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系统管理制度
质检检查管理制度
![质检检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479926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a.png)
质检检查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企业质检工作,提升产品质量,保障客户满意度,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责任1.公司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质检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公司质检管理制度,确保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质检部门负责对质检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制定质检计划,并推动计划的实施。
3.各部门负责人要紧密配合质检部门工作,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三、质检人员的选派和培训1.质检人员要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质检证书。
2.质检人员都要熟悉公司的产品标准及相关规定,并经过专业培训。
3.质检人员要自觉遵守公司质检管理制度,并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四、质检标准和方法1.制定符合国家标准的质检标准,确保质检工作可操作性、科学性。
2.采用现代化的质检设备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质检标准和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技术要求进行调整和修订。
五、质检程序1.质检工作应包括进料质检、在制品质检、成品质检、仓储质检等程序。
2.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质检要求,选取不同的质检方法和程序。
3.质检工作要有相应的记录和报告,对不合格产品要有相应的处理措施。
六、质检记录和报告1.质检记录要真实、准确、完整,包括质检的时间、地点、方法和结果等内容。
2.质检报告要及时发放,给相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质检记录和报告要按照公司规定进行保存,方便进行追溯和管理。
七、不合格产品的处理1.所有不合格产品必须标示,划设区域,以防混淆。
2.责任部门要及时整理和清点不合格产品,作出合理的处理办法。
3.对不合格产品要进行报废或返修处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八、质检工作的效果评价和改进1.对质检工作的效果进行定期的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升质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建立质检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质检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以上是公司质检检查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全公司员工认真执行,确保产品质量,提升公司形象。
质量检测管理制度
![质量检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623685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0.png)
质量检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强化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提升产品质量,保障用户权益,维护企业声誉,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测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产品质量检测,是指企业为验证产品质量,并依据相关标准或规范进行的检测活动。
第四条产品质量检测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五条本制度所称的产品是指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
第六条质量检测管理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相互配套。
第二章质量检测管理机构第七条企业应当设立质量检测管理机构,负责产品质量检测工作。
第八条质量检测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并完善质量检测工作相关制度和规范;(二)组织和实施产品质量检测工作;(三)组织和实施产品质量检测人员的培训;(四)组织和协调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五)负责产品质量检测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六)审定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第九条质量检测管理机构应当具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确保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十条质量检测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对检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并保证其准确可靠。
第十一条质量检测管理机构应当保证检测人员具有相应的学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
第十二条质量检测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检测数据的保密制度,确保检测数据的安全。
第三章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第十三条产品质量检测应当依据国家或行业标准或规范进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第十四条产品质量检测应当依据客户需求和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工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第十五条产品质量检测应当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信。
第十六条产品质量检测应当及时、准确地对产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第十七条产品质量检测应当对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并报告给有关部门进行审定。
第十八条产品质量检测应当建立健全检测数据管理制度,确保检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质量检测的管理制度
![质量检测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f8f1bc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5.png)
一、总则为了规范和提高质量检测工作,保障产品质量,确保客户满意度,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质量检测的责任1. 生产部门应当负责产品生产的质量检测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 质量部门应当负责监督和检查生产部门的质量检测工作,修订和完善质量检测标准和流程。
3. 所有员工应当积极配合质量检测工作,对于产品质量存在疑问应当及时报告。
三、质量检测的流程1. 制定质量检测计划,确定检测内容、方法、标准和流程。
2. 采集样品,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3. 进行实验室分析或现场检测。
4.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评定质量检测结果。
5. 制定质量检测报告,包含检测结果、结论和建议。
四、质量检测的标准1. 参考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
2. 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测。
3. 对于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应当立即报告产生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质量检测的管理1. 质量检测过程应当记录详细资料。
2. 质量检测结果应当保留备查,以备复核。
