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概述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概况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概况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概况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涵盖面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和其他地区各不相同的生态问题。
具体包括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沿海、珠江防护林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绿化工程。
一、三北防护林工程工程的背景情况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务院批准上马了三北防护林防护工程。
1978年11月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以计计[1978]808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计划任务书》。
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以国发(1978)244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至此,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工程建设范围按照总体规划,三北工程的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国界线,南沿天津、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布长汗达山、喀喇昆仑山,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
地理位置在东经73°26'—127°50',北纬33°30'—50°12'之间。
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
工程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
工程建设期限三北工程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
1978-2000年为第一阶段,分三期工程。
1978-1985年为一期工程,1986-1995年为二期工程,1996-2000年为三期工程;2001-2020年为第二阶段,分两期工程。
x2.4.2.3.三北防护林体系简介
4.2《生物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
三北防护林体系简介
主讲人:万晓军(江西省安义中学)
适用对象:高二、高三学生
三北防护林体系简介 背景情况: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实施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 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宾县,西 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总长4480km。该项工程分三个阶 段,八期工程,需73年来完成,共需造林3.56×107 hm2。
总体规划要求:
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草原植被基础上,采取人工造 林、飞机播种造林、封山封沙育林育草等方法,营造 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体、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 以及薪炭林和经济林等,形成乔、灌、草植物相结合, 林带、林网、片林相结合,多种林、多种树合理配置, 农、林、牧协调发展的防护林体系。
三北防护林
成பைடு நூலகம்及前景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其规模和速度超过美国 “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原苏联“斯大林改造大 自然计划”和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在国际上 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生态工程世界之最”, 1987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环境保护先进 单位”。 作用: 1.遏制风沙灾害,减少水土流失 2.降低大气污染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概况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概况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涵盖面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和其他地区各不相同的生态问题。
具体包括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沿海、珠江防护林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绿化工程。
一、三北防护林工程工程的背景情况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务院批准上马了三北防护林防护工程。
1978年11月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以计计[1978]808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计划任务书》。
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以国发(1978)244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至此,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工程建设范围按照总体规划,三北工程的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国界线,南沿天津、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布长汗达山、喀喇昆仑山,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
地理位置在东经73°26'—127°50',北纬33°30'—50°12'之间。
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
工程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
工程建设期限三北工程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
1978-2000年为第一阶段,分三期工程。
1978-1985年为一期工程,1986-1995年为二期工程,1996-2000年为三期工程;2001-2020年为第二阶段,分两期工程。
2001-2010年为四期工程,2011-2020年为五期工程;2021-2050年为第三阶段,分三期工程。
“三北”四期工程防护林建设的做法、问题及发展建议
对策建议
加强资金保障
加大对“三北”工程的资金 投入力度,确保工程建设的 顺利进行和后期管护工作的 落实。
完善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的工程管理体制和 运行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 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加强工 程建设的监管和考核。
加强科技创新
加强生态修复技术和智能化 管理手段的研发和应用,提 高防护林建设的科技含量和 效益。
“三北”四期工程防 护林建设的做法、问 题及发展建议
汇报人:XX 20XX-01-28
目录
• 引言 • “三北”四期工程防护林建设现状 • 面临的主要问题 • 发展建议 • 案例分析 • 与意义
背景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的大型人 工林业生态工程。四期工程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阶段,旨在巩固和扩大前三期工程建设成果,构建更加 完善的生态安全屏障。
在沙漠地区通过营造防护林带,减少风沙侵袭,保护农田和村庄,显著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问题案例剖析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防护林建设
由于树种选择不当、造林密度过大、抚育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防护林生长不良,未 能发挥应有的生态效益。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防护林建设
同样存在树种选择不当、造林技术不规范等问题,加上干旱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防护林 成活率较低。
缺乏生态补偿机制,导致农民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04
发展建议
加强资金筹措和监管力度
01
02
03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加大对 “三北”四期工程防护林 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工 程建设的资金需求。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 参与防护林建设,通过 PPP模式、绿色金融等方 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概况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概况12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概况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和其它地区各不相同的生态问题。
