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神经保护治疗的困境与思考

合集下载

2021年帕金森病治疗研究论文

2021年帕金森病治疗研究论文

2021年帕金森病治疗研究论文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agitans),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以5万例的速度递增,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加重,PD患者及致残率在世界范围内显著增加。

美国约有50万PD患者,而中国则有接近200万PD患者,并且每年仍有20万新人群发病。

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加重,晚期往往全身僵硬,活动受限,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系统观所谓系统是指若干要素按一定的结构相互联系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整体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系统科学的观点,就是要求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把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看成一个整体过程,全面的把握和控制,综合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对象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1]。

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每一个系统的存在的整体性、层次性及动态平衡性等基本特征。

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也完全可以看成是一个开放系统。

这一系统本身就由各个子系统(循环、呼吸、消化等系统)组成,各系统之间并非独立存在,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一大系统和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借以维持自身的稳态,达到功能的最优化,即生存质量最佳化。

所以有学者认为: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的,不仅仅在于器官、组织、细胞、基因等各种要素的性能,更重要的是要素和要素之间,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考察疾病的本质,必须把注意和焦点放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上[2]。

上述说法就是从系统水平进行考察,而不同局限于单个细胞或基因的功能行为。

西医理论认为年龄、吸烟、环境因素、杀虫剂、遗传因素、免疫、自由基是帕金森病的六大致病要素。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防治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防治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防治研究的挑战与机遇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的疾病,包括脑、脊髓、神经和肌肉的病变。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中风、癫痫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医疗和经济压力。

因此,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防治研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往往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到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神经元损伤和炎症反应等多个因素。

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还不完全清楚,为防治疾病带来了困难。

其次,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

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患者之间表现出的症状和病情可以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在同一患者不同时间点也可能有变化。

这使得临床防治研究很难进行,因为需要建立大规模的样本库并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

此外,目前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还受限于技术手段的不足。

虽然近年来神经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早期阶段,往往很难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诊断。

因此,如何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神经系统疾病临床防治研究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解和认识不断加深。

通过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研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为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其次,临床防治研究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提供了可能。

通过早期诊断和干预,我们可以尽早治疗疾病,减少病情的恶化。

此外,临床试验还可以评估新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此外,临床防治研究还可以为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分析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风险预测模型,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患者的疾病风险。

在面临挑战的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应对,以更好地推动神经系统疾病临床防治研究的发展。

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治疗

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治疗
14 64
Pln a 00 7 ( ) 6 2 9 ooi ,2 0 ;4 2 :2 9— 7 c
3 Du M , Z a g Z n a J h V, T n JS n se cea fh ma n o g T . e ec ne ly o u n
1 Y o 3 o nHC, S oI Kyu gMJe a.Ag elt h n - o K, en t 1 e—r ae c a g d
பைடு நூலகம்
a nni gadAze e’dsae J i aR sac , t i a l i r i s. n l eerh o n 西u n hm s e Pe
20 ;3 ( ) 4 0 5 8 3 :l5一l2 5
1 L i h .Ma ta C 1 e i S rh L, E i b t ta. D fee t f l a eh WT e 1 i r n a e - z i l t
a n n pttr a eya yl e — at a n et e 舀 g i i i y dn le cca ua t s c vt g ppi i i d
( AC P) n lmie JP oe ig fh t n c d m P A ul c . rc e n so eNai a A a e y d t ol
o i cs 06 0 (0 :39 —39 f e e,2 0 ;13 1 ) 7 3 7 8 c S n
1 Wu Yig—Hu . Dik T e h ma ie lga d a d me - 0 n i c h u n p n a l n l n
动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揭示衰老的秘密,并据此有可 能开辟新 的抗 衰老途 径 。
r t JN oR v w ,20 ;4 ( 1 :2 8 a s e ei s 0 3 n. e 1 ) 9

患帕金森多年,治疗无效,接下来该怎么办?

患帕金森多年,治疗无效,接下来该怎么办?

