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要求所有的食材都有检验报告

合集下载

食材原材料检验报告和材质证明

食材原材料检验报告和材质证明

食材原材料检验报告和材质证明
食材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各个国家都有其对食品级接触检测严格的规定。

我们食品级测试适用范围:各种和食品接触的材料,包括金属、塑料、硅橡胶、涂层、玻璃、陶瓷、木材、纸张等。

各国对食品接触材料的管控不仅仅反映在法规当中,也休现在政府的实际行动当中,各国都有相关的政府机构对产品进行抽查和追踪,发现不合格产品,将公开通报不合格产品,并采取召回、退关等强制行动。

欧洲食品饲料快速预警系统历仟年公布的预警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成为案例通报最为频繁的产品产地,这引起了欧盟各成员国和众多企业的高度关注。

凭借平富的认证检测经验,长期以米为企业提供全面的食品级材料测试服务,包括塑料、金屑、制瓷、椽胶、不粘涂层等各种产品材质,协助企业确认产品能满足欧盟、美国、日本等国的各项严格要求。

食品级材料实验室测式服务食品级测试服务是通过测试与食品
接触的材料的化学参数、生物参数以及感官参数,对产品成分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通过测试,将产品俭验和现场过程评佔的资料结合分析,得出准确结论:从而得出您的产品是否符合欧洲或美国等世界各国的食品级材料的要求我们的食品。

还要有权威测试项目:如欧洲食品等级1935/XX、XX/72/EC、XX/19/EC德国食品级材料测式LFGB美国食
品级材料要求DA除此之外。

我们的服务还包括:农药兽药残留测式,最新A61项扫抗能力,
口用化学用品、洗涤用品、妆品检验检测服务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的检验检测服务抗菌测试感官评服务营养标签服务食品添加剂检测服务水质测试及服务表面活性剂牛物降解。

食材配送食材检验管理

食材配送食材检验管理

食材配送食材检验管理食材检验管理目标1.确保所有采购的食材在进入仓储、配送等环节之前,经过严格的质量和安全检验,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及采购人要求。

2.通过完善的检验管理体系,杜绝不合格食材进入供应链,保障采购人和最终用户的食品安全。

检验管理体系建设1.全流程检验控制(1) 公司将建立覆盖食材采购、入库、存储、分拣、包装、运输等全流程的检验管理体系,确保食材在各个环节中都经过严格的质量和安全检验。

(2) 每个环节都设定明确的检验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所有食材在进入下一个流程之前,经过合格的检验。

2. 检验文件与标准化(1) 公司将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规、行业标准及采购人要求,制定详细的食材检验文件,包括检验标准、检验流程、操作手册等,确保检验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2) 所有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检验文件中的要求执行,任何偏离标准的行为都需经过审批和记录,确保检验流程的可追溯性。

采购环节的食材检验1.供应商检验与审核(1) 在食材采购环节,公司将要求所有供应商提供食材的合格检验报告及相关认证文件,确保食材来源符合国家标准及项目要求。

供应商的检验报告将成为食材入库前检验的重要依据。

(2) 供应商需定期接受公司检验部门的审核,包括其生产环境、质量控制流程、检测能力等,确保供应商的检验能力与公司要求一致。

公司将对供应商提供的检验数据进行抽检复核,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入库前的质量检验(1) 每批次采购的食材在入库前必须经过公司检验部门的质量和安全检验,内容包括外观、气味、温度、保质期、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项目,确保所有食材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项目要求。

(2) 检验合格的食材方可入库,不合格的食材将立即退回或进行处理,并记录案,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并避免重复发生。

仓储与存储环节的食材检验1.仓储条件的定期检验(1) 公司将对仓储条件进行定期检验,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状况等,确保食材在存储期间的环境符合其储存要求。

食材品质配送及验收规定

食材品质配送及验收规定

食材品质配送及验收要求一、所有食材及食品相关产品入库前必须严格验收,按本文件(第三条)进行验收,双方应就来料外观、规格、质量等进行查验,并签字确认,不符合验收标准要求的不得验收入库;生鲜类产品验收后要及时转运,专用盛具分类装放,有助透气和保持整洁和检验质量。

