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学生学案
议论文阅读教案

议论文阅读教案标题: 议论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和结构。
2.帮助学生掌握议论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优秀的议论文,如社会热点话题、网络评论等。
2.准备一些阅读理解题目和练习材料。
3.准备PPT或黑板教具。
三、教学过程:1.引入议论文教师向学生介绍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例如:议论文是一种对某一问题或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和论证的文章,它通常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议论文的目的是要说服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并提供有力的证据和逻辑推理支持。
2.分析议论文的结构教师将一篇优秀的议论文进行分析和解读,指出其结构和组织方式。
让学生了解引言部分的重要作用是引出议题和提出观点,正文部分则是提出证据、分析、论证观点,最后通过结论部分得出总结和总体评价。
3.讲解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1)策略1:对比与辨证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议论文时,注重辨别不同观点和论证,可以通过比较案例、事实和数据以及不同的观点和推理关系等来进行对比,做出辩证思考。
(2)策略2:关注关键词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关注并理解关键词,如“因此”、“然而”、“也许”等,这些关键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逻辑关系。
(3)策略3:提问与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如“为什么作者会持这样的观点?”、“作者的论证是否合理?”等。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
4.练习和巩固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理解题目,让学生进行阅读和解答。
同时,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检查学生对议论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评价学生在阅读练习中的表现和成绩。
六、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多阅读和分析优秀的议论文,提高议论文的阅读水平。
2.引导学生写作议论文,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议论文阅读教案

初中议论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议论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评价作者观点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议论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2. 议论文的特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
3. 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快速浏览、重点阅读、深入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难点:分析、评价作者观点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议论文,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和观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议论文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3. 讲解议论文的特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
4. 讲解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快速浏览、重点阅读、深入分析。
5. 案例分析:选取一篇典型议论文,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进行分析。
6.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阅读不同观点的议论文,交流心得和观点。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作业收集,评估学生对议论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观点分析能力: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作业中的阅读心得,评估学生对不同观点的分析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程度和参与度。
教师也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议论文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与同事交流经验,参考其他教案,或参与专业发展培训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八、拓展活动:1. 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分组进行辩论,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 参观访问:安排学生参观有关的学术机构或出版社,了解议论文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发表过程。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教案【【学生学案】 -

中考文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姓名。
【教学目标】1、理解论点特征,应用恰当方法归纳文段的论点。
2,理解论据特点,明确论据的表达作用。
3、论据论证特点,辨析四种常用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
5、能赏析议论文特点,理解论证思路,发表个人见解。
【教学过程】一、【真题再现,认识议论文】阅读下列短文,思考问题:勤出智慧。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
可他不气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50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
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
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1请你为短文拟个标题并说明拟题的理由。
2请你画出文中叙述的文字,概述叙述文字的内容。
3请你也画出文中议论的文字并说说议论的道理。
4短文中的叙述和议论的文字应该是怎样关系?5短文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说说理由。
【思考】什么是议论文,初中三年,我们学习了哪些议论文?二【中考热身,感知考点】(一 )阅读《宽容是美德》思考答题。
【1】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
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2】宽容是一种美德。
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
像周恩来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及要素。
2.培养学生快速捕捉论点、分析论据、理解论证方法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评价议论文,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及要素,掌握阅读技巧。
2.教学难点: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评价议论文的合理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议论文知识,如议论文的定义、结构、要素等。
(2)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议论文的基本认识。
2.讲解议论文的结构及要素(1)议论文结构:引论、本论、结论(2)议论文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及要素3.训练阅读技巧(1)快速捕捉论点:让学生学会从文章中找出中心论点,理解论点的重要性。
(2)分析论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理解论据的作用。
(3)理解论证方法:让学生学会识别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对比法等。
4.实例分析(1)选取一篇典型的议论文,让学生按照阅读技巧进行阅读。
(2)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3)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5.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提高议论文阅读能力。
6.作业布置(1)选取一篇议论文,让学生按照本节课所学技巧进行阅读分析。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有哪些亮点和不足?3.针对学生的反馈,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议论文知识,如议论文的定义、结构、要素等。
师:同学们,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很多议论文,那么大家能告诉我议论文是什么吗?生1:议论文是一种阐述观点、进行论证的文体。
师:很好,那么议论文的结构和要素有哪些呢?生2:议论文的结构包括引论、本论、结论,要素有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2)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议论文的基本认识。
议论文阅读 教案