患帕金森多年,治疗无效,接下来该怎么办?这是许多患者和家属面临的难题。

帕金森病是一种逐渐进展的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震颤、肌肉僵硬、运动缓慢等。

目前,虽然有许多治疗方法,但是并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

那么,当传统治疗无效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可以寻求非药物治疗。

例如,物理治疗、言语治疗、音乐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能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物理治疗可以通过锻炼改善肌肉僵硬和运动缓慢,言语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语言表达能力,音乐治疗可以通过听音乐或演奏乐器缓解症状。

我们可以尝试深脑刺激手术。

深脑刺激手术是一种通过植入电极刺激脑部神经元来缓解帕金森病症状的治疗方法。

这种手术需要专业的医生和设备,但是效果显著,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治疗方法。

例如,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

这些新的治疗方法还处于研究阶段,但是有望成为未来的有效治疗方法。

我们需要注意心理治疗。

帕金森病不仅会影响身体,还会影响心理。

患者和家属需要接受心理治疗,缓解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当传统治疗无效时,我们需要寻求其他治疗方法。

非药物治疗、深脑刺激手术、新的治疗方法以及心理治疗都是值得尝试的方法。

我们需要积极面对帕金森病,与医生和家人一起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生活质量,让生活更美好。

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外周神经调控治疗

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外周神经调控治疗

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外周神经调控治疗帕金森病,这一困扰着众多患者及其家庭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其主要症状包括震颤、僵硬、运动迟缓以及平衡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而外周神经调控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为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要了解外周神经调控治疗,首先得明白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产生的原因。

帕金森病主要是由于大脑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逐渐减少和丧失,导致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的分泌不足。

多巴胺在调节运动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其缺乏会打乱大脑对肌肉运动的正常指挥,从而引发各种运动障碍症状。

外周神经调控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较为常见的有电刺激疗法。

电刺激疗法通过在特定的外周神经部位施加微弱的电流,来调节神经信号的传递。

就好比是为原本紊乱的交通信号灯重新设定规则,让神经信号的传导恢复正常秩序。

例如,深部脑刺激(DBS)就是一种常用的电刺激疗法。

虽然它主要作用于大脑内部的特定核团,但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对外周神经调控的延伸。

通过植入电极并发送电脉冲,DBS 能够有效地减轻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除了电刺激疗法,外周神经的药物调控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一些药物可以作用于外周神经上的受体,从而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和肌肉的收缩。

比如,肉毒毒素注射就是一种针对局部肌肉过度收缩的有效治疗方法。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的肌肉痉挛、震颤等症状,肉毒毒素能够通过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释放,使过度兴奋的肌肉放松下来,从而改善运动功能。

外周神经调控治疗并非一劳永逸,其效果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的选择以及个体对治疗的反应差异等,都可能影响治疗的最终效果。

而且,治疗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例如,电刺激疗法可能会导致局部疼痛、感染等问题,而药物调控则可能会有过敏反应、药物耐受等情况发生。

然而,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外周神经调控治疗在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治疗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防治帕金森病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

防治帕金森病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

防治帕金森病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引言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运动功能障碍、肌张力增高和静止性震颤等症状。

该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因此,寻找防治帕金森病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成为当前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对帕金森病的认识不断加深。

通过对帕金森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我们逐渐了解到这是一种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同时,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描述,包括运动障碍、非运动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等方面。

针对帕金森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问题,医学界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临床症状、神经影像学检查和特殊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结合使用,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出帕金森病,并排除其他类似疾病的可能性。

在治疗方面,药物疗法仍然是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多巴胺促动物质和抗胆碱药物等。

此外,深部脑刺激术和运动疗法等新兴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应用中,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除了治疗,预防帕金森病的措施也备受关注。

适度的锻炼、健康的饮食和减少环境污染等都被认为是有效预防帕金森病的方法。

此外,最新的研究还发现,早期干预和个体化治疗可能对预防帕金森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本论文将对防治帕金森病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对帕金森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综述,以期为医学界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促进该疾病的防治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帕金森病的概述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运动功能障碍、肌张力增高和静止性震颤等症状。

这是一种以多巴胺能神经元损失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遗传和环境因素被认为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运动障碍、非运动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

浅析帕金森病及其康复治疗

浅析帕金森病及其康复治疗

浅析帕金森病及其康复治疗河北体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声明中文内容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神经科学研究的一大难题。

主要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姿势平衡障碍和运动迟缓,对患者的生活有着程度不一的影响。