二、供应商应提供自身的证件资质之外,所供应的食材及食品相关产品,必须提供生产厂商的生产资质及相关证件,同时,每批次送货应将有效的检测或批次报告随货附带(肉禽类的检疫报告、蔬菜类农残检测报告、预包装类检测、批次报告等)★我司只收同批产品(不收拆包拼装),对不同批次的必须做到全检有异常的(如感观性异常、临期、破损、污染的)要予以拒收;三、每批次每种类的应认真核实,确定名称、数量、规格、保质期等和配送单一致。

做到入库上帐出库下帐,帐物相符。

预包装、生鲜类的可从闻、看、味、听、摸等检验方法,等方法进行查验:1)嗅觉检验:即用嗅觉器官鉴定原材料的气味,如出现异味,说明已变质。

2)视觉检验:有肉眼根据经验判断质量的好坏。

3)味觉检验:可根据原材料的味道特征,变化情况来鉴定品质好坏。

4)听觉检验:根据听觉检验的方法鉴定品质的好坏,如鸡蛋,可用手摇动,然后听声音鉴定。

5)触觉检验:用手检验原材料组织的粗细,弹性,硬度等,以确定其品质好坏,本法是常有的基本方法。

6)仪器检测:可探测金属等异物的检测仪、可快速测农残是否过量的试纸仪器等。

具体参照不限于以下:1、牛肉、羊肉类检验指标4、蛋类检验指标5、水产类检验指标8、散装调料及其它食材检验指标(如面条、肉糜等)四、处罚条例1、未按我司规定的时间提供物料,按《采购合同》内规定进行处罚。

2、运送车辆未使用专车的,单次处以1000元罚款。

3、配送人员不能提供有效健康证件的处200元/人罚款。

4、运送货物的工具、容器不洁净、着装不符合规定的的处200/每处罚款。

5、供应商应严格保证供货品质符合验收相应指标:预包装类:发现配送过期预包装产品,按《采购合同》内规定进行处罚。

食材食品加工检验管理制度

食材食品加工检验管理制度

食材食品加工检验管理制度1. 目的本管理制度旨在规范食材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检验工作,确保产品安全性和质量。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食材和食品加工过程的检验工作,包括原料的检验、中间产品的检验和成品的检验。

3. 主要内容3.1 检验项目根据产品特性和法律法规要求,确定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原料成分分析、微生物指标检测、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检测等。

3.2 检验方法确定适用的检验方法和仪器设备,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其他相关标准要求。

3.3 检验人员确保检验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准确的检验操作和结果判定。

3.4 检验记录建立检验记录,记录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信息,并保存一定时间以备查阅。

3.5 异常处理针对检验结果异常的情况,建立相应的处理程序,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问题解决和风险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4. 质量管理4.1 样品管理确保样品采集的规范性、代表性和标识的准确性,避免样品污染和交叉污染。

4.2 校准与质控定期校准检验仪器设备,建立质控体系,监控检验过程中的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3 不合格品处理对检验结果不合格的产品,建立相应的处理程序,包括追溯、报告、处理和整改等环节。

5. 监督与评估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定期对检验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改进,提高检验管理水平。

6. 安全与保密确保检验过程安全可靠,保护检验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妥善处理涉及商业机密的信息。

7. 培训与宣传加强检验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全员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8. 其他条款其他与本管理制度相关的内容,在实施中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补充。

9. 协调与沟通各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落实食材食品加工检验管理制度。

10. 责任追究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该制度将于制定之日起生效。

食材检验制度

食材检验制度

食材检验制度食材检验制度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们制定了严格的食材检验制度。

其中,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制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蔬菜农药检测必须按照蔬菜农药速测卡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二、第一次检测必须在蔬菜清洗前进行,测试结果为阴性方可使用。

三、如果第一次测试结果为阳性反应,可在蔬菜清洗浸泡后,再进行第二次测试,结果为阴性才可使用。

四、蔬菜农药检测由监餐员具体负责,定期抽查。

五、每次检测必须有详细记录,包括蔬菜的名称、来源、抽样基数、检测日期和时间、检测结果的处理,最后检测员签名。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程序为了确保蔬菜的安全性,我们采用了以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程序:1.取蔬菜叶片尖的部分,用剪刀剪碎,放入有盖的瓶中。

