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有关知识汇编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段落的作用汇编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段落的作用汇编
段落是一篇文章中的基本单位,通过对文章的分段,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有条理。
下面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常见的段落作用的汇编:
1.引出话题和背景信息:段落的作用之一是引导读者了解文章的话题和背景信息。
通过开篇的段落,作者可以将读者引入文章的主题,让读者对文章感兴趣。
3.进行事实陈述和解释:段落还可以用来陈述和解释一系列的事实和信息。
通过逐个陈述和解释事实,段落可以使得读者更加清楚地理解文章中的信息和观点。
4.展示故事情节:对于叙事性的文章,段落可以用来展示和描述故事的情节。
每个段落都可以描写故事中的一个事件或者一个情节,通过衔接不同的段落,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线。
5.分析和比较:在阅读一些分析性文章时,段落可以被用来分析和比较不同的观点和论点。
每个段落可以围绕着一个特定的观点进行阐述,并通过对不同观点的比较和对比来分析问题。
6.进行转折和连接:段落的作用还包括进行文章内部的转折和连接。
通过不同的段落之间的转折和衔接,可以使文章的逻辑更加清晰,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7.保持衔接和连贯性:每个段落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通过前后段落之间的衔接,可以使得整篇文章的内容更加连贯和完整。
段落之间的衔接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总之,段落在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引导读
者了解话题和背景信息,表达主题观点,陈述和解释事实,展示故事情节,分析和比较观点,进行转折和连接,保持衔接和连贯性,以及加深情感和
表达情绪。
掌握段落的作用,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的含义和
写作技巧。
(精品附答案)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之记叙文阅读训练100篇
1、生机勃勃的太阳花(安徽省)中考语文现代文分类汇编-—记叙文①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
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②三朵花是信号。
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
大朵、小朵,单辨、复瓣,红、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
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③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
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认为,太阳花经久不衰,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
不错,是这样的。
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
只有太阳花,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旺盛。
④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一朵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
朝开夕谢,只有一日。
因为开花的时光太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
每天,都有一批新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
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
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
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新的花蕾。
⑤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放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饱满,不遗余力。
尽管一朵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⑥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
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就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
待到秋霜肃杀时,它们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
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典型题汇编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典型题汇编人物一、人物形象分析题(一)形象VS性格形象>性格——形象=社会地位、职业身份+性格(内在)例子:祥林嫂是生活在封建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
答题模板:概括特点(文中如果有关键词,直接使用)+结合文本分析【变式】(2018年全国1)《赵一曼女士》5.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教材链接】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雷雨》在刻画人物时避免了脸谱化和扁平化,用多个细节充分地展现人物性格、心理的复杂性。
(江苏扬州)《藏酒》小说人物有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两种基本类型。
扁形人物性格前后没有什么变化,圆形人物性格前后变化很大。
你倾向于将本小说中的阿耿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分别归类到哪种类型?并请简要说明理由。
阿耿是“扁形人物”。
性格前后没有什么变化。
之前在船上喝酒,显出直爽仗义的性格;后来在爆破卡壳时,仗义出手,不惜拿出偷藏的酒,帮助处里解决了难题。