除了一般的药物和手术治疗,康复在帕金森病治疗的过程中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运动障碍,提高了生活质量。

本文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对于帕金森病以及其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以利于增强对于帕金森病的认识,和对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帕金森病;康复治疗;运动障碍AbstractParkinson's disease is a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of the aged, which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neuroscience research. The main symptoms are quiescent tremor, increased muscle tension, postural balance disorder and motor retardation, which have varying degrees of impact on patients' lives. In addition to general medication and surgical treatment, rehabilitation in the course of Parkinson's treatment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patient's motor disorder and quality of lif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arkinson and its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the past 20 years at home and abroad,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Parkinson and look forward to further research.Key words:Parkinson;rehabilitation medicine;cinesipathy目录1.研究方法 (4)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4)3.国内外研究现状 (5)3.1国内研究现状 (5)3.2国外研究现状 (5)4.研究内容 (5)4.1帕金森病的病因以及病理变化 (5)4.2帕金森病的常见症状 (6)4.3流行病学 (6)4.4帕金森病的诊断 (6)4.5帕金森病的治疗 (6)5.康复治疗 (7)5.1运动功能康复 (7)5.1.1躯体运动功能的康复 (7)5.1.2言语功能训练 (8)5.1.3吞咽功能康复 (8)5.1.4运动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8)5.2非运动功能康复 (8)5.2.1认识功能康复 (8)5.2.2情绪康复 (8)5.2.3睡眠康复 (9)5.2.4疼痛康复 (9)5.2.5泌尿功能康复 (9)5.2.6直肠功能康复 (9)5.2.7体位性低血压 (9)5.2.8疲劳康复 (9)5.3其他康复技术 (9)5.3.1神经调控治疗 (9)5.3.3传统中医疗法 (9)5.3.4综合管理康复 (9)6.康复评定 (9)6.1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定 (10)6.2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 (10)6.2.1躯体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 (10)6.2.2言语障碍的评定 (10)6.3非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 (10)6.3.1认知功能障碍 (10)6.3.2情绪障碍 (10)6.3.3睡眠障碍 (10)6.3.4疼痛 (10)6.3.5体位性低血压 (10)6.3.6疲劳评定 (10)6.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11)6.5参与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定 (11)7.结论 (11)1.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查阅了国内外近几年来研究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主要研究成果,通过查阅图书和计算机检索等方式,对国内外近20年来与帕金森病康复治疗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并且加以分析和研究,更加了解了帕金森病及其康复治疗,从中获得了大量的经验和启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治疗——现状与分析

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治疗——现状与分析
虫国盟鳖鱼 芏 盟
兰苤壹

篁 鲞 蔓 塑 !
i J e—imuo n — uo N r m nl
erl 00 V 1 7 N . uo 21 , o 1 , 。3 .

1 ・ 59
[ ]P la e 9 ah gnS,Hen nnE,Ha gu dJ ta.S lgl es ws io e g ln ,e 1 e in l e i o t epo rsin o h y tmso akn o ies J . h rges fte smpo fP risn dsae[ ] o
j n t t e o o a i a i t wi ak n o S dsa e a d u c o lv d p n p t n s t P r is n’ i s n e h e
mo o l t a in LARGO ,La tn feti j c h r ~ t rfucu to s( sig efc n Ad tt e a un
及 姿 势 步 态 障 碍 为 主 要 特 征 ; 要 病 理 改 变 为 黑 质 主 多巴胺 ( DA) 神 经 元 进 行 性 丢 失 , 而 导 致 纹 状 能 从
体 DA 递 质 含 量 减 少 ,目前 PD 的 临 床 主 线 治
表 明 司来 吉 兰能显 著 延 迟 患者 使 用左 旋 多巴治 疗 的 时 间 , 进 一 步分 析发 现 其具 有 中度 改善 症状 的 但
现 状 与分 析
中 图分 类 号 : 7 2 5 文 献 标 识 码 :C 文 章 编 号 :1 0 — 9 3( 0 0 20 5 — 4 R 4 . 0 6 2 6 2 1 )0 — 1 9 0
帕 金 森 病 ( D) 中 老 年 人 常 见 的 中枢 神 经 系 P 是

