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基础化学试卷
《基础化学》期终考试试卷
《基础化学》试卷答题纸适用专业: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三、综合题(共40分)1.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每题2分,共8分)(1)(2)(3)(4)2.指出下列化合物中所含主要官能团的名称。
(共5分)(1)和(2)、和3.指出下列反应各属于何种反应类型?(每题2分,共10分)(1)(2)(3)(4)(5)4.简答题(前两题每题5分,后一题8分,共18分) (1)(2)(3)《基础化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元素原子电负性最大的是A .OB .ClC .FD .S 2.下列物质或微粒哪一组互为同位素A .H 与DB .石墨与金刚石C .14C 与14ND . Cl 与Br 3.下列不同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为A .NH 3和H 2OB .NH 3和CH 4C .HBr 和H 2OD .C 6H 6和H 2O4.已知下列反应H 2(g)+S(s)H 2S(g)的平衡常数为K ө,则反应 H 2S(g) H 2(g)+S(s)的平衡常数为 A .K ө B .-K ө C .1/ K ө D .(K ө)2 5.0.02mol·L -1 MgCl 2溶液的渗透浓度是 A .50 mmol·L -1 B .20 mmol·L -1 C .30 mmol·L -1 D .60 mmol·L -1 6.pH 为1和3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它的pH 值范围为A .1~2B .2~3C .12~13D .13~14 7.将少量NaAc 晶体加入0.001mol·L -1 HAc 溶液中,将使 A .θa K 值增大 B .θa K 减小C .溶液的pH 减小D .溶液的pH 增大 8.HPO 42-的共轭碱是 A .H 2PO 4- B .H 3PO 4 C .PO 43- D .OH -9.向0.1 mol/L HAc 溶液中加入0.1 mol/L HC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Ac 解离度增大 B .HAc 解离度减小 C .K a θ(HAc )增大 D .K a θ(HAc )减小10.已知H 3PO 4的θ1p a K =2.72,θ2p a K =7.21,θ3p a K =12.67,HAc 的θa K p =4.75,欲配制pH=12.0的缓冲溶液,应选择的缓冲对为A .HAc —AcˉB .H 3PO 4—-42PO H C .-42PO H —-24HPO D .-24HPO —-34PO 11.密度为1.19g·cm -3、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A .1.84mol·L -1 B .12mol·L -1 C .6mol·L -1 D .18.4mol·L -1 12.反应MnO 2(s)+4H +(aq)+2Clˉ(aq) 2+(aq)+Cl 2(g)+2H 2O(l)的标准平衡常数θK 的表示式为( )A . 2422)](Cl [)](H [)(Cl )(Mn -++=c c p c K θB .2422])/(Cl [])/c (H [])/(Cl ][)/c (Mn [θθθθθc c c p p c K -++=C .24222)](Cl [)](H )[(MnO )(Cl )(Mn -++=c c c p c K θD . ])/(Cl [])/(H [])/(Cl ][)/(Mn [222θθθθθc c c c p p c c K -++=13.根据酸碱电子理论,下列物质中不可以作为质子碱的是A .Cl -B .NH 3C .Fe 3+D .PO 43-14.判断下列盐类水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盐。
基础化学期末试卷A(20091)
基础化学期末试卷A(20091)上海海洋大学试卷姓名:学号:专业班名:一、是非题(在以上表格中,正确的以(+)表示,错误的以(-)表示。
共20分)1.某+3价离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5,则该元素在周期表处于第VIII 族。
2.分子中原子的氧化数可能为分数。
3.EDTA 与所有金属离子都形成1:1的配合物。
4.极性化学键组成的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
5.氧化剂氧化数降低的半反应叫氧化反应。
6.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 4溶液滴定草酸盐,滴定应开始快些,到滴定终点时减速。
7.[Ag(NH 3)2]+和[AgY]3-的配位数分别为2和1。
8.同一周期中,p 区元素比s 区元素原子电负性大。
9.原电池中,反应体系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0.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11.实际用到的电极电势数值都是相对值。
12.氢原子中,不存在3d 轨道。
13.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配制过程中,应使用托盘天平称量高锰酸钾的质量。
14.根据能斯特方程可知,电极电势与氧化数不发生变化的物质浓度无关。
15.在EDTA 配位滴定中,pH 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
16.电极电势数值越负,则氧化型物质氧化性越弱,还原型物质还原性越强。
17.洪特规则是指电子在等价轨道上分布时,总是尽可能以自旋相反的方向分占各轨道。
18.n 级配位反应的总反应稳定常数θf K 与累积稳定常数的关系:??=21ββθf K 。
19.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被用于滴定分析的标准是:条件电极电位差大于0.5伏特。
20.在1s 轨道附近,有可能发现3s 电子出现。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以上表格相应的空格中。
共20分)1.下列电子运动状态可以存在的是:A 、n =2,l =3,m =0,m s =+1/2B 、n =4,l =2,m =0,m s =+1/2C 、n =2,l =2,m =+2,m s =+1/2D 、n =3,l =1,m =+2,m s =+1/2 2.原电池符号中,“|”表示A 、盐桥B 、物质浓度C 、两相界面D 、无任何意义3.下列物质中,不适宜做配位体的是:A 、CN -B 、H 2OC 、S 2-D 、+4NH4.EDTA 分子中配位原子的个数为:A 、2B 、4C 、6D 、85、以C 2O 42-沉淀Ca 2+时,加入过量的C 2O 42-使Ca 2+沉淀更完全,这是利用:A 、配位效应B 、酸效应C 、盐效应D 、同离子效应6.具有sp 3等性杂化轨道类型的分子空间构型是:A 、平面正方型B 、平面三角型C 、正四面体D 、正八面体7.影响配合物类型的因素包括:A 、中心离子的电子构型B 、中心离子的电荷C 、配体种类D 、以上全对8.下列物质的沸点最高的是:A 、H 2OB 、H 2SC 、NH 3D 、PH 39.当两个原子轨道沿着键轴方向以平行或“肩并肩”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称为:A 、σ键B 、π键C 、氢键D 、杂化轨道10.实验测定结果显示,CO 2分子为直线型结构,则C 原子杂化类型为:A 、sp 杂化B 、sp 2 杂化C 、sp 3 杂化D 、sp 4杂化11.下列方法不能提高指定滴定剂的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是:A 、控制溶液pHB 、选用更好的金属指示剂C 、加入掩蔽剂D 、以上全否12.反应3A 2+ + 2B →3A + 2B 3+在标准状态下电池电动势为1.8V ,某浓度时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1.6V ,则此时该反应的lgK θ值为:A 、059.08.13? B 、059.06.13? C 、059.08.16? D 、059.06.16? 13.下列电子构型的原子中,电负性最小的是:A 、2s 22p 3B 、2s 22p 4C 、2s 22p 5D 、2s 22p 6 14.KMnO 4溶液滴定Na 2C 2O 4,达到化学计量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两电对MnO 4-/Mn 2+和CO 2/C 2O 42-的电极电势相等B 、溶液中两电对MnO 4-/Mn 2+和CO 2/C 2O 42-的电极电势不相等C 、溶液中不存在MnO 4-和C 2O 42-离子D 、此时溶液显示KMnO 4颜色15.已知:?θCr 2O 72-/Cr 3+=1.33V ,?θFe 3+/Fe 2+=0.77V ,?θI 2/I - =0.54V ,下列还原型物质还原能力强弱次序正确的是:A 、Cr 3+ > I - > Fe 2+B 、Fe 2+ > Cr 3+ > I -C 、I - > Fe 2+ > Cr 3+D 、Cr 3+ > Fe 2+ > I -16.