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9章《投影与视图》课堂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9章《投影与视图》课堂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9章《投影与视图》课堂教案一. 教材分析《投影与视图》这一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投影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投影方式来得到物体的视图。

内容主要包括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的概念,三视图的绘制方法等。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几何知识,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空间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一部分学生可能对空间图形的理解和想象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投影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

2.学会通过不同的投影方式来得到物体的视图,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投影的性质和特点2.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3.三视图的绘制方法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实物投影和视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实物模型3.绘图工具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实物投影和视图,让学生感受投影和视图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投影方式,引导学生总结投影的性质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物,通过实际操作来绘制该实物的三视图。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答疑。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投影与视图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提高。

2019年度版本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投影第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度版本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投影第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1投影第1课时【授课目的】知识技术目标:认识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看法认识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差异、学会关注生活中相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妄图识.过程性目标:经历研究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过程,自主研究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差异.感神态度目标: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相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妄图识.【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色难点: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授课过程】一、创立情境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准时辰的仪器,它由“晷面”与“晷针”组成,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搬动,聪颖的祖先以此来显示时辰.(教师出示图片,引入新课.学生观察思虑,初步感知.)设计妄图:经过介绍日晷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知投影,为本节课学习做好铺垫.二、研究归纳1.影子随处可见,请问你能举出生活中关于物体在光辉的照射下形成影子的实例吗?投影定义:一般地,用光辉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或墙壁)上获取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辉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2.观察以下列图片,你认为太阳光辉有什么特色?太阳离我们特别遥远,太阳光辉可以看作平行光辉,像这样的由平行光辉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3.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辉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比方,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中心投影.(教师引导学生英勇举出身边的例子.小组内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投影及相关的看法.教师投影,引导学生观察、解析,归纳平行投影的看法.教师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识记中心投影.学生观察,理解记忆中心投影.)设计妄图:让学生亲自观察、解析、研究出结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三、新知应用例1以下列图,图(1),图(2)表示两根标杆在同一时辰的投影.请在图中画出形成投影的光辉,它们是平行投影还是中心投影?并说明原由.解:分别连接标杆的顶端与投影上的对应点(如图).很明显,图(1)的投影线互相平行,是平行投影.图(2)的投影线能订交于一点,是中心投影.例2如图是一棵小树在路灯下的影子.请画出形成树影的光辉,确定光源的地址.解:如图,连接CB,并延长订交路灯杆于点O,则OC就是形成树影的光辉,点O就是光源所在的地址.(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解析解决,师生共同议论.学生试一试解析,小组内交流后,解决例题.教师投影例2,学生作图解决.)设计妄图:经过设置例题,达到牢固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应妄图识和能力.四、检测反响1.如图是一根电线杆在一天中不同样时辰的影长图,试按其一天中发生的先后序次排列,正确的选项是(B)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2.皮影戏中的皮影是由中心投影获取的.3.当你走向路灯时,你的影子在你的后边,并且影子越来越短.4.星期六王明和他的哥哥到公园闲步,哥哥的身高是170 cm,在阳光下的影长为68 cm,王明的身高是160 cm,则此时王明的影长为64cm.5.当一个圆平行于投影面时,它的正投影的形状是圆;当一个圆倾斜于投影面时,它的正投影的形状是椭圆;当一个圆垂直于投影面时,它的正投影的形状是线段,其长度等于圆的直径长.五、课堂小结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差异与联系差异联系光辉物体与投影面平行时的投影平行投影平行的投射线全等都是物体在光辉的照射下,在某个平面内形成的影子.(即都是投影)中心投影从一点出发的投射线放大(位似变换)六、板书设计课题:29.1投影第1课时投影中心投影平行投影联系与差异例题。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9章《投影与视图》课堂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9章《投影与视图》课堂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9章《投影与视图》课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9章《投影与视图》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介绍投影的概念、分类以及投影的基本性质。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投影在数学、物理、艺术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投影的概念和分类2.正投影和斜投影3.投影的基本性质4.平行投影5.中心投影6.投影变换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投影概念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实例,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投影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投影的性质和变换。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投影的概念、分类和基本性质。

2.掌握正投影和斜投影的特点。

3.能够运用投影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投影的概念和分类。

2.投影的基本性质。

3.投影变换。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投影的概念和性质。

2.运用讲解法,详细讲解投影的分类、基本性质和变换规律。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投影知识。

4.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投影仪、实物模型、多媒体动画。

2.投影习题、测验题。

3.投影实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投影的概念。

例如,用一个三角形模型在灯光下投影,让学生观察投影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讲解投影的分类,包括正投影和斜投影。

通过示例,使学生了解正投影和斜投影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投影练习,掌握投影的基本性质。

例如,让学生根据给定的物体,画出其正投影和斜投影。

4.巩固(10分钟)讲解投影变换,包括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

2019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2三视图(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2三视图(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9.2 三视图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2.会利用三视图计算立体图形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过程性目标: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先让学生由物体的三视图想象出物体的立体图形,再由物体的立体图形进一步画出展开图.情感态度目标:1.了解将三视图转换成立体图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有重要的实用价值.2.在探究三视图向立体图形转换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奇异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难点: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形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六个小正方体,搭一个几何体,然后让学生画出几何体的俯视图,并选择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并在黑板上画出俯视图(如图),教师在正方体上标上数字并说明数字含义.问:能不能根据上面的俯视图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看哪些同学速度快.二、探索归纳探究问题——怎样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活动一运用关系,描述图形根据下图中的三视图,说出几何体的名称.解:(1)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视图都是矩形,可以想象出:整体是长方体,如图(1)所示.(2)从正面、侧面看立体图形,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从上面看,视图是圆;可以想象出:整体是圆锥,如图(2)所示.●活动二合作交流,归纳步骤由三视图解决几何体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想象:根据各视图想象从各个方向看到的几何体形状;定形:综合确定几何体的形状;定大小位置:根据三个视图“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关系,确定轮廓线的位置和大小.展开计算:根据物体的形状大小,进一步画出物体的展开图,然后计算.三、新知应用例4 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物体的形状.分析:由主视图可知,物体正面是正五边形;由俯视图可知,由上向下看到物体有两个面的视图是矩形,它们的交线是一条棱(中间的实线表示),可见到,另有两条棱(虚线表示)被遮挡;由左视图可知,物体左侧有两个面的视图是矩形,它们的交线是一条棱(中间的实线表示),可见到,综合各视图可知,物体的形状是正五棱柱.解:物体是正五棱柱形状的,如图所示.例5 某工厂要加工一批密封罐,设计者给出了密封罐的三视图(如图).请按照三视图确定制作每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图中尺寸单位:mm).分析:对于某些立体图形,沿着其中一些线(例如棱柱的棱)剪开,可以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展开图.在实际生产中,三视图和展开图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解决本题的思路是:先由三视图想象出密封罐的立体形状,再进一步画出展开图,然后计算面积.解:由三视图可知,密封罐的形状是正六棱柱(如图(左)).密封罐的高为50 mm,底面正六边形的直径为100 mm,边长为50 mm,图(右)是它的展开图.由展开图可知,制作一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为:6×50×50+2×6××50×50sin60°=6×502×≈27 990(mm2)四、检测反馈1.教材第99页练习.2.下面是两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你分别说出它们描述的形状.(答案:四棱锥球)3.下面左边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对应的物体是右边的( )(答案:B)(教师引导、点拨、总结方法规律,对共性问题做好补充,组织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小组交流.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小组内交流.)五、课堂小结1.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根据三视图要描述几何体或实物原型时,必须将各视图对照起来看.2.一个摆好的几何体的视图是唯一的,但从视图反过来考虑几何体时,它有多种可能性.例如:正方体的主视图是正方形,但主视图是正方形的几何体有直三棱柱、长方体、圆柱等.3.对于较复杂的物体,有三视图想象出物体的原型,应搞清三个视图之间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对应关系.六、板书设计。

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29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29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复习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本节复习,使学生对本章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2、通过习题演练,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点的目的。

3、认识本节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学习重点】掌握本章知识点。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本章知识点。

【知识梳理】师生共同勾勒出本章知识框架图:【知识归纳】1.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由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由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投影线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做正投影.[注意] (1)在实际制图中,经常采用正投影.(2)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3)阳光下同一时刻不同物体及影长与光线构成的三角形相似.2.视图三视图是、、的统称.三视图位置有规定,主视图要在,它的下方应是,坐落在右边.三视图的对应规律主视图和俯视图;主视图和左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知识运用】1、李刚同学拿一个矩形木框在阳光下摆弄,矩形木框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 D )2、学校里旗杆的影子整个白天的变化情况是( B )A、不变B、先变短后变长C、一直在变短D、一直在变长3、晚上,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灯的过程,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B )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4、如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D )A、5B、6C、7D、8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A 。

6、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视图:7、(1)一木杆按如图1所示的方式直立在地面上,请在图中画它在阳光下的影子(用线段CD表示)(2)图2是两根标杆及它们在灯光下的影子。

请在图中画出光源的位置(用点P表示)并在图中画出人在此光源下的影子(用线段EF表示)【知识晋级】1.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多少?(答案:120)2.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的方格中的字母和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体的个数,求x,y的值.(答案:x=1或x=2,y=3)14.由几个小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求组成几何体的小立方体个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答案:12个,7个)【课后小结】(1)我们常说的三种视图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2)三视图位置有规定,主视图要在,俯视图应在,左视图要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视图、投影等知识。

这一章节的内容既巩固了学生以前所学的几何知识,又为后续的立体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投影的概念和分类2.正投影和斜投影3.视图的概念和分类4.一视图、二视图、三视图的画法5.几何体的三视图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对几何图形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但投影与视图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另外,学生对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性质。

2.让学生掌握视图的分类,学会画一视图、二视图、三视图。

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投影的概念和分类2.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性质3.视图的画法4.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展示投影与视图的概念和性质。

2.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画一视图、二视图、三视图,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投影仪、实物、模型等教学道具。

2.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测试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和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初步认识投影和视图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PPT,详细讲解投影的分类、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性质,以及视图的分类和画法。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几何体,分别画出它的三视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他们对于投影与视图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章 视图与投影 投影 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章 视图与投影  投影 教学设计

第29章视图与投影 29、1 投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差不多具有一定的关于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知识,同时差不多数次接触过“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内容,对投影和视图的知识已有初步的朦胧的了解,只是还没有明确的接触过一些基本的名词术语(投影,正投影),对有关规律还缺乏归纳总结。

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例子说明有关概念,不需要给出这些概念的严格的抽象的定义、【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新教材第九册(下)第29章的第一节。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三学段(7~9年级)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关于“视图与投影”的教学目标而具体设计的。

“投影原理”是绘制视图的基础,通过投影建立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间的联系,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本套教科书中,从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图形认识初步”开始,就不断的出现了有关视图的一些内容,只是在本节之前一直没有正式出现投影和视图的概念。

本节在学生已有有关投影的初步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通过一些简单的物体的投影说明有关概念,归纳基本规律,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再次提升,并结合具体问题进一步培养运用几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是为进一步研究视图作准备的,后面将要学习的三视图是同一物体在有特定位置关系的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同时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必须是垂直的。

本节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对投影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

