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

合集下载

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研究——《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解读

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研究——《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解读

Vol.26No.42016119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研究——《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解读梁为(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广东深圳518000)摘要:智慧校园在教育领域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它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获得飞速发展。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探索。

通过制定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来指导中小学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评价建设并衡量实践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合理性、科学性。

文章结合深圳市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实践,对《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进行了解读,论述了其内容框架及特点,以期为中小学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校园;标准指引【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6)04—0119—07【DOI 】10.3969/j.issn.1009-8097.2016.04.018引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网络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智慧校园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障。

目前,许多地方都在积极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探索。

深圳以国家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为契机,于2013年启动了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并于2014年发文宣布正式在全市122所学校开展试点。

随着试点的深入,各试点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积累了不少的案例和经验。

与此同时,学校在开展实践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问题:一是对于智慧校园这个新生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仍然不足;二是对于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仍然比较困惑;三是学校已经积累的案例和经验仍然需要提炼和升华。

因此,需要从市级层面制定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一方面有助于把全市统筹起来,为学校开展实践活动指明方向、明确目标,并为衡量学校实践成效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把学校的品牌提炼出来,把相关资源集约起来,让其特色更鲜明,树立标杆,培养品牌,进一步促进学校发展。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

深教〔2015〕100号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的通知各区教育局、各新区公共事业局,市教科院、市电教馆,市局直属各学校:我局编制了《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现予以印发。

请各单位结合实际,遵照执行,共同努力推进我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

—1—附件: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深圳市教育局2015年3月23日(联系人:梁为,联系电话:82178661)—2—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深圳市教育局2015年3月—3—目录一、编制背景 (5)二、编制目的 (6)三、适用范围 (6)四、指标体系 (6)(一)指标构成及权重 (6)(二)指标分解描述 (9)1、基础支撑环境(37分) (9)2、数字教育资源(20分) (15)3、应用能力水平(80分) (18)4、可持续发展机制与保障(13分) (24)五、说明 (25)—4—一、编制背景2012年,我市发布了《智慧深圳规划纲要(2011-2020 年)》,在教育方面提出要实施智慧教育工程,打造“智慧校园”。

同年12 月,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任务是开展“采用云计算技术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探索”。

我市要有效完成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要助力智慧深圳建设,要创建深圳教育云,真正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都必须要有抓手。

为此,我市在2013年初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深教〔2013〕128号),决定组织开展首批“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试点。

2014年,“智慧校园”试点工作被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计划和近三年我市承接国家部委和省改革任务。

同年6月,我市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公布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名单的通知》(深教〔2014〕252号),决定在全市122所学校开展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工作。

中小学智慧教育建设方案

中小学智慧教育建设方案

中小学智慧教育建设方案一、前言智慧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受到广泛关注和支持。

中小学智慧教育建设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本文从学校组织、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技术设施等方面,提出了中小学智慧教育建设方案。

二、学校组织1. 智慧教育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智慧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领导带头,主管教育科技或学科负责人担任常务副组长,各年级主任或教研组长担任组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智慧教育规划,协调各部门间的合作,推进智慧教育建设。

2. 教务信息化管理。

学校建立电子教务管理系统,全面覆盖教学、考试、学生管理等方面,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提高教务管理效率。

3. 学生信息管理。

学校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学生进行全程管理,包括入学、选课、学籍、绩效、考勤等,方便教师和家长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跟进学生问题。

4. 信息安全管理。

学校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校数据安全,避免信息泄露、丢失等问题的发生。

三、教学管理1. “智慧课堂”建设。

学校引进智慧教育设备,如智能白板、多媒体教学讲台、投影仪等,及时更新软件,使教师能够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个性化教育管理。

学校做好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对学生的背景、兴趣、能力、成就等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提升学生成绩和竞争力。

3. 学科信息化教学。

学校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将课程大纲、教学资源、网络课件等数字化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教学资源阅览、演示、交流、学习等功能,构建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

四、师资队伍1. 教师培训。

学校开展“智慧教育”相关教师培训,包括硬件设备操作、软件应用、教育资源管理、教学设计等多方面内容,提高教师应对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教学质量。

2. 教师发展。

学校建立教师发展制度,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课堂教学观摩、学科竞赛等活动,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增强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教学能力。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模式探索----期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模式探索----期