林冲是一个“圆形人物”。
开头的林冲善良仗义、安分守己;后来得知陆虞候来害他,显出正直刚烈又得过且过随遇而安的一面;最后得知真相凶猛果敢、奋起反抗。
从安分守己到奋起反抗,林冲的性格转变较大。
(广东一模)例:小说中写狱卒平时残忍地对待囚犯,又会耐心劝慰他认为要自杀的小柳条,展示人性的复杂,避免了人物形象的符号化。
(杭州富阳区第二中学)B.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并没有“脸谱化”。
比如桥本,叙述他精通汉学,借明版的《金瓶梅》,喜欢和老中医聊天等,就让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多元。
(二)人物群像——提炼共性辨识个性(浙江温州高三)《现在几点了》与注重刻画单个人物形象不同,本文着力于群像塑造,分析这种写法的作用。
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一)(含解析)
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一)(含解析)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一)-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一.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1.(2023春宝应县期中)短文第二颗太阳阿诺和8个男孩住在孤儿院的一间公寓里。
阿诺有一个秘密:他有夜尿症。
他每次睡觉都会先缩进被子里,轻轻脱掉睡衣,再用身体的热量把尿湿的床单一点点焐(wù)干。
早晨起床后,再把被子摊得平平整整。
晚上,阿诺像往常一样钻进被窝,可床单异常干燥、温暖,并散发出一股特别好闻的味道。
阿诺甜甜地睡去。
第二天起床铃刚刚拉响,孤儿院的白老师推门进来了:“宝贝们,今天的太阳好极了!我们把被子和床单晒到操场上去。
”阿诺和室友们卷起铺盖卷就往操场跑。
阿诺终于明白昨晚被子里的气息源于何处了,他再也不用担心被别人发现自己的小秘密了。
因为从这天起,只要不下雨,学校操场上就会被50个孩子的床单严严实实地环绕起来。
白老师竟然会想到用50个孩子的床单去维护小阿诺的尊严!阿诺幼小的心灵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主动向白老师坦白:“老师,最初我不叠被子是因为……”“是因为你没发现,我们心里还种着第二颗太阳。
”白老师打断他。
多年后,小城里出现了一家远近闻名的诊所,名叫“第二颗太阳的味道”,诊所的主人就是阿诺。
他把儿时白老师对自己的爱奉献给了他人。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围绕保护(2)“他再也不用担心被别人发现自己的小秘密了。
”阿诺的小秘密是。
(3)“阿诺终于明白昨晚被子里的气息源于何处了”,阿诺明白了床单之所以变得“干燥、温暖,并散发出一股特别好闻的味道”是因为___ 。
(4)“我们心里还种着第二颗太阳”中“第二颗太阳”指的是。
(5)读了这篇短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___2.(2023春陵城区期中)课外阅读。
白公鹅(节选)[俄]叶诺索夫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
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二)(含解析)
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二)-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一.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1.(2022春•丹徒区校级期中)阅读理解“种”出石油ㅤㅤ①据科学家粗略估算,全球绿色植物每年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可达300亿吨以上,只要将这些植物进行高压、高温加工,就能够制造出和石油成分相近的产品。
目前全球绿色植物储存的能量,大约相当于8万亿吨煤或8亿吨石油。
可以说,植物是一座巨大的储油库。
ㅤㅤ②科学家研究发现,可用于制造石油的植物品种很多,不少乔木、灌木、海藻等含有极为可观的天然炼油物质。
美国科学家选用了千余种最富生产能力的水藻进行实验,从其体内提取类脂化合物以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转变成汽油和柴油。
前苏联的科学家经过引导性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从锯末中也可以提炼出人造石油,这种植物能源比传统的石油和煤具有更多的优越性。
首先,它便于就地生产利用,省却了远距离输送,因而成本比较低廉;其次,植物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一般不会形成有害物质,它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易于被植物吸收,对保护生态环境非常有利。
ㅤㅤ③众所周知,石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许多植物也可直接产生碳氢化合物。
能够以适当的方法把这些碳氢化合物提取出来,我们可以得到所谓的“绿色石油”。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的卡尔文教授,在一个人工石油植物种植场,种植了一种名叫“尤加利”的树木。
这种树木的茎和种子中均含有这种可燃物质,1000平方米土地每年产5桶“绿色石油”,每桶成本仅20美元,而当时每桶石油的价格是30美元。
他的成功,推动了全球的石油植物研究。
ㅤㅤ④资料表明,美国现已拥有一个上百万平方米的能源植物速生林,英国已批准兴建一个石油植物园,瑞士已经制定出一个利用植物石油取代全国半数石油消耗量的计划。
可以说,用不了多久,人类将“种”出石油。
(1)短文标题《“种”出石油》中引号的作用是A.表示直接引用B.表示特殊含义C.表示强调D.表示讽刺(2)下列关联词中,填入文章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A.倘若……就……B.即使……也……C.因为……所以……D.不但……而且……(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种”出来的石油有哪些优越性?A.使用更持久B.产量更大C.气味更好闻D.成本低且利于环保(4)第③自然段划“横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A.打比方和列数字B.打比方和作比较C.列数字和作比较D.下定义和举例子(5)下列说法中,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各国研究进程表明,绿色植物能源将很快取代石油能源。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散文部分6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散文部分第六辑目录51.常伴一轮明月 (1)52.寻石记 (3)53.草堂.诗魂 (4)54.世上最好的地方 (6)55.往事回忆:二房坝.外公.蘸水碟 (8)56.又临黄河岸 (11)57.唐柳色 (13)58.父亲的眼神 (16)60.夏 (20)51.常伴一轮明月洗尘①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对月情有独钟,在那一轮圆亮的月上,国人倾注了太多太多的情感,不管识字与否,大抵都知道月中有舞动着寂寞广袖的嫦娥,有酿造了香溢天界桂花酒的吴刚,有孜孜捣药不倦的玉兔。
