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用药,抗凝血药

合集下载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一、作用于血液的药物:1.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可以防止血液中的凝血过程,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心肌梗死、卒中等血栓性疾病。

常见的抗凝药物有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等。

2.止血药物:止血药物主要用于控制出血,常见的止血药物包括酚磺乙胺、伊曲康唑、丹参等。

3.抗贫血药物:抗贫血药物用于治疗贫血病症,可以通过促进红细胞生成、调节铁代谢等方式改善贫血状况。

常见的抗贫血药物有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

4.免疫调节药物:免疫调节药物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用于治疗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血液疾病。

常见的免疫调节药物有环磷酰胺、皮质激素等。

二、作用于造血器官的药物:1.生长因子:生长因子是一类可以刺激造血器官进行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药物,常用于治疗血液系统肿瘤、放射损伤等疾病。

常见的生长因子有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

2.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造血器官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等。

常见的抗肿瘤药物有阿霉素、长春新碱等。

3.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用于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造血器官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等。

常见的免疫抑制剂有环孢素A、美罗华等。

4.铁剂:铁剂可以补充体内缺铁引起的贫血,常见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常见的铁剂包括硫酸亚铁、葡萄糖酸铁等。

血液和造血器官是人体重要的生物系统之一,门诊中广泛应用血液和造血器官相关药物以治疗各种相关疾病。

然而,药物的应用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并监测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药理学 第31章 血液系统药

药理学 第31章 血液系统药

合物,抑制其活性。肝素与AT-Ⅲ结合后,
使其构形改变,活性部位充分暴露,与上
述凝血因子的反应速度提高1000倍。
肝素通过AT-Ⅲ灭 活因子Ⅱa、Ⅸa Ⅹa 时,必须同时与AT-Ⅲ 及因子结合;
低分子量肝素灭活 Ⅹa时,只需与AT-Ⅲ结 合即可。
2.降血脂作用 释放脂蛋白酶到血液中,分 解甘油三酯,加速乳靡微粒和VLDL分解, 提高HDL。 3.抗炎作用 、抗血小板聚集和释放、降低 血液黏度及促纤溶作用。
香豆素类 coumarins
华法林 warfarin
双香豆素 dicoumarol
醋硝香豆素 acenocoumarol
〔体内过程〕
华法林:口服吸收完全,99%以上和血 浆蛋白结合, t1/2 40h。 双香豆素:口服吸收缓慢,不规则,几 乎全部与血浆蛋白结合。
〔作用〕1.体外无抗凝作用,2.显效慢, 持续时间长。
2.减弱其作用药
的代谢。
肝药酶诱导剂(苯巴
比妥、苯妥英、利福平等),加速香豆素
枸橼酸钠--体外抗凝剂(sodium citrate)
其酸根与Ca2+形成一种难以解离的可溶性络 合物,降低血中Ca2+ ,使凝血过程受阻。 输血时作为抗凝剂,2.5%枸橼酸钠10ml 放 入100ml血中。
二、抗血小板药
(一)抑制血小板代谢药
2.TXA2合成酶抑制药和TXA2受体阻断药 利多格雷 ridogrel,匹可托安 picotamide 3.磷酸二酯酶抑制药 双嘧达莫dipyridamole(潘生丁 persantin) 作用机制:1)可逆性抑制磷酸二酯酶,使血小板
中的cAMP↑,2)增强内源性PGI2↑活性,3)轻度 抑制血小板环加氧酶使TXA2合成↓,降低血小板 的黏附,聚集及释放功能.

作用于血液与造血器官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与造血器官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与造血器官的药物血液和造血器官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维持体温、保护免疫系统等重要功能。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血液系统可能会发生功能障碍或疾病。

在这种情况下,药物的使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帮助血液和造血器官恢复正常功能或治疗相关的疾病。

以下是一些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1.抗凝血药物:抗凝血药物可以防止血液过于凝结,预防血液栓塞的发生。

常用的抗凝血药物包括华法林、肝素和新型口服抗凝血剂如阿比加酮等。

2.血小板抑制剂: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成分,参与血栓形成。

血小板抑制剂可以减少血小板的数量或抑制其功能,从而预防血栓的产生。

常用的血小板抑制剂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

3. 造血生长因子:造血生长因子可以促进造血器官产生更多的血细胞,用于治疗因骨髓功能不全、放疗或化疗引起的血细胞缺乏症。

常用的造血生长因子包括重组人造血干细胞生长因子(rhG-CSF)和红细胞生成素(EPO)等。

4.铁剂:铁是红细胞合成的重要成分,而缺铁会导致贫血。

铁剂可以补充体内的铁元素,促进红细胞的合成。

常用的铁剂包括二价铁盐和葡萄糖酸亚铁等。

5.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适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预防移植排斥反应。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他克莫司和硫唑嘌呤等。

