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中的码分多址技术
oma 多址技术
![oma 多址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f2fcd7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8.png)
oma 多址技术OMA多址技术,也被称为OMA多址接入(OMA-MA),是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多址接入技术。
OMA多址技术可以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访问通信网络,而不会造成干扰或冲突。
OMA多址技术的实现是通过在每个用户之间分配不同的通信信道来实现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OMA多址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优势。
OMA多址技术的工作原理OMA多址技术是一种基于CDMA(码分多址)的多址接入技术。
它在CDMA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新的功能,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效率。
在OMA多址技术中,每个用户被分配一个唯一的码片序列(CDMA 码),该码片序列用于在用户之间区分通信信道。
每个用户都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和时间资源,因为它们使用的是不同的码片序列。
当用户发送数据时,它们的数据被编码为数字信号,并与其唯一的CDMA码片序列相乘。
这种编码方式可以使每个用户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保持分离,从而避免干扰和冲突。
在接收端,接收器使用相同的CDMA码片序列来解码收到的信号,以恢复原始数据。
OMA多址技术的优势OMA多址技术具有多种优势,使其成为移动通信网络中最受欢迎的多址接入技术之一。
OMA多址技术在信号传输时能够有效地减少干扰和冲突。
这是因为每个用户都使用唯一的CDMA码片序列,这使得每个用户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保持分离。
这样可以避免在多个用户同时访问通信网络时出现干扰和冲突的情况。
OMA多址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效率。
由于每个用户都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和时间资源,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可用的系统资源。
这可以使系统同时支持更多的用户,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效率。
OMA多址技术还可以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由于每个用户都使用唯一的CDMA码片序列,因此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通信信道。
这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总结OMA多址技术是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多址接入技术。
它基于CDMA技术,通过在每个用户之间分配唯一的CDMA码片序列来区分通信信道。
TDMA,CDMA,FDMA三种多址技术比较
![TDMA,CDMA,FDMA三种多址技术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c4c2c51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1.png)
TDMA,CDMA,FDMA三种多址技术⽐较多址技术:多⽤户共⽤⽆线资源的⽅式。
FDMA(频分多址):将总频段划分为不同的⼩频道分配给不同的⽤户。
优点:简单,易实现,技术成熟缺点:频率利⽤率低,容量⼩TDMA(时分多址):将时间段划分为⼩时隙,分配给不同的⽤户。
(GSM)优点:容量⼤,频率利⽤率⾼缺点:技术复杂,严格的同步要求。
CDMA(码分多址):不同的⽤户采⽤各⾃独⽴的编码序列。
优点:容量最⼤,频率利⽤率⾼,质量好。
背景噪声受限的系统,软容量。
缺点:起步太晚,⽤户群体少。
(IS-95)TDMA通信系统和FDMA通信系统相⽐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TDMA通信系统的基站只⽤⼀部发射机,可以避免FDMA通信系统多部不同频率发射机同时⼯作⽽产⽣的互调⼲扰。
(2)TDMA通信系统不存在频率分配问题,对时隙的管理和分配⽐对频率的管理和分配简单⽽经济。
(3)移动台只在指定的时隙中接收信息,有利于通信⽹络的控制和管理,可保证移动台的越区切换功能可靠的实现。
(4)可同时提供多种业务,使系统的通信容量和通信速率成倍地增长。
(5)TDMA通信系统具有精确的定时和同步功能,可保证各移动台发送的信号不会在基站发⽣重叠和混淆。
频分多址(FDMA)特点特点:技术成熟,对信号功率控制要求不⾼;基站需要多部不同载波频率发射机同时⼯作,造成同频⼲扰.CDMA系统的特点总结如下:(1)容量⼤(2)软容量(背景噪⾳受限的系统)(3)软切换(4)话⾳激活技术,以提⾼系统的通信容量。
(5)CDMA蜂窝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
(6)CDMA蜂窝系统以扩频技术为基础,因⽽它具有扩频通信系统所固有的优点。
(抗⼲扰、抗多径、隐蔽、保密和多址能⼒)CDMA的优点(与FDMA、TDMA相⽐):(2007真题考点)1.系统容量⼤。
2.系统通信质量更佳。
3.频率规划灵活,扩展简单。
4.频带利⽤率⾼。
5.适⽤于多媒体通信系统。
6.CDMA⼿机的备⽤时间更长。
移动通信的三种多址方式
![移动通信的三种多址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f7ff1fd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1.png)
移动通信的三种多址方式移动通信的三种多址方式移动通信系统中,多址技术是实现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同一频段或同一时隙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将介绍移动通信中常用的三种多址方式: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
一、频分多址(F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是一种将频段分成多个子频段,每个用户在不同的子频段上进行通信的技术。
具体步骤如下:1. 将可用的频段划分成多个子频段,每个子频段对应一个用户。
2. 用户通过在不同子频段上发送和接收信号来进行通信。
3. 基站通过频率调制和解调的方式实现对不同子频段的划分和识别。
4. FDMA技术适用于资源有限的情况,能够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
二、时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是一种将时间分为多个时隙,不同用户在不同时隙上进行通信的技术。
具体步骤如下:1. 将可用的时间段划分成多个时隙,每个时隙对应一个用户。
2. 用户通过在不同时隙上发送和接收信号来进行通信。
3. 基站通过时间调制和解调的方式实现对不同时隙的划分和识别。
4. TDMA技术适用于用户数量较多的情况,能够有效提高用户接入效率。
