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灯工作原理
荧光灯的原理及应用
![荧光灯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e7f9e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7.png)
荧光灯的原理及应用一、荧光灯的原理荧光灯是一种利用电击穿气体使荧光粉发光的电光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通过荧光管内的气体,使其产生紫外线,然后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发出可见光。
荧光灯主要由荧光管、电路和电极组成。
荧光管内充满了气体(如氩气和汞蒸气),两端分别有电极。
当电流通过电极传入荧光管时,荧光管内的气体被激发并产生紫外线。
荧光粉涂覆在荧光管内壁上,能够将紫外线吸收并转化为可见光。
荧光灯的原理是基于电子的发射和荧光粉的发光反应,其优势在于高效节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二、荧光灯的应用荧光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列举了几个主要的应用场景。
1. 室内照明荧光灯在室内照明方面非常常见。
由于其高效节能的特点,荧光灯被广泛应用于办公室、商场、学校等需要长时间照明的场所。
相比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的使用寿命更长,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
2. 工业照明工业领域对照明要求高,需要光线强、亮度稳定的灯光。
荧光灯在工业照明中得到广泛应用,能够提供稳定的照明效果,并且减少对环境的热污染,符合工业环保要求。
3. 植物生长照明荧光灯的特定光谱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开花。
因此,在植物培育和园艺领域,荧光灯常被用作人工光源,为植物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光照条件。
4. 医疗领域荧光灯在医疗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在手术室和医院的病房中,荧光灯能够提供明亮而稳定的光照,帮助医生进行手术和治疗。
此外,某些特定波长的荧光灯可用于荧光显微镜下的细胞观察和病原体检测。
5. 室外照明荧光灯也广泛应用于室外照明。
例如,荧光灯可以被用作街道灯和隧道灯,提供夜间行车和行人的照明需求。
与传统的钠灯相比,荧光灯能够提供更均匀的照明效果。
三、荧光灯的优势与劣势1. 优势•高效节能:荧光灯相比传统的白炽灯能够节省约80%的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和使用成本。
•长寿命:荧光灯的使用寿命通常为普通白炽灯的10倍以上,减少了更换灯泡的频率和成本。
•减少热量产生:荧光灯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较少,减少了空调的负荷,节能环保。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c2c9a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9.png)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1.开关型启动电路(预热式)荧光灯最常用的工作电路是开关启动电路。
在开灯前,辉光启动器的双金属片的触点被一个小间隙隔开。
当电源接通时,220V电压虽不能使灯启动,但足以激发辉光启动器产生辉光放电,辉光放电产生的热量加热了双金属片,使双金属片弯曲直到接触。
经过1~2s后,电源通过辉光启动器、镇流器和电极灯丝形成了串联电路,一个相当强的预热电流迅速地加热灯丝,使其达到热发射的温度。
一旦双金属片闭合,辉光放电即刻消失,此时双金属片开始冷却。
冷却到一定温度后,它们复原弹开,并使串联电路断开。
两电极闭合的一段时间也就是灯丝的预热时间(通常为0.5~2s)。
灯丝经过预热,发射出大量电子,使灯的启动电压大大降低(通常可降低到未预热时启动电压的1/2~1/3)。
由于电路呈感性,当电路突然中断时,在灯管两端会产生持续时间约为1ms的600~1500V的脉冲电压。
这个脉冲电压很快地使灯内的气体和蒸气电离,电流即在两个相对的发射电极之间通过,这样灯就被点燃。
灯点亮后,加在辉光启动器上的电压(即灯管两端的电压)只有约100V,而辉光启动器的熄灭电压在130V以上,所以不足以使辉光启动器再次发生辉光放电。
这就是荧光灯的预热启动过程。
2.变压器型启动电路在这类电路中,必须区分阴极预热式的“快速启动”和冷阴极式的“瞬时启动”电路。
(1)快速启动(阴极预热式)荧光灯的快速启动工作电路。
在这种电路中,变压器的主绕组跨接在灯管两端,二次绕组接到电极灯丝两头。
电源接通后,变压器一次绕组产生的高压虽不足以使灯内产生放电,但二次绕组立即供给阴极加热。
当阴极达到热电子发射温度时,灯就在高电压下被击穿。
灯点燃后,电路中的电流急剧增加。
这时,在镇流器上建立起较高电压降,从而使灯管两端电压降到正常值。
同时,灯丝变压器的电压随之降低,加热阴极的电流也降到较小的数值。
由于放电灯管在管壁电阻很低或很高的情况下,灯的启动电压才最低,故可在灯管外的两端灯头之间敷设一条金属带,并将其中一个灯头接地,这样实现了减小管壁电阻,降低了灯的启动电压,从而达到可靠启动的目的。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0186a1d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9.png)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气体放电来产生荧光。
其主要部分包括灯管、起动器和电子镇流器。
1. 灯管:荧光灯的灯管内部充满了稀薄的气体,一般是汞蒸汽和一小部分惰性气体(如氩气、氖气等)。
灯管内壁涂有荧光物质。
2. 起动器:位于荧光灯两端的起动器由电源供电,当开关通电时,起动器产生高压电流。
3. 电子镇流器:起动器驱动电子镇流器工作。
电子镇流器用来提供稳定的电流,以控制荧光灯的工作状态。
荧光灯的工作过程如下:
1. 当电源通电时,起动器产生高压电流,使灯管两端的电极之间形成高电压区。
在高电压区产生的电场加速自由电子,使其获得足够的能量。
2. 加速的自由电子碰撞到灯管内的汞蒸汽原子,把原子激发到高能级。
激发态的汞原子很快失去能量返回基态,释放出紫外线。
3. 紫外线穿过灯管内壁的荧光物质,使其发生荧光,产生可见光。
不同的荧光物质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4. 电子镇流器提供稳定的电流,保持荧光灯稳定工作。
总结起来,荧光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放电激发荧光物质,产生可见光。
与普通的白炽灯相比,荧光灯效率更高,寿命更长,并且能够节约能源。
荧光灯工作原理
![荧光灯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429d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b.png)
荧光灯工作原理荧光灯是一种利用电流通过气体放电产生紫外线,再由荧光粉转换为可见光的照明装置。