议论文阅读教案教案标题:议论文阅读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阅读策略,提取和理解议论文的主旨和论点。
3. 学生能够评价和批判议论文的论证和证据。
教学重点:1. 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
2. 阅读策略的运用。
3. 议论文的评价和批判。
教学准备:1. 议论文的样本文本。
2. 阅读策略的教学材料。
3. 议论文评价和批判的指导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解释为什么议论文是重要的阅读材料。
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议论文的例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讲解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1. 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包括引言、论点、论证和结论。
2. 解释议论文的特点,如客观性、逻辑性和说服力。
教授阅读策略:1. 解释和示范预测和推测的策略,以帮助学生预测和推测议论文的主旨和论点。
2. 指导学生使用标记和摘要的策略,以帮助他们提取和理解议论文的关键信息。
3. 引导学生使用问题和回答的策略,以帮助他们深入思考和评价议论文的论证和证据。
实践活动:1. 分发一篇议论文样本给学生,要求他们独立阅读并使用所学的阅读策略。
2. 学生可以在小组或全班讨论中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3. 引导学生评价和批判议论文的论证和证据,提供指导和反馈。
总结:1. 回顾学生所学的议论文阅读的关键知识点和策略。
2.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和策略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分析议论文,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扩展活动:1. 要求学生阅读更多的议论文样本,并撰写自己的议论文。
2. 鼓励学生参与辩论或讨论活动,以提高他们的辩论和表达能力。
3. 提供更多的议论文评价和批判的指导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讨论情况。
2. 收集学生完成的阅读活动和撰写的议论文,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提供个人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初三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

初三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而议论文是阅读中常见的文体之一。
初三阶段是学生阅读能力逐渐提高的关键时期,因此,设计好初三议论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初三议论文阅读教学设计进行讨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和结构,掌握提取主题句、段落大意的技巧;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和理解议论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阅读议论文时的兴趣和思辨精神。
三、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选择有趣的议论文,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 提供多样化的文本: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议论文,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3.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4. 反思和总结: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则有争议的话题或引用一段话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出议论文的概念与重要性;例:可以选择一个有关教育、环境保护等话题,如“网络课程是否能够替代传统教育方式?”2. 讲授议论文的特点和结构:介绍议论文的定义、特点和常用写作结构;3. 阅读示范:选择一篇适合初三学生阅读的议论文,先进行师生共读示范,引导学生关注主题句、有效论据等;4. 学生阅读训练:让学生分组阅读不同议论文,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有效提取主题句、总结段落大意;5. 个人思辨和写作:要求学生根据所读的议论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作简短的写作练习;6. 总结反思:学生可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写作成果,老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
五、评价与反馈1. 口头评价:老师针对学生的阅读、讨论和写作过程进行口头评价,给予积极的鼓励和针对性的建议;2. 书面评价:老师为学生提供书面反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意见;3. 同伴互评: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相评价,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帮助。
六、教学资源1. 课堂教学用书:提供适合初三学生的议论文教材或教辅资料;2. 多样化的议论文:为学生准备各个领域的议论文,如教育、环境、社会问题等;3. 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议论文的相关图片、视频等,增加教学趣味性。
初中议论文阅读教案

初中议论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部分。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分析、评价作者观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议论文的阅读策略3. 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4. 评价作者观点的合理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阅读策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难点:评价作者观点的合理性,运用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议论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阅读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议论文,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第二课时:议论文的阅读策略3. 第三课时: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上)4. 第四课时: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下)5. 第五课时:评价作者观点的合理性7. 第七课时:课堂总结与拓展阅读六、教学内容6. 分析作者的论据是否充分,是否具有说服力。
7. 评价作者的论证过程是否严密,逻辑是否合理。
8.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9.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6. 重点:分析作者的论据是否充分,是否具有说服力。
7. 难点:评价作者的论证过程是否严密,逻辑是否合理。
八、教学方法6.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议论文,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7.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8. 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安排6. 第六课时:分析作者的论据是否充分,是否具有说服力(上)7. 第七课时:分析作者的论据是否充分,是否具有说服力(下)8. 第八课时:评价作者的论证过程是否严密,逻辑是否合理9. 第九课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10. 第十课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十、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观点的独到性,思维的活跃度。
议论文阅读教案

