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成教学院管理类专业(专科)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质量管理》是研究和揭示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规律的知识体系。
是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相结合的学科。
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
它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正在逐步发展为市场和顾客导向的管理学。
本课程教学目的:系统地阐述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论框架,注重质量管理工作实际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教学任务:1、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2、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进行质量管理工作所需的技能。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质量与质量管理教学内容:质量的意义;质量管理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方法;质量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国外企业质量管理概况;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质量的重要意义;掌握质量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了解质量管理的产生与发展;掌握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重点:质量及质量特性;产品质量形成过程。
难点:与质量管理相关的术语。
第二章全面质量管理(TQM)教学内容:TQM的产生与发展;TQM及其特点、基本观点、基础工作;质量管理小组。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TQM的概念、特点及基础工作;掌握QC小组的概念;了解QC小组的发展概况。
重点:三全一多;五项基础工作;QC小组的概念和特点。
难点:QC小组活动的程序。
第三章 ISO9000族标准及其理解教学内容:ISO9000族标准简介;ISO9000:2008族标准的特点;对ISO9000:2005标准的理解;对ISO9001:2008标准的理解。
教学基本要求:加深理解ISO9000族标准。
重点:八项质量管理原则;ISO9000族标准的特点;PDCA循环。
难点:质量方针与目标的制定。
第四章质量控制技术与方法(1)教学内容:统计基础知识;“老七种”统计工具。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质量统计控制的基础知识及“老七种”工具。
重点:统计数据分类;抽样;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散布图;点检表。
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其将来在质量管理领域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1.2 课程内容- 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数据分析- 测量系统分析- 过程能力分析- 六西格玛管理- 风险管理- 质量改进实施1.3 先修知识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相关管理学和统计学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方法2.1 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面对面授课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与案例研讨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2 实践活动学生将参与到质量管理项目中,通过实践活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体验质量管理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2.3 互动讨论学生将被鼓励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三、课程评估3.1 考核方式课程将根据课堂表现、作业、考试和项目实践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
3.2 成绩占比- 课堂表现:20%- 作业:30%- 考试:40%- 项目实践:10%3.3 评估标准学生将根据个人的知识掌握情况、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表现进行评估。
四、参考教材4.1 主教材- 《质量管理原理与方法》,作者:XXX4.2 辅助教材- 《六西格玛实战指南》,作者:XXX- 《质量数据分析与控制》,作者:XXX五、教学日程安排5.1 第一周- 质量管理概述- 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5.2 第二周- 质量管理体系- 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5.3 第三周- 质量数据分析- 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5.4 第四周- 测量系统分析- 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 5.5 第五周- 过程能力分析- 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 5.6 第六周- 六西格玛管理- 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 5.7 第七周- 风险管理- 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 5.8 第八周- 质量改进实施- 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六、教学团队6.1 主讲教师- 姓名:XXX- 职称:XXX- 简介:XXX6.2 助教- 姓名:XXX- 职称:XXX- 简介:XXX七、讨论与交流学生可通过课堂讨论、电子邮件或办公室咨询等方式与教师和助教进行讨论与交流。
《质量管理学》教学大纲.doc
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质量管理学是管理学科的专业课程,是研究各类组织质量管理活动所具有的共性原理和基本工具,是为组织质量管理者提供有用理论、原则、方法的实用科学。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掌握质量管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并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其他相关管理课程的基本原理,进而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二、课程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对质量管理体系、顾客满意管理、质量成本管理等有深刻的理解,并对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有很好的认识,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工具来分析和解决实际质量管理问题。
三、课程基本内容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1)让学生对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国际标准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有所了解。
(2)让学生熟悉质量管理有关的概念、我国的标准体系及标准的制定的方法及理解过程的含义。
(3)让学生掌握质量的含义及质量特性;第二章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s发展回顾(1)让学生对ISO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认证的基本知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及质量管理(2)体系建立的顺序与方法有所了解。
(3)让学生能够把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技巧。
第三章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1)让学生了解质量策划的含义和意义。
(2)使学生对质量策划的分类、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质量目标策划、质量过程策划及质量(3)改进策划的内容有纵深的理解(4)让学生对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质量目标策划、质量过程策划及质量改进策划的步骤及技巧第四章顾客满意管理(1)使学生对质量经济性的概念及质量成本的含义、劣质成本的概念予以了解。
(2)使学生掌握质量成本的PAF(预防、鉴定和故障成本)模式,掌握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的构成要素。
第五章质量成本管理(1)使学生对领导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及质量团队的含义及构成要素有所了解;(2)使学生对质量团队的发展阶段、质量文化体系的构成予以深刻理解。