1、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正投影的含义,能依照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2、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投影的有关概念,能依照光线的方向辨认物体的投影;⑵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⑶了解物体正投影的含义,能依照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2、过程与方法⑴在探究物体与其投影关系的活动中,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互转化的关系,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1投影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1投影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1.以丰富的实例为背景,认识投影与视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2.会在投影面上画出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及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3.理解视图的概念,探索三视图中三个视图间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4.会画简单几何体及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5.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6.通过制作立体模型的课题学习,进一步加强对投影与视图的认识.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受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及正投影,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2.通过具体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观察、操作、猜想、讨论、合作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三视图中各部分之间位置及大小的对应关系,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4.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使学生能根据物体的三视图还原出物体的形状,进一步认识物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关系.5.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投影与视图学习的好奇心,加强动手动脑、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1.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与视图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探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3.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4.通过探究物体的三视图,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5.在探究三视图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和简单物体的三视图.投影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而三视图又是特殊投影的产物,投影与三视图的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平台,空间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观念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本章内容在数学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前边学习过“图形的初步知识”“图形和变换”等几何知识,在此基础上本章继续研究“投影与视图”,它是反映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也为高中学习立体几何做了铺垫.教材以生活实例出发,引出投影的概念,观察分析不同的投影,得到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然后以探究正方形的影子为例,得到平行投影中正投影的概念,而物体三个方向上的正投影就是该物体的三视图,教材最后探究“由物到图”和“由图到物”,两方面结合起来,就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是如何联系的.本章的知识内容不太多,编写本章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介绍投影与视图的知识,而是通过学习本章切实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重点】1.通过实例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含义及简单应用.2.会画基本几何体及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3.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的原型.【难点】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联系,通过典型实例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学中应重视借助直观模型或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克服立体几何知识不足的困难,在本章的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基础知识,但是学生此前缺乏对这些知识的系统学习,只是有一些感性认识,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的做法是选择一些实例或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由直观认识结合实例了解空间关系,降低学习本章内容的难度,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是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很明显,关于投影和视图的知识是从实际需要(建筑、制造等)中产生的,它们与实际问题联系非常紧密.在本章之前,学生已经数次接触过和几何图形有关的平面图形知识及简单立体图形,对投影和视图的知识已有初步的、朦胧的了解,只是还没有明确接触过一些基本名词术语,对有关基本规律还缺乏归纳总结.所以在本章的学习中,以生活实例为载体,通过观察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抽象出有关概念和性质.实际教学要比教科书有更大的灵活性,教学中要动态地展示模型,直接面对学生授业解惑,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因此,建议教学中在上述问题的处理上,能注意结合实物模型,充分利用直观演示,达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高.29.1投影2课时29.2三视图2课时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1课时单元概括整合1课时29.1投影1.通过实践探索,了解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及正投影的概念.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含义,认识两者之间的区别.3.会在投影面上画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4.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受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及正投影,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2.通过具体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投影学习的好奇心,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1.通过感受生活中的投影现象,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实物演示和多媒体教学,把抽象问题直观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悟数学知识的奇妙无穷.3.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探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4.通过探究正投影的性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1.通过实例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含义及简单应用.2.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难点】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及正投影.第课时1.通过实践探索,了解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含义,认识两者之间的区别.3.会在投影面上画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受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2.认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区别与联系,发展空间想象能力.1.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2.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难点】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导入一:【师生活动】教师课件展示“鸟巢”“水立方”等建筑图片,学生观察欣赏.导入二:你看过皮影戏吗?皮影戏又名“灯影子”,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关中地区非常流行.皮影戏演出简便,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细腻,活跃于广大农村,深受农民的欢迎.【师生活动】教师课件展示图片,学生欣赏图片,有条件的可以放映电影《小兵张嘎》部分片段——小胖墩和他父亲在日军炮台内为日本人表演皮影戏,简单介绍有关皮影戏的知识,导出本节课的课题.导入三:北京故宫中的日晷闻名世界,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它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晷面”与“晷针”组成,太阳光照在日晷中轴上产生投影,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子长度发生变化,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移动,聪明的古人以此来显示时刻.【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图片,引入新课,学生观察思考,初步感知投影的概念.[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大家熟悉的名建筑导出本章内容,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本章的兴趣.学生通过观看电影片段或欣赏图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数学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对皮影和日晷的介绍,让学生初步感知投影的概念,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一、认识概念思路一【师生活动】(1)学生举出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形成影子的例子,教师点评.(2)教师出示投影图片,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投影现象.(3)学生尝试总结什么是投影,互相补充,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课件展示图片:【结论】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师生活动】(1)教师展示探照灯发出的光线图片,学生观察.(2)学生思考:探照灯发出的光线与灯泡发出的光线是否相同?太阳光线与哪种光线相同?(3)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归纳,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然后归纳有关概念.【结论】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中的光线.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例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简称日影)就是平行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例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中心投影.思路二【思考】(1)物体在日光或灯光的照射下会形成影子,影子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本身、照射光线、形成影子的平面)(2)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吗?【师生活动】教师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同思路一),学生观察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结论,给出投影的一些概念.【结论】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分别用探照灯和灯泡作为光源,在教室的墙面上形成三角尺的影子.【思考】(1)探照灯的光线与灯泡发出的光线有什么不同?(2)太阳光与哪种光线相同?【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归纳概念.【结论】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中的光线.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例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简称日影)就是平行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例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中心投影.[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感知数学概念的形成来源于生活,通过观察、思考,抽象出有关概念,对投影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而且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二、共同探究【思考】(1)如图(1)是同一时刻的两棵树及其影子,请你在图中画出形成树影的光线,并判断它是太阳光线还是灯光的光线.若是灯光的光线,请确定光源的位置.(2)请判断如图(2)的两棵树的影子是在太阳光下形成的还是在灯光下形成的,并画出同一时刻旗杆的影子(用线段表示).(3)通过上边的练习,请观察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后交流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共同归纳.【课件展示】【课件展示】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设计意图]通过解决设计的练习,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得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不仅加深了对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三、例题讲解(1)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AB ,如图(1),杆长为2m .①当阳光垂直照射地面时,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什么图形?②当阳光与地面的倾斜角为60°时,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什么图形?并画出投影示意图.(2)一个正方形纸板ABCD 和投影面平行(如图(2)),投影线和投影面垂直,点C 在投影面上的对应点为C',请画出正方形纸板的投影示意图.教师引导分析:(1)当阳光垂直照射地面时,点A 的影子落在什么地方?(2)当阳光与地面的倾斜角为60°时,点A 的影子落在什么地方?(3)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锐角和一直角边,怎样求出三角形的另一直角边?(4)当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时,如何画出顶点A ,B ,C ,D 的投影?【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完成画图及求解,小组代表展示成果,教师点评. 解:(1)①当阳光垂直照射地面时,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一个点.因为标杆与地面垂直,阳光垂直照射地面时与标杆平行,使得影子与点B 重合.②当阳光与地面的倾斜角为60°时,如图(3).在Rt △ABC 中,∠ACB =60°,AB =2,∵tan ∠ACB =AA AA =√3,∴BC =√3=2√33. ∴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长为2√33m 的线段,如图(3)的BC.(2)因为纸板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和投影面垂直,所以分别过点A,B,D作投影面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B',D',顺次连接A',B',C',D'即可.如图(4)为所画的投影.[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教学进一步加深对投影的理解和掌握,在巩固所学的知识的同时,为下节课的正投影做铺垫,通过分析、思考、交流、解答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拓展](1)光线移动时,物体影子的大小、方向也随着变化,物体的形状与影子的形状有密切的联系.(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我们可以由投影与物体确定光线方向.(3)平行投影的应用:①根据阳光下影子的大小、位置的变化判断时刻的不同;②已知一个物体及其在阳光下的影子,可作出同一时刻另一个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③根据物高和影长的关系可以求物高或影长.