3. 对于存在问题或争议的质量检测结果,应当与生产、质量部门一起协商解决。
六、质量检测的改进1. 手续标准和流程应当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2. 对于常见的质量问题应当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计划。
1. 质量部门应当对质量检测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对于问题较多的产品应当进行加强监督,直至问题彻底解决。
八、质量检测的惩罚对于故意或重大失误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应当追究责任,并给予相应惩罚。
对于反复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应当采取措施限制或暂停生产。
九、质量检测的奖励对于质量检测工作表现突出、贡献显著的员工应当给予奖励和荣誉。
十、附则1. 本管理制度由公司相关部门制定,并定期进行评估和完善。
2.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3. 对于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质量部门所有。
以上为公司质量检测的管理制度,希望各部门认真执行,共同努力,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
企业质检管理制度
![企业质检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943c31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4.png)
企业质检管理制度第一部分: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质检管理工作,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根据国家有关质检管理制度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环节的质检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司质检部门是本公司的质检管理机构,负责全面质检管理工作,配合各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条公司全体员工应当遵守本制度的规定,提高质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二部分:质检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五条公司的质检管理应当遵循国家质检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标准。
第六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质检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质量评估、质量改进等环节,确保产品的整体质量。
第七条公司应当加强员工的质检意识,提高员工的质检技能和水平,培训合格的质检人员。
第八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质检档案管理制度,对质检记录、资料等进行规范管理,确保质检数据真实准确。
第三部分:质检管理的组织结构第九条公司设立质检部门,负责全公司的质检管理工作,包括产品质量监测、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工作。
第十条质检部门应当配备专业的质检人员和相应的仪器设备,确保质检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四部分:质检管理的具体措施第十一条质检部门应当制定完善的质检方案,明确质检的具体流程和各项指标要求。
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建立质检标准,对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统一规范,提高质检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三条质检部门应当对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提出改进方案。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开展定期的内部质检和外部质检工作,对主要原材料、生产工艺、成品等进行全面的检查。
第五部分:质检管理的责任与义务第十五条公司领导应当高度重视质检工作,提高质检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确保质检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十六条质检部门应当制定具体的质检计划和工作方案,确保质检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十七条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应当配合质检部门的工作,及时提供质检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第十八条公司全体员工应当积极参与质检工作,提高质检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自身的责任感。
货物质检管理制度
![货物质检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e6ef25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9.png)
货物质检管理制度第一部分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企业货物质检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所有货物的质检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和解释权归企业质量管理部门。
第四条全体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或违反本制度。
第二部分质检工作的组织与职责第五条质量管理部门是企业货物质检管理的主要部门,负责制定和监督贯彻执行质检管理制度。
第六条每个部门必须配备专职质检员,负责本部门的货物质检管理工作,直接向质量管理部门报告。
第七条质检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一定的质检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质检要求进行检验工作。
第八条质量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各部门的质检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第三部分货物质检的流程与要求第九条货物质检应当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进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第十条货物质检包括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等环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检要求。
第十一条货物质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特点和质检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计划和方案。
第十二条货物质检必须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和程序进行,检验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检测数据和结果。
第四部分货物质检的记录和报告第十三条货物质检的记录和报告要真实准确,包括检验数据、结果、结论等内容。
第十四条质检员对于发现的不符合质检要求的产品,要立即上报并停止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第十五条质检部门要保留相关的质检记录和报告,并定期进行归档和备份。
第五部分质检问题的处理与改进第十六条对于发现的质检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追溯到根本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七条质量管理部门要统筹处理各部门的质检问题,完善质检管理体系,提高质检水平。
第十八条对于屡次发生的质检问题,要进行专项整治和改进,确保不再出现同类问题。
第六部分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如有需要修改,须经质量管理部门审批。
第二十条本制度未尽事宜,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质检管理制度大全
![质检管理制度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639714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3.png)