《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 Quality Management课程编号: 020020220总学时及其分配:总学时: 32,授课: 24;实验: 8;课程设计: 2周学分数: 2合用专业:工业工程任课学院、系部:能源学院工业工程系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科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专业课。
本课程主要研究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理论和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基础理论,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工具、质量检验、质量改进、质量功能展开的基本知识等内容。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全面质量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该课程内容是工业工程领域中相当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质量管理的基本能力。
课程教学中,结合课程思政教育,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爱国情怀、责任担当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教学安排本课程主要讲授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工具、质量检验、质量改进、质量功能展开等基本内容。
同时让学生熟练掌握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技术及质量管理软件。
本课程的重点是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
1. 质量管理概论(2 学时)知识要点:质量的定义、与质量相关的术语、质量管理的定义、与质量管理相关的术语、质量管理的沿革;质量方针目标管理;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构成、质量成本管理、质量与标准化。
目标要求: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现状、发展趋势;理解并掌握质量的定义、与质量相关的术语、质量管理的定义、与质量管理相关的术语。
理解质量方针目标管理;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构成、质量成本管理、质量与标准化。
采用课堂教学, 2 学时。
2. 质量管理体系(2 学时)知识要点: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目标要求: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理解并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质量管理》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简介质量管理学是管理类专业中研究基础操作问题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要求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质量设计和建立质量体系的能力、制造质量和过程控制、质量诊断的基本能力、质量管理常用统计方法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质量管理。
本课程主要进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务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起现代企业质量管理观念,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学习目标课程学习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生产、服务领域中具有分析、解决管理实务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为学生继续学习和以后从事工商管理活动打下必要的基础。
它在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工商管理实践活动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知识点』掌握质量管理中的常用术语,如:质量、质量管理、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等的含义。
『基本要求』熟悉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指导思想、四条工作原则、五项基础工作等。
熟悉质量管理学科的三个发展阶段及21世纪的发展前景。
『关键知识』了解质量问题的新形势,质量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重点』熟悉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
『难点』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
第二章数据的统计处理『知识点』掌握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检查表与分层法等七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掌握质量变异的描述及模型,包括频率分布与直方图、质量管理中常见的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以及一些有用的近似公式。
『基本要求』了解质量管理中有关数据的取得与整理的基本内容。
『关键知识』熟悉过程参数的估计,包括点估计、区间估计,并在此基础上,了解过程参数的假设检验;熟悉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元线性回归、一元非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等。
【《质量管理学》教学大纲】
●特别是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世界范围内高技术产业的兴起和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国际市场的竞争已由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当前,各国许多主
要公司和企业,都在使自己的产品达到第一流质量而采取有效的对策
●质量不仅是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主要手段,而且已成为威胁人类社会安全和
生存环境的防御力量。质量改进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率、减少损失、
第二阶段: (四十年代~五十年代)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资产阶级“行为科学”理论形成 ● 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
第三阶段: (六十年代~至今)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种管理学派很多。但最有影 响的学派是“决策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西 蒙 他把高等数学,统计学,运筹学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把 创造思想和逻辑思想应用了决策方式的研究
●管理范围由单纯产品质量扩展为工作质量
●强调企业的一切经营工作都要以质量为中心
全企业各部门的(全面的)质量管理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2)强调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3)强调全员的教育与培训
●重在工作质量
●提高工作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质量
●通过全员培训\教育提高人的素质
(4)科学的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专业技术,组织管理和统计方法的结合。数理统计方
● 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的发展,某些产品,特别是大型 和复杂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更高了,在产品的质 量概念中出现了“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 要求
● 在管理中出现了“无缺陷运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质量保证”、“产品责任”等新内容
●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菲根鲍姆博士于六十年代首次提出了 TQC的思想,使质量管理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他把技 术、行政管理和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工作系统。7
《质量管理》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99069 开课对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 时:48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二)学 分:2.5 英文译别:Quality Management一、课程的任务与目的:(一)质量管理学是管理类专业中研究基础操作问题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生产、服务领域中具有分析、解决管理实务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为学生继续学习和以后从事工商管理活动打下必要的基础。
