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434895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2.png)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普通话课程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文明意识。
通过有序的教学安排和任务设计,学生将逐步掌握正确的发音、流利的口语表达和具备社交礼仪等能力。
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普通话发音和语调•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语言文明意识和社交礼仪•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阶段:基础训练(2周)1.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口型训练2.学习基本声母和韵母的拼读规则3.练习声调的正确运用4.通过多源材料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第二阶段:口语表达(4周)1.学习日常生活用语和场景对话2.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对话3.学习辩论技巧,培养学生表达观点的能力4.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第三阶段:语言文明与社交礼仪(3周)1.学习常见礼貌用语和文明用语2.培养学生守时、守规矩的意识3.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价值观4.组织社交场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社交礼仪第四阶段:综合训练(3周)1.进行音标测试和发音纠正2.组织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活动3.培养学生复述和总结的能力4.设计小作文任务,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四、教学方法为达到教学目标,应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教师讲授结合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提高学生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运用录音、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训练学生的听力水平。
•鼓励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和辩论活动,活跃课堂氛围。
•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估1.定期进行听力、口语、写作和综合性测评,评估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进展情况。
2.通过课堂表现、小组活动参与度等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鼓励学生互评、自评,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作出改进。
以上为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的示例,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进度还需根据学校和教师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以达到教学目标并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普通话实训教学大纲和教案
![普通话实训教学大纲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709c6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4.png)
普通话实训教学大纲和教案普通话实训教学大纲和教案在中国,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也是全国各地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
因此,普通话教学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普通话实训教学大纲和教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普通话实训教学大纲普通话实训教学大纲是指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规划和总结的文件。
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普通话实训教学大纲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 系统性原则:将语音、语调、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2. 渐进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教学难度,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普通话。
3. 实用性原则: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运用所学的普通话。
4. 灵活性原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普通话实训教案普通话实训教案是指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安排。
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工具,用于帮助教师实施教学活动。
一个好的普通话实训教案应包含以下内容: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
2. 教学准备:包括教学材料的准备、教学设备的准备以及教师自身的准备工作。
3.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包括导入、展示、练习和总结等环节。
4. 教学评价:通过各种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普通话实训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简明扼要:教案要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文字描述,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够清晰地理解教学内容和活动。
2. 合理安排时间:教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时间掌握得当,不过长也不过短。
3. 多样化教学方法:教案要涵盖多种教学方法,如听力训练、口语练习、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灵活调整:教案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55568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6.png)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语言。