帕金森护理问题及措施

帕金森护理问题及措施

帕金森护理问题及措施引言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四肢肌肉强直、震颤和肢体迟缓。

该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

本文将重点讨论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问题以及相应的措施。

护理问题1.行动困难:帕金森病会导致肢体肌肉僵硬、迟缓,使患者在行走、站立等方面遇到困难。

2.姿势不稳:由于肌肉强直和平衡障碍,患者可能存在站立不稳、摔倒的风险。

3.自理能力下降:帕金森病使得患者的手部功能和精细动作能力受损,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4.言语和咀嚼困难:帕金森病会影响患者的声带和咀嚼肌肉,导致言语不清和进食困难。

5.情绪和认知变化:帕金森病患者可能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同时也可能伴随认知功能下降。

护理措施1.行动困难的护理:–提供帮助:根据患者的移动能力,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协助,如搀扶、使用辅助工具等。

–安全性优先:确保患者在行走、爬楼梯等活动中,周围环境安全,避免跌倒和受伤。

–物理治疗:与物理治疗师合作,进行针对肌肉僵硬和迟缓的训练,帮助恢复行动能力。

2.姿势不稳的护理:–环境改造:调整住宅环境,确保有足够的安全支持设施,如扶手、防滑垫等,减少跌倒风险。

–平衡训练:协助患者进行平衡练习,如站立、单脚站立、平衡球训练等,提高其平衡能力。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姿势评估,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以确保患者的姿势和平衡得到有效控制。

3.自理能力下降的护理:–辅助器具:提供适当的辅助器具,如握把加大环、餐具把、拉链把等,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训练和鼓励:通过日常生活的训练和鼓励,促进患者的自主性和自理能力。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根据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4.言语和咀嚼困难的护理:–言语治疗:与言语治疗师合作,进行言语和发音的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口齿清晰度。

–饮食调整:根据患者的咀嚼能力,调整饮食种类和质地,提供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

2024治疗帕金森病新进展

2024治疗帕金森病新进展
发病机制
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 的变性死亡,导致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确切病因尚未 明了,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和氧化应激等均可 能参与其中。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认知障碍 等。
安全性评估
干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免疫排斥反应、基因脱靶等。因此,在进行临床试验前 ,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干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高效、安全的治疗方 法。同时,这些技术也有望与其他治疗方法 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诊断依据
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同时结合辅助检查如头颅MRI、PET-CT等 排除其他类似疾病。此外,还可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辅助诊断。
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帕金森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上升。我国65 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约为1.7%。
危险因素
帕金森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农药、重金属暴 露等)、年龄老化和氧化应激等。此外,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 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03
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结合
如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手段相结合,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
PART 03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深部脑刺激技术应用与改进
技术原理
深部脑刺激(DBS)是一种通过 植入电极对大脑特定区域进行电 刺激的治疗方法,可改善帕金森

雒晓东教授解决帕金森病治疗难点的经验介绍

雒晓东教授解决帕金森病治疗难点的经验介绍

雒晓东教授解决帕金森病治疗难点的经验介绍帕金森病多发生于中年以上人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本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帕金森病的发病率约为20/10万/年;70岁以上为120/10万/年。

患病率50岁以上为500/10万人;60岁以上高达1000/10万人。

同时,帕金森病也是一种疑难病,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多巴胺代谢异常,迄今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帕金森病的常规治疗主要依赖多巴胺替代类药物。

这类药物在治疗早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震颤、强直等症状,但并不能减缓黑质区神经元退行性变的进程,无法阻止本病的进展,并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药效逐渐下降,不良反应逐渐增强,出现难以纠正的症状波动、异动症等;而具有较强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作用的神经营养因子、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只能防止未受损神经元的变性坏死,不能解决由于神经元坏死导致的多巴胺含量降低而出现的功能障碍,对于已出现症状的患者治疗意义有限。

外科立体定向苍白球毁损术、丘脑毁损术,虽然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大多不太理想,而且病例尚少,疗效难以肯定;脑深部刺激术费用昂贵,尚难普及;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新方法,虽然前景美好,但因免疫排斥、伦理道德等问题,目前仅处于实验阶段,将其应用于临床还为期甚远。

