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补充选择题

合集下载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章补充题及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章补充题及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单元补充题一、 填空题:1、函数()f x 为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函数的充要条件是12),)2、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5110321210PX ,则2X 的分布律为__________,2X +1的分布律为__________3、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 ,2,1,21}{===k k X P k,则随机变量X Y 2sin π=的分布律为4、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 k =1, 2, 3,…,则c= .5、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则P (0<X <3π/4)= .6、随机变量)31,10(~b X ,则{}0P X ==,{}1P X ≥=7、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1,2,3,4,5)5a P X k k ===,(, 则a =,(2.5)F =8、随机变量X 服从(0,)b 上的均匀分布,且{}1133P X <<=,则b =9、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2的泊松分布,则{}1P X ==,{}1P X ≤=二、选择题: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是连续函数 ( B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0()1f x f x ≤≤满足 ( C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是连续函数 ( D )两个概率密度函数的乘积仍是密度函数2、设)(1x F 与)(2x F 分别为随机变量1X 与2X 的分布函数,则为使12()()()F x aF x bF x =-是某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下列结果正确的是________( A ) 32,55a b ==- ( B ) 22,33a b ==- ( C ) 13,22a b =-= ( D ) 13,22a b =-=-三、计算题1、已知随机变量ξ只能取-1,0,1,2四个值, 相应概率依次为cc c c 167,85,43,21, 确定常数c 并计算P{ξ<1|ξ≠0}.2、已知ξ~⎩⎨⎧<<=其它0102)(x x x ϕ, 求P{ξ≤0.5}; P(ξ=0.5);F(x).3、设连续型随机变量ξ的分布函数为:⎪⎩⎪⎨⎧≥<≤<=111000)(2x x Axx x F 求:(1)、系数A; (2)、P (0.3<ξ<0.7); (3)、 概率密度φ(x ).4、设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其他0102)(x x x f 用Y 表示对X 的三次独立重复观察中事件}21{≥X 出现的次数,求(1)P {Y =2};(2)P {Y ≥1}.5、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为 ,2,1,32}{===n n X P n ,求随机变量X Y )1(1-+=的分布律和分布函数.6、(1)、已知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1(),2xX f x e x -=-∞<<+∞,求X 的分布函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章补充题与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章补充题与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单元补充题一、 填空题:1、函数()f x 为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函数的充要条件是12),)2、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5110321210PX ,则2X 的分布律为__________,2X +1的分布律为__________3、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 ,2,1,21}{===k k X P k,则随机变量XY 2sin π=的分布律为4、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 k =1, 2, 3,…,则c= .5、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则P (0<X <3π/4)= .6、随机变量)31,10(~b X ,则{}0P X ==,{}1P X ≥=7、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1,2,3,4,5)5a P X k k ===,(, 则a =,(2.5)F =8、随机变量X 服从(0,)b 上的均匀分布,且{}1133P X <<=,则b =9、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2的泊松分布,则{}1P X ==,{}1P X ≤=二、选择题: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是连续函数 ( B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0()1f x f x ≤≤满足 ( C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是连续函数 ( D )两个概率密度函数的乘积仍是密度函数2、设)(1x F 与)(2x F 分别为随机变量1X 与2X 的分布函数,则为使12()()()F x aF x bF x =-是某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下列结果正确的是________( A ) 32,55a b ==- ( B ) 22,33a b ==- ( C ) 13,22a b =-= ( D ) 13,22a b =-=-三、计算题1、已知随机变量ξ只能取-1,0,1,2四个值, 相应概率依次为cc c c 167,85,43,21, 确定常数c 并计算P{ξ<1|ξ≠0}.2、已知ξ~⎩⎨⎧<<=其它0102)(x x x ϕ, 求P{ξ≤0.5}; P(ξ=0.5);F(x).3、设连续型随机变量ξ的分布函数为:⎪⎩⎪⎨⎧≥<≤<=111000)(2x x Axx x F 求:(1)、系数A; (2)、P (0.3<ξ<0.7); (3)、 概率密度φ(x ).4、设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其他0102)(x x x f 用Y 表示对X 的三次独立重复观察中事件}21{≥X 出现的次数,求(1)P {Y =2};(2)P {Y ≥1}.5、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为 ,2,1,32}{===n n X P n,求随机变量X Y )1(1-+=的分布律和分布函数.6、(1)、已知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1(),2xX f x e x -=-∞<<+∞,求X 的分布函数。

财务管理第二章课后补充习题及课堂例题及答案(学生版)

财务管理第二章课后补充习题及课堂例题及答案(学生版)

财务管理第⼆章课后补充习题及课堂例题及答案(学⽣版)第⼆章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课后补充计算题:1、某⼈希望以8%的年利率,按每半年付款⼀次的⽅式,在3年内等额偿还现有的6 000元债务,问每次应偿还多少?2、⼀农户购置了⼀台新收割机,他估计新机器头两年不需要维修,从第3年末开始的10年中,每年需⽀付200元维修费,若折现率为3%,问10年维修费的现值为多少?3、某⼈在2000年1⽉1⽇存⼊银⾏1000元,年利率为10%。

要求计算:(1)每年复利⼀次,2003年1⽉1⽇存款账户余额是多少?(2)每季度复利⼀次,2003年1⽉1⽇存款账户余额是多少?(3)若1000元,分别在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1⽉1⽇存⼊250元,仍按10%利率,每年复利⼀次,求2003年1⽉1⽇余额?(4)假定分4年存⼊相等⾦额,为了达到第⼀问所得到的账户余额,每期应存⼊多少⾦额?(5)假定第三问为每季度复利⼀次,2003年1⽉1⽇余额是多少?(6)假定第四问改为每季度复利⼀次,每年应存⼊多少⾦额?4、某⼈拟明年年初借款42000元,从明年年末开始,每年年末还本付息6000元,连续10年还清,设预定最低借款利率为8%,问此⼈是否能按计划借到款项?5、有⼈在今后五年中每年末借给你2 500元,要求你在随后的10年中,每年末归还2 500元于他,若年利率为5%,问你是否接受这笔借款?6、某⼯商管理研究⽣计划从银⾏借款10 000元,利率12%,半年计息⼀次。