具体包括三北防护林工程, 长江、沿海、珠江防护林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绿化工程。
一、三北防护林工程工程的背景情况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 国务院批准上马了三北防护林防护工程。
1978年11月3日, 国家计划委员会以计计[1978]808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计划任务书》。
1978年11月25日, 国务院以国发( 1978) 244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西北、华北、东北3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 至此, 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工程建设范围按照总体规划, 三北工程的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 北抵国界线, 南沿天津、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布长汗达山、喀喇昆仑山, 东西长4480公里, 南北宽560-1460公里。
地理位置在东经73°26'—127°50', 北纬33°30'—50°12'之间。
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551个县( 旗、市、区) 。
工程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
工程建设期限三北工程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 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
1978- 为第一阶段, 分三期工程。
1978-1985年为一期工程, 1986-1995年为二期工程, 1996-为三期工程; -2020年为第二阶段, 分两期工程。
-为四期工程, -2020年为五期工程; 2021-2050年为4第三阶段, 分三期工程。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与指导原则解析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与指导原则解析1. 引言1.1 概述三北防护林是中国防风固沙、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程,涉及国家生态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任务。
随着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三北地区面临着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严重挑战,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三北防护林不仅是一项生态工程,更是一项社会责任和民生工程。
通过修复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不仅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生态工程,也是一项关系民生福祉的民生工程。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对三北防护林建设与指导原则的解析,分析其意义、建设原则、指导原则、关键问题和路径选择,以期为三北防护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三北防护林的意义三北防护林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工程项目,其意义重大。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可以有效防止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可以改善气候环境,减少干旱、风沙等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提高当地的生活质量。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北防护林的意义在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气候、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认识到三北防护林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和参与共同努力为保护地球家园做出贡献。
2.2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原则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原则是指在三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时应遵循的一系列指导性原则。
这些原则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
具体的建设原则包括:1. 生态优先原则:在进行三北防护林建设时,要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为优先考虑。
要尊重自然规律,遵循生态学原理,合理选择树种、种植密度和规模,确保防护林的生态功能最大化。
2. 多样性原则:在防护林建设中,要注重树种的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
通过选择多种树种植在一起,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三北防护林的长期经济效益
三北防护林的长期经济效益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三北防护林工程概述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5)二、三北防护林概况 (6)2.1 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7)2.2 林种结构和树种选择 (9)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0)三、经济效益评估 (11)3.1 直接经济收益 (11)3.1.1 木材生产 (12)3.1.2 生态旅游 (14)3.1.3 森林可能发生的商业增值 (15)3.2 间接经济收益 (17)3.2.1 土壤保持与农产品增产 (18)3.2.2 减少自然灾害损失 (19)3.2.3 水质改善与水资源保护 (20)3.3 社会效益 (21)3.3.1 就业机会与社区发展 (22)3.3.2 文化与传承教育 (23)四、生态平衡与森林可持续发展 (24)4.1 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的持续监测 (25)4.2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 (26)4.3 林业产业与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 (27)五、政策与建议 (28)5.1 现有政策的成效与挑战 (30)5.2 改进建议 (31)5.3 未来发展方向 (32)六、结论 (33)6.1 研究总结 (34)6.2 长期经济效益模型归纳 (35)6.3 建议与展望 (36)一、内容简述三北防护林工程自实施以来,不仅显著改善了地区生态环境,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碳汇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长:分析防护林对大气污染治理、气候变化减缓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碳汇效益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长。
林下经济发展:探讨防护林带动林下经济发展的潜力,包括素菜补给、精准采摘、农林业融合等,促进当地农业转型 upgrading,增加农民收入。
旅游产业发展:展示防护林工程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丰富,以及带动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等产业发展的效用。
水土保持与农业效益增强:主要阐述防护林防风固沙、防治水土流失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黑政办发〔2016〕76号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黑政办发〔2016〕76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7月15日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顺利实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实效,保证合理使用工程建设资金,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现行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三北防护林工程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改善生态与民生为任务,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农田(草牧场)防护林建设为重点,以提高防护林生产力为前提,通过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植树造林、封山(沙)育林和更新改造等措施,增加和恢复建设区森林植被,提高现有防护林林分质量和多种功能,逐步建成覆盖普及、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结构稳定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努力实现我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确保国土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构筑我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
