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末考试哲学生活综合测试含答案
高二哲学与生活期末测试卷
![高二哲学与生活期末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caa58cff705cc17552709ae.png)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期中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
要改变命运,就先要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
这是因为.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其相对独立性.从世界观角度来看,下侧漫画《定心丸》中做法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 C.机械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五行”,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构成的。
这种观点.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
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
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
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
上述观点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③是一种可贵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① B. 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据此回答5~6题。
.上述论断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②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④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因为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新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010年澳门回归1周年。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19651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75.png)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练习是我们掌握并且熟悉知识点的一个重要方式,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好好学习并掌握这部分知识,赶快学习起来吧。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A.人们会思考的大脑B.哲学家的思考C.人类的实践活动D.对世界的思考2.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这段话表明①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区别的②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③哲学以各种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④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B.旧哲学的基本问题C.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D.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4.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种从来就存在的理念产生的,世界不过是理念的影子。
这一观点A.否认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肯定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C.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否认世界是由神创造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5.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B.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C.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6.“天行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一切从实际出发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D.矛盾具有普遍性7.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但现在水利设施却可以把水从低处引到高处。
这表明A.人可以创造或改变规律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C.事物的运动是没有固定规律的D.人们可以利用规律,造福人类8.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像的。
”这句话说明了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9.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涨幅控制在3%;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高中哲学生活试题及答案
![高中哲学生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1bb6e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2.png)
高中哲学生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实践性D.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答案:D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客观实在性B. 运动性C. 可分性D. 多样性答案:A3. 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它强调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些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动力。
2. 什么是实践?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地位是什么?答案: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在认识论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践,人们能够获取直接经验,并通过实践的不断深入,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三、论述题1. 论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质量互变规律指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的飞跃实现的,即量变引起质变。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螺旋上升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原理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矛盾,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
在社会管理中,通过识别和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高中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将这些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041c72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2.png)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哲学测试题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总分为100分,测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1.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A。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②失败是成功之母③塞翁失马⑥相反相成,相辅相成B。
①②④⑥C。
②③④⑥D。
③④⑤⑥2.当前,一些同学推崇“地球村”“世界公民”,以做“世界公民”为荣,看不到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差别。
待他们出国后,才切身感受到世界上没有世界公民。
产生这种错误认识从辩证法上看是因为()A。
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
实践决定认识C。
事物是发展的D。
忽视了统一中的对立3.___说:“天行有常,不为___,不为桀亡”,“天不为人知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两句话揭示的哲理是()A。
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
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由人的意志决定,而由天的意志来决定C。
规律的存在和其作用是无条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
规律是客观的,就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A。
四季更替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C。
牵一发而动全身D。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长江起初发源于现在的三峡地区的山地,在1亿年的漫长岁月里,沿东高西低的地形走势,向西流入地中海。
一直到5000万年前,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撞使地中海的东部隆起,形成了原始的青藏高原,从而使原来的东高西低的地势变成___低,长江也就由___注入地中海变为向东注入太平洋了。
长江的源头也由三峡地区转移到了唐古拉山的山峰——各拉丹东雪峰。
5.长江流向漫长的变化过程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A。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B。
发展就是变化,变化就是发展C。
客观物质世界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D。
事物的发展变化千头万绪,毫无秩序可言6.长江流向由西向东的变化历经5000万年,这说明()A。
任何事物都处于绝对的运动变化之中,根本不变化的事物是没有的B。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79b47131b765ce05081475.png)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峰峰职教中心孟昶高二期末检测生活与哲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D4.B5. B6.C7.D8. B9. B 10. A 11. C 12. A 13. B 14.C 15. B 16. C 17.D 18. C 19. C 20. A 21. D 22. C 23. C 24. D 25. C二、非选择题26.(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大学生找工作应从目前的社会实际和自身实际出发,要适应就业的新形势,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学会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7分)(2)意识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大学生应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发扬创业精神,提高自主创业能力。
