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

合集下载

雌激素跨膜受体GPR30及其在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雌激素跨膜受体GPR30及其在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雌激素跨膜受体GPR30及其在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郑丽华;程忠平【摘要】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均是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发病机制尚未明了。

近年发现,雌激素可介导新型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通过快速非基因转录途径调控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参与肿瘤发生发展。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也不断受到重视。

综述GPR30在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中的表达,分析探讨GPR30在妇科肿瘤发病机制中细胞增殖、凋亡等相关调控作用,以期为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Endometrial and ovarian carcinomas are malignant neoplasms in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Estrogen has been proved as an epidemic factor throughout gynecological carcinoma. Recently, it has been found that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0 (GPR30) mediat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survival through nongenomic effects in hypo-exposure of estrogen. Moreover, the role of tumor associated fibroblasts in carcinoma has frequently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We review and reveal the role of GPR30 in the regulation of endometrial and ovarian carcinomas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molecular target therapy.【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6页(P395-400)【关键词】受体,G蛋白偶联;癌;子宫内膜肿瘤;卵巢肿瘤;成纤维细胞【作者】郑丽华;程忠平【作者单位】200090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妇产科;200090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既往认为,雌激素的生物学功能主要由经典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包括ERα、ERβ介导的核内转录效应及机制不明确的快速非转录信号效应作用[1]。

雌、孕激素受体亚型及其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雌、孕激素受体亚型及其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h b t r F ri S e i. 9 8 6 f ) 7 9 71 i io . e t t r 1 9 , 9 4 : 0 — 3 l l
( 文 编辑 齐应辰 ) 本
雌、 孕激 素 受体 亚 型及 其在 子 宫 内膜癌 组 织 中的表 达
苏 州 大 学 第 三 附属 医 院妇 科 ( 1 0 3 徐 2 30 )
ma a e c t c m e P45 i ut pi do e rum nd is a t s y o ho 0 n e o c en m ti a t p- p i ai n a i g o t s o n o ti ss Gy e o 一 l t sa d a n si t y f re d me ro i . n c l c o ce Ob
k y ma K. e t n K o n y RT, ta . e t n f e e 1 Tr a me t — o s 2 Ta a a Z i u Gu b 0 ve e r po t s men pa a e o us l ndo e ross m ti i wih a a oபைடு நூலகம்ats i t n r a e n—
完 全 不 同 , 而 在 功 能 上 表 现 出本 质 的 区 别 I P a h 从 2 ec 1 。
等 【 究 发 现 E a和 E [ 3 I 研 R R3对 A - P 1位 点 所 起 的 信 号
作用 是相反 的 , 在雌 二 醇 ( z的作 用 下 , a激 活 该 E) ER 位 点 的 转 录活 性 , E 3则 抑 制 转 录 ; 是 , 抗 雌 而 R[ 但 在 激 素 药 物 三 苯 氧 胺 ( A 作 用 下 ,E 3对 A . T M) R[ P 1位 点 也 起 转 录 激 活 作 用 。 ak e 等 的 研 究 也 揭 示 , B rh m E a和 E 3在 基 因调 节 方 面 起 不 同 的 作 用 ,两 者 R R[

C-erBb-2与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C-erBb-2与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C-erBb-2与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女性的生育和健康。

临床治疗中,荷尔蒙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其中存在一部分患者对荷尔蒙治疗不敏感,因此探讨引起荷尔蒙治疗耐药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据研究表明,C-erBb-2与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可能与其荷尔蒙治疗耐药性发生密切相关。

C-erBb-2是一种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又称HER2,它与EGF受体家族的其他成员如EGFR、HER3、HER4等共同作用,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发育等多种生理过程。

C-erBb-2的高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

在子宫内膜癌中,研究人员通过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erBb-2的表达水平,发现C-erBb-2在子宫内膜癌中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较低。

进一步的实验发现,C-erBb-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均具有促进作用。

此外,C-erBb-2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PR是孕激素在体内的主要受体,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来说,雌激素和孕激素双受体阳性的患者可以通过荷尔蒙治疗来改善预后。

然而,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患者对荷尔蒙治疗不敏感,这可能与PR的表达水平下调有关。

研究表明,C-erBb-2可能作为PR信号通路的调节因子,抑制PR的活性。

C-erBb-2通过抑制PR结合到靶基因的能力,从而降低PR的功能,引起荷尔蒙治疗的耐药性。

总之,C-erBb-2与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具有密切联系,二者共同影响着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预后。

对C-erBb-2和PR的研究,将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策略。

此外,针对C-erBb-2和PR的调控机制,也有望为荷尔蒙治疗耐药性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占据了妇科肿瘤中的首位。

虽然临床治疗手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

对子宫内膜癌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在子宫内膜癌的研究中,免疫组化标记物被广泛地运用,可以提供重要的生物学信息。

本文将对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p53p53 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产物,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促进 DNA 修复等途径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中 p53 的表达水平通常会显著增加,这与其基因的突变有关。

p53 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ER、PR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靶标分子,在子宫内膜癌中其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ER 和 PR 的表达水平升高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密切相关,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三、HER2HER2 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在许多恶性肿瘤中被发现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相关。

在子宫内膜癌的研究中,HER2 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HER2 的免疫组化检测可以作为评估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工具之一。

四、Ki-67Ki-67 是一种细胞增殖标记物,其表达水平可以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

研究发现,Ki-67 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侵袭和转移相关,而且可以作为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七、E-cadherinE-cadherin 是一种重要的细胞间粘附蛋白,其在细胞的极性和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中 E-cadherin 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因此可以作为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为该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目前我们对于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

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治疗效果与预后都与肿瘤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

免疫组化标记物作为肿瘤的分子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分期和预后判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子宫内膜癌常用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及其研究进展。

一、ER和PR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是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免疫组化标记物,也是肿瘤治疗中的靶向治疗对象。

研究表明,ER和PR表达阳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其预后明显优于阴性患者。

ER和PR的表达还可以作为判断预后指标,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二、p53p53是一种抑癌基因,被认为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子。

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中p53的异常表达与预后相对较差的患者密切相关。

p53的阳性表达还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指标呈正相关。

p53的免疫组化检测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物。

三、Ki-67Ki-67是一种细胞增殖标志物,可以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生长速度。

研究发现,Ki-67的阳性率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密切相关,阳性率越高,预后越差。

Ki-67的免疫组化检测可以辅助医生判断子宫内膜癌的进展和预后。

四、Her-2子宫内膜癌的免疫组化标记物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ER、PR、p53、Ki-67和Her-2等方面。

这些标记物的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后判断和治疗选择的重要依据。

目前关于这些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应用价值,并寻找更准确、可靠的标志物来指导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