质检管理制度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质检工作,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质检管理体系建设第二条建立健全质检管理体系,形成公司内部的正向循环。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条本公司实行全员质量管理制度,全体员工都要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第四章质检部门设置第四条公司应设立专门的质检部门,负责制定公司的产品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程序;对各个部门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质检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监督各部门的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并对产品进行检测、检验、合格评审等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第五章质量管理制度第六条公司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持续稳定。
建立健全相关记录和档案,及时记录有关质量信息,以备查证。
第七条公司应建立质量管理手册,详细规定产品质量标准、检测方法、程序和要求,并对其进行定期更新和修订。
第八条公司应建立产品质量信息库,对已经测量和检验的产品进行归档,以备查询。
并应定期对库存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及时发现问题。
第九条公司应建立产品追溯体系,确保有序追溯产品的生产过程、检测记录、运输情况等信息,以方便对产品的快速定位和问题处理。
第十章质量检测第十一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第十二条公司应指定专门的质检员进行产品的抽样检验,确保检测过程的公正和客观。
第十三条公司应建立质检结果记录和报告制度,将检测结果及时记录在档案中,并向相关部门汇报。
第十四条公司应定期对产品进行控制性抽检,以及时发现问题,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第十五条公司应根据产品质检结果,及时对产品进行分类处理,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
第十六条公司应设立质量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提出改进建议,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第十七条公司应建立质量管理统计制度,对产品质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制定改进措施。
质检管理制度
![质检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0405ca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4.png)
质检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质检工作,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质检工作,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检验、出厂检验和市场质量监督检验。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科学合理、公平公正、严格管理的原则,保证质检工作的规范进行。
第四条质检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质检制度,确保质检工作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五条公司全体员工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加强质量意识,保证产品的合格率。
第六条质检部门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员工的质检技能和管理水平。
第二章质检责任第七条质检部门应当明确责任,建立质检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质检责任。
第八条质检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对产品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
第九条质检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质检记录,及时、准确地记录质检过程和结果。
第十条质检部门应当负责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并跟踪整改情况,确保产品的合格率。
第十一条质检部门应当建立不良品处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良品的责任人进行问责。
第十二条质检部门应当加强对产品的市场质量监督检验,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品质量问题。
第三章质检流程第十三条质检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质检流程,确保产品质检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十四条质检部门应当对产品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原材料的合格率。
第十五条质检部门应当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六条质检部门应当对成品进行出厂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要求。
第四章质检标准第十七条质检部门应当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根据国家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公司产品的质检标准。
第十八条质检部门应当不断完善质检标准,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及时更新质检标准。
第十九条质检部门应当对产品的质检标准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和掌握质检标准。
第二十条质检部门应当建立质检标准的追溯机制,对不符合标准的问题进行查找原因,并及时纠正。
第五章质检设备第二十一条质检部门应当配备先进的质检设备,确保产品质检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工程质量检测系统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检测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f1d6ec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7.png)
工程质量检测系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工作,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二、检测人员管理1.检测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熟悉工程质量检测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2.检测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
3.检测人员应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检测程序,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检测人员应保护工程检测数据的机密性,不得泄露相关信息。
三、检测设备管理1.检测设备应具有相应的检测能力,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检测设备应定期维护,保持设备正常运转。
3.检测设备应定期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检测设备应保证质量,防止因设备问题导致检测结果错误。
四、检测流程管理1.工程质量检测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遵循检测程序,保证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检测应及时进行,保障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3.检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提供工程质量改进的依据。
4.检测应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保留检测数据和相关资料。