根据四个量子数,可以推断出各电子层所能容纳电子的最大容量为:A 、n 2B 、2n 2C 、3n 2D 、4n 2 17.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下面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 、沉淀反应宜在适当稀的溶液中进行B 、沉淀反应宜在热溶液中进行C 、沉淀反应宜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沉淀剂D 、沉淀完成后,应马上过滤洗涤,不用陈化18.HF 和H 2O 分子之间存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包括:A 、色散力B 、色散力、诱导力C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D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氢键19.氧化还原滴定中,分别用0.2mol ·L -1的Sn 2+溶液滴定0.1mol ·L -1的Fe 3+溶液和用0.02mol ·L -1的Sn 2+溶液滴定0.01mol ·L -1的Fe 3+溶液,两种情况下,滴定突跃的关系是:A 、相同B 、前者较大C 、后者较大D 、无法判断20.对于配离子正确的说法是:A 、稳定常数越大,则稳定性越高B 、中心金属离子电荷越高,则越易形成更高配位数的配离子C 、配位原子电负性越大,则稳定性越高D 、各级累积稳定常数相乘,即得到总稳定常数三、填空题(每一空格1分,共20分)。
基础化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基础化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实验室里,倾注和使用易燃、易爆物时,附近不得有明火。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是无限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当某弱酸稀释时,其解离度增大,溶液的酸度也增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用Na2C2O4标定KMnO4,需加热到70~80℃,在HCl介质中进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将0.1mol/LHAc稀释为0.05mol/L时,H+浓度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对于同类型的难容电解质,在一定的温度下,Ksp越小。
其溶解能力越小。
A、正确B、错误7.某物质如果含有6.02×1023个粒子,它的物质的量就是1mol。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由于溶液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也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标准物质在分析中主要用于分析仪器的校准和分析方法的评价。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质量百分比浓度是溶液的质量与溶质的质量的百分比。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在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将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就减少到原来的二分之一。
A、正确B、错误13.溶液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但物质的量浓度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实验中,应根据分析任务、分析方法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等选用不同等级的试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定量分析中产生的系统误差是可以校正的误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EDTA滴定某金属离子有一允许的最高酸度(PH值),溶液的PH 再增大就不能准确滴定该金属离子了。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7.在溶解过程中,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一定就是溶液的体积。
《基础化学》期终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基础化学》期终考试试卷适用专业: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能作为缓冲溶液的是( ) A .0.1mol/LHAc 和0.2mol/LNaOH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B .0.1mol/LHAc 和0.1mol/LNaAc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C .0.1mol/LNH 3·H 2O 和0.1mol/LNH 4Cl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D .0.2mol/LNH 3·H 2O 和0.1mol/LHCl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2.下列盐的水溶液显酸性的是( )A .BaCl 2B . NaAcC .FeCl 3D . Na 2CO 3 3.下列有机物中含有芳伯胺氨基的是( ) A .CH 3CH 2NH 2B.C .NH CH 3D .4.向10mL 0.1mol·L -1NaOH 溶液中,先加甲基橙指示剂1d ,再缓慢逐滴加入过量的0.1mol·L -1HCl 溶液,边加边振荡,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 A .无→黄→红 B .无→橙→红 C .黄→红 D .无→黄→橙→红 5.配制FeCl 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盐酸,其目的是( ) A .防止Fe 2+被氧化 B. 防止Fe 2+水解 C. 防止Fe 3+被氧化 D. 防止Fe 3+水解6.向稀苯酚水溶液中滴加少许饱和溴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有黄色晶体 B .有白色浑浊 C .呈现紫色 D .有气体H 2NCOOCH 2CH 2N(C 2H 5)2HClH 2NCOOCH 2CH 2NH(C 2H 5)2+CH 2NH 27.氢化可的松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影响糖代谢和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其结构式如右图,其中所含的碳原子数是( )A .19B .20C .21D .228.《中国药典》中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注射液含量时,常加丙酮作掩蔽剂,以消除加在维生素C 中的抗氧剂NaHSO 3的干扰,其原理是利用丙酮与NaHSO 3发生了( )A .加成反应B .取代反应C .消去反应D .酯化反应 9.斐林试剂的主要成分是( )A .[Ag(NH 3)2]OHB .Cu(OH)2C .CuSO 4D .AgNO 3 10.下列物质不具有酸性的是( )A .乙醇B .苯酚C .乙酸D .苯胺 11.某同学用天平称了5.3g 无水碳酸钠,然后加水配成了250mL 溶液(M (Na2CO3)=106g/mol),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2 mol/L B .0.4 mol/L C .0.02mol/L D .0.04mol/L 12.配制医用消毒酒精溶液500mL ,需95%酒精约( ) A .105mL B .395mL C .210mL D .290mL 13.配0.1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 (M (NaOH)=40g/mol ),需用固体氢氧化钠( )A .1gB .2gC .4gD .10g 14.下列物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的紫红色褪去的是 ( ) A .甲酸 B .乙酸 C .草酸 D .乙烯 15.配制碘水或碘酒时常加适量碘化钾,其目的是( ) A .防止水解 B .防止氧化 C .增加碘在其中的溶解度 D . 防止还原 16.下列化合物中既能水解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A .淀粉B .蔗糖C .麦芽糖D .葡萄糖二、判断题(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 对的打“√”,错的打“ⅹ”,每小题1分,共15分)HOOC OHCH 2OHO1.重铬酸钾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发挥其氧化作用,其还原产物为绿色的Cr 3+。
