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育学--教育与社会发展 ppt课件
![教育学--教育与社会发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183f6d6bd97f192279e98d.png)
—陶行知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如:日本右翼教科书主要错误表述 1、关于中国抗日运动; 2、关于“伪满”; 3、关于“南京大屠杀”; 4、关于所谓无休止的战争; 5、关于所谓大东亚会议; 6、关于战争的目的和实际情况; 7、关于战争的思考; 8、关于所谓学生出征; 9、关于远东军事法庭及其审判。
32
PPT课件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对于劳动者来说,通过教育和训练,劳动能力 的增强主要表现在: 提高工作效率 合理操作和使用工具和机器,减少 生产中的事故 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加强生产管理的愿望和能力
33
PPT课件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教育是科学技术得以继承和传递的重要条件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
14
PPT课件
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投入情况
15
PPT课件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 议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 示,在2012年实现教育投入占GDP 的4%这一目标,教育部和财政部基 本达成一致,没有大的分歧。
印度教育经费占GDP约7.1%,韩
国占8%,美国占9%,世界平均水
脱离的。
31
PPT课件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机器大工业生产兴起后,学校教育的作用 突出。科学技术成了主要的生产力,成了大工 业生产的必要条件。管理、经营现代化的生产, 需要知识;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也需要一定 的文化和技术知识。于是,普及科学、技术知 识,提高职工的教育程度,培养各种管理现代 化生产和从事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就成了发 展生产的必要条件。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如:日本右翼教科书主要错误表述 1、关于中国抗日运动; 2、关于“伪满”; 3、关于“南京大屠杀”; 4、关于所谓无休止的战争; 5、关于所谓大东亚会议; 6、关于战争的目的和实际情况; 7、关于战争的思考; 8、关于所谓学生出征; 9、关于远东军事法庭及其审判。
32
PPT课件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对于劳动者来说,通过教育和训练,劳动能力 的增强主要表现在: 提高工作效率 合理操作和使用工具和机器,减少 生产中的事故 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加强生产管理的愿望和能力
33
PPT课件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教育是科学技术得以继承和传递的重要条件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
14
PPT课件
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投入情况
15
PPT课件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 议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 示,在2012年实现教育投入占GDP 的4%这一目标,教育部和财政部基 本达成一致,没有大的分歧。
印度教育经费占GDP约7.1%,韩
国占8%,美国占9%,世界平均水
脱离的。
31
PPT课件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机器大工业生产兴起后,学校教育的作用 突出。科学技术成了主要的生产力,成了大工 业生产的必要条件。管理、经营现代化的生产, 需要知识;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也需要一定 的文化和技术知识。于是,普及科学、技术知 识,提高职工的教育程度,培养各种管理现代 化生产和从事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就成了发 展生产的必要条件。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ppt课件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2acaf72f60ddccdb38a055.png)
精品课件
(二)教育具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1、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教育在提高人口的 质量方面的功能首先表现在对青年一代的培养, 其次还表现在对成年人的教育上。
2、教育可以减少人口数量。一个国家全体国民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
3、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迁移。教 育可使无序流动变为有序流动。使人口结构趋 于合理化。
教育的发展为什么能起到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呢? ① 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与对劳动力的文化要求的
提高相关,因此它就刺激了家庭对教育的需要。而家 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这就能起 到控制生育率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转化 的过程已证明了这一点。 ② 教育程度的提高,能改变人们传统的“多子多福”、 “人丁兴旺”的生育观和家庭观。 ③ 教育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妇女就业的机会.提高了妇女 养育儿童的能力。
精品课件
(二)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人口质量是指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 德水平。
身体素质包括遗传素质和健康状况两个方面,是人口质量中的 物质要素。
文化修养包括人们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和劳动技术水平。 道德水平包括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和合于社会规范的社 会品质等。 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是人口质量中的精神要素。
人口增长率过高使得教育经费和师资质量的 平均水平降低。
学龄人数增长使得班级人数增加,影响教育 质量。
人口增长还制约和影响着教育发展战略目标 的实现和战略重点的选择。
精品课件
(一)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2、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很多,发展教育是其 中之一,而且被认为是起长远作用的手段。
• 人口可以通过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 构来描绘。
(二)教育具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1、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教育在提高人口的 质量方面的功能首先表现在对青年一代的培养, 其次还表现在对成年人的教育上。
2、教育可以减少人口数量。一个国家全体国民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
3、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迁移。教 育可使无序流动变为有序流动。使人口结构趋 于合理化。
教育的发展为什么能起到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呢? ① 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与对劳动力的文化要求的
提高相关,因此它就刺激了家庭对教育的需要。而家 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这就能起 到控制生育率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转化 的过程已证明了这一点。 ② 教育程度的提高,能改变人们传统的“多子多福”、 “人丁兴旺”的生育观和家庭观。 ③ 教育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妇女就业的机会.提高了妇女 养育儿童的能力。
精品课件
(二)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人口质量是指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 德水平。
身体素质包括遗传素质和健康状况两个方面,是人口质量中的 物质要素。
文化修养包括人们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和劳动技术水平。 道德水平包括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和合于社会规范的社 会品质等。 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是人口质量中的精神要素。
人口增长率过高使得教育经费和师资质量的 平均水平降低。
学龄人数增长使得班级人数增加,影响教育 质量。
人口增长还制约和影响着教育发展战略目标 的实现和战略重点的选择。
精品课件
(一)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2、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很多,发展教育是其 中之一,而且被认为是起长远作用的手段。