这笔借款在四年内分期等额摊还,每半年还款⼀次。

第⼀次还款是从今天起的6个⽉后,问:(1)贷款的实际年利率是多少?(2)计算每半年应付的偿还额。

(3)计算第⼆个半年所付的本⾦和利息。

7、某公司准备投资开发新产品,现有三个⽅案可供选择。

根据市场预测,三种不同市场状况的预计年报酬率如下表:试计算投资开发各种新产品的风险⼤⼩。

8、某公司去年⽀付的股利为每股1元,⼀位投资者预计公司股利按固定⽐率5%增长,该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1.5,⽆风险利率为8% ,所有股票的平均报酬率为15%。

第二章补充习题及答案普通化学

第二章补充习题及答案普通化学

第二章补充习题及答案普通化学概念、习题与解答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判断题1、指定单质的fGm、fHm、Sm皆为零。

(错:指定单质S不为零,)θmθθθ(错: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不会减小)10、反应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也越大。

(错:相同温度下,活化能越大,速率常数越小,一般讲速率也越小)11、若反应速率方程式中浓度的指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系数,则该反应使基元反2、ΔrSm>0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错:该条件只能判断对应温度孤立系统、标准状态下自发)3、rGm<0的反应必能自发进行。

(错:该条件只能判断对应温度标准状态4、若生成物的分子数比反应物的分子数多,则该反应的ΔrSm>0(错:主要看气体分子数)5、CaCO3在高温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故该反应为吸热熵增。

(对:)6、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放热反应是自发进行的。

(错:影响自发性因素还有混乱度)7、冰在室温下自动融化成水,是熵增起了重要作用的结果。

(对:)8、化学反应的熵变与温度有关,但随温度变化不明显。

(对:温度变化没有引起状态变化的前提下)9、对于可逆反应C()+H2O(g)=CO(g)+H2(g),rHm0,升高温度使正增大,逆减小,故平衡向右移动。

应。

(错:例如H2(g)+I2(g)=2HI的反应就不是基元反应)12、反应级数取决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计量系数。

(错:非基元反应必须以试验为依据)13、根据分子碰撞理论,具有一定能量的分子在一定方位上发生有效碰撞,才可能生成产物。

(对)14、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反应物浓度增大,则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错: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15、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有关,而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对)二、选择题1热力学函数的定义与性质1-1下列各热力学函数中,哪一个为零:(B)(A)fGm(I2,g.298K)(B)fHm(Br2,l.298K)概念、习题与解答(C)Sm(H2,g.298K)(D)fGm(O3,g.298K)(E)fHm(CO2,g.298K)(C)对孤立体系而言,rSm>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经济法基础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 补充练习_习题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经济法基础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 补充练习_习题

➢补充习题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一、单选题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工作岗位的是()。

A.出纳岗位B.会计机构中的会计档案保管岗位C.财产物资核算岗位D.仓库保管员岗位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专业职务的是()。

A.高级会计师B.助理会计师C.会计师D.总会计师3. 中级会计师资格的取得实行()。

A.全国统一考试制度B.考试和评审相结合制度C.地方统一考试制度D.评审制度4. 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现金日记账的保管时间应达到法定最低保管期限。

该期限为()。

A.5年B.30年C.10年D.20年5. 在我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

A.本单位的单位负责人B.本单位的会计人员C.本单位的会计机构D.本单位的经济活动6. 在对外报出的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的人员不包括( )。

A.注册会计师B.会计主管人员C.总会计师D.单位负责人7. 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于会计工作政府监督的是()。

A.个人检举会计违法行为B.会计师事务所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审计C.单位内部会计机构审核本单位会计账簿D.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8. 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对于尚不构成犯罪的伪造、变造会计凭证行为,需要承担的行政罚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单位罚款3 000元以上50 000元以下B.对个人罚款3 000元以上50 000元以下C.对单位罚款5 000元以上50 000元以下D.对个人罚款5 000元以上100 000万元以下9.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尚不构成犯罪的,会计人员()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A.5年B.10年C.15年D.20年10. 下列有关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作用上相互补充,相互协调B.违反会计法律制度,一定违反会计职业道德C.在内容上相互渗透,互相吸收D.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一定违反会计法律制度11. 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已经获取被审计单位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光学第二章习题

光学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习题一、选择题:2008.在菲涅耳圆屏衍射的几何阴影中心处( B )(A)永远是个亮点,其强度只与入射光强有关。

(B)永远是个亮点,其强度随着圆屏的大小而变。

(C)有时是亮点,有时是暗点。

2014.一波长为500n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射到0.02cm宽的狭缝上,在夫琅禾费衍射花样中心两旁第二条暗纹之间的距离为3mm,则所用透镜的焦距为( D )(A)60mm (B)60cm (C)30mm (D)30cm2026.一个衍射光栅宽为3cm,以波长为600nm的光照射,第二级主极大出现于衍射角为300处。

则光栅的总刻度线数为A(A)1.25*104 (B)2.5*104 (C)6.25*103 (D)9.48*1032028.X 射线投射在间距为d的平行点阵面的晶体中,试问发生布拉格晶体衍射的最大波长为多少?D(A)d/4 (B)d/2 (C)d (D)2d2128. 菲涅尔圆孔衍射实验表明,几何光学是波动光学在一定条件下的近似,如果从圆孔露出来的波面对所考察的点作出的的半波带的数目为K,这种条件下可表达成:( D )(A)衍射波级数K~0;(B)衍射波级数K=1;(C)衍射波级数K〉1;(D)衍射波级数K〉〉1。

2129. 用半波带法研究菲涅尔圆孔的衍射的结果说明,圆孔轴线上的P点的明暗决定于:(C )(A)圆孔的大小;(B)圆孔到P点的距离;(C)半波带数目的奇偶;(D)圆孔半径与波长的比值。