五、检测结果处理1.检测结果应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不得篡改或删除。
2.检测结果应及时处理,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3.检测结果如有问题,应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共同解决。
4.检测结果应定期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推动工程质量的持续改进。
六、责任制度1.施工单位应承担工程质量的主要责任,负责组织和实施质量检测工作。
2.监理单位应对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质量检测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3.建设单位应对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进行跟踪和评估,对检测结果负责。
4.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应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七、监督与考核1.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考核制度,对检测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2.监督部门应对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进行抽查和复核,确保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质检工作管理制度
![质检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98a79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c.png)
质检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提高质检工作管理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质检工作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个生产车间、质检部门及相关质检人员。
第三条质检工作管理制度的宗旨是: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管理,科学检测,持续改进,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第四条本制度内容包括:质检组织架构、质检人员资格要求、质检设备管理、质检流程管理、质量数据管理、质检工作评价等内容。
第五条质检工作管理制度由质检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经公司领导审核批准后实施。
第二章质检组织架构第六条公司质检部门设立专门的质检组织,并配备相应的质检人员。
质检组织架构包括质检部门、质检员等。
第七条质检部门负责公司质检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负责质检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负责制定质检流程并监督实施。
第八条质检员是公司的质量监督者,负责产品的抽检、检验及记录,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
第三章质检人员资格要求第九条公司质检部门要求质检人员具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和从业资格,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十条质检员需要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每年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和考核。
第四章质检设备管理第十一条公司质检部门要根据生产需求和质检要求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精准检测。
第十二条公司质检部门要定期对质检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三条公司质检部门要对质检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并制定相应的记录和台账。
第五章质检流程管理第十四条公司质检部门要根据企业的生产流程和产品特点,制定相应的质检流程,并严格执行。
第十五条质检流程包括:产品抽检、样品检验、数据记录、不合格品处理、质检报告等内容。
第六章质量数据管理第十六条公司质检部门要对质量数据进行规范管理,包括数据的采集、归档、存储和使用。
第十七条公司质检部门要定期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汇总,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第七章质检工作评价第十八条公司质检部门要定期对质检工作进行评价,包括质检员的工作绩效、质检流程的合理性和质检数据的可靠性等内容。
质检中心管理制度总则
![质检中心管理制度总则](https://img.taocdn.com/s3/m/c5843a3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13.png)
质检中心管理制度总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质检中心的管理行为,促进质检工作的稳健有序开展,保证质检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制定本管理制度总则。
第二条质检中心是指独立的实施质量检验、检测、鉴定等专业技术服务的机构,依法承担质量认证和监督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或者企业,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等各级质检中心。
第三条质检中心管理制度是质检中心内部管理的基本依据,贯彻执行国家质检法律法规和政策,保证质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四条质检中心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章程、职责、权限、程序、流程、标准、考核、监督等,是质检中心进行质检工作的基本规范和操作指南。
第二章质检中心章程第五条质检中心应当依法制定和修订章程,明确其名称、性质、职责、权限、组织结构、人员编制、资产管理、财务管理、质量保障、安全环保、法律责任、解释权利等内容。
第六条质检中心章程应当经质检中心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登记备案,对外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七条质检中心章程应当经质检中心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署,并加盖公章,方可生效。
第八条质检中心章程应当建立修订制度,规定了章程的修改、变更、废止程序和程序。
第三章质检中心职责第九条质检中心的职责主要包括:实施质量检验、检测、鉴定等专业技术服务,提供质量认证和监督管理服务,保障产品质量和公共利益,促进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
第十条质检中心应当履行质检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积极参与和支持质量认证、标准制定、技术评审、监督检查、技术培训等工作。
第十一条质检中心应当依法保守客户的商业秘密和技术机密,不得利用客户的信息谋取私利。
第十二条质检中心应当积极推动和支持国家和行业的科技创新,提高质检技术和服务水平。
第四章质检中心权限第十三条质检中心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自主经营管理的权利,依法经营、自负盈亏。
第十四条质检中心应当依法履行质检职责,保证质检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五条质检中心应当依法享有质检人员法定职业资格,依法行使质检职责。
质检部体系管理制度
![质检部体系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fa5ea6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5.png)
质检部体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质检部的运作和管理,提高质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质检部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担负着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测和管控的职责。
第三条质检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并组织实施相关质量管理活动,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公司的要求。