第三条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二)坚持保护先行原则,保护、建设、提高相结合;(三)坚持质量第一原则,数量与质量并重相结合;(四)坚持科学造林原则,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五)坚持深化改革原则,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六)坚持改善民生原则,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相结合。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与指导原则解析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与指导原则解析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八个省市区的北部地区的一项生态工程,旨在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
以下是对三北防护林建设与指导原则的解析。
一、保护防沙林。
1. 加强科学规划:根据地貌、土壤、植被等情况,科学规划防沙林的位置、种类和面积。
2. 建立健全制度:完善防沙林的保护制度,加强巡护和管理,制定保护方案和管理办法。
3. 确保种苗质量:加强种苗培育、选育和更新,提高防沙林的种苗质量和抗风性能。
二、加强植被生态恢复。
1. 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根据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进行植被恢复,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和生存率。
2. 植树造林:采取植树造林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通过抗风固沙、保水保肥等措施,加快植被的恢复速度。
3. 合理调控生态系统:通过调控水源、改善土壤、控制灌溉等措施,促进植被的生长和发育,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 加强水土保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
2. 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四、加强社会参与和科学研究。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三北防护林建设的组织机构,加强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2. 加强社会参与:引导社会各界参与三北防护林建设,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社会意识和参与度。
3. 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对三北防护林的科学研究,提高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工作的不断完善。
三北防护林建设与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保护防沙林、加强植被生态恢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加强社会参与和科学研究。
通过科学规划、健全制度、确保种苗质量等措施,保护防沙林;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植树造林、合理调控生态系统等措施,加强植被生态恢复;加强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监测等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组织领导、社会参与和科学研究,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与指导原则解析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与指导原则解析三北防护林是指我国北方三个重要植树造林项目区域,即北方的宁夏、内蒙古、山西等地区的三个根据地。
三北防护林建设是为了改善北方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以及防止沙化等环境问题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程。
在建设三北防护林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导原则,才能更加科学地进行工作。
下面就让我们来解析一下三北防护林建设的指导原则。
三北防护林建设需要遵循科学规划原则。
科学规划是指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便确定适合种植的树种、种植密度、造林地点等具体要求。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才能确保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北防护林建设需要遵循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是指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优先保护和修复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种植树木的过程中,需要尽量选择当地的原生树种,以便更好地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适应。
在树木的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护和培育当地的动植物资源,确保三北防护林的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和稳定。
三北防护林建设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未来的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三北防护林的长期发展。
在树木的种植和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并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生产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三北防护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北防护林建设需要遵循参与共建原则。
参与共建原则是指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当地居民和各级政府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中来。
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三北防护林建设的投入,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而当地居民也需要积极参与到树木的种植和护理中来,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三北防护林资源。
在实际的三北防护林建设中,需要根据以上指导原则,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需要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各种自然影响因素对三北防护林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规划设计工作。
三北防护林的主要内容
三北防护林的主要内容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而实施的一项大规模的林业生态工程。
该工程旨在通过建造大规模的防风林,控制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三北防护林的主要内容包括:
建设防风林带:在三北地区建设宽阔的防风林带,以阻挡风沙、降低风速、防止沙漠化。
营造混交林:采用多种树种混合种植,形成混交林,提高森林的稳定性和生态效益。
保护天然林:加强对天然林的管护和培育,保护其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发展经济林:在适宜的地区种植果树、药材等经济林木,增加林区群众的经济收入。
加强科研:加强林业科学研究,推广先进的林业技术,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实施,不仅提高了中国的生态环境质量,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改善全球气候环境做出了贡献。
三北防护林简介
03
水资源短缺
三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许多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河
流断流、湖泊干涸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PART 03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 与设计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总体规划布局与原则
01
02
03
战略布局
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 形成带状、网状、片状的 防护林体系。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管理和维护 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 会,包括植树造林、森林抚育、 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方面的
工作。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推动了林业产 业的发展,包括木材加工、林下 经济、森林旅游等方面,为区域