• 人口可以通过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 构来描绘。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课件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ebf3e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c.png)
混合式学习
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学习将逐渐成为主流 ,这种模式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灵 活性。
谢谢
THANKS
相互制约
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教育资源 的不均衡分配,制约了教育的公平 发展;而教育发展的不足或不合理 也会制约社会的发展。
共同发展
只有当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文 化进步、政策法规等相适应、相协 调时,才能实现教育与社会的共同 发展。
03 教育的发展历程
CHAPTER
古代教育的发展
古代教育形式
古代教育主要采取家庭教 育、师徒传承等形式,缺 乏系统性和普及性。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提升社会文明
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育可以推动科 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的 持续增长。
教育可以传承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 社会文明和价值观,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
增强国家竞争力
总结
教育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 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深远,可以促进经 济增长、提升社会文明、增强国家竞争力 ,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06 结论
CHAPTER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促进经济增长
教育提高了劳动力的技 能和知识,从而提高了 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
的增长。
提高社会公平
通过提供平等的教育机 会,可以减少社会经济 的不平等,提高社会的
公平性。
培养公民素养
教育对于培养公民的道 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 公民参与能力至关重要
。
推动科技创新
塑造价值观
教育可以帮助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育背景可以为个人在职业发展方面提供更多的机 会和优势,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ppt课件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abf20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f.png)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经济
(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社会再生产的方式和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同时也决定着所要培养的人的规格。因此,教 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教育结构中,国民经济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结构直接影响教育的管理体制结构,国民经济的 产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专业结构,国民经济的技 术结构又制约着教育的层次结构,国民经济的体 制结构制约着教育的体制结构。
18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文化知识制约着教育内容与教育水平
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内容完全来源于社会文化,即根据 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人类文化总体中精选出 来的经过教育学加工,为青少年儿童参加社会生活准备的 必需的知识、技能、信仰、艺术、道德、习惯等,因而民 族的文化传统将大大影响人们对教育内容的选择。
17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经济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制度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文化 第四节 教育与社会人口 第五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高等学校集中了一批一流的专家教授,构成了良好的专业结构,又有年轻的精力充沛的博士、硕 士研究生作为人才队伍,这就使高校有条件进行一些高水平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基础理论的研究, 有望在科学前沿取得重大突破。
(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社会再生产的方式和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同时也决定着所要培养的人的规格。因此,教 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教育结构中,国民经济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结构直接影响教育的管理体制结构,国民经济的 产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专业结构,国民经济的技 术结构又制约着教育的层次结构,国民经济的体 制结构制约着教育的体制结构。
18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文化知识制约着教育内容与教育水平
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内容完全来源于社会文化,即根据 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人类文化总体中精选出 来的经过教育学加工,为青少年儿童参加社会生活准备的 必需的知识、技能、信仰、艺术、道德、习惯等,因而民 族的文化传统将大大影响人们对教育内容的选择。
17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经济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制度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文化 第四节 教育与社会人口 第五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高等学校集中了一批一流的专家教授,构成了良好的专业结构,又有年轻的精力充沛的博士、硕 士研究生作为人才队伍,这就使高校有条件进行一些高水平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基础理论的研究, 有望在科学前沿取得重大突破。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900b73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0.png)
从而起到控制生育率的 展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同时在保 待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风
作用。
护环境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 、俗,因此也就不再为“
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更具有责任 多子多福”“重男轻女”
心。
等观念所束缚。
4 . 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使 人们更重视自身价值的 实现和对人生幸福的追 求,他们不愿意因多生 育而耽误自身发展和幸 福生活。
17
二、科教兴国是一项重要战略
十五大报告在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了 “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科教兴 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 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 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 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 文化素质,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功能。
14
四、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文化传承 (二)文化选择 (三)文化交流 (四)文化创新
15
第三节 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6
一、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党的十二大
党的十三大 党的十四大 党的十五大 党的十六大 党的十七大 党的十八大 党的十九大
“在今后二十年内,一定要牢牢抓住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 这几个根本环节,把它们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需要依靠教育来培养”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19
谢谢诸位同学!