2.用天平称测量出与蔬菜样品相等重的净水加如水中。

盖上瓶盖,用力摇一分钟。

3.取一派内检测卡A(注:检测卡是由白、红两色叶片组成的),将白色叶片浸入样品液中,浸湿后取出。

4.用另一玻璃瓶装入净水,另取一片检测卡B的白色叶片浸入,浸湿后取出。

5.将A、B两张检测XXX置十分钟,各自将检测卡对折,让白色与红色叶片接触反应,用手捏三分钟。

6.将A、B两张检测卡各自打开,观察两张卡上的白色叶片。

B检测卡为无毒的,显示为蓝色。

7.如A检测卡的白色叶片所显示的蓝色比B卡颜色浅,即为有毒想象,如检测结果为弱毒,食堂禁止使用此批蔬菜。

全部进行盐水浸泡30分钟,之后再进行抽样检测,直至检测无毒方可使用。

如检测结果为强毒,对此蔬菜进行报废处拒绝使用处理,绝对保证蔬菜的安全使用。

调料类检验标准除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制度,我们还制定了调料类检验标准。

产品入配送部抽验化验依据《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入配送部入库,并且由化验员填写相应的抽验、化验报告及工作日志存档保存。

每批产品出配送部前,由检验部门逐批检验合格后,出具合格证书,并在包装内(外)附有合格证方可出配送部。

食材配送验收方案(学校食材配送项目)

食材配送验收方案(学校食材配送项目)

食材配送验收方案(学校食材配送项目)1、采购验收标准(1)大米及其他粮食类,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一二级籼米,一并拥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优先考虑本地一年内生产的大米,不能采购陈年老粮。

(2)食用油要有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和产品合格证,必须为非转基因产品。

(3)鲜湿米粉、豆制品、糕点类(面包)等必须由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者生产并附有产品检验合格报告或证明文件。

(4)猪肉、牛羊肉、鲜鸡鸭等肉类必须具有动物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动物产品检验合格证。

(5)蔬菜类、禽蛋类、水产品类等必须保证新鲜,供应企业必须每天对蔬菜类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

素菜类,符合国家有关部委农产品检验要求,无农药残留、无腐烂、无异味等。

(6)干杂货类,糖、酱油、醋、生粉、盐等调味品必须由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者依法生产并附有产品检验合格报告或证明文件,确保产品在有效产品质量保质期内。

2、验收环节为了使公司对食品的质量实施有效控制,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价格合理、交货及时,特制定食品验收管理制度。

(1)适用范围适用于所采购的原材料(2)工作程序①采购应及时收集填制供应商档案表,内容包括:供应商的名称、产量、供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和供货情况等方面的资料,由主管人员汇总分门别类建立档案。

供应商的档案包括:法人资料、资质、资信等;产品质量状况;价格与交货期;历史业绩等。

②对合格供应商的控制A.质检员对供应商每次供货时进行抽样检验;B.供应商每次供货如产品质量不合格按本公司《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如交货期、交货数量等没按合同进行时,可由采购员对供应商提出警告,严重时发出暂时撤消与供应商合作关系的通知。

③食品验收依据对主要原材料的采购,先由采购部门根据订货合同对原材料的需求量要求和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注明品名、规格、数量、采购依据等报总经理批准。

然后在《合格供应商名单》上选择供应商,并与之取得联系,拟制符合国家《合同法》有关规定的采购合同。

配送食材质量保障措施

配送食材质量保障措施

配送食材质量保障措施(食材、食品配送、配送管理)1、保证配送的食材质量(1)所有原材料等保证来自长期合作的公司,任何时候不出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产品,各品种均经卫生、防疫、质检等政府职能部门严格检验检疫,杜绝质量伪劣产品,如发现假冒伪劣产品以一罚五十。

若所送货物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属我公司责任的,由我配送部承担所有经济和法律责任。

(2)保证提供每日食材的质量检验报告,我配送部每天有一个工作人员,保证在食材送到食堂后,收去食品样品送到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保证在当天食堂开餐前提供每日食材由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提供的质量检验报告。

保证送货品种齐全、数量准确,所有送货数量以客户验收为准。

(3)不需要加工的食材,在规定时间内送到指定地点,对于现场加工食材,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加急完成加工,保证有配送应急预案。