第四条质检部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质量管理工作,及时处理质量问题,确保质量异常得到有效处理。
第五条质检部负责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促进公司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
第二章质检部组织架构第六条质检部设立质检主管,直接报告公司高层管理层,负责制定质量目标和计划,组织实施各项质量管理活动。
第七条质检部设立多个质检组,分别负责不同的产品质量监督和检测工作,实施专业化、分工明确的管理。
第八条质检部设立质检员岗位,负责具体的产品检测和监督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第九条质检部设立质量管理岗位,负责质检数据分析、问题处理和持续改进工作,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第三章质检部工作流程第十条质检部工作流程包括:计划制定、检测执行、结果分析、问题处理、持续改进等环节。
第十一条质检部根据产品的品种和生产规模,制定质检计划和方案,明确质检内容和检测标准。
第十二条质检部根据质检计划,组织质检员进行产品检测和监督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第十三条质检部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对,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管控。
第十四条质检部负责对质检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质检计划和方案,持续改进质检工作。
第四章质检部质量管理体系第十五条质检部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管理程序、质量记录和数据、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要素。
第十六条质检部质量管理体系应符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建立文件化、程序化和数据化的管理制度。
第十七条质检部质量管理体系应与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相衔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和责任分工。
质检中心管理制度
![质检中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278f1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6.png)
质检中心管理制度一、概述质检中心是企业内部负责质量检验和监控的部门,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为了规范质检中心的运作和管理,制定本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1.质检中心设立质检中心主任,由公司领导任命,负责质检中心日常工作。
2.质检中心主任分工负责质检中心人员管理、质检技术研发、质量监控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协调等工作。
3.质检中心设立质检中心技术人员,负责质检工作的具体执行和监控。
三、质检流程1.质检中心制定质检流程,包括原材料进货检验、在制品检验、成品检验等各个环节的检验标准和步骤。
2.质检中心严格按照质检流程进行质检工作,并及时汇报检验结果。
四、质检设备和仪器1.质检中心配备必备的质检设备和仪器,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2.质检中心负责对质检设备和仪器进行定期校验和维修,保证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五、质检记录和报告1.质检中心对每次质检工作进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信息。
2.质检中心根据质检记录制作质检报告,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交。
六、质检技术研发1.质检中心负责质检技术的研发和更新,不断提高质检标准和方法。
2.质检中心通过技术研发提高质检效率和准确度,缩短质检周期。
七、质量监控和改进1.质检中心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质检中心组织质量问题分析和改进方案制定,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八、培训和绩效考核1.质检中心负责组织内部培训,提高质检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2.质检中心根据质检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绩效考核,奖惩分明。
九、违规处理1.质检中心严格遵守公司和国家的质量管理制度,未经批准不得私自修改质检标准和数据。
2.质检中心对违反质量管理制度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惩罚,包括警告、降薪、开除等。
十、附则1.质检中心管理制度的修改和补充,需经公司领导批准。
2.质检中心管理制度的具体执行细则由质检中心主任负责制定。
以上为质检中心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仅作参考。
质检中心管理制度
![质检中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77e79c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3.png)
质检中心管理制度一、引言为了提高质检中心工作效率、保障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增强检验质量信誉度、促进公司稳健健康发展等方面利益考量,制订一套适用于本公司的质检中心管理制度,以规范质检工作,提高质检工作水平,保证质检中心的正常运作,保障客户利益。
二、管理体制和工作职责1. 质检中心设主任一人,直接向公司领导汇报,全面管理质检工作。
2. 质检中心主要职责:(1)制订质检规范,提高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2)建立检测方法,根据国家标准和客户需求开展检测;(3)对检测结果进行验收、分析,并提交相应的质量分析报告;(4)负责制订质量控制流程,对关键环节进行监管,并处理相应异常情况;(5)负责检验设备的管理、养护、维护和安全保障;(6)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文件,定期评估质量体系,并根据需求持续完善。
3. 各类职务和工作职责分配如下:(1)主任:全面负责质检中心的管理工作。
(2)技术人员:负责实验室检测工作,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负有责任。
(3)检验人员:执行检验任务,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秉承客户至上的服务态度,将客户的需求作为工作的绩效标准。
(4)设备管理员:负责实验设备管理、维护和安全保障工作,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5)质量保障员:负责质量体系的建设、维护和评估工作,以及制订检测质量控制流程,并对质量异常进行追踪分析。
三、质量管理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流程和质量体系文件。
2. 引进国际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合理配置检测设备和人员,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
3. 精细管理: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准确度。
4. 坚持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流程,并定期对质量体系进行评估和改进。
5. 制定抽检计划,随时监测检测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四、安全管理1. 质检中心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将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2. 对使用和保管的检测设备设施和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质量检测数据管理制度内容
![质量检测数据管理制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6359d9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3.png)
质量检测数据管理制度内容一、总则为了规范公司质量检测数据管理工作,提高质量检测数据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质量检测数据管理的部门和人员。