议论文阅读教案一、引言阅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而议论文作为一种常见的文体,对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尤为重要。
因此,如何有效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议论文,成为每位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针对高中学生的议论文阅读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议论文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习论点识别:学生能够准确判断一篇议论文的论点,并理解作者对论点的阐述。
2. 掌握论据分析:学生能够分析作者在议论文中使用的论据,并对其可信度进行评估。
3. 提高议论文阅读理解能力: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归纳议论文的主旨和关键内容。
4. 培养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够对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进行思考和评价,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讲解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1. 通过具体案例,介绍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引言、论点、论据和结论。
3. 与学生共同总结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客观、准确、有说服力。
步骤二:培养学生的论点识别能力1. 给学生提供一篇简短的议论文,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
2. 引导学生找出议论文的论点,并理解作者对论点的论证。
3.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并与全班进行讨论和互动。
步骤三:引导学生分析论据的可信度1. 给学生提供一篇较长的议论文,让他们仔细阅读。
2. 指导学生找出作者使用的论据,并分析其可信度,如来源、证据等。
3. 引导学生讨论和评价论据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批判性思维。
步骤四:提高议论文的阅读理解能力1. 给学生阅读一篇真实的社会议论文,让他们理解其主旨和关键观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归纳自己的理解,展开思路。
步骤五: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1. 给学生分发一篇议论文的写作任务,让他们根据已学内容撰写一篇短文。
2.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提供互动指导。
四、教学评价方法1.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上的问题引导,评价学生对议论文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中考议论文阅读教案

中考议论文阅读教案教案标题:中考议论文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中考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取关键信息,理解和评价中考议论文的观点和论据。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中考议论文的提纲和论点。
教学准备:1. 中考议论文样本和练习题。
2.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3. 学生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中考议论文的主题,并与学生讨论他们对议论文的了解和经验。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议论文阅读的重要性。
2. 讲解中考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10分钟)- 使用教学课件展示中考议论文的结构,包括引言、论点、论据和结论。
- 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并提供示例。
- 强调中考议论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3. 阅读策略指导(15分钟)- 介绍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扫读和细读。
- 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策略来提取关键信息,理解和评价中考议论文的观点和论据。
-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实践运用阅读策略。
4. 分组讨论和分享(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篇中考议论文样本。
-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阅读、分析和讨论文章的结构、观点和论据。
-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5. 撰写提纲和论点(15分钟)-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中考议论文的提纲和论点。
- 提供范例和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和组织文章结构。
6. 小组展示和评价(15分钟)-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提纲和论点。
- 全班进行评价和讨论,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
7. 总结和反思(5分钟)- 回顾课堂内容,强调中考议论文阅读的重要性和技巧。
-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延伸:1. 布置中考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作业,让学生继续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中考议论文样本,提高对不同观点和论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提供个性化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和写作中的困惑和难题。
议论文阅读学案

