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案例及分析
趣味识字教学案例4个
![趣味识字教学案例4个](https://img.taocdn.com/s3/m/4c59e32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c.png)
趣味识字教学案例4个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趣味识字教学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趣味识字教学案例篇1:教材分析《识字四》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的内容。
课文内容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儿歌。
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
教学本课可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彩图,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他们入学时间不长,认知能力有限,识字时的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在具体教学生字词时,可以借助图画,拼音,词语,去拼音,生字,游戏,儿歌等多种内容。
在形式上可以让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方式来复现生字,词语,在不断的认读中让学生巩固新知。
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都是动物的名称,对于这些动物名称学生并不陌生,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
会写“蚂、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看图谈话,引出儿歌1、播放多媒体课件,说说都有什么小动物?他们都在干什么?(夏天里小动物可忙啦!让咱们看看这首儿歌是怎样说的吧!引出儿歌。
)2、出示儿歌,试读,找出昆虫名字及其他生字。
请你仔细读读儿歌,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找出来,划上横线,并大声多读几遍,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
二、学习生字1、带拼音认读生字。
2、去掉拼音识记生字。
3、(1)出示带虫子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字都有虫子旁,与小动物有关)(2)读一读,想想这些字的意思,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一下。
如:蜻——虫、青;蝴——虫、胡(3)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规律认识很多字。
4、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学习带虫子旁的生字。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前后鼻音和翘舌音的字词:蜻蜓、展翅、蚯蚓、蜘蛛。
谈谈自己的识字教学实践(3篇)
![谈谈自己的识字教学实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df4f3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8.png)
第1篇一、引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识字效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识字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二、识字教学实践概述1. 教学目标在识字教学中,我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读音和意义,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 教学内容识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读音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汉字进行教学。
3. 教学方法在识字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等手段,直观展示汉字的形状、结构和意义,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印象。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识字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学习汉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境教学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汉字。
三、识字教学实践案例1. 案例一:基本笔画教学在教学“一”字的基本笔画时,我首先展示“一”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其形状。
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一”字的基本笔画,让学生了解“一”字的构成。
接下来,让学生模仿笔画,进行书写练习。
最后,进行笔画比赛,巩固所学知识。
2. 案例二:结构教学在讲解“山”字的结构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山”字的形状,然后讲解其左右结构。
接着,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带有“山”字结构的汉字,如“出、边”等,加深对结构知识的理解。
最后,让学生用“山”字结构创作一个新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案例三:读音和意义教学在教学“水”字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水”字的形状,然后讲解其读音和意义。
接着,让学生找出生活中与“水”字相关的词语,如“河流、湖泊”等,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最后,让学生用“水”字编写一个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探究 趣味 实效──《识字2》教学案例评析(精选12篇)
![探究 趣味 实效──《识字2》教学案例评析(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25fc2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9.png)
探究趣味实效──《识字2》教学案例评析(精选12篇)探究趣味实效──《识字2》评析篇1【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识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识字2》以12个词语展示了学校生活的多姿多彩。
在设计时,我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力求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通过看图学词,随文识字,多种形式复现生字等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识字,识得轻松,识得扎实,识得有趣,并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培养识字能力。
【学习目标】1、会认“棋、弹”等11个生字,会写“琴、养”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学习流程】一、看图学词师:小朋友,我们己经是小学生了,我们同学之间,课堂内外发生过许多难忘的事,学校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啊!你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呀?(出示:唱京戏,拉二胡,弹钢琴,养金鱼,做航模)你看懂哪一幅图了?谁在干什么?生:我知道第一幅图的小朋友在演京戏。
师:对,你怎么知道他们是在演京戏呀?生:我是从他们穿的衣服,化妆看出来的。
师:你从扮相、服装看出他们是在演京戏,看,他们又演又唱,真好看。
(出示字幕:唱京戏)生:我看懂第二幅图的小朋友在拉二胡。
师:真了不起,你都知道这个乐器是二胡。
(出示字幕:拉二胡)生:我知道第三幅图的小朋友在弹钢琴。
师:是的。
(出示字幕:弹钢琴)生:第四幅图的小朋友在做航模。
师:他是在做真的飞机吗?生:不是。
师:做飞机的模型就叫做航模。
(出示字幕:做航模)生:最后一幅图的小朋友在养金鱼。
师:小朋友真能干,自己养了金鱼,自己在看,多高兴呀!(出示字幕:养金鱼)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把这些活动说这么清楚,我们来读读这些活动吧!生:(读)唱京戏,拉二胡,弹钢琴,养金鱼,做航模。