2130 用半波带法研究菲涅尔圆孔衍射时,圆孔线上P点的明暗决定于:(D )(A)圆孔的直径;(B)光源到圆孔的距离;(C)圆孔到P的距离;(D)圆孔中心和边缘光线到P点的光程差。

2131 一波带片主焦点的光强约为入射光强的400倍,则波带片的开带数为:( A )(A)10;(B)20;(C)40;(D)100。

2132 在夫琅和费单缝衍射中,当入射光的波长变大时,中央零级条纹:(B )(A)宽度变小;(B)宽度变大;(C)宽度不变;(D)颜色变红。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有理数的减法补充习题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有理数的减法补充习题新版北师大版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5 有理数的减法一、选择题1. 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则()A. a+b<0B. a+b>0C. a-b=0D. a-b<0二、填空题2.李明的练习册上有这样一道题:计算|(-3)+■|,其中“■”是被墨水污染而看不到的一个数,他翻看了后边的答案得知该题的计算结果为6,那么“■”表示的数应该是.三、解答题3. 计算:(1)-2-(+10);(2)0-(-3.6);(3)(-30)-(-6)-(+6)-(-15);(4).4. 已知某种植物成活的主要条件是该地四季的温差不得超过20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在下表的四个地区中,哪个地区适合大面积的栽培这种植物?请说明理由.5. 若a,b,c是有理数,|a|=3,|b|=10,|c|=5,且a,b异号,b,c同号,求a-b-(-c)的值.6. 已知M,N都为数轴上的点,当M,N分别表示下列各数时:①+3和+6;②-3和+6;③3和-6;④-3和-6.(1)请你分别求点M,N之间的距离.(2)根据(1)的求解过程,你能从中得出求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的规律吗?试试看.(3)第2 018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排在对应于A,B,C,D中的什么位置?参考答案1.【答案】B2.【答案】-3或9【解析】设▉的值为x,根据一个数的绝对值是6,可知(-3)+x=6或(-3)+x=-6,解得x=-3或x=9.故答案为:-3或9.3. 【答案】(1)-12;(2)3.6(3)-15;(4)-1.【解析】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然后根据加法法则求解即可.解:(1)-2-(+10)=-2+(-10)=-12.(2)0-(-3.6)=0+3.6=3.6.(3)(-30)-(-6)-(+6)-(-15)=(-30)+(+6)+(-6)+(+15)=-30+0+15=-15.(4)(-3)-(-2)-(-1)-(+1.75)=-3+2+1+(-1)=(-3+1)+ [(+2)+(-1)]=-2+1=-1.4.【答案】B地区.【解析】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分别求出四个地区的温差,然后比较判断即可.解:B地区.理由如下:A地区的四季温差是41-(-5)=46(℃);B地区的四季温差是38-20=18(℃);C地区的四季温差是27-(-17)=44(℃);D地区的四季温差是-2-(-42)=40(℃).因为B地区的四季温差不超过20 ℃,所以B地区适合大面积的栽培这种植物.5.【答案】8或-8.【解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分别求出a、b、c的值,然后根据它们的关系判断出a、b、c的值,再代入求解即可.解:因为|a|=3,所以a=3或a=-3.因为|b|=10,所以b=10或b=-10.因为|c|=5,所以c=5或c=-5.又因为a,b异号,b,c同号,所以a=-3,b=10,c=5或a=3,b=-10,c=-5.当a=-3,b=10,c=5时,a-b-(-c)=-3-10-(-5)=-8 ;当a=3,b=-10,c=-5时,a-b-(-c)=3-(-10)- 5=8.所以a-b-(-c)的值为8或-8.6. 【答案】见解析【解析】(1)先根据各组数据的特点,分别表示在数轴上,然后根据点在数轴的位置分别计算即可;(2)观察分析(1)中所得的结论,试着从绝对值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求解.解:把-6,-3,+3,+6分别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如图.(1)①点M,N之间的距离为|6|-|3|=6-3=3.②点M,N之间的距离为|6|+|-3|=6+3=9.③点M,N之间的距离为|-6|+|3|=6+3=9.④点M,N之间的距离为|-6|-|-3|=6-3=3.(2)能.在(1)中,①可以写成|6|-|3|=|6-3|=3;②可以写成|6|+|-3|=|6-(-3)|=9;③ 可以写成|-6|+|3|=|-6-3|=9;④可以写成|-6|-|-3|=|-6-(-3)|=3,所以点M,N之间的距离为这两个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故求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可以转化为求这两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点睛:此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解题关键是把距离问题和绝对值问题结合一起求解,利用求解的结果归纳总结规律即可.第2018个数是正数,排在对应于C的位置.。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单项选择题1、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是(A )A反映论 B实践论 C先验论 D可知论2、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B )A科学兴趣 B社会实践 C求知欲望 D好奇心3、物质生产实践主要处理(A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 C对抗性矛盾的关系 D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4、真理总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因而(A )A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 B真理中包含谬误的认识C谬误中包含一定的真理性认识 D谬误是真理不可摆脱的对立面5、认识的最终目的是(B )A发现真理 B改造世界 C创立科学理论 D改造客观规律6、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属于(D)观点A客观唯心论 B主观唯心论 C旧唯物论 D辩证唯物主义7、认识的本质在于( B )A主体创造 B能动反映 C社会实践 D客观存在8、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过程是(C)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C个别——一般——个别 D一般——个别——一般9、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说明(B )A实践对理论有决定作用 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比实践更为重要 D实践比理论重要10、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D )A本质认识 B深刻认识 C内在认识 D正确认识1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B )A人们对每一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指导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12、人的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D)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13、“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说明( B )A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 B一切从实际出发C上级的指示和决议不能成为行动的依据D没有直接经验就没有发言权14、从认识发展的规律看,“熟知”与“真知”的关系是(B )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15、唯心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是( B)A唯心论都是不可知论 B唯心论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C主观唯心论是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D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16、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D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唯物论和唯心论都可以承认的观点17、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C )A科学知识 B丰富的经验 C社会实践 D人类的认识能力18、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D)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真实B感性认识是否上升到理性认识C这一认识是否反复多次D理性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19、唯物论和彻底的唯心论的认识论都是(B )A反映论 B可知论 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D先验论20、假象是(C )A人们认识中发生的错觉 B从正面反映本质的现象C从反面歪曲本质的现象 D不表现本质的现象2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的含义是(D)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 B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除了实践标准还有其他标准D实践的历史局限性决定检验理论是一个过程2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论认识论的区别是( C )A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认识发展是辩证的过程C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3、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是(C)A认识与实践 B真理与谬误 C真理与价值 D抽象与具体24、人们的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C)A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B法官审理案件 C农民播种小麦 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25、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根本原因是(D)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C环境与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26、“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不以革命的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说明(C)A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 B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C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D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27、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D)A主体心灵的主观创造 B主体心灵对客体的直觉C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B)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29、“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的观点属于(C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30、我们看到苹果的形状和颜色,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在意识中就形成对苹果的整体感性形象。