(4)中心投影的应用:①根据点光源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物体及影子的情况判断点光源的位置;②已知点光源的位置,可以画物体在点光源下的影子.1.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2.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中的光线.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3.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1.平行投影中的光线是()A.平行的B.聚成一点的C.不平行的D.向四面八方发散的2.下列投影中属于中心投影的是()A.阳光下跑动的运动员的影子B.阳光下木杆的影子C.阳光下汽车的影子D.路灯下行人的影子3.下图是小红在某天四个时刻看到一根木棒及其影子的情况,那么她看到的先后顺序是.4.下列影子:①阳光下遮阳伞的影子;②灯光下小明读书的影子;③阳光下大树的影子;④阳光下农民锄地的影子;⑤路灯下木杆的影子.其中属于平行投影的是,属于中心投影的是.5.某一广告牌PQ旁有两根直立的木杆AB和CD,某一时刻在太阳光下,木杆CD的影子刚好不落在广告牌PQ上.(1)在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线CE及木杆AB的影子BF;(2)若AB=5米,CD=3米,CD到PQ的距离DQ的长为4米,求此时木杆AB的影长.【答案与解析】1.A 解析:平行投影中的光线是平行的.故选A.2.D 解析:中心投影的光源为点光源,平行投影的光源为阳光、探照灯光等平行光,在各选项中只有D选项中的投影为中心投影.故选D.3.④③①②解析:根据平行投影的特点以及北半球影长的规律可知影子由长变短再变长.故填④③①②.4.①③④②⑤解析:①阳光下遮阳伞的影子;③阳光下大树的影子;④阳光下农民锄地的影子都是太阳光线形成的影子,故属于平行投影.②灯光下小明读书的影子及⑤路灯下木杆的影子都是灯光形成的影子.故属于平行投影的是①③④,属于中心投影的为②⑤.5.解:(1)如图.(2)设木杆AB的影长BF为x米.由题意,得5A =34,解得x=203.答:此时木杆AB的影长是203米.第1课时1.认识概念平行投影中心投影2.共同探究3.例题讲解例题一、教材作业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光线都是平行的B.太阳光线是平行的C.同一组物体的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是相同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2.在同一时刻,两根长度不等的竹竿置于阳光之下,但它们的影长相等,那么这两根竹竿的相对位置是()A.两根都垂直于地面B.两根平行斜插在地上C.两根竹竿不平行D.一根倒在地上3.下列投影不是中心投影的是()4.如图,晚上小亮在路灯下散步,在小亮由A处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短后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5.下列结论正确的有()①同一时刻物体在阳光照射下影子的方向是相同的;②物体在任何光线照射下影子的方向都是相同的;③物体在路灯照射下,影子的方向与路灯的位置有关;④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影子的长短仅与物体的长短有关.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小华为了测量所住楼房的高度,他请来同学帮忙,测得同一时刻他自己的影长和楼房的影长分别是0.5米和15米,已知小华的身高为1.6米,那么他所住楼房的高度为米.7.如图,光源P在横杆AB的正上方,AB在灯光下的影子为CD,AB∥CD,AB=2m,CD=6m,点P到CD的距离是2.7m,则AB与CD之间的距离是m.8.如图,赵亮同学想利用影长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在某一时刻直立1米长的标杆测得其影长为1.2米,同时旗杆的影子一部分在地面上,另一部分在某一建筑的墙上,分别测得其长度分别为9.6米和2米,则学校旗杆的高度为米.9.如图,AB和DE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5m,某一时刻AB在阳光下的投影BC= 3m.(1)请在图中画出此时DE在阳光下的投影;(2)在测量AB的投影时,同时测量出DE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6m,请你计算DE的长.10.如图,小华、小军、小丽同时站在路灯下,其中小军和小丽的影子分别是AB,CD.(1)请你在图中画出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用点P表示);(2)画出小华此时在路灯下的影子(用线段EF表示).【能力提升】11.三角尺在灯泡O的照射下在墙上形成影子(如图).现测得OA=20cm,OA'=50cm,这个三角尺的周长与它在墙上形成的影子的周长的比值是.12.如图,小明在A时测得某树的影长为2m,B时又测得该树的影长为8m,若两次日照的光线互相垂直,则树的高度为m.13.如图,光源L距地面(LN)8米,距正方形顶端(LM)2米,已知在光源照射下,正方形在左侧的影子BE长5米,求正方形在右侧的影子CF的长.【拓展探究】14.如图,王琳同学在晚上由路灯A走向路灯B,当他行到P处时发现,他在路灯B下的影长为2米,且恰好位于路灯A的正下方,接着他又走了6.5米到Q处,此时他在路灯A下的影子恰好位于路灯B的正下方.(已知王琳身高1.8米,路灯B高9米)(1)标出王琳站在P处在路灯B下的影子;(2)计算王琳站在Q处在路灯A下的影长;(3)计算路灯A的高度.【答案与解析】1.B解析:只有平行投影的光线是平行的,而中心投影的光线是不平行的,故A错误;太阳光线是平行的,B正确;根据平行投影及中心投影的定义及特点知同一组物体的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是不相同的,故C错误;因为B选项正确,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B.2.C解析:在同一时刻,两根长度不等的竹竿置于阳光之下,但它们的影长相等,那么这两根竹竿不平行.故选C.3.D解析:分别连接头顶和影子的端点,A,B,C中的两条光线交于一点,是中心投影,D中的两条光线平行,是平行投影.故选D.4.C解析:因为小亮由A处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离光源是由远到近再到远的过程,所以他在地上的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选C.5.B解析:①因为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所以同一时刻物体在阳光照射下,影子的方向是相同的,故①正确;②物体在灯光的照射下影子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置有关,故②错误;③物体在路灯照射下,影子的方向与路灯的位置有关,故③正确;④物体在点光源的照射下,影子的长短与物体的长短和光源的位置有关,故④错误.所以正确的有2个.故选B.6.48解析:如图,易证△ABC∽△DEF,则有AC∶BC=DF∶EF,解得DF=48米.7. 1.8解析:∵AB ∥CD ,∴△PAB ∽△PCD ,∴AB ∶CD =点P 到AB 的距离∶点P 到CD 的距离.∴2∶6=点P 到AB 的距离∶2.7,∴点P 到AB 的距离为0.9m,则AB 与CD 之间的距离为2.7-0.9=1.8(m).8. 10解析:如图,作DE ⊥AB 于点E .根据题意得AA AA =11.2,即AA 9.6=11.2,解得AE =8米,则AB =AE +BE =8+2=10(米).即旗杆的高度为10米.9.解:(1)如图,连接AC ,过点D 作DF ∥AC ,交直线BC 于点F ,线段EF 即为DE 的投影.(2)∵AC ∥DF ,∴∠ACB =∠DFE.∵∠ABC =∠DEF =90°,∴△ABC ∽△DEF ,∴AA AA =AA AA ,∴5AA =36, ∴DE =10m .10.解:如图.(1)点P 为所求的点. (2)EF 为小华此时在路灯下的影子.11.25解析:由题意知三角尺与其影子相似,它们周长的比就等于相似比.因为AA AA '=2050=25,所以三角尺的周长与它在墙上形成的影子的周长的比值是25. 12.4解析:如图,过点C 作CD ⊥EF .由题意,得△EFC 是直角三角形,且∠ECF =90°.又∠EDC =∠CDF =90°,∴∠E +∠ECD =∠ECD +∠DCF =90°,∴∠E =∠DCF ,∴Rt △EDC ∽Rt △CDF ,则有AA AA =AA AA ,即DC 2=ED ·FD ,代入数据可得DC 2=16,则DC =4m .13.解:由题意知四边形DEFG 是正方形,且LN ⊥BC ,∴DG ∥EF ,MN =DE =FG ,四边形DENM 与四边形MNFG 是矩形,∴△DLM ∽△BLN ,∴AA AA +AA =AA AA ,解得DM =53,∴MG =133,同理,AA AA +AA =AA AA ,解得FC =13.∴正方形在右侧的影子CF 的长为13米.14.解:(1)线段CP 为王琳站在P 处在路灯B 下的影子.(2)由题意得Rt △CEP ∽Rt △CBD ,∴AA AA =AA AA ,∴1.89=22+6.5+AA,解得QD =1.5,即影长为1.5米. (3)由题意得Rt △DFQ ∽Rt △DAC ,∴AA AA =AA AA ,∴1.8AA =1.51.5+6.5+2,解得AC =12.答:路灯A 的高度为12米.本节课由鸟巢、水立方等建筑实物图片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学生欣赏皮影和日晷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导出本节课的课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欲望.结合生活中的影子图片,感知投影的概念,并观察不同的投影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归纳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师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画出图形,共同探究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加深对有关投影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培养了归纳总结能力,并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投影的有关概念,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观察、思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感知投影、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概念,课堂上学生气氛活跃,回答问题积极,但是。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1投影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1投影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1.以丰富的实例为背景,认识投影与视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2.会在投影面上画出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及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3.理解视图的概念,探索三视图中三个视图间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4.会画简单几何体及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5.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6.通过制作立体模型的课题学习,进一步加强对投影与视图的认识.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受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及正投影,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2.通过具体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观察、操作、猜想、讨论、合作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三视图中各部分之间位置及大小的对应关系,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4.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使学生能根据物体的三视图还原出物体的形状,进一步认识物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关系.5.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投影与视图学习的好奇心,加强动手动脑、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1.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与视图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探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3.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4.通过探究物体的三视图,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5.在探究三视图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和简单物体的三视图.投影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而三视图又是特殊投影的产物,投影与三视图的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平台,空间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观念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本章内容在数学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前边学习过“图形的初步知识”“图形和变换”等几何知识,在此基础上本章继续研究“投影与视图”,它是反映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也为高中学习立体几何做了铺垫.教材以生活实例出发,引出投影的概念,观察分析不同的投影,得到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然后以探究正方形的影子为例,得到平行投影中正投影的概念,而物体三个方向上的正投影就是该物体的三视图,教材最后探究“由物到图”和“由图到物”,两方面结合起来,就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是如何联系的.本章的知识内容不太多,编写本章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介绍投影与视图的知识,而是通过学习本章切实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重点】1.通过实例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含义及简单应用.2.会画基本几何体及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3.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的原型.【难点】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联系,通过典型实例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学中应重视借助直观模型或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克服立体几何知识不足的困难,在本章的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基础知识,但是学生此前缺乏对这些知识的系统学习,只是有一些感性认识,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的做法是选择一些实例或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由直观认识结合实例了解空间关系,降低学习本章内容的难度,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是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很明显,关于投影和视图的知识是从实际需要(建筑、制造等)中产生的,它们与实际问题联系非常紧密.在本章之前,学生已经数次接触过和几何图形有关的平面图形知识及简单立体图形,对投影和视图的知识已有初步的、朦胧的了解,只是还没有明确接触过一些基本名词术语,对有关基本规律还缺乏归纳总结.所以在本章的学习中,以生活实例为载体,通过观察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抽象出有关概念和性质.实际教学要比教科书有更大的灵活性,教学中要动态地展示模型,直接面对学生授业解惑,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因此,建议教学中在上述问题的处理上,能注意结合实物模型,充分利用直观演示,达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高.29.1投影2课时29.2三视图2课时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1课时单元概括整合1课时29.1投影1.通过实践探索,了解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及正投影的概念.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含义,认识两者之间的区别.3.会在投影面上画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4.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受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及正投影,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2.通过具体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投影学习的好奇心,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1.通过感受生活中的投影现象,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实物演示和多媒体教学,把抽象问题直观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悟数学知识的奇妙无穷.3.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探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4.通过探究正投影的性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1.通过实例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含义及简单应用.2.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难点】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及正投影.第课时1.通过实践探索,了解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含义,认识两者之间的区别.3.会在投影面上画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受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2.认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区别与联系,发展空间想象能力.1.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2.