它相比于传统的白炽灯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下面将详细介绍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1. 荧光灯的构造荧光灯由玻璃管、电极、荧光粉和气体组成。
玻璃管是荧光灯的外壳,内部充满了一定压力的气体,通常是氩气和汞蒸汽的混合物。
荧光灯的两端有两个电极,其中一个是阴极,通常是由钨丝制成的。
另一个是阳极,通常是由镀铝的金属管构成。
荧光粉涂覆在玻璃管内壁上。
2. 荧光灯的工作过程当荧光灯接通电源后,电流通过电极,使得电极之间的气体产生放电。
放电会产生紫外线,这是因为气体放电过程中电子与气体原子碰撞产生的能量激发了气体原子的电子跃迁。
紫外线经过玻璃管后,遇到内壁上的荧光粉,激发荧光粉中的电子跃迁,进而产生可见光。
3. 荧光粉的作用荧光粉是荧光灯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材料。
它能够将紫外线转化为可见光。
荧光粉的成分和种类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三基色荧光粉(红、绿、蓝)和三基色复合荧光粉。
不同的荧光粉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实现多种颜色的荧光灯。
4. 荧光灯的启动过程荧光灯的启动需要一个辅助装置,通常是电子镇流器或者磁性镇流器。
在荧光灯刚刚接通电源时,电极之间的气体是不导电的,需要通过辅助装置提供足够的电压来使气体放电。
一旦气体放电开始,荧光灯就会维持在正常工作状态,此时只需要较低的电压来维持放电。
5. 荧光灯的优点和缺点荧光灯相比于传统的白炽灯具有以下优点:- 高能效:荧光灯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更高,相同亮度下能耗更低。
- 长寿命:荧光灯的寿命通常比白炽灯长很多倍,能够节省更多的更换成本。
- 较低的热量产生:荧光灯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少,不会增加室内温度。
- 多种颜色选择:通过不同的荧光粉组合,可以实现多种颜色的荧光灯。
然而,荧光灯也存在一些缺点:- 启动时间较长:荧光灯在接通电源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启动和达到正常亮度,这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不便。
简述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简述荧光灯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f35225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1.png)
简述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荧光灯是一种通过电击击活化荧光物质从而生成可见光的照明装置。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述如下:
1. 电流通入: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荧光灯的两个电极。
当电灯开关打开后,电流通过其中一个电极进入荧光灯管。
2. 激发汞蒸气:当电流经过荧光灯管时,电子会被电场加速,在与汞蒸气碰撞的过程中,部分电子与汞原子发生碰撞并导致汞原子的激发。
3. 汞原子发光:被激发的汞原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电子自旋弛豫(relaxation) 过程后,会回复到基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出紫外线。
这个紫外线的波长(大约为254纳米)是人眼无法直接感知的。
4. 紫外线激发荧光粉:荧光灯管内涂有一层荧光粉,其化学成分能够将紫外线转化为可见光。
当汞原子激发后发出紫外线时,荧光粉吸收紫外线并再次辐射出可见光。
5. 发光照明:可见光透过荧光灯管被室内或室外照亮,使我们能够看到光照。
值得注意的是,荧光灯中的汞蒸气是有害物质,如果荧光灯损坏,可能会释放出汞。
因此,处理荧光灯废弃物时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58249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3.png)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荧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荧光物质的发光特性。
荧光灯由荧光管、电极、启动器和电子镇流器等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1. 荧光物质的发光特性荧光物质是一种能够吸收电磁辐射并发射可见光的物质。
当荧光物质受到电磁辐射(如紫外线)的激发时,其内部的电子会跃迁到高能级,然后再从高能级退回到低能级时发射出可见光。
2. 荧光管的结构荧光管是荧光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内部充满了荧光物质。
荧光管通常由玻璃制成,具有一定的长度和直径。
荧光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极。
3. 电极的作用荧光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极,其中一个电极称为阴极,另一个电极称为阳极。
电极的作用是提供电流并产生电场,使荧光物质中的电子受到加速并发生跃迁。
4. 启动器的作用启动器是荧光灯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其作用是在荧光灯刚开始工作时提供足够的电压来启动荧光管。
启动器通常由一个电感线圈和一个双极电容器组成。
当电灯开关打开时,电感线圈中的电流突然增加,产生一个高电压脉冲,这个脉冲会使荧光管两端的电极之间的气体电离,从而形成电流通路。
5. 电子镇流器的作用电子镇流器是荧光灯中的另一个重要组件,其作用是控制电流的大小和频率,以确保荧光灯的正常工作。
电子镇流器通过变压器和电子元件来改变电流的特性。
它可以提供稳定的电流,并且可以使荧光灯以高频率工作,避免出现闪烁。
6. 荧光灯的工作过程当荧光灯的电灯开关打开时,电子镇流器会提供稳定的电流。
启动器产生高电压脉冲,使荧光管两端的电极之间的气体电离。
电子镇流器控制电流的大小和频率,荧光物质受到电子的激发,电子从高能级退回到低能级时发射出可见光。
荧光灯发出的紫外线经过荧光物质的内壁转化为可见光,从而实现照明效果。
7. 荧光灯的优点相比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具有以下优点:- 节能:荧光灯的能效比较高,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比例更高,因此相同亮度下的荧光灯耗电量较低。