它在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工商管理实践活动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一)质量管理概论1、掌握质量管理中的常用术语,如:质量、质量管理、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等的含义。
2、熟悉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指导思想、四条工作原则、五项基础工作等。
熟悉质量管理学科的三个发展阶段及21世纪的发展前景。
3、了解质量问题的新形势,质量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二)数据的统计处理1、掌握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检查表与分层法等七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掌握质量变异的描述及模型,包括频率分布与直方图、质量管理中常见的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以及一些有用的近似公式。
2、熟悉过程参数的估计,包括点估计、区间估计,并在此基础上,了解过程参数的假设检验;熟悉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元线性回归、一元非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等。
3、了解质量管理中有关数据的取得与整理的基本内容。
(三)统计过程控制(SPC )与休哈特控制图1、掌握控制图原理,主要包括控制图含义、控制图原理的二种解释,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控制图的判断准则,如判断稳态的准则,判断异常的准则等;掌握休哈特控制图的种类、用途,对R x -控制图、S x -控制图、R x -控制图、s R x -控制图、ρ 控制图、Pn 控制图等能熟练掌握。
质量管理-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JG12038课程类型:理论+实践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学分: 2 总学时:32其中:实验/实训学时:16一、课程性质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的管理。
本课程是以质量体系、质量标准系列、统计过程控制、抽样检验、可靠性工程基础为主线进行详细介绍,学生们学习完该课程后应掌握质量管理的概念、质量管理理念的演变、现代质量管理的思想、统计分析方法、抽样检验的方法体系、可靠性的基础知识、可靠性的基本分析方法等,初步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本课程为学生继续学习和以后从事物流管理活动打下必要的基础。
它在培养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物流管理实践活动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质量管理与企业的生产活动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学习质量管理十分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要在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从总体上把握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等重点内容,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全面掌握质量管理的体系要素和现代质量管理的新方法。
要切实理解和掌握本课程各章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各种定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各项图表的编制。
本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质量管理,了解企业、政府等机构应用质量管理的现状,培养学生形成质量意识和文化。
在此基础上,了解关于质量管理的各种工作职位以及其他相关职位,并初步了解各种质量职业资格考试基本情况。
三、课程要求1.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2.掌握质量设计和建立质量体系的能力。
3.掌握制造质量和过程控制、质量诊断的基本能力。
4.掌握组建质量管理小组的基本能力。
5.掌握质量管理常用统计方法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质量管理。
6.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四、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1。
1 质量与质量管理概述1.2 质量管理的发展1。
质量管理教学大纲(总7页)
质量管理教学大纲(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课程中文名称:质量管理课程英文名称:Quality Management课程编号:ZJ14208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总学时45、理论课学时36、实验课学时9)学分:适用对象:工商管理专业先修课程:管理学、统计学、概率论课程简介:质量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应用统计学、基础工业工程的基础上开展学习。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掌握质量管理的理念、方法和工具,能够系统应用所学内容针对实际情况来识别、分析、改善、控制质量问题,具备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能力。
通过课堂讲授与案例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分析、解决质量管理实际问题能力,了解质量管理的相关的知识内容,同时使学生得到一定实践的训练。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的管理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组织有效运作的基本保证。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1、领会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对质量管理活动有正确的认识;2、熟悉质量管理体系,了解认证的基本知识和程序;3、熟练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工具;4、对变异理论有正确的认识,掌握SPC的基本内容,并能应用相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5、了解质量管理的新发展。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4学时)教学重点: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全面质量管理教学难点:质量管理的演进,质量术语的理解,全面质量管理教学要求: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理解质量的概念质量意识的重要性,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运作要求。
第一节质量管理概述1、质量和质量管理学2、质量管理的重要术语第二节质量管理的发展简史1、质量检验阶段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4、质量管理学科在21世纪的展望第三节全面质量管理概述1、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史2、TQM的含义和特点3、全面质量管理基本指导思想4、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5、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原则本章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质量、过程、要求、顾客、标准、标准化、全面质量管理2、简述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质量管理-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222B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讲课学时:24 实验(上机)学时:8学分:2适用对象:工业工程先修课程:数理统计、管理学一、教学目标质量管理是一门融硬科学与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主要包括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质量体系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方法、质量控制、可靠性模型及可靠性管理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原理;掌握、运用、控制和提高质量的方法、途径;掌握系统可靠性的分析和管理方法。
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具体解决产品及服务质量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质量管理、评价与控制问题。
二、教学基本要求重点讲授内容包括:质量及其相关概念;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检验;控制图;工序能力及其改进。
