1.组建团队,提升领导力。

组织团队成员参加省级培训,加强理论学习,通过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提升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能力;采取线上学习、线下实践的方式,提升混合式校本研修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指导全校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校本测评能力。

2.制定规划,完善制度。

结合上级有关文件,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校本研修主题,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修改完善学校的教研、培训、备课、上课等规章制度,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各环节中,以破解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核心,以观课议课、课例研究等为主要形式,引领教师学技术、用技术、用好技术,促进信息技术支持教师“教”到信息技术支持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转变。

XXX信息技术应用20考核办法

XXX信息技术应用20考核办法

XXX信息技术应用20考核办法信息技术应用2.0学校考核办法XXX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

为了提升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和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根据《永吉县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工作规划》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办法。

一、研修目标任务(一)总目标以中国教师研修网为主要平台,以课堂教学为实践基地,依托学校校本研修项目的建设,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采用整校推进的混合式研修新模式,以提升个人能力,更学方法为主要目的,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中层领导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基于对学校现状的分析,学校全体教师参与此次提升培训。

预计57%教师达到多媒体教学环境,40%教师达到混合研究环境,3%教师达到智慧研究环境。

(二)具体目标1.多媒体讲授环境A1(学情分析)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教师能够在调查网、QQ、微信等即时沟通工具支持下组织学生填写问卷,快速收集和分析学生信息,有效了解学情,从而为讲授重难点的打破、讲授战略的选择和讲授活动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A3(教学设计)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教师能够在演示文稿、101教育PPT信息技术支持下,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从而灵活组织、应用多媒体素材,提升教学内容的解释力。

A5(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教师能够在视频、动画等信息技术手段支持下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从而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研究动机,奠定良好的课堂研究基调。

A6(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教师能够在演示文稿、101教育PPT等信息技术手段支持下设计与优化讲授、启发、树模、指导、评价等课堂讲授活动,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和枢纽问题,引发学生感知、影象、设想、创造等思惟活动。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整校推进工作规划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整校推进工作规划

**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整校推进工作规划根据《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实施意见》和《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的要求,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全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整校推进工作规划。

一、项目规划依据与实施安排1.区域信息化发展基本情况吉林市永吉县共有 35 所学校,2838 名教师。

其中,城市学校 0 所,城镇学校 12 所,乡镇学校 19 所,教学点学校4 所;高中3 所,初中9 所,小学14 所,幼儿园学校2 所,完中 1 所,9 年义务教育学校 6 所。

(1)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分析通过对全县各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分析,我们确定吉林市永吉县的提升工程 2.0 研修中,21 所学校属于多媒体教学环境,13 所学校属于混合教学环境,1 所学校属于智慧教学环境。

2.2019-2022 按年度推进安排根据省工程办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2019-2022 年度推进学校数量以及教师人数如下。

采用上述推进策略,主要考虑到我县的实际:学校硬件设施配备总体较差,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要;学校信息化环境配置不均衡;总体缺少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的支持;校长队伍多数校长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多数校长支持信息技术应用培训;部分教研员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但整体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较低;很多教研员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对于不熟悉的领域,存在畏难情绪,需要引领推动。

二、构建符合区域的整校推进模式(一)目标任务采用整校推进的混合式研修模式,到 2022 年,对全县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普通中小学、高中、职校)开展不少于 50 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 50%)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2.0 全员培训。

构建“一校一案,以校为本,立足岗位,边学边用”的以微能力课程学习为载体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路径;探索骨干引领、学科联动、教师选学、能力促进、整体提升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

简报:永吉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简报:永吉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校本应用考核是指由县区组建考核 专家团队,通过考核平台对教师提 交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考核实施
信息化教学教 研制度
校本研修制度 的建设情况
应用信息技术 创新课堂
教师微能力通 过率
永吉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考核内容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制定科学性和有效性
• 组建管理团队。管理团队要在准确评估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以及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理论,瞄准新时期人才 培养目标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科学制定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及年 度工作计划,确定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主题及教师校本研修计 划,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各项制度,确保学校提升工 程2.0培训规划得到有效落实。
永吉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吉林省永吉县教师进修学校
永吉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考核原则
贯彻落实《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整校推进实施细则》和《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规范和指导 全县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工作。
考核原则
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施策相结合
0 在科学设计、合理统筹安排的基础上, 结合学校、教师需求,分类分层分学 科培训,支持、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
1 发展。
坚持所学为所用,测评助学
0 使信息技术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
3
坚持应用驱动与过程调控相结合
0 明确提升工程实施路径及环节,学、 练、用、评一体,进行动态管理与过 程调控,及时进行评价、反思与总结,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的实施意见》、《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整校推进实施细则》和《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规范和指导全县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全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中小学校(含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培训的考核评价。