三、码分多址(CDMA)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是一种利用不同的扩频码将用户的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技术。
具体步骤如下:1. 用户通过使用不同的扩频码对自己的信号进行编码,以达到互不干扰的效果。
2. 在发送过程中,将编码后的信号与扩频码相乘,得到扩频后的信号进行发送。
3. 在接收过程中,将接收到的扩频信号与相应的扩频码相乘,得到解码后的信号进行解码。
4. CDMA技术能够同时接入多个用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
本文档涉及附件:无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https://img.taocdn.com/s3/m/2c538c661ed9ad51f01df263.png)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由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空中接口的标准大多是基于cdma技术的,本文详细的介绍了一下CDMA技术的发展历程,它的主要特点以及当前占主流地位的两种宽带cdma技术的主要异同。
以及WCDMA与第二代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一、CDMA技术的发展历程CDMA即码分多址,起源于扩频技术。
由于扩频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好的特点,80年代就在军事通信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在扩频的基础上,人们又提出了码分多址的概念,即在同一频带内,利用不同的地址码来区分无线信道。
尽管人们已经看到这种技术的诸多优越性,但实现起来的难度较大。
1990年。
美国的Qualcomm公司在曼哈顿区进行了小型实验,虽然只有三个基站和两个原始的移动台,但已证明许多性能都是成功的,1990年7月将“CDMA数字空中接口标准窝双模式移动台一基站兼容标准”第一草案提交给有关的厂家。
1993年,美国通信工业协会(TIA)正式通过CDMA的空中接口标准--TA IS-95,Qualcomm公司已经设计开发了用于CDMA系统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作为系统用户设备和基站的元件,并于1995年生产出CDMA的基础设备和配套设备。
目前,CDMA作为新兴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已被众多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和移动通信运营商看好。
可提供CDMA设备的厂商已有MOTOROLA LUCENT NORTFIQUALCOMM、三星电子等四十多家。
同时,CDMA也在世界各地加快了商用化的进程。
例如,在香港世界上第一个CDMA商用网已于1995年9月向公众提供服务。
其后,韩国、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家也相继开通了CDMA商用网。
在中国也利用800MHZ 频段,组建了 CDMA移动通信网--一中国电信长城网",在北京、广州、上海、西安等地开通。
1998年 3月,中国联通公司的第一个CDMA试验网在天津首次开通,在上海和广州的试验网也正在建设之中。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dc538f3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0.png)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在当今信息高速传递的时代,移动通信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 CDMA)移动通信系统则是其中一项关键技术,为我们的通信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变革。
要理解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多址技术。
简单来说,多址技术就是要解决多个用户如何在同一通信信道中实现同时通信且互不干扰的问题。
就好像在一个大会议室里,许多人同时发言,但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清晰地听到,不会相互混淆。
传统的多址技术主要有频分多址(FDMA)和时分多址(TDMA)。
频分多址是将通信信道按照频率划分给不同的用户,就像不同的电台在不同的频率上广播;时分多址则是把时间分割成时隙,每个用户在规定的时隙内进行通信。
而码分多址则有着独特的工作原理。
它不是依靠频率或时间来区分用户,而是通过不同的编码序列。
每个用户都被分配了一个独特的编码序列,就像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的“密码”。
当用户发送信息时,会用自己的编码序列对信息进行调制。
在接收端,只有知道对应的编码序列,才能正确地解调出有用的信息。
这种独特的方式带来了许多优势。
首先,它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因为不同用户的编码序列相互正交,即使在同一频段同时传输,也能有效地减少相互干扰。
这就好比在一个嘈杂的市场里,即使周围有很多声音,但只要你能听懂特定的“语言”,就能获取到你想要的信息。
其次,码分多址系统的容量较大。
相比于频分多址和时分多址,它能够在相同的频段内支持更多的用户同时通信。
这是因为它的频谱利用率更高,不是简单地划分频段或时隙,而是通过编码序列的巧妙运用,充分挖掘了频谱资源的潜力。
再者,码分多址还具有软容量的特点。
在其他多址技术中,系统的容量是固定的,一旦达到上限,新用户就无法接入。
但在码分多址系统中,增加新用户只会导致系统的噪声略有上升,只要噪声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就可以继续接入新用户。
这使得系统能够更灵活地适应用户数量的变化。
Ch8(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
![Ch8(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72abad63186bceb19e8bbea.png)
7
8.1.1 码分多址的特征
软容量 软容量
在模拟频分和数字时分的移动通信中, 每个小区的信道数是固 定的.当没有空闲信道时, 移动用户既不能再呼叫也不能接收 其他用户的呼叫. 在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多用户是靠码型来区分的, 只要接收 机在允许最小信噪比条件下, 增加一个用户或几个用户只使信 噪比有所下降, 不会因没有信道而不能通话.这种小区信道数 可扩容的现象称软容量. 系统软容量的另一种形式是小区呼吸功能:指各个小区的覆盖
2
多址技术 频分多址(FDMA)技术 频分多址(FDMA)
含义:每个用户占用一个频率 含义 用户识别:频道号 用户识别 特点: 特点 以频率复用为基础,以频带划分各种小区 对功控的要求不严 是频率受限和干扰受限系统 基站由多部不同载波频率的发射机同时工作 应用: 应用:第一代模拟/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8
8.1.5 IS-95 IS-
CDMA蜂窝通信系统的时间基准 CDMA蜂窝通信系统的时间基准
CDMA蜂窝系统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 标, GPS的时间和"世界协调时间"(UTC)是同步的, 二者之差是秒的整倍数. 各基站都配有GPS接收机,保持系统中各基站有 统一的时间基准,称为CDMA系统的公共时间基准.移 动台通常利用最先到达并用于解调的多径信号分量建 立基准.