议论文专题复习(二)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辨析论证方法,并学会分析其作用。
2、学会赏析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并能够规范表述学习重难点:1.论证方法的辨析与作用2.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二、(一)论证方法的辨析与作用【回顾旧知】仔细研读九上课本第122页《议论文的阅读(之二)》的内容,提取有关论证应考的知识或信息?实战演练(一)自卑也是一种力量(09年贵港市)③拥有一点点自卑之心,对人生多有教益。
爱迪生的学业成绩差得让老师想跳楼,为此,老师竟建议家长让他退学。
爱迪生也曾自卑过,但他把这种自卑当成动力,最后成了伟大的发明家。
普希金当学生时,他的数学一塌糊涂,无论做什么题目,也不管运用哪种方法,最后他都会让答案等于零。
为了自我鼓劲,他选择了写诗,结果成为一代文豪。
……24、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金钥匙】总结答题思路或注意事项实战演练(二)习惯的力量(09广西南宁)④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
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好习惯。
”所以,在实现成功的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成功欲望,要有信心、有热情、有意志、有毅力等之外,还应该搭上好习惯这一成功的快车,实现自己的目标。
16.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实战演练(三)伟大的力量(09深圳)⑸另一个决定伟大的力量就是跟谁一起做。
你花了很长时间,但不是和伟大的人一起做,这件事就会沦为平凡,你就会和英雄无关。
⑹我在纽约做世贸项目的时候有一个极深的印象:所谓创造历史,就是在伟大的时刻、伟大的地点和一群伟大的人做一件平凡的事。
具体行为都很凡庸,如讨价还价等等,只是时间、场合、人物是伟大的,结果这些平凡的事改变了历史。
相反,普通人是在平凡的时间、平凡的地点和平凡的人做着看似伟大的事情,其结果没有改变任何社会现状,也不会改变任何人。
所以,要想成为伟大的人,就要选择伟大的时机、伟大的伙伴。
议论文的阅读教案

议论文的阅读教案教案标题:议论文的阅读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识别议论文的特征和结构。
2. 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价议论文的观点和论据。
3. 学生能够撰写论述性的议论文。
教学重点:1. 议论文的特征和结构。
2. 分析和评价论点和论据。
3. 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1. 议论文样本。
2. 议论文的特征和结构的幻灯片展示。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入学生对议论文的认知:教师可以简短地讨论和总结学生对议论文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议论文的兴趣。
2. 显示议论文的样本:展示一篇真实的议论文样本,并引导学生讨论其中的特征和结构。
探究:1. 议论文的特征和结构:通过幻灯片展示,详细介绍议论文的特征和结构,包括引言、论点、论据和结论。
与学生一起讨论和分析样本文章的特征和结构。
2. 共同阅读和分析:提供一篇简短的议论文给学生阅读,然后指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论点和支持论点的论据。
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论点和论据的效力和说服力。
实践:1. 团队讨论:分成小组,给予学生一系列的议论主题,要求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并列出自己的论点和支持论点的论据。
2. 学生演讲: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和质疑。
巩固:1. 议论文写作技巧: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写作议论文时应注意的技巧,如清晰的论点陈述、有力的论据支持和有效的转折过渡等。
2. 个人写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议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
教师可以提供写作要求和辅导,或通过互相检查和反馈来进一步提高写作技能。
总结:1. 讨论学生对议论文的新认识:与学生一起总结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新知识和技能。
2. 下一步行动:提醒学生继续阅读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议论文,并鼓励他们在写作上不断提高。
教学延伸:1. 阅读和分析更复杂的议论文。
2. 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写作不同类型的议论文,如对比论述、因果关系和问题解决等。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引入、探究、实践和巩固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特征和结构,分析和评价论点和论据,并具备撰写议论文的能力。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2. 学会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并能判断论据与论点是否一致。
3. 能够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并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中考语文阅读部分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难点:如何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论据与论点的一致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议论文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3. 讲解如何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找到关键信息。
4. 分析论据与论点的一致性,让学生学会判断论据是否支持论点。
5. 举例说明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 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判断论据与论点是否一致。
3. 判断文章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并解释其作用。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中心论点的提炼方法等。
2. 布置一篇议论文阅读练习,要求学生完成练习题。
3.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质的议论文,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议论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方法:1. 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2. 互动与提问: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八、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知识和技能。
初中九年级语文人教版《议论文阅读专题》学案

九年级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能够梳理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2.能够构建议论文阅读的结构。
【重点难点】1.能说出议论文的要素。
2.能理清议论文的结构。
【学习过程】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①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②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
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这都是我们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
类似的名句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③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
他们君临天下,“率士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
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
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
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
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
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
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
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④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
在这一类人中,好的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
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头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
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⑤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
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
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都是完满的呢?⑥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
议论文阅读教案