帕金森病病程长,其震颤、强直等主症不易控制,而且随着疾病的发展症状将进行性加重,后期容易出现多种合并症。

因此,如何控制震颤、强直等主症、延缓病程发展、预防和治疗合并症,是本病治疗的难点。

广东省中医院博士生导师雒晓东教授潜心研究帕金森病20余年,针对本病治疗的难点,摸索出一套中医药治疗为主的解决方法,在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推迟使用西药时间、增效解毒等方面均有较明显的作用,并配合针灸、康复等手段,积极预防及治疗各种合并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目前帕金森病治疗存在的问题

目前帕金森病治疗存在的问题
看,增加左旋多巴治疗改善了 残障,延长了患者寿命,因此 尽管还不能排除存在毒性的可 能, 但还不能单纯 因为这个原 因而限制该药的使用。
问题2:左旋多巴使用的原则 ——细水长流,不求全效
体外实验证据:
高剂量LD100-250umol/L增加培养 的多巴胺神经元死亡。
低剂量LD50umol/L减少培养的DA 神经元死亡,增加神经元数目。
3年后为16.3% LD组治疗一年后为18.5%,3
年后为32.9%
Ropinirole
Ropinirole起始治疗者不管是否 加用LD,异动症的发生率 (20%)明显低于LD(45%) 起始治疗者。
单用Ropinirole者异动症的发生 率(5%)明显低于单用LD组 (36%)
Pramipexole
同样短效的多巴胺激动剂,当按持 续方式给药时,异动症消失。
证据
在猴 PD 模型中, 脉冲样给 予 L - dopa, 使得与异动 症 的 发 生有关的基因(如 Preproenkephalin和△FosB) 上调。
运动并发症的对策
寻找交叉点:取得较好疗效又 不引起异动 增加服用次数,每日剂量不变 改用控释剂型 加用其他药物,减少多巴用量 加用COMT-I
问题3:在起用LD时是否一开始 就给予控释剂型?
缘由:临床证实:在长期服 用LD后出现运动波动, 改用长 效的控释剂型可以控制或改善运 动波动的症状。
不应一开始就用控释剂型 (Sinemet CR;Madopar HBS)
理由: 1.改用控释剂型,需增加剂量的 30%±。 2.价格昂贵。 3.没有提供额外的临床改善。
时间 (min)
左旋多巴
Stocchi F et al. Movement Disorders 2000; 15 (Suppl 3): 127.

中医毕业论文 帕金森病治疗简况

中医毕业论文 帕金森病治疗简况

中医毕业论文帕金森病治疗简况中医毕业论文帕金森病治疗简况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疗方法,在帕金森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出发,分析帕金森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并介绍中医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包括中草药的使用、针灸疗法以及中医理疗等,并总结了现有研究的进展和不足之处。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前言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肢体僵硬、运动缓慢和姿势平衡障碍等。

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常常存在不良反应和疗效递减的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2. 帕金森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据现有研究,帕金森病的病因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神经退行性变等。

研究表明,帕金森病主要与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和变性有关,导致多巴胺供应不足,从而引发帕金森病症状的出现。

3.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优势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疗方法,长期以来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中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 综合治疗:中医治疗帕金森病注重综合施治,通过调整患者的整体状态,改善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

(2) 个体化治疗:中医强调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强调疾病防治:中医注重调整疾病发展的内外平衡,通过改善患者的体质和提高免疫力,达到治疗和预防的双重效果。

4. 中医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医在帕金森病治疗中采用多种方法,包括中草药的使用、针灸疗法以及中医理疗等。

(1) 中草药治疗:中草药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如巴豆、天麻、山茱萸等具有抗炎、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的中草药。

(2)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患者的症状。

帕金森病精准诊疗的现状和展望

帕金森病精准诊疗的现状和展望

帕金森病精准诊疗的现状和展望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第二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的患病率为1.7%,2030年患病人数可达500万。

其临床特征包括以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的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抑郁和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随着帕金森病患者年龄的增长与疾病的进展,其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会逐渐加重,可致患者残疾,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

目前,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信息;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干预、照料护理等,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尚无治愈方法。

精准医疗是一种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多模态影像融合等技术,对疾病进行生物标志物的分析与应用,从而实现对疾病和特定患者精准治疗的医疗模式。