上海海洋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试卷A
上海海洋大学试卷1、 3,3-二甲基-1-丁醇2、 3-甲基苯酚3、 环戊氧基苯4、 α-溴代丙醛5、 1-苯基-1-丁酮6、 (CH 3)2C=CHCHO7、8、 (CH 3)2CHCH 2COOHOH9、 10、COClN CH 3CH 2CH 3 二、单选题(10%)1.下列化合物亲核加成反应活性最高的是( )。
A 、FCH 2CHOB 、BrCH 2CHOC 、CH 3CH 2CHOD 、ClCH 2CHO2.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3、下列化合物醇解反应活性最高的是()A、乙酸乙酯B、乙酸酐C、乙酰胺D、乙酰氯4、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COOH COOHNO2COOHClCOOH3A B C D5、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6、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A CH3COOHB Cl3CCOOHC Br3CCOOHD F3CCOOH7、下列化合物碱性最强的是()8、下列化合物与Na反应的活性最强的是()A 、正丙醇B、异丙醇C、叔丁醇D、甲醇9、下列化合物碱性最强的是()A、氨B、丁胺C、丁酰胺D、N-甲基丁胺10、下列化合物与对甲苯磺酰氯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是()。
A、丙胺B、甲乙胺C、三甲胺D、乙酰胺三、多选题(10%)1、用化学方法区分苯酚和环己醇,可采用的试剂有()A、三氯化铁B、溴水C、卢卡斯试剂D、金属钠2、下列化合物中能和饱和亚硫酸氢钠反应的是()A 、1-苯基-1-丁酮B 、环戊酮C、丙醛D、二苯酮3、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A、CH3CH2COCH3B、CH3CH2 CH(CH3)CHOC、CH3CH2OHD、C6H5CHO4、下列化合物能与HCN进行加成的是( )ACH3CH2CHOBC6H5CH(OH)CH3CC6H5COCH3D3-戊酮EC6H5CHO5、下列化合物能和乙酰乙酸乙酯发生特征反应的是()A金属钠B苯肼C银氨溶液D饱和溴水四、用简单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10%)11、A:苯酚B:乙醚C:正丁醇2、A:CH3CH2CH2OH B:CH3CH2CHO C:CH3COCH3五、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20%)1、OCH3IH2、O2CH3CH2+3、CH3COOH CH3CH2OH24+4、KMnO4245、NH+COClCH36、7、8、浓9、10、六、简答题(10%)CH3CH2OH+PBr3CH O+NO2NO2NH NH2CH3O CH O+H CH O NaOHCH3COCH2COOCH2CH3NH221、乙醚蒸馏之前,一定要检查什么物质?怎样检查该物质?怎样除去该物质?2、为什么碳原子数相同的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的沸点随羟基数目增加而升高?七、推断题(20%)1、化合物A、B、C的分子式为C5H12O,三者都可与金属钠作用放出氢气,在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后,催化加氢均得到2-甲基丁烷。
基础化学测试题+答案
基础化学测试题+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纯水中加入酸后,水的离子积会大于10-14。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乙醇之所以可以与水混溶,是因为乙醇能与水形成氢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利用酸碱滴定法,可以测定一般酸、碱以及能与酸、碱反应的大多数物质的含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EDTA是一个多基配位体,所以能和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环状配合物。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变色范围必须全部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酸碱指示剂才可用来指示滴定终点。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用化学纯的试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标定好的EDTA标准溶液最好储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以保持溶液长期稳定。
A、正确正确答案:A8.炔烃分子中因含有碳碳三键,所以化学性质更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易燃液体废液不得倒入下水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比相应的烷烃少,因为烯烃的结构比较简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sp越小,则其溶解度也越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缓冲溶液是由某一种弱酸或弱碱与其共轭酸碱对组成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强酸的共轭碱一定很弱。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在酸碱滴定中,当滴定终点在较窄的pH范围时可采用混合指示剂。
B、错误正确答案:A16.“氧的物质的量是1mol”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由于K2Cr207容易提纯,干燥后可作为基准物自接配制标准液,不必标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乙烷、乙烯和乙炔分别通入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中,能使其褪色的一定是乙烯。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9.碳碳双键是烯烃的官能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0.强酸滴定弱碱达到化学计量点时pH>7。
基础化学试题库与答案
基础化学试题库与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游离金属指示剂本身的颜色一定要和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颜色有差别。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溶解度在1~10g之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当某弱酸稀释时,其解离度增大,溶液的酸度也增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配制硫酸、盐酸和硝酸溶液时都应将酸注入水中。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反应物的浓度、酸度、温度和催化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在实验室里,倾注和使用易燃、易爆物时,附近不得有明火。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分析天平的稳定性越好,灵敏度越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大小只与缓冲比有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EDTA标准溶液采用间接法配制,原因是EDTA溶液不稳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凡是优级纯的物质都可用于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由于K2Cr2O7容易提纯,干燥后可作为基准物直接配制标准溶液,不必标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由于K2Cr207容易提纯,干燥后可作为基准物自接配制标准液,不必标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酸碱指示剂的变色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无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炔烃的熔点、沸点比相应的烯烃高,密度稍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所有的烷烃分子都可以用普通命名法命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对于同类型的难容电解质,在一定的温度下,Ksp越小。