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难点】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导入一:【师生活动】教师课件展示“鸟巢”“水立方”等建筑图片,学生观察欣赏.导入二:你看过皮影戏吗?皮影戏又名“灯影子”,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关中地区非常流行.皮影戏演出简便,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细腻,活跃于广大农村,深受农民的欢迎.【师生活动】教师课件展示图片,学生欣赏图片,有条件的可以放映电影《小兵张嘎》部分片段——小胖墩和他父亲在日军炮台内为日本人表演皮影戏,简单介绍有关皮影戏的知识,导出本节课的课题.导入三:北京故宫中的日晷闻名世界,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它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晷面”与“晷针”组成,太阳光照在日晷中轴上产生投影,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子长度发生变化,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移动,聪明的古人以此来显示时刻.【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图片,引入新课,学生观察思考,初步感知投影的概念.[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大家熟悉的名建筑导出本章内容,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本章的兴趣.学生通过观看电影片段或欣赏图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数学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对皮影和日晷的介绍,让学生初步感知投影的概念,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一、认识概念思路一【师生活动】(1)学生举出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形成影子的例子,教师点评.(2)教师出示投影图片,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投影现象.(3)学生尝试总结什么是投影,互相补充,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课件展示图片:【结论】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师生活动】(1)教师展示探照灯发出的光线图片,学生观察.(2)学生思考:探照灯发出的光线与灯泡发出的光线是否相同?太阳光线与哪种光线相同?(3)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归纳,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然后归纳有关概念.【结论】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中的光线.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例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简称日影)就是平行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例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中心投影.思路二【思考】(1)物体在日光或灯光的照射下会形成影子,影子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本身、照射光线、形成影子的平面)(2)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吗?【师生活动】教师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同思路一),学生观察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结论,给出投影的一些概念.【结论】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分别用探照灯和灯泡作为光源,在教室的墙面上形成三角尺的影子.【思考】(1)探照灯的光线与灯泡发出的光线有什么不同?(2)太阳光与哪种光线相同?【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归纳概念.【结论】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中的光线.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例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简称日影)就是平行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例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中心投影.[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感知数学概念的形成来源于生活,通过观察、思考,抽象出有关概念,对投影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而且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二、共同探究【思考】(1)如图(1)是同一时刻的两棵树及其影子,请你在图中画出形成树影的光线,并判断它是太阳光线还是灯光的光线.若是灯光的光线,请确定光源的位置.(2)请判断如图(2)的两棵树的影子是在太阳光下形成的还是在灯光下形成的,并画出同一时刻旗杆的影子(用线段表示).(3)通过上边的练习,请观察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后交流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共同归纳.【课件展示】【课件展示】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设计意图]通过解决设计的练习,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得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不仅加深了对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三、例题讲解(1)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AB ,如图(1),杆长为2m .①当阳光垂直照射地面时,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什么图形?②当阳光与地面的倾斜角为60°时,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什么图形?并画出投影示意图.(2)一个正方形纸板ABCD 和投影面平行(如图(2)),投影线和投影面垂直,点C 在投影面上的对应点为C',请画出正方形纸板的投影示意图.教师引导分析:(1)当阳光垂直照射地面时,点A 的影子落在什么地方?(2)当阳光与地面的倾斜角为60°时,点A 的影子落在什么地方?(3)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锐角和一直角边,怎样求出三角形的另一直角边?(4)当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时,如何画出顶点A ,B ,C ,D 的投影?【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完成画图及求解,小组代表展示成果,教师点评. 解:(1)①当阳光垂直照射地面时,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一个点.因为标杆与地面垂直,阳光垂直照射地面时与标杆平行,使得影子与点B 重合.②当阳光与地面的倾斜角为60°时,如图(3).在Rt △ABC 中,∠ACB =60°,AB =2,∵tan ∠ACB =AA AA =√3,∴BC =√3=2√33. ∴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长为2√33m 的线段,如图(3)的BC.(2)因为纸板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和投影面垂直,所以分别过点A,B,D作投影面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B',D',顺次连接A',B',C',D'即可.如图(4)为所画的投影.[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教学进一步加深对投影的理解和掌握,在巩固所学的知识的同时,为下节课的正投影做铺垫,通过分析、思考、交流、解答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拓展](1)光线移动时,物体影子的大小、方向也随着变化,物体的形状与影子的形状有密切的联系.(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我们可以由投影与物体确定光线方向.(3)平行投影的应用:①根据阳光下影子的大小、位置的变化判断时刻的不同;②已知一个物体及其在阳光下的影子,可作出同一时刻另一个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③根据物高和影长的关系可以求物高或影长.(4)中心投影的应用:①根据点光源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物体及影子的情况判断点光源的位置;②已知点光源的位置,可以画物体在点光源下的影子.1.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2.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中的光线.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3.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1.平行投影中的光线是()A.平行的B.聚成一点的C.不平行的D.向四面八方发散的2.下列投影中属于中心投影的是()A.阳光下跑动的运动员的影子B.阳光下木杆的影子C.阳光下汽车的影子D.路灯下行人的影子3.下图是小红在某天四个时刻看到一根木棒及其影子的情况,那么她看到的先后顺序是.4.下列影子:①阳光下遮阳伞的影子;②灯光下小明读书的影子;③阳光下大树的影子;④阳光下农民锄地的影子;⑤路灯下木杆的影子.其中属于平行投影的是,属于中心投影的是.5.某一广告牌PQ旁有两根直立的木杆AB和CD,某一时刻在太阳光下,木杆CD的影子刚好不落在广告牌PQ上.(1)在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线CE及木杆AB的影子BF;(2)若AB=5米,CD=3米,CD到PQ的距离DQ的长为4米,求此时木杆AB的影长.【答案与解析】1.A 解析:平行投影中的光线是平行的.故选A.2.D 解析:中心投影的光源为点光源,平行投影的光源为阳光、探照灯光等平行光,在各选项中只有D选项中的投影为中心投影.故选D.3.④③①②解析:根据平行投影的特点以及北半球影长的规律可知影子由长变短再变长.故填④③①②.4.①③④②⑤解析:①阳光下遮阳伞的影子;③阳光下大树的影子;④阳光下农民锄地的影子都是太阳光线形成的影子,故属于平行投影.②灯光下小明读书的影子及⑤路灯下木杆的影子都是灯光形成的影子.故属于平行投影的是①③④,属于中心投影的为②⑤.5.解:(1)如图.(2)设木杆AB的影长BF为x米.由题意,得5A =34,解得x=203.答:此时木杆AB的影长是203米.第1课时1.认识概念平行投影中心投影2.共同探究3.例题讲解例题一、教材作业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光线都是平行的B.太阳光线是平行的C.同一组物体的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是相同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2.在同一时刻,两根长度不等的竹竿置于阳光之下,但它们的影长相等,那么这两根竹竿的相对位置是()A.两根都垂直于地面B.两根平行斜插在地上C.两根竹竿不平行D.一根倒在地上3.下列投影不是中心投影的是()4.如图,晚上小亮在路灯下散步,在小亮由A处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短后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5.下列结论正确的有()①同一时刻物体在阳光照射下影子的方向是相同的;②物体在任何光线照射下影子的方向都是相同的;③物体在路灯照射下,影子的方向与路灯的位置有关;④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影子的长短仅与物体的长短有关.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小华为了测量所住楼房的高度,他请来同学帮忙,测得同一时刻他自己的影长和楼房的影长分别是0.5米和15米,已知小华的身高为1.6米,那么他所住楼房的高度为米.7.如图,光源P在横杆AB的正上方,AB在灯光下的影子为CD,AB∥CD,AB=2m,CD=6m,点P到CD的距离是2.7m,则AB与CD之间的距离是m.8.如图,赵亮同学想利用影长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在某一时刻直立1米长的标杆测得其影长为1.2米,同时旗杆的影子一部分在地面上,另一部分在某一建筑的墙上,分别测得其长度分别为9.6米和2米,则学校旗杆的高度为米.9.如图,AB和DE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5m,某一时刻AB在阳光下的投影BC= 3m.(1)请在图中画出此时DE在阳光下的投影;(2)在测量AB的投影时,同时测量出DE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6m,请你计算DE的长.10.如图,小华、小军、小丽同时站在路灯下,其中小军和小丽的影子分别是AB,CD.(1)请你在图中画出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用点P表示);(2)画出小华此时在路灯下的影子(用线段EF表示).【能力提升】11.三角尺在灯泡O的照射下在墙上形成影子(如图).现测得OA=20cm,OA'=50cm,这个三角尺的周长与它在墙上形成的影子的周长的比值是.12.如图,小明在A时测得某树的影长为2m,B时又测得该树的影长为8m,若两次日照的光线互相垂直,则树的高度为m.13.如图,光源L距地面(LN)8米,距正方形顶端(LM)2米,已知在光源照射下,正方形在左侧的影子BE长5米,求正方形在右侧的影子CF的长.【拓展探究】14.如图,王琳同学在晚上由路灯A走向路灯B,当他行到P处时发现,他在路灯B下的影长为2米,且恰好位于路灯A的正下方,接着他又走了6.5米到Q处,此时他在路灯A下的影子恰好位于路灯B的正下方.(已知王琳身高1.8米,路灯B高9米)(1)标出王琳站在P处在路灯B下的影子;(2)计算王琳站在Q处在路灯A下的影长;(3)计算路灯A的高度.【答案与解析】1.B解析:只有平行投影的光线是平行的,而中心投影的光线是不平行的,故A错误;太阳光线是平行的,B正确;根据平行投影及中心投影的定义及特点知同一组物体的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是不相同的,故C错误;因为B选项正确,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B.2.C解析:在同一时刻,两根长度不等的竹竿置于阳光之下,但它们的影长相等,那么这两根竹竿不平行.故选C.3.D解析:分别连接头顶和影子的端点,A,B,C中的两条光线交于一点,是中心投影,D中的两条光线平行,是平行投影.故选D.4.C解析:因为小亮由A处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离光源是由远到近再到远的过程,所以他在地上的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选C.5.B解析:①因为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所以同一时刻物体在阳光照射下,影子的方向是相同的,故①正确;②物体在灯光的照射下影子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置有关,故②错误;③物体在路灯照射下,影子的方向与路灯的位置有关,故③正确;④物体在点光源的照射下,影子的长短与物体的长短和光源的位置有关,故④错误.所以正确的有2个.故选B.6.48解析:如图,易证△ABC∽△DEF,则有AC∶BC=DF∶EF,解得DF=48米.7. 1.8解析:∵AB ∥CD ,∴△PAB ∽△PCD ,∴AB ∶CD =点P 到AB 的距离∶点P 到CD 的距离.∴2∶6=点P 到AB 的距离∶2.7,∴点P 到AB 的距离为0.9m,则AB 与CD 之间的距离为2.7-0.9=1.8(m).8. 10解析:如图,作DE ⊥AB 于点E .根据题意得AA AA =11.2,即AA 9.6=11.2,解得AE =8米,则AB =AE +BE =8+2=10(米).即旗杆的高度为10米.9.解:(1)如图,连接AC ,过点D 作DF ∥AC ,交直线BC 于点F ,线段EF 即为DE 的投影.(2)∵AC ∥DF ,∴∠ACB =∠DFE.∵∠ABC =∠DEF =90°,∴△ABC ∽△DEF ,∴AA AA =AA AA ,∴5AA =36, ∴DE =10m .10.解:如图.(1)点P 为所求的点. (2)EF 为小华此时在路灯下的影子.11.25解析:由题意知三角尺与其影子相似,它们周长的比就等于相似比.因为AA AA '=2050=25,所以三角尺的周长与它在墙上形成的影子的周长的比值是25. 12.4解析:如图,过点C 作CD ⊥EF .由题意,得△EFC 是直角三角形,且∠ECF =90°.又∠EDC =∠CDF =90°,∴∠E +∠ECD =∠ECD +∠DCF =90°,∴∠E =∠DCF ,∴Rt △EDC ∽Rt △CDF ,则有AA AA =AA AA ,即DC 2=ED ·FD ,代入数据可得DC 2=16,则DC =4m .13.解:由题意知四边形DEFG 是正方形,且LN ⊥BC ,∴DG ∥EF ,MN =DE =FG ,四边形DENM 与四边形MNFG 是矩形,∴△DLM ∽△BLN ,∴AA AA +AA =AA AA ,解得DM =53,∴MG =133,同理,AA AA +AA =AA AA ,解得FC =13.∴正方形在右侧的影子CF 的长为13米.14.解:(1)线段CP 为王琳站在P 处在路灯B 下的影子.(2)由题意得Rt △CEP ∽Rt △CBD ,∴AA AA =AA AA ,∴1.89=22+6.5+AA,解得QD =1.5,即影长为1.5米. (3)由题意得Rt △DFQ ∽Rt △DAC ,∴AA AA =AA AA ,∴1.8AA =1.51.5+6.5+2,解得AC =12.答:路灯A 的高度为12米.本节课由鸟巢、水立方等建筑实物图片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学生欣赏皮影和日晷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导出本节课的课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欲望.结合生活中的影子图片,感知投影的概念,并观察不同的投影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归纳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师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画出图形,共同探究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加深对有关投影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培养了归纳总结能力,并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投影的有关概念,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观察、思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感知投影、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概念,课堂上学生气氛活跃,回答问题积极,但是。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复习教案