生物统计第二章 补充习题及答案

生物统计第二章 补充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来源:《生物统计学学习指导》李春喜等,科学出版社,2008:p14-15)一、填空1.变量的分布有两个明显的基本特征,即和。

二、判断1.计数资料也称为连续性变异资料。

计量资料也称为不连续性变异资料或间断性变异资料。

()三、选择题(《生物统计学题解及练习》杜荣赛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p164)1.下面的变量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 )。

A. 身高B. 体重C. 血型D. 血压2.身高、体重、年龄这一类数据属于()。

A. 离散性数据B. 计数数据C. 连续性数据D. 质量性状资料3.身高、体重、年龄这一类数据属于()。

A. 离散性数据B. 计数数据C. 计量资料D. 质量性状资料4.每十人中男性人数,每一万人中得H1N1流感人数,每亩麦田中杂草株数等,这一类数据属于()。

A. 离散性数据B. 连续性数据C. 计量资料D. 质量性状资料5.每十人中男性人数,每一万人中得H1N1流感人数,每亩麦田中杂草株数等,这一类数据属于()。

A. 计数数据B. 连续性数据C. 计量资料D. 质量性状资料6.频数按其组值的次序排列起来,称为()。

A. 频数排列B. 频数分布C. 组值排列D. 二项分布四、计算题1. 现以50枚受精种蛋孵化出雏鸡的天数为例,说明计数资料的整理。

21 20 20 21 23 22 22 22 21 22 20 23 22 23 22 19 22 2324 22 19 22 21 21 21 22 22 24 22 21 21 22 22 23 22 22小鸡出壳天数在19─24天范围内变动,有6个不同的观察值。

用各个不同观察值进行分组,共分为6组,可得表2-3形式的次数分布表。

表2-3 50枚受精种蛋出雏天数的次数分布表孵化天数划线计数次数(f)19 ║ 220 ║│ 321 ╫╫╫╫1022 ╫╫╫╫╫╫╫╫║║2423 ╫╫║║924 ║ 2合计50从表2-3可以看出:种蛋孵化出雏天数大多集中在21−23天,以22 天的最多,孵化天数较短(19−20天)和较长(24天)的都较少。

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练习、思考题一、选择题1.__A__是科学管理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霍尔登2.科学管理的基础是__A__。

A.差别计件工资制B.职能原理C.例外原理D.工时研究3.科学管理中能体现权力下放的分权尝试的原理是_B__。

A.差别计件工资制B.职能原理C.例外原理D.工时研究4.___B_是一般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孔茨5.法约尔认为,企业的职能有_B__。

A.四项B.五项C.六项D.八项6.确立企业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结构,这是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要素中的___B_。

A.计划B.组织C.指挥D.协调7.___C_的目的是检验管理其他四要素在实际发挥作用时是否得当。

A.计划B.组织C.控制D.协调8.__A__是行政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

A.韦伯B.梅奥C.法约尔D.马斯洛9.韦伯认为,传统式权威的基础是__D__。

A.超凡魅力B.法律C.权力D.先例和惯例10.韦伯提出的理想的组织形态是_A___。

A.行政性组织B.神秘化组织C.传统的组织D.现代的组织11.首先提出管理的定义的管理学家是_A___。

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梅奥12.韦伯指出个人服从命令的原因是上级拥有____。

A.权力B.权威C.权利D.权益13.法约尔提出的组织中平级间的横向沟通被称为____。

A.等级原则B.协商原则C.跳板原则D.秩序原则14.企业的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六种职能的总体运动是____。

A.经营B.管理C.营运D.运转15.法约尔的管理原则主要有__D__。

A.八条B.十条C.十二条D.十四条16.法约尔认为企业六职能中最重要的职能是_A_。

A.管理B.商业C.会计D.财务17.工时研究可分为分析阶段和__D__阶段。

A.标准化B.记录C.建设D.研究18.韦伯的行政性组织又可称为___D_。

A.神秘化组织B.传统的组织C.现代的组织D.合理化、法律化的组织19.__C__提出了著名的“X—Y”理论。

第二章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补充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补充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一、单项选择题1.货币时间价值是〔〕。

A.货币经过投资后所增加的价值B.没有通货膨胀情况下的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C.没有通货膨胀和风险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D.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利率2.年偿债基金是〔〕。

A.复利终值的逆运算B.年金现值的逆运算C.年金终值的逆运算D.复利现值的逆运算3.盛大资产拟建立一项基金,每年初投入500万元,若利率为10%,5年后该项基金本利和将为〔〕。

A.3358万元B.3360万元C.4000万元D.2358万元4.下列不属于年金形式的是〔〕。

A.折旧B.债券本金C.租金D.保险金5.某项永久性奖学金,每年计划颁发10万元奖金。

若年利率为8%,该奖学金的本金应为〔〕元。

A.6 250 000B.5 000 000C.1 250 000D.4 000 0006.普通年金属于〔〕。

A.永续年金B.预付年金C.每期期末等额支付的年金D.每期期初等额支付的年金7.某人第一年初存入银行400元,第二年初存入银行500元,第三年初存入银行400元,银行存款利率是5%,则在第三年年末,该人可以从银行取出〔〕元。