ER和PR在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中表达比较及意义

ER和PR在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中表达比较及意义

癌含有 雌 孕激 素受体 属 于激 素依赖 性肿 瘤 。但 是 文 献 中没 有乳 腺癌 那样 深入研 究 雌孕激 素 受体 和临 床
治疗 和预后 的关 系 。本 文 采 用 E n Vi s i o n两 步 法 免
洗后 加入 辣根 过氧化 物 酶 鼠抗 I g G 二抗 抗 体 , DAB 显色, 苏 木素轻 度 复染 。
用S P S S 1 2 . 0统 计 数 据 , 采 用
1 . 1 临床 资料
。 检验 , P <0 . 0 5 差 异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
我 院手术 治疗 的子 宫 内膜癌 患 者 5 9例 和 宫 颈 癌 患 者 6 1例 。年 龄 为 3 9 - 7 2岁 , 平 均年龄 为 5 5 . 6岁 。 平均 孕/ 产次 2 . 4 / 2次 。所有 这 些 患 者 术 前 都 没 有
1 O 中性 福尔 马林 固定液 固定 1 6 — 2 4 h后 常规 脱水 处理 , 石蜡 切 片厚度 2 — 3 m, 脱 蜡至水后 3 过 氧化
氢 室温孵 育 片刻 , 蒸 馏水 冲洗 后 P B S液 浸 泡 , 滴 加
E R、 P R单 克 隆一 抗 抗 体 后 4 。 C冰 箱 过 液 。P B S冲
2 . 1 临床病 理诊 断情 况 组 织病 理 类 型 为 工型 子
宫 内膜癌 5 5例 ( 内膜 样 腺 癌 4 3例 , 鳞腺 癌 1 2例 ) , Ⅱ型子 宫 内膜 癌 4例 ( 透 明 细胞癌 1例 , 浆 液性 乳头
过放 化疗 或激 素治 疗 。 1 . 2 方法 采用 5 9例 子 宫 内膜 癌 和 6 1例 宫 颈 癌 手术 切除 石蜡标 本 , 另 分 别 取 5例 的正 常子 宫 内膜 和宫 颈组 织作 为 为对 照 。常规 病 理 HE染 色 切 片 ,

ER、PR、Her—2、COX—2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的表达与意义

ER、PR、Her—2、COX—2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的表达与意义

ER、PR、Her—2、COX—2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的表达与意义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受体(ER、PR)、癌因子(Her-2)与环氧化酶-2(COX-2)在子宫内膜癌(EAC)中的表达与意义。

方法对20例正常子宫内膜(NE)、2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EIN)、50例EAC手术标本常规进行病理检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结果ER、PR在NE中高表达,在EAC中的表达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Her-2在EA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在EAC中的表达与病理分期及分级有关(P<0.05),与ER、PR呈负相关。

COX-2的阳性表达率自NE至EIN及EAC呈阶梯性升高(15%、35%、64%)(P<0.01),与EAC病理分级有关,与ER、PR的表达无关。

结论ER、PR、Her-2、COX-2的表达与EA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ER,PR,Her-2,COX-2 in EAC.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P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ER,PR,Her-2,COX-2 in 20 cases of NE,20 cases of EIN,and 50 cases of EAC.Results ER and PR in the ne is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EAC expression and the pathological staging,lymph node metastasis,HER-2 in EAC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was 75%. In EAC expression and the pathological staging and grading of the related (P 5%为阳性(+)。