1.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含义,并能应用其解决简单应用题.2.会画几何体的三视图.3.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4.能根据三视图制作与其对应的几何体模型.1.经过投影与三视图的学习,养成勤于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2.通过观察、几何体画出它的三视图,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及空间想象能力.3.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使学生能根据物体的三视图还原出物体的形状,进一步认识物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关系.4.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视图与投影的学习的好奇心,加强动手动脑、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1.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化,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重点】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含义及简单应用;会画几何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对应的几何体.【难点】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及展开图之间的联系.一、投影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平面叫做投影面.例如:我们看电影时,就是通过放映机把影像投射到幕布上形成的影子,幕布所在平面就是投影面.二、投影的分类投影有两类:一类是平行投影,一类是中心投影.平行投影: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是平行投影.(1)等高的物体垂直于地面放置时,在太阳光下,同一时刻它们的影子一样长;等长的物体平行于地面放置时,在太阳光下,同一时刻它们的影子一样长,且影子的长度等于物体本身的长度.(2)平行投影有两类:正投影和非正投影.中心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生活中能形成中心投影的点光源主要有手电筒、路灯、台灯、投影仪的灯光、放映机的灯光等.我们会得到两个结论:(1)等高的物体垂直于地面放置时,在灯光下,离点光源近的物体影子短,离点光源远的物体影子长.(2)等长的物体平行于地面放置时,一般情况下,离点光源越近,影子越长;离点光源越远,影子越短,但不会比物体本身的长度还短.三、正投影及其性质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正投影.(1)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2)只有在平行投影中,才会出现正投影.正投影是投影线与投影面的关系,与物体的放置无关.四、三视图(1)我们从某个方向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单一的视图通常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面的形状,为了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生产实践中往往采用多个视图来反映物体不同方面的形状.(2)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例如墙角处的三面墙壁)作为投影面,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叫正面,下方的平面叫水平面,右边的平面叫做侧面.(3)对一个物体在三个投影面内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到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五、三视图的画法三视图中,主视图与俯视图可以表示同一个物体的长,主视图与左视图可以表示同一个物体的高,左视图与俯视图可以表示同一个物体的宽,因此三个视图的大小是相互联系的.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同一平面内,得到这一物体的一张三视图(由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构成),三视图中的各视图,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表示物体的形状,三者合起来就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画图时需规定,看得见的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被其他部分遮挡而看不见的部分的轮廓线画成虚线.六、由三视图想象出立体图形(实物)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时,要先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然后再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七、根据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由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一般步骤:(1)根据三视图想象出对应的立体图形.(2)测量三视图中的线段长度,确定立体图形的长、宽、高.(3)根据“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用硬纸板或萝卜制作出立体图形.专题一投影的应用【专题分析】投影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解决这类问题,往往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进行计算,有时需要通过作垂直构造相似三角形求解.投影与相似综合考查逐渐成为近年来中考的一种流行趋势.小明想利用太阳光测量楼高,他带着皮尺来到一栋楼下,发现对面墙上有这栋楼的影子,针对这种情况,他设计了一种测量方案,具体测量情况如下:如图,小明边移动边观察,发现站在E处时,自己落在墙上的影子与这栋楼落在墙上的影子重叠,且高度恰好相同.此时,测得小明落在墙上的影子高度CD=1.2 m,CE=0.8 m,CA=30 m(点A,E,C在同一直线上).已知小明的身高EF是1.7 m,请你帮小明求出楼高AB(结果精确到0.1 m).〔分析〕过点D作DG⊥AB,分别交AB,EF于点G,H,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G的长,进而得出AB的长.解:过点D作DG⊥AB,分别交AB,EF于点G,H,如图,则EH=AG=CD=1.2,DH=CE=0.8,DG=CA=30.∵EF∥AB,∴=.由题意知FH=EF-EH=1.7-1.2=0.5,∴=,解得BG=18.75,∴AB=BG+AG=18.75+1.2=19.95≈20.0,∴楼高AB约为20.0 m.[规律方法]在平行投影的问题中,因为光线是平行的,所以很多问题与平行、相似等知识相结合,解题时应灵活运用相似的知识及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解.【针对训练1】如图,花丛中有一路灯杆AB.在灯光下,小明在D点处的影长DE=3米,沿BD方向行走到达G点,DG=5米,这时小明的影长GH=5米.如果小明的身高为1.7米,求路灯杆AB的高度(精确到0.1米).〔分析〕利用三角形相似建立对应比例关系,据此列出比例关系式或方程,是此类问题求解的主要思路.解:根据题意,得AB⊥BH,CD⊥BH,FG⊥BH.在Rt△ABE和Rt△CDE中,∵AB⊥BH,CD⊥BH,∴CD∥AB,可证得△ABE∽△CDE,∴=①.同理可得=②,又CD=FG=1.7米,由①②可得=,即=,解得BD=7.5.将BD=7.5代入①得AB=5.95≈6.0.故路灯杆AB的高度约为6.0米.专题二画立体图形的三视图【专题分析】画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要根据几何体的特征,想象出它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分别是什么图形,然后把各个图形画出来即可,画三视图时要注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从实物到视图是数形结合的又一典范,三视图是中考常考知识点之一.如图的几何体的左视图为()〔解析〕左视图是从物体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从左面看到的是两个连在一起的长方形,看到的线为实线.故选D.[规律方法]画三视图时,想象出物体在三个方向上的正投影,然后遵循“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原则画出图形,易错点是忽略看不见的轮廓线或画成实线.【针对训练2】如图是由小立方块堆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请你画出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分析〕根据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可知其主视图有三列:第一列有4个小正方形,第二列有2个小正方形,第三列有3个小正方形.其左视图也有三列:第一列有2个小正方形,第二列有4个小正方形,第三列有3个小正方形.解:如图.【针对训练3】画出下面几何体的三视图.〔分析〕从正面看到的是正方形且右上角有三角形,从左面看是正方形(不要忽略看不见的轮廓线),从上面看是正方形且右下角处有直角三角形.解:如图.[易错提示]画主视图与俯视图时,注意看得见的轮廓线画成实线,看不见的轮廓线画成虚线.专题三由三视图得到立体图形【专题分析】由三视图到立体图形是一个难点,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它需要将三个平面图形结合起来进行整体分析,有利于形成整体意识,三视图中的主视图提供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左视图提供物体的高度和宽度,俯视图提供物体的长和宽.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这个几何体是()〔解析〕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为矩形(中间有一条实线),俯视图为正方形,左视图是梯形.故选C.【针对训练4】图中的三视图所对应的几何体是()〔解析〕对所给的四个几何体,分别从主视图和俯视图进行判断.由主视图知A,C错误,由俯视图知D错误.故选B.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可能是.〔解析〕由俯视图易得最底层有3个小正方体,由主视图可得第二层左边第一列有1个小正方体或2个小正方体,那么共有4或5个小正方体.故填4或5.[易错提示]已知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两种视图,小正方体的个数有时不是唯一确定的.【针对训练5】在桌上摆着一个由若干个相同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其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设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n,则n的最小值为.〔解析〕底层正方体最少的个数应是3,第二层正方体最少的个数应该是2,因此这个几何体最少由5个小正方体组成.故填5.专题四根据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或体积【专题分析】根据三视图想象出对应的立体图形或实物模型,当立体图形的侧面是平面时,直接应用公式求几何体的表面积或体积,当几何体的侧面是曲面时,需要将侧面展开求其侧面积.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写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2)请根据三视图画出它的表面展开图,并求其表面积S.〔分析〕(1)由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形状;(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再根据三棱柱的表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解:(1)该几何体是三棱柱.(2)表面展开图如图.由三视图可知,三棱柱的底面是等腰三角形, 腰长为=1.25.∴S表=2S底+S侧=2××(1+1)×0.75+(1+1+2×1.25)×1.5=1.5+6.75=8.25(cm2).[解题策略]由三视图想象出对应的几何体是解决该题的关键.【针对训练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求这个几何体的体积.〔分析〕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上半部分是四棱锥,下半部分是正方体,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即可.解:这个几何体由两部分组成,下半部分是棱长为3的正方体,上半部分是四棱锥,所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33+×32×1=30.本章质量评估(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一个物体由多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它的三视图如图,那么组成这个物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A.2B.3C.5D.102.如图的几何体,主视图和俯视图都为矩形的是()3.将一个长方体内部挖去一个圆柱(如图),它的主视图是()4.下列几何体,其主视图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5.小乐用一块长方形硬纸板在阳光下做投影试验,通过观察,发现这块长方形硬纸板在平整的地面上不可能出现的投影是()A.三角形B.线段C.矩形D.平行四边形6.下列四个立体图形,左视图为矩形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7.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的小立方体的个数,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8.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侧面积为()A.6B.4πC.6πD.12π9.用四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几何体,要求每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中至少有两种视图的形状是相同的,下列四种摆放方式中不符合要求的是()10.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求得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60πB.70πC.90πD.160π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如图,地面A处有一支燃烧的蜡烛(长度不计),一个人在A与墙BC之间运动,则他在墙上的投影长度随着他离墙的距离变大而(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已知小明同学身高1.5 m,经太阳光照射,在地上的影长为2 m,若此时测得一座塔在地上的影长为60 m,则塔高为m.13.如图,电灯P在横杆AB的正上方,AB在灯光下的影子为CD,AB∥CD,AB=1.5 m,CD=4.5 m,点P到CD的距离为2.7 m,则AB与CD间的距离是.14.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这个几何体是,它的侧面积是(结果不取近似值).15.一个长方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单位:cm),则其俯视图的面积是cm2.16.如图是由一些小立方体所搭几何体的三视图,若在所搭几何体的基础上(不改变原几何体中小立方体的位置),继续添加相同的小立方体,以搭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还需要个小立方体.三、解答题(共66分)17.(6分)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视图.18.(6分)如图,晚上,小亮在广场上乘凉,图中线段AB表示站在广场上的小亮,线段PO表示直立在广场上的灯杆,点P表示照明灯.(1)请你在图中画出小亮在照明灯(P)照射下的影子;(2)如果灯杆高PO=12 m,小亮的身高AB=1.6 m,小亮与灯杆的距离BO=13 m,请求出小亮影子的长度.19.(8分)如图是一个由若干个棱长相等的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1)写出构成这个几何体的正方体个数;(2)请根据图中尺寸计算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20.(8分)如图为某住宅区内的两幢楼,它们的高AB=CD=30 m,两楼间的距离AC=24 m,现需了解甲楼对乙楼采光的影响情况.当太阳光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时,求甲楼的影子在乙楼上有多高.21.(8分)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1)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两种左视图;(2)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块数为n,请你写出n的所有可能的结果.22.(10分)学习投影后,小明、小颖利用灯光下自己的影子长度来测量一路灯的高度,并探究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如图,在同一时刻,身高为1.6 m的小明(AB)的影子BC长是3 m,而小颖(EH)刚好在路灯灯泡的正下方H点,并测得HB=6 m.(1)请在图中画出形成影子的光线,并确定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G;(2)求路灯灯泡的垂直高度GH.23.(10分)如图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计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结果保留π).24.(10分)如图,王华在晚上由路灯A走向路灯B,当他走到点P时,发现身后他影子的顶部刚好接触到路灯A的底部,当他向前再步行12 m到达点Q时,发现身前他影子的顶部刚好接触路灯B的底部.已知王华的身高是1.6 m,两个路灯的高度都是9.6 m,且AP=QB=x m.(1)求两个路灯之间的距离.(2)当王华走到路灯B时,他在路灯A下的影长是多少?【答案与解析】1.C解析:从主视图与左视图可以得出此图形只有一排,一共有5个小正方体,从俯视图可以验证这一点,从而确定小正方体的总数为5.故选C.2.D解析:A.圆柱主视图是矩形,俯视图是圆,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圆锥主视图是等腰三角形,俯视图是带圆心的圆,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三棱柱主视图是矩形(中间有一条虚线),俯视图是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长方体主视图和俯视图都为矩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3.A解析:长方体和圆柱的主视图都是长方形,注意看不到的轮廓线用虚线表示.故选A.4.B解析:A中主视图是矩形,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中主视图是三角形,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中主视图是圆,圆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中主视图是正方形,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5.A解析:长方形硬纸板与投影线平行时,形成的影子为线段;将长方形硬纸板与地面平行放置时,形成的影子为矩形;将长方形硬纸板倾斜放置形成的影子可为平行四边形;由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且长方形对边相等,可得到投影不可能是三角形.故选A.6.B解析:正方体的左视图是正方形,球的左视图是圆,圆锥的左视图是等腰三角形,圆柱的左视图是长方形,故左视图是矩形的是①④.故选B.7.D解析:由俯视图可知,几个小立方体所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以主视图为D中图形.故选D.8.C解析:观察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圆柱,高为3,底面直径为2,故侧面积为πdh=2π×3=6π.故选C.9.D解析:A中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都如图(1),故A选项不合题意;B中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如图(2),故B选项不合题意;C中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如图(3),故C 选项不合题意;D中几何体的主视图如图(4),俯视图如图(5),左视图如图(6),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10.B解析:观察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空心圆柱,其内圆半径为3,外圆半径为4,高为10,所以其体积为10×(42π-32π)=70π.故选B.11.变大解析:连接光源和人的头顶可知,墙上的影长和人到墙的距离变化规律是距离墙越近,影长越短,距离墙越远,影长越长.则他在墙上的投影长度随着他离墙的距离变大而变大.12.45解析:设塔高为x m,由同一时刻物高与影子长成比例得=,解得x=45.故填45.13.1.8 m解析:∵AB∥CD,∴△PAB∽△PCD.设CD到AB的距离为x m,则=,∴=,解得x=1.8,∴AB与CD间的距离是1.8 m.14.圆锥2π解析:根据三视图可得到此几何体为圆锥,且底面圆的半径r=1,圆锥高h=,∴圆锥母线长为l=2,∴圆锥侧面积为πrl=2π.15.6解析:长方体的俯视图是长是3,宽是2的长方形,它的面积为3×2=6(cm2).16.54解析:由三视图易得最底层有7个小立方体,第二层有2个小立方体,第三层有1个小立方体,那么共有7+2+1=10(个)小立方体.若搭成一个大正方体,共需4×4×4=64(个)小立方体,所以还需64-10=54(个)小立方体.故填54.17.解: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8.解:(1)如图,连接PA并延长,交地面于点C,线段BC就是小亮在照明灯(P)照射下的影子.(2)在△CAB和△CPO中,∵∠C=∠C,∠ABC=∠POC=90°,∴△CAB∽△CPO,∴=,∴=,解得BC=2.∴小亮影子的长度为2 m.19.解:(1)5个. (2)S表=5×6a2-10a2=20a2.即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20a2.20.解:过点B作BF交CD于F,过点F作FE⊥AB于点E.∵太阳光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BFE=30°.∵AC=EF=24 m,∴BE=EF·tan 30°=24×=8(m),∴FC=CD-BE=30-8(m).答:甲楼的影子在乙楼上的高度为(30-8)m.21.解:(1)如图(答案不唯一). (2)n可能为8或9或10或11.22.解:(1)如图,CA与HE的延长线相交于G.(2)∵AB∥GH,∴△CBA∽△CHG,∴=.∵AB=1.6 m,BC=3 m,HB=6 m,∴=,解得GH=4.8,∴路灯灯泡的垂直高度GH为4.8 m.23.解:这个几何体是一个简单组合体,它的下部是一个圆柱,且底面半径为6 cm,高为20 cm,它的上部是一个圆锥,且底面半径为6 cm,高为5 cm,则母线长为 cm.所以所求表面积S=π×62+2π×6×20+π×6×=276π+6π(cm2).精品文档用心整理24.解:(1)由题意得△BQC∽△BAD,∴=,=,即=,解得x=3.∴AB=2x+12=18(m).即两个路灯之间的距离是18 m.(2)当王华走到路灯B处时(如图),△EAD∽△EBF,∴=,=,即=,解得BE=3.6.即王华走到路灯B时,他在路灯A下的影长是3.6 m.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九年级数学下册29投影与视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29投影与视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1.投影的基础知识,包括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等概念以及正投影的成像规律.2.视图、三视图等概念,三视图的位置和度量规定,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简单立体图形(包括相应的表面展开图)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全章共包括三节:29.1投影;29.2三视图;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第一节首先从物体在日光或灯光下的影子说起,引出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等概念;然后讨论当直线和平面多边形与投影面成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归纳出其中蕴涵的正投影的一般规律;最后以正方体为例,讨论立体图形与投影面成不同的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可以发现,整个讨论过程是按照一维、二维和三维的顺序发展的.第二节讨论的重点是三视图,其中包括三视图的成像原理、三视图的位置和度量规定、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等,最后通过例题讨论简单立体图形(包括相应的表面展开图)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内容,它不仅包括了有关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而且包括了反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与转化的内容,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有直接的关系.