A.1434.29B.1248.64C.1324.04D.1655.058.企业有一笔5年后到期的贷款,到期值是20000元,假设存款年利率为2%,则企业为偿还借款建立的偿债基金为〔〕元。

已知FVIFA2%,5=5.2040 。

A.18114.30B.3767.12C.3225.23D.3843.209.某企业从银行取得借款1000万元,借款年利率5%,该企业打算在未来10年内每年年末等额偿还该笔借款,则每年年末的还款额为〔〕万元。

A.263.8B.256.3C.265D.129.5110.某人于第一年年初向银行借款50000元,预计在未来每年年末偿还借款10000元,连续8年还清,则该项贷款的年利率为〔〕。

A.20%B.14%C.11.82%D.15.13%11.有一项年金,前3年无流入,后5年每年年初流入500万元,假设年利率为10%,其终值和递延期为〔〕。

《旅游概论》第二章补充题(1)

《旅游概论》第二章补充题(1)

《旅游概论》第二章补充题(220分)一、填空:(60分)1、世界旅游历史大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

2、一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是公元前________年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上进行通商贸易的______________人,其旅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公元前1570年—1085年,______________已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

3、世界上最早以寻求乐趣为主要目的群众性旅游活动是______________ ,这与当时的______________有关。

4、“丝绸之路”西段的基础是起自______________穿越______________,直达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边境。

5、第一个完整走过丝绸之路全部行程的人是______________(国名)的______________。

6、中世纪后期,在欧洲掀起了寻金热和探险热的高潮,其旅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7、近代西方旅游的兴盛与旅游业的诞生,主要得益于______________的成果,它构成了对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8、阿拉伯商人兼旅行家_____________曾经到中国、印度等地经商和旅游。

9、托马斯·库克第一次组织消遣性的观光旅游团是___________ 年_______月________日,即______________之行,参加人数_________人,第一次环球旅行是__________年,参加人数_______人。

10、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归纳起来,是两大决定因素,一是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前者是后者的______________,后者是______________。

财务管理第二章课后补充习题及课堂例题及答案(学生版)

财务管理第二章课后补充习题及课堂例题及答案(学生版)

第二章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课后补充计算题:1、某人希望以8%的年利率,按每半年付款一次的方式,在3年内等额偿还现有的6 000元债务,问每次应偿还多少?2、一农户购置了一台新收割机,他估计新机器头两年不需要维修,从第3年末开始的10年中,每年需支付200元维修费,若折现率为3%,问10年维修费的现值为多少?3、某人在2000年1月1日存入银行1000元,年利率为10%。

要求计算:(1)每年复利一次,2003年1月1日存款账户余额是多少?(2)每季度复利一次,2003年1月1日存款账户余额是多少?(3)若1000元,分别在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1月1日存入250元,仍按10%利率,每年复利一次,求2003年1月1日余额?(4)假定分4年存入相等金额,为了达到第一问所得到的账户余额,每期应存入多少金额?(5)假定第三问为每季度复利一次,2003年1月1日余额是多少?(6)假定第四问改为每季度复利一次,每年应存入多少金额?4、某人拟明年年初借款42000元,从明年年末开始,每年年末还本付息6000元,连续10年还清,设预定最低借款利率为8%,问此人是否能按计划借到款项?5、有人在今后五年中每年末借给你2 500元,要求你在随后的10年中,每年末归还2 500元于他,若年利率为5%,问你是否接受这笔借款?6、某工商管理研究生计划从银行借款10 000元,利率12%,半年计息一次。

这笔借款在四年内分期等额摊还,每半年还款一次。

第一次还款是从今天起的6个月后,问:(1)贷款的实际年利率是多少?(2)计算每半年应付的偿还额。

(3)计算第二个半年所付的本金和利息。

7、某公司准备投资开发新产品,现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

根据市场预测,三种不同市场状况的预计年报酬率如下表:试计算投资开发各种新产品的风险大小。

8、某公司去年支付的股利为每股1元,一位投资者预计公司股利按固定比率5%增长,该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 1.5,无风险利率为8% ,所有股票的平均报酬率为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章补充题及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章补充题及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单元补充题一、 填空题:1、函数()f x 为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函数的充要条件是12),)2、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5110321210PX ,则2X 的分布律为__________,2X +1的分布律为__________3、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Λ,2,1,21}{===k k X P k,则随机变量X Y 2sin π=的分布律为4、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 k =1,2, 3,…,则c= .5、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则P (0<X <3π/4)= .6、随机变量)31,10(~b X ,则{}0P X ==,{}1P X ≥=7、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1,2,3,4,5)5a P X k k ===,(, 则a =,(2.5)F =8、随机变量X 服从(0,)b 上的均匀分布,且{}1133P X <<=,则b =9、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2的泊松分布,则{}1P X ==,{}1P X ≤=二、选择题: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是连续函数 ( B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0()1f x f x ≤≤满足 ( C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是连续函数 ( D )两个概率密度函数的乘积仍是密度函数2、设)(1x F 与)(2x F 分别为随机变量1X 与2X 的分布函数,则为使12()()()F x aF x bF x =-是某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下列结果正确的是________( A ) 32,55a b ==- ( B ) 22,33a b ==- ( C ) 13,22a b =-= ( D ) 13,22a b =-=-三、计算题1、已知随机变量ξ只能取-1,0,1,2四个值, 相应概率依次为cc c c 167,85,43,21, 确定常数c 并计算P{ξ<1|ξ≠0}.2、已知ξ~⎩⎨⎧<<=其它0102)(x x x ϕ, 求P{ξ≤0.5}; P(ξ=0.5);F(x).3、设连续型随机变量ξ的分布函数为:⎪⎩⎪⎨⎧≥<≤<=111000)(2x x Axx x F 求:(1)、系数A; (2)、P (0.3<ξ<0.7); (3)、 概率密度φ(x ).4、设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其他0102)(x x x f 用Y 表示对X 的三次独立重复观察中事件}21{≥X 出现的次数,求(1)P {Y =2};(2)P {Y ≥1}.5、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为Λ,2,1,32}{===n n X P n,求随机变量X Y )1(1-+=的分布律和分布函数.6、(1)、已知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1(),2xX f x e x -=-∞<<+∞,求X 的分布函数。