幼儿园识字教学案例
![幼儿园识字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b171f9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8.png)
幼儿园识字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本次识字教学对象为一所幼儿园的小班学生,班级人数为25人,年龄在3-4岁之间。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对于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次识字教学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幼儿学会认读一些简单的汉字,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读10个汉字,包括“人、口、手、耳、目、心、树、花、鸟、狗”等。
2.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汉字,如在绘画时画出简单的花、树,听到鸟叫声时能识别出“鸟”字等。
3.学生能够通过识字教学,增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感知。
三、教学内容1.识字教学的前导活动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识字教学,教师在课前设计了一些前导活动,包括儿歌、游戏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所学汉字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识字教学的主要内容(1)通过图片识字教师在黑板上放置一些图片,如人、口、手、耳、目、心、树、花、鸟、狗等,并让孩子们逐一观察这些图片。
然后,教师会提问:“这是什么?”孩子们要回答出相应的汉字,如“这是一只鸟,鸟的字是鸟”。
(2)通过游戏识字教师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有5-6人。
教师会在黑板上放置一些图片,让孩子们通过记忆这些图片,然后在一定时间内闭上眼睛,教师会抽出一张图片,孩子们要快速开眼睛,找出被抽出的图片对应的汉字,并在黑板上写出来。
这个环节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加深对汉字的记忆,还能提高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绘画识字教师在黑板上放置一些汉字,并让孩子们将这些汉字绘制出来,并在绘画过程中回忆这些汉字的意义和发音。
这个环节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手部协调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义和形象。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中,教师会通过一些情境模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义和形象。
比如,通过放置一些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和记忆这些图片,然后将图片与汉字进行对应,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学习汉字,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
识字教学案例及分析
![识字教学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575b751711cc7931b71648.png)
识字教学案例及分析只有感兴趣才能真正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尽可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以兴趣促识字,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
可以通过游戏方式,也可以开展各种竞赛,激发学生的好胜性动机,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1.讲故事识字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孩子们善于形象记忆,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生在小学前三年创造性想象能力比后三年强得多。
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字、形、义的关系。
通过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一段段小故事。
如教“亮”时,我一边在黑板上画出一盏灯,一边讲故事:几个小朋友正坐在凳子上开口唱歌。
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记住亮的字形了,学生接着说:liànɡ亮、亮、亮,明亮的亮。
如:教“秋”:秋天里的禾苗很容易着火。
一个小狗,两个口口,谁遇它谁发愁—--哭。
2.猜字谜识字小学生最喜欢猜谜语,猜谜语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活动。
在教学生字时,我经常编一些谜语让学生猜,能激起他们识字的愿望。
如教学“旦”字时,我让学生猜字谜“早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
”学生在愉快之中既学会了新字“旦”,又能牢固记住“旦”的字形。
为了能让识字教学变得活泼有趣,教师还可以将谜语与学生的识、记生字联系起来。
编谜语让学生猜字,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抓住某些汉字的字形特点。
如:一块四方木,有边又有角。
──楞两个娃娃背靠背坐着。
──北伸手到树上摘果子。
──采一人依树旁,歇息来乘凉。
──休这些字谜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丰富的联想,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以猜字谜和学生编字谜的形式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编儿歌识字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
《识字》教学案例与反思
![《识字》教学案例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1226d1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6d.png)
《识字》教学案例与反思《识字》教学案例与反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宜、层”等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认识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找出生字的规律,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教学过程:一、预习提要1、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读准字音,并想一想如何记住生字。
二、谈话导入师: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就要来到了。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欣赏秋天的美丽景色,好吗?(课件演示秋天风景的录像。
)过渡:秋天的景色真美!就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它吧。
三、读词语识生字1、我会读:学生自由朗读词语,结合小树叶中的音节自读生字。
2、互助学习⑴同桌互相读一读词语,认真听仔细看比比谁读得好。
⑵我来教:出示词语,小老师带读。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秋高气爽山河壮美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⑶我要读:师:秋风吹起,一片片小树叶轻轻的飘落下来,小树叶带来了一位位生字朋友。
课件出示(带拼音)宜层尽染叠翠淡爽壮谷登华①学生自己读读生字。
②交流:谁和生字交朋友了,愿意把你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③分小组开火车读生字。
④全班齐抽卡片读生字。
⑷我会记:你觉得那个生字朋友的模样最好记?你是怎样记住它的,和大家说一说好吗?⑸找朋友:①同桌交流:你能给哪个生字再找几个好朋友?②指名说。
3、齐读词语。
四、书写指导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宜实色华壮2、给生字找朋友。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重点引导学生找出生字的规律,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
4、书写生字:⑴老师在黑板上范写。