王同聚张嘉志【摘要】“智慧校园”是构建智慧教育体系和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与现状,结合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工程的建设,依托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构建基于“智慧校园”的教育生态体系,在学校综合管理、教学教研管理、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探讨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的新模式。

【关键词】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电子书包;智能感知;云计算;物联网【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671-7384(2013)11-0061-04“智慧地球”理念在2008年提出后,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研究最热门的课题。

伴随着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我国也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数字社会的发展战略[1]。

2010年至2020年,广州市将全面实施“智慧广州”战略,重点打造新设施、新应用、新产业、新技术和新生活等“五个新”的智慧城市工程。

而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是构建智慧教育体系和智慧城市的重要环节。

所谓“智慧校园”[1],是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改变教师、学生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以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建设智能化的校园环境、智慧教室、智慧型教学支持系统,利用电子书包(平板电脑)、校园一卡通智能感知系统、校园智能监控系统和智慧校园管理系统,为学校的智能化教学、教研、教育管理等提供支持,实现班班通、教务通、家校通等功能。

探索依托新技术,构建智能化学习、智慧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务的教育生态体系应用新模式,为广州智慧教育体系建设奠定基础,从而推动“智慧广州”战略的实施。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 [3]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为深入推进我区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提升全区教育信息化水平,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部《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国家标准和衡水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等要求,结合我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实际,制定《冀州区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

一、建设目标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是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有机衔接,使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便捷地获取资源和服务。

智慧校园应包括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教学资源、智慧校园管理、智慧校园服务、信息安全体系等基本要求,是教育信息化的更高级形态。

面对信息发展的新时代,我区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要以“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以促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营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智慧教育环境,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

二、建设原则坚持以人为本。

智慧校园建设要以服务为导向,要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信息化环境和资源服务,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育人水平。

坚持应用驱动。

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从学校发展、师生发展、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要通过深化应用释放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促进作用,以应用驱动各项建设工作。

坚持融合创新。

智慧校园建设要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融合创新,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

要强化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服务与支撑,聚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困扰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以创新促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智慧校园建设标准

智慧校园建设标准

智慧校园建设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校园建设已经成为教育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智慧校园建设旨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师生创造更加便利、高效的学习环境。

因此,制定智慧校园建设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智慧校园建设需要具备先进的信息化设施。

学校应当配备高速稳定的网络,为师生提供畅通无阻的网络环境。

同时,校园内应当安装智能化的教学设备,如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等,以提升教学效果。

此外,学校还应当建设智能化的图书馆和实验室,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资源和实验条件。

其次,智慧校园建设需要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学校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个人信息和教学数据的保护,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

同时,学校还应当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防范各类网络攻击和病毒侵扰,维护校园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再次,智慧校园建设需要注重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

学校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借助智能化设备和平台,开展在线教学、远程教育等新型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学校还应当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和学业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评价反馈。

最后,智慧校园建设需要注重与社会的互动和服务。

学校应当建立与社会各界的紧密联系,开展校企合作、社区服务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

同时,学校还应当利用智慧校园建设成果,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智慧校园建设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当充分认识到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性,积极采取行动,全面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

附件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2017年11月1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为切实有效地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工程”,引导我省智慧校园科学发展,研制形成《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广东省中小学组织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

一、内涵与特征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是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智能感知环境和新型的教育教学空间,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充分释放先进技术的优势和人类的智慧,为师生提供以人为本、智能开放的个性化创新服务,促进教学、教研、教育管理和生活服务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

与初期的学校信息化和数字校园相比,智慧校园强调以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智能泛在环境为支撑,以融合创新为核心,形成开放协同的现代化校园生态。

其特征如下图所示:图1 校园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二、建设目标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

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1/ 23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能够感知环境、识别情境、记录行为、联接社群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提高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服务、师生交互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水平。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信息技术得到普遍而深入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管理决策模式、生活服务方式都在智慧型应用的支撑下发生了重大变革与创新,学校整体上实现智慧运行,智慧教育的功效得到充分显现。

形成协同开放的现代化校园生态。

现实校园和教育教学的时空维度得到拓展,教育扩展到家庭、社群和自然社会环境,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终身持续发展,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融通,注重教育的自主性、个体性和适配性,教师和社会共同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资源,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和组织形态。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为切实有效地推动“智慧教育示范工程”,引导我省智慧校园科学发展,研制形成《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广东省中小学组织展开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