(6分)27.(1)根据社会变化发展要求,修订《中小学生守则》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坚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分)(2)人的成长过程中,小学阶段、中学阶段有前后相继的联系,将原来小学生、中学生守则合二为一,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分)(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对中小学生要求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具体要求,就体现了这一点。
(3分)(4)对中小学生针对其特点所作不同要求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
(3分)28.(1)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央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村政策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3分)(2)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分)(3)我国已经进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阶段,作出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政策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分)(4)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政策,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3分)29.答案:(1)①王选取得成就并获得国家奖励。
这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高二哲学试题及答案
![高二哲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b95e7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4.png)
高二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D.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理念答案:A3.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 根本原因B. 根本动力C. 根本途径D. 根本方法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A.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D. 物质决定意识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A. 意识决定物质B. 物质决定意识C. 世界是精神的产物D. 思维是第一性的答案:B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 认识的唯一来源B. 认识的唯一标准C. 认识的唯一目的D. 认识的唯一途径答案:A7. 以下哪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征?A. 科学性B. 革命性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实践性答案:C8. 以下哪项是辩证法的总特征?A. 联系和发展B. 矛盾C. 物质D. 实践答案:A9. 以下哪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A. 实践观点B. 矛盾观点C. 系统观点D. 发展观点答案:A10. 以下哪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的灵魂?A. 矛盾分析法B. 辩证法C. 唯物主义D. 实践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C.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辩证法的三大规律?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因果律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D. 物质决定意识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实践的基本形式?A. 劳动B. 认识C. 社会交往D. 科学实验答案:ACD5. 以下哪些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 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映射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高二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 期末测试
![高二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 期末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8db3fef89e314332396893d4.png)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卷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选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玛雅人预测公元2012-12-21那天,太阳落下后不会再升起;后来有人提出,这一天太阳落下后地球有持续3天的黑暗;个别市民信以为真,慌乱抢购蜡烛。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 .世界观决定于方法论 B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认识受认识主体的局限性的限制2、一位会移山大法的大师曾说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移山大法,惟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移山方法 ( ) ①蕴含着可贵的创新思维 ②实质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式的欺骗 ③包含着辩证的思维方法 ④启示我们主观能动性能够决定成功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3、中国式过马路,是指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一种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
有人表示:“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
”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 ) A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 .未有此气,先有此理C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 .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4、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
”布朗立即寄去了25生丁。
不久,他收到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千米。
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布朗顿时目瞪口呆。
布朗之所以目瞪口呆,从哲学上分析是因为广告商 ( ) A .片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B .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 .肯定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 .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5、 “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这句格言的哲学寓意是 ( ) A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B .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C .人的尊严在于思想D .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6、在抗菌素发明以前,医生们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明知无用的粉末,有些时候病人果真奇迹般地康复了,有的甚至还平安地渡过了诸如鼠疫、猩红热等“鬼门关”。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考试卷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d0c7b18804d2b160b4ec069.png)
前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2009-2010年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主要体现了()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3、哲学家康德曾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高二政治哲学生活试题含答案
![高二政治哲学生活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294c0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3.png)
高二政治哲学生活试题含答案哲学生活是高二政治必修四内容,同学们需要通过试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哲学生活试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试题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许多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塞翁失马”“守株待兔”等,都包含了古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都体现了深刻的哲学道理。
这从侧面反映了哲学A.源于寓言故事B.产生于哲学家的头脑C.源于民间传说D.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2.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
哲学和一般人的世界观的区别是A.前者是科学的,后者不一定科学B.前者是自觉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体系,后者是自发形成的缺乏理论论证的零散的观点C.前者能指导实践,后者对实践不起作用D.前者是人人都有的,后者要经过学习才能掌握3.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谈到,读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思想,“加深了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