反向链路上的"远近效应"
- 基站远处的用户的信号会被近处用户的信号淹没 移动台位于相邻小区交界处时,收到服务基站的有用信号很 低,还会收到相邻小区基站的较强干扰. 无线信道的衰落
– 慢衰落
地形起伏,大型建筑物以及树林等的阻挡 多径传播以及多普勒频移的存在
12
– 快衰落
td-cdma
![td-cdma](https://img.taocdn.com/s3/m/2c8f8b9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9.png)
td-cdmaTD-CDMA技术概述引言TD-CDMA(时分码分多址)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结合了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两种方式。
它是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的数字化技术,旨在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好的通信质量。
本文将对TD-CDMA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原理、特点以及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一、TD-CDMA技术原理1. 时分多址(TDMA)TDMA是一种多址技术,它将时间划分为若干时间片,每个时间片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使它们能够在同一频带上并行传输数据。
每个用户在一个时间片内独占带宽进行传输,然后让出给其他用户使用。
这种方式实现了多用户共享资源的目的。
2. 码分多址(CDMA)CDMA是一种多址技术,它将数据编码为序列,并将不同用户的数据通过不同的编码序列进行扩频。
在接收端,通过解码还原出原始数据。
CDMA技术允许多个用户在同一频带上同时传输数据,每个用户的数据通过不同的编码序列进行区分。
3. TD-CDMA的结合与优势TD-CDMA技术将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兼具它们的优势。
在TD-CDMA系统中,时间划分为若干时间帧,每个时间帧划分为若干子帧,每个子帧划分为若干时隙。
每个用户在一个时隙内使用不同的编码序列进行传输,而每个时隙内同时进行多个用户的传输。
这样,TD-CDMA系统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和频率资源,提供更好的通信质量和更高的传输速率。
二、TD-CDMA技术特点1. 高频率复用TD-CDMA技术采用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相结合的方式,使得频率资源得到了更高效的利用。
通过时间的复用和频率的复用,可以同时支持多个用户在同一频带上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通信系统的频率复用率。
2. 抗干扰能力强TD-CDMA技术利用码分多址的特点,用户之间采用不同的编码序列进行数据传输,因此用户之间的数据互不干扰。
同时,通过时分多址的方式,不同用户在不同的时间片进行传输,减小了用户之间的干扰。
这些特点使得TD-CDMA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移动通信的三种多址方式
![移动通信的三种多址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854cb48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a.png)
移动通信的三种多址方式移动通信的三种多址方式1.引言在移动通信领域中,为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性能,人们引入了多址技术。
多址技术通过将多个用户的信号同时传输到同一频带上,实现了频谱的共享。
本文将介绍移动通信领域常用的三种多址方式,包括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和码分多址(CDMA)。
2.时分多址(TDMA)2.1 概述TDMA是一种将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隙的多址方式。
在一个时隙内,系统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时间片段,使它们能够在同一频带上进行通信。
2.2 工作原理在TDMA系统中,时间被分成固定长度的时隙,每个时隙用来传输一个用户的信号。
不同用户的信号在不同的时隙中进行传输,从而实现了共享信道的效果。
2.3 优缺点●提供了高容量的通信系统,能够支持更多的用户。
●在时隙内用户之间不会发生碰撞,有利于信号的准确传输。
缺点:●用户数目受到时隙数目的限制,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效果会逐渐减弱。
●需要严格的同步,否则可能会导致数据损失。
3.频分多址(FDMA)3.1 概述FDMA是一种将频率划分成若干个子载波的多址方式。
在一个频段内,不同用户被分配不同的子载波,使它们能够同时进行通信。
3.2 工作原理在FDMA系统中,频率被分成若干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用来传输一个用户的信号。
不同用户的信号使用不同的子载波进行传输,从而实现了共享频段的效果。
3.3 优缺点●提供了高容量的通信系统,能够支持更多的用户。
●在频率划分的基础上,可以使用不同的调制方式进行更高效的数据传输。
缺点:●需要精确的频率分配,否则可能会发生干扰。
●难以适应用户数量的动态变化情况。
4.码分多址(CDMA)4.1 概述CDMA是一种将用户信号通过不同的码分离的多址方式。
所有用户在相同频带上同时进行通信,通过不同的码将用户的信号进行分离。
4.2 工作原理在CDMA系统中,所有用户的信号被乘以不同的扩频码,从而在频域上进行分离。
移动通信的三种多址方式简洁范本
![移动通信的三种多址方式简洁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c5d408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b.png)
移动通信的三种多址方式移动通信的三种多址方式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等信号传输技术,实现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移动通信中,为了实现多个用户进行通信,需要采用一种称为多址(Multiple Access)的技术。
多址方式决定了多个用户之间的信号如何在共享的通信信道上进行传输。
在移动通信领域,常用的多址方式包括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三种。
频分多址(FDMA)频分多址是一种将通信锥配合到不同的频率带宽的技术。
在频分多址中,通信信道被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频率带宽,每个用户获得独占的频率带宽,从而实现多用户之间的通信。
当用户需要发送数据时,其数据被调制到用户所分配的频率带宽上,然后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传输。
接收端可以通过解调获得原始的数据。
频分多址主要优点包括较低的功率消耗、抗干扰能力强以及可靠性高。
它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频段资源有限、用户密度不高时频率资源浪费等问题。
时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是一种将通信时间划分成若干个时隙的技术。
在时分多址中,通信信道被划分为多个时间时隙,每个用户获得分配的时隙,从而实现多用户之间的通信。
当用户需要发送数据时,在自己的时隙内进行数据传输。
接收端根据时间时隙来识别不同的用户并接收数据。