第三节安排了观察、想象、制作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这是结合实际,动脑与动手并重的学习内容,进行这个课题学习既可以采用独立完成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应该把这个课题学习看作是对前面学习的内容是否切实理解并掌握以及能否灵活运用的一次联系实际的检验.本章内容与其他章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它与直观图形的关系密切,需要在图形形状方面进行想象和判断,要完成的题目多是识图、画图、制作模型等类型的问题,而很少涉及定量的计算.1.以分析实际例子为背景,认识投影和视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2.通过讨论简单立体图形(包括相应的表面展开图)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使学生经历画图、识图等过程,分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提高空间想象能力.3.通过制作立体模型的课题学习,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投影和视图知识的认识,加强在实践活动中手脑结合的能力.本章教学约需5课时,具体分配如下:29.1 投影2课时29.2 三视图2课时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1课时29.1投影第1课时投影(1)知识与技能1.经历实践探索,了解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现实生活中影子的现象,学会用数学知识解答.重点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难点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一、问题引入你看过皮影戏吗?皮影戏是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曲,表演时,用灯光把剪影照射在银幕上,艺人在幕后一边操纵剪影,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你知道皮影戏所用的原理吗?二、新课教授问题1.如图所示的图片是物体在生活中的几个图片,请同学们考虑它们是怎样得到的.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的形成,让学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投影现象.师生共同总结,一起感受.物体在日光或灯光的照射下,会在地面、墙壁等处形成影子,它既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也与光线的照射方式有关.问题2.通过观察和自己的认识,你是怎样理解图片的含义的?师生共同总结: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问题3.请同学们观察下图的投影过程,它们的投影过程有什么不同?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观察光线的特点;第二,观察照射的方式.结论:图(1)中的投影线集中于一点,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例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中心投影.图(2)、(3)中,投影线是互相平行的射线,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例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简称日影)就是平行投影.问题4.请观察问题3中的图,说说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师出示表格,要求学生完成.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光线物体与投影面平行时的投影联系平行投影平行的投影线全等中心投影从一点发出的投影线放大都是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在某个平面内形成的影子.(即都是投影)三、例题讲解例(1)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AB,如图,杆长为2 cm.①当阳光垂直照射地面时,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什么图形?②当阳光与地面的倾斜角为60°时,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什么图形?画出投影示意图.(2)一个正方形纸板ABCD和投影面平行(如图),投影线和投影面垂直,点C在投影面的对应点为C′,请画出正方形纸板的投影示意图.(3)下面两幅图表示两根标杆在同一时刻的投影,请在图中画出形成投影的光线.它们是平行投影还是中心投影?说明理由.解:(1)①一点②线段(图略)(2)图略(3)分别连接标杆的顶端与投影上的对应点,很明显,图(1)的投影线互相平行,是平行投影.图(2)的投影线相交于一点,是中心投影.四、巩固练习1.圆形的物体在太阳光的投影下是( )A.圆形B.椭圆形C.线段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2.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 )A.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B.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C.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D.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答案D五、课堂小结1.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壁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2.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3.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4.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随着物体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的改变而改变.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探索了解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的含义,学会辨别光源是太阳光线还是灯光光线,学会进行中心投影条件下的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感悟灯光与影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第2课时投影(2)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投影的概念;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过程与方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观察,理解原理,增强自信心.重点理解正投影的含义并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难点归纳出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一、复习引入1.回忆复习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的概念.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2.下图表示一块三角尺在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其中哪个是平行投影,哪个是中心投影?图(1)中的投影线集中于一点,形成中心投影;图(2)、(3)中,投影线互相平行,形成平行投影.二、新课教授问题1.图(2)、(3)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区别?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的特征.结论:图(2)中,投影线斜着照射投影面;图(3)中投影线垂直照射投影面(即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指出:在平行投影中,如果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那么这种投影就称为正投影;如果投射线不垂直于投影面,那么这种投影就称为斜投影.问题2.通过学习,我们对投影应如何分类?物体――→光照投影⎩⎨⎧――→点光源中心投影――→平行光线平行投影⎩⎪⎨⎪⎧正投影斜投影 探究1.如图,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线段AB)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 (1)铁丝平行于投影面; (2)铁丝倾斜于投影面;(3)铁丝垂直于投影面(铁丝不一定要与投影面有公共点). 三种情形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1)当线段AB 平行于投影面P 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 1B 1,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A 1B 1;(2)当线段AB 倾斜于投影面P 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 2B 2,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A 2B 2;(3)当线段AB 垂直于投影面P 时,它的正投影是一个点A 3. 探究2.如图,把一块正方形硬纸板P(例如正方形ABCD)放在三个不同位置: (1)纸板平行于投影面; (2)纸板倾斜于投影面; (3)纸板垂直于投影面.结论:(1)当纸板P 平行于投影面Q 时,P 的正投影与P 的形状、大小一样; (2)当纸板P 倾斜于投影面Q 时,P 的正投影与P 的形状、大小发生变化;(3)当纸板P垂直于投影面Q时,P的正投影成为一条线段.归纳: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三、例题讲解例画出如图摆放的正方体在投影面P上的正投影.(1)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平行于投影面P,如图(1);(2)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倾斜于投影面P,上底面ADEF垂直于投影面P,并且上底面的对角线AE垂直于投影面P,如图(2).解:(1)如图,正方体的正投影为正方形A′B′C′D′,它与正方体的一个面是全等关系;(2)如图,正方体的正投影为矩形F′G′C′D′,这个矩形的长等于正方体的底面对角线的长,矩形的宽等于正方体的棱长.矩形上、下两边中点的连线A′B′是正方体侧棱即它所对的另一条侧棱AB的投影.四、巩固练习1.(1)在一天中,从早晨到傍晚物体的影子由正西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正东方向移动;(2)如图是小明在学校时上午、下午看到的学校操场上的旗杆的影子的俯视图,将它们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为________.答案(1)西北正北东北(2)C,D,B,A2.如图所示,右面水杯的杯口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它的正投影图是( )答案D五、课堂小结1.在平行投影中,如果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那么这种投影就称为正投影;如果投射线不垂直于投影面,那么这种投影就称为斜投影.2.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3.投影的分类:物体――→光照投影⎩⎨⎧――→点光源中心投影――→平行光线平行投影⎩⎪⎨⎪⎧正投影斜投影本节课首先探究正投影的概念,然后以铁丝和正方形纸板的影子为例,讨论当直线和平面多边形与投影面成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归纳出其中蕴涵的正投影的一般规律.最后以正方体为例,讨论立体图形与投影面成不同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可以发现,整个讨论过程是按照一维、二维和三维的顺序发展的.29.2 三视图第1课时 三视图(1)知识与技能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进一步明确正投影与三视图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探索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画法的过程,能识别物体的三视图.重点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画法. 难点三视图中三个位置关系的理解.一、问题引入如图所示,直三棱柱的侧棱与水平投影面垂直,请与同伴一起探讨下面的问题:1.以水平投影面为投影面,在正投影下这个直三棱柱的三条侧棱的投影是什么图形? 2.画出直三棱柱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得到的投影是什么图形?它与直三棱柱的底面有什么关系?这个水平投影能完全反映这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吗?如果不能,那么还需哪些投影面? (物体的正投影从一个方向反映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为了全面地反映一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我们常常再选择正面和侧面两个投影面,画出物体的正投影.)二、新课教授 如图(1),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作为投影面,其中正对着我们的面叫做正面,正面下方的面叫做水平面,右边的面叫做侧面.一个物体(例如一个长方体)在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如图(2),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得到这一物体的一张三视图(由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组成).三视图中的各视图,分别从不同方向表示物体,三者结合起来就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三视图中,主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长,主视图与左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高,左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宽,因此三个视图的大小是互相联系的.画三视图时,三个视图要放在正确的位置,并且使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的宽相等.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物体的三视图实际上是物体在三个不同方向的正投影.正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主视图,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俯视图,侧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左视图.三、例题讲解例1 画出下图所示的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分析:画这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观察它们.具体画法为:1.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2.在主视图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长对正”.3.在主视图正右方画出左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高平齐”、与俯视图“宽相等”.解:例2 画出如图所示的支架(一种小零件)的三视图.解:如图是支架的三视图:四、巩固练习一个正六棱柱高2 cm,底面是边长为1.5 cm的正六边形,先说说它在正面、水平面、侧面三个方向的正投影分别是什么图形,然后画出它的三视图.答案五、课堂小结1.画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要考虑从某一个方向看物体获得的平面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要受到该方向的物体结构的干扰.2.在画三视图时,三个视图不要随意乱放,应做到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边,三个视图之间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突出具体、生动、直观,因此,学生多以操作、观察实物模型和图片等活动为主,比如正方体在不同位置时的正投影.归纳出物体三视图的概念,并能根据此规律画出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的三视图.在介绍三视图时,若条件允许,可采用试验的方法进行实例的观察,这样不仅直观而且富有真实感.第2课时三视图(2)知识与技能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还原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将三视图转换成立体图在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重点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和实物原型及三视图在生活中的作用.难点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一、问题引入1.画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什么?(三个视图要放在正确的位置,并且使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的宽相等.)2.做一做:画出下面几何体的三视图.二、新课教授例1 根据下面的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分析: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时,要先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然后再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解:(1)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图像都是矩形,可以想象出:整体是长方体,如图(a)所示;(2)从正面、侧面看立体图形,图像都是等腰三角形;从上面看,图像是圆,可以想象出:整体是圆锥,如图(b)所示.例2 根据物体的三视图(如图)描述物体的形状.分析:由主视图可知,物体的正面是正五边形,由俯视图可知,由上向下看物体是矩形的,且有一条棱(中间的实线)可见到,两条棱(虚线)被遮挡,由左视图知,物体的侧面是矩形的,且有一条棱(中间的实线)可见到,综合各视图可知,物体是五棱柱形状的.解:物体是五棱柱形状的,如下图所示.例 3 某工厂要加工一批密封罐,设计者给出了密封罐的三视图(如下图),请你按照三视图确定制作每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分析:对于某些立体图形,若沿其中一些线(例如棱柱的棱)剪开,可以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即展开图.在实际的生产中,三视图和展开图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解决本题的思路是,由视图想象出密封罐的立体形状,再进一步画出展开图,从而计算面积.解:由三视图可知,密封罐的形状是正六棱柱.(如图(左)).密封罐的高为50 mm ,底面正六边形的直径为100 mm ,边长为50 mm ,右图是它的展开图.由展开图可知,制作一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为6×50×50+2×6×12×50×50×32=6×502×(1+32) ≈27 990(mm 2).三、巩固练习如图所示的图形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该多面体的具体名称.答案正四棱锥四、课堂小结1.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根据三视图要描述几何体或实物原型时,必须将各视图对照起来看.2.一个摆好的几何体的视图是唯一的,但从视图反过来考虑几何体时,它有多种可能性.例如:正方体的主视图是正方形,但主视图是正方形的几何体有直三棱柱、长方体、圆柱等.3.对于较复杂的物体,由三视图想象出物体的原型,应理解并掌握三个视图之间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对应关系.本节课的教学,以课程标准为指南,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而设计.重点讲解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也就是画三视图时尺寸不作严格要求.教学设计时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建议在实际应用时尽量使用信息技术,如画法几何,让学生从动态过程中获得三视图的感性认识,以便从整体上把握三视图的画法.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际动手进一步加深对投影和视图知识的认识.2.加强在实践活动中手脑结合的能力.3.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立体图形的制作过程.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研究讨论使学生加深对投影和视图的认识.3.制作模型,体会由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的过程与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2.通过参与数学实践培养合作探索的精神和尊重理解他人想法的学习品质.3.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发明的意识.重点让学生亲自经历规律的发现、深入研究、应用的过程.难点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研究态度.一、问题引入请学生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主视图反映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俯视图反映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左视图反映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长高长宽宽高2.下面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在括号内填上立体图形的名称( )答案圆柱体二、新课教授活动一:根据三视图制作原实物.师:以硬纸板为主要原材料,分别做出下面的两组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师:用硬纸板制作各面,围成立体图形.说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最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活动二:根据三视图制作实物模型.师: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制作相应的实物模型.生:学生动手制作,实际动手制作立体物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师:(1)是圆锥,(2)是直五棱柱,它的底面五边形中有三个直角.说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最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活动三:根据平面图形制作相应的实物图.师:下面的每一组平面图形都是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1)指出其中哪些可以叠成多面体.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2)画出由上面的图形能叠成的多面体的三视图,并指出三视图中是怎样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3)如果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1) (2) (3)师:(1)和(3)可折叠成正四面体,正四面体的体积为212,表面积为 3.活动四:课题拓广.三视图和展开图都是与立体图形有关的平面图形,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了解或者上网查询了解,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和具体的事例,写一篇短文介绍三视图及展开图的应用以及你的感受.三、巩固练习1.小明从正面观察下图所示的两个物体,看到的是( )答案C2.如图,一平面经过圆锥的顶点截圆锥所得到的截面形状是( )答案B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当把它折成一个正方体时,与空白面相对的字应该是( )A.北B.京C.欢D.迎答案C四、课堂小结从技能上说,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有助于根据需要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即学会画三视图和由三视图得出立体图形.从能力上说,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对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节是结合实际问题动手与动脑并重的学习内容.“观察、想象、制作、交流”相结合是本节中的主要实践活动.设计这个课题学习的目的是:(1)在具体问题中,对是否切实理解掌握前面学习的三视图的内容以及能否灵活运用知识的一次检验;(2)是采用独立完成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互助互学,增强协作能力,增进感情.。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相关知识后,对三维空间进行进一步探索的一章。