6.补体调节剂:补体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蛋白质系统,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

补体调节剂可以调节补体系统的活性,用于治疗与补体异常相关的疾病。

常用的补体调节剂包括厄罗培南、丙种球蛋白和肾上腺儿茶酚胺等。

7.治疗白血病的药物: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或诱导其凋亡来实现。

常用的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和长春新碱)、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和达沙替尼)和免疫治疗药物(如帕珠单抗和尼白格雷等)等。

总而言之,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主要包括抗凝血药物、血小板抑制剂、造血生长因子、铁剂、免疫抑制剂、补体调节剂和白血病治疗药物等。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
26
A型题
阻止肝脏氢醌型维生素K生成的抗凝血药是(D) A、肝素 ——激活抗凝血酶Ⅲ B、链激酶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C、双嘧达莫——抑制PDE,抗血小板 D、华法林 E、噻氯匹定——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
.
27
A型题 维生素K的拮抗药是(C)
A.肝素 B.双嘧达莫 C.华法林 D.链激酶 E.噻氯匹定
.
48
小结: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1、促凝血药——重点 2、抗凝血药——重点 3、溶栓药 4、抗血小板药——重点 5、抗贫血药 6、升白细胞药
.
49
促凝血药
促凝血药维生素K
A.维生素K缺乏(胆汁分泌不足、早产儿新生 儿、广谱抗菌素抑制肠道合成、肝脏疾病)
B.双香豆素类、水杨酸过量引起的出血
氨甲环酸
抑制纤溶系统功能,用于纤溶亢进出血(手 术、外伤、血友病)
阻断药
纤维酶原 vWF因子 纤维连接蛋白
(-) GPⅡb/Ⅲa-R
作用较强、短 血小板聚集
.
33
用药监护**
关注阿司匹林出血、溃疡
警惕潜在的相互作用抵消氯吡格雷对心血管保护作用 INR值——2.0
注意与胃黏膜保护药的合用 正视血小板抵抗、择期手术权衡利弊
应对阿司匹林抵抗(治疗无反应/低反应)
整合素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药——影响作用
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DIC 的高凝期、体外抗凝
鱼精蛋白
.
52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叶酸与维生素B12合用治疗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恶性贫血选用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 子(rhG-CSF)可用于
维生素B12
肿瘤放疗、化疗后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 性贫血、骨髓移植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急 性白血病

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
对纤溶酶原的激活作用,且大剂量时尚能直
接抑制纤溶酶的药物。
氨甲苯酸(止血芳酸、对羧基苄胺):不良反应少 氨甲环酸(止血环酸、凝血酸)
氨甲苯酸、凝血酸
[作用、用途] 机理:
1)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阻止纤溶酶 原被激活为纤溶酶 2)大量时直接抑制纤溶酶 应用:纤溶亢进性出血 原发性纤溶血症;DIC晚期;妇产科出血; 某些器官术后出血—肝、脾、肺、肾、前列腺、 甲状腺、子宫、卵巢等;促纤溶药过量引起的 出血。

二、常用药物 (一)铁剂 [体内过程]
1.吸收: 口服以Fe2+形式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 收。影响铁吸收的主要因素有:

1)胃肠PH; 2)还原剂:促Fe3+ Fe2+,促进吸收。 3)铁的沉淀剂、络合剂(茶叶)抑制其吸收。 肌注易于吸收 。

2.分布:体内铁65%存于血红蛋白中,30%以铁



(二)叶酸类
应用:
营养性:最适宜
各种巨幼红细胞贫血 抗叶酸药性:宜肌注甲酰四氢叶酸钙

恶性:仅能改善血象
注:合用VitC,VitB6,VitB12 可提高疗效。

[常用制剂] 叶酸:片剂、注射剂 甲酰四氢叶酸钙:注射剂

(三)维生素B12(Vitamin B12) 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牛奶中 [作用、用途] 1.促进四氢叶酸的循环利用: 1)主用于恶性贫血

2)体内、外均有效
2.降血脂:
可促脂蛋白酯酶从组织中释放入血,从而 降低血脂。
3.抗炎


应用:1)体内抗凝:防治血栓的形成与扩大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外周动脉栓塞、DIC早 期、心肌梗塞等)