- 寿命长:荧光灯的寿命通常比白炽灯长,能够使用更长的时间,减少更换灯泡的次数。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53313c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7.png)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荧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其工作原理涉及电子激发、荧光发射和光谱转换等物理过程。
了解荧光灯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这种照明设备。
一、电子激发1.1 电子激发的过程在荧光灯内部,电子通过电流流经荧光体,碰撞并激发荧光体内的原子或分子。
1.2 激发能量的来源电子激发的能量来源于电流,电流通过电极产生的电场将电子加速并引导到荧光体中。
1.3 荧光体的选择不同的荧光体具有不同的激发能级,选择合适的荧光体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电子激发。
二、荧光发射2.1 荧光发射的机制被激发的原子或分子在放回基态时会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射出来,形成荧光。
2.2 荧光的颜色荧光的颜色取决于荧光体的成分和结构,不同的荧光体会发出不同波长的光。
2.3 荧光体的稳定性荧光体的结构和材料会影响荧光的稳定性,选择稳定的荧光体可以延长荧光灯的使用寿命。
三、光谱转换3.1 光谱转换的作用荧光体内的原子或分子在激发和发射过程中会发生光谱转换,将紫外光转换为可见光。
3.2 光谱转换的效率光谱转换的效率取决于荧光体的结构和材料,高效的光谱转换可以提高荧光灯的亮度。
3.3 光谱转换的热量产生光谱转换会产生一定量的热量,荧光灯在工作时需要有效散热以避免过热。
四、荧光灯的优势4.1 节能环保荧光灯相比传统白炽灯具有更高的能效比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4.2 色彩还原性荧光灯能够提供更均匀和准确的光线,有利于保护眼睛和展示真实的色彩。
4.3 安全可靠荧光灯在工作时不会产生明显的热量,减少了火灾和烫伤的风险,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照明设备。
五、荧光灯的应用领域5.1 家庭照明荧光灯适用于家庭照明,提供明亮且节能的光线,受到广泛的欢迎。
5.2 商业照明荧光灯在商业场所如办公室、商店等的照明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商品展示效果。
5.3 工业照明荧光灯在工业领域的照明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为生产作业提供充足的光线,提高工作效率。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d76831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6.png)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荧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它具有高效节能、长寿命等优点,在家庭和商业场所广泛应用。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子激发荧光粉发光的原理。
荧光灯主要由荧光粉涂层的玻璃管、电极、镇流器和启动器等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1. 电流流动:当荧光灯接通电源时,电流通过电极进入荧光灯管。
荧光灯的电极通常由钨丝制成,其中一个电极称为阴极,另一个电极称为阳极。
2. 电极发射电子: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会发射出电子。
由于荧光灯中的气体是低压状态,电极发射的电子会与气体中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碰撞。
3. 电子激发:电子与气体原子或分子碰撞时,会激发原子或分子内部的电子跃迁。
这个过程中,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吸收了一定的能量。
4. 荧光粉发光:当电子跃迁回低能级时,释放出之前吸收的能量。
这些能量会被转移给荧光粉,激发荧光粉发出可见光。
5. 可见光发射:荧光粉发出的可见光经过玻璃管的表面散射出来,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荧光灯的光亮。
6. 镇流器和启动器的作用:荧光灯的工作还需要借助镇流器和启动器。
镇流器主要用于稳定电流,防止电流过大损坏荧光灯,同时还能提供起始电压。
启动器则负责提供起始电压,使荧光灯能够正常启动。
总结:荧光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电极,激发荧光粉发光的过程。
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发射出电子,电子与气体原子或分子碰撞,激发了原子或分子内部的电子跃迁。
当电子跃迁回低能级时,荧光粉吸收并发出可见光。
镇流器和启动器的作用是确保荧光灯能够正常工作。
荧光灯以其高效节能、长寿命等优点成为照明领域的主流产品。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f2ae3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d.png)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荧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它通过电流激发荧光粉发出可见光。
荧光灯的
工作原理涉及到电场、放电和荧光的过程。
1. 电场产生:荧光灯的工作需要一个电场来激发荧光粉。
荧光灯通常由两个电
极(电子枪和阴极)和一个玻璃管组成。
电子枪是一个带有电子发射物质的金属丝,而阴极是一个带有荧光粉的内壁涂层的金属管。
当荧光灯接通电源时,电子枪会发射出电子。
2. 放电过程:电子从电子枪发射出来后,经过加速器加速,穿过玻璃管进入荧
光粉层。
这个过程中,电子会与气体分子碰撞,使得气体分子电离并释放出额外的电子。
这些电子与其他气体分子再次碰撞,形成电子雪崩效应。
这种电子雪崩效应会导致气体分子激发,产生紫外线辐射。
3. 荧光过程:紫外线辐射会激发荧光粉中的荧光分子,使其电子跃迁到高能级。
当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回低能级时,会释放出可见光。
荧光粉的成分决定了荧光灯发出的光的颜色。
4. 稳定工作:荧光灯需要一个稳定的电流来维持其工作。
为了实现这一点,荧
光灯通常配备了一个电子镇流器或电子变压器。
电子镇流器会限制电流的大小并提供稳定的电压,从而确保荧光灯的正常工作。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场、放电和荧光的相互作用。
通过这一原理,荧光灯
能够高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提供明亮而均匀的照明效果。