其溶解能力越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从分析天平称量所得的数据,应保留小数点后四位有效字。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凡是基准物质,使用之前都需进行干燥(恒重)处理。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9.生理盐水的浓度为0.9%,是指每100mL溶液中含0.9g的氯化钠。
《基础化学》试卷及答案(一)
基础化学试卷及答案(一)一、填空题(3分/空,共10空,30分)1及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科学。
23、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系统的性质按是否有加和性分为容量性质和强度性质两类。
5、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转变成生成物的速率。
6、滴定分析中能发生颜色改变而指示终点的试剂称为指示剂。
7、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包括分子、正离子、负离子)都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物质(包括分子、正离子、负离子)都是碱。
8、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生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9、有机化合物最基本的共同结构特征是原子之间都以共价键结合。
10、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三大类。
二、单项选择题(3分/题,共10题,30分)1、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热忽略不计。
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C)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2、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PH等于( C )。
A 、 10~12B 、 7~9 C、8~10 D、5~103、当被称量物高于室温时,应( C )A、立即称量B、讯速称量C、冷至室温称量D、冷至35℃称量4、碳原数低于12的饱和一元醇常温下是( A )A、无色液体B、腊状固体C、黏稠状液体D、无色气体5、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C )A、配合物由正、负离子组成B、配合物由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而成C、配合物由内界与外界组成D、配合物中的配位体是含有未成键的离子6、下列关于螯合物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有两个以上配位原子的配体均生成螯合物B、螯合物和具有相同配位原子的非螯合物稳定性相差不大C、螯合物的稳定性与环境的大小有关,现环境的多少无关D、起螯合作用的配体多为多齿配体,称为螯合济。
基础化学考试题+答案
基础化学考试题+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任何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配位滴定指示剂称为金属指示剂,它本身是一种金属离子。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生理盐水的浓度为0.9%,是指每100mL溶液中含0.9g的氯化钠。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乙烷、乙烯和乙炔分别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的一定是乙烯。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则测定结果偏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乙酸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变色范围必须全部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酸碱指示剂才可用来指示滴定终点。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提高反应溶液的温度能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因此在酸性溶液中用KMnO4滴定时,必须加热至沸腾才能保证正常滴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滴定突跃范围的宽窄,与酸碱的浓度无关,只与酸碱的性质有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烯烃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原因是双键比单键牢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烯烃很容易被氧化,冷的稀高锰酸钾碱性溶液就能把烯烃氧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缓冲溶液中,其他条件相同时,缓冲对的pKa越接近缓冲溶液的pH时,该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就一定越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配合滴定中,一般情况下,对主反应影响最大的是EDTA的浓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乙酸乙酯是易挥发,并有水果香味的液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同一溶液,其组成的表示方法不同,所含溶质的质量也不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但物质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7.有效数字当中不包括最后一位可疑数字。
上海海洋大学 基础化学试卷
第1页,共5页上海海洋大学试卷一、是非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正确的写“+”,错误的写“-”,并将答案填于上表中。
)1. p 轨道的角度分布为“8”形,这表明电子是沿“8”形轨道运动的。
2. 主量子数n 为4时,有4s ,4p ,4d ,4f 四条轨道。
3. 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就是该配合物中配位体的个数 。
4. 螯合物比一般配合物更稳定,是因为形成的配位键更多。
5. [Cr(H 2O)4Br 2]Br·2H 2O 的命名为二水合溴化二溴四水合铬(Ⅲ)。
6. H 的氧化数一般为+1,例如在NaH 和H 2O 分子中。
7. 酸效应曲线(林邦曲线)所表示的是各个金属离子能够被EDTA 准确滴定的最高pH 值。
8. 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9.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是弱的氧化剂与弱的还原剂作用,生成强的氧化剂与强的还原剂 。
10. αM(L)=1表示M 与L 没有副反应。
11. 碘量法中,误差的两个主要来源是:标定Na 2S 2O 3溶液产生的误差和单质I 2的挥发。
12.E θ、ϕθ、K θ为参与反应的物质均处于标准状态时所测得的量。
13.铬黑T 指示剂在pH=7~11范围使用,其目的是为减少干扰离子的影响。
14.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之一是1g K 'MY -1g K 'MIn >2。
15.θ/Cu Cu2+ϕ 的值随溶液中Cu 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
16. 查得ϕθ(A +/A)>ϕθ(B +/B),则可以判定在标准状态下B ++A B +A +是自发的。
17. 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为:''112212sp n n n n φφφ+=+18. 当pH>12时,EDTA 的Y 4-的分布系数几乎等于1,酸效应系数几乎等于零。