一、内涵与特征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是综合使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智能感知环境和新型的教育教学空间,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充分释放先进技术的优势和人类的智慧,为师生提供以人为本、智能开放的个性化创新服务,促动教学、教研、教育管理和生活服务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

与初期的学校信息化和数字校园相比,智慧校园强调以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智能泛在环境为支撑,以融合创新为核心,形成开放协同的现代化校园生态。

其特征如下图所示:图1 校园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二、建设目标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

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能够感知环境、识别情境、记录行为、联接社群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提升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服务、师生交互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水平。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信息技术得到普遍而深入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管理决策模式、生活服务方式都在智慧型应用的支撑下发生了重大变革与创新,学校整体上实现智慧运行,智慧教育的功效得到充分显现。

形成协同开放的现代化校园生态。

现实校园和教育教学的时空维度得到拓展,教育扩展到家庭、社群和自然社会环境,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终身持续发展,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融通,注重教育的自主性、个体性和适配性,教师和社会共同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资源,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和组织形态。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汇总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汇总

附件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2017年11月2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为切实有效地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工程”,引导我省智慧校园科学发展,研制形成《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广东省中小学组织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

一、内涵与特征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是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智能感知环境和新型的教育教学空间,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充分释放先进技术的优势和人类的智慧,为师生提供以人为本、智能开放的个性化创新服务,促进教学、教研、教育管理和生活服务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

与初期的学校信息化和数字校园相比,智慧校园强调以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智能泛在环境为支撑,以融合创新为核心,形成开放协同的现代化校园生态。

其特征如下图所示:1 / 25图1 校园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二、建设目标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

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能够感知环境、识别情境、记录行为、联接社群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提高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服务、师生交互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水平。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信息技术得到普遍而深入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管理决策模式、生活服务方式都在智慧型应用的支撑下发生了重大变革与创新,学校整体上实现智慧运行,智慧教育的功效得到充分显现。

形成协同开放的现代化校园生态。

现实校园和教育教学的时空维度得到拓展,教育扩展到家庭、社群和自然社会环境,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终身持续发展,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融通,注重教育的自主性、个体性和适配性,2 / 25教师和社会共同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资源,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和组织形态。

xxx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以及应用标准

xxx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以及应用标准

xx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引导(试行)20xx年3月1目录一、编制背景....................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编制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合用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指标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指标组成及权重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指标分解描绘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基础支撑环境(37分)........ 错误!未指定书签。

2.数字教育资源(20分)........ 错误!未指定书签。

3.应用能力水平(80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可连续发展体制与保障(13分)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说明错误!未指定书签。

2一、编制背景2012年,我市公布了《智慧深圳规划大纲(2011-2020年)》,在教育方面提出要实行智慧教育工程,打造“智慧校园”。

同年12月,我市被教育部确立为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任务是展开“采纳云计算技术的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研究”。

我市要有效达成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要助力智慧深圳建设,要创立深圳教育云,真切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都一定要有抓手。

为此,我市在2013年初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对于展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深教〔2013〕128号),决定组织展开首批“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试点。

2014年,“智慧校园”试点工作被列入市政府要点工作计划和近三年我市承接国家部委和省改革任务。

同年6月,我市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对于宣布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名单的通知》(深教〔2014〕252号),决定在全市122所学校展开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工作。

为推动我市“智慧校园”试点工作,促使并引领我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依据国家《数字校园3示范校建设参照指标》、《建立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良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体制的实行方案》、《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和《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深圳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设备设备配置标准》等文件,联合我市实质,特拟订《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引导(试行)》。

