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二)含答案解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二)

24. 中国衣冠服饰制度自夏商时期已见端倪,至惆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

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宗法礼制逐渐崩溃

25. 沈约撰《宋书•州郡志》曾感慨道:“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号骤易,境土屡分,或一郡

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千回百改,巧历不算,寻校推求,未易精悉。”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郡县制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C.对地方郡县的记载比较模糊

D.地方行政区划变动比较频繁

26. 孔子本人罕言“性与天道”,而朱熹则常提“理”“气” “性” “太极”等形而上的概念。这一变化体现了儒学

A.思辨化的趋向

B.信仰重建的完成

C.普及化的实现

D.伦理纲常的弱化

27. 明代农民被越来越深地卷入市场网络之中。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

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

候条件,广泛种植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材料说明

A.明朝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明朝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C.明朝农业以专业化生产为主

D.明朝农作物的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28. 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

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这表明他

A.主张“中体西用”

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

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29. 清帝退位之初,曾有记者问孙中山为何对“近日北京之政争”不甚注意,孙中山明确表示目前对中国的社会革新,“比党务与政治问题更有兴趣”。材料中“社会革新”主要是指

A.振兴民族经济、改善民众生活

B.反对军阀专制、捍卫民主共和

C.进行思想文化、教育上的启蒙

D.号召民众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

30. 下表是1935—1937年中国工矿业生产简表(单位:吨)。对该表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

B.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C.政府实施了经济统制政策

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

31. 在新中国实行的各种版本的护照中,1950年版、1953年版、1958年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

1971年版、1975年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年版的“本

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20世纪50年代护照版本体现了我国“一边倒”外交政策

B. 20世纪70年代的中法、英文护照表明中美建交的实现

C. 为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

D. 2005年因私护照数量大量增加,推动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32. 为了弥补《十二铜表法》对财产侵害问题上规定的不足,罗马法规定:“因违法杀害他人的奴隶、

四足动物或家畜者,应对其所有人按照它们被杀前一年内的最高价格予以赔偿,而对其他财物的损

害,以它们在最后30天内的最高价格为准。”这一规定

A. 促进了罗马商品经济发展

B.是罗马法趋于理性的表现

C.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特权

D.体现了对奴隶和财产的尊重

33. 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引起“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 “商业革命”的影响

D.亚洲人口的膨胀

34. 备受世人推崇的美国1787年宪法解决了邦联体制的弊端,但在宪法正文中根本没有出现奴隶这个词,更没有涉及解决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美国宪法违背了民主的精神

B.当时黑人对民权要求不强烈

C.美国宪法并未实践人民主权

D.体现原则与妥协的宪政精神

35.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上4年就完成了。这项“自上而下的革命”使苏联的工业产量大大增

加一一虽然是以杀戳、饥荒和大批的人口迁移为代价。对于斯大林来说,前进时付出的高昂代价是不重要的。他说,“我们落后于发达国家50年或100年”,“要么我们这么做,要么就完蛋”。这种情况说明当时苏联

A.从事经济建设必然导致流血牺牲

B.避免了世界性经济危机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体现

D.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40.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古希腊城邦时代起,欧亚非的滨海贸易就已经展开。”但在公元2世纪前,中国

与罗马没有直接的贸易关系。据《后汉书》记载,大秦“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

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当时的东西方贸易主要通过中国的河西走廊,经过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

到中亚、西亚,一直到罗马。这条商路在3世纪初中断后,东西方贸易主要靠海路。4—5世纪,由

于日耳曼人对西罗马帝国的侵扰和中国的割据混战,东西方贸易受到严重影响。552年,东罗马皇

帝查士丁尼宣布丝绸由帝国政府官营。之后,东西方贸易又趋于繁荣,中国向西方输出的商品除了丝绸还有大量瓷器,大量黄金从西方向东方流动。11 —13世纪,十字军东征把西欧也卷入东西方贸

易中来,地中海城市国家大发战争财,商品经济开始快速发展。而在东方,蒙古人建立的大帝国,保障了东西方的贸易通道更加安全,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14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帝国崛起,

迫使欧洲开始寻求到东方的新商路。

――摘编自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材料二1840年以前,中国贸易是在独立自主的条件下展开的,很长时间内都是以中国为主导

的,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在贸易中的优势地位。在19世纪大多数的年头里,占据进出口贸

易货值绝对多数的,出口是茶叶,进口则是鸦片,这两种商品深刻影响了19世纪的中国,并使中国

深深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旋涡中去。19世纪晚期,中国的茶叶出口逐渐出现危机,尤其是印度、锡兰产的茶叶逐步在英国市场上战胜了中国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印度、锡兰茶叶生产模式的优越性所

致:大种植园和机器加工的生产方式,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保证了质量。

――摘编自黄敬斌《19世纪中西贸易的关键情节》(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在中西贸易中的特点、影响因素。(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相比,19世纪中国在中西贸易中发生了哪

些变化。由此你能得出什么启示?(13分)

41.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刚刚过去的20世纪被认为是发展最快、情况最为复杂的世纪,而它对21世纪的影响也

正被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知。但人们对20世纪的认识大相径庭,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所谓

“民主资本主义与极权共产主义”斗争说;“美国世纪”说;“伟大世纪”说。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对20世纪的认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