这一评价强调了哲学是A.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B.启迪人类智慧的综合科学C.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D.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4.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
美诺分别讲了男人、女人、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各是什么。
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美德。
苏格拉底认为应该从对具体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美德的共性。
这表明哲学①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正确概括和总结②是人们对于具体领域的根本观点③研究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④通过理性思考,从个性中归纳出共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5.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而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
这是因为A.哲学的任务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B.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辨识事物,永不犯错C.哲学是与客观实际完全吻合的理性思维D.哲学能为实践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6.爱因斯坦谈到自己发现相对论时说:“对于发现这个中心点所需要的批判思想,就我的情况来说,特别是由于阅读了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著作而得到决定性的进展。
高二年级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高二年级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9ca3771eb91a37f1115cfc.png)
生活与哲学综合三一、选择题1.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
关于世界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人们的世界观不一定是正确的B. 世界观受方法论的支配C.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D. 它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是当今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这是因为它()①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②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③对时代的发展发挥了决定性作用④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3.一位哲学家说过,“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
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
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
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
”这一观点()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唯心主义观点③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④强调了生活上得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4.“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里,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他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去抓他的眼睛呢?”从费尔巴哈这一诙谐的哲理批判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③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④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并不是感觉的产物。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5.当人们还未发现珠穆朗玛峰是最高峰的时候,珠峰已经作为世界之巅屹立于我们的蓝色星球上。
这说明物质()A. 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B. 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反映C. 是自然现象的共同本质D. 是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6.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的雕刻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
高二哲学生活综合练习
![高二哲学生活综合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8353bb3960590c69ec37622.png)
高二哲学生活综合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A、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不是B、世界观就是哲学C、哲学是正确的世界观D、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2、下列选项中对哲学的含义表述准确的是()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了指导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B、是否承认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的问题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5. 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强调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把能不能适应工作岗位放在首位,而不再看重花里胡哨的简历。
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C、解决实际问题是认识的根本任务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6、“西气东输”工程是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发展不平衡则做出的重大能源调配政策。
它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B、唯心主义的新表现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认识总是不断升华的7、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可见( )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8、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能够自动导航.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上述观点( )①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③否认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④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9、下列体现实践决定认识的有:( )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②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③三思而后行④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10、“揠苗助长”的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A、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办事情必须遵循观规律C、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D、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11、下列选项中与唇亡齿寒体现的哲理相近的成语是( )A、牵一发而动全身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和实生物,同则不继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2、我国古代“文彦博数豆”的故事,说的是他小时候准备了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期末考试题精选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期末考试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c374c74cfc4ffe473368ab76.png)
《生活与哲学》期末考试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做完后用2B铅笔把答案涂到答题卡上。
)1.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坚定了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
这一说法体现了C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预言都能最终实现2.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地和,万物生,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
上述观点B①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③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对世界的认识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3.“存在即被感知”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这两类哲学观点因对意识的不同理解而分属不同的基本形态。
要正确区分这两种形态,必须理解DA.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B.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区别C.物质与自然科学中的原子的区别D.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区别4.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根本原因在于AA.它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它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它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5.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A.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B.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C.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D.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6.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