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方案

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方案

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方案(7月16日印刷稿)广州市财政投资教育信息化项目(2012—2014年)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工程建设方案申报单位: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电教馆)2012年5月目录第1章概述 31.1 项目名称 31.2 项目性质 31.3 项目承担单位及项目负责人31.4 项目方案编制依据 41.5 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和周期61.5.1 项目建设目标 61.5.2 项目规模81.5.3 项目周期81.6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81.7 总投资及经费来源121.8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2第2章现状、必要性和需求分析 132.1 我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132.2 广州智慧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的现状182.3 我市教育信息化的存在问题18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2.5 项目建设需求分析222.6 可行性分析31第3章项目建设和思路与任务323.1 项目建设的主要思路323.2 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333.2.1 “中小学智慧校园”教学支持系统的建设38 3.2.2 “中小学智慧校园”样板校工程的建设 383.2.3 “中小学智慧校园”运行支持环境的建设39 3.2.4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的建设403.2.5 总体目标及分期目标41第4章项目建设的原则和技术路线424.1 项目建设的原则424.2 项目的技术实现方法和路线设计454.3 系统建设遵循的依据和参考规范51第5章项目建设总体框架设计545.1 应用逻辑的体系结构555.2 物理部署的体系结构565.3 技术开发的体系结构57第6章本期项目的计算机和网络平台系统设计606.1 智慧教育的教学支撑系统的建设606.1.1.小学“智慧校园”应用系统设计606.1.2.初中“智慧校园”应用系统设计666.1.3.高中“智慧校园”应用系统设计946.2.“中小学智慧校园”样板校工程的建设1176.3.“中小学智慧校园”支撑智慧教育的网络环境的建设138 6.4.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1416.5.“智慧校园”与广州“数字教育城”业务整合设计141第7章项目本期的投资预算1437.1 投资概算的有关说明1437.2 总投资概算1437.3 项目本期的建设及运行管理1627.4 项目的培训计划156第8章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1578.1 投资风险1578.2 技术风险1578.3 管理风险1588.4 市场风险158附件1 159附件2 184附件3 201附件4 212附件5 221附件6 232第1章概述项目名称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工程项目项目性质全市性教育信息化建设类,广州市智慧教育体系建设配套工程。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小学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小学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小学一、前言智慧校园是指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教学、管理、服务质量的校园。

本文将从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以及校园文化和教育模式三个方面,构建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二、硬件设备建设1.学校宽带网络学校应当先建设全覆盖的光纤网络,满足师生的高速网络上网需求。

并开通广域网,实现远程教学和与其他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

2.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硬件设备,学校应购置投影仪、电子白板、音响设备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3.电子教室学校应建设多个电子教室,提供不同场景的教学环境。

电子教室应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书桌、自动升降席等,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4.智能门禁系统学校应建设智能门禁系统,实行门禁卡进出校园和教学楼,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安全管理。

三、软件系统建设1.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化基础,学校应该引进成熟的教学管理系统,包括学生档案、考勤管理、课堂表现管理等模块,实现数据共享和统一管理。

2.家校互联平台学校应建设家校互联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向家长传递学生的学习情况、班级活动和校园情况等信息,增强家校互动。

3.在线课堂平台在线课堂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学校应引进成熟的在线课堂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统一的教育资源界面和学习体验。

四、校园文化和教育模式1.开发“自主学习”课程学校应该开发具有特色的“自主学习”课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学习过程中的课外活动,并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力。

2.推广“项目学习”教育模式“项目学习”教育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性,学校应该推广这种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3.鼓励教师与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学校应该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包括比如科技创新比赛、运动会等活动,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促进全校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交流。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

深教〔2015〕100号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的通知各区教育局、各新区公共事业局,市教科院、市电教馆,市局直属各学校:我局编制了《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现予以印发。

请各单位结合实际,遵照执行,共同努力推进我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

—1—附件: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深圳市教育局2015年3月23日(联系人:梁为,联系电话:82178661)—2—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深圳市教育局2015年3月—3—目录一、编制背景 (5)二、编制目的 (6)三、适用范围 (6)四、指标体系 (6)(一)指标构成及权重 (6)(二)指标分解描述 (9)1、基础支撑环境(37分) (9)2、数字教育资源(20分) (15)3、应用能力水平(80分) (18)4、可持续发展机制与保障(13分) (24)五、说明 (25)—4—一、编制背景2012年,我市发布了《智慧深圳规划纲要(2011-2020 年)》,在教育方面提出要实施智慧教育工程,打造“智慧校园”。

同年12 月,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任务是开展“采用云计算技术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探索”。

我市要有效完成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要助力智慧深圳建设,要创建深圳教育云,真正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都必须要有抓手。

为此,我市在2013年初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深教〔2013〕128号),决定组织开展首批“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试点。

2014年,“智慧校园”试点工作被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计划和近三年我市承接国家部委和省改革任务。