因此,普通话教学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旨在规范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听力能力,使其能够听懂标准普通话的口音和语速。
2. 培养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流利地进行日常交流。
3. 帮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基本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
4. 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中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1. 普通话语音a. 发音准确性的培养,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发音和区分。
b. 重点训练普通话的四声和轻声的发音。
c. 练习普通话的音节、音调和语调,使其能够自然流畅地进行口语表达。
2. 普通话听力a. 针对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场景,提供听力练习材料。
b. 引导学生通过听取对话、新闻报道等不同形式的听力材料,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c. 练习听写,培养学生的听写技巧和准确性。
3. 普通话口语a. 学习标准的普通话口音,包括正确发音、语速、语调等。
b. 练习口语对话,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c.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流利度和口语表达能力。
4. 普通话阅读a. 提供不同难度的普通话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
b. 注重理解普通话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c. 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5. 普通话写作a. 学习书写普通话的基本字词和句子。
b. 练习撰写短文、日记等各种形式的写作。
c.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交流和互相批评,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 教师示范法:教师通过模仿、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口语表达。
2. 录音听力法:学生通过听录音材料,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3. 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课堂互动法: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五、考核方式1. 期中考试:包括听力、口语和书面考试,检测学生的语言能力。
普通话 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 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71540e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19.png)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导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为普通话课程的教学提供明确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流能力,掌握标准普通话的听说读写技能。
本大纲适用于各级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普通话教学,既可以作为教师备课参考,也可供学生自主学习参考。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普通话运用能力,并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听力:能够理解标准普通话的语速和音调,听懂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对话和新闻广播等。
2. 口语:能够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运用正确丰富的汉语词汇和语法结构进行口语交流。
3. 阅读:能够读懂中等难度的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关键信息,同时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能够用规范的书写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包括写日记、写小作文等。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年级和语言水平,分为基础知识和语言实践两个方面。
一、基础知识1. 声韵概论:了解普通话的声调、音节和音变规律,掌握普通话拼音的发音规则和写法。
2. 词汇积累:积累常用词汇和短语,包括日常交流、学习工作、生活用品等领域的词汇。
3. 语法讲解:学习基本的语法知识,包括词类、句法结构和语法成分等,掌握断句和修辞的技巧。
二、语言实践1. 听力训练:通过听录音材料、观看视频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提高对标准普通话的敏感度。
2. 口语练习:进行口语对话练习,包括日常交际用语、辩论演讲等,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阅读训练:选择适当难度的阅读材料,进行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4. 写作训练:进行写作练习,包括写日记、写小作文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书写规范性。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课件、音频和视频材料,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640ade9ff00bed5b8f31d8b.png)
《普通话训练教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普通话》是文秘和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其他专业的一门公共课。
在课程的设置上,它对于加强学生对普通话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头表达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其特点是基础性强,应用广泛,实用性高。
普通话对于加深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辅助其他课程学习有着重要价值,是人与人交往的一座桥梁。