19. CuI+SCN -=CuSCN+I -的竞争平衡常数K j θ=K SP θ(CuI)/ K SP θ(CuSCN )20. 在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Ag +/Ag ,AgCl/Ag ,AgBr/Ag ,AgI/Ag ,φθ值最大的是Ag +/Ag 。
基础化学试题大全及答案
基础化学试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A. 钠B. 镁C. 铝D. 钾答案:B2. 哪个化学方程式正确表示了水的电解过程?A. 2H2O → 2H2 + O2B. 2H2O → H2 + O2C. H2O → H2 + O2D. H2O → 2H2 + O2答案:B3. 哪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2SO4?A. 硫酸B. 盐酸C. 硝酸D. 磷酸答案:A4. 以下哪种元素属于卤素?A. 氧B. 硫C. 氯D. 钾5. 哪个是正确的酸碱中和反应方程式?A. HCl + NaOH → NaCl + H2OB. HCl + KOH → KCl + H2OC. H2SO4 + NaOH → Na2SO4 + H2OD. HCl + KOH → KCl + H2O2答案:A6. 哪种金属的密度大于水?A. 铝B. 铁C. 铜D. 铅答案:D7. 哪种气体在室温下是液态?A. 氧气B. 氮气C. 氦气D. 氯气答案:D8. 哪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中只有一个电子层?A. 氢B. 氦C. 锂D. 铍答案:B9. 哪种化合物是强酸?B. 碳酸C. 硫酸D. 磷酸答案:C10. 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A. 氧B. 氟C. 氖D. 钠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6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碳2. 化学式为CO2的化合物是______。
答案:二氧化碳3.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______。
答案:NaOH4. 元素周期表中,属于碱金属族的元素是第______族。
答案:一5. 元素周期表中,属于稀有气体的元素是第______族。
答案:十八6. 化学式为HCl的化合物是______。
答案:盐酸7.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氯8. 元素周期表中,属于过渡金属的元素是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族。
基础化学试卷及答案一.doc
试卷及答案(一)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已知2A+2B=C,当A的浓度增大一倍,其反应速度为原来的2倍,当B的浓度增人一•倍,其反应速度为原来的4倍,总反应级数为( )A. 1B. 2C. 3D. 0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催化剂不参与反应。
B.催化剂不能影响产物和反应物的和对能量。
C.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始态和终态。
D.催化剂同等程度地加快正逆反应的速度。
3.下列反应中,△「H0与产物的厶田』相同的是( )A. 2H2(g)+O2(g)->2H2O(l)B. NO(g)+l/2O2(g) ->NO2(g)C. C(金刚石)—C(石墨)D. H2(g)+l/2O2(g) ->H2O(g)4.下列各组元素按电负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 Cl>S>AsB. O>C1>FC. As>P>HD. F>N>O5.按原子半径由人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Mg B SiB. Mg Si BC. Si Mg BD. B Si Mg6.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呈平衡状态,3H2+N2=2NH3——Ki,3 12出+㊁N2=NH3 ---------心,则匕与K2的关系为( )A. K]=K2B. KF=K2C. K22=K!D.无法确定7.对于浓差电池M|M n7d) II M n(c2)|M,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E(V0, E=0B. E0=O, E#)C. E0=O, E=0D. E0/O, E#)8.已知(p0 (Pb2+/Pb)=-0.126v, Ksp0(PbCl2)= 1.7x1 O'5,贝lJ(p0(PbCl2/Pb)=( )A. -0.267vB. -0.409vC. 0.286 vD. 0.0159.将反应KMnO4+HCl-KC14-MnCl24-C12+H2O配平厉,方程式中HC1的系数是( )A. 8B. 16C. 18D. 3210.已知相同浓度的盐NaA, NaB, NaC, NaD的水溶液pH依次增人,则相同浓度的下列稀酸中离解度最大的是( )A. HAB. HBC. HCD. HD11、混合溶液中KC1, KBr和K2CrO4浓度均为0.010 mol dm'3,向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 din'3的AgNCh溶液时,最先和最厉沉淀的是( )[K sp0 (AgCl)=1.8xlO-10, K sp°(AgBr)=5.OxlO"13, K sp0(Ag2CrO4)]=2.OxlO_12]A. AgCl, AgBrB.AgBr, Ag2CrO4C. Ag2CrO4, AgClD.同时沉淀12、0.4 mol dm 3 HAc溶液中H*浓度是0」mol dm ' HAc溶液中H*浓度的( )A. 1倍B. 2倍C. 3倍D. 4倍13、ffi[Co(C2O4)2(cn)]中,中心离子Co”的配位数为()(A) 3 (B)4 (C)5 (D)614、在各种不同的原子中3d和4s电子的能量相比时()(A) 3d —处大于4.9 (B) 45 一定大于3d(C) 3d与4s儿乎相等(D)不同原子中情况可能不同15、已知某元素+1价离子的电子分布式为lS22S22p63S23p63d10,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 区B、d 区C、ds 区D、f 区二、填空题(共30分)1.在K2MnO4中,镭的氧化值为 ____ ;在Na2S2O3,硫的氧化值为_________ 。
基础化学考试题(含答案)
基础化学考试题(含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混合溶液一定是缓冲溶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pH 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配合滴定中,一般情况下,对主反应影响最大的是EDTA的酸效应,所以通常仅考虑酸效应的影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两电对的电位值差值越大,平衡常数值越大,反应越完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同一溶液,其组成无论用何种方法表示,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为无色,而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苯酚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使指示剂变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实验室中常用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水应呈现无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相同外界条件下,某溶液沸腾时产生的蒸汽压与纯溶剂沸腾时产生的蒸汽压相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在高温高压下,使烷烃分子发生裂解生成小分子的过程称为裂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稀释定律表示溶液在稀释后溶液中的溶质量保持不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易燃液体废液不得倒入下水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影响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反应产物的浓度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对于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可以用溶度积比较其溶解度的大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所谓终点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终点判断失误或操作不熟练而引起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配合滴定中,一般情况下,对主反应影响最大的是EDTA的浓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7.某物质的质量如果是1千克,它的物质的量就是1mol。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8.在酸碱滴定中,当滴定终点在较窄的pH范围时可采用混合指示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9.乙烷、乙烯和乙炔分别通入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中,能使其褪色的一定是乙烯。