p16、p53、PTEN、ER及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p16、p53、PTEN、ER及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p16㊁p 53㊁P T E N ㊁E R 及P R 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杨丹 陈燕 郝洋 王艳敏 樊玥 李俊 李晓琦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 河北唐山 063000[摘 要] 目的 探讨抗癌基因p 16㊁p 53㊁磷酸酶和张力素同源物(P T E N )㊁雌激素受体(E R )㊁孕激素受体(P R )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㊂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21年6月就诊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㊂免疫组化法检测p 16㊁p 53㊁P T E N ㊁E R ㊁P R 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观察其表达结果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㊂结果 p 16㊁p53㊁P T E N ㊁E R ㊁P R 在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53㊁E R 及P R 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率与不同分化程度的Ⅰ型子宫内膜癌㊁肌层浸润深浅㊁脉管是否浸润㊁不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 <0.05),而P T E N 及p 16的表达与上述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 >0.05)㊂结论 p 16㊁p 53㊁P T E N ㊁E R 和P R 蛋白的表达为临床判断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提供了新思路,实际工作中可联合使用指导临床诊疗,为分子分型提供科学依据㊂[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免疫组织化学 p 16 p 53 P T E N E R P R[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694(2023)03-178-07[D O I ] 10.19539/j.c n k i .2095-2694.2023.03.002E x p r e s s i o n s o f p 16,p 53,P T E N ,E Ra n dP Ri ne n d o m e t r i a l d i s e a s e s a n d t h e i r c l i n i c a l s i gn i f i c a n c e Y a n g D a n ,C h e nY a n ,H a oY a n g ,e t a l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b s t e t r i c sa n dG y n e c o l o g y ,t h e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i t a l o f N o r t h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T a n g s h a n 0630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O b je c t i v e T os t u d y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t h ee x p r e s s i o nof p 16,p 53,P T E N ,E R a n dP Ra n d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n d p a t h o l og i c a l c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o f e n d o m e t r i a l c a r c i n o m a .M e t h o d s At o t a l o f 113p a t i e n t sw i t h e n d o m e t r i a l c a n c e rw h o r e c e i v e d s u r g e r y i n t h eD e p a r t m e n t o fG y n e c o l o g y of t h e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N o r t h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g y f r o mJ a n u a r y 2016t o J u n e 2021w e r e c o l l e c t e da sr e s e a r c hs u b j e c t sa n d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T h ee x p r e s s i o nl e v e l so f p 16,p53,P T E N ,E Ra n dP R i n e n d o m e t r i a l c a n c e rw e r e d e t e c t e db y i mm u n o h i s t o c h e m i s t r y ,a n d t h e e x pr e s s i o n r e s u l t sw e r e o b s e r v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i nc o m b i n a t i o nw i t hc l i n i c a l d a t a .R e s u l t s T h e p o s i t i v e e x p r e s s i o n r a t e s o f p 16,p 53,P T E N ,E Ra n dP Ri nt y p eIa n d Ⅱc a r c i n o m a sw e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d i f f e r e n t (P <0.05),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p 53,E Ra n dP R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r e l a t e d t o h i s t o l o g i c a l g r a d e i n t y p e I c a r c i n o -m a s ,t h e d e p t ho fm y o m e t r i a l i n v a s i o n ,l y m p hn o d em e t a s t a s i s a n dc l i n i c a l s t a ge (P <0.05).T h ee x -p r e s s i o n s of P T E Na n d p 16w e r en o t r e l a t e d t o t h o s e c l i n i c a l p a t h o l og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P >0.05).C o n c l u -s i o n Th e e x p r e s si o no f p 16,p 53,P T E N ,E Ra n dP R p r o v i d e san e wi d e a f o rc l i n i c a lj u d g m e n to f 871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5月第25卷第3期J o u r n a l o fN o r t h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H e a l t h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 ),M a y 2023,V o l .25,N o .3ʌ基金项目ɔ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编号:20221539)㊂ ʌ作者简介ɔ杨丹(1996-),女,在读硕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妇科肿瘤学㊂ ʌ通讯作者ɔ陈燕,E m a i l :ya n _d o c t o r @163.c o m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m o l e c u l a r t y p i n g o fe n d o m e t r i a lc a n c e r,w h i c hc a nb eu s e dt o g e t h e rt o g u i d ec l i n i c a ld i a g n o s i sa n d t r e a t m e n t i n p r a c t i c a lw o r ka n d p r o v i d e s c i e n t i f i c b a s i s f o rm o l e c u l a r t y p i n g.[K E Y W O R D S] E n d o m e t r i a l c a r c i n o m a.I mm u n o h i s t o c h e m i s t r y.p16.p53.P T E N.E R.P R子宫内膜癌(e n d o m e t r i a l c a r c i n o m a,E C)是一组以上皮细胞为来源的子宫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中的一种,其在发达国家最为常见,在我国位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㊂疾病发生转移或者复发后的治疗较为棘手,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预后㊂近年来部分学者开始广泛研究E C的分子分型,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科学思路[2-3]㊂p16㊁p53㊁磷酸酶和张力素同源物(P T E N)㊁雌激素受体(E R)㊁孕激素受体(P R)作为肿瘤分子标志物,在国内外文献中多见报道,但有关于其与E C分子分型及指导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较少[4-6]㊂本研究旨在探讨上述5种指标与E C的相关性,为E C患者复发风险分层提供新思路,探求具有参考价值的潜在性预后指标[7],从而为选择后续提供思路[8]㊂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2016年1月~2021年6月就诊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并接受手术治疗的E 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㊂收集其一般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㊂所有E C标本的病理诊断均已经术后病理石蜡切片复核证实㊂本研究符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要求,并得以批准㊂1.2纳入标准(1)均经术后病理检测确诊;(2)研究对象无全身性疾病或局部感染性㊁免疫性疾病;(3)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任何治疗并且为初次手术治疗;(4)临床资料相对完善者㊂1.3排除标准(1)起源于全身各组织器官除E C外的恶性肿瘤;(2)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缺失者㊂1.4方法1.4.1资料收集检索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病案科电子病历系统筛选符合条件的病例,并摘录住院号㊁姓名㊁年龄㊁身高㊁体质量㊁既往史㊁月经史㊁生育史等一般资料以及病理资料㊂1.4.2检测方法1.4.2.1蜡块处理(1)切片:将蜡块组织固定在轮转切片机上,用刀片修整蜡块,将其修成方形且保证每一个切出的蜡片都含有一块组织㊂然后调整切片机,进行完整均匀切片,每张厚度约4μm,将切片放入35~40ʎ恒温水浴中展平㊂1张用来H E染色,其余,将切出的呈卷状的蜡片置于摊片机上将其展平㊂(2)粘片和烤片:将切片用由多聚赖氨酸防脱处理后的磨沙玻片捞起,然后将载有组织的载玻片固定于烘片机上,调节烘片机温度在60ħ,烤片2h,置于干燥处备用,这样可使切片粘附紧密㊂1.4.2.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脱蜡和水化:将切片依次置入纯二甲苯Ⅰ溶液15m i n㊁纯二甲苯Ⅱ溶液15m i n㊁纯二甲苯Ⅲ溶液15m i n,使石蜡完全溶解,然后依次放入100%㊁100%㊁95%㊁95%乙醇溶液中各5m i n㊁85%㊁80%乙醇溶液各3m i n㊁最后放入自来水㊁蒸馏水分别冲洗3次,时间各为3m i n㊂(2)抗原修复:向高压锅中加入配置好的p H8.0E D T A修复液,经高压煮沸后,将切片完全浸入修复液中,继续加热2m i n,待修复液温度降至室温时,取出切片,室温冷却15m i n后放入蒸馏水和P B S缓冲液中分别冲洗3遍㊂然后于切片上滴加3%H2O2去离子水,对切片进行封闭,室温下放置10m i n㊂(3)抗体杂交:孵一抗:用滤纸吸干切片上多余的P B S缓冲液,用铅笔划线圈出标本,并标记内容,将稀释好的一抗溶液分别滴加于切片表面,阴性对照切片表面滴加P B S液,然后将切片置于湿化盒中,湿化盒置于4ħ左右冰箱中,孵育过夜㊂次日,切片置于恒温干燥箱中,维持温度在37ħ左右,孵育30m i n,然后在P B S缓冲液中左右轻轻摆动清洗5m i n,倒971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年5月第25卷第3期J o u r n a l o fN o r t h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H e a l t h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M a y2023,V o l.25,N o.