因此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普通话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提高普通话口语水平的基本技能。
二、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在学习之前,应具有初步的《现代汉语》知识,在学生已掌握一定的语音知识和语法知识后开始学习本课程.三、课程的教学要求基本概念:普通话、方言、语音性质、音节、音素、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变调、儿化、朗读、说话等.基本知识:与以上基本概念相关的知识点,特别是声母、韵母等的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的教授。
基本技能:熟练的掌握不同音节的发音方法,正确区分普通话和方言发音部位的不同。
重点: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的理解和把握。
难点:纠正方言与普通话不同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本课程概念多、实践性强,因此教学形式应以课堂训练方式为主.2、为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朗读会话能力,要较多地采用学生自主训练的教学模式。
五、教学要求的层次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每一章教学内容之后给出,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了解是知道相关知识和概念。
理解是能正确掌握各种基本知识和概念.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议一、课程教学总学时数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30学时,其中理论授课时间为10学时,综合训练时间为20学时.二、教材与教学环节1、参考教材:《普通话与汉字书写》《普通话培训测试指南》等。
2、授课内容以教材为主,教材担负起形成整个课程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任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形式。
因此教材要概念清晰、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便于自学,并要注意加强引导.在内容上要紧密围绕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充分体现其实践性.3、教师讲授时应围绕教材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作为课程的重心。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f6c1bde647d27284a7351d8.png)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普通话》是高等院校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根据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系统讲授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正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能用规范标准或比较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说话及其它口语交际,为将来从事教学工作以及现代汉语的科学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同时,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把握应试要领,使学生能顺利地通过测试并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和普通话语音训练两部分。
第一部分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认识,掌握汉语拼音,能给汉字注音,能识读音节,会说普通话.第二部分普通话语音训练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把普通话的声、韵、调贯穿始终,把贵州方音的辨正贯穿始终,并且突出贵州方音的辨正。
本课程是一门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示范和自我训练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导。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普通话概说(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普通话的内涵;了解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以及普通话语音教学的重要性;了解我国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和工作重点;掌握普通话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重点:什么是普通话;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难点: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要;怎样学好普通话.第一节什么是普通话(课堂讲授)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二、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三、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第二节汉语方言(课堂讲授)一、什么是方言二、方言形成的原因三、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四、七大方言区第三节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课堂讲授)一、有利于减少方言隔阂,方便方言区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二、有利于增进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三、有利于国际交往,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四、有利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节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课堂讲授)一、教师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力量二、师范院校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意义三、教师持证上岗的等级要求第五节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要(课堂讲授)一、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和目的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标准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和方式第六节怎样学好普通话(课堂讨论)一、熟悉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二、多练多听三、掌握并应用普通话节律理论,努力提高读和说的能力四、注意词汇、语法方面方言同普通话的差别第二章语音和语音系统(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普通话各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掌握普通话各个韵母的发音;掌握普通话四个声调;掌握普通话音节相拼的方法要领;掌握音变的发音要领;分清方言与普通话有差别的声、韵、调的辨正方法。