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上述事实说明C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③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④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科学发展观不仅从哲学理论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从我国国情出发揭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c6c18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c.png)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试题含答案生活与哲学是高二思想政治的重点知识,学生经过试题练习后能够更加深入理解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试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试题1、“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如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
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
上述材料说明 ( )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③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④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庄子•外篇•秋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
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B.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3、英国诗人布莱克说:“今天在实践中证明的东西就是过去想象中存在的东西。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②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③实践是纯意识性活动④实践是社会历史性活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兔子是奔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人们认为这是兔子的弱点。
于是,兔子的父母和老师就强制它去游泳。
可耗费大半生也没学会,兔子很疑惑而且非常痛苦。
这个寓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实现主客观的统一,需要条件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人们利益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5、漫画《紧随其后》中管理者的努力于事无补的原因有 ( )①只注意意识的目的性,而忽视其创新性②只注意联系的多样性,而忽视其普遍性③只注意存在对思维的决定性,而忽视思维的相对独立性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6、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水平测试及参考答案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水平测试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b43ce9fad6195f302ba632.png)
《生活与哲学》水平测试及参考答案(2010·北京西城高二检测)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据此回答1~2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的一切哲学,它具有A.时代性的特点B.客观性的特点C.有用性的特点D.实践性的特点解析:选D。
本题属于基础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哲学,它的研究对象是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B.人类的思维领域C.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D.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解析:选D。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ABC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围,但是不全面。
3.庄子曰:“精神出于道,形本生于精。
”与这一观点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精神不是万能的B.古今异俗,新故异备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D.月圆则亏,水满则溢解析:选C。
“精神出于道,形本生于精。
”的意思是它把虚无的“道”说成世界的本源,认为精神由道产生,形体由精神产生,精神比形体更根本。
这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A项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B项“古今异俗,新故异备”的意思是从朴素的社会进化论出发,认为社会在进化变化,用以治世之道也应随之而变,为其变法的主张立论。
这是发展的观点;C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D项“月圆则亏,水满则溢”的意思是月亮圆了以后就要逐渐出现亏损,变得不圆有缺;水盛满了以后就要流出来。
形容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走向其反面,没有永恒的完美,属于矛盾的观点。
4.观点一: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人们高兴的时候,就仿佛觉得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
观点二:“你未看此花,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是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两种观点①同属唯心主义观点②都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为世界本原③同属唯物主义观点④都无法回避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选C。
高中哲学生活试题及答案
![高中哲学生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4d681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7.png)
高中哲学生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理念3.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外因B. 内因C. 外因和内因的统一D. 偶然性4. 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矛盾的普遍性B. 联系的普遍性C. 发展的普遍性D. 矛盾的普遍性和联系的普遍性5. 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自身的()。
A. 消灭B. 肯定C. 否定D. 否定之否定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人与自我的矛盾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7.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 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D.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A. 创造者B. 旁观者C. 被动者D. 被领导者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 认识的基础B. 认识的来源C. 认识的目的D. 认识的动力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
A. 主观的B. 客观的C.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D. 绝对不变的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2. 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3. 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理解人的自由?4. 简述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2. 论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1. 根据所学哲学原理,分析以下案例:某企业在面临市场变化时,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和产品,成功转型并取得了市场竞争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哲学生活期末综合训练一一、单项选择题(30×2=60)1.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客观精神与主观精神的关系C.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2.贺岁片《非诚勿扰2》捧红一首小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古今异俗,新故异备B.我在故我思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D.心外无物3.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写道“遥看瀑布挂前川”,后人评述此句意境全在“挂”字上,是因为此字体现了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1年2月,我国部分地区实施人工降雪,人工降雪是利用云层中的水汽、温度,辅之以人工喷洒干冰,使雪花从云层中飘落。
这表明A.人们可以创造规律利用自然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C.人们可以根据意愿改变规律、趋利避害D.人们可以根据自然规律,改变或创造条件为人类造福5.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货币政策由“积极”转变为“稳健”。
这说明A.真理具有反复性B.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C.辩证否定就是彻底否定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6.在义乌,靠做只赚1分钱生意起家的老板不计其数,人称“蚂蚁商人”。
“蚂蚁商人”践行的“以利小而有为,以小搏大,以小创大,以小创强,以小创精”的理念对创业的启示是A.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B.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D.部分决定整体7.“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魏源这句话主要表明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B.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8.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王万青于1968年大学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玛曲草原工作,无私奉献四十余年。