②我一直很喜欢被后世誉为“一诗立诗坛”的张若虚的那一首诗——《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每每想起这首诗,眼前就会有一幅亮丽的画面在流动:。
文人们对着一轮明月,饮酒作赋,挥毫泼墨,前赴后继地抒散着自己的情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仙用寥寥二十个字将月的()、月的净、月的()全部淋漓尽致地揉进思乡的情中。
而在中秋月圆之夜,东坡先生吟出了后世代代相诵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故难全。
,。
”将人生的无奈与希望都付与一轮明月,让她充满了人情。
③“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听,多少的山盟海誓都在拜托月亮来印证。
不论是花香幽幽的春天,还是清风鸣蝉的夏日,不论,还是,皆别有一番情致。
春夜里,万物复苏,花团锦簇,恋人们的情感如花般静悄悄地开放。
仲夏夜,月华如水,蛙声片片,怡人的轻风撩拨着恋人温柔的眼神。
秋夜里,天蓝入席,一尘不染,恰如他们纯情脉脉的目光。
雪后的夜,冰月高悬,洁白如玉,炽热的情却如熊熊火焰驱走了冬的凛冽!④曾读过一则佛教故事,一山僧方定,有一偷儿潜入,僧察之,朗声道:“山寺无他物,送你床头僧袍以避风凉,送你一轮明月照清山路。
去吧,阿弥陀佛!”次日晨,僧袍被叠得方方正正置于山门外。
僧叹曰:“我真的送了他一轮明月!”是啊!月光如坦荡的水,可涤净尘世的一切!天蓝蓝,月光光,置身其间,心灵会纯洁得空洞,所有的邪念、杂念都会羞愧地远去,人就会变成自己的神灵!⑤带着明月上路,黑暗将不能扰你!带着明月上路,你会拥有淡泊的快乐!1.下边三句话分别是从文章②③④段的段首抽取出来的中心句,请根据相关内容提示,将下边三句话分别还原到恰当的位置。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汇编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docx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一、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1)表格类题。
1.审题。
审题目,看清楚题目要求从那几段概括,从谁的角度来概括。
2.分析表格。
根据表格已知信息推测未知信息,所填答案要和表格的已知信息形式一致。
(2)内容/原因概括题。
必须结合原文内容,原文情节进行概括,不能直接用自己的话回答。
二、品析词句。
(1)赏析类。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整体模式:指出修辞手法+分析+表达效果A.比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突显了对象的勃勃生机)B.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词赋予了对象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 的情态(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突显了对象的勃勃生机)C.排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强调了对象……的特点/怎样的情感,增强气势,加强语气。
D.反复: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反复使用,强调了对象......的特点/怎样的情感。
D.设问:运用了设问的手法,提出……的疑问,自然地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F.反问: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加强语气,增强情感。
G.反语:运用了反语的手法,实际上是自嘲,讽刺了……,表达了……的情感。
H.对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和……进行比较,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情感。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A.人物描写描写方法:正面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侧面描写:环境描写、他人的言行。
表现手法: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讽刺、对比。
整体答题模式:指出描写方法+分析+效果(塑造人物形象)示例:运用了动作描写,通过使用“压” “推”等动词,生动形象(细致传神)地写出了我修书的过程,表达了我对书的珍爱。
B.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a.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突出时令特征。
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及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含解析(及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2019•江苏)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表妹林斤澜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
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
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
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
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
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
前边的说:“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平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客人,转着身于看这个新鲜的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阴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担断了脚筋。