时分多址的主要优点包括灵活性高、用户密度较大时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强。
由于通信时间划分需要精确同步,所以时分多址的实现比较复杂。
码分多址(CDMA)码分多址是一种将通信数据编码以实现传输多个用户数据的技术。
在码分多址中,通信信道被整个频带宽度共享,不同用户的数据通过不同的编码码字进行传输。
接收端根据编码码字解码来识别并接收数据。
码分多址可以通过独特的编码方式实现多用户之间的数据隔离。
码分多址的主要优点包括频谱利用效率高、用户密度不限以及抗干扰能力强。
实现码分多址需要复杂的编解码技术以及较高的系统复杂性。
移动通信的三种多址方式——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各具特点,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发挥作用。
移动通信的三种多址方式
![移动通信的三种多址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30a8cdc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d.png)
移动通信的三种多址方式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实现用户间的远程通信的技术。
在移动通信中,为了实现多个用户之间进行通信,需要采用多址技术。
多址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多用户共享同一信道的技术。
在移动通信中,常用的多址方式有以下三种:1. 频分多址(FDM)频分多址是通过在频域上将信道划分为多个不重叠的频带,每个用户占用其中一个频带进行通信。
在发送端,通过将用户信号调制到不同的频带上发送;在接收端,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将各个频带分离出来。
频分多址的优点是系统结构简单,对用户终端要求低,兼容性好。
但是,频分多址的缺点是频带利用率较低,且对频谱资源要求较高。
2. 时分多址(TDM)时分多址是通过在时间域上将信道划分为一系列时间片,每个用户在不同的时间片上进行通信。
在发送端,将用户信号按照时间划分,依次发送;在接收端,根据时间片来解调接收的信号。
时分多址的优点是频带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
但是,时分多址的缺点是对时钟同步要求较高,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弱。
3. 码分多址(CDMA)码分多址是通过为每个用户分配不同的码片序列,将多个用户的信号叠加在同一频带上发送。
在发送端,通过将用户信号与对应的码片序列相乘叠加;在接收端,通过将接收到的信号与对应的码片序列相乘进行解码。
码分多址的优点是频带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系统容量大。
但是,码分多址的缺点是系统复杂度高,对终端要求高。
,移动通信中常用的多址方式有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
不同的多址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多址方式来实现多用户通信。
cdma的名词解释
![cdma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c5d3b9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1.png)
cdma的名词解释CDMA,即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
它采用码分多址技术,允许多个用户共用同一个频带,在传输数据时,通过对每个用户的数据进行编码,使其在频带上相互独立。
相比于传统的时分多址(TDMA)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CDMA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和抗干扰能力。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CDMA的“码分多址”技术。
在传统的时分多址技术中,不同用户通过在不同时刻占用同一个频带进行通信,而频分多址技术则是通过将频带划分成多个子频段,每个用户在一个子频段上进行通信。
而CDMA则不同,它通过将每个用户的数据进行编码,使其在整个频带上同时进行传输。
具体来说,CDMA将每个用户的数据信号与唯一的伪随机码进行数学运算,使得不同用户的信号能够在频带上区分开来。
因此,CDMA技术实现了用户之间的相互隔离和同时传输。
CDMA的频谱利用率是其独特优势之一。
传统的时分多址技术由于用户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占用频带,其频谱利用率受到时间资源的限制。
而频分多址技术则需要在频带上分配多个子频段,以保证用户之间的独立通信。
相比之下,CDMA技术可以将多个用户的信号叠加在同一个频带上,无需对频段进行划分,从而大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效率。
这使得CDMA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CDMA还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由于CDMA将数据进行编码后传输,即使在同一频带上传输多个用户的信号,也不会相互干扰。
这是因为每个用户的数据信号都使用不同的伪随机码进行编码,只有正确解码的接收器才能还原出原始数据,其他干扰信号只会被视为噪声。
这使得CDMA系统能够抵御多径干扰、窄带干扰以及其他通信系统的干扰,提高了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CDMA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
其中,3G移动通信系统使用的CDMA2000技术以及4G移动通信系统使用的LTE技术都采用了CDMA作为核心技术。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二) 详解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二) 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abc951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2.png)
UTRAN的结构如图9-2中的虚线框所示。
第9章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二)
9
图9-2 UTRAN的结构
c2 (2k) c2 (2k 1) c2(2k)
k=0, 1, 2, …
(9-2) (9-3)
(9-4)
第9章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二)
9
图9-8 产生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码树
第9章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二)
9
图9-9 上行链路短扰码生成器
第9章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二)
第9章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二)
9
图9-10 下行DPCH的帧结构
第9章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二)
9
在不同的下行时隙格式中, 下行链路DPCH中Npilot的比 特数为2到16, NTPC为2到8比特, NTFCI为0到8比特,