它具有节能、寿命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商业照明以及各种照明设备中。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6bb206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9.png)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荧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气体放电产生紫外线,再通过荧光粉转换成可见光。
本文将详细介绍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一、荧光灯的结构1.1 玻璃管:荧光灯的外壳,内部充满稀薄的气体。
1.2 电极:玻璃管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极,用于产生电弧。
1.3 荧光粉:涂在玻璃管内壁上的荧光粉,用于转换紫外线成可见光。
二、荧光灯的工作原理2.1 电流通过电极:当电流通过电极时,电子被加速并撞击气体分子。
2.2 气体放电:气体分子被激发,产生紫外线。
2.3 荧光粉发光:紫外线照射到荧光粉上,荧光粉吸收能量并发光。
三、荧光灯的优势3.1 高效节能:荧光灯比普通白炽灯更节能。
3.2 长寿命:荧光灯寿命长,可持续使用数千小时。
3.3 色彩丰富:荧光灯可根据需要调整色温和色彩。
四、荧光灯的应用领域4.1 家庭照明:荧光灯广泛应用于家庭照明。
4.2 商业场所:商业场所如办公室、商店等也常使用荧光灯。
4.3 工业生产:荧光灯在工业生产中也有重要应用。
五、荧光灯的发展趋势5.1 LED替代:随着LED技术的发展,LED逐渐替代传统荧光灯。
5.2 环保节能:未来荧光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
5.3 智能化应用:荧光灯将与智能家居系统结合,实现更智能化的照明控制。
总结荧光灯作为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气体放电产生紫外线,再通过荧光粉转换为可见光。
荧光灯具有高效节能、长寿命、色彩丰富等优势,在家庭照明、商业场所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随着LED技术的发展,荧光灯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和智能化应用。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64b329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a.png)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荧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它使用电能激发荧光粉发光。
荧光灯相比传统的白炽灯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长的寿命。
下面将详细介绍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一、荧光灯的组成结构荧光灯主要由灯管、电极、荧光粉、气体和电路等组成。
1. 灯管:荧光灯的外壳是一个长而细的玻璃管,内部充满了一定压力的希有气体。
2. 电极:荧光灯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极,其中一个是阴极,另一个是阳极。
电极的作用是产生电子流。
3. 荧光粉:灯管内部涂有荧光粉,荧光粉的主要成份是磷酸盐,它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发出可见光。
4. 气体:荧光灯内部充满了一定压力的希有气体,常见的是氩气和汞蒸汽。
气体的存在使得荧光灯能够发光。
5. 电路:荧光灯的电路包含了镇流器和起动器等元件,它们的作用是控制电流和启动荧光灯。
二、荧光灯的工作过程荧光灯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启动阶段和稳定工作阶段。
1. 启动阶段:当我们打开荧光灯开关时,电流通过起动器,产生高电压脉冲。
这个高电压脉冲会使得荧光灯两端的电极之间产生电火花,从而激发气体中的电子。
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撞击气体原子,使得气体原子激发并释放出紫外线。
2. 稳定工作阶段:在启动阶段,气体中产生的紫外线会激发荧光粉发光。
荧光粉发出的可见光通过灯管的玻璃管壁透出,从而实现照明效果。
同时,荧光粉也会将一部份紫外线转化为可见光。
三、荧光灯的工作原理解析荧光灯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电子激发、荧光粉发光温和体的作用。
1. 电子激发:在荧光灯中,电极产生的电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撞击气体原子。
这种撞击会激发气体原子的外层电子,使其跃迁到较高的能级。
当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回低能级时,会释放出能量,其中一部份以紫外线的形式发射出来。
2. 荧光粉发光:荧光粉的主要成份是磷酸盐,它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发出可见光。
当荧光粉吸收紫外线时,其中的电子会被激发到高能级。
随后,这些电子会从高能级跃迁回低能级,释放出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发出。
3. 气体的作用:荧光灯中的气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荧光灯工作原理
![荧光灯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6235e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5.png)
荧光灯工作原理荧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它采用荧光粉温和体放电的原理来产生可见光。
相比于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长的寿命,因此在许多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1. 荧光灯的结构荧光灯由玻璃外壳、电极、荧光粉、气体和电子镇流器等组成。
玻璃外壳:荧光灯的外壳是由透明的玻璃制成,它能够保护内部元件,并且透明度高,使得灯光能够透过玻璃均匀地散发出来。
电极:荧光灯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极,它们通常由钨制成。
电极的作用是引导电流进入荧光灯管内部。
荧光粉:荧光粉涂覆在荧光灯内壁上,它是由荧光物质组成的粉末。
当荧光灯通电时,荧光粉会发出可见光。
气体:荧光灯内部充填有一种希有气体,通常是氩气和汞蒸气的混合物。
气体的存在使得荧光灯能够产生放电现象。
电子镇流器:电子镇流器是荧光灯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能够控制电流的流动,确保荧光灯的正常工作。
2.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荧光灯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启动阶段、放电阶段和稳定阶段。