20
5
三、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一)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 1. 人口数量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 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影响着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略重点的选择 (二)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影响 (三)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1.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教育发展 2. 人口就业结构影响教育发展
《教育与社会发展》课件
![《教育与社会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25434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5.png)
传承文化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 径,通过教育,社会文化 得以延续和发展。
培养人才
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各 种专业人才,推动社会各 领域的发展。
促进社会公平
通过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能够减少社会阶层固化 ,促进社会公平。
02
教育与社会经济
教育与经济发展
教育与经济增长
教育通过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知 识水平,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私立教育与公立教育
办学主体
私立教育主要由个人或私营机构创办,而公立教育则由政府或国家机 构主办。
资金来源
私立教育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学费、社会捐赠等,而公立教育的经费则 主要由政府拨款。
教育目的
私立教育的目的更加多样化,可能更注重盈利或满足特定群体的需求 ,而公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民众的基本教育需求。
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01
02
03
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教育,个人可以获得 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提 高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力 。
培养思维能力
教育不仅教授知识,还能 培养个人的思维能力,使 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职业发展
良好的教育背景是许多职 业的敲门砖,能够让个人 在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教育
将环保理念融入教育内容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 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育公平
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权益,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 分配,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与经济发展
加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 的高素质人才。
THANKS
感谢观看
教育能够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和 稳定。
提升贫困地区的发展水平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课件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243a9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e.png)
教育与贫困减少
总结词
教育有助于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
详细描述
贫困往往伴随着许多问题,如缺乏教育、健康状况差、社会地位低下等。通过教育,人们能够获得更好的知识和 技能,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从而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此外,教育还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和价值观,增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教育机构应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 产力,为社会创造价值。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通过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科研创新和学术发 展。
2023
PART 04
教育公平与普及
REPORTING
教育公平的定义与重要性
教育公平的定义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个体无论其种族、性别、社会地位、宗教 信仰、家庭背景等,都能平等地获得符合其自身发展的教育 资源。
2023
PART 03
教育与科技进步
REPORTING
教育与创新
培养创新思维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维,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新事物,
探索未知领域。
激发创造力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育环境和教学 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 们的创新精神。
促进科技发展
教育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通过培养科技人才和推广科技成果 ,促进社会科技水平的提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 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方法,为 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
2023
PART 05
教育改革与挑战
REPORTING
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
素质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
等。
信息化教育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大学教育学ppt课件)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大学教育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0cd8cba0116c175e0e4819.png)
%%%%%%
%%
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教研室
1995年每10万人中第三级教育学生数的国际比 较
美 英 德 法 加拿 日 意 中 印 国 国 国 国 大 本 大 国度
利
533 313 262 360 6984 313 310 46 61
9 980
9 3 13
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教研室
1995年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国际比 较
傅道春编著: (中国杰出教师行为访谈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午版,
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教研室
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教研室
一、 教与经济
(一)、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下表为部分国家的教育经费支出比较
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教研室
如我国,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培养的大学生共计 18.5万人,而新中国头十七年就培养了155.5万人。 1981年与1976年相比,我国全日制高校由392所发 展到704所,在校大学生从56.5万人发展到128万人。 2002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03所,其中,普通高 校1396所,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00万人。可见发展 之迅速。若横向比较仍有差距。如美国在20世纪80 年代正式注册的高校就有3000所,在校生为1130多 万人。美国只有2.5亿人,而我国有13亿人口。
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教研室
部分国家教育经费支出的比较
美国
1992
5.5%GDP
加拿大
1992
7.6%GDP
日本
1991
4.7%GDP
德国
1993
4.8%GDP
英国
1992
5.4%GDP
教育学课件—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学课件—教育与社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76fd2f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d.png)