议论文阅读教案教案标题:辩论文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辩论文的特点,掌握辩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素。
2. 提高学生的议论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辩论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辩证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辩论文范文或选定的辩论文材料。
2. 学生的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入教学主题,告诉学生今天将学习辩论文阅读。
2. 启发学生思考:你们对辩论文有什么了解?你们觉得辩论文与其他文体有什么不同之处?知识讲解:1. 讲解辩论文的特点和写作要素,包括清晰的论点陈述、有力的论据支持和有效的反驳等。
2. 解释辩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出背景、提出问题、列举论点和论据、反驳对方观点、总结观点等。
3. 分析一个范文或选定的辩论文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辩论文的阅读策略和技巧。
阅读活动:1. 分发范文或选定的辩论文材料给学生,要求学生默读文本。
2. 学生之间小组讨论,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特别注意文中的论点、论据和反驳等。
3. 引导学生展开辩论,鼓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并引导学生据理力争、辩证思考。
合作分享:1. 随机选取几个小组,让他们分享他们对于辩论文的理解和分析,包括文中的论点和论据等。
2. 整理学生的回答和分析,帮助学生总结辩论文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拓展活动:1. 提供更多的辩论文材料,让学生尝试阅读和分析。
2. 分组进行小辩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辩论文阅读技巧和策略进行实践。
总结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点,强调辩论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自己在辩论文阅读中有哪些提高?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辩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和合作程度。
2. 检查学生的笔记,评价他们对于辩论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延伸:1. 在其他学科中引入更多的辩论文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2. 鼓励学生主动寻找和阅读辩论文,提高他们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案(学生用)