同年6月,我市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公布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名单的通知》(深教〔2014〕252号),决定在全市122所学校开展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工作。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为切实有效地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工程”,引导我省智慧校园科学发展,研制形成《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广东省中小学组织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

一、内涵与特征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是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智能感知环境和新型的教育教学空间,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充分释放先进技术的优势和人类的智慧,为师生提供以人为本、智能开放的个性化创新服务,促进教学、教研、教育管理和生活服务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

与初期的学校信息化和数字校园相比,智慧校园强调以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智能泛在环境为支撑,以融合创新为核心,形成开放协同的现代化校园生态。

其特征如下图所示:图1 校园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二、建设目标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

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能够感知环境、识别情境、记录行为、联接社群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提高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服务、师生交互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水平。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信息技术得到普遍而深入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管理决策模式、生活服务方式都在智慧型应用的支撑下发生了重大变革与创新,学校整体上实现智慧运行,智慧教育的功效得到充分显现。

形成协同开放的现代化校园生态。

现实校园和教育教学的时空维度得到拓展,教育扩展到家庭、社群和自然社会环境,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终身持续发展,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融通,注重教育的自主性、个体性和适配性,教师和社会共同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资源,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和组织形态。

xxx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标准.doc

xxx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标准.doc

xx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20xx年3月目录一、编制背景 (3)二、编制目的 (4)三、适用范围 (4)四、指标体系 (4)(一)指标构成及权重 (4)(二)指标分解描述 (7)1、基础支撑环境(37分) (7)2、数字教育资源(20分) (13)3、应用能力水平(80分) (16)4、可持续发展机制与保障(13分) (22)五、说明 (23)一、编制背景2012年,我市发布了《智慧深圳规划纲要(2011-2020年)》,在教育方面提出要实施智慧教育工程,打造“智慧校园”。

同年12月,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任务是开展“采用云计算技术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探索”。

我市要有效完成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要助力智慧深圳建设,要创建深圳教育云,真正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都必须要有抓手。

为此,我市在2013年初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深教〔2013〕128号),决定组织开展首批“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试点。

2014年,“智慧校园”试点工作被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计划和近三年我市承接国家部委和省改革任务。

同年6月,我市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公布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名单的通知》(深教〔2014〕252号),决定在全市122所学校开展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工作。

为推进我市“智慧校园”试点工作,促进并引领我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根据国家《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参考指标》、《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和《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深圳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设备设施配置标准》等文件,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

二、编制目的(一)为我市中小学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提供指引;(二)为3年打造100所“智慧校园”示范学校提供评估依据;(三)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和未来学校新形态。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指南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指南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指南(试行)广东省教育厅2018年12月目录1.前言 (1)2.建设目标 (2)3.建设原则 (3)4.建设流程 (4)5.建设内容 (4)5.1空间环境 (4)5.1.1教室 (5)5.1.2课桌椅 (5)5.1.3多媒体讲台 (5)5.1.4智能黑板 (6)5.1.5采光 (6)5.1.6照明 (6)5.1.7温度 (6)5.1.8空气 (7)5.1.9色彩 (7)5.1.10布线 (7)5.2设施设备 (7)5.2.1网络系统 (8)5.2.2多媒体设备 (10)5.2.3教学终端 (12)5.2.4录播系统 (14)5.3应用系统 (16)5.3.1备课系统 (16)5.3.2授课系统 (17)5.3.3即时反馈互动系统 (18)5.3.4在线学习系统 (18)5.3.5教学评价系统 (19)5.4数字化教学资源 (20)5.4.1数字化教材同步资源 (20)5.4.2数字化教学辅助资源 (21)5.4.3数字化图书资源 (22)5.4.4数字化校本特色资源 (22)5.5管理平台 (23)5.5.1设备管理平台 (23)5.5.2应用系统管理平台 (24)5.5.3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25)5.6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 (26)5.6.1考点系统 (26)5.6.2考务管理系统 (27)6.规范性引用文件 (27)1.前言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等文件精神,推进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制定《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智慧教室是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教室(含学科专用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和传统教学的优化和重构。

智慧教室围绕教、学、管、评、研等学校核心业务及其主要环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结合现代优秀教学理论成果,促进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创新,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为切实有效地推动“智慧教育示范工程”,引导我省智慧校园科学发展,研制形成《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广东省中小学组织展开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