哪有你们城里的马路好走。
”“下雨天也洗衣服?”“一下天呢,二十天呢。
就是三十天不洗也不行。
嗐,现在一天是一天的事情,真是日日清,月月结。
”客人随即称赞:“你真能干,三表妹,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事,天天洗这么多。
”主人微微笑着,手里捶捶打打,嘴里喜喜欢欢的:事情多着呢。
只有晚上吃顿热的,别的两顿都是马马虎虎。
本来还要带子,现在托给人家。
不过洗完衣服,还要踏缝纫机。
”客人其实是个做活的能手,又做饭又带孩子又洗衣服这样的日子都过过。
现在做客人看着人家做活,两只手就不知道放在哪里好。
把左手搭在树杈上,右手背在背后,都要用点力才在那里闲得住。
不觉感慨起来:“也难为你,也亏得是你,想想你在家里的时候,比我还自在呢。
专题04 现代文阅读 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用)
专题04 现代文阅读(2022上·上海浦东新·四年级校考期末)阅读。
北极熊的棉鞋①北极熊是bīng tiān xuě dì()里的英雄,从来都不怕寒冷。
有一头非洲狮子从来没有见过北极熊。
这一天,他给北极熊写了一封信。
他说:“尊敬的北极熊先生,听说您能在冰上站立,而且站立的时间很长也不会冻得发抖。
这是真的吗?”②北极熊看了信以后就笑了,他给这头非洲狮子回了一封信:“尊敬的狮子先生,您说得一点儿不错。
我在冰上站立多久都不会发抖的。
”③这头狮子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又写信给北极熊:“那您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北极熊看了信以后想,人类都是穿着棉鞋过冬的,于是,他就跟非洲狮子开了个小小的玩笑,回信说:“因为我有一双特别高级的棉鞋。
”④非洲狮子读了北极熊的信,xìn yǐ wéi zhēn()。
他在回信里说:“尊敬的北极熊先生,您能把这双高级的棉鞋借给我看看吗?我可是连觉都睡不着了。
”⑤北极熊真hòu huǐ(),心想:我为什么要跟非洲狮子开这个玩笑呢?现在我该怎么办呢?能说自己没有棉鞋吗?他觉得那样不太好。
最后,北极熊下决心,给狮子寄去了他的棉鞋。
⑥那么,他是怎么寄的呢?原来北极熊的脚掌上长了一层厚厚的毛,有了它,北极熊就能抵抗寒冷侵袭。
北极熊把这些毛剪下来包好,寄给非洲狮子。
⑦非洲狮子看了北极熊寄来的脚底上的毛,非常感动,不过他很为北极熊过冬而担心。
果然,这个冬天非常寒冷。
北极熊可是吃够了苦头。
失去了棉鞋的脚掌冻得像针扎一样疼痛。
可是他却对自己说这点困难不算什么棉鞋今年是没有了但明年还会有不过我没有欺骗非洲的狮子朋友这才是我应该做的啊⑧是啊,对待朋友,应该。
1.看拼音写词语,写在文中的“()”内。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不可思议:(2)侵袭:3.在第⑦自然段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4.读短文,完成填空。
第⑦自然段提到“这个玩笑”,“这个玩笑”指的是。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小说部分3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小说部分3高三2012-01-30 11:28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小说部分3第七辑目录61.无价的奖赏①当她猛然发现身边的手提包不见了时,吓得冷汗涔涔。
那手提包里的钱和银行卡都在其次,关乎“命门”的是海关进出口手册和关税证明的单据,一旦丢失,将给她所在的报关公司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
②她失魂落魄,跌跌撞撞到广场派出所报了案,然后,又心急如焚地雇来了三个人,让他们举着写有“一万元悬赏”的寻物牌,来回走动。
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
这时候,广场派出所的民警打电话来说,有一个人拾到棕色的提包。
她急三火四地赶到派出所,的确是她的手提包,她惊喜地叫起来,可是等她打开拉链,却傻了眼,包里空空如也。
像迎头挨了一瓢冷水,她心里的希望一下子熄灭了。
③拾到包的人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衣着破旧,看起来挺精神的。
民警悄悄告诉她:“这男孩在假期经常来广场拾破烂,上次,他也说是捡到了提包,来交还失主,哪知失主说,就是这男孩在他坐的地方转来转去,不一会提包就不翼而飞,失主一口咬定,包就是他偷的。
结果那失主不但没给赏金,还管那孩子要包里少的钱,甚至动了粗。
”民警看了看男孩又说:“我怀疑,这次他又故伎重演,要不,我们仔细地盘问盘问,看看有什么破绽?”④她忙摇摇头,即使以前男孩有过劣迹,她也不愿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怀疑和猜测他这次的诚心。
许是猜出了民警和她谈论的内容,男孩涨红了脸,紧咬着下唇,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分辨道:“包是捡的,不是偷的。
”⑤她走上前去,拉过男孩的手,拍拍他的肩膀,说:“小兄弟,姐姐相信你,即便你只是送来了空提包,也谢谢你。
,”⑥直到夜幕降临,也没有奇迹出现,她心灰意冷地往回走,月色清凉如水,冷得让她心寒。
突然,身后窜出一个人来,往她怀里塞了个方便袋,然后掉头跑开,消失在幽暗的小巷里。
⑦等她从惊恐中回过神来,惊奇地发现,方便袋里竞是那些让她忧心如焚、想用一万元“赎回”的票据。
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试题)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试题)-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部编版1.(2022•福清市模拟)阅读题一鲸落,众物生ㅤㅤ①4月,我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与母船“搭档”完成了2020年首次科考任务。
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科学家在本次科考过程中收获了重要成果——在我国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鲸落。
ㅤㅤ②鲸落,从字面上理解,指鲸死亡后沉到海底的现象。
在生物学界,鲸的尸体、坠落的过程以及形成的海洋生态系统等,被统称为鲸落。
ㅤㅤ③鲸是哺乳动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一般以软体动物、鱼、虾等为食。
每头鲸在索饵洄游时会每天吃大量食物,尤其是巨大的须鲸。
ㅤㅤ④鲸死后,庞大的身躯给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场所,堪称“深海中的绿洲”。
一头重40吨的鲸沉到海底,其有机质相当于同等面积至少2000年自然沉降的有机质,可以极大地促进深海生物繁衍。