启动阶段:当给荧光灯施加电压时,电子镇流器会产生高电压脉冲,这个脉冲会使得电极之间的气体发生放电。
放电产生的电子会与气体中的汞蒸气碰撞,将其中的能量转移给汞蒸气。
这个过程会使得汞蒸气变成离子态。
放电阶段:在放电阶段,气体中的离子会与荧光粉表面的原子碰撞,激发荧光粉中的原子或者份子,使其跃迁到高能级。
当这些原子或者份子回到基态时,会释放出能量,这部份能量就是可见光。
稳定阶段:在荧光灯启动后,电子镇流器会调整电流的大小,以保持荧光灯的稳定工作。
稳定阶段的电流会维持荧光粉的激发态,从而持续产生可见光。
3. 荧光灯的优势和应用荧光灯相对于传统的白炽灯具有以下优势:能效高:荧光灯的能效比白炽灯高出许多,它能够将大部份电能转化为可见光,而不是热能。
寿命长:荧光灯的寿命普通比白炽灯长,通常可以达到数千个小时。
色温可调:荧光灯的色温可以通过调整荧光粉的配比来改变,因此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照明需求。
荧光灯工作原理
![荧光灯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95d06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a.png)
荧光灯工作原理荧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它利用荧光粉发出的荧光来产生光线。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电子激发、荧光发射和气体放电等物理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荧光灯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1. 荧光灯的结构荧光灯通常由灯管、电子镇流器和起动器组成。
灯管是荧光灯的主体部分,内部充满了稀薄的气体和荧光粉。
电子镇流器用于控制电流,起动器则用于启动荧光灯。
2. 气体放电当荧光灯接通电源后,电子镇流器会提供足够的电压和电流,使得灯管内的气体发生放电。
气体放电是荧光灯工作的基础,它产生的紫外线激发了荧光粉。
3. 荧光粉的激发荧光粉是一种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发出可见光的物质。
当灯管内的气体放电产生紫外线时,荧光粉吸收紫外线并激发,然后再以可见光的形式发射出来。
不同种类的荧光粉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因此荧光灯可以发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4. 能效问题荧光灯相对于传统的白炽灯具有更高的能效,它能够以更少的能量产生更多的光。
这是因为荧光粉的荧光发射效率比热辐射效率高,而且荧光灯的工作温度较低,损耗也较小。
5. 使用注意事项尽管荧光灯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例如,荧光灯的光谱中含有一些紫外线,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此外,荧光灯中的汞等有毒物质也需要妥善处理,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结荧光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它利用气体放电和荧光粉的发光原理来产生光线。
荧光灯相对于传统的白炽灯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高的能效,因此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使用荧光灯时也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问题,以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荧光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dcef15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d.png)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荧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公共场所。
它具有高效节能、长寿命和柔和的光线等优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1. 荧光灯的结构荧光灯主要由荧光粉涂层的玻璃管、电极、灯丝、镇流器和起动器等组成。
其中,荧光粉涂层的玻璃管是荧光灯的主体部分,内部充满了稀薄的气体。
2. 荧光灯的工作过程当荧光灯接通电源后,电流通过灯丝,使灯丝发热,进而使附近的汞蒸气蒸发。
蒸发的汞蒸气与氩气发生碰撞,产生电子和离子。
这些电子经过加速后,撞击荧光粉涂层的原子,使其激发到高能态。
3. 荧光粉的发光机制激发到高能态的原子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返回基态,释放出能量。
这些能量激发了荧光粉涂层中的荧光粒子,使其发出可见光。
荧光粉涂层中的不同荧光粒子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因此荧光灯可以产生各种色彩的光线。
4. 镇流器的作用荧光灯中的镇流器起到限制电流的作用,防止电流过大而损坏灯丝。
镇流器通过电感和电容的组合,使电流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同时,镇流器还能提供起动荧光灯所需的高电压。
5. 起动器的作用荧光灯起动器的作用是提供起动荧光灯所需的高电压。
当荧光灯刚接通电源时,灯丝处于冷态,无法发射电子。
起动器会通过高压电流的作用,使灯丝发热,进而使荧光灯工作。
6. 荧光灯的节能优势与传统的白炽灯相比,荧光灯具有更高的光效,即单位电能产生的光能量更多。
荧光灯的光效通常可达到50-100流明/瓦,而白炽灯的光效只有10-20流明/瓦。
因此,荧光灯在同样亮度下,能耗更低,具有较高的节能性能。
7. 荧光灯的寿命荧光灯的寿命通常比白炽灯长,一般可达到10000-20000小时。
这是因为荧光灯的发光过程不依赖于灯丝的发热,灯丝的寿命不会受到过度热量的影响。
8. 荧光灯的应用荧光灯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领域,如家庭、办公室、商场、学校等。
由于其高效节能的特点,荧光灯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结:荧光灯通过电流使汞蒸气激发荧光粉涂层中的荧光粒子,从而发出可见光。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289717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3.png)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荧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它通过电流激发荧光粉发光。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电流激发、荧光粉发光和电路控制。