第二章 太阳能发电技术补充习题

第二章 太阳能发电技术补充习题

第二章太阳能发电技术一、选择题:1、太阳能发电的方式主要有通过热过程的“____________”和不通过热过程的“_____________”、“光化学发电”及“光生物发电”等。

2、目前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采用的蓄热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种。

3、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整个系统由4部分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目前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采用的蓄热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种。

5、根据太阳能和聚光跟踪理论和实现方法的不同,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可分为槽式线聚焦系统、和三个基本类型。

二、填空题:1、下列能源不是来自太阳的是【】A.石油B.煤 C.天然气D.核电站的核能2、光伏发电系统,由【】组成。

A. 太阳能电池方阵B.储能蓄电池C. 保护控制系统 D.逆变器等3、关于太阳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能十分巨大,是用之不尽的B.太阳内部不停地进行着核聚变C.太阳能分布广泛,获取方便D.太阳能安全、清洁,不会带来环境污染4、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由【】组成。

A. 集热部分B.热传输部分C. 蓄热与热交换部分 D.汽轮发电部分5、下列各项中【】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缺点。

A. 运输、安装容易B.能量不稳定C. 清洁,环境污染少 D.能量不连续6、关于太阳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能十分巨大,是用之不尽的B.太阳内部不停地进行着核聚变C.太阳能分布广泛,获取方便D.太阳能安全、清洁,不会带来环境污染。

物理化学 补充选择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 补充选择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部分章节补充习题——选择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对于任何循环过程,系统经历了i步变化,则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应该是:(A)∑Q i=0, (B)∑W i=0, (C)(∑Q i-∑W i)>0, (D) (∑Q i+∑W i)=02.1mol373K、pφ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到373K、pφ的水汽: (1)等温可逆蒸发,(2)真空蒸发.这两个过程中功的关系为:(A)W1>W2, (B) W1<W2(C)W1=W2(D) W1=W2=03.下列宏观过程(1)101.325kPa、273K下冰融化为水;(2)气缸中活塞往复运动;(3)NaCl溶解在水中;(4)水在101.325kPa、373K下蒸发.可看作可逆过程的是:(A)(1)和(4) (B) (2)和(3)(C) (1)和(3) (D) (2)和(4)4.1mol水银蒸气在正常沸点630K时压缩成液体,已知其蒸发热为54566J·mol-1,设水银蒸气为理想气体,则此过程的∆U和∆H为(A) ∆U=∆H=54566J (B) ∆U=-49328J,∆H=-54566J(C)由于定温,故∆U=0,∆H=0 (D) ∆U=-59804J,∆H=-54566J5.已知250C时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热∆f H mφ(H2O,g)=-241.82kJ·mol-1, 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热∆c H mφ(H2,g)=-285.83kJ·mol-1,在同温度下H2O(l)→H2O(g)的标准摩尔相变热为(单位为kJ·mol-1): (A)-44.01 (B)44.01(C)241.82 (D)285.83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理想气体与温度为T 的大热源接触作定温膨胀吸热Q ,所作的功是变到相同终态的最大功的20%,则系统的熵变为:(A)Q/T (B)0 (C)5Q/T (D)-Q/T 2.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A)系统的熵增加 (B)系统吸热大于对外作功 (C)环境的熵一定增加 (D)环境内能减少3.理想气体从状态I 经自由膨胀到达状态II ,可用哪个热力学判据来判断该过程的自发性: (A)∆A (B) ∆G (C) ∆S (D) ∆U4.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假设由可逆热机牵引火车,其速度将 (A)最快 (B)最慢 (C)中等 (D)不能确定5.液态水在373K 及101325Pa 下汽化为水蒸汽,则该过程的 (A)∆H =0 (B) ∆S =0 (C)∆A =0 (D) ∆G=06. 在298K 和p φ下,KNO 3溶解在水中将吸收热量,此时系统的熵变为: (A)∆S<0 (B) ∆S>0 (C) ∆S=0 (D) ∆S=∆H/2987.在298K 时已知气相反应2CO 2=2CO+O 2的∆G φ为514.2kJ·mol -1,则此反应的∆A φ( kJ·mol -1)为: (A) ∆A φ=514.2 (B) ∆A φ=0 (C) ∆A φ>514.2 (D) ∆A φ<514.28.当100J 的热量从300K 的大热源传向290K 的另一大热源时,整个过程所引起的熵变是: (A)(290100300100+ )J·K -1 (B) (290100300100-)J·K -1 (C) (290100300100+-)J·K -1 (D) (290100300100-- )J·K -1第三章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1.理想溶液的通性是:(A)∆V mix=0, ∆H mix=0,∆S mix>0,∆G mix<0(B)∆V mix=0, ∆H mix=0,∆S mix>0,∆G mix=0(C)∆V mix=0, ∆H mix>0,∆S mix>0,∆G mix<0(D)∆V mix=0, ∆H mix=0,∆S mix=0,∆G mix=02.298K时A和B两种气体在某一溶剂中溶解的享利常数分别为k A和k B,且k A>k B,则当A和B压力相同时,在该溶剂中溶解的量是:(A)A的量大于B的量(B) A的量小于B的量(C) A的量等于B的量(D)A的量和B的量无法比较3.苯和甲苯能形成理想溶液,在293K时当1mol苯和1mol甲苯混合时,这过程所对应的∆G(J)是(A)-3377 (B)3377 (C)0 (D)-34344.A和B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373K时纯液体A的蒸汽压力为133.32kPa,纯液体B的蒸汽压为66.66kPa,当A和B的二元溶液中A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汽中A的摩尔分数是:(A)1 (B)3/4 (C)2/3 (D)1/25.313K时纯液体A的饱和蒸汽压是纯液体B的21倍,A和B能形成理想溶液,若气相中A和B的摩尔分数相等,则液相中A和B的摩尔分数之比X A:X B应为:(A)1:21 (B)21:1 (C)22:21 (D)1:226.在一完全密闭的透明壁的恒温箱中,置有两杯液体,A杯为纯水,B杯为蔗糖水溶液。