基础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基础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A. 6B. 8C. 16D. 18答案:C2.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钙D. 氯化钠答案:B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A. 元素种类不变B.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 原子种类不变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4. 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A. +1B. -1C. +2D. -2答案:A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能够中和盐酸的是: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硫酸D. 氯化钠答案:A6.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够:A. 与酸反应生成氢气B. 与碱反应生成氢气C. 与盐反应生成氢气D. 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答案:A7.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具有氧化性的是: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氯化钠答案:A8.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条件中能够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增加催化剂D. 降低温度答案:A9. 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A. 泡利不相容原理B. 洪特规则C. 能量最低原理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10. 根据化学键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氯化钠C. 甲烷D. 氮气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______,其中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答案:1s²2s²2p²,42.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酸和碱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
答案:盐,水3.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时,化学平衡会向______方向移动。
答案:正反应4.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氧化剂在反应中被______,还原剂在反应中被______。
答案:还原,氧化5. 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______、______和______。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大一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大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A. 6B. 8C. 16D. 182. 以下哪个不是化学元素的符号?A. FeB. AuC. CuD. Ca3.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A. gB. kgC. g/molD. mol/g4.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哪个原则?A. 泡利不相容原理B. 能量最低原理C. 洪特规则D. 所有以上5. 以下哪个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氢氧化钠D. 氢氧化钾6.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以下哪个是酸?A. 硫酸钠B. 氯化钠C. 碳酸氢钠D. 氢氧化钠7. 化学键中,离子键通常存在于:A. 金属与非金属之间B. 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C. 金属与金属之间D. 非金属与金属之间8.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发生什么变化?A. 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B. 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C. 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D. 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氧化9. 以下哪个是化学平衡的表达式?A. K = [A][B]/[C][D]B. K = [A]/[B]C. K = [C][D]/[A][B]D. K = [A] + [B] - [C] - [D]10.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会如何移动?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不移动D. 无法确定答案:1. B2. D3. C4. D5. A6. C7. A8. B9. C10. 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大规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2. 摩尔浓度(Molarity)的定义是:______。
答案: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3. 化学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K = [C][D]/[A][B],其中[A]、[B]、[C]、[D]分别代表______。
基础化学测试题及答案
基础化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中元素的最小单位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质子答案:B2.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碱?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A3.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的元素是:A. 锂B. 钠C. 氧D. 氦答案:B4. 根据化学式H2O,水分子由以下哪些元素组成?A. 氢和氧B. 氢和氮C. 氧和氮D. 氢和碳答案:A5. 以下哪种气体是温室气体?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氩气答案:C6. 一个碳原子的原子序数是:A. 6B. 12C. 16D. 18答案:B7.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盐?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答案:C8.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反应中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是:A. 1:1B. 2:1C. 1:2D. 4:1答案:B9. 以下哪种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碳C. 氧D. 氢答案:A10. 以下哪种物质是酸?A. 醋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中的“四大反应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2.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