一、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育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四、教育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五、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 作用
一、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二)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三)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四)教育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
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二、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 (二)教育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 (三)教育促进现代政治民主化
三、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二)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三)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四)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要受社会各要素的影 响,表现为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根 据、动因、尺度和归宿
教育朝什么什么方向发展、培养什么样 的人才,是以社会的要求为根据的
最终评价尺度是社会 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发展
二、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一)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二)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领导
权 (三)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
育权利 (四)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教育内容
三、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三)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四)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第一节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科技对教育的作用
一、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一)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 展的规模和速度
五、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 作用
一、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二)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三)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四)教育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
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二、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 (二)教育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 (三)教育促进现代政治民主化
三、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二)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三)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四)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要受社会各要素的影 响,表现为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根 据、动因、尺度和归宿
教育朝什么什么方向发展、培养什么样 的人才,是以社会的要求为根据的
最终评价尺度是社会 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发展
二、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一)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二)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领导
权 (三)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
育权利 (四)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教育内容
三、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三)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四)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第一节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科技对教育的作用
一、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一)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 展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课件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a949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8.png)
和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
03
加强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加速,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日益凸显。教育应加强与产业的联系,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构建
终身教育体系,满足人们不断学习的需求。
03
教育与政治关系
政治制度对教育制约作用
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不同的政治制度下,教育的领导权掌握在不同的阶级或集团手中,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 等都会受到政治制度的影响和制约。
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政治制度的运行和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教育可以培养具有政治素养、领导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 才,为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动力。
教育传播政治意识
教育通过传播政治意识、政治观念和政治态度,影响人们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增强人们的政治认同感和归属感。
80%
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教育更加注重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 教育的变革。
02
教育与经济关系
经济发展对教育推动作用
提高教育投入
随着经济发展,国家和家庭对 教育的投入能力增强,可以提 供更多教育资源,改善教育条 件。
促进教育普及
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高 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促 进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教育与文化关系
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教育中体现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 径
通过课程设置、教材内容选择以及教学方式方 法,教育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 会习俗等传递给下一代。
教育促进文化创新
在传承文化的同时,教育也通过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和 实践能力,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教育与文化传承、创新的 互动关系
教育学讲座-第三讲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PPT课件
![教育学讲座-第三讲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b6fedfb7360b4c2f3f6406.png)
去,无法办好有成效的教育,所以教
育应当摆脱政党的控制。
教育要求尊重人的个性,而宗教教
B
人盲从;教育追求前进,而宗教趋 于保守,尤其是教会学校借办学之
名诱使青年信奉基督教,更是害人
不浅,所以教育要摆脱宗教的控制。