自国内外精准医疗计划被提出,精准治疗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也得到大力发展。

文中将从帕金森病的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两方面,介绍近年来精准医学在帕金森病中的发展现况,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帕金森病的精准诊断(一)帕金森病的临床分型明确疾病亚型是精准诊疗实施的重要途径,认识到帕金森病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帕金森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意见。

目前,帕金森病的分型仍主要依据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时间,可以分为早发型(<45岁)和晚发型(≥60岁),发病年龄<21岁为青少年型。

早发型患者以僵直和步态迟缓起病更为常见,从起病至出现不可逆症状的时间更长,更易出现异动症和其他运动并发症。

以主要运动症状为依据,可将帕金森病患者分为震颤为主型(tremor-dominant,TD)、姿势不稳/步态障碍型(postural instability or gait dysfunction,PIGD)和中间型。

PIGD-帕金森病患者疾病进展更快、预后更差,对左旋多巴反应较差,更易合并痴呆、抑郁等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的神经调控治疗研究进展2023

帕金森病的神经调控治疗研究进展2023

帕金森病的神经调控治疗研究进展2023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由多巴胺神经元丢失引起的相关运动及非运动症状。

神经调控治疗作为帕金森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包括脑深部电刺激、核团毁损术、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其他新兴治疗方法,有效改善了患者症状和提高了生活质量。

文章总结了当前帕金森病神经调控治疗的主要进展和挑战,以期实现更安全和有效的治疗策略。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调控;脑深部电刺激;经卢页磁刺激;经卢页直流电刺激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

其主要特征包括运动症状(如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障碍)及一系列非运动症状(如便秘、快动眼睡眠障碍、抑郁和认知障碍λ治疗方面,PD目前一线治疗措施主要是药物[1]o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个体可能会出现药物控制不佳或者无法耐受的运动并发症,因此,迫切需要非药物神经调控手段作为辅助治疗。

神经调控是指利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技术,在神经系统的邻近或远隔区域对神经元或神经信号传递起兴奋或抑制调节,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为非药物干预手段,神经调控治疗已成为PD治疗的重要方法,包括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两类技术。

侵入式技术主要涵盖脑深部电刺激(deepbrainstimu1ation,DBS)和神经核团毁损术等,而非侵入式技术则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transcrania1magneticstimu1ation z 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1directcurrentstimu1ation,tDCS)和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MRI-guidedfocusedu1trasound z MRgFUS)等。

这些技术能有效缓解PD的多种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深入了解神经调控技术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作用,本文就相关神经调控技术做一综述。

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治疗方法

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治疗方法

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第一部分:介绍帕金森病的概述和背景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肌肉僵直、震颤和动作迟缓为特征。

这种神经系统失调引起神经元死亡与功能紊乱,导致大脑信号传递异常。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计,全球约有1000万人患有帕金森病。

第二部分: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机制1. 神经元死亡和多巴胺耗竭帕金森病主要归因于黑质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或死亡。

黑质正常情况下会释放多巴胺来调节运动功能。

然而,在帕金森病中,这些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导致多巴胺水平减少,进而影响到大脑区域之间的通信和运动控制。

2. Lewy小体形成Lewy小体是由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的异常聚集形成的。

在帕金森病中,α-突触核蛋白异常堆积并逐渐形成Lewy小体,在多个脑区如黑质、边缘系统和皮层等部位发现。

第三部分: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目前,对于早期和轻度帕金森病患者,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案。

主要药物包括多巴胺类似物、多巴胺激动剂和Monoamine oxidase B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补充失调的多巴胺水平或调整多巴胺与其他神经递质之间的平衡来缓解帕金森病的运动障碍。

2. 深部脑刺激(DBS)深部脑刺激是一种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在大脑内特定区域放置电极以传递电信号来减少帕金森病相关的运动障碍。

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难以控制的震颤、肌肉僵硬或动作迟缓的重度病例。

3. 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对于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改善肌肉僵硬、平衡问题,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并降低跌倒风险。

物理治疗师和康复专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4. 新兴治疗方法近年来,科学家们还在积极探索新的帕金森病治疗方法。

例如,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被应用于编辑与帕金森病相关的基因突变,试图通过修正突变基因来缓解或根除帕金森病。