会计基础第二章习题及答案_

会计基础第二章习题及答案_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一、单项选择1、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称为()。

A、资产B、利得C、收入D、利润2、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称为()。

A、费用B、损失C、负债D、所有者权益3、广义的权益一般包括()A、资产和所有者权益B、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C、所有者权益D、资产和债权人权益4、下列属于资产项目的是()。

A、原材料B、预收账款C、实收资本D、资本公积5、()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A、会计科目B、会计原则C、会计要素D、会计方法6、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变现、出售或耗用期限在()的资产。

A、一年以内B、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以内C、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D、超过两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7、下列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的是()。

A、存货B、厂房C、机器设备D、专利权8、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

A、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净额B、所有者的投资C、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D、实收资本与未分配利润之和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收入要素内容的是()。

A、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B、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C、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D、营业外收入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费用要素内容的是()。

A、销售费用B、管理费用C、财务费用D、预付账款11、下列项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A、长期借款B、银行存款C、预收账款D、实收资本12、下列项目中,属于货币资金的是()。

A、商业承兑汇票B、银行承兑汇票C、银行本票存款D、可转换债券1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收入是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B、经济利益的流入必然是由收入形成的C、只有日常经营活动才会产生支出D、费用就是成本14、会计科目是指对()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A、经济业务B、会计要素C、会计账户D、会计信息15、会计科目按其所()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第二章补充练习题(1)

第二章补充练习题(1)

第二章补充练习题(1)第二章补充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作的最基本的分类是()。

A 会计科目B 会计要素C 会计账户D 会计恒等式 2. 财务会计核算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主要采用( )。

A 货币量度B 实物量度C 劳动量度D 时间量度 3. 下列会计要素,属于静态要素的有()。

A 负债B 收入C 费用D 利润 4. 货币计量实际上包含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前提( )。

A 会计主体B 清算原则C 历史成本D 币值稳定 5. 下列业务不可以进行会计确认的是()。

A 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 B 生产产品领用材料 C 企业销售一批产品 D 与供应单位签订购料合同 6. 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不包括()A 股东B 债权人C 政府部门D 公司管理层 7. 会计主体假设对会计工作范围从( )上进行了限定。

A 内容 B 人员 C 时间 D 空间 8. 会计分期是从( )中引申出来的。

A 权责发生制B 会计目标C 持续经营D 会计主体 9. 在会计计量属性中,最具有可验证性因而具有可靠性优势的是() A 历史成本 B 公允价值 C 重置成本 D 可变现净值 10. 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发挥统驭作用的是()A 基本准则B 具体准则C 应用指南D 准则讲解 11. 下列资产,属于企业长期资产的有()A 应收票据B 原材料C 预收账款D 无形资产 12.()是一种资本储备形式,是可以转化为资本金的资本准备。

A 实收资本 B 资本公积 C 盈余公积 D 未分配利润 13. 将企业资产和负债区分为流动和长期的前提是()A 会计主体B 持续经营C 会计分期D 货币计量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企业拥有所有权的资源才称得上资产B 待处理财产损失也是企业的资产之一C 甲公司和原材料供应商签订了一份购买A材料的合同,A材料也是甲公司的资产之一 D 融资租赁设备是企业的资产15. 关于收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收入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B 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C 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该列入利润表D 收入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二、多项选择题1. 资金运动的动态要素包括()A 资产B 所有者权益C 收入D 费用E 利润 2.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应包括( )。

第二章习题答案+补充习题+第三章习题以及答案

第二章习题答案+补充习题+第三章习题以及答案

(1)Z=W+(Z+X)
(2)Z=W-(X+6)-(R+9)
(3)Z=(W*X)/(R+6)
(4)Z=((W-X)/5*Y)*2
解答:(1)Z=W+(Z+X)
题号
指令
题号
指令
(1) Z=W+(Z+X)
(2) Z=W-(X+6)-(R+9)
MOV MOV MOV ADD ADD MOV
AX,Z BX,X CX,W AX,BX AX,CX Z,AX
(1)MOV AX,0ABH
(2)MOV AX,[100H]
(3)MOV AX,VAL
(4)MOV BX,[SI]
(5)MOV AL,VAL[BX]
(6)MOV CL,[BX][SI]
(7)MOV VAL[SI],BX
(8)MOV [BP][SI],100
解答:
(1)MOV AX,0ABH 寻址方式:立即寻址;物理地址:无
POP
AX
DIV MOV MOV
CX Z,AX Z+1,DX
(4)
Z=((W-X)/5*Y)*2
MOV MOV SUB
AX,W BX,X AX,BX
MOV MOV
DX,0 CL,5
DIV
CL
MOV
BX,Y
MUL MOV
BX CL,2
MUL MOV MOV
CL Z,AX Z+1,DX
7.假定 DX=1100100110111001B,CL=3,CF=1,试确定下列各条指令单独执行后 DX 的值。
LEA SI,OLDS;
LEA SI,OLDS

微观经济学补充习题

微观经济学补充习题

微观经济学补充习题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判断题1.在图像上,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2。

在图像上,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3。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 √4.在商品过剩的条件下, 卖者之间的竞争会压低价格;在商品短缺的条件下, 买者之间的竞争会抬高价格.√5.假定需求不变,供给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交易量的减少。

×6.假定供给不变, 需求的减少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交易量的增加.×7。

如果只知道需求增加和供给减少,但不知道它们变化的数量,那么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方向无法确定.√8.如果只知道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 但不知道它们变化的数量,那么均衡价格的变化方向无法确定.√9.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意味着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10。