《普通话教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教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c3d7a5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b.png)
《普通话教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一)课程性质普通话教程是一门培养学生普通话语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课程。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在实际交流中准确、流畅、自然地运用普通话。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普通话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2)掌握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等。
(3)熟悉普通话的词汇和语法规范。
2、能力目标(1)能够准确地发音,纠正方言口音,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相应等级要求。
(2)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用普通话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3)能够在不同的交际场合,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普通话语音1、声母(1)掌握普通话 21 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2)能够准确区分容易混淆的声母,如 z、c、s 和 zh、ch、sh,n 和 l 等。
2、韵母(1)掌握普通话 39 个韵母的发音特点和口型变化。
(2)能够准确区分前后鼻音韵母,如 an、en、in 和 ang、eng、ing 等。
3、声调(1)了解普通话四个声调的调值和调型。
(2)能够准确读出普通话的声调,避免声调错误。
4、轻声和儿化(1)掌握轻声的发音规律和作用。
(2)了解儿化的发音方法和意义。
(二)普通话词汇1、词汇规范(1)了解普通话词汇的规范要求,避免使用方言词汇和不规范的网络词汇。
(2)掌握常见的普通话词汇的正确用法。
2、词汇积累(1)通过阅读、听说等方式,扩大普通话词汇量。
(2)学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
(三)普通话语法1、语法规范(1)了解普通话的语法规则,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2caac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0.png)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教学大纲旨在规范和指导《普通话》课程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促进汉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二条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各级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普通话》课程教学,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等。
第三条本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标准普通话发音、语音、语调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和要求第四条《普通话》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标准普通话的发音、语音和语调;2. 口语表达和交际技巧;3. 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4. 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能力;5. 翻译和应用能力。
第五条《普通话》课程的教学要求包括以下方面:1. 熟练掌握标准普通话的基本发音、语音和语调;2. 能够进行基本的口语表达和交际;3. 具备一定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4. 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能力;5. 具备一定的翻译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和手段第六条《普通话》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方面:1. 教师讲授和示范;2. 学生模仿和练习;3. 小组讨论和合作;4. 实践活动和角色扮演;5. 多媒体和互联网应用。
第七条《普通话》课程的教学手段包括以下方面:1. 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2. 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3. 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4. 听力训练和口语训练;5. 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6. 翻译训练和应用训练。
第四章教学评价和考核第八条《普通话》课程的教学评价和考核包括以下方面:1. 日常表现评价,包括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评价;2. 期中和期末考试,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等方面的考核;3. 课堂参与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和互动能力评价;4. 作业和项目评价,包括书面作业和实际项目的完成情况评价。
第五章教学管理和质量保证第九条《普通话》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质量保证包括以下方面:1. 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的制定和执行;2. 教师的培训和评估;3. 教材和教具的选择和使用;4. 学生的评估和反馈机制;5. 教学资源的管理和更新。
《普通话测试训练》教学大纲
![《普通话测试训练》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984e80ff12d2af90242e679.png)