1. 电流激发:荧光灯内部有两个电极,分别是阴极和阳极。
当荧光灯接通电源时,电流从阳极流向阴极。
在荧光灯的两端还有一个电流调节器,它的作用是限制电流的大小,以保证荧光灯的正常工作。
2. 荧光粉发光:荧光灯的内部充满了一种称为荧光粉的物质。
当电流通过荧光灯时,电子从阴极释放出来并加速,撞击荧光粉。
这些高速运动的电子能量转化为光能,激发荧光粉发出可见光。
荧光粉的成分决定了荧光灯的发光颜色。
3. 电路控制:荧光灯的工作需要一个电路控制系统,它包括起动器和镇流器。
起动器的作用是在荧光灯刚接通电源时提供足够的电压来启动电流,而镇流器则用于稳定电流的流动,防止电流过大或过小。
荧光灯的优点包括高效节能、寿命长、亮度均匀等。
相比于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能够产生更多的光能而不会产生过多的热量,因此能够节省大量的能源。
荧光灯的寿命通常比白炽灯长,可以达到数千个小时。
此外,荧光灯的亮度均匀,能够提供较为柔和的光线,不易造成眼睛疲劳。
然而,荧光灯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荧光灯的起动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几秒钟才能达到最大亮度。
其次,荧光灯的光线中含有紫外线,对皮肤和眼睛有一定的伤害。
因此,在使用荧光灯时,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荧光灯管。
总结起来,荧光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激发荧光粉发光。
电流从阳极流向阴极,电子撞击荧光粉,激发荧光粉发出可见光。
荧光灯的工作需要一个电路控制系统来提供起动和稳定电流。
荧光灯具有高效节能、寿命长和亮度均匀等优点,但也存在起动时间长和紫外线辐射的缺点。
荧光灯工作原理
![荧光灯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b1d1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9.png)
荧光灯工作原理荧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装置,它通过电流激发荧光粉产生可见光。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涉及电磁感应、气体放电和荧光粉的发光过程。
1. 电磁感应荧光灯的工作需要电源提供电流,普通为交流电。
交流电通过电源的电线传输到灯管两端的电极。
当电流通过电极时,会在灯管内部产生一个交变的电场。
2. 气体放电荧光灯的灯管内充满了一种低压气体,通常为氩气和汞蒸气的混合物。
当电场的电压达到气体的放电电压时,气体开始放电。
放电过程中,气体中的电子与正离子发生碰撞,产生电子激发和电离。
3. 荧光粉的发光荧光灯的灯管内壁涂有一层荧光粉,它是一种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发出可见光的物质。
在气体放电的过程中,放电产生的紫外线会激发荧光粉,使其发出可见光。
不同的荧光粉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如白炽灯会使用蓝色的荧光粉和黄色的荧光粉混合,以产生白色光。
4. 辅助电路荧光灯还需要辅助电路来启动和稳定工作。
启动时,辅助电路会提供高压脉冲,使气体放电起始。
一旦荧光灯开始发光,辅助电路会调整电流和电压,以保持灯管内气体的稳定放电状态。
5. 节能优势相比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具有更高的能效。
荧光灯的发光效率较高,能够将更多的电能转化为光能。
此外,荧光灯的寿命也比较长,可以达到数千小时,相对于白炽灯来说更加耐用。
总结:荧光灯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气体放电和荧光粉的发光过程。
当电流通过灯管的电极时,产生交变电场,使灯管内的气体放电。
放电过程中,气体中的电子与正离子碰撞,产生紫外线激发荧光粉,使其发出可见光。
荧光灯还需要辅助电路来启动和稳定工作。
荧光灯相比白炽灯具有更高的能效和较长的寿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dde3b8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0.png)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荧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它通过电流激发荧光粉发光来产生光线。
下面将详细介绍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1. 荧光灯的结构荧光灯由玻璃外壳、电极、荧光粉、气体和电路组成。
玻璃外壳起到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电极用于引入电流,荧光粉用于发光,气体则是荧光灯内部的填充物,电路则是控制电流的流动。
2. 荧光灯的工作过程当荧光灯接通电源后,电流从一个电极(称为阴极)流入荧光灯管内,经过荧光粉附近的气体,最后经过另一个电极(称为阳极)流出。
荧光灯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放电和荧光发光两个阶段。
2.1 放电阶段当电流通过荧光灯管时,电极之间的气体会发生放电。
这是因为荧光灯中的气体是通过真空或者低压状态下填充的,气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被加速,与气体原子碰撞后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使得部分原子电离,形成离子和自由电子。
2.2 荧光发光阶段在放电过程中,电子与气体原子碰撞后,一部分电子能量会被荧光粉吸收,荧光粉中的原子会被激发至高能级。
当激发态的原子回到基态时,会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发出,从而使荧光灯发光。
荧光粉的种类和配比决定了荧光灯发出的光的颜色。
3. 荧光灯的优势和应用荧光灯相比于传统的白炽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荧光灯的能效比白炽灯高很多,能够节约能源并降低使用成本。
其次,荧光灯寿命较长,可以使用更长的时间,减少更换灯泡的频率。
此外,荧光灯还具有较高的亮度和较低的热量产生,使得其更加适合用于照明。
荧光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办公室、学校、商店、医院等。
由于荧光灯的亮度较高,能够提供充足的照明,因此在需要大面积照明的场所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荧光灯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荧光粉,以产生不同颜色的光线,满足不同场所和环境的需求。
总结:荧光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激发荧光粉发光来产生光线。
荧光灯的工作过程包括放电和荧光发光两个阶段,其中放电阶段使气体发生放电,荧光发光阶段使荧光粉发光。