ㅤㅤ⑤鲸落并不为人类常见。
因为鲸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死亡,人们不能预测;一些鲸的尸骸被冲到了岸边;有些区域的海水深度和相关物理环境,不适合鲸落形成。
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自然鲸落不超过50个。
ㅤㅤ⑥鲸落从形成到完全分解,整个过程环环相扣,长达数十年至数百年。
鲸停止呼吸后,在慢慢沉到海底的过程中,身体内的大量蛋白质等有机物会吸引鲨鱼、盲鳗等生物前来。
如果鲸落足够大,其蛋白质可供这些生物吃4~24个月,然后,它们就“心满意足”地散去。
ㅤㅤ⑦一些多毛类和甲壳类无脊椎动物“蹑手蹑脚”地过来,在鲸落上“安家落户”。
这些“机会主义者”能在短期内适应所处环境,一边从鲸落中获取食物,一边将其作为居住场所,繁衍生息。
ㅤㅤ⑧厌氧细菌在鲸落中大量滋生,进入鲸骨和其他组织,分解脂类,促使硫化氢产生。
化能自养细菌,比如硫化菌,将硫化氢作为能量来源,利用水中溶解的氧将硫化氢氧化,获得能量。
与化能自养细菌共生的生物,也因此得到了能量。
ㅤㅤ⑨当鲸落中的有机质被消耗殆尽,鲸骨的矿物遗骸在海底变成礁岩,成为生物的聚居地、避难所、“游乐场”,一场盛大而漫长的“鲸落宴”就结束了。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四中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分类复习汇编 散文部分 访兰
访兰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
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
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
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
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
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
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
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
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
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
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
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
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
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
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之现代文常识篇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之现代文常识篇1. 《沁园春·雪》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作者毛泽东。
2. 《雨说》选自《郑愁予诗的自选I》。
作者郑愁予,台湾人。
3. 《星星变奏曲》选自《文学》。
作者江河。
4. 《蝈蝈与蛐蛐》选自《世界流派诗选》。
作者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夜》选自《外国名诗三百首》。
作者叶赛宁,俄罗斯人。
5. 《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
作者梁启超,又号饮冰室主人。
近代维新派人物代表,学者。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选自《雨果文集》。
作者雨果,法国作家。
伏尔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等。
7. 《傅雷家书》选自《傅雷家书》。
作者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8. 《致女儿的信》选自《关于爱的思考》。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
9. 《故乡》选自《呐喊》。
作者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0. 《孤独之旅》节选自《草房子》。
作者曹文轩。
11.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
12. 《心声》选自《儿童时代》。
作者黄蓓佳。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
作者罗迦•费•因格,美国人。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自《散文选刊》。
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
15. 《谈读书》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英国卷》。
作者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
《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
作者马南邨,当代作家。
16. 《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
作者鲁迅。
17.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18.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19.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
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二)(含解析)_1
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二)(含解析)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二)-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一.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1.(2022春潮阳区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眼镜的“进化史”早在公元1世纪,世界上就有了单片镜。
那时,制作眼镜的原料加工不易且价格昂贵。