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掉P B S缓冲液,重复清洗3次㊂孵二抗:用滤纸吸干切片上多余的P B S缓冲液,将稀释好的二抗溶液(浓度同一抗)滴加于切片表面,切片置于湿化盒内,将湿化盒置于恒温干燥箱中,维持温度在37ħ左右,孵育40m i n,从恒温干燥箱中取出切片,然后将切片在P B S缓冲液中左右轻轻摆动清洗5m i n,倒掉P B S缓冲液,重复清洗3次㊂(4)显色:将适量配好的D A B显色剂滴于组织上(根据组织块大小调整用量,尽量覆盖全部组织),静置约5m i n,具体染色的时间根据显色效果而定,当反应部位出现黄褐色时即可终止染色,将切片置于自来水下冲洗㊂(5)复染:在苏木素溶液中复染10m i n,自来水下冲洗㊂然后用1%盐酸乙醇分化液洗去多余的染液,进行分化,自来水再次冲洗,当切片变为蓝色时停止冲洗㊂(6)脱水和透明:切片依次放入60%㊁70%㊁80%㊁90%㊁95%乙醇溶液各2m i n㊁100%㊁100%乙醇溶液各5m i n完成脱水过程,然后再浸泡于纯二甲苯Ⅰ溶液15m i n㊁纯二甲苯Ⅱ溶液15m i n,至透明为止㊂(7)封片:向组织中央滴中性树胶,将组织全部覆盖,加盖盖玻片㊂(8)观察: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每个切片的染色情况,采集图片,对每个切片的表达情况进行评分,分析结果㊂1.5分子标志物的结果判定p16㊁p53㊁P T E N㊁E R㊁P R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核㊂随机选择高倍视野10个,在每单个高倍镜视野中随机选取100个细胞进行检测,按阳性细胞数在每高倍视野中所占百分比进行计数,评估则应用免疫反应积分法(I R S):I R S=阳性细胞的染色程度ˑ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9]㊂将阳性细胞的染色程度分为4个不同的等级:无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㊂将全片阳性细胞所占的总百分比分为5个等级:阳性细胞数<5%为0分,5%~25%为1分,26%~50%为2分,51%~75%为3分,> 75%为4分㊂因此,I R S的值0~12,<1分即为阴性,1~12分为阳性㊂1.6统计学方法运用S P S 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或中位数㊁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对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㊁F i s h e r确切概率法㊁秩和检验进行分析,以(%)表示㊂所有统计分析基于双侧假设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㊂2结果2.1临床资料特点本研究共113例,年龄25 ~80岁,中位年龄57岁,其中74例(65.4%)为绝经后女性㊂合并高血压40例,合并糖尿病23例,合并冠心病8例㊂所有的患者在手术前均未接受放㊁化疗㊂104例(92.0%)为Ⅰ型E C (均为内膜样癌),9例(8.0%)为Ⅱ型E C(高级别浆液性癌3例㊁透明细胞癌2例㊁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例㊁癌肉瘤1例㊁子宫内膜黏液性腺癌1例)㊂I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7.05ʃ10.05)岁,I I型患者(59.33ʃ9.38)岁,其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1);I型㊁I I型E C患者B M 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㊂见表1㊂2.2p16㊁p53㊁P T E N㊁E R㊁P R在E C中的表达2.2.1p16表达p16在Ⅰ型㊁Ⅱ型E C中均有阳性表达,见图1A,其在Ⅱ型中的表达高于Ⅰ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p16在Ⅰ型E C中的表达多为部分表达㊁局灶表达,而在浆液性癌㊁透明细胞癌㊁癌肉瘤中呈强阳性表达㊂本研究中9例Ⅱ型E C中有8例呈强阳性表达㊂结果表明,p16的表达在E C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Ⅰ型E C中p16的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㊁不同浸润子宫肌层程度㊁是否浸润脉管㊁不同临床-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2.2.2p53表达p53蛋白在Ⅱ型E C中的表达情况明显多于Ⅰ型E C,见图1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p53在不同分化程度的Ⅰ型E C㊁不同浸润子宫肌层程度㊁是否淋巴结转移㊁是否浸润脉管㊁不同的临床-病理分期中081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年5月第25卷第3期J o u r n a l o fN o r t h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H e a l t h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M a y2023,V o l.25,N o.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2.2.3 P T E N表达 P T E N在Ⅰ型E C表达率高于Ⅱ型E C,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P T E N表达在不同浸润子宫肌层程度㊁是否脉管浸润㊁是否淋巴结转移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型E C分级㊁不同临床病理分期等组间分布未发现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2.2.4 E R㊁P R表达 E R㊁P R在Ⅰ型E C中的表达率高于Ⅱ型,见图1C㊁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E R㊁P R在Ⅰ型E C的病理分级㊁不同临床病理分期㊁是否浸润脉管及淋巴结有无转移中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E R在不同浸润子宫肌层程度中表达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而P R的表达则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㊂见表2㊂表1113例E C患者基线和人口特征线[例(%)]临床特征I型E C(n=104)I I型E C(n=9)χ2值P值发病年龄(岁)ȡ5061(58.7)7(77.8)1.2640.261 <5043(41.3)2(22.2)B M I(k g/m2)超重43(41.3)3(33.3)12.0170.007肥胖44(42.3)3(33.3)正常0(0.0)1(11.1)瘦17(16.3)2(22.2)糖尿病(例)是22(21.1)1(11.1)0.5150.473否82(78.8)8(88.8)高血压(例)是39(37.5)1(11.1)2.5220.112否65(62.5)8(88.8)冠心病(例)是8(7.6)0(0.0)0.7450.388否96(92.3)9(100.0)图1p16㊁p53㊁E R和P 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注:A:p16;B:p53;C:E R;D:P R 181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年5月第25卷第3期J o u r n a l o fN o r t h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H e a l t h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M a y2023,V o l.25,N o.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表2 子宫内膜疾病中五种标志物的表达[例(%)]类别p16(+)p53(+)P T E N (-)E R (+)P R (+)组织类型学Ⅰ(n =104)41(39.4)34(32.7)46(44.2)100(96.2)99(95.2)Ⅱ(n =9)8(88.8)7(77.8)2(22.2)7(77.8)4(44.5)χ2值8.2537.2831.6425.56326.446P 值0.0040.0070.2000.0180.000I 型子宫内膜癌分级G 1(n =76)29(38.2)26(33.8)36(46.7)75(98.7)74(97.4)G 2(n =25)11(44.0)7(28.0)9(36.0)24(96.0)24(96.0)G 3(n =3)2(66.7)2(66.7)1(33.3)1(33.3)1(33.3)χ2值1.1531.8331.13433.33133.331P 值0.5620.4000.5670.0000.000子宫肌层浸润的程度<1/2(n =88)35(39.8)28(31.8)43(48.8)85(96.6)82(96.5)ȡ1/2(n =25)14(56.0)13(52.0)5(20.0)22(88.0)17(89.5)χ2值2.0873.4306.6382.85811.374P 值0.1490.0640.0100.0910.001淋巴结转移是(n =16)11(68.8)6(37.5)1(6.2)12(75.0)89(98.9)否(n =97)38(39.2)35(36.1)47(48.4)95(98.0)12(71.5)χ2值4.8910.01210.01214.3734.061P 值0.0270.9130.0020.0000.044脉管浸润是(n =5)4(80.0)2(66.7)0(0.0)3(60.0)2(40.0)否(n =108)45(41.7)39(36.1)48(44.4)104(96.3)100(92.6)χ2值2.8590.0313.86312.52215.043P 值0.0910.8600.0490.0000.000临床病理分期Ⅰ(n =75)29(38.7)26(34.7)33(44.0)75(100.0)74(98.7)Ⅱ(n =26)13(50.0)9(34.6)13(50.0)25(96.2)24(92.4)Ⅲ(n =11)6(54.5)6(54.5)2(18.1)6(54.6)5(45.5)Ⅳ(n =1)1(100.0)0(0.0)0(0.0)1(100.0)0(0.0)χ2值3.0062.2724.06939.63244.071P 值0.3910.5180.2540.0000.0003 讨论E C 也叫子宫体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E C 的发病机制包括三方面:第一,基因失活的渐变;第二,抑癌基因突变;第三,癌基因的激活[10]㊂p16作为宫颈病变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在子宫颈的病变中通常呈弥漫性阳性表达,在宫颈癌与E C 的鉴别中常应用此标志物进行诊断㊂有研究表明,在E C 中也可检测到p 16的表达,但是不同类型的E C 中p 16的表达率㊁表达强度以及表达范围略有不同,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11]㊂本研究中在Ⅱ型E C 中p 16的表达率为88.89%(8/9),且为弥漫强阳性;在Ⅰ型E C 中表达率为39.4%(41/104),且多为弱阳性表达,二者有一定区别㊂因此可推断出p 16在Ⅰ型E C 与其他类型E C 之间的鉴别诊断中281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5月第25卷第3期J o u r n a l o fN o r t h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H e a l t h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 ),M a y 2023,V o l .25,N o .3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㊂p53是一种肿瘤抑癌基因,p53蛋白作为细胞转录因子,通过抑制细胞复制㊁启动细胞凋亡程序从而保持基因组的相对稳定,使细胞能够保持正常生长,从而抑制细胞往恶性方向增殖[11]㊂p53蛋白分为两种不同的亚型:野生型㊁突变型㊂野生型p53蛋白因半衰期稍短而不易被检测出;突变型的p53蛋白半衰期相对较长,免疫组化方法便于检出,可提示p53蛋白处于基因突变状态,而p53是诱发Ⅱ型E C的重要因素之一[12]㊂本研究中基因突变型p53蛋白在Ⅰ型和Ⅱ型E C中表达比例不同㊂研究表明Ⅰ型E C中p53蛋白的表达呈节段式弱阳性,而在Ⅱ型E C中的表达则呈弥漫强阳性[13],此现象可能与野生型p53的聚集相关,从而证明了p53在E C的分子分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应用价值㊂本研究中在不同分化程度的Ⅰ型E C中㊁脉管浸润与否㊁子宫肌层浸润程度㊁不同的临床分期中p53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证明了p53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且进一步证实了在众多反映E C生物学行为的辅助指标中,p53尤为重要,进而可评估肿瘤的不同分化程度及E C患者的预后情况,对指导临床诊疗具有重要参考意义㊂P T E N也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维持正常细胞功能㊂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其在E C㊁黑色素瘤㊁前列腺癌等肿瘤中具有重要作用[13]㊂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 T E N蛋白,能将由不同机制导致的P T E N失活体现出来[14]㊂本研究中P T E 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4%(48/113),其中Ⅰ型E C的阳性表达率为44.2%(46/104),Ⅱ型E C的阳性表达率为22.2%(2/9),Ⅰ型明显高于Ⅱ型㊂从而证明在E C的发生发展中P T E N失活起了一定的激化作用,而其在Ⅰ型E C中尤为明显㊂进一步推测P T E N的表达情况对于E C分型有一定的辅助意义㊂有研究表明,E R和P R的阳性表达在降低细胞恶性程度㊁降低肿瘤侵袭性及抑制E C转化向非激素依赖型肿瘤方面等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伴随着病理分级从低级别到高级别㊁手术分期从Ⅰ期到Ⅱ期以及肿瘤肌层浸润深度从浅入深[15-16],E R㊁P R在E C中的表达量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㊂有研究表明E R㊁P R 在E C中的阳性表达程度越高,E C患者的有效生存期越长,预后则越好[17]㊂因此,检测E R㊁P R在E C中的表达对预后及临床诊疗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㊂关于E C相关分子标志物在E C中的表达国内外文献很普遍[18],但对于上述5种分子标志物各自表达的研究并不多㊂本研究认为p16㊁p53㊁P T E N㊁E R和P R蛋白的表达在临床判断E C的分子分型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实际工作中可联合使用指导临床诊疗,为分子分型提供科学依据[19-20]㊂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特别是肿瘤多与基因突变有关;在日常工作中正确合理的检测肿瘤组织中此类基因蛋白的表达,可以为临床医生关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治思路提供指导,从而提高医疗质量[21-23]㊂参考文献[1]周琦,吴小华,刘继红,等.