⑵学生书空练习。
⑶学生在书上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⑷展示。
五、练一练:1、完成《小学生学习指导丛书语文》第一页第一题。
2、组词。
宜()实()色()华()壮()六、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十二个词语。
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教案识字教学案例分享与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教案识字教学案例分享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57b28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8.png)
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教案识字教学案例分享与总结教案一:认读生字教学目标:通过故事情节和多媒体辅助,帮助学生认读和理解生字。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认读生字;2. 学生能够通过理解故事情节和上下文的提示,猜测生字的意思;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生字,写出简单的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故事书籍- 笔和纸教学步骤:1. 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例如:“大家看看这幅图片,可以给这个小动物起个名字吗?”2. 引入新词展示第一个生字,通过图片或文字进行讲解和示范,强调读音、字形和意义。
鼓励学生模仿发音,一起读几遍。
3. 故事情节讲解根据教材所给的故事情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并重点解释一些生字的意义和用法。
强调学生要随时注意故事中的生字,将其与前后文联系起来,加深对生字的理解。
4. 生字操练将生字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按顺序和正确读音将生字贴在课堂的白板上。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纠正,同时复习之前学过的生字。
5. 句子写作提供一些简单的句子模板,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写出完整的句子。
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句子,并进行评价和改进。
6. 小结与反思回顾整堂课的重点和内容,让学生思考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对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展望。
教案二:词语搭配与运用教学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和实际运用,帮助学生掌握词语的正确搭配和运用。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运用课文中的词语;2. 学生能够根据语境和意义,选择恰当的词语进行搭配;3. 学生能够写出具有逻辑关系的句子。
教学准备:- 教材课文- 单词卡片或词语卡片- 笔和纸教学步骤:1. 导入利用教材课文的开头部分,引发学生对话题的思考和讨论,例如:“大家都有喜欢的动物吗?你们最喜欢的动物有什么特点呢?”2. 词语讲解给学生展示一些重要的词语卡片,通过解释和举例,帮助他们理解意义并记忆发音和拼写。
部编版识字教学实践例子(3篇)
![部编版识字教学实践例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95e08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6.png)
第1篇一、引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部编版教材以科学、系统、实用的原则编写,旨在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本文将结合部编版教材,分享一个识字教学实践例子,以期为教师提供参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2. 通过识字活动,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形状、笔画和结构。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课生字的看法。
(二)生字教学1. 教师结合生字卡片,讲解生字的字义、读音和用法。
2. 学生跟读生字,教师纠正发音。
3. 教师出示例句,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进行造句。
(三)识字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学生在卡片上找出与自己字音相近的字,增强学生的字音感知能力。
2.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找出与之相关的生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生字,进行组内交流,分享自己对生字的理解。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听写练习。
2. 学生进行书写比赛,教师点评学生的书写情况。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识字内容,强调重点生字。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识字过程中的收获。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复习本课生字。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结合生字卡片、图片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五、结语部编版识字教学实践例子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有效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提高识字水平。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2篇标题:部编版识字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一、引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一年级识字教学案例
![一年级识字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12d9b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4.png)
一年级识字教学案例一、背景识字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比较有限,因此,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二、案例描述在一年级语文课上,老师采用了“游戏识字法”来教授学生识字。
首先,老师准备了一些生字卡,并在黑板上画出了一棵大树,将生字卡贴在树上。
接着,老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队长。
游戏开始后,队长需要带领队员朗读生字卡上的字,读对一个字,就可以得到一个苹果贴纸。
最后,哪个小组得到的苹果最多,哪个小组就获胜。
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
通过游戏的方式,不仅让学生们轻松愉快地学习了生字,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案例分析1. 游戏识字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玩游戏。
采用游戏识字法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游戏识字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加深对生字的印象,提高记忆效果。
3. 游戏识字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游戏中,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这就需要队长和队员们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案例总结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一年级识字教学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游戏识字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识字》教学教案(优秀13篇)