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视图、斜二测画法、简单几何体的直观图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投影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空间想象力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三维空间的认知仍较为困难。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理论知识较感兴趣,但对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培养方面略显不足。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正投影、斜投影的性质及作法。

2.学会用三视图观察几何体,提高空间想象力。

3.掌握斜二测画法,能运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简单几何体的直观图。

4.能运用投影与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投影的基本原理及正投影、斜投影的性质。

2.三视图的作法及应用。

3.斜二测画法的原理及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投影的基本原理,正投影、斜投影的性质。

2.采用示范法,展示三视图的作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投影与视图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小组讨论法,分组探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投影仪、几何模型等教具。

2.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投影原理、三视图作法等教学内容。

3.准备实际问题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几何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请大家思考,这个几何体在投影过程中,会呈现出哪些特点?”从而引出投影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正投影、斜投影的性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几何体在正投影、斜投影下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投影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讲解三视图的作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绘制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新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 投影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 投影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教案29.1 投影(一)课题:投影课型:新授课内容: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投影与视图》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实验、探索、想象,了解投影、投影线、投影面、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的概念;(2)能够确定物体在平行光线和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在某一平面上的投影。

过程与方法:(1)学习平行投影时,要弄清光线照射角度与影子的关系,同一照射角度下,两个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成比例,与相似三角形建立联系;(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同学们归纳、概括,形成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并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探索中获取新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爱学习、爱生活,敢于探索创新,在学习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探索中投入更大的热情。

教学方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的概念。

难点:对投影概念的准确把握,物体与投影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手电筒、小棒、三角形纸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

(出示手影)。

谁还愿意上来为大家表演手影?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1、手影的原理是什么?手影是一种投影现象,那么你认为投影需要哪几个要素?板书光源、物体、投影面)你能大胆猜想,说说什么是投影吗?请大家打开书P106阅读前两段。

阅读后,你有什么收获?(1)生活中有哪些投影现象?生活中的影子与刚才咱们所说的投影有什么区别?小结:我们今天谈到的投影、投影面是一个平面,而生活中的影子可能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2)如果对大家所提到的投影现象进行分类,你认为应该分为几类?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针对同学的想法,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请大家分组进行讨论。

2、探究新知(1)合作交流探索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定义活动一:取一些长短不等的小棒及三角形,用手电筒去照射这些小棒和纸片。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章末复习》名师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章末复习》名师教案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章末复习【核心素养】通过对投影与视图相关知识的整理,进一步发展学生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能力.【学习目标】1.理解投影、中心投影、平行投影、正投影的定义.2.理解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区别.3.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并运用进行相关计算.4.通过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互相转化的过程,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学习重点】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区别,画三视图.【学习难点】根据三视图还原几何体,根据三视图计算几何体的表面积.【学习过程】一、整理提升(阅读、反思教材P86—P111)1.什么是中心投影?什么是平行投影?这两种投影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请完成下表:2.什么是正投影?正投影有什么性质?请完成下列填空与表:投影线于投影面产生的平行投影叫做正投影.例1.怎样确定立体图形的正投影?下面以正三棱柱为例:如图, (1)正三棱柱的一个面ABCD 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正投影为矩形 ;矩形A 1B 1C 1D 1 (2)正三棱柱的面ABEF 与面CDGH 倾斜于投影面,其正投影分别为矩形 和矩形 ; (3)正三棱柱的底面ADE 与面CDG 垂直于投影面,其正投影为 与 .线段A 1D 1与B 1C 1这个正三棱柱的正投影为矩形A 1B 1C 1D 1,这个矩形的一边长等于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AD 的长,另一边长等于正三棱柱的棱长.正三棱柱的侧棱EF 的投影是矩形上下两边中点的连线E 1F 1.3.什么是三视图?它是怎样得到的?用三视图解决几何体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1)对一个物体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内得到的由 到 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 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 向 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 在侧面内得到的由 向 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 (2)用三视图解决几何体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想象:根据各视图想象从各个方向看到的几何体形状; 定形:综合确定几何体的形状;定大小位置:根据三个视图“长 ,高 ,宽 ”的关系,确定轮廓线的位置和大小.展开计算:根据物体的形状大小,进一步物体画出展开图,然后计算面积.4.立体图形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有什么关系?例2.小明用体积为2的几个立方体搭出了一个几何体,其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11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例3.如图一个几何体的展开图,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二、名师点拔1.本章知识结构图2(1)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三种视图的画法.(3)由二视图或俯视图得几何体的表面积或小正方体的个数时,要仔细观察,做好必要的讨论.(4)中心投影与位似相关,当被投影的平面图形与投影面平行时,得到的图象与原来的物体相似.三、智能提升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章末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太阳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A.放大投影 B.缩小投影 C.中心投影 D.平行投影答案:D解析:略2.从不同方向看一只茶壶,你认为是主视效果图的是()答案:D解析:略3.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第3题图A.B.C.D.答案:B解析:略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投影既不是平行投影也不是中心投影B.平行投影就是正投影C.正投影是平行投影的一种特例D.正投影是中心投影的一种特例答案:C解析:略5.如图,张宁晚上在小区散步,前面有一路灯,他从E向着路灯柱方向走到F 处的过程中,他在该路灯灯光下的影子()F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答案:A解析:略6.一根木棒AB 长2m ,则它的正投影B A ''的长一定( ) A .B A ''>2m B .B A ''<2m C .B A ''=2m D .B A ''≤2m 答案:D 解析:略7.如图,下列水平放置的几何体中,主视图不是长方形的是( )D.C.答案:B 解析:略8.如图所示的物体由两个紧靠在一起的圆柱体组成,它的左视图是( )答案:C 解析:略9.下面左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答案:D 解析:略10.太阳光线与地面成60°的角,照射在地面上的一个球体上,该球体在地面上的投影长是302cm ,则皮球的直径为( )A .310cmB .20cmC .30cmD .316cm21 1 160°答案:C 解析:略11.如图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立方体的个数不可能是( )A .6个B .5个C .4个D .3个 答案:A 解析:略12.图中的八边形是一个正八棱柱的俯视图,如果要想恰好看到这个正八棱柱的四个侧面,在图中标注的4个区域中,应该选择站在(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A 解析:略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如图,请将正六棱柱的三视图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横线上:答案: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 解析:略14.如图,是有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则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主视图左视图④③①②答案:4 解析:略15.如图,位似图形由三角尺与其灯光照射下的中心投影组成,位似比为2:5,且三角尺的面积为12cm 2,则投影三角尺的面积为 cm 2.答案:75 解析:略16.由m 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m 的最大值是 .答案:18 解析:略17.某工人用推车将河沙运到汽车上,已知推推车车厢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如图所示,则这辆推车一趟能运河沙________3m.主视图 左视图俯视图 14题图投影15题图主视图 俯视图16题图答案:0.15解析:(100+50)×40÷2×50=1500003cm =0.153m18.如图,在斜坡的底部有一铁塔AB,B 是CD 的中点,CD 是水平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塔影DE 留在坡面上.已知铁塔底座宽CD=12m,塔影长DE=24m,小明和小华的身高都是1.6m,同一时刻,小明站在点E 处,影子在坡面上,小华站在平地上,影子也在平地上,两人的影长分别为2m 和1m,那么塔高AB 为______m.答案:28.8解析:过点D 作DF//AE ,如图, 根据题意得161.FB BD =,即1661.FB =,解得BF=9.6; 162.AF DE =,即16242.AF =,解得AF=19.2, 以AB=AF+FD=19.2+9.6=28.8(m). 故答案为28.8F三、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9.下面是是由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方格中代表的该位置的层数,请画出其主视图、左视图.答案:见解析 解析:主视图: 左视图:20.如图,楼房和旗杆在路灯下的影子如图所示. (1)试确定路灯灯泡的位置;(2)再作出小树在路灯下的影子.(用线段表示,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答案:见解析 解析:四、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1.如图,是由棱长为1cm 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 (1)画出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2)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cm3,表面积为 cm 2.答案:(1)作图略;(2)5,22.11 2 3解析:略2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图中尺寸单位:cm ). (1)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2)根据图中所示数据计算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答案:(1)长方体;(2)94 cm 2,60 cm 3. 解析:略23.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图中尺寸单位:cm ). (1)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 ; (2)根据图中所示数据计算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答案:(1)圆锥;(2)4π cm 2. 解析:略24.某一广告墙PQ 旁有两根直立的木杆AB 和CD,某一时刻在太阳光下,木杆CD 的影子刚好不落在广告墙PQ 上,(1)你在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线CE 及本杆AB 的影子BF ;(2)若AB=6米,CB=3米,CD 到PQ 的距离DQ 的长为4米,求此时木杆AB 的影长.答案:见解析435 俯视图左视图3 2解析:(1)如图所示:(2)设木杆AB 的影长BF 为x 米. 由题意,得634x 解得X=8.答:木杆AB 的影长是8米.五、解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5.如图所示,杨明想测量一电线杆的高度,前面有一斜坡,当太阳对着斜坡时,电线杆AB 影子恰好落在水平地面BC 和斜坡坡面CD 上,测得电线杆在水平地面上的影长BC=20 m ,在斜坡坡面上的影长CD=8 m ,太阳光线AD 与水平地面成30°角,且太阳光线AD 与斜坡坡面CD 互相垂直,请你帮杨明求出电线杆AB 的高度.(精确到1 m )答案:见解析解析:如图,延长BC 和AD 交于E,在RtΔCDE 中,∵CD=8 m ,∠E=30°,∴CE=2CD=16m.∵BC=20 m ,∴BE=36m.在RtΔABE 中,∵∠E=30°,∴AB=33BE=36×33=123≈20.8(m). AD26.如图,一个身高1.68m 的人(AB )晚上站在路灯P 下,发现自己的影子(CA )刚好是4块地砖的长(地砖是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当他沿着影子的方向走了4块地砖时,发现自己的影子刚好是5块地砖的长,根据他的发现,请计算路灯的高度.答案:见解析解析:如图,AC=4×0.5=2m, CE=5×0.5=2.5m, AB=CD=1.6m∵AB//OP,∴△CAB ∽△COP, ∴CO CA OP AB =,即AO OP +=221.68. ∵CD//OP,∴△ECD ∽△EOP, ∴EO EC OP CD =,即AOOP ++=22.5 2.51.68. 由以上得,AOAO ++=+22.5 2.522,解得AO=8. ∴8221.68+=OP , 解得OP=8.4. ∴路灯高8.4米. 六、拓广探索如图是一起吊重物的简单装置,AB 是吊杆,当它倾斜时,将重物挂起,当它逐渐直立时,重物便能逐渐升高;如图(1),在阳光下,当∠ABC=60°时,量得吊杆AB 的影子长BC=12米,很快将吊杆直立(直立过程所需时间忽略不计);如图(2),AB 与地面垂直时,量得吊杆AB 的影子长BC=4米,求吊杆AB 的长(结果精确到1米).答案:见解析解析:如图,过A 作AD ⊥BC 于点D,BD E PBCD E P'''设AB=x,∵∠ABC=60°,∴BD=x 21,AD=x 23. ∵因为吊杆很快直立,即在两图中∠ACD=∠A’C’B’, ∴ΔACD ∽A’C’B’. 则''''AD CD A B B C =, ∴421223x x x -=. 解得,.173424≈-=x 故吊杆AB 的长约为17米.。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章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章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