01.教育独立论
蔡元培
Hale Waihona Puke 分全国为若干大学区,每区立一大学。凡 区内各项教育都由大学办理。大学事务都 由大学教授所组织的教育委员会主持。大 学校长也由委员会选出。教育部不得干涉 大学区事务。大学不得设神科。
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 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迁移和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 些投资都会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提 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理论重视教育投资的作用,认为教育不但是一种 消费,也是一种生产投资活动,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促 进经济发展,带来社会效益。
劳动力市场由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组成,不同 背景的人将进入不同的市场从而享受不同的待遇。
P2.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受到社会的制约
教育是社会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教育因满足人与社会 的需要而产生,也随着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与方式无一不受到社会生产 力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与科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胡适提出“五鬼闹中华”,认为中国落后的根 源在于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要消 灭这五个敌人,只有靠教育。
陶行知早年主张兴办乡村学校,以改造中国, 振兴中华,视教育为中国劳动人民摆脱苦难 生活的主要手段。
03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教育经济思潮形 成过程中最有影响和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增 长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斯特鲁米林——30% 舒尔茨——33% 丹尼森——35%
(2)教育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传播 发展 转化 促进
教育
科学技术
生产力
提高
经济发展
(3)学校实体直接或间接地拉动经济增长
刺激消费、盘活资金 学校各种设施建设 后勤社会化
2.教育的政治功能
赫钦斯(永恒主义者):
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即经历了许多世纪而达到古典著作水平 的书籍,是学校教育内容的中心。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将这些具有永恒价值的 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也即教育要传承经典文化,使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1)传递和保存文化(延续文化的功能)
文化(纵向、横向)
选择、整理、传递、保存
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2)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妇女文化程度越高,生育水平就越低,已是各国共同的事实。 (3)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迁移 劳动者在三大产业中的分布 通过教育,使劳动者掌握一定的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从而具有在社会 生活中流动的可能,进而改变人口的构成。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概念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
(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是指教育按照其价值目标和理想,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 析,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批判的过程也是选择的过程,但批判还具有改造的功能,是选择功能的深化。
教育是按照教育本身的最高理想——“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不断地对现实文化
“古之王者,建国群民,教学为先。”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 ‘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 “国家建立学校之官,遍于郡国,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 ——朱熹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清.朱舜水《劝兴》 柏拉图:《理想国》
凯兴斯坦纳:《工作学校要义》
(1)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政治民主
民主意识
教育(前提与保证)
(2)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领导者
管理者 社会公民 教育
3.教育的文化功能
巴格莱(要素主义者):
文化是人类共同努力、分工协作的结果。人类只有掌握了文化,才能避免堕 落和毁灭,所以,学校应成为传授“文化遗产”的机构,要通过学校教育使 这些遗产在新生一代中再生出来,从而使社会健康的发展。
教育 年数 12 16
经济收入 18~24 25~34 35~44 45~54 55~64 64以上 10.04 19.75 24.75 27.01 25.04 13.12 14.81 28.77 38.03 45.60 41.13 21.14
教育与劳动者的无形收入:
——子女学习的收益; ——个人情意特征的转变 ——工作环境的改善;
——家居管理方式的改变;
——医疗支出的节省; ——理财能力的改善; ——消费行为的改变
因此,受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 文化技术水平,改善劳动质量,从 而提高受教育者未来取得较高收入 的能力。
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
教育 (1)熟练劳动力 (2)提高劳动者素质 经济增长
(1)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进行肯定和否定性的评价,对文化的发展进行引导,使之向着“善”的方向发展
(5)融合文化的功能
教育
了解 认识 借鉴 吸收
文化
文化
(6)更新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教育过程本身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7)教育与文化繁荣
通过教育传递、保存文化,从而保证了文化的“厚” 通过教育传播、交流文化,从而保证了文化的“博” 通过教育选择、净化文化,从而保证了文化的“精” 通过教育创造、更新文化,从而保证了文化的“新”
文化
人们对文化(物质、制度、精神)理解和接受
教育
(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
文化 教育 活跃
人的思想、智慧、情感
(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教育虽是文化传递的手段,但又不等同于文化传递,它对文化的传播是有选择的 教育的文化选择有两个标准: 一是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选择主流文化 二是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系统的、科学的、基本的文化。 教育选择文化不只是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更重要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选择能力, 促进人的发展
通过教育融合、转换文化,从而保证了文化的“合”
4.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 人口质量主要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教育对人口质量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 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是放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放在高等教育上? 义务教育在提高人口质量和民族素质中作用最大 义务教育具有基础性、全民性和全面性,因此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 工程,具有国家之本、民族之本和人生之本的重要地位。
美国1983年发表的《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中指出:
“若想维持和改进我们在世界市场上尚有的一些竞争力,我们必须致力于改革 我们的教育制度。”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斯宾斯:筛选假设理论 皮奥雷、道林格: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教育的个体经济功能:
教育与劳动者的有形收入:
美国不同教育水平男性的平均收入(单位:千美元/年)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社会经济 2.教育与政治制度 3.教育与社会文化 4.教育与社会人口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的经济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 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