![《识字》教学教案(优秀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3ad30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b.png)
《识字》教学教案(优秀13篇)《识字》教学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
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
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
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教学目标:1、会认“移”“谋”等10个生字,会写“斤”“折”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朗读谚语。
教学难点: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实验导入,识记生字1、导入,揭题。
2、同桌互读,帮助对方正音。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议读音是否正确。
4、自主识字(说说你是怎么记的?)5、通过组词巩固识字。
移()谋()柴()焰()易()独()折()搓()斤()二、指导写字1、自由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你是怎么记的?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2、范写几个学生觉得难写的字。
提醒学生注意:“挑”的笔顺“折”“根”二字不要多一点“满”的结构3、生练写4、交流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二、朗读谚语,感知含义。
1、自读谚语,理解谚语,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
2、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3、每一个小组选择一句谚语,说说本组同学对该谚语的理解。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谚语读一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5、采用范读、对读、齐读等方式反复朗读谚语,鼓励记诵自己喜欢的谚语。
6、齐读课文,说说从这篇课文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吗?7、用自己亲身经历或身边发生的事例,说明谚语中蕴含的道理。
三、完成课后练习“看看写写”。
1、分小组将收集到的谚语进行分类整理。
2、各小组将收集整理好的谚语在班级里张贴。
3、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谚语。
《识字》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通过宣传单引出内容让幼儿自由阅读。
2、以三只小猪的故事来复述故事,提高幼儿的讲述能力。
识字教学案例及分析
![识字教学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08b96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7.png)
识字教学案例及分析第一篇:识字教学案例及分析【课题研究】识字教学案例及分析教师:焦中军在教识字课《菜园里》一课时,我在教室的四周摆上许许多多新鲜的蔬菜。
有白菜、卷心菜,有白色、红色的萝卜,有红色、绿色的辣椒,有紫色的茄子,有浅黄、深黄的南瓜,有穿着绿衣裳的黄瓜,有鲜红的西红柿,还有翠绿的豆角。
教室中间,学生每6个人围坐成一个小组。
我以这样的设计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看我们的四周,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菜园里’,你们想认识这些蔬菜吗?”学生兴奋地大声回答:“想!” 看着学生兴奋的样子,我布置如下要求:“过一会儿,同学都到教室的四周走一走,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不要把它们的名字叫错了!读完以后把小卡片拿在手里,等到认识了所有的蔬菜,就回到座位上。
”我的话音刚落,学生就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向教室的四周,兴奋地看看这种蔬菜,摸摸那种蔬菜,有的还真凑上小鼻子闻一闻,然后饶有兴致地拿起旁边的小卡片读一读,看看这可爱的蔬菜叫什么名字。
此时的我在教室里轻轻地走动,认真地观察每一位学生,分享着学生的收获和快乐,时不时地蹲下身来和学生一同参与这一活动。
当学生满载收获回到座位上时,教师用亲切的、激励性的语言提出识记生字的要求:“下面,老师要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举起相对应的小卡片大声地读出来,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 教师首先举起一个大南瓜。
学生迅速地在许多张卡片中找出“南瓜”的卡片,大声地读起来“南瓜”、“南瓜”。
“你们找得很快,很准,但要注意‘南瓜’的‘南’是前鼻音,请大家再读一遍!”学生咬字清晰地齐读:“南瓜。
” 我又把其他蔬菜分别举起来,“黄瓜”、“白菜”、“卷心菜”,最后拿出了紫色的“茄子”。
学生纷纷找出卡片举着读“茄子”。
学生在一遍遍地搜索卡片,大声读生字的过程中,认识了生字。
有个别学生读音不准时,我就个别纠正。
《识字6》公开课教案设计案例分析篇
![《识字6》公开课教案设计案例分析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bed67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4.png)
《识字6》公开课教案设计案例分析篇】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公开课已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公开课的设计和实施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识字6》公开课教案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对象本节公开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了基本的识字能力,但在一些复杂词汇的阅读中存在较大困难,需要系统化和有针对性的识字教学。
2、教学目标本节公开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运用前缀和后缀的方法拼读和记忆一些高级词汇;(2)提高学生对复杂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设计】1、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节公开课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包括:(1)结合实际情景设计教学案例,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和记忆高级词汇;(2)采用图像化思维方式对课堂语言进行处理;(3)通过问题引导和演练,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本节公开课课堂教学过程如下:(1)导入环节: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让学生进入课堂氛围,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2)教学内容梳理:回顾前缀和后缀的概念和应用,介绍本节公开课的教学内容;(3)教学案例设计:通过多幅图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4)自学环节:让学生在教材中自主探究和学习所需识字的前缀和后缀;(5)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将自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再与全班分享总结;(6)小结环节:总结所学知识和方法,巩固训练以及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教学效果评估】针对本节公开课的教学效果评估将从三个方面进行:(1)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自然发言、互动问答等方式考查学生对前缀和后缀概念、习惯用法的掌握情况;(2)识字能力:对生阅读和拼读高级词汇的能力进行评测,看他们掌握了多少词汇,以及是否会灵活运用所学技巧;(3)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学案例,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在本节公开课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全方位考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课堂效果和教学效果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小学生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生识字教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036de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3.png)