《普通话测试训练》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专科各专业的省开必修课。
普通话是我国各民族之间交际、交流的工具,“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已于1982年纳入《宪法》。
普通话不仅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而且也是全国各民族的通用语。
二、教学目的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集中训练,达到既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又能说好、用好普通话的作用,即在实际工作和交际中熟练运用普通话。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导论(一)普通话的推广与水平测试认识普通话推广的作用与意义,了解什么是水平测试与水平测试的基本要求。
水平测试按国家语委统一标准分为三级六等:一级甲等乙等,二级甲等乙等,三级甲等乙等。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试卷编制和评分标准了解普通话测试的基本情况及目的: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测试受测人对普通话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水平。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测试受测人普通话音节发音,以及上声变调、轻声、儿化等发音。
3、朗读作品,测试受测人运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水平,侧重字词朗读、语流音变以及停顿、重音、句调。
4、说话,测试受测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条件下运用普通话口语所达到的标准化水平。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样卷试题共100分:单音节字词占10分,双音节词语占20分,朗读占30分(400字),说话占40分(3-4分钟)。
第一编普通话音系解析(一)语音的性质和语音分析认识并掌握普通话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及其语音的生理基础。
(二)语音两大系统认识1、元音和辅音这是从语音的发音分析出来的音素。
元音发音清晰、响亮,发音时不受发音器官的阻碍;辅音发音不清晰、不响亮,发音时要受发音器官的阻碍。
普通话音节中,元音起主要作用。
2、声母和韵母这是传统音韵学从音节中分析出的要素。
声母是音节开头部分;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3、普通话声母、韵母与辅音、元音的关系普通话22个声母,除零声母外,其余都是辅音;普通话韵母以元音为主,有10个由一个元音充当的单韵母,有13个由两个或三个元音充当的复韵母,有16个由元音加鼻辅音充当的鼻韵母,共39个韵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训练课程教学大纲《普通话训练》课程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普通话训练”是属于全院性的一门公共必修课。
该课程主要介绍和研究普通话基本知识、普通话朗读、普通话命题说话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及训练,能比较系统地掌握普通话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普通话基础理论水平、进一步掌握普通话实际运用能力,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36学时,共2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包括普通话概说、普通话声母、普通话韵母、普通话声调、普通话音变、作品朗读、命题说话、普通话水平测试等八个部分,每个部分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再分若干章节,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研究掌握。
教学中要讲清楚普通话的基本概念,使学生通过研究能比较系统地掌握普通话的基础知识,了解普通话与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的关系、普通话的语音结构、普通话的音变规律、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理论及应试中注意的问题,同时进行大量的训练实践,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普通话发音方法,提高普通话水平和普通话应测能力。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一)文字教材的利用本课程以贺虎主编的《普通话训练与测试教程》(兰州大学出书社出书)为基本教材,另外辅以其他相干内容。
另外还可按照教材和课程教学的需求增加一些综合练习。
(二)计算机课件及其他媒体的使用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辅以部分计算机课件或其他媒体,主要有:1.《普通话有声教程》(CD-ROM光盘)(深圳佳鹏科技等开发,世图音像电子出版社出版)2.《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VIDEO CD光盘)(西南师大音像出版社制作出版)3.《最新标准普通话训练教程》(VIDEO CD光盘)(福建长龙影视公司出书)4.《普通话水平测试施行大纲》配套光盘(CD-ROM光盘)第五部分作品朗读(商务印书馆出书)待时机和条件成熟之后,考虑编制《普通话训练与测试教程》(贺虎主编)多媒体课件,采用超文本手段,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息组织在一起,并通过其独有的超级链接方式相互指向,构成一个具有立体感的整体教学系统,讲授学生难以掌握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需要通过多媒体直观示范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现代息技术手段的直观教学加深对普通话的认识和掌握。
课件主要内容大致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重点难点语音问题阐发介绍,二是各章综合训练,三是作品朗读和命题说话等内容,以使学生开拓视野,扩展常识,提高水平。
1此外,可以通过文学院教学网页对学生进行辅导。
四、教学建议(一)教材《普通话训练与测试教程》是以普通话语音知识及其训练为主线组织起相关的内容,尽可能使较为复杂的语音现象条理化、系统化。
因此教学中要紧抓这条主线,使学生能以此为视角去观察普通话的语音结构,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在研究普通话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语音训练实践,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三)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相比,应该突出理论讲授为辅,训练实践为主的特点。