王万青的事迹启示我们A.只要发挥主观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B.在特殊的环境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C.人生价值是通过荣誉体现出来的D.人生价值主要在于奉献《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杰出典范。
回答以下两题。
《 富春山居图》(局部)9 .《 富春山居图》 在构图上注重近、中、远景的处理,使山水布局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简约利落。
这告诉我们A .绘画艺术的成功创作必须完整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B .摆脱艺术创作规律的束缚才能充分实现画家的创作意图C .画家发挥艺术想像力是实现山水画艺术创新的根本途径D .合理组织构图中各景物之间的关系才能形成绘画艺术的整体美感10 .《 富春山居图》 等著名山水画中往往留有大片空自,这些“留白”不仅发挥独特反衬作用,使画家着意描绘的景物更加凸显,而且留给品读者更多想像空间,使得绘画更有韵味。
可以说,画,是艺术;不画,更是艺术。
这表明A .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否定是艺术创新的关键环节B .艺术创作必须充分把握对立面之间的统一性C .艺术创作必须把握形式“唯美”与内容“唯真”的统一D .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充分实现会制约品读者审美主体性的发挥11、在晏殊笔下,明月是近乎冷漠的不通人情:“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而在张泌笔下,明月却是这样善解人意:“多情唯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在不同诗人笔下,明月存在“无情”与“有情”的区别,这表明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BC术创作的对象是艺术家独特主体意识的产物D12、下表是八年来历次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词这些不同的关键词的确立,告诉我们A B C D 13、2010年5月20日,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宣布创造了世界首例由人造基因控制的细胞。
他们将合成的全新基因组植入一个内部遗传物质被掏空的单细胞细菌,使这个受体细菌“起死回生”,并在实验室的培养皿中繁殖。
消息一出,有人喝彩,甚至称“世界首例人造生命诞生”;也有人担忧,认为这无异于“打开潘多拉魔盒”,会引起生物伦理、生物安全等问题。
这表明①科学发展可以让人超越客观条件的制约 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③不同观点的争论会阻碍科学研究的深入 ④科学研究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A B C D③④14、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尚书》中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论述。
《周易》中也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
这种“民意”即“天意”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① 包含了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②肯定了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与符合客观规律的一致性③强调了天与人的和谐 ④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A B C D15.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想法,清末的梁启超、吴趼人等名人在作品中就提出过。
最绝的大概要数1910年32岁的沪上小说家陆士谔在他的幻想作品《新中国》里虚构了在100年后的上海浦东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具体情形。
百年之前的"预言",竟如此神奇、精准地应验了。
这说明:A .梦想源于客观现实,现实是梦想的能动反映B .超越现实的预言能精准应验不断发展的现实C .符合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的预言可以推测未来D .相对独立的社会预言促进上海世博的成功举办16.传统耗能产品面对挑战,新能源产品将迎来新生,但是老百姓对它的推广使用有一个渐进性的认识过程,所以要从试点示范到全面推广。
这说明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和上升的 ②新事物成长都有一个从被拒绝到接纳的过程③共性与个性的具体历史统一 ④“人化”联系无法真正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③17.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
下列属于矛盾分析法的叙述有①互联网所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各占一半比例 ②互联网所带来的利、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③互联网本来是好东西,只是后来被坏人利用了 ④互联网同其他事物一样在同一与斗争的关系中发展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18.从哲学角度看,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A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 .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C.要坚持真理的客观性D.要投身社会变革的行动19.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他们有着坚定的为人民服务信念,才使他们多少年如一日,深受群众爱戴。
然而,市场经济大潮下,也有人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条,追求及时行乐,醉生梦死,今天的各类贪官遭到世人唾骂。
这表明①不同性质的意识所起的作用不同②不同的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不同的作用③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它对个人成长具有重大影响④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20.“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该观点A.说明意识是世界的本原B.认为物质和意识都是独立存在的C.表明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的D.是承认认识对象客观性的唯物主义思想21.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
深圳发展中有这样三句口号“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做结论。
”这是强调A.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盲目的实践是不可能成功的D.改革发展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2.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2年至2010年),启动并大幅下调关税阶段;第二阶段(2011年至2015年),全面建成自贸区阶段;第三阶段(2016年之后),自贸区巩固完善阶段。
中国一东盟自贸区(CAFTA)建立过程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矛盾主次双方是辩证统一的2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句话A.包含了矛盾特殊性原理B.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C.揭示了形而上学的孤立的观点D.反映了事物联系的具体性24.“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成天地者,气也。
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与“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两种观点分别属于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25.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哲理相近的是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B.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26.“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27.2010年度十大流行语包括“给力”(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非常艰难的决定”、“蒜你狠系列”(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苹什么……)、“我爸是李刚”等。
这些词语在2010年不义之财不可得!的流行表明A.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28.右图漫画蕴含的哲学启示是A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 .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D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9.由于我国物价总水平持续高位,为抑制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于2011年4月6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央行这一举措的哲学依据是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②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③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A. ①②B. ①③C. ②③ D .①④30.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下列图示不正确的是A .生产力−−−−→←−−−−决定反作用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反作用上层建筑B .社会历史发展――→依靠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依靠社会实践C .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D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解决方式阶级斗争―――→解决方式改革答 题 卷一、单项选择题二、主观性试题(共计40分)31.材料一:2009年11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会议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会议认为,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长远发展。
材料二:广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及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究其原因是:政府认真落实国家环保政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停并转了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加大节能治污力度;绝大多数企业以绿色环保理念为指导,努力发展低碳经济,开发低碳技术、产品;群众节能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加节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