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8):880-886.[2]S u nP S,S h e nY,W a n g T,e t a l.D i s t i n c t c l i n i-c a l a nd ge n e t i cm u t a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s p o-r a d i ca n d L y n c hs y n d r o m e a s s o c i a t e de n d o m e-t r i a l c a n c e r i naC h i n e s e p o p u l a t i o n[J].C a n c e rE p i d e m i o l,2021,73:101934.[3]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国家病理质控中心.子宫内膜癌分子检测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1,31(11):1126-1144. [4]L uK H,B r o a d d u sR R.E n d o m e t r i a l c a n c e r[J].N E n g l JM e d,2020,383(21):2053-2064.[5]W e i s sJ M,G u p t aS,B u r k eC A,e t a l.N C C Ng u i d e l i n e s i n s i g h t s:g e n e t i c/f a m i l i a lh i g h-r i s ka s s e s s m e n t:c o l o r e c t a l,v e r s i o n1.2021[J].JN a t lC o m p rC a n cN e t w,2021,19(10):1122-1132.381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年5月第25卷第3期J o u r n a l o fN o r t h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H e a l t h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M a y2023,V o l.25,N o.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6]N i t e c k iR,W o o d a r dT,R a u h-H a i n J A.F e r t i l i-t y s p a r i n g t r e a t m e n t f o r e a r l y-s t a g e c e r v i c a l,o-v a r i a n,a n de n d o m e t r i a lm a l i g n a n c i e s[J].O b-s t e tG y n e c o l,2020,136(6):1157-1169. [7]S a e e dO AM,M a n nS A,L u c h i n i C,e t a l.E v a l-u a t i n g m i s m a t c h r e p a i r d e f i c i e n c y f o r s o l i dt u m o r i mm u n o t h e r a p y e l i g i b i l i t y:i mm u n o h i s-t o c h e m i s t r y v e r s u s m i c r o s a t e l l i t e m o l e c u l a rt e s t i n g[J].H u m P a t h o l,2021,115:10-18.[8]C o n c i n N,C r e u t z b e r g C L,V e r g o t eI,e ta l.E S G O/E S T R O/E S P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 m a n-a g e m e n t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e n d o m e t r i a lc a r c i n o-m a[J].V i r c h o w s A r c h,2021,478(2):153-190.[9]宁海丹,杜杨君,梁科庆,等.M a s p i n和K 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20):3286-3289. [10]L i u Y,W h e l a n R J,P a t t n a i k B R,e ta l.T e r p e-n o i d sf r o m Z i n g i b e ro f f i c i n a l e(G i n g e r)i n d u c ea p o p t o s i si ne n d o m e t r i a lc a n c e rc e l l st h r o u g ht h ea c t i v a t i o no f p53[J].P L o S O n e,2012,7(12):e53178.[11]S i n g hN,P i s k o r zAM,B o s s eT,e t a l.p53i m-m u n o h i s t o c h e m i s t r y i s a n a c c u r a t e s u r r o g a t ef o r T P53m u t a t i o n a l a n a l y s i s i n e n d o m e t r i a lc a r c i n o m ab i o p s i e s[J].J P a t h o l,2020,250(3):336-345.[12]M a r k o w s k a A,P a w a l o w s k a T,L u b i nJ,e ta l.S i n g n a l l i n gp a t h w a y s i ne n d o m e t r i a l c a n c e r[J].C o n t e m p O n c o l(P o z n),2014,18(3):143-148.[13]D j o r d j e v i cB,H e n n e s s y B T,L i J,e t a l.C l i n i c a la s s e s s m e n t o fP T E Nl o s s i ne n d o m e t r i a l c a r c i-n o m a:i mm u n o h i s t o c h e m i s t r y o u t p e r f o r m s g e n es e q u e n c i n g[J].M o dP a t h o l,2012,25(5):699-708.[14]吴焕文,梁智勇,张卉,等.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3,20(3):180-182.[15]M i l e s h k i nL,E d m o n d s o nR,O'c o n n e l lR L,e ta l.P h a s e2s t u d y o f a n a s t r o z o l e i n r e c u r r e n t e s-t r o g e n(E R)/p r o g e s t e r o n e(P R)p o s i t i v e e n d o-m e t r i a l c a n c e r:t h eP A R A G O Nt r i a l-A N Z G O G0903[J].G y n e c o lO n c o l,2019,154(1):29-37.[16]A l iA,B l a c kD,S o s l o w R A.D i f f i c u l t i e s i na s-s e s s i n g t h e d e p t ho fm y o m e t r i a l i n v a s i o n i n e n-d o me t r i a l c a r c i n o m a[J].I n t JG y n e c o lP a t h o l,2007,26(2):115-123.[17]孟德祺.E G F R㊁H E R-2㊁P D G F R-α㊁P R㊁E 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肌层浸润的相关性[J].现代医学,2016,44(11):1536-1540.[18]L e o n-C a s t i l l o A,D e b o e rS M,P o w e l lM E,e ta l.M o l e c u l a r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t h e P O R T E C-3t r i a l f o r h i g h r i s k e n d o m e t r i a l c a n c e r:i m p a c t o np r o g n o s i sa n d b e n e f i tf r o m a d j u v a n tt h e r a p y[J].JC l i nO n c o l,2020,38(29):3388-3397.[19]S a n t o r o A,A n g e l i c o G,T r a v a g l i n o A,e ta l.N e w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a n dc l i n i c a l i n s i g h t s i ne n d o-m e t r i a l c a n c e r i nv i e w o f t h eu p d a t e d E S G O/E S T R O/E S P g u i d e l i n e s[J].C a n c e r s(B a s e l),2021,13(11):2623.[20]C h e r n i a c kA D,S h e nH,W a l t e rV,e t a l.I n t e-g r a t e d m o l e c u l a r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o f u t e r i n ec a r c i n o s a r c o m a[J].C a n c e rC e l l,2017,31(3):411-423.[21]侯乐乐,梁立阳,欧辉,等.还原酶2型缺乏症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8例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6,31(5):373-376.[22]G l a z e rE S,W e l s h E,P i m i e n t oJ M,e ta l.T G-Fβ1o v e r e x p r e s s i o n i s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 i m p r o v e ds u r v i v a l a n d l o wt u m o r c e l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i n p a-t i e n t sw i t he a r l y-s t a g e p a n c r e a t i cd u c t a l a d e n o-c a r c i n o m a[J].O n c o t a r g e t,2017,8(1):999-1006.[23]V e r z o l aD,B o n a n n iA,S o f i a A,e ta l.T o l l-l i k er e c e p t o r4s i g n a l l i n g m e d i a t e si n f l a mm a t i o ni ns k e l e t a lm u s c l e 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c h r o n i ck i d n e yd i se a s e[J].C a c h e x i aS a r c o p e n i a M u s c l e,2016,8(1):131-144.481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年5月第25卷第3期J o u r n a l o fN o r t h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H e a l t h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M a y2023,V o l.25,N o.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HER2、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HER2、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HER2、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张玉洲;孙少霖【摘要】目的探讨HER2和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79例子宫内膜癌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ER2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同时分析HER2和P53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并比较子宫内膜癌中HER2和P5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HER2在子宫内膜癌组中显著高表达,表达率为38.0%,P53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过度表达率为54.4%;HER2阳性表达与手术分期、肌层浸润和肿瘤病理学分级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P53异常表达与手术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学分级相关(P<0.05);二者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5,r=0.334).结论 HER2与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存在着相关性,HER2与P53测定对评估子宫内膜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8(029)002【总页数】4页(P177-180)【关键词】子宫内膜癌;HER2;P53【作者】张玉洲;孙少霖【作者单位】开封市妇产医院妇科,河南开封 475000;开封市妇产医院病理科,河南开封 4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是引起女性患者死亡的三种最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