药学--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药学--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药学--血液系统疾病用药第一节促凝血药(止血药)第二节抗凝血药第三节溶栓药第四节抗血小板药第五节抗贫血药第六节升白细胞药预览——促/抗凝血药(TANG)促1.维生素K1——促凝血因子合成2.酚磺乙胺——促凝血因子活性3.卡巴克络——影响血管通透性4.鱼精蛋白——拮抗肝素5.蛇毒血凝酶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抗纤维蛋白溶解抗1.肝素、低分子肝素(急)2.华法林——维生素K拮抗剂(慢)3.达比加群酯——直接凝血酶抑制剂4.凝血因子Xa抑制剂(1)间接——磺达肝癸钠、依达肝素(2)直接——XX沙班(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第一节促凝血药(止血药)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1.促凝血因子合成药——维生素K1——促进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

用于维生素K1缺乏引起的出血,如: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维生素K1缺乏。

②新生儿——肝功能不健全——维生素K1合成不足。

③香豆素类(华法林)、水杨酸类(阿司匹林)等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

④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维生素K1缺乏——出血。

2.促凝血因子活性药——酚磺乙胺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黏附性,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使血管收缩,出血和凝血时间缩短——止血。

3.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环酸、氨基己酸抑制纤维蛋白与纤溶酶结合,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凝块的裂解——止血。

用于:血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引起的各种出血,对慢性渗血效果显著。

4.影响血管通透性药——卡巴克络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受损的毛细血管回缩——促进凝血。

5.蛇毒血凝酶促进血管破损部位的血小板聚集——在完整无损的血管内无作用——“苍蝇不盯无缝的蛋”TANG——释放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因子Ⅲ;使凝血因子Ⅰ降解生成纤维蛋白Ⅰ单体,交联聚合成难溶性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和止血。

6.鱼精蛋白——特异性拮抗肝素的抗凝作用。

用于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和心脏手术后出血。

(二)典型不良反应1.促凝血因子合成药(甲萘氢醌、维生素K1、甲萘醌亚硫酸氢钠)①早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脑病、黄疸和溶血性贫血。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考点串讲人体血液系统中存在着凝血和抗凝血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机制,以保持着血液的流动性。

第一节抗血栓药(1)维生素K拮抗剂:双香豆素、华法林。

(2)肝素与低分子肝素:肝素钠、依诺肝素、那屈肝素、达肝素。

(3)直接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

(4)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双嘧达莫。

(5)溶栓药:尿激酶、链激酶、阿替普酶、瑞替普酶。

第一亚类维生素K拮抗剂目前国内有3个香豆素类抗凝药:华法林、双香豆素和醋硝香豆素。

一、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1.香豆素类影响凝血因子Ⅱ、Ⅶ、Ⅸ、X的羧化作用,对已生成的凝血因子无抑制作用,因此VKA 起效较慢,需要几天才能达到所需药效。

2.使用华法林前,基因检测仍有争议。

CYP2C9或VKORC1的活力不足,都预示可能需要降低华法林的剂量。

记忆:华法林KOC9华法林钠【适应证】预防及治疗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心肌梗死后血栓栓塞并发症;预防房颤等引起的血栓栓塞并发症。

【用法用量】华法林使用前,应拟定治疗所需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范围:人造心脏瓣膜患者预防血栓2.5~3.5,其他适应证的目标范围是2.0~3.0。

【临床应用注意】1.妊娠期禁用华法林钠。

华法林钠不排入乳汁,哺乳期可继续使用华法林钠治疗。

2.常见的不良反应:出血并发症。

3.禁忌证:怀孕;出血倾向;严重肝功能不全及肝硬化;未经治疗或不能控制的高血压;最近颅内出血;情况倾向于胃肠道或泌尿道出血。

4.择期手术者应停药7日。

严重出血可静脉注射维生素K110~20mg,用以控制出血,必要时可输全血、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第二亚类肝素(三)肝素典型不良反应和禁忌(1)出血较常见。

(2)偶见轻度血小板减少症。

(3)骨质疏松。

(4)①华法林有致畸性②肝素在妊娠中可作为安全而重要的替代品③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给药相对容易且不会通过胎盘,因此为妊娠期首选的抗凝药。

第三亚类直接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1.达比加群目前是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中唯一可口服的。