一、基本原则(一)坚持所学为所用,测评助学,使信息技术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二)坚持整校考核、重在达标,发展为本。

将校本应用考核工作与学校信息化教学制度建设相结合,与学校发展相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

二、考核内容校本应用考核侧重“整校推进”考核,重点考核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信息化教学教研制度、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情况、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以及教师微能力通过率等。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制定科学性和有效性组建由校长领衔,主管校长或主任、学科骨干、信息技术教师等4-5 人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

管理团队要在准确评估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以及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理论,瞄准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科学制定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确定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主题及教师校本研修计划,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各项制度,确保学校提升工程 2.0 培训规划得到有效落实。

(二)校本研修规划设计的针对性和教师微能力选择的合理性和发展性。

学校要根据本校信息化教学发展实际和规划目标,制定校本研修规划,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规范》中选取8-10 项微能力作为校本研修主要内容,选取的内容要涵盖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

简报:永吉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意见

简报:永吉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意见


课堂
享课堂 络课堂 慧课堂 递课堂




征集资源
永吉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
二、实施意见的主要措施
“三新”目标
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式校本 研修新方式
线上选学 +
线下实践 +
测评助学
基于课堂 学测结合 应用驱动
最终目标
以校为本 以评促用
永吉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
• 构建示范带动辐射体 系
教师进修学校
• 负责提升工程具体落 实、沟通、实施
• 指导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的各项培训
• 测评任务
中小学校校长
• 制定本校信息化发展 目标和规划
• 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 研修
• 支持教师参加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 落实全员信息化培训 学分要求
永吉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
作用
承担县级“整 校推进”指导
任务
引领本校研修
教师信息化教 学指导
信息技术应用 能力测评工作
永吉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
二、实施意见的主要措施
4.整校推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总体思路
县级统筹 与管理
学校制定 信息化发 展规划
选择信息化 教学校本 研修主题
培训机构 提供课程
学、现场直播,利用 定期、定时完成集体
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备课、课堂观摩、课
名师课堂、名校网络 下研讨等活动
课堂
永吉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
二、实施意见的主要措施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指南(试行)》,为指导和落实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与内容( 一)考核目标遵循成果导向、精准测评、以评促用的原则,通过校本应用考核,诊断信息化教学状况,引导基于课堂的实践与创新;检验校本研修效果,推动信息技术的常态应用,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水平。

(二)考核内容主要考核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与创新能力,考核范围包括《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规范》30项微能力。

每位教师参加考核的内容为个人选定的3项微能力(市直学校教师选4项)。

幼儿园、中职学校教师考核内容在上级部门出台相关规定前,暂时参照中小学教师。

二、考核对象参加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教师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含自治区级试点校教师)。

支教、走教、轮教、借调等教师在原报名单位参加考核。

三、考核时间每年分别于春、秋两季学期组织考核,具体时间根据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发布的考核公告确定。

四、方式与流程( 一)考核方式网络考评。

通过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服务系统,进入“钦州市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全员培训”项目,教师提交考核材料、学校组织校内考评、教育管理部门开展抽查审验等工作。

(二)考核流程1.教师按要求通过培训平台自主提交材料参加考核,学校组织校内考评,开展自评、互评和总评,根据校内考评结果向教育主管部门提交合格等级名单、优秀等级推荐名单。

2.市、县(区)教育局审验材料,对合格者予以确认并反馈学校及教师本人;按规定比例逐级上报优秀等级推荐名单。

3. 自治区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审验推荐材料,确定优秀名单。

五、考核规范(一)评定等级。

教师申报参加考核的各项微能力,均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予以评定。

(二)评判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实施意见》、《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整校推进实施细则》和《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规范和指导全县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全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中小学校(含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培训的考核评价。