三、数据采集与录入1.质量检测数据应由专业人员采集,并在检测完成后及时录入系统。
2.质量检测数据应真实、准确,并应注明数据采集人员、检测时间等相关信息。
3.对于手工填写的数据,应进行二次确认和审核,确保准确无误后方可录入系统。
四、数据存储与备份1.质量检测数据应存储在指定的专用服务器上,禁止将数据存储在个人电脑或移动存储设备上。
2.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备份数据应保存在不同的地点,并定期检查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未经授权人员禁止随意删除、修改或篡改质量检测数据。
五、数据访问与使用1.质量检测数据应根据权限进行访问和使用,不同部门和人员应设置不同的权限,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2.未经许可,不得将质量检测数据用于其他用途,禁止私自将数据提供给外部单位或个人。
3.数据的使用应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不得进行数据造假或篡改等违规操作。
六、数据清理与销毁1.对于已经过期的质量检测数据,应对其进行清理和归档,并按照相关规定保存一定时间。
2.在数据清理或销毁时,应制定相应的程序和流程,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未经授权,不得私自清理或销毁质量检测数据,对于违规操作应严肃追究责任。
七、数据保密与安全1.质量检测数据应严格保密,对于涉及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数据,应加强保护措施。
2.对于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应加强监控和防范措施,确保数据安全不受侵犯。
3.对于发生数据泄露或丢失等安全事件,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减小损失。
八、数据分析与利用1.对质量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时,应遵循科学方法和规范程序,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数据分析结果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数据,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和整改。
质检管理制度和体系
![质检管理制度和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2b24d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d.png)
质检管理制度和体系质检管理制度和体系是指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和体系。
质检管理制度和体系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产品质量监控、改进和控制的职责,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质检管理制度质检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有关质量管理的规章和制度。
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产品的检测、检验和控制等方面。
1. 质检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1)规范性:质检管理制度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即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同时也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要求和管理要求。
(2)全面性:质检管理制度要全面覆盖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整个生产过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受到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3)系统性:质检管理制度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即要建立起一整套相互关联的规章和制度,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4)科学性:质检管理制度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即要遵循科学的质量管理原则,确保管理手段和方法科学有效。
(5)适应性:质检管理制度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即要能够适应不同的生产环境和生产形式,以及不同产品的特点和要求。
2. 质检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质量目标:明确企业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为全体员工提供清晰的方向和目标。
(2)质量管理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责任,建立起相应的责任和考核制度。
(3)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起符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流程管理、程序文件和记录、内审和管理审核等方面。
(4)质量管理程序:建立起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程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等环节。
(5)质量改进措施:建立起质量改进的长效机制,包括短期改进和长期改进,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稳步提高。
(6)质量管理工具:建立起一整套适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的质量管理工具,如质量控制图、质量管理报告和质量管理分析等。
质检管理制度与流程
![质检管理制度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d924db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a.png)
质检管理制度与流程一、质检管理制度的意义与作用质检管理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企业产品的质量、生产的效率、管理的团队等方方面面。
建立质检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障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达到客户的要求,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提升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质检管理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产品质量。
质检管理制度是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基础,通过实施质检管理制度,可以规范生产流程,加强产品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2.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质检管理制度,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规范生产操作,减少生产误操作和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质检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品质信誉,提升品牌形象,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改善内部管理。
通过质检管理制度,可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绩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质检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质检管理制度的建立依据质检管理制度的建立应遵循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和企业内部规定,确立质检管理制度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2.质检管理制度的结构质检管理制度应包括总则、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责任、质量体系文件、质量审核、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内容,确保各项内容协调配合,形成完整的质检管理体系。