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改善投资环境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改善了当地的 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吸引了更 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 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北防护林工程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公众对生态环保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倡导绿色生活
工程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展示中国环保成就
三北防护林工程作为中国生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在环保领域的 决心和成就。
加强国际合作
工程积极与国际组织、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共同研究和推广先进的生态治理技术和经验。
PART 07
总结与展望
REPORTING
WENKU DESIGN
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果回顾
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
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有效改 善了生态环境。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
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在这块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上,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区域内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从新疆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
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占这一地区总面积的90%,在黄河下游的有些地段河床高出堤外地面3—5米,成为地上“悬河”。
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形成了“十年九旱,不旱则涝”的气候特点。
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各族人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地,同时也构成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
总结历史经验,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改变这一地区的自然面貌和经济条件十分关怀、极为重视。
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批准了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并特别强调: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
大力种树种草,特别是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是改变这一地区农牧生产条件的一项战略措施。
并把这项工程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
这一英明决策符合三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和当地驻军的积极拥护和热烈响应,在国际国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英国《泰晤士报》称赞这一规划构想宏伟,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征服自然的壮举!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4亿亩。
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认识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最为重要的生态建设及修复工程。
荒漠化是国际生态问题。
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在防治沙漠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铸就了“三北精神”,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讲好“三北”故事,弘扬“三北”精神。
一种勇担使命的魄力,守护着森林生态绿色的安全屏障大力弘扬“三北精神”,要锤炼奋勇担当的初心。
为扭转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对三北的生态危机造成的危害,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三北工程建设者,勇挑历史重任、响应时代召唤、奋力追寻人生真谛。
忠诚是信仰,是行进的力量,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的精神。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我们永葆“忠诚初心”,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埋头苦干,让忠诚变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变成积极践行的主动意识,不断推进党的各项事业,为人民造福。
巩固和发展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大力弘扬“三北精神”,自觉承担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重大责任,坚定做好自己的事,跑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接力棒,就一定能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家园。
世界著名生态工程——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绿色天地●撰文/李世东冯德乾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三北工程”)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起步的第一个世界著名生态工程,是中国针对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三大区域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状况,于1978年由国务院批准启动的大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启动背景长期以来,中国西北、华北及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
三北地区分布着中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戈壁,总面积达14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风沙化土地面积的85%,形成了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
这一地区风蚀沙埋严重,沙尘暴频繁。
据调查,三北地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七八十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
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近20年间,有130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有1000多万公顷草场由于沙化、盐渍化,牧草严重退化,有数以百计的水库变成沙库。
三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55.4万平方公里(水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每年每平方公里流失土壤万吨以上,相当于刮去1厘米厚的表土,黄河每年流经三门峡16亿吨泥沙,使黄河下游河床平均每年淤沙4亿立方米,下游部分地段河床高出地面10米,成为地上“悬河”,母亲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从1950年起,中国在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开展防护林建设,同时,在河北西部一些河流的两岸,河南东部的黄河故道,陕西北部榆林沙荒和新疆等地进行了防护林建设。
已建成的防护林对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大力造林种草,特别是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是改变这一地区农牧业生产条件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
1978年5月,国家林业总局有关专家向党中央提出了“关于营造万里防护林改造自然的意见”,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世界著名生态工程工程档案: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包括中国北方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
浅谈三北护防林建设
浅谈三北护防林建设三北工程是改造自然的伟大壮举,是一项荫及子孙、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30 年的建设成就,有效拓展了人们生存发展空间,奠定了中华民族经济社会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 18年的建设历程,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铸就的“三北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新时期*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升华,为人类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18年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十分英明的,顺乎民心、合乎民意;18年的实践也证明,人们在恶劣的生态环境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也不是无所作为的,只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科学的态度,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可以治理的,穷山恶水的面貌是可以改变的。