Ndata1和Ndata2的确切比特数取决于传输速率和所用的时隙格式。 下行链路使用哪种时隙格式由高层设定。
对线空中接口指用户设备(UE)和网络之间的U接口, 它分为 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 控制平面由物理层、 媒体接入控制
层(MAC)、 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和无线资源控制 (RRC)等子层组成。 在用户平面的RLC子层之上有分组 数据汇聚协议(PDCP)和广播/组播控制(BMC)。 整个 无线接口的协议结构如图9-1所示。
第9章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二)
9
物理层将通过信道化码(码道)、频率、正交调制的同 相(I)和正交(Q)分支等基本的物理资源来实现物理信道, 并完成与上述传输信道的映射。 与传输信道相对应, 物理信 道也分为专用物理信道和公共物理信道。 一般的物理信道包 括3层结构: 超帧、 帧和时隙。 超帧长度为720 ms, 包括72 个帧; 每帧长为10 ms, 对应的码片数为38 400 chip; 每帧 由15个时隙组成, 一个时隙的长度为2560 chip; 每时隙的比 特数取决于物理信道的信息传输速率。
cdma是什么运营商
![cdma是什么运营商](https://img.taocdn.com/s3/m/993a9db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f.png)
cdma是什么运营商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一种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它采用码分多址技术,将不同用户的通信信号通过不同的码进行区分,从而实现同时多用户通信。
CDMA技术具有高系统容量、抗干扰能力强、通话质量好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运营商是指提供通信服务的企业,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
CDMA作为一种移动通信技术,也有对应的CDMA运营商。
在中国,中国电信是最主要的CDMA运营商。
中国电信作为CDMA运营商,为用户提供宽带、固话和移动通信等服务。
首先,中国电信提供CDMA移动通信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中国电信提供的CDMA手机进行通信。
CDMA移动通信服务包括语音通话、短信和数据传输等功能,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CDMA技术的高容量和抗干扰能力使得通话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其次,中国电信还提供宽带接入服务。
宽带接入是通过ADSL 或光纤等宽带技术,将互联网连接到用户的家庭或办公室。
中国电信的宽带接入服务具有高速、稳定的特点,用户可以通过宽带接入上网、观看高清视频、进行在线游戏等。
宽带接入不仅提供高速上网,还可以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满足用户对多种网络应用的需求。
此外,中国电信还提供固话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中国电信提供的固话设备进行本地、国内和国际电话通话。
固话服务具有通话质量好、通话稳定的特点,适用于需要长时间通话或者需要外呼的用户。
与移动通信相比,固话通信更具稳定性,不会受到信号覆盖范围的限制。
总的来说,CDMA作为一种移动通信技术,提供了高质量、高容量的通信服务。
作为CDMA运营商,中国电信为用户提供了CDMA移动通信、宽带接入和固话服务等多种通信选择,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通信需求。
移动通信中的码分多址技术
![移动通信中的码分多址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279188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3.png)
移动通信中的码分多址技术在当今高度互联的世界中,移动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简单的语音通话到高速的数据传输,从短信交流到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应用,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体验。
而在众多的移动通信技术中,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 CDMA)技术无疑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
要理解码分多址技术,首先我们得从移动通信的基本需求说起。
在一个移动通信网络中,有众多的用户需要同时进行通信。
如何让这些用户的信号能够互不干扰地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中传输,是移动通信技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传统的时分多址(TDMA)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通过将时间或频率分割成不同的时隙或频段,分配给不同的用户来实现多址接入。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频谱利用率不高、容量有限等问题。
相比之下,码分多址技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它不是通过分割时间或频率,而是通过分配不同的编码来区分不同的用户。
简单来说,每个用户都被分配了一个独特的编码,这个编码就像是用户的“身份证号码”。
当用户发送信号时,会用自己的编码对信号进行调制。
在接收端,只有使用相同编码进行解调,才能正确地恢复出原始信号。
由于不同用户的编码是相互正交的,所以即使多个用户的信号在同一时间、同一频段上传输,也能够通过编码的差异将它们区分开来。
那么,码分多址技术是如何实现这种神奇的功能的呢?这就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数学原理和信号处理技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扩频”的概念。
在 CDMA 系统中,发送的信号会被扩展到一个比原始信号带宽宽得多的频段上。
这种扩频操作可以通过使用一个高速的伪随机码序列来实现。
这个伪随机码序列的速率远远高于原始信号的速率,从而将信号的频谱展宽。
当多个用户的扩频信号同时在信道中传输时,它们会相互叠加。
但由于每个用户的编码是正交的,接收端可以通过与发送端相同的编码进行相关运算,将期望用户的信号从叠加的信号中提取出来。
CDMA协议解析码分多址的数字通信协议
![CDMA协议解析码分多址的数字通信协议](https://img.taocdn.com/s3/m/a72f96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5.png)
CDMA协议解析码分多址的数字通信协议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一种采用码分多址技术的数字通信协议。
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具有高容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
本文将对CDMA协议进行详细解析,介绍其原理和应用。
一、CDMA协议的基本原理CDMA协议是一种码分多址技术,通过为每个用户分配唯一的码片,实现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同一频段进行通信的能力。