答案:碱金属3. 原子由原子核和_______组成。
答案:电子云4. 化学中,_______是表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式子。
答案:化学式5.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生成_______和水。
答案:盐6.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
答案:卤素7. 化学方程式中,_______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答案:系数8.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_层电子决定。
答案:最外9.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
上海海洋大学 基础化学试卷
上海海洋大学基础化学试卷第1页,共5页上海海洋大学试卷一、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正确的写“+”,错误的写“-”,并将答案填于上表中。
)1. p 轨道的角度分布为“8”形,这表明电子是沿“8”形轨道运动的。
2. 主量子数n 为4时,有4s ,4p ,4d ,4f 四条轨道。
3. 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就是该配合物中配位体的个数。
4. 螯合物比一般配合物更稳定,是因为形成的配位键更多。
5. [Cr(H 2O)4Br 2]Br·2H 2O 的命名为二水合溴化二溴四水合铬(Ⅲ)。
6. H 的氧化数一般为+1,例如在NaH 和H 2O 分子中。
7. 酸效应曲线(林邦曲线)所表示的是各个金属离子能够被EDTA 准确滴定的最高pH 值。
8. 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9.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是弱的氧化剂与弱的还原剂作用,生成强的氧化剂与强的还原剂。
10. αM(L)=1表示M 与L 没有副反应。
11. 碘量法中,误差的两个主要来源是:标定Na 2S 2O 3溶液产生的误差和单质I 2的挥发。
12.E θ、?θ、K θ为参与反应的物质均处于标准状态时所测得的量。
13.铬黑T 指示剂在pH=7~11范围使用,其目的是为减少干扰离子的影响。
14.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之一是1g K 'MY -1g K 'MIn >2。
15.θ/Cu Cu2+? 的值随溶液中Cu 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16. 查得?θ(A +/A)>?θ(B +/B),则可以判定在标准状态下B ++A B +A +是自发的。
17. 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为:''112212sp n n n n φφφ+=+18. 当pH>12时,EDTA 的Y 4-的分布系数几乎等于1,酸效应系数几乎等于零。
19. CuI+SCN -=CuSCN+I -的竞争平衡常数K j θ=K SP θ(CuI)/ K SP θ(CuSCN )20. 在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Ag +/Ag ,AgCl/Ag ,AgBr/Ag ,AgI/Ag ,φθ值最大的是Ag +/Ag 。
基础化学(单选题)试题库+答案
基础化学(单选题)试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构成原子的微粒是()A、质子和电子B、原子核和原子C、原子核和电子D、原子核和中子正确答案:C2、中性溶液严格地讲是指()。
A、pH=7.0的溶液B、pH+pOH=14.0的溶液C、[H+]=[OH-]的溶液D、pOH=7.0的溶液正确答案:C3、一般分析实验和科学研究中适用()A、分析纯试剂B、实验试剂C、化学纯试剂试剂D、优级纯试剂正确答案:A4、0.1mol/L的下列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H3BO3(Ka=5.8×10-10)B、NH3·H2O(Kb=1.8×10-5)C、苯酚(Ka=1.1×10-10)D、HAc(Ka=1.8×10-5)正确答案:D5、H2PO4–的共轭碱是()。
A、PO43–B、HPO42–C、H3PO4D、OH–正确答案:B6、能准确量取溶液体积的是()。
A、锥形瓶B、量筒C、移液管D、烧杯正确答案:C7、影响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是()A、产物浓度B、温度C、催化剂D、反应物浓度正确答案:B8、下列有机溶剂中,具有最大火灾危险的是()A、乙醚B、四氯化碳C、乙醇D、乙酸正确答案:A9、下列测定中,需要加热的有()。
A、KMnO4溶液滴定H2O2B、KMnO4溶液滴定H2C2O4C、银量法测定水中氯D、碘量法测定CuSO4正确答案:B10、由于易被氧化,在实验室不宜长期保存的溶液是()。
A、NaOH溶液B、石灰水C、Na2SO4溶液D、氢硫酸正确答案:D11、用纯水将下列溶液稀释10倍时,其中pH变化最小的是()A、NH3·H2O溶液(1.0mol/L)B、HAc溶液(1.0mol/L)C、HCl溶液(1.0mol/L)D、HAc(1.0mol/L)+NaAc(1.0mol/L)正确答案:D12、称为巯基的是()A、—SHB、—CNC、—OHD、—NH2正确答案:A13、若使HAc的解离度和溶液pH均减小,可向HAc溶液中加入()A、NaOHB、HClC、H2OD、NaAc正确答案:B14、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B、化合物中没有了盐的概念C、酸愈强,其共轭碱也愈强D、酸失去质子后就成为碱正确答案:C15、以下各组物质具有缓冲作用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海洋大学试卷一、是非题(在以上表格中,正确的以(+)表示,错误的以(-)表示。
共20分) 1.某+3价离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5,则该元素在周期表处于第VIII 族。
2.分子中原子的氧化数可能为分数。
3.EDTA 与所有金属离子都形成1:1的配合物。
4.极性化学键组成的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
5.氧化剂氧化数降低的半反应叫氧化反应。
6.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 4溶液滴定草酸盐,滴定应开始快些,到滴定终点时减速。
7.[Ag(NH 3)2]+和[AgY]3-的配位数分别为2和1。
8.同一周期中,p 区元素比s 区元素原子电负性大。
9.原电池中,反应体系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0.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11.实际用到的电极电势数值都是相对值。
12.氢原子中,不存在3d 轨道。
13.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配制过程中,应使用托盘天平称量高锰酸钾的质量。
14.根据能斯特方程可知,电极电势与氧化数不发生变化的物质浓度无关。
15.在EDTA 配位滴定中,pH 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
16.电极电势数值越负,则氧化型物质氧化性越弱,还原型物质还原性越强。
17.洪特规则是指电子在等价轨道上分布时,总是尽可能以自旋相反的方向分占各轨道。
18.n 级配位反应的总反应稳定常数θf K 与累积稳定常数的关系: ⋅⋅=21ββθf K 。
19.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被用于滴定分析的标准是:条件电极电位差大于0.5伏特。
20.在1s 轨道附近,有可能发现3s 电子出现。
二、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填入以上表格相应的空格中。