小学生识字教学案例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音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案例一):识字教学片断1、师:〔卡片出示生字词〕这些生字词是我们刚刚观察到动物的名字,书上有一首儿歌也是写这些小动物,请小朋友们一边朗读儿歌,一边找出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并用你喜欢的符号做出记号,把你会认的动物名字读给小朋友听,不会认的请你的小伙伴或小组长援助。
2、师:刚刚开展小组识字活动时,小朋友商量很剧烈,你认识了哪些动物的名字?〔指名教读注拼音的词语。
〕3、师:还有谁认识这些动物的名字?〔再指名教读注拼音的词语。
〕4、师:现在我们进行一场读书认字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最棒?〔分小组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
〕5、师:每个小组都会认读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哪个小组想开火车认读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词〕6、师:〔卡片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词〕老师把这些小动物的名字的拼音去掉,你们还认识这些小动物的名字,请同学们分小组自由朗读生字词。
7、师:谁认为我是胆子最大的,站起来读。
8、师:谁敢挑战他?9、师:你们都会认得了这些生字,你们要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小组商量,找一找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10、师:今天我们认识不少带有虫字旁的生字朋友,你们在课外阅读时有没有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朋友。
〔小组商量,指名答复。
〕学生学习活动的剖析:该识字教学活动中做到了1、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2、小组合作识字,3、课堂上提供展示、交流的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
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的,因此,在设计中教师不设定统一感知目标,而是放手让学生划出生字词后,自由交流,你认识那个生字词,就读哪个生字词。
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认读生字;小组合作识记字形,以引导学生自主发觉为主。
如“蚂、蝴、蜻、蜘、蚯〞这些字可结合已学过“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识记,通过各种活动识字,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幼儿园中班识字教学案例及教学效果分析
![幼儿园中班识字教学案例及教学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01476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6.png)
在幼儿园中班,识字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有效的识字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下面我将就幼儿园中班识字教学案例及教学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教学案例分析1. 识字教学目标设定在幼儿园中班的识字教学中,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通过识字教学,让幼儿能够认识一些基础的字词,理解字的构成及意义,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
2. 教学内容选择针对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字词作为教学内容,例如身体部位、食物名称、动物名称等。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3. 教学方法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歌谣、游戏、拼音教学、识字卡片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参与度。
4. 教学资源准备教师需准备各种教学资源,如图片、挂图、故事书、玩具等,以便更好地展示和呈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效果分析1. 学习兴趣提高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幼儿对识字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习效果明显。
2. 识字能力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识字教学,幼儿的识字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够认读一些简单的字词,初步掌握一些字的书写规范。
3. 阅读能力培养通过识字教学,幼儿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能够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短句或故事内容,为将来的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中班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系统、有序的识字教学,可以为幼儿的阅读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每个幼儿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次识字教学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幼儿园中班,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识字课案例分析
![识字课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528b3e58fafab069dc0299.png)
识字课案例分析案例一:《菜园里》一课,学生看图片认识每种蔬菜的名字。
师:毛老师上菜场来买菜,小朋友们该怎么叫卖?生:卖白菜,新鲜的大白菜,谁要买呀!师:真棒!就这么吆喝!师:(拎起菜蓝,喊道)我想买茄子,谁有茄子?生:我有茄子,最新鲜、最便宜的茄子!(全班学生热情地舞起手中的“茄子”卡片)师:我想买辣椒,谁卖辣椒呀?生:我有,我的最便宜,又鲜又嫩…………整个“卖菜”游戏高潮迭起,学生兴趣盎然,教师神采飞扬,随后进入短句的学习。
案例二:《四季》一课生字教学的片断师:认一认这课中的生字,认识的就大声喊出来!生:(喊)秋、肚、雪!师:我把它变大!(点击鼠标,生字一个一个变大。
)师:如果这些生字宝宝走出来,你还认识吗?(一生领读,大家跟读。
)师:擦去拼音,认识吗?(生试读)师:(创设情境)小朋友们,蓝猫听说菲菲被困在洞里,急急忙忙赶去救他。
可是,洞口被一堆大石头堵住了,要输入正确的密码。
请同桌合作,拼拼音。
贴出生字密码。
案例三:一位老师教“笔”字师:(出示一支毛笔)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支笔的笔杆是用什么做的?生:是竹子。
师:对呀,因此这个“笔”字,上面是个“竹字头”。
师:那么,它的下面是什么做的?生:是用毛做的。
师:是呀,因此“笔”的下面是个“毛”字,“竹字头”和“毛”合起来就是“笔”,很久以前人们都是用这样的笔来写字的。
案例四:随古诗教学两个同音字“亭”“停”师:“人来小亭边”这个亭怎么记?出示“亭子”图跟“亭”比较。
生:点像亭子的顶,横像上面的屋檐,口像上边的柱子,秃宝盖像下面的屋檐,丁像下面的柱子。
(生说,师跟着演示)师:请小朋友看屏幕。
(多媒体演示亭边走来一个人,然后停下靠在亭子边,最后出现“停”字。
)这个字也读“ting”,读音跟上面的字一模一样,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呢?生:前面的“亭”样子像凉亭,是凉亭的意思。
后面的“停”多了一个单立人,人停在亭子边,是停下来的意思。
师:说得真好,那么能不能给它们分别组词呢?案例五:在生活中识字(快乐的识字周)师:又到了我们识字汇报时间,这次,我们过“水果周”。
二年级上册《识字6》课堂教学案例评析(精选15篇)
![二年级上册《识字6》课堂教学案例评析(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79357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0.png)