第 29章投影与三视图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1、本章的主要内容有测量、一是从不同方向看物体,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盲区和影子的概念与性质,二是物体的三视图、投影时视图的基础。

2、空间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本章是第七章内容的继续和发展。

二、重难点与关键1、了解中心投影的概念以及中心投影下线段、平面图形与其投影的关系。

2、认识平行投影及其特征,能够画简单几何体在水平投影面和竖直投影面上的正投影。

3、能通过正投影理解三视图的概念、三视图的投影规律,能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4、能由三视图想象简单几何体。

难点:几何体与其投影的关系及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

三、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视点、视线、盲区的含义及生活上的应用。

2、通过实例,了解中心投影、平行投影和正投影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了解三视图的概念:会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能判断简单的物体的视图,并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儿何体。

4、通过简单几何体与它的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体会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之间的相互联系,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三视图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图、画图的基本技能。

6、通过实例,了解视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一)重视结合实际例子讨论问题,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基本规律数学易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是从理牢世界中抽象出来的。

很明显,关于投影和视图的知识是从实际需要(建筑、制造等)中产生的,它们与实际模型联系得非常紧密。

在本章之前,学生已经数次接触过“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等内容,对投影和视图的知识已有初步的,朦胧的了解,只是还没有明碗地接触过一些基本名词术语,对有关基本规律还缺乏归纳总结。

(二)重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重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在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关于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匆识,并且接鲀过“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基本儿何体的平面展开图等反映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的问题。

2019-2020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复习教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以分析实例为背景,认识投影和视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

2.通过讨论简单立体图形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使学生经历画图、设图等过程,分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制作立模型的课题学习,在实际动手中进一步加深对投影和视图知识的认识,加强在实际活动中手脑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投影与视图三.学习重点:简单立体图形与它的三视图的转化(相互)四.学习难点:五.课时安排:本章约需11课时。

教学方法:1.教学中重视借助直观模型。

2.教学中重视结合实际例子讨论问题,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基本规律3.重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总第二课时)①课题:29.1投影一. 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了解投影的有关概念,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物体的投影。

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

3.了解物体正投影的含义,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二)教学思考:在探索物体与其投影关系的活动中,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通过物体投影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数学活动的意识,增强学好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了解正投影的含义,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图。

三.教学难点: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四.教学方法:会作交流。

五.教学过程:(一)观察事物和图片,了解投影的有关概念。

1.出示实物及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感知物体与影子之间的关系得出投影的有关概念。

2.投影的概念:用光线照射物体,再某个平面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

3.物体的影子能反映物体的位置形状和大小,请结合实例说明影子与物体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讨论举例说明4.平行投影,中心投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复习教案 人
教新课标版
(一)学习导引 1.情境引入
(1)日晷(gu ǐ)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晷面”和“晷针”组成.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回投向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的移动,以此来显示时刻.
(2)取若干长短不等的小棒及三角形、矩形纸片,观察它们在太阳光下的影子. ①固定投影面(即影子所在的平面),改变小棒或纸片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固定小棒或纸片,改变投影面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2.知识提要
(1)投影的有关概念(物体的投影、投影线、投影面、中心投影、平行投影、正投影); (2)投影的性质及其运用;
(3)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意义. (4)根据实物画三视图,根据三视图描述物体的形状.
3.案例分析
案例1. 如图1,请确定路灯灯泡的位置.
【思路点拨】经过一根木杆的顶端及其影子的顶端的线段是由路灯发出的光线的一部分,因此,只要找到这样的两条线段,它们所在的直线的交点就是灯泡的位置.
【解】如图2,直线AB 与直线CD 的交点P 就是灯泡的位置
.
【方法点评] 发光点、物体上的点及其影子上的对应点在一条直线上.
案例2. 图3是由几个小立方体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
【思路点拨】主视图应是三列,每列方块数分别是1,3,4;左视图两列,方块数分别是4
,2.
【解】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如图
4所示.
【方法点评】主视图看列,俯视图有几列,主视图就有几列;左视图看行,俯视图有几行,左视图就有几列,每行每列中的最大数字是主视图、左视图各列中的层数.
案例3. 图5是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三视图,那么,搭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立方块有多少块?
P
主视图
俯视图
112
21
1
【思路点拨】先确定这个立体图形的大致形状,因此,我们以俯视图为基础,结合主视图和左视图,得到小立方块的个数.
【解】由左视图第一列和第三列只有一个小正方形,知俯视图的第一行和第三行的小正方形上的数字必为1,(俯视图中小正方形上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如图6),由主视图第一列只有一个正方形,知俯视图的第一列的小正方形上的数字必为1,由主视图的第2、3列上有2个小正方形,知俯视图的第2列和第3列中至少有一个小正方形上的数字为2,从而只有它的第2行和第3行上的对应位置的小正方形上的数字都为2.所以这个立体图形由:1+1+1+2+2+1=8(个)小立方块搭成.
【方法点拨】解答此类问题的依据是: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
案例4.如图7(1),中间是一盏路灯,周围有一圈栏杆,图7(2)是其两幅俯视图(图中只画出了部分情形),其中一幅是白天阳光下的俯视图,另一幅是这盏路灯下的俯视图.你认为哪个是其白天的俯视图?哪个是其晚上的俯视图?
【思路点拨】观察两个俯视图,发现左图中的栏杆的影子在栏杆所形成区域外,说明其影子是在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因此左图是夜晚路灯下的俯视图,右图是白天阳光下的俯视图.
【解】左图是夜晚路灯下的俯视图,右图是白天阳光下的俯视图.
【方法点拨】连接实物的顶点与和其对应的影子的顶点的线段所在的直线应经过点光源.本题中栏杆在路灯下的影子不可能投在栏杆所围成的圆形区域内
(二)实践探究
探究1. 画出图8中由一些长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
探究2. 图9是我国北方某地一棵树在一天不同时刻拍下的五张图片,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这五张图片所对应时间的先后顺序.
(2)根据生活经验,谈谈由早到晚该地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
探究3. 与一盏路灯相对,有一玻璃幕墙,幕墙前面的地面上有一盆花和一棵树.晚上,幕墙反射路灯灯光形成了那盆花的影子(如图10所示),树影是路灯灯光形成的.你能确定此时路灯光源的位置吗?
探究4. 根据物体的三视图(如图11所示),求它表示的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019-2020年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章二
次函数复习教案 湘教版
二、要点整合 1、 二次函数平移
例1:已知二次函数
y=ax 2
-bx+c (-1 《 b<1》. 当 b 从一 1 逐渐变化到 1 的
过程中 , 它 所对应的抛物线位置也随之变动 , 下列关于抛物线的移动方向的移动方向的描述中 , 正确的是( )
(A) 先往左上方移动 , 再往左下方移动 (B) 先往左下方移动 , 再往左上方移动 (C) 先往右上方移动 , 再往右下方移动 (D)
先往右下方移动 , 再往右上方移动
2.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的求法
例2已知抛物线 y=ax 2
+ bx+c 经过 (-1,0),(0, - 3),(2, - 3) 三点 . (1)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
40mm
20mm
(2) 写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 a 、 c 、 b2-4ac 的符号
(1)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
(2) 二次函数 y= a x2+bx+c( a≠ O) 的性质
例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 一次函数 y= ax+b 和二次函数 y=ax2+bx 的图象可能为图中的()
(A) (B) (C) (D)
4、综合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解答问题.
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A(0,a) 、
B(1,-2)
,求证:这个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2.”题目
中的矩形框部分是一段被墨水污染了无法辨认的文字.
(1)根据现有信息,你能否求出题目中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若能,写出求解过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请你根据已有信息,在原题中的矩形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条件,把原题补充完整.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学习二次函数时,要注重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在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化中,在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关系式的过程中,在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解方程与方程组时,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自我测试
1.抛物线经过点(3,-1),则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2.抛物线,开口向下,且经过原点,则k= .
3.点A(-2,a)是抛物线上的一点,则a= ; A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B 是;A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C是;其中点B、点C在抛物线上的是.
4.若抛物线的顶点在x 轴上,则c 的值是 .
5.把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新图象的函数关系式为 .
6.已知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1,那么m 的值等于 . 7.二次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上截得的两交点之间的距离为 .
8.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根据图象可知,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9.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y 轴,且经过点(-2,-2),则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
10、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 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 (单位:分)之间满足函数关系:)300(436.21.02
≤≤++-=x x x y .y 值越大,表示接受能力越强.
(1)x 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x 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2)第10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 (3)第几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