一、内涵与特征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是综合使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智能感知环境和新型的教育教学空间,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充分释放先进技术的优势和人类的智慧,为师生提供以人为本、智能开放的个性化创新服务,促动教学、教研、教育管理和生活服务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

与初期的学校信息化和数字校园相比,智慧校园强调以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智能泛在环境为支撑,以融合创新为核心,形成开放协同的现代化校园生态。

其特征如下图所示:图1 校园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二、建设目标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

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能够感知环境、识别情境、记录行为、联接社群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提升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服务、师生交互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水平。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信息技术得到普遍而深入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管理决策模式、生活服务方式都在智慧型应用的支撑下发生了重大变革与创新,学校整体上实现智慧运行,智慧教育的功效得到充分显现。

形成协同开放的现代化校园生态。

现实校园和教育教学的时空维度得到拓展,教育扩展到家庭、社群和自然社会环境,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终身持续发展,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融通,注重教育的自主性、个体性和适配性,教师和社会共同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资源,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和组织形态。

三、建设原则育人为本、深度融合。

智慧校园建设关键在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要遵循教育规律,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充分发挥智慧校园对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实现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和教育教学质量。

创新驱动、整体设计。

要广泛学习吸收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用新的技术、新的思维方式加快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型、创新,重新设计和推动学校的系统变革和内涵发展,形成新模式、新流程、新结构。

要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统筹规划、整体设计,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与终身化现代教育体系提供动力,打造适合信息社会创新人才培养的虚实融合的育人环境,驱动教育创新与变革。

开放共享、特色发展。

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与全省教育信息化中心学校建设、当地智慧城市建设“一盘棋”,依托省“粤教翔云”和区域教育云,实现通用流程和资源服务的高度共享,鼓励学校联盟发展,避免出现“单兵作战”、“信息孤岛”。

要坚持区域统筹、因地制宜、尊重校情,鼓励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强化示范辐射。

要坚持政府主导,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多渠道多途径参与智慧校园的建设与服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

四、建设任务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基础设施、模式创新和学校形态的系统重构,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智慧校园系统框架图其中智慧学习环境是基础,知识共享服务体系是关键,智慧应用是核心,特色创新是标志,师生发展是目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是保障,进而形成开放的现代校园生态。

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任务如下:(一)建设智慧学习环境以感知、识别、联结为主要特征,以“云网端”为核心,形成智慧校园的新技术形态;以智能工具、知识库和社交网络为要素,构建智慧校园的虚拟空间,实现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融合,形成“可感知、可分析、可干预、可自愈”的新型学习环境。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1.建设移动物联的校园网推动校园网络扩容提速,实现网络服务全覆盖,满足教学、管理和生活服务要求。

接入区域教育城域网,有独立或共享的计算水平和存储空间,学校网络出口配置固定教育网IP地址,接入带宽不低于1G,班均接入带宽不低于50M。

以WiFi或4G技术等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推动无线校园建设,无线网络能支持移动学习、移动教学、移动办公等应用。

有条件的学校,利用智能终端建设物联校园,为智慧教育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2.建设智慧教室依托区域教育云和教学资源平台、智能学科辅助工具、在线学习社区以及第三方服务,实现课堂教学云端一体化。

在全面实现每个教室拥有多媒体设备的基础上,给每个教室配备即时反馈系统,为教师配备移动教学智能终端,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逐步为学生配备移动学习终端,面向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全方位学情分析及教学改进服务,解决学情数据采集、智能批改、学情动态诊断与个性化补救等关键问题,形成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及评价体系。

教师数与教师使用移动教学终端比例不低于1:1,即时反馈系统教室配备率达100%,学生拥有移动学习终端的比例逐年增大,全面实现互动教学常态化。

3.建设泛在学习中心以人工交互、三维仿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和模式识别技术等为基础,推动学科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等教学功能场室的升级改造,配备先进的可交互智能设备设施,建成面向智能制造、生命科学、宇宙探索、智慧阅读、艺术创作等创新实验室。

把非正式学习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拓展学校的公共空间,打破固定功能的设计思维,将学校整体作为学习空间实行重新设计,打造成数字化学习社区。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与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实践教育基地等共建学习体验中心,支持学生参与并实行高水平的项目学习、体验学习。