荧光灯具有能效高、寿命长、亮度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0d8f94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7.png)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荧光现象,以下是荧光灯的工作原理简要介绍:
1. 产生电弧:当电灯开关闭合时,电流通过导电丝(灯丝),使得导电丝被加热,同时电子被激发离开灯丝。
这一阶段称为"启动"。
2. 电子激发:被加热的电子通过高压电场区域,与汞蒸汽相互碰撞。
在碰撞过程中,电子激发了汞原子,使其电子在激发能级上跃迁,吸收了能量。
3. UV辐射:激发能级上的电子在回到基态时,会释放出能量。
在荧光灯中,这些能量以紫外线(UV)光的形式辐射出来。
紫外线是人眼看不到的,因此需要进一步转换为可见光。
4. 荧光粉发光:荧光灯内壁涂有荧光粉,当受到紫外线照射时,荧光粉会被激发,进而发出可见光。
5. 可见光发射:荧光粉中的激发电子回到基态时,会释放出可见光,从而产生了荧光灯发出的亮光。
总结起来,荧光灯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电子激发荧光粉发出可见光。
相比于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荧光灯工作原理
![荧光灯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ed97b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4.png)
荧光灯工作原理荧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荧光物质在电场作用下发生荧光现象。
下面将详细介绍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一、荧光灯的结构荧光灯主要由荧光管、电子镇流器和起动器组成。
1. 荧光管:荧光管是荧光灯的主体,它通常由玻璃制成,内部涂有荧光粉。
荧光粉是一种含有荧光物质的粉末,可以发出可见光。
荧光管两端封装有电极,其中一个电极是阴极,另一个电极是阳极。
2. 电子镇流器:电子镇流器是用来调节电流和电压的装置,它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提供适当的电压和电流给荧光灯。
3. 起动器:起动器用于启动荧光灯。
当电路通电时,起动器会产生高压电流,使荧光灯两端的电极之间产生电火花,从而启动荧光灯。
二、荧光灯的工作过程荧光灯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启动阶段和工作阶段。
1. 启动阶段:当电源接通时,电子镇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提供适当的电压和电流给荧光灯。
同时,起动器产生高压电流,使荧光灯两端的电极之间产生电火花。
电火花会使荧光管内的气体电离,产生电子和正离子。
这些电子和正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运动,撞击荧光粉,使荧光粉发出紫外线。
2. 工作阶段:在荧光灯启动后,荧光粉发出的紫外线会激发荧光管内壁涂层上的荧光粉,使其发出可见光。
荧光粉的颜色决定了荧光灯的发光颜色。
同时,电子和正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继续撞击荧光粉,使荧光灯持续发光。
三、荧光灯的优点和缺点荧光灯相比于传统的白炽灯具有以下优点:1. 高效节能:荧光灯的发光效率较高,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比例较高,相比于白炽灯能节约约80%的能源。
2. 寿命长:荧光灯的寿命通常比白炽灯长,一般可达到数千小时,远远超过白炽灯的寿命。
3. 光线柔和:荧光灯发出的光线柔和,不会产生强烈的眩光,对眼睛较为友好。
4. 色温可调:荧光灯的发光颜色可以通过控制荧光粉的种类和比例来调节,可以满足不同场合和需求的照明要求。
然而,荧光灯也存在一些缺点:1. 启动时间较长:荧光灯的启动时间通常需要几秒钟到十几秒钟,相比于白炽灯的瞬间亮起,启动时间较长。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2dcef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2.png)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荧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它通过电流激发荧光粉发光来产生光线。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电流激发、荧光粉发光和电路控制。
1. 电流激发荧光灯的电流激发是通过电子流动来实现的。
当荧光灯接通电源时,电流会流经灯管两端的电极。
灯管内部充满了低压的气体,通常是氩气和汞蒸气的混合物。
电流通过电极时,会加热电极,使电极散发出电子。
这些电子会与气体分子碰撞,将气体分子的电子激发到一个更高的能级。
2. 荧光粉发光当气体分子的电子被激发到一个更高的能级后,它们会迅速回到低能级。
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会释放出能量。
这些能量会被荧光粉吸收,并转化为可见光。
荧光粉是一种能够将紫外光转化为可见光的物质,它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如白色、蓝色、绿色等。
3. 电路控制荧光灯还包含一个电路控制部分,用于控制电流的稳定和启动。
在荧光灯启动时,电流无法直接通过灯管,因此需要一个起动器来产生高电压来激发气体。
起动器通常是一个电感线圈,当电流通过起动器时,它会产生一个瞬间的高电压脉冲,使气体电离并形成电弧,从而启动荧光灯。
一旦荧光灯启动,电流会通过电路稳定地流动,以维持灯管内的气体电离状态。
电路中还包含一个电子镇流器,用于限制电流的大小,以保护荧光灯的正常工作。
总结:荧光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激发荧光粉发光来产生光线。
电流通过电极时,加热电极并激发气体分子的电子到一个更高的能级。
当电子回到低能级时,会释放出能量,被荧光粉吸收并转化为可见光。
荧光灯还包含电路控制部分,用于控制电流的稳定和启动。
启动时,起动器产生高电压脉冲来激发气体形成电弧,之后电子镇流器限制电流大小以保护荧光灯的正常工作。
荧光灯因其高效节能和长寿命的特点,在照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为了理解荧光灯就要对光本身有所认识。
光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是由原子释放出来的。
它是由许多微小类似粒子的小团组成的,这些类似粒子的东西有能量和动量但没有质量。
这些粒子叫做可见光子,是光的最基本单位。
当电子受到激发的时候原子就会释放出可见光子。
如果你已经知道原子是如何工作的话,那你也就知道电子是围着原子核走来走去的负极电荷粒子。
原子的电子有着不同等级的能量,主要取决几个因素,包括它们的速度和离原子核的距离。
电子不同的能量等级占有不同的轨函数和轨道。
通常来说,有着大能量的电子就会离原子核更远。
当原子得到或失去能量的时候,是以电子移动表示变化。