此外,再生医学领域也有一些可能性,在利用干细胞或再生药物来替代受损神经元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神经生物学论文-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神经生物学论文-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神经生物学论文?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摘要帕金森氏病是一种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功能减弱导致多巴胺减少而产生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通常在中老年阶段开始发病并逐渐恶化。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补充多巴胺和刺激多巴胺产生的传统疗法比拟有效,但随着疾病的进展,传统的治疗方法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一批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由此应运而生,传统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良和开展。

本文主要介绍包括药物治疗、细胞替代治疗和基因治疗在内的帕金森氏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和它们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帕金森氏症〔PD〕,多巴胺〔DA〕,干细胞〔stem cell〕基因治疗〔gene therapy〕帕金森氏病简介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

其得名是因为一个名为帕金森的英国医生首先描述了这些病症,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

一般在50~65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统计说明我国目前大概有170多万人患有这种疾病,并且男性患者稍多于女性。

病因及分类病因不明。

目前公认的病因是神经细胞的退行性病变,即黑质和纹状体里的黑质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丧失致使多巴胺减少。

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的研究认为帕金森氏病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原发性震颤麻痹,即找不到明确的原因或者发病原因可能跟遗传有关,称帕金森〔氏〕病。

另一类为继发性的,因某种脑炎、中毒、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脑肿瘤等引起,称帕金森〔氏〕综合征或震颤麻痹综合征。

病症该病被戏称为“让人不能动的病〞,病人主要有如下三大病症:1、运动障碍运动不能:随意运动启动困难运动减少:自发运动减少,运动幅度减小运动徐缓:随意运动执行吃力、缓慢,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逐渐减弱运动不协:平衡和协调能力下降2、震颤典型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即病人在静止的状况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主要累及上肢,两手像搓丸子那样颤抖。

3、强直即肌肉僵直。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与展望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与展望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与展望黄志兰,赵 杨 摘要:整理近期有关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文献,西医配合中医治疗帕金森病是目前患者治疗的最佳方案。

越早介入中医治疗对帕金森病的预后越佳,但取得进展的同时,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认真研究。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医;病因病机 中图分类号:R742.5 R25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13)01-0081-03 帕金森病是1817年英国医生Pakinson最先通过对6例患者的报道为世人所知的,这是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帕金森病主要病变是大脑的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打破了多巴胺-胆碱能之间的平衡,使得胆碱能神经功能占有优势,进而产生临床症状,但遗憾的是目前确切病因至今尚未能完全明确[1]。

西药疗法在帕金森治疗中处于核心地位,药物美多巴因效果显著被公认为“金药物”,但该药不能阻止帕金森病自然发展的进程[2]。

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长期临床治疗中,诸多医家总结出许多经验方,这些显示出不错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1 病因病机 中医对于帕金森病的认识及治疗是源远流长的,中医典籍中并无帕金森病病名,但是早在《黄帝内经》是就已经有震颤、强直、运动减少、慌张步态等症状描述。

元代张子和[3]《儒门事亲》中记载“新寨马叟,年五十九,因秋欠税,官杖六十,得惊气成风搐已三年矣。

病大发,则手足震掉,不能持物,食则令人代哺,口张联唇,舌糜烂,抖擞之状如线引傀儡”。

“手足震掉”、“抖擞之状如线引傀儡”也都与帕金森表现相似。

明代孙一奎[4]《赤水玄珠》中更第一次提出了以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名称“颤振”,并指出“颤振者,病人手足摇动如抖擞之状,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

20世纪90年代后,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脑病学术研讨会上,确立了帕金森病属中医“颤证”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繁多,病机复杂。

大多中医学者认为本病本虚标实,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是其本,风、火、痰、瘀为其标。

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治疗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治疗研究进展