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2020/6/14
安医大
不良反应
➢ 潮红、呼吸困难、胸痛、虚脱 ➢ 新生儿、早产儿溶血及高铁血红蛋白症 ➢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病人也可诱发溶血。
2020/6/14
安医大
凝血过程 ➢蛋白质有限水解 ➢“瀑布”样的反应链
2020/6/14
安医大
凝血过程:三阶段
➢Χ Χ a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2020/6/14
安医大
临床应用
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20/6/14
安医大
维生素B12(vitamin B12)
为含钴复合物,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牛奶、 蛋黄中。 药理作用 1、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2、促进FH4类辅酶的循环利用 3、B12能促进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甲基丙 二酸转变为琥珀酸而参与三羧酸循环,保持 有鞘神经纤维功能的完整性。
2020/6/14
安医大
分类及治疗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铁剂
2020/6/14
维生素B12、叶酸 安医大
环孢菌素A、 骨髓移植
铁剂
硫酸亚铁(ferrous sulfate) 构椽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 右旋糖苷铁(iron dextran)
安医大
香豆素类 (口服抗凝药)
脂溶性 水溶性
2020/6/14
安医大
药理作用
维生素K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参与凝血因子Ⅱ、 Ⅶ、Ⅸ、Ⅹ的合成。
2020/6/14
安医大
临床应用
➢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梗阻性黄疸、胆瘘,慢 性腹泻所致出血,新生儿出血,香豆素类、水杨酸 钠等所致出血。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应作适当补充,以免维生素K 缺乏。

抗凝药物分类

抗凝药物分类

抗凝药物分类抗凝药物是一类能够防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的不同,抗凝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它们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作用,从而防止血管内膜受损后形成血栓。

这类药物常用于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

2. 直接抗凝药物直接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

它们通过干扰凝血因子的活性或合成来达到抑制血液凝固的作用。

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等疾病。

3. 抑制凝血酶原激活剂的药物这类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等,它们通过与凝血酶原激活剂结合,抑制血液凝固的过程。

这类药物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脏手术、血管手术等疾病。

4. 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这类药物包括氨甲环酸、替布普罗林等,它们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性,从而增强血栓形成的能力。

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

在使用抗凝药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抗凝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类型进行选择和调整剂量。

2. 在使用抗凝药物期间,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血液指标,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

3. 抗凝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风险,如出血等。

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

4. 患者在使用抗凝药物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外伤等行为,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总之,抗凝药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对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严格遵守医嘱进行用药。

血液系统用药执业药师试题

血液系统用药执业药师试题

血液系统用药第二十九章血液系统用药Ⅰ本章考试大纲Ⅱ考试大纲精解一、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一)抗凝血药1.肝素【药理作用】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作用快、强。

机制为加速多个凝血因子的灭活,减少纤维蛋白的生成。

另外还有促纤溶、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降血脂、抗炎作用。

【临床应用】①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②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③心血管手术、心导管、血液透析等的抗凝。

【不良反应】①自发性出血:严重出血的特效解救药是鱼精蛋白;②血小板减少症;③过敏反应:偶可致皮疹、哮喘、发热等;④久用可致骨质疏松、脱发。

禁用于出血体质、肝肾功能低下、高血压者。

2.低分子肝素(LMWH):与肝素相比,抗凝作用强,对纤溶系统影响小,出血并发症少。

临床用于血液透析时防止血栓形成,也用于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3.香豆素类抗凝剂:(华法林)可拮抗VitK的作用,体内抗凝,体外不抗凝;可以口服,吸收完全;抗凝作用缓慢、温和、持久。

临床用于①血栓栓塞性疾病:可防止血栓形成与发展,也可作为心肌梗死的辅助治疗,可口服,维持时间长,但奏效慢,作用过于持久。

②预防术后血栓形成。

不良反应:过量时易发生自发性出血。

(二)促凝血药1.维生素K(vitaminK):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参与肝内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维生素K缺乏则肝脏合成的这4种凝血因子无活性,导致凝血障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而出血。

2.抗纤维蛋白溶解药:常用药物有氨甲苯酸和氨甲环酸,能竞争性地阻止纤溶酶原吸附于纤维蛋白上,妨碍其激活成纤溶酶,高浓度也直接抑制纤溶酶。

二、抗血小板药1.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抑制血小板环氧酶,使TXA2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

临床小剂量预防脑血栓,也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

2.双嘧达莫(潘生丁):抑制磷酸二酯酶,减少cAMP分解;抑制腺苷摄取,进而激活血小板腺苷环化酶使cAMP浓度增高;主要用于防止血栓形成。

3.噻氯匹定:强效血小板抑制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干扰血小板膜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激活;主要用于脑血管和冠状动脉栓塞性疾病。

血液系统药物—抗凝血药(药理学)