到了13世纪,才有真正的眼镜出现,它是用玻璃水晶制作而成的。
有了眼镜,人们却不知道怎样佩戴它,有人把它缝在布帽子上,有人把它装在铁圈里,还有人把它镶在皮带上。
又过了两三百年的时间,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了。
16世纪,出现了长柄眼镜和夹鼻眼镜。
那时,人们购买眼镜是到眼镜铺子里去挑选,并没有经过眼科大夫的检查,眼镜度数不太精准。
现在有一种隐形眼镜,它是紧贴着眼球的一种镜片,方便美观,但这种眼镜佩戴时间过长容易引发干眼现象。
科技日新月异,未来的眼镜将逐渐变为多功能的高科技产品,如现在已推出的“谷歌眼镜”,它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进行视频通话等。
未来还可能出现“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镜”……智能眼镜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①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②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2)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3)眼镜是这样演变的:单片镜—→—→—→—→智能眼镜。
(4)隐形眼镜有什么优缺点?___(5)下面是一个问题清单,选一选这些问题的提问角度。
A.联系生活经验B.针对文章内容C.针对文章写法①文中画“”部分“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了”中的“这个问题”指的是什么?②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③“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镜”可能会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6)读了这篇短文,请提出一个你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___2.(2022春楚雄州期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神奇的克隆《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
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含答案)
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含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
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
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现代文知识点汇编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现代文知识点汇编第一单元一、课文内容梳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年头。
诗人舒婷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作为抒情主体,作者让自己与诗中的意象相互融合,用“我是……”的句式,让物化的自我形象,汇注于祖国的形象之中,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浓烈。
诗的每一节,都用“祖国啊”作为结尾,这是反复手法的运用,而这种运用又使每一节的抒情呈现了不同的效果。
第一节的“祖国啊”是深沉的感叹,表达出作者难以言状的悲哀;第二节的“祖国啊”是痛苦的呼唤,包含着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希望;第三节的“祖国啊”是欣喜的呼唤,流露着诗人抑制不住的喜悦;第四节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庄严的誓词,倾吐了献身祖国的热望。
四个“祖国啊”,反复吟咏,将感情逐层推进,给全诗营造了回肠荡气的咏叹气氛。
《梅岭三章》是诗人陈毅作为一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告白。
诗人以“泉台”“烽烟”“血雨腥风”等意象,形象地概括了革命征程的艰辛,表达了对牺牲者的缅怀,又以“斩阎罗”的十万“旌旗”、纷飞的“捷报”、遍种人间的“自由花”等意象,表达了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在绝境中,诗人面对死亡,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表现了诗人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理想。
《短诗五首》中几首短诗,语言凝练而含蓄,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和哲思。
《月夜》为沈尹默所作,看似是纪实,其实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萧红墓畔口占》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故友萧红墓时所作,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出激情。
《断章》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表达了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互关联、互相依存的,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风雨吟》由诗人芦荻所作,诗中的“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部编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素材汇编
记叙文素材库(10篇)一、护秋赵长春①护秋从立秋前就开始了。
②入夏,瓜果就挂起来,成串成排。
苞谷、黄豆、谷子,饱盈盈的。
红薯、花生,绿油油的。
茄子、豆角,旺腾腾的。
不护,就有人偷。
③其实,护秋是这两年才有的事儿。
以前,不护,人们不偷,口渴了,走到地头摘个瓜,薅个水萝卜,不算啥。
这两年不行了,啥都缺,特别是吃的喝的。
④人们吃不饱,就有人去地里踅摸了,汪着水的瓜果,经不得嘴的芝麻,逮着啥偷啥。
就开始护秋了。
⑤护秋是个美差,都想干。
就推选,保管王被选上了,看护四亩滩地的苞谷。
⑥保管王是公认的护秋员。
⑦那时候,队上设保管一职,保管队上所有公共财物。
王铁头高小毕业就当保管,几十年了,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人们喊他保管王。
全队的人都信任他,不贪不沾是出了名的。