每天的供货时间(包括客户临时加单、补货)由客户指定,保证在规定的时间送货上门,如超过规定时间30分钟罚款当次金额5%,超过1小时罚款30%。

如有意外情况,我们可以保证从配送部最近的摊位配送食材来供应。

(4)保证配送的食材按要求进行粗加工并且干净卫生。

对配送的食材并进行分类包装。

对具体的食品产品用保鲜盒、保鲜袋、保鲜桶进行分类包装。

(5)本项目我配送部有固定人员,我方派专车和专人,提供全天候的跟踪服务,保证客户的任何需要都得到即时的落实。

(6)实行实名登记制上岗,上岗人员必须配带本配送部的盖章工作牌。

(7)我配送部有关负责人每月定期上门回访跟踪客户,随时了解客户各种建议、意见和要求,并及时做出处理。

(8)配送部配备专职客户服务代表,全天候受理各类咨询、投诉,并上门服务,第一时间解决业务往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9)配送部严格执行7S管理,注重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出品的卫生符合要求。

(10)严格按照HACCP为依据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贯彻执行。

(11)以ISO9001:2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确保产品品质。

食品安全食材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食材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食材管理制度一、目的为确保食品原料的安全性,防止食品污染,保障消费者健康,特制定本食品安全食材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采购、储存、使用食品原料的部门和个人。

三、责任部门1. 采购部门负责食品原料的采购工作,确保所采购的食品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 仓储部门负责食品原料的储存管理,确保储存条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3. 质检部门负责食品原料的质量检验,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进行处理。

四、采购管理1. 采购部门应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供应商采购食品原料。

2. 采购的食品原料必须有合格的质量检验报告,并附有完整的产品信息,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等。

3. 采购人员应定期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五、验收管理1. 食品原料到货后,仓库管理人员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食品原料包装完好、无污染。

2. 对于易腐食品,应尽快进行冷藏或冷冻保存。

3. 质检部门应进行抽样检验,确保食品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六、储存管理1. 食品原料应分类、分架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 仓库应保持干燥、清洁、通风,定期进行卫生清理。

3. 定期检查食品原料的保质期,对过期食品及时进行处理。

七、使用管理1. 使用食品原料前,应再次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变质、无污染。

2. 食品加工过程中应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程,防止食品污染。

3. 对于剩余食品原料,应妥善保存,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八、培训与宣传1. 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2. 通过宣传栏、培训会议等形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九、监督与检查1. 建立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定期对食品原料的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进行检查。

2. 对违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应及时纠正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质量管理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应经过相关部门审议并得到管理层批准。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内容,以确保其符合具体的操作环境和法律法规要求。

食材检验检疫管理措施

食材检验检疫管理措施

食材检验检疫管理措施(食材配送项目-食材配送方案)1、建立检验检疫体系(1)设立专门的检验检疫部门①根据需求成立专门的检验检疫部门,负责食材的入库检验和定期抽检工作。

该部门由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组成,检验人员需持证上岗,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②检验检疫部门将与采购部、配送部等其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高效的检验检疫工作机制。

同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食材的检验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2)制定详细的检验检疫规程①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结合项目实际需求,制定有针对证的检验检疫规程。

规程将明确检验标准、方法和频率,确保食材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②检测部门针对不同类型的食材,制定差异化的检验方案。

例如,对新鲜肉类将重点检测瘦肉精、抗生素等残留物;对蔬菜瓜果类则将关注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③检验规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更新,以适应食品安全标准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发展。

同时,配送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演练,提高其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3)配备先进的检验检疫设备和检测工具①投入资金引进先进的检验检疫设备和检测工具,如农药残留检测仪、重金属检测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以提高食材的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②检测部门要设立专人对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需建立设备使用档案,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记录等信息,以便追溯和查询。

③针对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需随时配备便携式检测设备和试剂,以便在必要时进行快速筛查和初步判断,以保证食材的安全卫生。

2、食材入库检验措施(1)食材证件核查①设立专门的证件核查小组,负责对每批次进入库房的食材进行严格的证件核查。

核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合格证、生产日期、质检报告和产地证明等文件。

②所有入库的食材必须携带完整的合格证明,证明其生产、加工过程符合相关卫生和安全标准,且产品质量达标,符合采购需求。

③质检报告将是核查的重点。

确保食材在入库前已经通过了权威第三方或官方机构的质量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及行业标准。

食材供应标准

食材供应标准

食材供应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食材供应标准,以确保供应商为食品业提供安全、卫生和高质量的食材。

这些标准适用于所有供应商,无论是本地还是国际供应商。

2. 供应商资质2.1. 所有供应商应具备合法的经营许可证明,以确保其合法性和合规性。

2.2. 供应商应提供相应的卫生许可证明,以确保其食品卫生安全。

2.3. 供应商应具备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可靠的供货能力。

3. 食材质量要求3.1. 食材应符合国家和地方食品安全法规的要求。

3.2. 食材应有明确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确保供应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3.3. 食材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如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超标等。