血液系统药物—抗凝血药(药理学)
对已合成的凝血因子无效。
✓ 作用缓慢、持久。 ✓ 四环素、阿司匹林可增强其作用,药酶诱导剂、避孕药可减
弱其作用。 ✓ 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紧急情况与肝素合用。一般可在
开始服药的3 ~4天内与肝素合用,然后停用肝素,继续用 华法林维持治疗。
枸橼酸钠 (柠檬酸钠) 注意:输入过多或过快可引发血钙过低和代谢 性碱中毒而出现口唇发麻、手足抽搐,甚至出 血倾向,血压下降、心室颤动或停搏。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抗凝血药及溶栓药
抗凝血药 (anticoagulants)
指能通过影响凝血过程的某些环节而阻 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防止 血栓形成和已形成血栓的扩大。
抗凝血药
肝素 【药理作用】 抗凝作用:体内外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抗炎、降低血粘度等作用 【机制】 增强抗凝血酶Ⅲ(ATⅢ)对凝血因子的灭
目标要求:
➢ 掌握肝素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 熟悉低分子量肝素、枸橼酸钠的作用特点
凝血系统 抗纤溶系统
抗凝系统 纤溶系统
凝血平衡系统
固过程
血液纤溶过程
内源性
外源性
纤溶酶原
凝血酶原激活物
凝血酶原 (Ⅱ)因子
凝血酶 (Ⅱa)因子
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
抗凝血药—香豆素类
香豆素类药物常用药物有: 双香豆素、醋硝香豆素(新抗凝)、新双香豆 素(双香豆素乙酸乙酯)和华法林(苄丙酮 香豆素)等。 它们结构与Vk相似,可竞争性拮抗Vk,作用 与用途基本相似。
华法林钠
【作用及应用】
✓ 口服有效,体外无抗凝作用。 ✓ 干扰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在肝的合成,
水蛭素
• 特异的强凝血酶抑制剂 • 能与体内游离或结合型的凝血酶结合,

2021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讲义之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2021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讲义之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面面俱到吗?——NO 有的放矢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抗出血药 抗血栓药 正常止血机制 1.血管收缩 2.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 凝血机制 正常止血机制 1.血管收缩 2.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第一节 抗出血药(止血药) 止血5 1.维生素K类 2.凝血因子 3.蛇毒血凝酶 4.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5.促血小板生成药 6.毛细血管止血药 7.血管硬化剂 重点 搞定分类和机制 1.维生素K类(2、7、9、10) ——维生素K1、K4、甲萘氢醌、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2.凝血因子A8 B9 (2、7、9、10 8:血友病A 9:血友病B) 3.蛇毒血凝酶 (巴西矛头、尖吻、长白山白眉-蝮蛇蛇毒) (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蛇蛋白 4.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基己酸、氨甲环酸 氨氨抗纤溶 5.促血小板生成药—— A.血小板生成素(TPO) B.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 C.艾曲泊帕乙醇胺喝酒打板子 (口服、小分子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激动剂) 6.毛细血管止血药——卡络磺钠、酚磺乙胺 卡络磺钠:卡通黄了(磺钠) ①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②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 ③促进——受损的毛细血管回缩——促进凝血 酚磺乙胺:乙胺活了①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②增强——血小板的功能及黏合力 ③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 7.血管硬化剂——聚桂醇聚聚关系才硬 ①曲张静脉周围注射,曲张静脉纤维化,压迫曲张静脉,止血 ②静脉内注射,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阻塞血管,止血 属于促凝血因子合成的药物是 A.蛇毒血凝酶 B.甲萘氢醌 C.鱼精蛋白 D.酚磺乙胺 E.氨基己酸『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维生素K类促凝血因子合成药包含:维生素K1、维生素K4、甲萘氢醌、亚硫酸氢钠甲萘醌;A为蛇毒血凝酶类;D促进为血小板释放活性物质、降低血管通透性;E为抗纤溶类的。

A.卡络磺钠 B.维生素K1 C.血凝酶 D.鱼精蛋白 E.氨甲环酸 1.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的促凝血药是『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氨基己酸、氨甲环酸抗纤溶。

血液抗凝剂用途

血液抗凝剂用途

血液抗凝剂用途血液抗凝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病,如心肌梗死、脑血栓等。

血液抗凝剂通过调节和干预血液凝固系统,阻止或延缓血液凝血过程,从而达到抗血栓作用。

血液抗凝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酶药物和抗凝酶药物,它们对血液凝固系统中不同的环节有针对性的作用。

首先,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作用,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等。

这些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栓等心血管疾病。

其次,抗凝血酶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血液凝固酶的活性,阻止凝血过程。

常见的抗凝血酶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等。

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心房颤动等疾病。

最后,抗凝酶药物主要是通过直接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干扰凝血级联反应,从而阻止凝血过程。

常见的抗凝酶药物有阿加曲班和达比加群等。

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疾病。

总的来说,血液抗凝剂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病,并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减少血管内血栓的形成,降低血栓性疾病的风险,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对于冠心病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减少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对于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使用抗凝血酶药物可以迅速溶解血栓,减轻患者的症状并防止血栓再形成。

然而,作为一类强效药物,血液抗凝剂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例如,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会增加出血的风险;使用抗凝血酶药物会增加出血和骨折的风险;使用抗凝酶药物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血液抗凝剂时,需要医生进行个体化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权衡利弊来决定是否使用抗凝剂,并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和剂量。