共20分)1.下列电子运动状态可以存在的是:A 、n =2,l =3,m =0,m s =+1/2B 、 n =4,l =2,m =0,m s =+1/2C 、n =2,l =2,m =+2,m s =+1/2D 、n =3,l =1,m =+2,m s =+1/2 2.原电池符号中,“|”表示 A 、盐桥 B 、 物质浓度 C 、两相界面 D 、无任何意义 3.下列物质中,不适宜做配位体的是:A 、CN -B 、H 2OC 、S 2-D 、+4NH4.EDTA 分子中配位原子的个数为:A 、2B 、4C 、6D 、85、以C 2O 42-沉淀Ca 2+时,加入过量的C 2O 42-使Ca 2+沉淀更完全,这是利用:A 、配位效应B 、酸效应C 、盐效应D 、同离子效应 6.具有sp 3等性杂化轨道类型的分子空间构型是: A 、平面正方型 B 、平面三角型 C 、正四面体 D 、正八面体 7.影响配合物类型的因素包括:A 、中心离子的电子构型B 、中心离子的电荷C 、配体种类D 、以上全对 8.下列物质的沸点最高的是:A 、H 2OB 、H 2SC 、NH 3D 、PH 39.当两个原子轨道沿着键轴方向以平行或“肩并肩”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称为: A 、σ键 B 、π键 C 、氢键 D 、杂化轨道 10.实验测定结果显示,CO 2分子为直线型结构,则C 原子杂化类型为:A 、sp 杂化B 、 sp 2 杂化C 、 sp 3 杂化D 、 sp 4杂化 11.下列方法不能提高指定滴定剂的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是:A 、控制溶液pHB 、选用更好的金属指示剂C 、加入掩蔽剂D 、以上全否 12.反应3A 2+ + 2B → 3A + 2B 3+在标准状态下电池电动势为1.8V ,某浓度时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1.6V ,则此时该反应的lgK θ值为: A 、059.08.13⨯ B 、059.06.13⨯ C 、059.08.16⨯ D 、059.06.16⨯ 13.下列电子构型的原子中,电负性最小的是:A 、2s 22p 3B 、2s 22p 4C 、2s 22p 5D 、2s 22p 6 14.KMnO 4溶液滴定Na 2C 2O 4,达到化学计量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两电对MnO 4-/Mn 2+和CO 2/C 2O 42-的电极电势相等B 、溶液中两电对MnO 4-/Mn 2+和CO 2/C 2O 42-的电极电势不相等C 、溶液中不存在MnO 4-和C 2O 42-离子 D 、此时溶液显示KMnO 4颜色15.已知:ϕθCr 2O 72-/Cr 3+ =1.33V ,ϕθFe 3+/Fe 2+ =0.77V ,ϕθI 2/I - =0.54V ,下列还原型物质还原能力强弱次序正确的是:A 、 Cr 3+ > I - > Fe 2+B 、 Fe 2+ > Cr 3+ > I -C 、 I - > Fe 2+ > Cr 3+D 、 Cr 3+ > Fe 2+ > I -16.根据四个量子数,可以推断出各电子层所能容纳电子的最大容量为:A 、 n 2B 、 2n 2C 、 3n 2D 、 4n 2 17.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下面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 、沉淀反应宜在适当稀的溶液中进行B 、沉淀反应宜在热溶液中进行C 、沉淀反应宜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沉淀剂D 、沉淀完成后,应马上过滤洗涤,不用陈化18.HF 和H 2O 分子之间存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包括:A 、色散力B 、色散力、诱导力C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D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氢键19.氧化还原滴定中,分别用0.2mol ·L -1的Sn 2+溶液滴定0.1mol ·L -1的Fe 3+溶液和用0.02mol ·L -1的Sn 2+溶液滴定0.01mol ·L -1的Fe 3+溶液,两种情况下,滴定突跃的关系是:A 、相同B 、前者较大C 、后者较大D 、无法判断 20.对于配离子正确的说法是:A 、稳定常数越大,则稳定性越高B 、中心金属离子电荷越高,则越易形成更高配位数的配离子C 、配位原子电负性越大,则稳定性越高D 、各级累积稳定常数相乘,即得到总稳定常数三、填空题(每一空格1分,共20分)。
1、已知反应为2Fe 3+ + Cu=== 2Fe 2+ + Cu 2+(标准态,温度为298.15K ),则其电池符号为:四 计算题(共40分) 1.(10分):298K 时,测得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为0.019V ,已知:饱和甘汞电极的HgClHg /θ22ϕ=0.241V ,/Ag Ag θ+ϕ=0.799V 。
(-) Ag ∣AgCl (s),Cl -(1mol ·L -1) ‖KCl (饱和)∣Hg 2Cl 2 (s)∣Hg (+)(1)写出原电池各电极的电极反应。
(2)计算电池负极电极电势。
(3)计算AgCl 的溶度积常数。
2、(15分):(1)(5分):准确称取优级纯EDTA 1.234g,完全溶解后,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稀释到刻度,摇匀。
计算该EDTA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mol·L-1)。
(2)(10分):取100.0mL水样,在pH=10的缓冲溶液中,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上述EDTA标准溶液滴定水样,用去45.67mL。
另取100.0mL水样,在pH=12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34.56mL。
分别计算水样中Ca2+和Mg2+的含量(mg·L-1)3、(15分):(1)(7分):有约0.02mol·L-1KMnO4,若用Na2C2O4作基准物质标定,则Na2C2O4基准物质应称多少?(希望滴定时耗KMnO4约20-30mL)(2)(8分):上述标准溶液标定后的准确浓度为0.02188mol·L-1,今用KMnO4法测定钙样中Ca2+的含量。
方法如下:称取钙样品2.000克,溶解在HCl溶液中,然后将钙沉淀为Ca C2O4,沉淀经过滤、洗涤、溶解在稀H2SO4中,用上述KMnO4溶液滴定,用去26.88mL。
写出测定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式(四步),并求试样中Ca2+的质量分数。
基础化学期终考试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三、填空题(每一空格1分,共20分)。
1、已知反应为2Fe3+ + Cu=== 2Fe2+ + Cu2+(标准态,温度为298.15K),则其电池符号为:(-)Cu (S)|Cu2+ (1mol.L-1) ‖Fe3+ (1mol.L-1), Fe2+ (1mol.L-1)|Pt(+)其正极Fe3+ /Fe 2+ ,其电极反应为:Fe 3+ + e === Fe 2+ ;负极为: Cu 2+/Cu ,其电极反应为 Cu == Cu 2+ + 2e 。
2、配平方程式: 2 KMnO 4 + 16 HCl === 2 MnCl 2 + 2 KCl + 5 Cl 2 + 8 H 2O3、H 2O 的空间构型为 V 杂化类型为 sp 3不等性 。
4、[Fe (CN )6]3-离子的μ=1.73,则其成单电子数目为 1 ,空间构型为 正八面体 ,磁性为 顺磁性 。
5、水中钙镁离子含量测定中,钙离子含量测定时用的掩蔽方法为 沉淀掩蔽法 。
6、KMnO 4标定中应该把握三个“度”,分别为 温度 、 酸度 、 速度 。
四、计算题(共40分) 1.(10分):298K 时,测得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为0.019V ,已知:饱和甘汞电极的Hg Cl Hg /22ϕ=0.241V ,/Ag Ag θ+ϕ=0.799V 。
(-) Ag ∣AgCl (s),Cl -(1mol ·L -1) ‖KCl (饱和)∣Hg 2Cl 2 (s)∣Hg (+) (1)写出原电池各电极的电池反应。
(2)计算电池负极电极电势。
(3)计算AgCl 的溶度积常数。
解:(1) 正极:-222Cl 2Hg 2e Cl Hg +⇔+- (2分) 负极:-e AgCl Cl Ag +⇔+- (2) 负极电极电势: ϕ-= ϕ+ -E = HgClHg /22ϕ- E=0.241-0.019=0.222(V ) (2分)(3)∵Ag AgCl /ϕ=ϕ-=0.222V = AgAg/+ϑϕ+0.0592lg[Ag +]= 0.799+0.0592lg[Ag +]∴ Ag += 1.79×10-10mol ·L -1 (3分)10101079.11079.11]][[)(---+⨯=⨯⨯==Cl Ag AgCl K sp θ (3分)2.(15分): (1)准确称取优级纯EDTA 1.234g ,完全溶解后,定量转入250mL 容量瓶,稀释到刻度,摇匀。
计算该EDTA 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mol ·L -1)。
(2)取100.00mL 水样,在pH =10的缓冲溶液中,以铬黑T 为指示剂,用上述EDTA标准溶液滴定水样,用去45.67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