4. 包装和运输4.1. 食材应在适当的包装下供应,以保护其安全和卫生。

4.2. 供应商应采取适当的运输方式和措施,确保食材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

5. 上报和记录5.1. 供应商应及时上报食材质量问题或其他问题,并积极采取纠正措施。

5.2. 供应商应保留关于食材供应的相关记录,包括交付确认和检验报告等。

6. 监督和稽查6.1. 供应商应接受监督和稽查,以确保他们的供应符合标准和要求。

6.2. 审核人员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或终止合作。

7. 处罚与奖励7.1. 供应商如违反食材供应标准,将面临处罚,如扣除一定比例的款项或终止交易。

7.2. 对于执行标准并表现良好的供应商,可以给予奖励,如优先选择供应合同。

以上为食材供应标准的内容概要,请供应商遵守标准,确保食材的安全性、卫生性和高质量供应。

任何违反标准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食材供货标准

食材供货标准

食材供货标准一、质量标准1.食材应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法规,确保安全、卫生、健康。

2.食材应选用来自合法渠道的产品,并具备相应的质量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明文件。

3.食材应符合采购合同中约定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色泽、口感、营养成分等方面的要求。

4.质量标准还包括对食材的加工和包装要求,确保食材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保持新鲜和安全。

二、新鲜度标准1.食材应具备新鲜度要求,确保其营养成分和口感达到最佳状态。

2.新鲜度标准应包括对食材的采摘时间、运输时间、储存时间等方面的要求。

3.食材在储存过程中应遵循正确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措施,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4.新鲜度标准还应对食材的储存环境进行规定,确保其不受有害物质的污染。

三、品种标准1.食材应具备品种要求,确保其符合采购合同中约定的品种和规格。

2.品种标准应对不同品种的食材进行分类和管理,避免混淆和污染。

3.不同品种的食材在采购、运输、储存和加工过程中应遵循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4.品种标准还应对食材的营养成分和口感进行规定,以满足采购合同中的要求。

四、产地直供标准1.食材应尽可能采用产地直供的方式采购,以减少中间环节和成本。

2.产家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和信誉,确保所供食材的质量和安全。

3.产家应按照采购合同中约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和加工,确保所供食材符合采购方的要求。

4.产家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明文件,以证明所供食材的质量和安全。

5.如采用产地直供方式采购,双方应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应约定好验收标准、验收时间、验收方式等重要事项,确保所供食材的质量和安全得到保障。

6.在产地直供过程中,采购方应对产家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

同时,应定期对产家进行评估和审计,以确保其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符合要求。

7.如因产地直供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或安全问题导致损失或纠纷,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

全面解读单位食堂专项要求中的食材采购要求

全面解读单位食堂专项要求中的食材采购要求

全面解读单位食堂专项要求中的食材采购要求本文将全面解读单位食堂专项要求中的食材采购要求。

食材采购是单位食堂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

在单位食堂专项要求中,对食材采购有一系列要求,本文将从供应商资质要求、食材检验要求、采购合同管理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单位食堂专项要求中对供应商资质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供应商应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此外,供应商还应具备一定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和管理能力。

食材供应商应拥有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能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

其次,食材采购要求中强调了对食材的检验要求。

单位食堂在采购食材时,应对食材的安全性进行检验,确保食材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要求食材供应商提供成品菜品的食材检测报告,并进行定期抽检。

对于检验不合格的食材,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追溯原料来源、责令供应商进行整改或终止合作关系等。

此外,单位食堂专项要求中还对采购合同管理提出了要求。

单位食堂在采购食材时,应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并对合同内容进行明确规定。

合同应明确食材的种类、质量、数量、价格、交货日期等具体要求。

同时,合同中还应约定双方的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途径。

除了以上要求,单位食堂专项要求还强调了食材采购的源头追溯要求。

单位食堂应确保食材的来源可追溯,并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

源头追溯有助于确保食材的质量和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追溯到原料的来源,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为了保证食材的质量安全,单位食堂专项要求还对食材存储和保管提出了要求。

食材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异味、防尘、防虫的环境中,严禁将食材与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在一起。

对于易腐烂的食材,应根据食材性质和储存条件进行储存,确保食材的新鲜度。

除了以上的要求,单位食堂专项要求还对食材采购流程进行了规范。

在食材采购过程中,单位食堂应设立相关的食材采购管理岗位,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食材采购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应接受相关的培训。