目前,子宫内膜癌病因不明且不能准确预防,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持续上升,据美国癌症学会报道,每年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中有大约7000余例死于子宫内膜癌[2]。

肿瘤的局部复发及转移是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对子宫内膜癌转移机制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为肿瘤学诊治研究的焦点。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种因子(HER2和P53)在子宫内膜癌(有/无淋巴转移)中的表达,同时与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水平相比较,一方面,深入了解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ER2和P53表达的相关性,另一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各因子表达水平同子宫内膜癌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对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预后的诊断价值。

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女性健康造成了威胁。

传统的诊断手段包括病理学、影像学等,但传统手段存在误诊率、漏诊率较高的问题。

为提高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免疫组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发展了一系列免疫组化标记物。

1.ER和PR标记物ER和PR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广泛表达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并具有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目前,ER和PR阳性预后显著优于阴性的患者。

在治疗方面,Tamoxifen的应用也需要考虑受体的阳性情况。

2.P16INK4a标记物P16INK4a是一种细胞周期调控及紫外线损伤细胞修复基因产物,数个研究表明,其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存在较高的表达,P16INK4a表达水平与生存率呈负相关关系,有望成为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标记物。

3.P53标记物P53是肿瘤抑制基因,在正常情况下不表达。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53的高表达与预后差异有关。

临床研究表明,在P53阳性的病例中,预后较差,子宫内膜癌进展和转移的发生率也会增加。

4.MMR标记物MMR同源重组修复系统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MMR无关的患者占绝大多数,但是MMR的低表达和缺失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因此,MMR标记物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的生物标记。

CD133是一种肿瘤干细胞标记物,被认为是肿瘤起始细胞的标志物。

近年来研究发现,CD13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高表达与较差的预后和易发生远处转移有关。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的免疫组化标记物涉及雌激素受体、P16INK4a、P53、MMR和CD133等,这些标记物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识和应用。

未来,免疫组化技术和标记物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从而更好地保护女性健康。

生长抑素受体和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生长抑素受体和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性 、 性对 照 , 已知 阳性 切 片 作 阳性 对 照 , P S 阴 用 用 B
化 学方 法 ( P法 ) 测 S T 各 亚 型 及 E P 在 S 检 S R R、 R 子 宫 内膜癌 的 表达情 况 , 探讨 S TR表达 与 E P S R、 R
表 达 的关 系及 意义 。
自福 州 迈 新 生 物 技 术 开 发 公 司 。 羊 抗 人 S TR ( S A一
2 0)、 SSTR3(- 5)
激 素 , 量研 究 证 实 , S 不 仅 对垂 体 瘤 等 神 经 内 大 ST 分 泌瘤 的生 长有 抑制 作 用 , 对普 通 实 体 瘤 生 长 亦 有 抑 制作 用[ ] 1 。近年 来 , 生长抑 素 受 体 (o tsai s mao tt n rcpo , S ee trS TR) 生 长 抑 素 类 似 物 ( o tsai 及 s mao tt n
a ao u , S n lg e S TA) 恶 性 肿 瘤 中 的 应 用 价 值 日益 受 在
多 克 隆抗 体 ( 缩 型 ) 自美 国 S naCrzBo eh 浓 购 a t u itc —
n lg oo y公 司 , 释 度 为 1: 0 。 应 用 S 法 检 测 上 稀 40 P 述 所 有 标 本 S TR 、S TR 、S T 3 S R 、 S 。 S : S R 、S T
维普资讯
10 4
福 建 医科 大学 学 报 20 0 7年 3月 第 4 卷 第 2 1 期
生长 抑 素 受体 和雌 孕 激 素 受体 在 子 宫 内膜 癌 的 表达 及 临床 意 义
黄素 真 郑 秀 , ,黄 双英
摘 要 : 目 的 研 究 生 长 抑 素 受 体 ( S R) 子 宫 内 膜 癌 中 的 表 达 及 其 意 义 ; 讨 S T 表 达 与 雌 激 素 受 体 ST 在 探 S R