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大意味着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线.×11。

假如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那么任意两点间的需求弹性一定相等。

×12。

卖者提高价格肯定能增加总收益。

×13。

农产品的需求一般来说缺乏价格弹性,这意味着当农产品价格上升时,农场主的总收益将增加.√二、单项选择题1.需求量和价格所以反方向变化,是因为A。

替代效应的作用。

B.收入效应的作用. √C。

上述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

2.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料的价格上升了,这种商品的A.需求曲线将向左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

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3.如果政府利用配给的方法来控制价格,这意味着A.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已不能影响价格。

B.政府通过移动供给曲线来控制价格。

√C。

政府通过移动需求曲线来控制价格。

4.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要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下面的相应措施: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

实行对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5.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A.黑市交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水静力学(补充选择题)
1、静止液体中同一点各方向的压强()
A、数值相等;
B、数值不等;
C、仅水平方向数值相等;
D、铅直方向数值最大。

2、静水压力的方向()
A、与受力面平行;
B、与受力面斜交;
C、与受力面外法线方向一致;
D、与受力面内法线方向一致。

3、图示为两种液体盛于容器中、且密度2ρ>1ρ,则A、B两测压管中的液面必为()
B管高于A管;B、A管高于B管;C、AB两管同高。

4、盛水容器a和b的测压管水面位置如图(A、、(B、所示,其底部压强分别为
pa和pb。

若两容器内水深相等,则pa和pb的关系为()A、pa>pb;B、pa<pb;
C、pa=pb;
D、无法确定。

5、在平衡液体中,质量力与等压面()
A、重合;
B、平行
C、相交;
D、正交。

6、液体中某点的绝对压强为100kN/m2,则该点的相对压强为
A、1 kN/m2
B、2 kN/m2
C、5 kN/m2
D、10 kN/m2
7、液体只受重力作用,则静止液体中的等压面是()
A、任意曲面
B、水平面
C、斜平面
D、旋转抛物面
8、在静水中取一六面体,作用在该六面体上的力有()
A、切向力、正压力
B、正压力
C、正压力、重力
D、正压力、切向力、重力
9、某点存在真空时,()
A、该点的绝对压强为负值
B、该点的相对压强为负值
C、该点的绝对压强为零
D、该点的相对压强为零
10、液体静水压强的()。

A、方向与受压面有关
B、大小与受压面积有关
C、大小与受压面方位无关
11、静止液体中同一点各方向的压强。

( )
A 、数值相等
B 、数值不等
C 、仅水平方向数值相等
D 、铅直方向数值最大
12、作用在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的压力中心()。

A 、通过受压面的形心
B 、通过压力体的重心
C 、高于受压面的形心
D 、低于受压面的形心
13、密封容器内液面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其任一点的测压管液面( )。

A 、高于容器内液面
B 、 低于容器内液面
C 、 等于容器内液面
14、图示容器内有一放水孔,孔口设有面积为A 的阀门ab ,容器内水深为h ,则阀门所受静水总压力为 ( )
A 、0.5ghA ρ;
B 、ghA ρ;
C 、0.5A gh 2ρ;
D 、
A gh 2ρ
15、挡水面积为A 的平面闸门,一侧挡水,若绕通过其形心C 的水平轴任转α角,其静水总压力的大小方向是否变化?( )
A 、都不变
B 、都变化
C 、大小变化,方向不变
D 、大小不变,方向变化
16、已知水中某点的绝对压强为p=49000Pa ,如当地大气压强为98KPa ,
其真空高度(以水柱高度计)为()。

A、-5m
B、0.5m
C、5m
D、不存在
17、静水压力的方向()。

A、与受力面平行
B、与受力面斜交
C、与受力面外法线方向一致
D、与受力面内法线方向一致
18、绕铅垂中心轴作等加速度旋转的容器中的液体的等压面为()。

A、圆柱面
B、圆锥面
C、抛物面
D、椭圆曲面
19、浮体稳定平衡的条件是重心()。

A、高于定倾中心
B、高于浮心
C、低于定倾中心
D、与定倾中心重合
20、一平面潜没于水中,当保持其形心位置不变,而使其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改变时,则一侧的水压力()。

A、大小方向均不变
B、大小改变而方向不变
C、方向改变而大小不变
D、大小和方向均改变
21、平衡液体中的等压面必为()。

A、水平面
B、斜平面
C、旋转抛物面
D、与质量力相正交的面
22、在重力作用下静止液体中,等压面是水平面的条件是()。

A、同一种液体
B、相互连通
C、不连通
D、同一种液体,相互连通
23、压力中心是()。

A、淹没面积的中心
B、压力体的中心
C、总压力的作用点
D、受压面的形心
24、U形管水银压差计,液面差为h,所测水管中同一水平面上两点的压强差为()。

A、13.6h
B、h
C、9.8h
D、12.6h
25、某点的真空度65000 Pa,当地大气压为0.1 MPa,绝对压强为( )。

A、65000 Pa
B、55000 Pa
C、35000 Pa
D、165000 Pa
26、一密闭容器内下部为水,上部为空气,液面下4.2m处测压管高度为2.2m,设当地大气压为1个工程大气压,则容器内绝对压强为几米水柱?( )
A、2m
B、1m
C、8m
D、-2m
27、完全真空状态是指( )。

A、真空值=0
B、绝对压强=0
C、相对压强=0
D、大气压强=0
28、水深10米,沉箱法施工时为防止箱底漏水充入压缩空气的压强应( )
A、≥9.8 KPa
B、≥98 KPa
C、≥196 KPa
D、≥液面
压强pa即可
答案:
1.A
2.D
3.B
4.A
5.D
6.B
7.B
8.C
9.B 10.C 11.A 12.D 13.B 14.B 15.A 16.C 17.D 18. 19.C 20.
21.D 22.D 23.B 24.D 25.C 26.C 27.B 28.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