食材配送食材质量管理

食材配送食材质量管理

食材配送食材质量管理食材质量管理目标1.确保所有采购、储存、运输和配送的食材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及采购人的要求,确保食材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质量安全。

2.通过全流程的质量控制,杜绝不合格食材进入流通环节,保障采购人及最终用户的健康与安全。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1.全面质量控制流程(1) 公司将建立覆盖全流程的食材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从采购、仓储、运输、分拣、包装到最终交付的每一个环节,确保质量控制贯穿始终。

(2) 每个环节都将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员工在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2. 质量控制文件与标准(1) 公司将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及采购人要求,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文件,涵盖每个食材品类的采购标准、存储要求、运输条件等。

(2) 每一批次的食材都将进行质量记录,包含供应商信息、检验报告、储存条件等,确保每一批次的食材质量都有据可查,并符合质量标准。

食材采购质量控制1.供应商管理(1) 公司将选择经过严格评估的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采购渠道的稳定和可靠。

供应商必须具备合法资质,并提供合格的检验报告。

(2) 公司将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和评估,包括考察供应商的生产环境、检验能力及其供应产品的稳定性与一致性,确保采购的食材质量始终如一。

(3) 如果供应商出现质量问题或交货不符标准,公司将启动更换供应商程序,确保不会因供应商问题影响食材质量。

2. 采购质量检查(1) 每批次采购的食材在入库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外观、气味、温度、保质期等,确保采购的食材符合项目要求和国家标准。

(2) 采购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库存储。

不合格的食材将立即退回或处理,并记录在案,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仓储质量管理1.仓储环境控制(1) 根据不同食材的储存要求,仓储区将划分为不同的储存区域,如恒温区、冷冻区、保鲜区等,确保食材在储存过程中保持最佳的环境条件。

(2) 仓储区域将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并确保设备(如制冷设备、通风设备等)运行正常,防止食材因储存条件不当而变质。

菜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菜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菜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确保餐厅菜品的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提升餐厅服务质量。

2. 适用于本餐厅所有菜品的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

二、采购管理1. 采购人员需确保所有食材来源可靠,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 建立供应商档案,定期评估供应商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3. 所有食材必须有完整的合格证明,包括检疫证明、检验报告等。

三、储存管理1. 食材储存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避免过期食材的使用。

2. 仓库应保持干燥、清洁,定期检查防止食材变质或受潮。

3. 化学品、清洁剂等非食品物品应与食材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四、加工管理1. 加工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明,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 加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生熟食品分开处理。

3. 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

五、销售管理1. 菜品在销售前应进行最终检查,确保无异物、无异味、外观良好。

2. 服务员应了解菜品的基本信息,包括成分、过敏源等,以便向顾客提供准确信息。

3. 菜品应在适宜的温度下保存,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室温下。

六、卫生管理1. 餐厅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包括厨房、餐厅、卫生间等区域。

2. 加工区域应保持清洁,工作前后应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3. 员工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和卫生知识的培训。

七、投诉与召回1. 建立顾客投诉处理机制,对顾客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响应。

2. 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应立即启动产品召回程序,并对事件进行调查。

八、记录与档案1.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档案,包括采购记录、检验报告、员工健康证明等。

2. 所有记录应至少保存两年,以备查验。

九、监督检查1. 定期进行内部食品安全管理自查,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接受并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餐厅管理层负责解释。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根据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上述制度内容,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食材检验措施

食材检验措施

食材检验措施产品入配送部抽验化验依据《GB2763食品残留限量》《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入配送部入库,并且由化验员填写相应的抽验、化验报告及工作日志存档保存。

每批产品出配送部前,由检验部门逐批检验合格后,出具合格证书,并在包装内(外)附有合格证方可出配送部。

出配送部检验项目为:感官检验、净含量、水分、食用盐、酸不溶性灰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等且依据国家相关标准。

1、肉类分类及检验标准1.1、鲜肉类: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鲜猪肉鲜牛肉鲜羊肉鲜鸭鲜鸡1.2、冻品类、冻肉、冻副产品冻肉冻副产品2、蔬菜配送验收标准2.1、蔬菜类常规要求:新鲜度水量:充足、无过份萎蔫、无皱皮。