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宫内膜样腺癌与非子宫 内膜样腺癌 比较 , 两者 E 、 R
表 2 R、 R与子宫 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 的关 系 E P
3 讨 论
和作用就会受到影响翻 R和 P 。E R水平 的高低在估 常子宫 内膜 的 E 、R双 阳性率为 9 %一10 而 RP 0 0 %,
子宫内膜癌的 E 、 R双阳性率为 5%左右嘲 本组 RP 0 。 5 O例 正 常 子 宫 内 膜 组 织 E 的 阳性 表 达 率 为 R 10 P 0 %,R的阳性表达 率为 9 %,0 0 7 例子宫 内膜癌 E 、R双 阳性率为 5 %, RP 0 与上述报道一致 。癌变后
2 0 年 1 一 0 0 l 月我院手术治疗 的子 08 月 21 年 2
宫 内膜癌患者 7 例 , O 年龄 3 6 岁 , 均 5 .岁。 2 9 平 5 3 子宫 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按 18 年 FG 98 I O标准进 行: 期 2例, I 5 Ⅱ期 3 例 , 0 Ⅲ期 1 例 , 2 Ⅳ期 3 组 例。 织病理类型为 : 型子宫内膜样腺癌 6 例 , I o Ⅱ型非 子宫内膜样腺癌 1 0例( 中透明细胞癌 2 , 其 例 粘液
l t n o tu s c a i e dme im 【 . a oo cl2 0 , 1 1 : r J P t l o,0 5 1 ( ) ] h n
3 3 8— 9.
[】R i-N c o o Ie gr , u m r , t . 7 ed ihl nM,yn a H m e J e a s P A 1
转移差异无显著性( >0 5 。结论 E P P .) 0 R、 R均反映 了子宫内膜癌的生物 学行 为, 是一个可以综合反映痛程、
病 情和 病 变性 质 的客观 指 标 , 其测 定 对分析 子 宫 内膜癌 的预 后和 指 导 内分泌 治疗 具有 重要 意 义。 关 键词 子 宫 内膜肿 瘤 ; 受体 ; 激 素 ; 激 素类 ; 雌 孕 免疫 组 织化 学

子宫内膜癌雌孕激素受体的免疫组化研究(附19例报告)

子宫内膜癌雌孕激素受体的免疫组化研究(附19例报告)

6 强子平 , . 陈锦峰 . 章雅, 林 等 C T定位钻孔血 肿抽吸联徽酶 溶解牿 疗高血压脑出血 . 能性 和立体定 向神经外科杂志 .1g . 1 功 9 5 8: 9
子 宫 内 膜 癌 雌 孕 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受 体 的 免 疫组 化研 究
( 1 附 9例 报 告 )
福 建 省 妇 鲫 保 健 院 (5 0 1 300) 子 宫 内 膜癌 占 宫 体 恶 性 肿 瘤 的 9 以 上 ,近 年 文 献 报 道 O
激光器直接止血 , 免单纯血肿抽吸术的盲 目性及不能 止血而 避
易发生术后再 出血的缺陷 = 减少术后外引流 的时 间 , 治疗蛆平
均 2 1无 ,对 照 组 平 均 5 6 ,减 步 中 枢 性 感 染 的机 会 。多项 . .天
2 橱建新 . 良, . 李 王象 昌 . 神经 内窥镜临床应 甩的初步经验 ( 1 倒 附 9
神经 内窥镜近 来已较广泛应坩于脑积水 、 脑室 内病变 、 脑 囊肿 、脑脓肿的处理 ,甚至脑 内实质性肿瘤 的切除 ] 治疗脑
内血 胂 是 我 们 应 用 神 经 内窥 镜 的 主 要 指 征 .国 内也 有 相 关报 道 “ 。 组 通 过 对 两 种方 法 的 比较 分 析 , 们体 会到 神 经 内窥 本 我
r te e t f h t ma a p r to . t c t f c s o e ma 0 s ia i n Sr o k. 1 8, 29 1 7 l g9 91 . 5 Le e KR ,Co on l GP. Be a t AL . ㈨ a Ed ma r m n c r a e l e f o i t a e br 】h r mo r a e t e r l f t e t omb n J Ne r s r r h g - h o e o h hr i . u o u g. 1 9 , 84 9 5 9 】

Survivin、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意义

Survivin、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意义

[ 键 词 ] 子 宫 内膜 癌 ; 疫 组 织 化 学 法 ;uv i 白 ; 激 素 受 体 ; 激素 受 体 关 免 S ri n蛋 v 雌 孕
[ 图分 类 号】 R 3 .3 中 773 『 献标 识码 】 A 文
S u y o x r s i n o u vv n , s o e e e t r a d p o e t r n e e t r i n o e ra a cn m a t d n e p e so fs r i i e t g n r c p o n r g se o e r c p o e d m t i l r i o r n c
Sri n雌激素受体 、 uvv 、 i 孕激素受体在子宫 内膜癌 中表达 的意义
刘曼华 , 潜 , 陶 郑艳 莉 , 晓燕 , 其昌 。沈 屹 鲁 杨
( 苏 省 南 通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 通 大 学 第 二 附 属 医 院 妇 产科 ,病理 科 , 通 2 6 0 ) 江 南 t 南 2 0 1
LUMah  ̄ T I n u A Q 0
Z E ale a H NG Y ni t l ,
( e at n f bt r s n y eo g, a t gFr epe opt , D p r t s tc dG n cl y N no it ol sH si l me o O ei a o n sP a
维普资讯
3 6・ 4

南 通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 )
J un lo no g Unv ri ( dc ce cs)2 0 :2 5 o ra fNa tn ies y Me ia S in e t l 07 7f
[ 章 编 号 】0 0 2 5 2 0 0 — 36 0 文 10 — 0 7(0 7)5 0 4 — 3

子宫内膜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子宫内膜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m n 8c ss e e srdu igD x a o tdC ac a ( C ) A o g 0 o t s c s s i m n hs c e i r m to a — ai ae r m aue s e t nC a h ro D C . m n f h e ae , m u o i o h m s y e d s 6 we n r e l 3 e t t h w a o Ch n
【 bt c】 O j t eT uy soe cp r E ) n r ee n cp r P ) xr s n tu no e acr A s at r b cv :o t t g r et ( R adp gsr eeet ( R ep so a snedm t — ei sd er ne o o to r o e i st i i r a l
维普资讯

7 72 ・
志 20 0 6年 1 — 1 0月第 1鲞筮 ! 塑

Q!
! Q : : : :Q : !
宫 膜癌 组 织 雌 、 孕激 素 受体 测 定及 其 临 床 意 义 子 内
3 0 0 福 州 福 建 医科 大学 省立 临床 学院妇 科 刘佳 华 , 陈 政 , 黄 50 1 瑜
合 率 分 别 为 8 .% 和 8 . % 。 免 疫 组 化 法 可 在 D C法 基 础 上 进 一 步 明 确 组 织 来 源 。E P 水 平 与 组 织 学 分 级 呈 负 相 关 。 24 57 C R、R 组 织 类 型 中腺 癌 ( 括 乳 头 状 腺 癌 ) 腺 棘 癌 的 E P 包 与 R、R水 平 高 于 其 他 癌 。 E R水 平 与 肥 胖 呈 正 相 关 。 结 论 : R、 R水 平 与 组 E P

