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类存在状态的深刻反思】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深刻的原因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人类存在状态的深刻反思】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深
刻的原因是
姜文以其抽动的嘴角结束了一篇黑色幽默,极度的夸张和戏谑
最后沉淀成一大团醒目的红色和一长串苍凉的箫声,并一直绵延至一个民族孤独的背影,一反前面超乎寻常的热闹,剧终却显悲凉。《鬼子来了》无论从情节上,还是从影效上,都明显携带着导演刻意编排或者说刻意去“做”的痕迹。夸张的镜头在感官上造成的冲击力和虚晃感,颠覆了传统电影在观念和思维模式上的规整、统一及考究,也就不具备传统意义上视听的美感,在不循规蹈矩中衍生出别种韵味。导演姜文从迥异的角度探究民族精神的内里,旨在揭示荒诞表象背后人类生存状态与宇宙生存法则之间的复杂关系。
整部影片是对传统伦理观念和整个社会秩序的一种颠覆,这种
颠覆体现了后现代艺术的核心。导演不仅注重增强故事层面的喜剧元素以达到戏谑的目的,且更为重视对镜头语言的探索和创造,以培养起自己独具特色的带有后现代风格的语汇。这部影片的镜头总体上凸显出暴力和狂野的风格,表面看似杂乱、无秩序、无章法;而其实,内部又按照一定的法则和节奏拼凑起来,镶嵌在作品的精神内核之上,以过度使用的各类手法和技巧作为载体,呈现出导演寄予在每一个视觉元素上的期待和加诸每一种表现手法上的深刻寓意。
影片中大量运用摇晃镜头,造成强烈的戏谑感。马大三为首的这群农民聚在一起的时候,摄影机不安分地来回移动,光影斑驳;精瘦的老者,即五舅姥爷的白胡子在画面中招摇地晃动,这些光影共同营造出一种不安的气氛。镜头的摇晃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形象写照,是恐惧——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恐惧源于中国人们传统的“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苟且心理。一间简陋的黑屋子,几缕亮光射将进来,土里土气的 __,将手插在衣袖里,蹲坐在一起,口里讲着粗话。这些要素构成的画面是一张典型的民俗图,体现着 __精神追求和信仰,在过分搞笑的台词中渗出一个民族的眼泪。整部影片一直用这种充斥着粗俗气息的元素来叙事兼表意,体现了后现代艺术对于所谓“雅”的消解。刘爷帮忙收尸一段,用大量景深镜头和夸张的人物动作营造一种舞台表演的效果,即“戏说感”。花屋小三郎并未被刀功“出神入化”的刘爷杀死,也进一步加强了影片的讽刺性。花屋小三郎身上有日本民族不灭的精神支撑,中国人杀他未果,这种对立关系间接反映了两个民族迥异的心理和精神追求。
影片镜头突兀不平,在起伏和杂乱中,又加入声音要素,将素材贯穿起来。日本军乐的旋律营造出的强烈的节奏感在听觉上对观众造成强有力的冲击;几段非主体性音乐的运用则深入人们内心,使观众于粗暴的视觉感受中体认到一种细腻的震撼。马大三将刘爷接到村子来,村民们将花屋小三郎送走,马大三人头落地,影片在这三个时刻运用了同样的旋律,仿佛是一首悠扬的抒情曲。但悠扬背后余音袅
袅,埋藏着呜咽和悲凉。这类音乐的出现,在调侃之余加大写意的力度,影片的戏谑成分又加一重。
导演运用影效和情节上的夸张、戏谑等后现代表现手法来实现自己的反讽意图,以一个调侃者的姿态进入深刻的精神层面的挖掘。影片中花大手笔勾勒出guo人逆来顺受的无奈和无知,其中对国人奴性的反讽意图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影片在做两个民族精神追求对比的同时,或者说用一个民族来揭示另一个民族 __的同时,却让观者深刻地感受到整个人类,而非仅仅一个民族的呆滞和苦难。影片中有不小的篇幅着力于表现日本民族的硬气,导演仅仅是在利用对方来反讽本民族精神体系的坍塌和灾难吗?花屋小三郎为什么一度屈服
于 __身上的奴性?这种屈服揭示了所有的民族或者说是整个人类在面对生存的时候一个共有的奴隶姿态。中 __卑躬屈膝和日本人的惨烈其实是两种屈服于世界的不同表达方式。花屋小三郎精神上的几次更迁解释了国人之所以见卑于日本民族的原因。这种多变性是他们所代表的那个民族不自觉地心理倾向性的体现。花屋从原来的强硬到后来 __农民的屈从,再到后来归队、到投降,这种变化符合宇宙万物“适者生存”的生存法则;而中国人始终不变的怯懦地傻笑,抑或对着糖块或枪杆露出焦黄的牙齿和牙龈,一个民族的悲哀和苦难在这种痴痴的笑声中看不到转圜的希望。马大三等人“换粮食”的理想是一个美好的神话,不是日本人违约,而是因为“等量交换”这一 __的逻辑不是宇宙万物生存的法则,中国人所崇尚的“讲理”这一思维方
式也只是在一个民族的小圈子里方能行得通。人类所有的问题都围绕“生存”展开的时候,这种悲惨便不再是一个民族,而是整个人类的哀歌了。
姜文在《鬼子来了》中用突兀甚至接近粗暴的镜头冲击 __内心,用夸张到接近荒诞的后现代语法解构民族神话,却在另一个层面自觉达到了反讽国民性格的现实目的。这部影片带来的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姜文在对民族精神现状的揭露中,并不仅仅止于对两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和生存状态进行观点鲜明的褒贬,中日战争也便成为一个托辞和表象,观众于这部作品中进一步感受到的是,面对世界风云或命运中的偶然,个体的挣扎是渺小和无力的。也许对于姜文这个天马行空的“鬼才”及其喧闹的作品,作此超越文本表层的读解并不为过。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