一般讲解:新产品开发与设计;质量改进的常用工具;可靠性概念及设计。
自学内容为:质量成本、质量机能展开。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重点讲授内容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布置时间题目学生课堂反馈方法;一般讲解内容采取课堂讲授方法;自学内容课后学生自学,不知家庭作业。
课后作业要求:每章留作业,方法性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探讨性或能力运用方面问题采取团队完成,课堂向全班讲解方式考核。
课程的考核方式;开卷,课程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发言的机会;树立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一章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第一节质量的定义1.什么是质量2.质量的特性3.产品质量和综合质量4.质量的职能第二节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的概念2.戴明循环3.全面质量管理4.质量目标管理5.美国和日本质量管理特点6.质量管理在我国的发展与现状教学重点、难点:质量的含义,戴明循环、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各阶段的质量管理。
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质量定义、质量的特性、全面质量管理含义、戴明循环;了解产品质量和综合质量、质量的职能;理解企业各阶段的质量管理内容。
《质量管理学》本科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学》本科教学大纲《质量管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05631046课程中文名称:质量管理学课程英文名称:Quality Management课程类别:专业方向必修课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48学时)总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课程性质:专业方向必修课。
课程地位: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质量管理是研究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过程的客观规律的学科,是关于质量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性学科。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质量管理学的重要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原理,掌握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步骤;明确在质量管理中应用统计方法的重要意义,掌握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领会宏观质量管理的含义和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各类组织的质量管理实践,解决组织中的质量问题,为各类组织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为各类组织培养需要的质量管理人才服务。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先修课程为管理学原理、数理统计、生产与运作管理。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4学时1、教学内容:质量的含义;实体的含义;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过程的含义;质量环的含义;质量管理学的定义;质量管理学研究的对象;质量管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质量管理的任务;质量管理的发展简史。
2、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质量管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理解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以及质量管理发展史;质量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
3、重难点:质量管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质量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第二章全面质量管理4学时1、教学内容: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和要求;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质量教育工作;质量责任制;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信息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管理教学大纲
一、前言
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质量成为企业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一。
质量管理涵盖了企业的方方面面,只有全方位地管理和控制,才能使企业的产品以及企业本身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因此,质量管理成为当今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管理教学也逐渐成为管理教育中的热门课程。
二、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背景和管理思想;
2. 使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 使学生了解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场景;
4. 帮助学生培养全面管理、系统思维和质量意识。
三、教学内容
1. 质量管理入门
1)质量概念与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历程
3)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2. 质量管理体系
1)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
2)六西格玛管理体系
3)TOC理论
4)Lean生产理念
5)Kaizen持续改进理念
3. 质量控制
1)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2)SPC统计过程控制
3)QC七大手法
4)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4. 质量管理工具
1)质量管理工具分类
2)PDCA循环与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
3)质量成本管理
4)供应链质量管理
5. 质量管理实践
1)质量目标和指标的建立和考核
2)供应商选择与质量管理
3)质量改进的实施和效果评估
4)前期和后期质量管理
6.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
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程序
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
通过真实的企业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讨论教学。
组织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与交流,通过思维碰撞,共同挖掘问题本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其他教学方式。
如讲解、演示、自学等,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方位地掌握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时长
建议总学时为45-50课时,其中理论授课25-30课时,实践案例和讨论教学15-20课时,考核和综合实践10课时。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考核形式:闭卷考试、课堂表现及质量管理实践案例报告。
2. 教学评价指标:学生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评价及教学效果评估。
3. 教学效果评估指标:学生对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理解掌握程度、课程教材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实用性评估等。
七、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
通过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 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了解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场景;
3. 具备质量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
4. 培养全面管理、系统思维和质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