多巴胺 能神 经元轴 索的减 少。辅 酶 Q1 0的神 经保 护作 用 归功
于 它 的 抗 细胞 凋 亡 功 能 . 种 功 能 因细 胞 型 和诱 导 细 胞 凋 亡模 这
纳克至 飞克分子就 能起作 用 血一 脑脊液屏 障在很 大程度上 限 制 了它进入 中枢神 经 系统( N ) C S 并在 C S起 作 用。酶 的迅速 N 灭活 , 杂的清除机 制 , 复 潜在 的免疫 原性 , 结合 蛋 白和其他 血、
亚 型 :A 6 G D 5和 G D 7 A 6 ,递 送 到 小 鼠 下 丘 脑 核 。 结 果 发 现 将
G D 5递 送 到 鼠 下 丘 脑 核 不 仅 能使 G B 的 释 放 增 加 , 且 , A 6 AA 而
能 改 变下丘脑 的神 经化 学和 生理性 能进 而使 其信 号输 出从 兴
定 的 神 经 保 护 作 用 i。 s ]
3 神经 营养 因子
神 经 营 养 因子 由能促 进神 经元 生 长发 育 和 ( ) 或 分化 的
蛋 白质 家族 组 成 , 亲 水性 的单 体 或二 聚 体 蛋 白 , 多数分 是 大 子量 为 50 0 3 0 .能促进神 经元的发育 生长和存 活 , 0 00 0 在
后会 出现运 动 障碍 、症状 波动 和精神 障碍等 严重 并发症 。 因
此 . 索 能 阻止 P 进 展 的 药 物 是 必 要 的 。 本 文 将 探 讨 保 护 和 探 D
脑核 .也是 为 了使 信号输 出神 经元 由兴奋性 变成抑 制性 。所
以. 也称该疗 法为病毒性 下丘脑切开术 。 最近 . uig等[用 重组腺 相 关病 毒 (A V) 两种 G D Dr n 7 ] rA 把 A

帕金森病的疑难病例分析与治疗策略探讨

帕金森病的疑难病例分析与治疗策略探讨

帕金森病的疑难病例分析与治疗策略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以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缓慢为主要症状。

虽然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标准治疗后症状可以得到改善,但对于一些疑难病例,治疗策略需要更多的探讨和个体化的调整。

疑难病例一: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药物治疗策略选择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策略选择具有挑战性,因为他们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同时必须考虑到药物副作用和适应症的问题。

根据目前的指南,多巴胺促动药物(dopamine agonist)和左旋多巴(levodopa)是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首选药物。

但是对于一些特定的患者,如年轻女性、有认知障碍的患者等,需谨慎选择药物,以避免副作用的风险。

因此,对于早期帕金森病的疑难病例,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

疑难病例二:帕金森病后期患者的手术治疗选择对于帕金森病后期患者来说,药物治疗的效果可能减弱,同时存在运动功能障碍和严重的药物副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手术治疗成为一个重要的选择。

目前,深部脑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

该技术通过植入脑部的电极,并通过电刺激改善运动障碍。

然而,对于一些疑难病例,如年龄较大、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等,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评估其手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手术治疗方法,如胼胝体切除术(corpus callosotomy)和脑干刺激术(brainstem stimulation),对于特定的病例也可作为个体化治疗策略的选择。

疑难病例三:伴有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的综合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常常伴有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治疗帕金森病的同时,对于伴有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患者,综合治疗显得非常重要。

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支持性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也被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金森病神经保护治疗的困境与思考
郑国庆;王纪佐
【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年(卷),期】2007(028)003
【摘要】帕金森病(PD)神经保护策略存在的困惑,是迄今还未找到一种药能确切的保护神经元,推迟发病或延缓疾病的进展。

因此,有学者提出“多重靶标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多功能药物”的设想。

同理,中医复方通过多种有效成分对人体有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可能对PD神经保护治疗有一定的优势。

最后,从现代医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呈现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对PD的神经保护治疗进行哲学思考并提供方法论。

【总页数】3页(P26-27,48)
【作者】郑国庆;王纪佐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浙江温州325027;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天津3002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5
【相关文献】
1.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药物治疗 [J], 张玲玲;池琦;胡国华
2.帕金森病病理生理学机制与神经保护治疗 [J], 李振光;于占彩;王道珍
3.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J], 胡琼力;廖硕希;
钟水生;曾昭龙;廖华印;胡运新;杨慧;李志刚;包泽岩;罗旌攀
4.帕金森病神经保护治疗的困境与思考 [J], 郑国庆; 王纪佐
5.治疗帕金森病的新型神经保护方法:通过使用病毒非编码RNA保护线粒体复合体Ⅰ的功能 [J], 周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