色泽:正常、无变色、光泽、自然鲜艳。

硬度:叶菜挺立、瓜菜紧实、果类结实、豆类饱满、根菜硬实。

机械伤:相同新鲜条件下无外力造成伤害——挤伤、压伤、碰伤、裂伤等。

病虫害:蔬果受到病害、虫害影响,引发的征状——色斑、腐烂、虫孔、虫洞、缺刻等。

形状:茎叶坚挺,叶簇丰茂、大小粗细均匀、规则谐调。

成熟度:适中、无未成熟蔬果、无老化现象。

污染:无农残污染、无加工污染、无运输造成的污染。

蔬菜包装:外观完整、清洁干净,材料安全。

叶菜类:茎叶挺实、质地鲜嫩、无明显黄叶、腐叶与多泥根,水份充足、无萎蔫、不成熟现象。

瓜类:瓜形大小粗细均匀、规则谐调、成熟新鲜、外皮无斑点、无软化、腐烂等现象。

不使用催熟剂、色素等。

10、根茎类:根茎挺实、无软化、腐烂、带泥过多、色泽正常、、无侧芽萌生现象。

11、果菜类:无腐烂、色泽鲜艳光亮、成熟度正常、形状正常。

外皮无斑点、无软化、腐烂等现象。

不使用催熟剂、色素等。

12、豆类:生鲜豆类,豆荚饱满,外皮无斑点,色泽鲜艳光亮。

干货豆类,质地硬实,颗粒饱满,干燥无杂质,无未成熟粒,虫蛀粒,霉变等现象。

2.2、蔬菜检验质量标准3、水果检验质量标准梨类苹果类柑桔类蕉类葡萄类桃类布林类瓜类其他验收完毕后,尽快将不用立即陈列的商品存放至储存区,需要保鲜的商品以原装箱存入0-4℃冷藏柜4、禽蛋的检验质量标准(1)禽蛋类供应商必须具备的资质证明齐全,有条件的必须有每批次的禽蛋合格证明;(2)禽蛋质量指标蛋壳清洁完整,灯光透视时整个蛋呈微红色,蛋黄不见或略有阴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要求所有的食材都有检验报告
1 检测报告的重要性
1.1 检测报告与生活息息相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着载舟亦覆舟的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农兽药的普遍使用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1]。

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食品检测报告是食品质量检测中判断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依据。

一份合格的检验报告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其不仅关系着每一位公民的身体健康,还能反映出检验机构的资质水平、技术能力和专业素养,甚至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与存亡。

因此,如何出具一份合格的检测报告显得至关重要[2]。

1.2 检测报告是质量、改良、标准的根
合格的检测报告是产品质量的保证。

通过解读检测报告,生产企业、经销商等能够及时发现食品在生产、运输及储存等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从而召回不合格产品。

同时,对检测报告进行解读,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改良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等并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而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

此外,高质量的检测报告还可以为相关部门制/修订标准提供技术支撑,并进一步完善我国检验检测标准化体系,从而增强我国标准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2 检测报告解读中常见问题分析
2.1 检测报告的种类
通常情况下,检验报告分为委托检验、型式检验、监督检验这3类。

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同报告之间的区别,让相关人员与机构能够更高效、准确地送检,以及更好地执行监督等行为提供参考[4],以下将对3种报告类型的区别进行阐述。

2.1.1 委托检验
企业委托具有检验资质的机构对自身生产、销售的产品进行检验;检验机构依据委托人指定的项目及相关要求对送检产品进行评估。

2.1.2 型式检验
一方面是对产品的定型检验,即为了某些认证进行的检验。

另一方面是对产品符合标准的程度进行全面评估,即对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全检。

型式检验的检测项目较为全面,检测方式也更为严格。

2.1.3 监督检验
监督检验包括定期监督检验和监督抽查等多种形式,是一种政府行为,即地方、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管理的一种方式,有助于上级有关部门依法对相关产品进行强制检验。

2.2 检验报告的标准
检验标准是检测报告的技术支持,在食品检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想在现代化食品安全检验中全面提升食品检验的准确性,就应该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建立统一的食品检验标准体系,这样才能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食品检验数据信息的采集,保证相关食品检验工作
者在实际食品检验过程中按照专业标准记录食品检验的信息[5],进而保障检测数据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2.3 检测报告的核心
检测报告的数据是指从事科学实验、检验检测、校准活动的技术机构向社会出具的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检验结论则是对检测数据是否符合产品标准要求而进行的判定。