3.质检管理制度的责任和权限质检管理制度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员工在质检管理中的责任和权限,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责任制度,确保各项质检活动的有序进行。
4.质检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控质检管理制度应制定详细计划和措施,明确实施的方法和流程,建立监控措施,定期监测质检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5.质检管理制度的评估与改进质检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审核,收集反馈意见,分析质量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和完善,持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检查制度管理制度
![质量检查制度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afdc2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8.png)
质量检查制度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质量检查工作,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岗位。
第三条质量检查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条质量检查制度的实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质量检查工作的合法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五条质量检查制度的内容包括质量检查的组织管理、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工作要求等。
第六条质量检查制度的修订、变更和废止应经相关部门审批。
第七条质量检查人员应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第八条质量检查制度的执行责任人应当严格遵守制度规定,忠实履行职责,确保每项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九条质量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应定期评估和检查,逐步完善和优化制度内容。
第十条质量检查制度的违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和纠正。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十一条设立专门的质量检查部门,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质量检查工作。
第十二条质量检查部门由质量部门负责领导,专门设立质量检查小组负责实施具体的质量检查工作。
第十三条部门负责人应把质量工作纳入每日工作计划,并配合质量检查部门的工作。
第十四条质量检查部门应定期召开质量检查工作例会,及时通报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十五条质量检查部门应向企业领导层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质量问题。
第十六条质量检查部门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内部工作流程,提高内部工作效率。
第十七条质量检查部门应积极开展员工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
第三章职责分工第十八条质量检查部门负责统一组织和管理企业的质量检查工作。
第十九条质量检查部门应根据不同部门和岗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质量检查工作方案。
第二十条各部门和岗位应当积极配合质量检查部门的工作,按照工作方案进行质量检查。
第二十一条各部门和岗位应根据质量检查部门的要求,认真做好相应的准备和配合工作。
第二十二条质量检查员应认真履行职责,保证质量检查工作的公正、客观、准确。
质检管理制度
![质检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3df096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d.png)
质检管理制度目录1.总则2.质检管理工作提要3.原料品质管理规范4.生产过程及成品管理规范5.化验室管理条例质检管理制度1、总则1.1目的确保产品质量第一,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客户的需求,制定本制度。
1.2范围原料进货、储存的质量管理,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及生产成品的入库,出库质量管理,均适用本制度。
1.3本制度的解释权属质检部。
本制度某些条款不适合,需修订时,由质检部提出,报请总裁同意后实施。
2、质检管理工作提要2.1质检管制之作业流程2.1.1原料进货管制a)依原料验收规格收料b)品质异常状况之判定与处理c)每周汇总原料成份供配方使用参考2.1.2原料仓储管制a)整齐堆放及采先进先用原则b)定期抽验品质(外观、风味、变质、)c)料温追踪d)安全存量之掌握e)原料清仓、清堆、清桶品质判定2.2.3制程管制a)原料加工品质(粉碎粗细度)b)液态原料添加c)外观性状检查(外观、色泽、风味、颗粒度)2.2.4成品管制a)依质量管理标准检验b)包装作业检核:i.外观、色泽、风味、颗粒度ii.重量管制iii.包装袋品质检查iv.取样送验c)协助成品先进先出管制d)成品分析3.原料品质管理规范3.1原料取样原则(1)取样注意安全。
(2)取样必须携带取样器等工具。
(3)样品采取应力求随机、广泛,具有代表性。
(4)抽取样品不可太少,尽量减少误差,并且留样以备检查。
(5)若每批原料数量太大,应分批分别取样。
(6)视供货商的信誉,实际的品质及运送状况弹性调整抽样次数。
(7)抽样过程中应感官检查,发现品质变异立即处理。
3.2 30%取样检验3.2.1固体原料汽运包装原料到厂,应对所有外围包装袋抽取(顶部须上车抽取)样品,包装原料原则上应会同供货商打开侧厢板进行抽样检查,散装则用散装取样器分至少五个不同位置抽取样品,取样点不少于30%包装袋,样品重量不少于1000g。
3.2.2微矿类和液体原料(1)对微矿类和液体原料则按来货总包/桶数的开方数取样。
质量检测与监测管理制度
![质量检测与监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411175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1d.png)
质量检测与监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提升产品质量,保障公司发展和客户满意度,规范质量检测与监测工作,订立本《质量检测与监测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部门和全体员工,包含但不限于质量检测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
三、质量检测和监测的目的和任务1.目的: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2.任务:–开展产品的质量检测与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建立质量数据监测系统,追踪产品质量指标并进行分析评估。
–供应科学的质量检验和监测方法和技术,保障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供应质量监测报告和数据分析,为决策和改进供应依据。
–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有效的质量沟通和反馈机制。
四、质量检测与监测的组织与责任1.组织机构:设立质量检测部门,由专业人员负责质量检测与监测工作。
2.责任:–质量检测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质量检测和监测,供应技术支持和咨询。
–生产部门负责保证生产过程符合质量标准,供应合格的原材料子和工艺。
–销售部门负责收集和反馈客户质量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质量检测与监测的流程1.生产前的质量检测与监测:–依据产品规范订立相应的检测标准和要求。
–生产部门供应生产计划和流程,并依据产品要求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和设备。
–质量检测部门对原材料子进行抽样检测,符合标准的料子方可使用。
–质量检测部门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2.在线质量检测与监测:–质量检测部门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生产线上的质量指标。
–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记录并分析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生产部门负责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3.产品质量检测与监测:–质量检测部门对每批次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包含外观、功能、性能等方面。