总结起来,血液抗凝剂是一类重要的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病。

它们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干扰血液凝固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减少或阻止血栓的形成。

常用血液系统药物简介

常用血液系统药物简介

血液系统药物一、抗凝药肝素钠(}{eparin Sodium,美得喜)【药理】肝素是一种粘多糖,在体内体外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

静脉注射可使多种凝血因子灭活,即刻发生抗凝作用。

其主要机制是引起抗凝血酶Ⅲ(ATⅢ)构象改变,使之易与凝血酶结合,加速抗凝血酶Ⅲ使凝血酶灭活,从而抑制凝血酶及活化的凝血因子Ⅶ、Ⅺ、Ⅸ、X,发挥抗凝作用。

另外,肝素还可促进血管内皮释放脂蛋白酯酶而有降脂作用。

抑制炎性细胞的活性和炎性介质活性,具抗炎作用。

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抗血管内膜增生作用。

肝素分子带有大量负电荷,口服不吸收,常静脉给药。

抗凝活性t1/2与给药剂量相关,肝硬化患者t1/2延长。

【适应证】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深静脉栓塞、肺栓塞、脑栓塞、急性心肌梗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液透析、体外循环手术、心导管检查等术中抗凝。

【用法】静注:成人每次O.5万~1万u,6 h一次,以生理盐水稀释后使用。

静滴:每日2万~4万U,加至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剂中,开始20滴/min,以后20~30滴/min静脉缓慢滴注,大多用于急性血栓栓塞病。

深部皮下注射每次O.5万~1万U,以后每8h一次,总量1.5万~3万IJ/d。

小剂量皮下注射每次2 000~4 000 u,每12h一次。

常用于防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或产后深静脉血栓症。

小儿静滴每次50~60 u/kg,加至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剂中使用。

新生儿首次剂量30 u/kg,维持量每次50 U/kg。

【注意】①过量会导致出血。

应用过程中要严密监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rrT),使其维持在参考值的1.5~2.5倍。

发生异常出血,可以鱼精蛋白中和,每1nag鱼精蛋白可中和100 u肝素。

②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

③妊娠妇女可发生早产及胎儿死亡。

④连续应用3~6个月,可致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

⑤引起皮疹、药热等过敏反应。

⑥肝肾功能不全、有出血倾向、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患者慎用。

【制剂】注射剂:5 000 U,12 500 U,25 000 U(125 U相当于1 mg)。

其它药物用药护理 血液系统用药 抗凝血药

其它药物用药护理 血液系统用药 抗凝血药

思考题
抗凝血药物分类及代表药物 抗凝血药物的作用机制
阿加曲) 注射液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药理作用
抗凝血作用:高度选择性竞争IIa,对血小板没有直接抑制作用 抗凝作用不依赖于AT-III 还可抑制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分泌,从而抑制纤维蛋白交联,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阿加曲班
临床应用
用于发病48小时内的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病人的神经症状(运动麻痹)、日常活动(步行、 起立、坐位保持、饮食)的改善
普通手术,每日0.3ml,皮下注射通常至少持续7天 首剂在术前2-4小时给予(但硬膜下麻醉方式者术前2至4小时慎用) 其它制剂:如低分子量肝钠凝胶,可外用,肝素钠含片
肝素
不良反应
出血:早期表现有瘀斑、紫癜、牙龈出血、鼻衄、伤口出血经久不愈,月经量过多等,严重 者可出现颅内出血,可用鱼精蛋白对抗治疗。1mg鱼精蛋白可对抗100U肝素 血小板减少症 偶见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
禁忌症
禁用于过敏体质者,有活动性出血倾向病人如:手术,使用其它抗凝药物 有凝血功能障碍的肝脏疾病患者 老年人或月经期应慎用,妊娠期禁用
利伐沙班
药物简介
利伐沙班(Rivaroxaban) 片剂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利伐沙班10mg可与食物同服,也可以单独服用 利伐沙班15mg或20mg片剂应与食物同服。 同类药物:阿哌沙班
抗凝血药
病例导入
患者,男,50岁,间歇性腹痛3天伴黑便入院,10年前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 置换术,开始间歇服用华法令3mg/d,服用期间未检测过凝血酶原时间,查体:血压 80/50mmHg,急性面容,双前臂和腹部有瘀斑,瘀点,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30次/分, 心律不齐,腹部膨隆,肠鸣音消失。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5ml。诊断为华法令致腹腔 及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立即停用华法令,予胃肠减压、给泮托拉唑,维生素K130mg, 静滴,1次/d,输注新鲜血浆,红细胞悬液。2天一腹痛消失,便血停止。复查 pt:24.7s,APTT57.8s,停维生K1,病情稳定。