其基本原理如下:1. 码片生成CDMA使用伪随机码(PN码)作为码片,该码片具有良好的噪声性质和周期性。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唯一的PN码,通过与该PN码进行点对点乘法运算,生成与用户相关的码片。
2. 数据传输在CDMA系统中,用户的数据通过与其唯一码片进行异或运算,变成调制后的信号。
所有用户的调制信号经过混合后,通过同一频段传输。
接收端收到信号后,再与自身的唯一码片进行乘法运算,结果与码片中的数据进行积分,恢复出原始数据。
3. 碰撞与干扰由于CDMA系统内的用户同时使用相同的频段进行通信,可能会产生碰撞和干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DMA系统使用了跳频和扩频技术。
跳频可以在不同频段之间进行切换,降低碰撞概率;扩频则是通过将信号频率扩大至原来的几十倍或者更多,提高了通信容量的同时,也增加了抵抗干扰的能力。
二、CDMA协议的优势和应用CDMA协议具有以下优势,使其在移动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 高容量CDMA协议采用了码分多址的技术,用户间的通信资源可以并行利用。
相比于其他通信协议,CDMA的容量更大,能够同时支持更多用户进行通信。
2. 抗干扰能力强CDMA协议利用了码片的特性,即使在频谱受到严重干扰的情况下,它仍然能够正确恢复出用户的信息。
这使得CDMA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下有较好的通信质量。
3. 隐私性好由于每个用户都有唯一的PN码,CDMA协议具有较好的隐私性能。
除非拥有正确的PN码,否则无法正确解码,并获得用户的信息。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方式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d26cccdfa5e9856a57126049.png)
1. 频分多址(FDMA) ——代表:蜂窝系统有北美的AMPS和英国的TACS。
2. 时分多址(TDMA)
——代 表 : 蜂 窝 系 统 有 北 美 的 DAMPS和 欧 洲 的 GSM。
3. 码分多址(CDMA)
——代表:蜂窝系统有北美的QCDMA(IS-95)。 此外,第3代(3G)均采用CDMA多址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方式
多址方式的基本类型有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 (TDMA)和码分多址(CDMA)。
实际中也常用到三种基本多址方式的混合多址方式,比如, 频 分 多 址 / 时 分 多 址 (FDMA/TDMA) 、 频 分 多 址 / 码 分 多 址 (FDMA/CDMA)、 时分多址/码分多址(TDMA/CDMA)等等。
2. TDMA系统: 对于DAMPS系统,每个小区必须占用70KHz才能 有一条话路,也就是说其容量是AMPS系统的三倍。
3. CDMA系统: 通 过 试 验 和 理 论 计 算 , QCDMA 的 容 量 可 达 到 AMPS的8至10倍,即每个小区中只占用20kHz的 频谱就有一条话路。源自扩频调制PN码
振荡器
信道
解扩
解调
PN码
振荡器
4. 空分多址(SDMA)
——应用于地面蜂窝移动(如TD-SCDMA):核心技 术是智能天线的应用
——在同一时间、即使使用相同的频率进行工作, 彼此之间也不会形成干扰;
——配合其他多址技术应用。
移动通信系统中不同多址方式的频谱效率
1. FDMA系统: 每个小区必须占用210KHz的频谱才有一条话路。
cdma技术原理
![cdma技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eef01c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0.png)
cdma技术原理CDMA技术原理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一种数字通信技术,它采用码分多址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和接收。
CDMA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对不同用户之间的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同一个频带资源,从而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和通信系统的容量。
CDMA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利用码分多址技术,即每个用户在传输数据时使用不同的码,使得数据可以同时在同一个频带上传输,而不会相互干扰。
具体来说,CDMA系统通过将用户的数据与特定的码序列进行相乘,将其编码为扩频信号,然后将这些扩频信号叠加在一起进行传输。
接收端根据事先约定好的码序列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提取出原始的用户数据。
在CDMA系统中,每个用户都被分配一个唯一的码序列,称为扩频码或者是伪随机噪声码。
这些码序列具有良好的互相关性,即它们之间的内积接近于零。
在发送数据之前,用户的数据会与对应的扩频码进行编码,将数据信号扩展为一个更宽的频带,从而降低了数据信号的功率密度。
在接收端,利用接收到的信号与对应的扩频码进行内积运算,可以将特定用户的信号从其他用户的信号中区分出来。
CDMA技术的优点之一是抗干扰能力强。
由于CDMA系统中每个用户的信号都是以扩频码的形式传输的,即使在同一频带上存在其他用户的信号干扰,也可以通过相应的码序列解码得到用户的原始数据。
这种抗干扰能力使得CDMA系统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通信质量。
CDMA技术还具有灵活性和可伸缩性。
由于CDMA系统中用户的数据是以码的形式进行传输的,因此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灵活地调整系统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只需要调整码序列的数量和长度,就可以增加或减少系统中支持的用户数量。
CDMA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移动通信领域。
目前,3G和4G移动通信网络中的CDMA技术被广泛采用,提供了高速数据传输和稳定的通信质量。
而且,CDMA技术还为5G移动通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为更高容量和更快速率的通信提供了支持。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之多址技术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之多址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f37855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f.png)
为了确保用户之间的通信不受干 扰,需要精确地分配时隙,这增 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02
对同步要求高
03
难以支持突发业务
TDMA技术要求各用户之间的时 间同步,否则会导致通信中断或 干扰。
对于突发性的数据业务,TDMA 技术可能无法充分利用带宽。
TDMA技术的应用场景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采用 TDMA技术实现了大容量和高效的数据传输 。
卫星通信系统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由于频谱资源的宝贵,TDMA 技术广泛应用于多路复用和多址接入。
专业无线通信领域
如公共安全、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等, TDMA技术提供了可靠和高效的通信服务。