–检测结果符合标准的产品方可出库,否则需要进行返工或报废。
–记录并分析产品的质量指标,并与标准进行对比和评估。
质检软件管理制度
![质检软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830056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f.png)
质检软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健全企业质检软件管理制度,规范质检软件管理行为,保障产品质量,提高质检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质检软件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企业质检软件的管理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维护企业形象,保障产品质量。
第四条企业服务部门应当建立专门的质检软件管理机构,负责质检软件的管理和使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第五条质检软件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合规开展质检软件管理工作,并接受监督。
第六条企业质检软件管理机构应当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严禁泄露,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第七条企业质检软件管理机构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质检软件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第八条企业质检软件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质检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章质检软件的选择第九条企业质检软件管理机构应当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质检软件的选择,确保软件的功能与企业质检要求相匹配。
第十条质检软件的选择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明确选择标准和流程,依法合规进行采购。
第十一条企业质检软件管理机构应当对所选用的质检软件进行充分测试和评估,保证软件能够满足质检需求。
第十二条企业质检软件管理机构应当与软件供应商签订书面合同,明确软件的功能、使用范围、服务支持等内容。
第十三条企业质检软件管理机构应当建立质检软件的档案,包括采购记录、使用情况、维护情况等内容。
第三章质检软件的安装和维护第十四条企业质检软件管理机构应当对所选用的质检软件进行合法、规范的安装和登记。
第十五条企业质检软件管理机构应当建立质检软件的维护制度,定期对软件进行检查、更新和维护,确保软件的正常使用。
第十六条企业质检软件管理机构应当建立软件使用记录,包括使用人员、时间、用途等内容,确保软件的合理使用。
第十七条企业质检软件管理机构应当对软件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予以及时处理,保证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检系统管理制度
一、进货检验实施办法
根据公司《原材料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特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1、原料、辅料进厂后,供应部门应分类、分批存放在指定地点,做出区域挂牌标记,通知质检员。
2、质检员接到通知2小时内必须到位,并按有关的技术标准,对进厂的原、辅料进行检验并做好原始记录。
3、应在48小时内对需要检测的原、辅料做出检验结论,并加盖印章。
4、检验合格的原、辅料,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5、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料,按《原料不合格的判定与处置》进行判定,同时,质检员应及时将结果通知供应部门;由供应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作退货、销毁或让步接受处理。
6、质检员应如实填写各项检测记录,并做好质量档案。
7、未经检验的原、辅料,生产部门不得使用;如果,确因生产急需,可以由原料保管员向质检部书面申请“紧急放行”,该申请书上应有生产部部长签名;使用“紧急放行”原料的产品生产过程和成品需要重点监控;A类原料不在紧急放行之列。
8、使用让步接受原料的产品,生产过程和成品也需要重点监控。
9、违反以上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纠正,并视造成的结果给予相应的警告、罚款,直至除名。
二、关于过程产品检验的规定
为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过程产品特作如下规定:
1、生产过程的品质控制主要由生产车间的主操作员负责、质量员把关;质检部的现场管理人员(质检员)主要作好生产过程的巡检和半成品检验工作。
2、巡检工作主要检查工艺执行情况和各种规范记录的执行情况,特别是CCP 点的控制情况。
3、对于巡检中发现的一般问题,应及时与本工序的质量员沟通,提出改正意见;问题较大的,质检员要填写《不合格(品)记录》,并传达到车间或生产部,同时报告质检部领导。
4、对于巡检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立即提出纠正,并要填写《不合格(品)记录》,传达到生产部,同时报告质检部领导,甚至公司技术领导。
5、质检部的检查工作,应本着以方便生产为原则,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尽快解决。
6、对争议问题处理时间原则要求一般不超过1小时,最多限制在3小时内。
7、质检部对巡检中的疑难问题或新问题把握不准时,应请求技术部协助解决。
8、对于频繁出现的质量问题,质检部要及时上报公司技术领导和HACCP小组组长,必要时请求对质量体系进行内审。
本规定由公司技术部起草。
本规定由质检部负责具体实施。
三、关于原材料检验分类管理的规定
原材料按其质量情况分为优级、良级、合格三级;按期对产品的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分为A、B、C三类:
A类原料质量需控制在优级;
B类原料质量需控制在良级以上;
C类原料质量需控制在合格以上。
A类:调香用香基、单体;香辛料精油、树脂、抽提物;I+G;乙基麦芽酚;呋喃酮;烟酰胺、蛋白酶等。
B类:维生素(盐);氨基酸(盐);磷酸(盐);酵母膏(粉);麦芽糊精;亚硝;山梨酸钾、苯甲酸钠、脱氢乙酸(钠)、双乙酸钠;酪朊酸钠;大豆蛋白;乙二醇、丙三醇;亚硫酸氢钠;吐温、司盘;香兰素;单甘酯;色素;ClO
原料
2
等。
C类:肉、骨头(髓)、动植物油脂、鸡蛋、食盐、食糖、味精、葡萄糖、蜂蜜、料酒、酱油、蕃茄酱、桂花酱、食用酒精;焦糖、柠檬酸(钠)、乳糖、木糖、氯化钾(KCl)、葡萄糖-δ-内酯、食品胶(瓜胶、卡拉胶、黄原胶、海藻酸钠、琼脂、CMC、明胶等)、明矾;肉香源、酱香王干料、辣椒、咖啡粉、鲜极
、石膏;水解蛋白液(粉);鲜肉皮、干肉皮;谷粉(百香籽),鲜极露;CaCl
2
朊粉;抗结剂(SiO
);红曲粉、红曲红;淀粉等。
2
A类产品要求(重点检验)
①颜色、气味、包装;
②生产日期、保质期、合格证;
③检验报告;
④供货商变更后需做应用试验;
B类产品要求(严格检验)
①颜色、气味、包装;
②生产日期、保质期、合格证;
③质检报告;
④必要时的理化检验;
C类产品要求一般性检验(至少符合下列两项)
①颜色、气味、包装;
②生产日期、保质期、合格证;
③随货质检报告;
④进厂重要项目检验合格。
四、原辅料、包装材料不合格的分级判定及处置办法
一、不合格原料的分级:
①一类不合格(最严重)
②二类不合格(次之)
③三类不合格(再次之)
二、不合格的内容:
①一类不合格包含:
原辅料中的蛋白质、重金属、固形物等重要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不合格。
包装材料上的公司名称、产品名称、商标等错误,以及颜色失真、套色串印。
②二类不合格包含:
原辅料的色泽、气味(肉类原料可以煮制后闻,哈喇味、臭味、不新鲜味)等不合格。
包装材料上的许可证号、产品标准、地址、电话、使用说明等内容错误,以及色泽、粘附性、强度等不合格。
③三类不合格包含:
原辅料的包装、计量、水分、杂质等不合格。
包装材料的材质不合格。
三、不合格的判定及处置:
①凡初检属一类不合格的产品一般无须再检验,直接判定为不合格。
②凡初检属二、三类不合格的产品可以加倍抽样再检,按检验结果判定。
③原辅料的一、二类不合格品不可使用,要做退回或销毁处理;三类不合格品,经技术部批准方可限制使用,但要求相关方必须改进。
④包装材料的一类不合格品不可使用,要穿刺处理后再退回或销毁;二、三类不合格品,经技术部批准,采取补救措施后方可限制使用,但要求相关方必须改进。
⑤二次以上出现不合格(含三类不合格)的相关方,供应部应从采购目录中删除。
⑥因供应人员失职造成的损失,除按以上条款处理外,视情节对有关人员罚款、辞退等处理。
四、本规定由技术部制订。
由办公室按文件管理规定负责发布至技术部、质检部、供应部、生产部等部门,即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