在这关键节口,一致让他看护苞谷地。
⑧苞谷地在河边,河边的四亩滩地。
这是全村最大最好的一块地,收罢麦子,种苞谷。
地好,水足,苞谷长得也好,一棵抱着两三个大棒子,喜人。
有人偷回去,可以燎、煮、焐苞谷饭、摊浆饼,这样的话,到不了收秋就光了。
⑨人们怕谁去都看不住。
保管王去。
⑩保管王护秋带着他的狗。
狗叫花花,黑黑白白。
别人家的狗都被杀了吃肉,保管王不。
狗也是命,跟着自己有些年头了。
会开门,噙鞋,驮草,握手,拥抱。
保管王舍不得,就喂着。
也有意思,人没吃的,花狗也不吃多了,喝水,叽叽咕咕地舔水,薄红的舌头一撩一撩……看得保管王眼里很潮。
○11现在,保管王带着花花,在月光下走。
四亩滩地在夜色里幽暗一片。
保管王走在花花后面,没有吃饱,都走得很慢。
蛐蛐叫着,萤火虫飞着。
保管王想,这些生灵饿不?想到饿,肚子就咕噜一阵响。
风起,吹过苞谷,唰唰的,飘逸着嫩玉米的清香。
保管王感觉到了香味的颜色,尤其是这样的夜晚,嫩苞谷的香是有颜色的,青。
○12真想剥一棒来,啃一口!这样想的时候,花花停着了,身子一纵,摁着了一棒苞谷,回头望着他。
○13“花花!”○14保管王喝了一声。
花花就缩下身子,支起耳朵,尾巴一摆,蹿进地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有关知识汇编
一、三大文体:1、记叙文2、说明文3、议论文
二、说明文中说明的三种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
顺序
三、小说的三要素:1、生动的人物形象2、完整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物形象,其它两个要素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四、四大文学体裁:1、散文2、小说3、诗歌4、戏剧
五、记叙文中叙事的四种顺序:1、顺叙2、倒叙3、插叙 4、补叙
六、五种表达方式:1、记叙(叙述、叙事)2、描写3、抒情4、
说明5、议论
七、描写事物的五个角度:1、视觉2、味觉3、听觉4、触觉5、
嗅觉
八、记叙文的六要素:1、时间2、地点3、人物4、起因5、经过
6、结果
九、人物描写的七个角度:1、外貌(肖像)描写2、语言(对话)描写3、动作(行动)描写4、衣着(穿着)描写5、心理(内心)描写6、神情(神态)描写7、体态(体貌)描写
十、句子在文中常见的几种作用:1、为下文写作铺垫(打基础、作伏笔)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为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4、衬托(正衬、反衬)5、(首尾呼应),总结全文6、(照应开头),深化或提示主题7、(设置悬念),总领下文或领起下文8、起强调作用,进一步突出 9、(画龙点睛),点明中心10、开门见山,点题11、
总领上文
十一、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表现方式:1、以小见大2、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以静写动或以动写静)3、象征4、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5、烘托或衬托(正衬或反衬)6、对比7、夹叙夹议或叙议结合8、化虚为实(以实写虚)或化实为虚(以虚写实)9、寓理于事,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借物抒情10、托物言志11、讽刺(反
语)12、撇开
十二、说明文中常用的九种说明方法:1、举例子2、分类别3、下定义4、作比较5、打比方6、列数据7、列图表8、作诠释9、摹状貌十四、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排比
反复对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双关反语互文顶真通感(移觉)
十五、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十七、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
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八、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十九、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
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二十、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
不符。
二一、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
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二二、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修辞手法作用类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
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
得浅显易懂。
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2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
代替。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3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
扩大或缩小。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4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
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
概括力强。
5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
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6设问:无疑而问”。
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
案。
作用:引起读者思考。
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7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打感叹号。
作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
8拟人:作用:使事物人格化,使语言富有神采
9反复:由二个相同的词语或句式构成反复..作用:主要起强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