精讲多练,教师要尽量多结合普通话及方言实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则要多注意实践训练,通过必要的训练去掌握有关的知识,同时还应注意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学和自练。
五、大纲适用规模本大纲适用于全院各专业的本科生、专科生层次。
教学内容第一章普通话概说[教学目的及请求]了解普通话和汉语方言的基本知识及两者关系,了解普通话的地位及推广普通话的意义,掌握研究普通话的方法。
第一节普通话和汉语方言一、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普通话概念,民族配合语概念,普通话的建立,普通话名称小史。
二、汉语方言1.七大方言及七大方言;2.“官话”区内的八大次方言区;3.十大方言区;4.方言和普通话的主要差异。
第二节推广和普及普通话一、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的缘由二、我国政府历来正视推普事情推普的有关会议及规定、文件;《宪法》中的有关条文;新时期推普方针及工作目标。
三、推广普通话并不排斥方言(民族语)第三节研究普通话的方法一、提高思想认识,克服心理障碍二、语言知识作基础2三、多听多想多说,刻苦训练几种具体的方法:⑴跟读;⑵对比练习;⑶先找准位置,后发音;⑷先小声,后大声;⑸心不急躁,唇舌放松;⑹用手势带动发音。
[思考和练习]第二章普通话声母[教学目的要求]认识发声器官;把握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及发音过程;通过研究和训练把握普通话二十一个声母的分类、发音方法及难点音的发音辩正。
第一节发声器官发声器官的三大部分:一、口腔、鼻腔;二、喉头、声带;三、肺、气管;主要发声器官的细部名称。
第二节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一、发音部位发音部位概念;七个发音部位及由此划分出的七类声母(辅音):双唇、唇齿、舌间前、舌间中、舌间后、舌面、舌根。
二、发音方法发音方法概念;依据成阻及除阻方式的划分:塞、擦、塞擦、鼻、边;依据气流强弱的划分:送气、不送气;依据声带颤动与否的划分:清、浊。
三、发音过程发音三个过程:成阻、持阻、除阻。
第三节b、p、m、f的发音及辩正一、b、p、m、f的发音b的发音练习;p的发音练习;m的发音练习;f的发音练习。
二、语音辩正1.b、p的辩正;2.b、p、m、f和o与e的辩正。
第四节d、t、n、l的发音及辩正一、d、t、n、l的发音3d的发音练习;t的发音练习;n的发音练习;l的发音练习。
二、语音辩正1.n、l的辩正;2.d、t辩正。
第五节g、k、h的发音及辩正1、g、k、h的发音g的发音练习;k的发音练习;h的发音练习。
二、语音辩正f、h的辩正。
第六节j、q、x的发音及辩正一、j、q、x的发音j的发音练习;q的发音练习;x的发音练习。
二、语音辩正1.j、q、x与z、c、s的辩正;2.j、q、x与zh、ch、sh的辩正。
第七节zh、ch、sh、r的发音及辩正一、zh、ch、sh、r的发音zh的发音练习;ch的发音练习;sh的发音练习;r的发音练习。
二、语音辩正r和i的辩正。
第八节z、c、s的发音及辩正一、z、c、s的发音z的发音练习;c的发音练习;s的发音练习。
二、语音辩正1.z、zh的辩正;2.c、ch的辩正;3.s、sh的辩正。
第九节零声母的发音一、开口呼零声母音节4启齿呼零声母音节练习二、齐齿呼零声母音节齐齿呼零声母音节练习三、合口呼零声母音节合口呼零声母音节练习四、撮口呼零声母音节撮口呼零声母音节练习[声母综合训练]第三章普通话韵母[教学目的要求]掌握韵母的分类;通过研究和训练掌握普通话三十九个韵母的分类、发音方法及难点音的发音辩正。
第一节韵母的分类1.依据韵母的内部结构划分三类:⑴单韵母⑵复韵母⑶鼻音尾韵母2.依据韵母开头元音的发音口型划分四类:的内部结构划分三类:⑴开口呼⑵齐齿呼⑶合口呼⑷撮口呼。
第二节单韵母的发音及辩正一、单韵母的发音条件舌位及舌位图;唇形。
二、单韵母的发音a的发音;o的发音;e的发音;e的发音;i的发音;u的发音;u的发音;-i(前)的发音;-i(后)的发音。
三、语音辩正1.o、e的辩正;2.i、u的辩正。
第三节复韵母及其发音特点1、复韵母及其分类二、复韵母的发音特点第四节前、后响复韵母的发音及辩正5一、前响复韵母的发音二、后响复韵母的发音三、语音辩正第五节中响复韵母的发音及辩正一、中响复韵母的发音二、语音辩正第六节鼻音尾韵母的发音及辩正1、前鼻音尾韵母的发音二、后鼻音尾韵母的发音三、语音辩正[韵母综合训练]第四章普通话音调[教学目的请求]认识音调在普通话系统中的地位;了解音调的概念、特征;把握调值、调类、调型、调号的概念及其有关内容;了解五度标记法;把握四声的读法。
第一节声调及其特征1、音调二、音调的特征第二节调值、调类、调型、调号一、调值概念;五度标记法;55、35、214、51。
二、调类传统名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现代汉语教学名称: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三、调型变化模式:高平、中升、曲折、全降四、调号标记符号:ˉ、′、ˇ、`6第三节音调的发声及辩正1、普通话音调的读法1.阴平;2.阳平;3.上声;4.去声二、音调辩正1.阴平辩正:⑴调值不够高;⑵阴平读成去声;⑶阴平读成上声;⑷阴平读成近似阳平。
2.阳平辩正:⑴阳平读成阴平;⑵阳平读成去声;⑶阳平读成上声。
3.上声辩正:⑴上声调值不完全;⑵上声读成去声。
4.去声辩正:⑴去声读成阳平;⑵去声读成上声。
5.方言与普通话调值的比力[声调综合训练]第五章普通话音变[教学目的请求]了较音变现象及音变概念;掌握儿化、轻声、上声变调、“一”“不”变调、“啊”的音变,掌握词语的轻重格式。
第一节音变1、儿化儿化概念、表示法、作用;儿化运用的基本原则;儿化的发音;加儿化韵尾的规律词汇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基本词的特点和一般词的构成。
二、语气词“啊”的音变六种变化:ya、wa、na、nga、ra、za第二节变调1、轻声轻声的概念及性质;确定轻声的基本规律。
二、上声的变调上声变调的基本规律:1.上声+非上;2.上声+上声;3.上声+上声+上声。
其他声调的连续变调。
三、“一”“不”的变调“一”的变调:1.原声调;2.去声前;3.非去声前;4.夹在中间。
“不”的变调:1.非去声前;2.去声前;4.夹在中间。
7第三节词的轻重格式轻重格式概念及现象;双音节:1.中重;2.重轻;三音节:1.中轻重;2.中重轻;四音节:中轻中重。
[音变调综合训练]第六章作品朗读[教学目的请求]认识朗读及其作用;区分朗读和朗读异同;了解朗读请求;把握朗读技巧。
第一节朗读及其作用一、有助于理解作品意义二、用利于展现作品内涵三、朗读是精神享受四、是研究普通话的途径之一第二节朗读的请求一、根据作品风格类型把握朗读基调二、根据作品思想内容的发展表现主题三、辩正方音,扫除语言障碍第三节朗读技巧一、掌握必要的发声技巧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声带的运用;共鸣控制。
二、注意声音的造型能力单相对比训练;综合训练。
三、朗读技巧的运用1.语调:⑴升调;⑵降调;⑶平调;⑷曲调。
2.重音:⑴语法重音;⑵强调重音。
3.停顿:⑴语法停顿;⑵强调停顿。
4.语速:⑴相对语速;⑵快速;⑶中速;⑷慢速。
[朗读调综合训练]8第七章命题说话[教学目的请求]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对说话的要求,了解好的说话的样式;命题说话的准备工作;掌握说话中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一节命题说话的要求1、语音清楚、自然二、词语、语法规范三、语句自然、流畅第二节命题说话的准备一、“篇章”完整得体二、语段内紧外连三、足时足量第三节命题说话中问题的解决方法1、围绕话题,实实在在地说话二、安排顺序,有条有理地说话三、注意吐字用词,规范地说话四、朴实无华,自然流畅地说话第四节命题说话中卡壳现象及应对方法一、语言调节二、心理调节三、现场调治1.超前减速;2.不怕骚动;3.冻结忘点;4.重新组合;5.宽松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