课题:议论文阅读复习【复习目标】1.掌握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
2.区分简单议论文中的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3.结合中考题型,在实践中提高议论文阅读的能力。
【复习重难点】1.区分简单议论文中的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2.结合中考题型,在实践中提高议论文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教学过程1.导入。
2. 阅读资料,掌握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
3.讲评《储蓄人生》。
4.结合学情,有重点地进行方法指导。
5.当堂巩固6.课堂小结7.布置作业【知识点梳理】(一)论点论点是作者对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论点的引入: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②从故事、现象、亲身经历的某个生活事例中引出问题,再提出论点。
③用某种方法提出中心论点。
比如,比喻、对比等等。
论点常见位置:A经常放在文章开头 B放在文章中间 C放在文章结尾 D标题直接提出E没在文章中直接表现,是要读者概括的。
论点的类型: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初中的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考试中常见题型:①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2015镇江《标语口号应提醒幸福》)②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观点。
(2分,2015泰州《“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③冯友兰将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为四点。
通读全文,将第1段横线上的四点经验补全(每点三个字)。
(4分,2015连云港《我的读书经验》)④阅读④⑤⑥自然段,简要概括作者品味遗憾所产生的一些感悟。
(3分,2015无锡《品味遗憾》)(二)论据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事例、社会现象等。
道理论据——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自然科学原理、定理、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警句等。
论据的作用:道理论据、事实论据作用都是用来证明论点的。
常见的考题形式:(1)概括论据的内容。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议论文阅读阅读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议论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积极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对议论文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概念:议论文的定义、特点、分类等。
2. 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如何快速捕捉议论文的主旨、论点、论据等。
3. 议论文的解析技巧:如何分析议论文的结构、逻辑关系、论证方法等。
4. 议论文的鉴赏:如何品味议论文的语言特色、修辞手法、审美价值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议论文的基本概念、阅读方法、解析技巧。
2. 教学难点:议论文的结构分析、逻辑关系把握、论证方法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议论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等,激发学生对议论文的兴趣。
3. 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如快速捕捉主旨、论点、论据等。
4. 解析技巧讲解:结合具体案例,讲解议论文的结构、逻辑关系、论证方法等,帮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解析技巧。
5. 鉴赏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的语言特色、修辞手法、审美价值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6.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议论文阅读能力。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议论文阅读教案2. 板书内容:议论文的基本概念、阅读方法、解析技巧、鉴赏要点等。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议论文阅读阅读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议论文阅读教案教学内容本教案针对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议论文阅读单元,旨在通过阅读和分析,使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特点和阅读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议论文的定义、分类、结构、论证方法以及如何准确理解和分析议论文的观点和论据。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议论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4. 培养学生准确把握议论文观点和论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议论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的理解。
2. 对议论文观点和论据的准确把握。
3. 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兴趣和参与度的提高。
教具学具准备1.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科书。
2. 讲义和阅读材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议论文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文章的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 讲解议论文的定义、分类和结构。
-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论证方法。
3. 课堂互动-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一篇议论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4. 案例分析- 分析一篇经典的议论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6.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板书设计1. 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议论文的结构3. 论证方法4. 如何阅读议论文作业设计1. 阅读练习- 选择一篇适合的议论文,让学生独立阅读并分析其结构和论证方法。
2. 写作练习- 让学生尝试写一篇简短的议论文,运用所学的论证方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析和互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了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和阅读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同时,课后作业的设计要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难点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掌握,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阅读一、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二、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它是议论文的灵魂。
1)、一篇文章的论点有几个?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这几个论点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全文的中心论点。
他们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是:a、有的文章把几个分论点综合归纳起来就是中心论点;b、有的文章几个分论点都是中心论点的论据。
2)、论点的特征:是明确的判断(包括肯定和否定),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陈述句。
3)、在什么地方寻找文章的论点?可在开头、中间、结尾、题目揭示论点,(议论文的标题不是表明论点就是点明论题,论题只揭示议论的范围,论点是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4)、论点有四种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就提出中心论点(有时是作者自己的话、有时引用名言表明);有的文章是叙述现象后稍加分析提出论点;有的是在摆出对方错误观点分析否定后提出的中心论点。
归纳、概括式:文中没有现成的表示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需要我们进行归纳、概括,从中提取出文章的论点。
语文诗话语文的实质是什么?有人认为语文的实质是工具性。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忽视了语文功能的多样性。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正常人都能熟练地进行语言交流,甚至有明显语法错误的表达也不影响双方的交流。
我认为,语文的产生、发展决定了语文的浅层次表达是生活实践,具有工具性;高层次表达则是精神万象,具有精神性。
我想,语文应该是热爱。