2020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2020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目录CONTENT01抗血栓药(华法林、肝素钠、阿司匹林等)02抗出血药(维生素K1、凝血因子、蛇毒血凝酶等)03抗贫血药(硫酸亚铁、叶酸和维生素B12)04升白细胞药(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第一节抗血栓药人体血液系统中存在着凝血和抗凝血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机制,以保持着血液的流动性。

血栓最重要的成分是纤维蛋白和血小板。

尽管纤维蛋白在动脉血栓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血小板是动脉血凝块的更重要组成。

抗血栓药包括:抗凝药、抗血小板药和溶栓药。

常用抗血栓药(1)维生素K拮抗剂:双香豆素、华法林(2)肝素与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那屈肝素、替他肝素、达肝素。

(3)直接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4)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5)溶栓药:尿激酶、链激酶、阿替普酶第一亚类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维生素K拮抗剂(VKA)包括香豆素类抗凝药和茚满二酮类抗凝药(灭鼠药)。

目前国内有3个香豆素类抗凝药:华法林、双香豆素和醋硝香豆素。

羟甲香豆素不抗凝,它有解痉、利胆作用,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等。

一、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考点1.香豆素类的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与维生素K可逆性竞争,阻碍维生素K循环,进而影响凝血因子Ⅱ、Ⅶ、Ⅸ、X的羧化作用,4个因子将停留在无凝血活性的前体阶段。

2.由于VKA对已生成的凝血因子无抑制作用,抗凝作用要待功能正常的凝血因子消耗后才显现,因此VKA起效较慢,需要几天才能达到所需药效。

二、临床用药评价(一)作用特点华法林是消旋体,由S-华法林和R-华法林组成,前者的抗凝作用约是后者的5倍。

1.S-华法林主要经CYP2C9代谢,能影响CYP2C9的因素可能会显著干扰华法林的药效。

2.R-华法林经CYP1A2和CPY3A4代谢。

能影响CYP1A2/CYP3A4的因素对华法林的药效干扰较小。

使用华法林前,是否需要药物代谢酶的基因检测仍有争议。

CYP2C9或VK0RC1的活力不足,都预示可能需要降低华法林的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抗凝血药
展开全文
抗凝血药
常用抗凝血药
(1)维生素K拮抗剂:双香豆素、华法林。

起效缓慢,低价低廉,作用持续时间长久,体外无抗凝作用。

(2)肝素与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那屈肝素、替他肝素、达肝素。

对凝血的各环节均有作用,可防止急性血栓形成而成为对抗血栓的首选。

(3)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重组水蛭素、达比加群酯
主要抑制凝血Ⅱa和Xa因子。

(4)凝血因子X抑制剂:磺达肝癸钠、依达肝素
第一亚类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华法林的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可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的环氧
化物还原酶作用。

仅在体内抗凝,影响凝血因子Ⅱ、Ⅶ、Ⅸ、X的羧化作用,从而抑制血液凝固。

2.华法林在治疗剂量下,可以使相关凝血因子的合成减少。

需要连续用药2-7天才能清除凝血因子,达到最大药效。

适用于预防、治疗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心肌梗死后、心房颤动、人工瓣膜置换术后血栓栓塞等。

3.华法林作用强且稳定可靠。

与肝素相比,优点是口服有效、应用方便、价格便宜且作用持久(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是应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血药。

其缺点是起效缓慢、难以应急、在体外无抗凝作用。

(二)典型不良反应
常见出血,早期表现有瘀斑、紫癜、牙龈出血、鼻出血、鼻衄、伤口出血经久不愈,月经量过多等。

长期服用华法林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仅见于男性而女性服药后并无相关危险。

(三)药物相互作用
1.与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合用,可增强本品的抗凝血作用。

2.与甲苯磺丁尿、甲硝唑、西咪替丁增加本品的抗凝血作用。

3.与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口服避孕药、利福平、维生素K、糖皮质激素合用,可以降低本品抗凝血作用。

二、用药监护
(一)起效时间滞后,初始治疗联合肝素
真正起作用至少需要3天,抗血栓形成的最大效应时间为6天。

对策:对急需抗凝者应同期优选华法林+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慢效+速效)。

(二)监护华法林的初始剂量
初始剂量宜小,目前国内多推荐为3mg,服后要监测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三)注意华法林所致的出血
监测INR降至目标范围再从小剂量开始应用。