一、基本原则(一)坚持所学为所用,测评助学,使信息技术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二)坚持整校考核、重在达标,发展为本。

将校本应用考核工作与学校信息化教学制度建设相结合,与学校发展相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

二、考核内容校本应用考核侧重“整校推进”考核,重点考核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信息化教学教研制度、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情况、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以及教师微能力通过率等。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制定科学性和有效性组建由校长领衔,主管校长或主任、学科骨干、信息技术教师等 4-5 人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

管理团队要在准确评估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以及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理论,瞄准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科学制定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确定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主题及教师校本研修计划,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各项制度,确保学校提升工程 2.0 培训规划得到有效落实。

(二)校本研修规划设计的针对性和教师微能力选择的合理性和发展性。

学校要根据本校信息化教学发展实际和规划目标,制定校本研修规划,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规范》中选取 8-10 项微能力作为校本研修主要内容,选取的内容要涵盖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规范和指导全省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的考核评价。

一、考核目的1.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传递组织目标和压力,促使教职工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能力,达到“培养信息教育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2.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和计划性,促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视化。

3.客观、公正地评价教职工参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表现,加强过程管理,强化各级管理者的管理责任,促进其指导、帮助、约束与激励全体教师。

二、基本原则坚持所学为所用,测评助学,使信息技术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坚持整校考核、重在普及、发展为先。

将校本应用考核工作与学校信息化教学建设相结合,与学校发展相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

在考核过程中,应坚持如下原则:1.相对一致性:在连续时间内,考核的内容和标准不能有较大的变化,至少应保持在1年内考核的方法具有一致性,另外,在必要的时候,基于适当的原因可对考核的具体指标及权重分配做相应的调整。

2.客观性:考核要客观地反映教师的实际参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情况,避免由于光环效应,亲近、偏见等带来误差。

3.公平性:对全体教职工使用相同的考核标准,最大限度地防止评估结果的不一致性和偏见性。

4.公开性:每位教师都必须清楚考核方案是如何运作的,考核结果教师应签名,有意见可表述、申诉,无签名考核结果同样有效。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校教职员工。

四、考核要素1.融合意识:是否能主动、有意识的借力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2.能力提升:是否能在个人成长纵线上达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3.责任感,进取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等;4.信息技术应用质量和效率等。

永吉县朝鲜族实验小学 信息技术应用2.0 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永吉县朝鲜族实验小学  信息技术应用2.0 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2.0校本研修实施方案永吉县朝鲜族实验小学一、指导思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

为了提升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和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根据《永吉县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工作规划》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二、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环境现状(一)发展优势1.学校现处于多媒体教学环境。

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全部参加了信息化技术应用 1.0能力提升培训,并取得证书。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应用。

2.技术硬件基本满足教师学习需求。

学校共6个教学班级,均配有电脑、电子白板、采编仪等,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了信息技术硬件辅助设施。

学校微机室配备学生电脑21台,满足了学生每人都有电脑上课的学习需求。

教师办公室保证了每人一台电脑。

3.校园网络畅通,WIFI全覆盖,能够充分满足师生上网需求。

4.全校教师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二)劣势分析1.年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停滞不前。

近年来,学校中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我提升认识不够,满足于现状,对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的技能学习很少,很多软件工具不会使用。

2.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

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比较难以接受新鲜事物,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低。

3.信息技术应用硬件环境薄弱。

学校现有信息技术硬件设施设备总体较差,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化教学需要。

缺少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

三、目标任务(一)总目标以中国教师研修网为主要平台,以课堂教学为实践基地,依托学校校本研修项目的建设,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采用整校推进的混合式研修新模式,以提升个人能力,更新教学方法为主要目的,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科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考核方案
永吉县朝鲜族实验小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精神,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施策相结合。

在科学设计、合理统筹安排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师需求,分类分层分科培训,支持、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

坚持应用驱动与过程调控相结合。

明确提升工程实施路径及环节,学、练、用、评一体,进行动态管理与过程调控,及时进行评价、反思与总结,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创新。

坚持所学为所用,测评助学,使信息技术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坚持整校考核、重在达标,发展为本。

将校本应用考核工作与学校信息化教学制度建设相结合,与学校发展相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