04
CATALOGUE
CDMA(码分多址)技术
CDMA技术原理
01
码分多址(CDMA)是一种通信技术,它允许多个用户在 同一个频段上同时进行通信,而不会互相干扰。CDMA系 统使用不同的码序列对用户信号进行扩频,并在接收端通 过相关解调技术将这些信号解调出来。
在FDMA系统中,每个用户被分配一个特定的 频带,该频带在整个通信过程中保持不变。
用户之间的信号通过不同的频带进行传输,从 而实现多址通信。
FDMA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
FDMA技术相对简单,易于实现,且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缺点
由于频带资源有限,随着用户数量的 增加,可用的频带会变得越来越少, 导致系统容量受限。
由于多个子载波的叠加,信号的峰均比通常较高,需要采用相应的功率放大技 术以降低峰均比。
OFDMA技术的应用场景
无线局域网(WLAN)
例如WiFi,采用OFDMA技术进行用户数 据传输。
3g使用的编码技术
![3g使用的编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a15d0a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2.png)
3g使用的编码技术3G使用的编码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WCDMA编码技术: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是3G移动通信系统中最主要的编码技术之一。
它采用CDMA技术和正交代码分多址(OCDMA)技术,通过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和分割,在多用户间实现频谱的共享。
2. CDMA2000编码技术: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是3G的一种演进技术,它基于CDMA技术,用于提供3G移动通信服务。
CDMA2000采用改进后的码分多址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好的语音质量。
3. TD-SCDMA编码技术: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是中国自主研发的3G标准之一。
它是基于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和CDMA技术的融合,通过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技术实现多用户之间的同时通信。
4. HSPA编码技术:HSPA(High Speed Packet Access,高速分组接入)是3G网络中的一种增强型技术,旨在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HSPA采用了多个编码技术,包括AMR (Adaptive Multi-Rate,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和高速分组链路(HSUPA和HSDPA)技术,从而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
5. EV-DO编码技术:EV-DO(Evolution-Data Optimized,演进数据优化)是一种基于CDMA的3G技术,用于提供宽带数据服务。
EV-DO通过使用协议优化和调制解调器技术,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适用于互联网接入和多媒体应用。
这些编码技术在3G网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高速度的语音和数据通信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通信中的码分多址技术20世纪70年代末,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面世。
从此以后,移动通信产业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
而19世纪70年代末,国际上岀现的蜂窝汽车电话标志着公众移动通信又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各种蜂窝系统在各国的应用,制式五花八门,不能兼容互通,于是开发人员开发了GSM数字蜂窝系统。
其中码分多址技术以其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等诸多优点,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
码分多址技术是当今通信界关注的大热点,是当前公认的一种国际标准技术。
它为解决频率资源紧缺这一当前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最关键的问题提供了理想途径,为移动通信提供了质量最高,成本效益最好的方案。
码分多址技术适用于各种移动通信,是当今最先进和最具市场潜力的通信技术,已被公认为是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
一.多址技术简介多址技术是指把处于不同地点的多个用户接入一个公共传输媒质,实现各用户之间通信的技术。
多址技术多用于无线通信,又称为“多址连接”技术。
多址技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 A、码分多址(CDM) A、空分多址(SDMA) o频分多址是以不同的频率信道实现通信的,如TACS模拟通信采用的是频分复用技术;时分多址是以不同时隙实现通信的,如GSM数字通信采用的是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相结合的多址技术;码分多址是以不同的代码序列来实现通信的,如CDM采A用码分多址技术;空分多址则是以不同方位信息实现多址通信的。
・多址技术的特点1.频分多址(FDMA)技术频分多址技术是让不同的地球通信站占用不同频率的信道进行通信。
各个用户使用着不同频率的信道,所以相互没有干扰。
早期的移动通信就是采用这个技术。
其特点为:1)以频道区分用户地址,一个频道可传输一路模拟或数字话路。
2)技术成熟,易于模拟系统兼容,对信号功率控制要求不严格。
3)频率规划复杂,在系统设计中需要严格的频率规划,是频率受限和干扰受限系统。
4)基站复杂庞大,重复设置收发信设备,基站有多少条信道就需要多少部收发信机,设备多且容易产生信道间的互调干扰。
5)越区切换复杂。
在频分多址中,当话音信道被分配好以后,基站和移动台都是连续输出的,所以在发生越区切换时,必须把信道从一个频率切换到另一个频率,传输会发生瞬间中断。
对于数据传输,这样的切换方式会引起数据丢失。
6)总的来说,频分多址技术不适宜大容量系统使用。
和其他多址方式相比,频分多址方式的系统容量要小于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
2.时分多址(TDMA)技术这种多址技术是让若干个地球站共同使用一个信道。
但是占用的时间不同,所以相互之间不会干扰。
显然,在相同信道数的情况下,采用时分多址要比频分多址能容纳更多的用户。
现在的移动通信系统多数用这种多址技术。
其特点为:1)频率利用率有所提高,系统容量增大。
2)基站复杂性减少。
时分多址系统的基站只需要一部发射机,可以避免像频分多址系统那样应多部不同的发射机同时工作而血产生的互调干扰,同时通过不同的时隙来发射和接受,因此不需要双工器。
3)频率规划简单。
TDMA系统不存在频率分配问题,对时隙的管理和分配通常要比对频率的管理和分配容易而经济,便于动态分配信道。
4)越区切换较简单。
时分多址系统中移动台是不连续地突发式传输,即使传输数据也不会因越区切换而丢失。
5)系统设备必须有精确的定时和同步,保证各移动台发送的信号不会在基站发生重叠和混淆,并且能准确地在指定的时隙中接收到基站发给它的信号。
6)移动台较复杂。
其功能增多,需要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