高剂量维生素K能引起华法林抵抗,重新使用华法林同时给予肝素,直至患者恢复对华法林的敏感。

(四)监护华法林增加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
只见于男性。

对策:联合应用β受体阻断剂可降低此风险。

(五)服用华法林期间应稳定进食富含维生素K的果蔬
(六)服用部分活血化瘀中药饮片宜谨慎
对联合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中药饮片,有增加大出血的风险,在服用华法林期间不宜服用。

三、主要药品
华法林
适应证:预防心肌梗死后血栓栓塞并发症。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适应证,在无凝血酶原测定的条件时,切不可滥用本品。

治疗中应随访检查凝血酶原时间。

2.本品治疗窗很窄,应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3之间。

>3出血危险性增加。

3.严重出血时可静脉注射维生素K1。

第二亚类肝素与低分子肝素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肝素☆
对凝血的各个环节均有作用,包括抑制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抑制凝血酶活性,阻碍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防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

(一)作用特点
1.肝素:通常不影响出血时间。

大剂量给予时,凝血时间延长。

口服无效,常静脉注射立即起效。

肝素起效迅速,在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可防止急性血栓形成而成为对抗血栓的首选。

2.依诺肝素:小剂量皮下注射有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长,作用持久,引起出血的倾向也小。

3.那屈肝素钙: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抗凝血因子Xa活性和较低的抗凝血因子Ⅱa或凝血酶的活性。

4.达肝素钠:具有作用快,持久长效。

(二)典型不良反应
十分常见出血,其中以静脉注射、老年人和女性患者多见。

过量可出现自发性出血,表现为各种黏膜出血、齿龈出血、卵巢出血、腹膜后出血、肾上腺出血、月经量增多、关节积血和伤口出血等;皮肤常见瘀斑。

偶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轻型、重型)
二、用药监护
(一)关注肝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应对措施:
(1)停肝素,包括用于冲洗静脉通路的肝素。

(2)替代治疗:应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

(二)监护肝素所致的出血
肝素过量可引起自发性出血。

(1)使用前、中应监测血小板计数,如显著下降(低于原值的30%~50%),应立即停用。

(2)对不明原因的红细胞比容下降、血压下降、出血等,应即停药。

(3)对严重出血者可静脉注射硫酸鱼精蛋白。

肝素钠
适应证:
1.体内抗凝
(1)防治血栓形成或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

(2)各种原因引起的DIC(对蛇咬伤所致DIC无效)。

2.体外抗凝:血液标本体外抗凝。

注意事项:☆
①口服无效,不宜肌注。

可采用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和深部皮下注射。

②用药期间避免肌内注射其它药品,以防止注射部位出血。

③早期表现为伤口出血、齿龈出血、皮肤瘀斑或紫癜、鼻出血、月经量过多等。

第三亚类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
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同时激活凝血因子Ⅱ、V、Ⅶ、X、Ⅺ、XⅢ和血小板蛋白酶激活受体(PAR)。

阻止纤维蛋白原裂解为纤维蛋白,从而阻止凝血瀑布反应的最后
步骤及血栓形成。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代表药:达比加群酯
(1)选择性高,可作用于凝血途径单酶的某一部位
(2)在血栓附近仍有良好抗凝作用,治疗剂量下不会引起血小板减少。

(3)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仍可被灭活。

(4)抗凝效果与剂量有较好的线性,可预测抗凝效果,无需监测INR。

(5)长期口服安全性较好,抗凝作用与维生素K无关。

(6)无特效拮抗剂,可以输新鲜血应对。

(二)禁忌证
有出血史、凝血功能异常、严重肝功能不全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三)药物相互作用
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增加出血的风险。

第四亚类凝血因子X抑制剂
间接抑制剂:磺达肝癸钠和依达肝素
直接抑制剂:阿哌沙班、利伐沙班和贝替沙班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作用特点
(1)作用直接、选择性高、竞争性地与因子Xa的活性位点结合;
(2)依达肝素,血浆半衰期长达130h,一周给药1次,由于半衰期太长,且同时作用无相应的阻滞剂,一旦发生出血极难处理。

生物素化依达肝素,在紧急需要时,加速依达肝素的清除,逆转血循环的抗凝血作用。

生物素化依达肝素为第一个长效、易中和的抗凝血药。

(3)治疗窗宽,无需监测INR。

(5)对肾脏依赖性小于达比加群酯,对肾功能不全者的出血、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和出血率较小。

(6)血浆半衰期均较长,每日服用1-2次。

二、主要药品
利伐沙班
适应证: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

注意事项:
1.一些亚群患者的出血风险较高。

可以定期测定血红蛋白。

对不明原因的血红蛋白低或者血压低者要寻找出血部位。

如伤口已止血,首次用药时间应于术后6-10小时之间进行。

2.用药过量可以导致出血并发症。

3.应在进餐时服用,也可单独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