二年级上册《识字6》课堂教学案例评析(精选15篇)二年级上册《识字6》课堂评析篇1案例比较:案例一:片段1:(学生自学课文后,媒体出示塞北景色)师:请同学们边看边听,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骏马、草原。
师出示词语:“骏马、秋风、塞北”,指导学生读词,并相机理解词义。
(同法依次学习另外三组词语)片段2:师:今天我们要学写“骏、塞”。
请仔细观察“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些什么?生:要把马字旁的“横”写成“提”。
生:要注意撇折的位置。
生:马字旁的竖折折钩是一笔。
……师范写,生书空后,描红、仿影、写字。
同法再教写“塞”。
案例二:片段1:(学生自学课文后)师:谁来告诉老师你认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了?认识哪个,就读哪个。
生:我认识“骏”。
jùn jùn师出示“骏”,指名读好这个字。
再出示“骏马”,指名读好这个词。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现课文中所有的生字词,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师:同学们把所有的生字词都找出来,读正确了,不简单!那光生字认识吗?(媒体把所有生字留在屏幕上,并除去了拼音)指名学生认读。
(把生字的顺序重新排列)再指名读。
片段2:师:在这四组词中每一组都描绘了我国一处地方的美景,你想先学哪一组呢?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各组词语)如生说:我想先学“骏马秋风塞北”,因为我曾经去过塞北。
师(出示“骏马秋风塞北”,):谁来读一读这组词?(指名读)那让我们一起到塞北草原上去看一看吧!请同学们边看图,边想着这三个词。
(媒体出示塞北风光,学生边欣赏边想词)师:去过了塞北,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三个词,边读边想象塞北的景色。
生自读后,师指导朗读这组词。
片段3:师:今天我们要学写“骏、骄”。
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生:它们都是马字旁。
师:写马字旁要注意些什么?生:要把马字旁的“横”写成“提”。
师:我们先学写“骏”,(媒体出示笔顺)生书空。
师:请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每一笔的位置记清楚。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33466a10661ed9ad51f37c.png)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分析课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得语音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得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得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得教学情境。
”在多年得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识字,提高了识字能力,巩固了识字教学效果。
下面就几个教学案例谈谈我得体会。
案例一、识字教学片断(一年级识字《在家里》)1、(展示课件小明家里得陈设及其生活用品)谈话,板书课题。
2、谁能把自己认识得物品大声地介绍给全班同学(生说,老师将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
3、瞧图读生字,注意生字得偏旁。
4、找朋友(如老师读“沙发”,学生找“sha fa”,同时,让一同学贴在卡片上,齐读三遍).5、开火车认读生字词.6、您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得?(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7、请同学任意选一个物品说一句完整得话。
生:我家有沙发,软软得,坐在上面很舒服。
生:我家有台灯,我每天晚上在台灯地下学习.、、、、、、8、家还有谁?她们又在做什么?该识字教学活动中做到了:一、创设情境,轻松识字。
识字教学中,单纯得识字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因此,运用多种形象直观得教学手段,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得识字兴趣,吸引学生主动识字.二、运用多种方法,激发识字兴趣.兴趣就是最好得老师,一切学习必须在学生喜欢得基础上进行。
游戏对儿童来说就是最感兴趣得。
在教学中,我发现把游戏引进课堂,让游戏与识字结合起来,会有意想不到得效果。
我经常采用不同得游戏,例如:1、猜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2、编顺口溜(渴了请来三点水,想喝张开大口嘴).3、“开火车”。
4、“换衣服”--给一个字换几个形旁,读其音,释其义,讲其用。
5、“当医生"-—出示含有错别字得词句,让学生扮医生“治病”。
三、充分展示,体验识字得乐趣.学生得认知水平就是有差异得。
幼儿园识字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幼儿园识字教学实践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128a7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0.png)
幼儿园识字教学实践案例分析幼儿园识字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本案例发生在某市某幼儿园,该幼儿园是一所民办幼儿园,招收3至6岁的学前儿童。
该幼儿园注重各个领域的教学,识字教学是其中之一。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该幼儿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案。
二、问题描述2.1 教学目标不明确在以往的识字教学中,老师只注重孩子们认字的速度和数量,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因此,孩子们在认字时只关注字形而忽略了它们所代表的含义。
2.2 教材选择不当由于老师缺乏对幼儿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的了解,在选择教材时常常偏重难度而忽略其与孩子们兴趣爱好相关性,导致孩子们对阅读失去兴趣。
2.3 教法单一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只采用传统口头讲解、板书展示等单一方式进行授课,对于孩子们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没有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开发。
三、解决方案3.1 确定教学目标为了使孩子们在识字时不仅仅关注字形,而且能够理解含义,老师需要在识字教学中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具体来说,可以将识字教学目标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认识汉字”,即要求幼儿能够正确辨认并书写简单的汉字;第二层次是“理解汉字”,即要求幼儿能够理解汉字所代表的含义;第三层次是“运用汉字”,即要求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汉字进行沟通和表达;第四层次是“扩展知识结构”,即要求幼儿能够通过识字活动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
3.2 选择适当的教材老师需要根据幼儿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教材。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选择内容简单、生动有趣、形式多样化的教材;二是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材,如图画书、简笔画、童谣等;三是让幼儿参与教材的选择和制作过程,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3 采用多元化的教法老师需要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法,以充分挖掘和开发孩子们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采用游戏化教学法,如“找字游戏”、“拼音接龙”等;二是采用互动性强的教学法,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三是采用情境式教学法,如将识字任务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小学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识字教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249de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8.png)