C-erBb-2与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C-erBb-2与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C-erBb-2与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病因复杂,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慢性炎症、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目前,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但是治疗效果仍然不尽人意。

因此,研究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C-erBb-2是一种膜结合型酪氨酸激酶受体,在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C-erBb-2的异常表达在多种肿瘤中都有发现,包括乳腺癌、肺癌、胃癌、卵巢癌等。

在子宫内膜癌中,C-erBb-2的表达也受到广泛关注。

一个多年前的诊断标准称,C-erBb-2阳性是指膜表达得分为2+或3+,但是现在的标准已更改,C-erBb-2阳性是指IHC膜表达得分为3+。

在子宫内膜癌的研究中,多项研究表明,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中较高,但其表达程度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较差。

有研究报道,子宫内膜癌患者C-erBb-2的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在预后影响方面也存在争议性的结论。

PR是孕激素受体,是调节子宫内膜PGR表达基因的主要因子。

许多研究显示,PR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正常子宫内膜中,PR可以抑制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殖作用,维持子宫内膜的正常生理状态。

而在子宫内膜癌中,PR的表达往往下降,这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实际上,关于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面,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一些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癌患者PR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并且PR阳性的患者预后较为良好。

但是,也有研究结果与此不符,认为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综上所述,虽然C-erBb-2和PR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们的表达情况对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影响结果并不明确,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确切的机制。

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目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然而,由于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特性较为复杂,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诊断标志物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免疫组化标记物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研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ER、PR和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子宫内膜癌按照ER和PR表达情况分为ER+/PR+型、ER+/PR-型、ER-/PR+型和ER-/PR-型。

ER和PR对于预测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HER2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其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有关。

因此,ER、PR和HER2已成为预后和治疗决策的重要指标。

2. p53p53是细胞周期的正常调控因子,它可以控制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过程。

在子宫内膜癌中,p53的功能因突变而失调,这可能导致肿瘤恶性程度的加剧和预后不良。

通过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评估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3. Ki-67Ki-67是一种核蛋白,在细胞周期G1、S、G2和M期均有表达。

其表达水平可以反映细胞增殖活性。

在子宫内膜癌中,Ki-67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有关。

在治疗子宫内膜癌时,Ki-67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肿瘤是否完全切除的标志。

4.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的蛋白质。

在肿瘤中,VEGF的表达量增加,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生长。

在子宫内膜癌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和预后有关。

VEGF的表达可以作为预判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结论: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常见疾病。

免疫组化标记物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和预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ER、PR和HER2是常用的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和治疗方案的标志物,p53、Ki-67和VEGF则可以作为反映子宫内膜癌生长和转移潜力的指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
摘要研究发现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突变与变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从雌孕激素受体的分子结构、功能、作用方式以及子宫内膜癌的关系进行讨论。

关键词雌孕激素受体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癌症的7%,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

Bokhman于1983年首先提出了子宫内膜癌发生的二元学说但在临床实践中[1,2],仅仅依靠病理类型无法完全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需研究有代表性的分子标志物的特征。

目前,认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是由雌激素过度刺激引起,更有研究通过测定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ER和PR,发现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者受体水平升高,说明受体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发病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经典的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密切相关。

雌激素受体(ER)属甾体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有ERα和ERβ两种亚型,ERα和ERβ由不同的基因编码。

ERα为传统的ER,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的6q25.1区,由595个氨基酸编码组成,相对分子质量66000。

ERβ可能在组织正常分化和雌激素生理效应的调节中起作用,而ERαmR NA的过度表达可能成为乳腺癌和卵巢恶性肿瘤的标志物。

孕激素受体(PR)包括PRα和PRβ两种亚型,由位于染色体11q13的同一基因编码,但受两种不同启动子A和B控制,转录形成两类碱基数不同的mRNA,分别表达由796和93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产物[3]。

一般情况下,PRβ的转录活性较强,而PRα则对PRβ起抑制作用,同时PRα可使孕激素拮抗剂产生抗雌激素作用,而PRβ则无此作用。

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子宫内膜癌与ER及PR的关系研究最成熟。

临床上,ER和PR测定的最大用途是选择内分泌治疗对象和判断预后。

ER、PR含量随子宫内膜的增生程度呈下降趋势,单纯增生>复合增生>不典型增生;内膜癌的ER、PR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分化越差,受体含量越少。

Sivridis 等研究认为[4],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激素作用占主导地位,而萎缩型子宫内膜虽失去激素作用的基础,但在低水平激素刺激下腺体增生活跃,若同时伴有丰富的ER及PR、EGF活动度高,即可发生子宫内膜癌。

Maluf等认为[5],分化低肿瘤应根据术后病理的组织学类型、有丝分裂数、细胞形态、ER和PR含量,辅以系统的激素疗法或化学疗法避免复发和转移。

Weiderpass对ERα基因多态性作病例对照研究发现,XbalX基因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危险。

又根据多变量机会比率(OR)结果得出结论,XX基因表型与XX基因型比较,X等位基因增加则肿瘤风险减少,两条短TA等位基因与两条长等位基因比较,短等位基因导致肿瘤风险增加;Pvull表型与pp表型比较,子宫内膜癌风险无明显减少,因而认为ERα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危险有关。

齐卫红等[6]认为ER、PR的缺乏是内膜癌恶性程度增高的表现,ER、PR可以作为内膜癌患者预后观察的指标之一。

白晓红等[7]的实验表明子宫内膜癌ER阳性表达率63.6%,与正常内膜组(42.1%)
差异并无显著性。

ER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与患者年龄、手术分期、病理分期、肌层浸润程度、宫颈受累和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

另外,已有文献证实术前子宫内膜诊刮或活检标本与术后标本的ER、PR表达结果一致,因此术前可根据诊刮或活检所得的子宫内膜ER、PR表达结果估计临床分期、组织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了解疾病的预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8]。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与性激素及其受体的关系密切,但仍有很多问题尚不清楚,这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目前,正在从分子和基因水平对ER和PR作进一步研究,使其进一步指导激素依赖型疾病的物理化学治疗。

参考文献
1 Parkin DM,Bray F,Ferlay J.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0
2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05,55:74-108.
2 Bokhman JV.Two pat hogenetic types of endomet rial carcinoma.Gynecol Oncol,1983,15:10-17.
3 Hovlend A R,Powell R L,Takimoto G S.Anterminal inhibitory functions supresses transcrip tion by the isoform but not the isoform o f humanprogesterone receptors.J Boil Chem,2001.273(2):5455-5460.
4 Sivridis E,Giatromanolaki A.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beliefs and scepticism[J].Int J Surg Pathol,2004,12(2):99-105.
5 Maluf FC,Sabbatini P,Schwartz L.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objective response to letrozole[J].Gynecol Oncol,2001,82(2):384-388.
6 齊卫红,鹿彩莲,孙显露.子宫内膜癌细胞核DNA含量及雌孕激素受体的研究.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3):151-152.
7 白晓红,糜若然.VEGF、bFGF和ER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中华肿瘤杂志,2001,23(3):211-213.
8 陈雅卿,楼洪坤.甾体激素受体ER、PR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肿瘤防治杂志,2002,9(5):478-4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