4.构筑智能安防校园建有智能校园安防系统,或通过区域统一上网认证实行上网,能够通过安全网关、上网行为管理系统、上网行为审计系统等工具实现对师生上网行为的管理,对师生的网站访问情况实行控制与审计,实现网络应用的“可管、可控、可用”,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

安防系统实现对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紧急呼叫求助报警、电子巡更、电子监考、学生出入控制、访客管理等统一管理和控制。

有条件和特殊需要的学校,应部署消防报警系统、紧急广播与疏散系统、视频智能识别系统、应急(紧急)定位求助系统和其他特殊类型安防子系统。

(二)构建知识共享服务体系智慧校园需要构建互连互通的知识共享服务体系,搭建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提供体系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创建协作学习社群,为个性化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1.搭建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通过“粤教翔云”和区域教育云,全面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各类信息化平台和资源无缝融入教师、学生、家长个人空间,个人空间集成了教与学、资源应用、交流协作与个性化展示等功能,成为进入各类信息化应用的唯一入口。

教师个人空间融入智慧学习平台,便于教师使用教学资源展开教学活动,利用教与学行为分析系统实施精准教学,使用远程教学系统展开远程互动教学,通过视频直播、远程互动等形式为学生答疑解惑。

学生个人空间融入学生远程学习平台,提供课程选修、在线学习、学习分析、资源推送、协作交流、成果展示等功能,为探索个性化学习、翻转学习、深度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提供支撑。

鼓励家长开通网络空间,即时了解学生的成长,与教师、学校实行即时沟通,并通过家长空间获得更丰富的家庭教育服务。

2.提供体系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采用“共享、购买、自建”策略,实现省、市、县(区)教育资源中心互联互通,通过省、市教育资源云或公共服务平台,获得基础性数字教育资源服务。

学校主要建设校本资源,结合学校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引进或自建一批具有校本特色的在线课程、生成性数字教育资源,逐步形成校本知识库。

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化,内容涵盖学校全学科、全学段,实现所有学科都能为学生提供相对应的课程资源,满足信息化教学常态化的需要和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3.构建协作学习社群依托网络学习空间,结合教与学需要,构建虚实结合的学习社群、教学社群、教研社群等。

各类社群的建设要突破传统学校、班级、小组的物理空间限制,根据师生项目、任务、兴趣等组建社群,形成同伴互促、协同发展的协作教育共同体。

要引入外部专家、专业人员为教师和学生发展提供专业性引领。

(三)展开以模式创新为核心的智慧应用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促动学校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和服务模式,促动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智慧校园的作用与功能要体现在学校的各项业务之中,要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充分体现智慧校园整体效能。

1.展开智慧教学应用基于智慧校园,变革教与学方式,实现个性化教学、探究式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基于用户特征的推荐式学习交流系统,对课程设置、实施、评价实行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和“伴随式”数据收集,使用教与学过程大数据的行为记录、分析和诊断,实现教师教情、学生学情的即时精准反馈,提供教育资源的适配性服务,实现个性化学习。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综合使用学科教学工具、网络空间、创新实验室或泛在学习中心等展开智慧教学,将课堂延展为课前、课中、课后和线上、线下一体化设计的混合式学习,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探究式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可视化学习和知识建构式学习等,有效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方式。

基于支持O2O模式的在线学习系统和智能学习终端展开泛在学习、体验式学习、远程协作学习、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创新型开放学习。

2.展开智慧教研应用基于用户特征的推荐式学习交流系统,使用教与学过程大数据的行为记录、分析和诊断,实现教师教情、学生学情的即时精准反馈,展开反思性教研。

展开教师专业水平诊断、分析,为教师提供差异化、按需的专业培训和指引,实现精准教研。

基于知识管理的教研协作系统,构建基于项目、兴趣的教研协作社群,促动教师群体成长。

3.展开教育治理应用利用区域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或基于智慧校园平台的办公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课程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选课管理系统、学生成长档案系统、教师评价系统、后勤管理系统、智能决策系统等,建立实名制管理网络空间。

各网络空间和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并与省、市、(县)区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及服务互联互通,提供统一的电子身份,支持多平台、多终端统一的用户认证方式,能将各种应用系统无缝集成。

建立或使用基于大数据的学生平安监测系统、基于物联网的校园能耗监管系统、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师生成长分析系统,实时动态分析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状态和水平,实现科学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