《小学识字教学案例分析》学习内容案例 1 比一比(国标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第 1 课)[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第1 课《比一比》,从直观形象的图画到展现农家生活的韵文,都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本课教材由五个部份组成。
第一部份图画,再现农家小院的景象,这为第二部分词语、第三部份韵文提供了直观形象的画面。
第三部份韵文由四个小节组成,主要通过对农家小院里具体事物的比较,展现农家生活的一个侧面,这为学生识字提供了具体的语言环境。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 个字。
认识一个笔划——“竖钩”和一个偏旁——“提土旁”。
(3)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
通过观察、阅读,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和实际运用,巩固和拓展量词的积累。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启示谈话:同学们,词语王国趣事多多,词与词之间还可以成为朋友呢!有的朋友形状相近,有的朋友读音相近,有的朋友意思相近,还有的朋友意思相反,更有趣的是,把有些朋友集合起来,还可以编成儿歌呢!你看,这里就有一首由反义词朋友组成的儿歌, (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反义词朋友多又多,大对小,远对近,黑对白,高对矮,笑对哭,早对晚,有对无,多对少,粗对细,一天到晚说不完。
2、师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由反义词组成的朋友?分小组交流一下,看谁知道的反义词朋友多。
3、出示三组实物图,引导学生比较发现。
第一组:一个篮球,一个乒乓球。
第二组:一个篮球,三个乒乓球。
第三组:大小一样的两个球,一个是铅球,一个是皮球。
师:以上三组实物中,蕴藏着三对反义词朋友呢,谁能把它们找出来? (大与小、多与少、重与轻) 4、小结归纳:看来大与小、多与少、轻与重等都是通过比较才干知道的。
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识字教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5c29f3bcd126fff6050ba1.png)
识字教学案例分析城关一小廖祥艳课例一:(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第一课时)三、读谚语,认生字1.学习第一句,认识“初、眉”。
(1)课文第一句里有两个词形容了月亮的变化,找一找。
(指名说,出示“娥眉月”“月团圆”)认识“眉”字。
“眉”字下面是个目字,上半部分就像细长的眉毛。
谁来读读这个字。
(出示相关图片)辨析“娥眉月”和“月团圆”。
细细弯弯像眉毛的月亮是——“娥眉月”,圆圆像玉盘的月亮就是——“月团圆”(反复问答两遍)。
认“初”字。
看,这个“初”字左边是什么?(“衤”)右边是什么?(“刀”)。
做衣服,首先要用剪刀把衣服剪开,“初”的意思就是指“开始”。
谁能组词?(2).指导朗读句子“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出示图片和句子)。
师边拍手边问:什么时候娥眉月?什么时候月团圆?2、认记第二句谚语中的生字。
(1).过渡:月亮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那天空中的太阳和星星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二句。
(指名读)。
(2).认读“辨”字。
(出示生字卡片“辨”)你还在哪见过这个“辨”字,还能组什么词。
回忆如何靠太阳辨别方向。
师:我们眼睛看着太阳,怎么就能辨别方向呢?想想以前我们学过的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这正是“朝看太阳辨西东。
”(3)人们早晨靠太阳辨别方向,晚上看不见太阳了,怎么办呢?(看星星)(4).认“斗”字。
了解北斗星。
(出示图片北斗星。
)师:这就是北斗七星,看看,我们将它连起来,你觉得像什么?(勺子)学习辨别方向。
(出示图片)师:我们将这七颗分布成勺子形状的星星,称为——北斗七星。
在它不远处有一颗更亮的星,是北极星,北极星就是指正北方向了。
这正是“夜望北斗知北南。
”(5).指导朗读第二句谚语“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
3、学习第三句。
(1)(出示图片和句子)过渡。
师:看,小蜻蜓飞来了,它贴着水面飞得多低呀!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谁知道?(指名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教学案例及分析海原回小黑金花在教识字课《菜园里》一课时,有一位老师在教室的四周摆上许许多多新鲜的蔬菜。
有白菜、卷心菜,有白色、红色的萝卜,有红色、绿色的辣椒,有紫色的茄子,有浅黄、深黄的南瓜,有穿着绿衣裳的黄瓜,有鲜红的西红柿,还有翠绿的豆角。
教室中间,学生每6个人围坐成一个小组。
教师以这样的设计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看我们的四周,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菜园里’,你们想认识这些蔬菜吗?”学生兴奋地大声回答:“想!”看着学生兴奋的样子,老师布置如下要求:“过一会儿,同学都到教室的四周走一走,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不要把它们的名字叫错了!读完以后把小卡片拿在手里,等到认识了所有的蔬菜,就回到座位上。
”老师的话音刚落,学生就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向教室的四周,兴奋地看看这种蔬菜,摸摸那种蔬菜,有的还真凑上小鼻子闻一闻,然后饶有兴致地拿起旁边的小卡片读一读,看看这可爱的蔬菜叫什么名字。
此时的教师,在教室里轻轻地走动,认真地观察每一位学生,分享着学生的收获和快乐,时不时地蹲下身来和学生一同参与这一活动。
当学生满载收获回到座位上时,教师用亲切的、激励性的语言提出识记生字的要求:“下面,老师要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举起相对应的小卡片大声地读出来,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教师首先举起一个大南瓜。
学生迅速地在许多张卡片中找出“南瓜”的卡片,大声地读起来“南瓜”、“南瓜”。
“你们找得很快,很准,但要注意‘南瓜’的‘南’是前鼻音,请大家再读一遍!”学生咬字清晰地齐读:“南瓜。
”教师又把其他蔬菜分别举起来,“黄瓜”、“白菜”、“卷心菜”,最后拿出了紫色的“茄子”。
学生纷纷找出卡片举着读“茄子”。
学生在一遍遍地搜索卡片,大声读生字的过程中,认识了生字。
有个别学生读音不准时,教师就个别纠正。
此起彼伏的读书声过后,教师又鼓励孩子们:“谁愿意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举起来,就像一片茁壮的小树林。
看到这种情况教师不但不觉得为难,反而开心极了,点头微笑着对大家说:“每一只自信的小手都说明你们可以胜任别人的小老师,那么我们就不需要请小老师来领读了,让我看看,谁与同桌合作开火车把生字读下来,两个人都能读下来的,合作非常愉快的,我们就在同桌的书上画上一张美丽的笑脸。
同意吗?”“同意!”同学异口同声地说。
课堂上又出现了一阵合作读书的声音。
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课文,将自己的收获畅快地表达出来,老师对学生说:“你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蔬菜,谁愿意说说你看到的、摸到的、感觉到的蔬菜是什么样的,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
”“我刚才摸到黄瓜身上有刺。
”“我把黄瓜掰开闻了闻,有清香味道。
”“我知道了南瓜是黄色的,是扁圆形的,它的皮很硬。
”“我知道了我们常吃的大头菜就是卷心菜。
”“我刚才认识了豆角中的一种,它又细又长又软,像一根鞭子。
”“我觉得这豆角更像一根绳子。
”“我知道西红柿是红红的、软软的,而且是酸酸的。
现在的西红柿有好多品种,有黄的,还有绿的呢。
绿的西红柿叫贼不偷,它们都特别好吃。
”“我知道辣椒有红的,有绿的,有尖尖的,也有又大有圆的。
听爸爸说,湖南人把辣椒叫辣子,爱吃辣椒的人很有个性。
”“我妈妈给我讲过,红军长征爬雪山之前都要喝上一碗辣椒汤,可以让自己身体里的血液流动加快,抵御严寒。
”……分析: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教学中创设的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同时也让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了交流。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个性,教师要尝试做到:第一,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领学生走入相关的认知园地。
让学生体验作为学习的小主人的快乐。
第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生通过生活获得了认知,又通过进一步的认知,明确了更多的生活中的事例,语言也在认识和探究中得到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来完成。