下面我就本场近年来三北防护林建设情况进行浅谈:一、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该场位于子午岭林区南端,正宁县境内东北部,东接陕西省黄陵县大岔林场,南接西坡林场,西与正宁县西坡乡相邻,北与宁县桂花园林场相接,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º25′32″—108º33′42″,北纬35º30′50″—35º36′16″之间。
(二)自然地理状况1、地形地貌:地形复杂,梁峁高低起伏,沟壑纵横交错,形成梁峁、丘陵、山地、沟壑碎塬地和川台地等类型,平均坡度20度左右,海拔高度1100—1690米之间。
2、气候: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区,年平均气温8.3℃,极端最高气温36.7℃,极端最低气温-27℃,年降雨量600毫米左右,无霜期150—160天,灾害性气候主要有:干旱、冻害、暴雨、冰雹。
3、土壤:土壤种类有黄绵土、栗钙土、黑垆土、红胶土等,土壤厚度50—80厘米,土壤PH值7.5—8.1之间,有机质含量高。
4、植被状况:主要树种有辽东栎、白桦、山杨、油松、刺槐、杨类、白榆等。
灌木主要有栒子木、虎榛子、胡枝子、白刺花、黄刺玫、沙棘等。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与指导原则解析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与指导原则解析三北防护林是我国为了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和防治沙漠化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
其建设与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生态恢复优先原则。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首先要注重生态恢复,通过种植适宜的树种和草本植物,修复受损的土壤和水源,改善地表和地下水的水循环系统,恢复植被的生态功能。
要尽量避免人工规模化的种植和过渡利用水、土壤等自然资源,确保生态环境的持久稳定。
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原则。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要依据地貌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种植树种和布局。
要注重保护当地的物种多样性,提高林草覆盖率,形成良好的生态屏障和生态环境。
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特点,结合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等产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全程保护原则。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土壤水分、温度等自然条件,合理选择施工方式和技术,避免破坏土壤和水源。
在种植树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幼树,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要重视林地的抚育和管理工作,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林业资源的质量和产量。
四、社会参与原则。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要注重社区的参与和共同推动。
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尊重当地自然资源的利用习惯和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和整合社区资源,共同推动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五、政策和法规的约束原则。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必须遵守相关的国家政策和法规。
要加强对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管理和监督,落实相关的补贴政策和奖励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中来。
要加强对三北防护林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与指导原则旨在恢复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防治沙漠化。
通过生态恢复优先、科学规划设计、全程保护、社会参与和政策法规的约束,确保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总体规划
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草原植被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 飞机播种造林、封山封沙育林育草等方法,营造防 风固沙林、水土保持体、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 以及薪炭林和经济林等,形成乔、灌、草植物相结 合,林带、林网、片林相结合,多种林、多种树合 理配置,农、林、牧协调发展的防护林体系。
三北防护林全景图
三北规划整体图
三北防护林的实施措施
采取民办国助形式 实行群众投工 多方集资 自力更生
封山育林
农田防护林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
沙地治理
方格固沙
三北防护林的实践成果
从1978年正式实施以来,三北防护林工程已经 走过了35年的历程。我国在“流动沙地飞播种造 林”、“旱作林业丰产”、“窄林带、小网格式农 田防护林网”、“宽林网、大网格式的草牧场防护 林网”和“干旱地带封山育林育草”五大难题的研 究及其有关新技术大面积推广,都处于世界领先地 位,并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 的绿色长城”、“生态工程世界之最”,1987年 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环境保护先进单 位”。
Thank you!
三北防护林存在问题
1.1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不高 例如,树种单一,重人工造林轻封山育林;林种、树种结构配置不 合理;纯林多、混交林少;针叶林多、阔叶林少。同时,治理措施的质 量较差,重造林轻经营等,还有一些地区在树种选择及造林技术上不够 科学。以上这些因素,造成了植树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生态效益 不明显。 1.2林业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生态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 林业的首要任务是生态环境建设,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林业只 当作产业部门或一般的专业经济部门看待,忽视了它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过度地采伐森林,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1.3社会发展需要与防护林建设的冲突 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北移,三北地区能源、矿产开发和工业建设加快, 对林业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建设任务空前繁重,过去营造的防护 林相当部分需要进行更新改造,而造林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 明显减少、劳动成本大幅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概述
潘凌安;赵丽;邢笛
【期刊名称】《防护林科技》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概述了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剖析了工程建设发展前景,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总页数】3页(P69-71)
【作者】潘凌安;赵丽;邢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林业厅,黑龙江,哈尔滨,150090;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27.2
【相关文献】
1.加快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建设对策——以山丹县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建设为例[J], 何敏
2.试述"十五"期间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 [J], 陈岩;郭承亮;王玉林
3.从黑龙江省看三北防护林建设的发展道路——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调查报告 [J], 洪家宜;李晓晴;韩建华
4.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体系二期工程建设成就及其发展对策 [J], 杨柏松;徐玉芝;王晓滨
5.试论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 [J], 刘继锋;翁国盛;王力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