二、考核内容
根据上级要求,校本应用考核侧重“整校推进”考核,重点考核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信息化教学教研制度、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情况、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课
堂以及教师微能力通过率等。

学校将针对以上内容逐一落实。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制定科学性和有效性
组建管理团队。

管理团队要在准确评估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以及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理论,瞄准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科学制定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确定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主题及教师校本研修计划,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各项制度,确保学校提升工程2.0培训规划得到有效落实。

(二)校本研修规划设计的针对性和教师微能力选择的合理性和发展性。

根据本校信息化教学发展实际和规划目标,制定校本研修规划,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规范》中选取9项微能力作为校本研修主要内容,选取的内容要涵盖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

指导教师选择三项微能力,要涵盖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四个维度中的三个维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校本研修活动,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三)校本研修活动组织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常态化和普遍化
的校本教研活动。

在骨干引领、学科联动、互帮互学、整体提升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应用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教学软件等,开展教学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推动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学校校本研修工作坊、研修社区等,利用线上资源,结合线下研讨,打造“技术创新课堂”,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情况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中确定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四个维度的8-10项微能力为考核重点。

教师根据所选的微能力,参加三项微能力(至少覆盖三个维度)考核。

(五)教研示范引领和互帮互学情况
以学校教研活动为契机,以微能力提升为重点,每学期开展“互联网+小班化”研讨课、展示课等活动,从而达到教师间幅射带动和学习借鉴。

(六)教师的微能力合格率等情况
通过学校审核、互学互评、专家认证达成线上线下50
学时培训学习任务。

(七)校内培训资源建设情况
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活动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优质课大赛、县域练功竞赛、教师微能力优秀成果评选等活动相融合,遴选能破解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优质培训资源,校内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引领教师信息化教学发展。

三、考核实施
(一)制定《永吉县朝鲜族实验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考核方案》。

教师微能力考核采用“校本自测——教师互学互评——县区校本应用考核”的路径。

校本自测是指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依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学科教学特点或自身的岗位职责,借助一定的平台工具,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确定的标准,对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诊断。

教师互学互评是指教师完成50学时(线下实践不少于25学时)后,向校本实践考核平台提交成果证明,在成果提交前,须依据平台的提示,对他人提交的成果进行评价。

校本应用考核是指由县区组建考核专家团队,通过考核平台对教师提交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教师的能力考核侧重于评估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教
学情境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等,教师提供的证据应符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校本应用考核规范》要求。

要严格证据的有效性,凡提供的证据未包含教师本人的影像的或不能确定是教师本人制作的,应视为无效证据。

在组织能力考核过程中,要对信息技术应用证据进行综合评分。

得分在80-100分的,可评为优秀等次;得分在60-80分的,可评为合格等次;得分在60分以下的,应为不合格等次。

教师最终考核成绩由教师互评、专家评价两个部分构成。

通过校本应用考核的教师,可在省管理平台中自主打印校本应用考核证书。

校本应用考核工作由教育局统筹,教师进修学校与中小学校联合组建校本考核专家团队具体负责学校的校本应用考核工作。

五、考核测评办法
(一)线上考评
总计50分,负责人:江波裴明顺
1.观看课程25
2.校本活动10
3.提交成果15
(二)实践测评
总计50分,负责人:朱晶艳
1.互学互评10
2.成果认证30
3.校本实践10
(三)实践测评具体要求
1.提交一份在信息技术能力支持下创作的教育教学成果一份。

要求:必须原创。

2.参与在信息技术能力支持下的教育教学竞赛活动1次,并获奖。

例如:
A学校“互联网+小班化”课例分析研讨课活动
b学校微课制作竞赛活动
c“互联网+小班化”展示课活动
d“核心素养导向的个性化深度学习”课堂观摩会活动
e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六、考核管理
以校本应用考核为契机,不断提高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一)学校要做好校本应用考核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要以校本应用考核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手段,通过校本研修活动设计,督促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教师信息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推进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应用,提
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

(二)学校要做好参训教师校本应用考核工作。

重点做好教师学习记录与评价、校本自测、教师互学互评工作;要加强教师校本应用考核与所选课程模块的一致性管理,确保有效选学。

(三)校本应用考核应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按照规定程序和有关要求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