没有一颗对生活炽热的心,怎会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热烈浪漫?没有对祖国山水、人文风物的痴迷神往,怎会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拳拳诗情?怎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陶醉?热爱生活,热爱山川风物,更应该热爱我们人自己,爱亲,爱友,爱人,便会有诗情,便会有语文。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关爱亲人反使诗情更怯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因诗句而彼此拉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寂寞因诗句而得以慰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情因友情而发,友情因诗情而更酣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多少萍水相逢的人因此而更具人文关怀……语文不仅表达着热爱,悠悠千古,浩瀚的文学海洋,更浮涌着多少忧愁、郁闷甚或是猛呼抗争。
屈原忧愁悲思而抒《离骚》,愤懑情极乃发《天问》;东坡遭贬、壮志未酬而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稼轩胡虏未灭而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陈涉苦难深重怒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学长卷都缀满一个个“情”字,但也不乏冷静理性。
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渡众生的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一位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的历史性洪钟巨响------ “我以我的歌感动上帝/正如山以瀑布/感动遥远的大海”。
泰戈尔沉沉的喉音唱出的诗,感动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用语文书写你的心灵,便是你自己的呢喃情话,同时也感动了你、我、他。
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参考答案语文的高层次表达是精神万象,具有精神性。
温馨提示总览全文,本文观点蕴含在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里,“我认为”三字是明显标志。
但是我们分析全文可以看到,本文侧重讲的是语文的精神性,所以本文主要(注意“主要”二字)阐述的观点应是语文的精神性,而不是工具性。
“中心论点”的考题在议论文的考查中常常出现,不少同学往往在此类题目上丢分,因此在答题时要“统览全文,细细斟酌”,万不可“大意失荆州”。
2、论据: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论点赖以成立的基础,是文章的主体。
1)、哪些可作为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
事实:典型事例、史实、统计数字;道理:一般都是经过验证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
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 (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的作用。
论积累垒土成山,汇水成河,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有人偏不相信。
他们总爱走捷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梦想在顷刻之间轰然成就大业。
财富是依靠积累的。
有人善于储蓄而致富。
有人却轻视每月几十块钱的储蓄,以为如此细数不如花光痛快。
他们不切实际地幻想天上掉下来一袋钻石,地上拾到金元宝,或是中彩票获奖数千万元,一夜暴富。
当然,这种人只能是空想而已。
对于学问,其理亦然。
积累一分学问,便是充实一分生命。
积累时看似无用,到用时却是珍宝,受用一生。
然而不少人却轻视每天读一页书、写一页笔记,而相信吃了什么药便智力陡增,然后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一夜成了才子。
殊不知天下的学者并不是吃药吃出来的。
积累不足而过早成名得志并非好事。
正像有些人银行存款不多却喜欢摆排场、讲阔气,打肿脸称胖子,结果弄得手头拮据,捉襟见肘,被人笑话。
有的人因为写了一篇文章、一支曲子或一首小诗,反映不错,受到舆论称赞,出名获奖,可是由于作者的积累并不厚实,到手的荣誉又摧毁了他们进取的决心,于是再无新作超越已有的成就。
“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
”这句话看似矛盾,却深含哲理。
漫长和迂回是不断刻苦积累的过程,而走捷径达到的目的,往往是昙花一现,甚至“欲速则不达”。
为了人生成功的大厦,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不懈地搬沙砌石。
问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四段中的事实论据(任选其一,每个论据不超过20个字)。
①②参考答案①有人喜欢摆排场,结果手头拮据,被人笑话。
②有人积累不厚实,再无新作超越已有的成就。
温馨提示论据概括首先要考虑到该论据证明的论点是什么,也就是说,概括出来的论据要仍能很好地证明该论点;其次,用语力求简洁;另外,要特别注意字数的限定。
问题 2.请为第三自然段的论点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不超过80个字。
参考答案钱钟书从小博览群书,19岁进入清华大学,成为学校读书量最多的学生,正是这种广博的知识积累,使他后来成为著名的学者,智慧的化身,中国古典文化最杰出的传承者。
温馨提示补写论据须注意:①所写论据要能很好地证明论点;②论据要有代表性,力求大众化,尽可能是人所共知的;③表述力求简洁流畅,不能超过规定的字数;④必须真实,人物与事实要相符,不能张冠李戴、瞎编乱造。
补写论据的题在近年中考中时有出现,大家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最好能对不同类型的论据多留意多积累。
请记住:手中有‘粮’,心中不慌!3、论证方法与作用: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
将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一方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论证责任①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
”②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
一个人真正地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时候,责任作为一份成年的礼物已不知不觉地卸落在他的肩上。
它是一个你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护的孩子,而它给予你的,往往只是灵魂和肉体上感到的痛苦。
这样的一个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因为它最终带给你的是人类的珍宝——人格的伟大。
③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
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
但一次银行遭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
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
当他带着一个妻子和四个女儿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
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
”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④偿还的代价是三十九年的艰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
”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
⑤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种考验,逃匿了。
许多人承受了,自己带上荆冠。
逃匿的人随着时间消逝了,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
承受的人也会消逝,但他们仍然活着,死了也仍然活着,精神使他们不朽。
⑥我们都知道那个天黑了还不肯回家,站在路边哭泣的孩子。
因为他要站岗,别的孩子早散了,可他为了坚守岗位宁愿站着哭泣,因为这是他的责任。
⑦愿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灵,责任从小就在那里成长。
⑧愿我们所有的人们都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让人生散发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辉。
问题文章加曲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说说这种方法在文中的好处。
参考答案比喻论证;好处:对“责任”的阐述更生动,更形象,说理更透彻。
温馨提示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宜熟记于心,并能学会分析运用。
三、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1、引论:常见题目:引论部分有什么作用?1)、提出中心论点。
2)、引出论题3)、交代背景,说明写作的目的和原因。
4)、因事设问,启人思考。
2、本论:常见题目:本文的结构怎样?(是怎样展开论述的)1)、并列式。
平列中心论点的几个方面,往往有分论点。
2)、递进式。
层层深入、步步发展;起承转合、环环相扣。
(注意顺序条理)3)、对比式。
正反对比。
4)、综合式。
3、结论:总结、号召、勉励、警示等。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
(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四、论证语言品析与句子含义理解答题方法: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1)语言特点;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2)语体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