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
教师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
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品德方面取得进步。
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为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创造条件,真正做到任童心闪亮,任个性飞扬。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与分析海原回小黑金花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生动的故事,其中蕴涵着丰厚的人文资源。
语文教学的任务显然不仅仅在于单纯地教会学生识字,认词,读文,分段或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故事背后所传承的人文精神。
针对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认知特点, 结合现实,开展情景式教学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多环节、多手段来创设一种情境交融的氛围, 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 教学情意场" , 使学生" 触景生情" , 领会文章所表达的人文精神, 认同文章所传递的思想感情, 从而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以下就以这次5·12大地震中的许多鲜活的实例来讲述《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 阐释情景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情景教学案例:结合实际, 营造情景气氛(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 教师首先展示这次5·12汶川大地震的相关视频图片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用3一4分钟时间再次熟悉文本, 理清思路。
然后进入教学主要环节之一,结合实际, 营造情景气氛。
)师:同学们, 大家都知道,在5月12 号我们祖国的四川发生了8.0级的强烈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有许多的人不幸遇难,其中也有许多向我们这样正在教室上课的孩子,在上课之前,我们首先向他们表示我们的哀悼!(班长:起立!全班默哀一分钟)以前我们上语文课, 老师都要提一些问题帮助你们学习, 今天, 我也要提问题, 但不多,就一个, 想知道这是个什么问题吗?老师暂时不告诉你们, 让你们来猜一猜。
当然, 猜不是乱猜, 要有根据, 要有所准备, 怎么准备呢请听清楚第一, 认真读课文, 边读边想, 老师会抓住哪些词句来提问,会在哪里提问, 如果在这里提问, 我该怎么回答。
第二, 根据自己习惯的方式, 读课文。
你可以放声朗读, 你可以默读, 你也可以边划边读。
第三, 读完后你还可以跟同桌互相交流, 听明白了就开始吧!(学生快速地读课文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老师想听听你们的猜测, 谁先来?(请4一5位学生交流他们所猜出的问题, 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测, 教师予以鼓励。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非常有意义的问题,说明大家刚才对文章的阅读很细致、很认真, 而且还很善于思考。
老师也提出一个自认为价值较大的问题, 我是根据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提出的。
师生齐读:"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大家认为这位父亲了不起吗?(板书:了不起)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位父亲。
大家都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 那些周围的人们, 那个孩子的父亲就更加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了。
我们相信他们之间一定会谈论些什么或者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 下面就请你们续写这篇课文。
假如你是其他那14个孩子的家长中的一员, 此时你会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呢?把你们对这位父亲的敬佩之情融人在文字中。
(学生快速地写着自己的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已经写完的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你写的感言, 好吗?还没写完的同学也可以按自己的思路来交流你所设想的感言。
(请2-3位学生交流自己所写的感言, 然后让他们找出自己用来表达对这位父亲敬佩之情的词语, 并板书。
学生会使用" 坚持不懈" 、" 坚强" 、" 坚守承诺" 、" 永不放弃" 等词语。
【分析】教学一开始, 以刚刚发生的5·12大地震导入,结合视频、图片,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思绪拉向了地震的惨烈现场。
又在此情景下提出问题, 表面上看是让学生来猜测老师将会提出什么问题, 实质上是教师通过学生的猜测结果来更好地把握学情, 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把握程度, 以便于后续的教学环节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
教学中, 布置学生写感言, 而且是要求以其他14位学生家长的" 身份" 来写, 这种" 角色替代" 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很快进人事件情景中去, 感悟情景中人物的真实感受, 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不仅如此, 通过课堂交流学生所写的结局, 使这些发自内心的情景感受进一步在课堂上扩散, 直至形成弥漫于整个课堂的情景气氛。
大家都沉浸孩子被救的喜悦中, 沉浸在对这位父亲的无限崇敬和无尽感激之中。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案例及评析海原回小黑金花师:同学们,你们除了喜欢学习,还喜欢干什么?生:帮妈妈洗碗,给爸爸倒茶。
师: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有没有不同的爱好呢?生:打乒乓球,跳绳。
生:看电视动画片。
师: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呢?生:《孙悟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动画片,喜欢看吗?生:(齐)喜欢。
师放《小壁虎借尾巴》的动画,但没有声音。
师:好看吗?生齐答:好看。
你们觉得完美吗?老师觉得还差点什么。
生:动画片里的角色都没有说话。
师:对,今天我就想聘请同学们做配音演员,给这个动画片配好音。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吴老师抓住孩子喜欢动画片的特点,以动画引入学习,以当配音演员为“诱饵”,造成学习的悬念,孩子们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师:要配好音,演员得先读好剧本(课文),现在我们把课文读好。
生兴趣高涨,纷纷练读。
【分析】老师花了15分钟,通过赛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们读出情,读出味,读出角色。
以读带讲,没有琐碎的提问,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又使学生熟悉了课文的内容和语言,为当动画片的配音演员做好了准备。
整堂课几乎没有老师的讲,以读带讲,以说带讲,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思想环环相扣,把课堂教学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续童话──给童话配音──创造性地配音──编说童话,每一个环节都使学生处在高度的兴奋中,把学生读课文、练说话、发展思维、发展语言,巧妙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完成,达到了这一目的,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新知。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海原回小黑金花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
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