需要自适应均衡。
一方面每载频含有时隙多,则频率间隔宽,传输速率高;另一方面,由于数字传输带来7时间色散,时延扩展量增大,需要采用自适应均衡技术。
3.码分多址(CDM) A技术这种多址技术也是多个地球站共同使用一个信道。
但是每个地球站都被分配有一个独特的“码序列”,与所有别的“码序列”都不相同,所以各个用户相互之间也没有干扰。
因为是靠不同的“码序列”来区分不同的地球站,所以叫做“码分多址” O采用码分多址技术可以比时分多址方式容纳更多的用户。
这种技术比较复杂,但现在已经为不少移动通信系统所采用。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也采用宽带码分多址技术。
其特点为:1)大容量由于CDMA系统内各路信号之间几乎正交,而且采用频分复用、话音激活、三方向或多方向天线、软切换等多项技术,从理论分析上,CDMA移动网比模拟网大20 倍,实际要比模拟网大10倍左右。
这比TDMA系统在容量上大了很多。
2)软容量在频分多址和时分多址系统中,当系统的用户数量达到最大的信道数后,此时若有新的呼叫,该用户服务就会被拒绝。
在CDMA系统中,用户的数量增加相当于背景噪声的增力IL会造成话音质量下降,但对用户数量并无限制。
体现软切换的另一种形式是小区之间可根据话音服务质量和干扰情况自动均衡。
3)采用多种分集技术分集技术是指系统同时接收并有效利用两个或更多个输入信号,这些信号的衰落互不相关。
系统分别解调这些信号然后将她们按一定原则合并,这样可以接收到更多有用的信号,克服信号衰落。
4)软切换软切换只能在相同频率的信道间进行,所以TDMA和FDMA系统都不具备这个功能。
软切换可以有效地提高切换成功率,大大减少由于切换造成的掉话。
据统计,模拟系统和时分多址系统的掉话90%是发生在切换中的。
除了有效减少掉话外,软切换还提供了分集的功能,从而大大增加了反向链路的容量。
5)保密性好CDMA系统采用伪随机码作为地址码,加上独特的扰码方式,在防止串话、盗用等方面使得CDMA网通保密性更好。
6)话音质量提咼CDMA系统采用可变速率声码器,可动态地调整数据传输速率,并根据适当的门限值选择不同的电平级发射。
同时门限值根据背景噪声的改变而改变,这样即使在背景噪声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较好的通话质量。
4.空分多址(SDM) A技术是利用空间分割来构成不同信道的技术。
举例来说,在一个卫星上使用多个天线,各个天线的波束分别射向地球表面的不同区域。
这样,地面上不同区域的地球站即使在同一时间使用相同的频率进行通信,也不会彼此形成干扰。
空分多址是一种信道增容的方式,可以实现频率的重复使用,有利于充分利用频率资源。
空分多址还可以与其它多址方式相互兼容,从而实现组合的多址技术。
三•码分多址简介CDMA是指一种扩频多址数字式通信技术,通过独特的代码序列建立信道,可用于二代和三代无线通信中的任何一种协议。
CDMA是一种多路方式,多路信号只占用一条信道,极大提高带宽使用率。
其系统是基于码分技术和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系统为每个用户分配各自特定地址码。
地址码之间具有相互准正交性,在时间、空间和频率上都可以重叠。
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的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有的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接收端进行相反的过程,进行解扩,增强了抗干扰的能力。
CDMA系统属于自干扰系统,只接收地址码一样的部分。
由于有无数种地址编码,因此很难出现重复,增强了保密性。
CDMA作为一种先进的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多址接入方式,目前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研究开发的热点。
下面介绍码分多址中的几种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功率控制技术在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信号的强度随传输距离变大而成指数衰落。
不同的移动台到基站的距离可能相差很多,发射功率相同的条件下,则基站收到来自距它较近的移动台的信号比来自小区边缘处移动台的信号要强,在这种情况下,远处用户的信号会被近处用户的信号淹没而不能被基站正确解调,这种现象称为“远近效应”。
为克服这种“远近效应”,有必要对发射端的发射功率水平进行控制。
° 1)功率控制的目标㈠克服无线信道的慢衰落对信号的影响㈡防止功率攀比上升,降低系统总的干扰水平㈢在满足通信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发射功率2)功率控制的准则㈠基于路径损耗的功率控制㈡基于质量的功率控制3)功率控制的的分类在CDM系A统中,功率控制可分为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
其中反向功率控制又包括反向开环和反向闭环功率控制,闭环功率控制又分为内环功率控制和外环功率控制。
4)影响功率控制的主要因素㈠控制速度功率控制速度即控制周期的倒数。
功控速度越快,则能跟踪补偿更快的衰落。
但是功控周期越短,在此期间测量到的信干比涨落越大,造成发射功率起伏增大,影响控制稳定性。
同时,缩短信号测量会降低信号质量均值间的相关性,因此要求降低控制延时,否则无法对信道作岀正确估计。
㈡控制时延实际系统中功率控制总存在延时,而无线移动系统的信道是一个时变的信道,时变的信道参数具有复杂的相关特性。
因此功率控制实际上是一种预测控制。
时延越长,信道参数相关性,预测的精确性就越差,预测的精确性就越低。
因此功率控制算法必须考虑实际时延的影响,否则控制性能难以保证。
㈢信道估计与预测由于功率控制是典型的预测控制,需要对信道参数作精确的预测和估计,因此高效的功率控制需要准确的信道估计和预测参数。
㈣误帧率与信号信噪比关系实际系统中,用户业务质量是通过误帧率来反映的,而误帧率受信号信噪比、多径状况、移动台速度、编码调制技术等共同作用。
在功率控制中,分别采用误帧率和信噪比作为外环和内环功率控制的判决指标,如何确定误帧率和信号信噪比在各种条件下的变化关系影响到功率算法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2.软切换技术1)切换的基本原理当移动台从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另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通过切换移动台能保持通信的不中断。
在一次呼叫的持续时间内,基站定期地对移动台的信号进行能够监制,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基站立即向移动交换中心或者基站控制器报告。
收到警报后MSC或BSC将会搜索一个新的小区或新的信道。
当搜索到合适的小区或信道时,MSC或BSC就会触发一个切换,否则移动台会继续利用原来的信道进行。
如果切换完成,移动台原来使用的信道就会被释放掉。
2)软切换所谓软切换是指移动台需要切换时,先与新的基站接通后再与原来的基站切断联系,而不是先切断原来与原来基站的联系再与新的基站接通。
即软切换采用先通后断的切换方式,切换过程中移动台可能同时占用两条或更多条的信道。
软切换由移动交换中心完成的,来自不同基站的信号被送至选择器,由选择器选择最好的一条路,进行话音编码。
软切换允许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同时与多个基站保持通信,所以软切换提供了宏分集的作用,提了接收信号的质量。
3.多用户检测技术传统CDM系A统存在用户间干扰和远近效应问题,并不是CDM系A统本身固有的缺点。
只要改变传统CDM的A单用户检测方式,对各用户信号做联合检测或者从接收信号中去除多址干扰,就能消除单用户检测的缺点,改善系统性能,提高系统的容量。
多用户检测就是利用干扰的结构化信息,极大的降低码间干扰,实现多用户信号共存情况下信息解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