检测机构必须保证其出具数据和结论的准确、稳定、可靠[6],因为检验检测数据和结论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故检测数据和结论是检测报告的核心所在。

3 检测报告解读的标准化流程
3.1 检测报告构成的解读
一份完整的检验报告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其一,样品信息:主要包括样品名称、商标、生产日期、规格型号、保质期、批号等内容,以及被检样品的委托单位和生产企业、委托单位和生产企业的地址及联系方式等信息。

其二,检验结果汇总:包括所有的检验项目名称、检测数据及单位、限量值及单位、方法标准、判定标准等,便于直观体现被检样品的最终检验检测结果[7]。

第三,检验检测结论:检验人员应使用科学、准确、规范的方法标准处理数据,进而给出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检验检测结论。

3.2 检测报告资质的解读
CNAS、CMA、CAL是检测报告上常见的3个标识——CMA表示检测机构的资质,CNAS证明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CAL则说明该实验室可以承担政府质量监督抽查任务。

CNAS(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证符号。

检测报告上的“CNAS”标识表明该质检中心的检测能力和设备能力已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评定,检验能力达到国家级实验室水平,其出具的检测报告可以获得签署互认协议方国家和地区认可机构的
承认。

CMA(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是中国计量认证的认证符号。

有“CMA”标记的检验报告表明该机构已经通过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成果及司法鉴定、贸易交易等方面,具有法律效力,可作为仲裁和司法机构采信的依据。

CAL是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认证符号,授予CAL前该机构必须经过CMA计量认证,否则不能授予。

拥有“CAL”标记的检验报告表明该机构获得了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查认可(验收)的授权证书。

3.3 检测标准的解读
在检测过程中,检测标准的选择会对结果造成直接影响,其能否有效应用是评估食品检测方法标准合理性的主要途径[8]。

检测报告上的标准分为判定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两部分。

其中,判定标准是产品的“执行标准”,为国家规定的强制执行或推荐执行的标准,其又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检测方法标准则是产品检测过程的依据,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产品执行标准选择对应的方法进行检测。

产品需要按照执行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和检验,而执行标准中一般会规定产品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有的产品必须执行某种标准,有的产品可选择执行某种标准,无论是强制性的还是非强制性的,只要一家企业声明其产品所执行的标准,那么其生产的产品就必须接受该标准的约束。

3.4 检测结果的解读
检测结果一般由检测数据及单位组成。

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食品质量安全,只要检测过程严格按照检测方法的标准执行,且检测数据在检测方法标准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符合标准要求、检测数据的单位和标准一致,那么该检测结果就是较为准确、可靠的。

3.5 检测结论的解读
检测结论是检验工作结束后对检测产品质量的总体评价,一般分为3种类型——实测、合格、不合格。

实测就是实验人员根据产品检测方法直接出具检测结果,不会对产品是否合格做出判定。

例如,某机构要求对某一批次肉制品的成分
进行检测,检测机构按照相应标准进行检测,并出具肉制品含有猪肉、鸭肉成分的报告,但并未判定产品合格与否。

通常而言,只要某一项目的检测结果在标准规定的限量值范围内,该项目就是合格的;反之则为不合格。

对于单项判定合格的产品,只能说明该产品所检项目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对于全项判定合格的产品,说明该产品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是合格产品。

换言之,某产品只要单项判定不合格,就说明其不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是不合格产品。

4 为什么解读要标准化
4.1 标准化企业流程
检测报告解读的标准化有利于指导生产企业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标准化生产流程,以及完善企业标准体系,从而更有效地指导生产实践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针对企业流程的标准化,相关部门应标准化看待产品变革的每个环节,分析同一产品在不同时期或不同产品在同一时期变革的变化,做到企业在产品变革中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监督部门在产品变革中不断提升监管工作的有效性[9]。

4.2 提升企业公信力
随着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全国各大经销商在选择产品时,不但需要生产企业提供相关产品的认证证书,还要求企业提供《产品质量检测报告》,以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检测报告是反映产品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检测报告解读的标准化
可以让企业更高效、更快捷地了解产品的质量状况,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与企业的公信力。

4.3 赢得话语权
检测报告解读的标准化是我国标准化体系的又一重要补充,其可以促使检测机构按照规范、统一的规程出具检测报告,协助企业高效、规范地解读报告,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使消费者得到更可靠、放心的产品,帮助相关方赢得话语权,从而更有效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