当有某些东西将能量传到原子的时候---以热量为例子--电子可以暂时被推进到一个更高的轨道(远离原子核)。
电子只是在这一轨道位置停留极短时间:几乎马上就被退回到原子核,到达它的原始轨道上。
这时电子就以光子的形式放出额外的能量。
发光的波长取决于有多少能量被释放出来,这也就取决于电子所在的轨道位置。
因此,不同类的原子就会释放出不同类的可见光子。
换句话说就是光的颜色是由受激发的原子种类决定。
这几乎是在所有光源的最基本工作机制。
这些光源的主要不同是在于激发原子的过程。
在白炽灯光源里,原子是由通过加热来激发;而在灯管里,原子是通过化学反应来激发。
荧光灯的中心元件就是它的一个密封的玻璃管。
这个管含有少量水银和惰性气体,通常是氩惰性气体元素,这种惰性气体要保持非常低压。
管也含有荧光粉,在玻璃管内单独涂上一层荧光粉。
玻璃管两端各有一个电极,是连接到电流用的。
当你开灯的时候,电流就会穿过电路流到电极。
有相当大的电压流过电极,所以电子会穿过来自管中的一端的气体到达另一端。
这个能量的变化会将管内的水银从液体变为气体。
由于电子和带电原子会在管内移动,它们中的一部分会和气态水银原子碰撞。
这个碰撞激发出原子,电子会突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能量水平。
当电子回复到它们的初始能量位置,它们就会释放出可见光子。
如上面所述,一个光子的波长是由原子里面的特别电子排列而决定的。
由于在水银原子中的电子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排列所以大部分会在紫外线波长范围内释放出可
见光子。
然而,我们的眼睛看不见这些紫外线光子,所以要转化为可见光才行。
当被暴露在光的地方磷是一种可以发光的物质。
当一个光子撞击一个磷原子的时候,这时一个磷电子就会跳到一个更高的能量位置和原子加热。
当电子回落到正常位置就会以其它光子形式释放出能量。
这个光子比最初的光子的能量要少,因为加热时一些能量消失了。
在荧光灯里,发出的光是以可见光谱发出的--磷发出我们可以看见的白色光。
我们还可以通过将不同磷粉的结合制造出不同的颜色。
传统的白炽灯泡也都会发出少量紫外线光,但它们不能把这些紫外线光转换为任何可见光。
因此,大量能量被浪费掉。
荧光灯使这种可见光工作和更加有效能。
总的来说,荧光灯比白炽灯节能达到4至6倍。
由于白炽灯发出一种更“暖色的光”--一种
多红色小蓝色的光,所以人们通常会在家里使用白炽灯。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整个荧光灯系统是依靠玻璃管内气体的一个电流流动。
我们已经知道荧光灯的与玻璃管的水银原子是通过电流的电子流动而被激发的。
这个电流在和普通电流的电流有几分相似,但它是穿过气态而不是固态。
气态导体在几个方面有别于实心导体。
实心导体的电荷是由自由电子从一个原子跳到另一个原子,从负极电荷区跳到正极电荷区。
电
子始终都有一个负极电荷,也就是说,它们始终都是被吸到正电荷。
在气态中,电荷是由原子的自由电子独立地移动。
电流也都是由离子携带的,原子有电荷是因为它们可以失去或获得电子。
正如电子一样,离子被吸到对立地带电荷区。
为了将电流穿过在管内的气体,那么荧光灯需要两样东西:
自由电子和离子管两端间的不同电荷
通常来说,气体都有少数的离子和自由电子,因为所有的原子自然地保持一个中性的电荷。
因此就比较难将电流穿过大多数气体。
当你打开荧光灯,第一样需要做的事情是从两边电极引入新的自由电子。
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来做到。
典型的荧光灯设计院是使用一个特别起动器开关机制来使它发光。
当打开灯时,最小电阻的通道通过分流电路然后穿过起动器开关。
在这个电路中,电流通过灯管的两端的电极。
这些电极就是简单的丝极,就像在白炽灯泡里的灯丝。
当电流流过分流电路,电就会加热灯丝。
把它们传送到气体管里面,使气体离子化。
同时,电流会在起动器开关中发出一连串的有趣事件。
传统起动器开关是一个小小的放电灯泡,这个灯泡含有氖气和一些其它气体。
灯泡的两个电极位于各自的右边。
当电流开始通过分路电流时,电弧会在电极之间跳动来接通。
这个弧点亮灯泡的方式和荧光灯泡的一个更大的弧点亮的方式一样。
其中一个电极受热时的双金属片会弯曲。
少量来自灯泡的热使双金属片弯曲,这样才可以使它与另一电极接触。
当两个电极互相接触时,电流就不再需要以一个电弧来跳跃了。
因此就没有带电粒子流过气体,灯就熄灭了。
当电路流通过分路电路时,它会镇流器中的一部分建立一个磁场。
这磁场是由流动的电流保持住的。
当起动器开关被打开时,镇流器的电流就会切断。
磁场消失,这时电流会突然上升---镇流器释放出它储备的能量。
电流的突升有助于建立必需的初始电压来创建一个穿过气体的电弧而不是穿过
分路电路和跳过起动器中的间隙,电流流穿过管。
自由电子和原子碰撞,释放其它电子,创造离子。
最终是一个等离子,气体是大部分的组成物质都是离子和自由电子,所有都自由移动。
这样就为电流创造了一人通道。
受到快速移动的电子影响使得这两个丝极保持发热,所以继续发出新的电子进入到等离子里面。
只要有交流电电流和丝极不烧坏,电流就会不断流穿过灯管。
这种方法启动灯需要几秒钟时间。
而目前大多数荧光灯都是瞬间启动了。
大多数受欢迎的荧光灯设计是快速启动。
这个设计的工作原理基本上和传统的启动方式一样,不同是这种启动方法没带有起动器开关。
改为使用镇流器不断的通路电流穿过两端电极。
这个电流可以设定所以两极间有一个电荷差,当荧光灯被开着时,
两端电极的丝极非常迅速的加热,使管内的气体离子化。
一旦气体被离子化,电极间建立的电弧的电压就不同。
流动带电粒子激发水银原子,触发照明过程。
另一种启动方法就是瞬间启动型荧光灯,是将非常高的初始电压用到电极。
这个高电压创造了一个电晕放电。
基本来说,电极表面的额外电子迫使一些电子进入到气体。
这些自由电子将气体离子化并且是几乎瞬间电极之间创建的电弧的电压差。
不论启动机制是如何设定最终结果都是相同的:电流流动穿过一个离子化的气体。
这种气体放电方法有些特殊和值得怀疑:意是是说如果电流没有小心控制的话电压就会不断增加并且灯具很有可能会爆炸。
接着我们会解释一下究竟一盏荧光灯是如何保持平稳的工作的。
镇流器
正如之前所述,气体和固态的传导电流方式不同。
气体和固态的其中一个主要不同是在于它们的电阻,固体金属导体比如说电线,电阻在任何特定温度下都是恒定的,受导体的大小和物质的特性来控制的。
如荧光灯中的气体放电是电流引起电阻减少。
这是因为有更多的电子和离子流穿过一个特别的区域,电子与更多的原子撞击来使释放电子并创造更多的带电粒子。
如果荧光灯的电压不控制好就会烧坏许多的电子元件。
荧光灯镇流器是用来控制电流。
最普通的镇流器是磁性镇流器,工作原理和感应器有几分相似。
感应器基本上都含有线圈,通常是绕住一块金属。
当所有电流通过电线时候它就会产生一个磁场。
线圈就是增强磁场的作用。
镇流器只可以使电流改变慢下来但并不可以使它们停下来。
所以镇流器在一个短的时间内以一个特别的方向阻止不断增大的电流。
磁性镇流器以一个相对低周波率调节电流,这样就会引起一个可见的闪烁。
磁性镇流器可能也可以以一个低频率振动。
这就是人们可以听到荧光灯的嗡嗡声。
现代的镇流器设计使用了先进的电子学来精确地调节通过电路的电流。
由于它使用了一个更高周波率,通常都不再看见闪烁和听见电子镇流器发出的嗡嗡声。
不同的灯需要特别的镇流器设计来保持特定电压和各样灯管设计所需的电流水平。
荧光灯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和尺寸,但它们都是工作在一个同样的基本原理就是电流激发水银原子并使它们发出紫外线光子。
这些光子反过来激发荧光粉并且发出可见光子。
这就是所有荧光灯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