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 液位流量串级控制实验
实验三 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实验
(实验三)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实验报告班级测控四班学号0800201428 姓名王常玥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组成原理。
2.掌握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与投运方法。
3.了解阶跃扰动分别作用于副对象和主对象时对系统主控制量的影响。
4.掌握液位串级控制系统采用不同控制方案的实现过程。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为水箱液位的串级控制系统,它是由主控、副控两个回路组成。
主控回路中的调节器称主调节器,控制对象为锅炉汽包,其液位为系统的主控制量。
副控回路中的调节器称副调节器,控制对象为上水箱,又称副对象,其液位为系统的副控制量。
主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因而副控回路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
副调节器的的输出直接驱动电动调节阀,从而达到控制液位的目的。
为了实现系统在阶跃给定和阶跃扰动作用下的无静差控制,系统的主调节器应为PI 或PID控制。
由于副控回路的输出要求能快速、准确地复现主调节器输出信号的变化规律,对副参数的动态性能和余差无特殊的要求,因而副调节器可采用P 调节器。
本实验系统结构图和方框图如图4-2所示。
图4-2 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a)结构图(b)方框图三、实验设备DDD-Z05-I实验对象及DDD-Z05-IK控制屏、DDD-Z05-III 电源控制柜一台、SA-12挂件一个、SA-13A挂件一个、计算机一台、万用表一个、实验连接线若干。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本实验选择上水箱和锅炉汽包,实验之前先将储水箱中贮足水量,然后将阀门F1-1、F1-6、F2-14全开,F1-9 、F2-15开适当开度(F1-9﹥F2-15),其余阀门均关闭。
1.按照第一章1-6用网线和交换机连接操作员站和服务器,以及服务器和主控单元,“SA31 FM148现场总线远程I/O模块”、“SA31 FWM158现场总线远程I/O模块”挂件挂到屏幕上,并将挂件的通讯线街头插入屏内Profibus-DP总线接口上,将控制屏左侧Profibus-DP总线连接到主控单元DP口,并按照下面的控制屏接线图连接实验系统。
液位—流量串级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工业过程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目的与要求1.1设计目的(1)加深对过程控制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对过程仪表的实际应用能力。
(2)培养运用组态软件和计算机设计过程控制系统的实际能力。
1.2 设计要求(1)根据液位-流量串级过程控制系统的具体对象和控制要求,独立设计控制方案,正确选用过程仪表。
(2)根据液位-流量串级过程控制系统A/D、D/A和开关I/O的需要,正确选用过程模块。
(3)根据与计算机串行通讯的需要,正确选用RS485/RS232转换与通讯模块。
(4)运用组态软件,正确设计液位-流量串级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态图、组态画面和组态控制程序。
2 系统结构设计2.1 控制方案在本系统中被控参量有两个,上水箱液位和管道流量,这两个参量具有相关联系,流量的大小可以影响上水箱液位,根据流量与液位的关系,故系统采用串级控制,内环为流量控制,外环为液位控制。
内环与外环的控制算法均采用PID 算法,PID算法实现简单,控制效果好,系统稳定性好。
外环液位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内环流量控制器的设定值,流量控制器的输出来控制调节阀的大小,来控制管道流量的大小,进而控制上水箱液位。
2.2 系统结构系统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计算机控制上水箱液位和流量串级系统控制框图3 过程仪表的选择3.1 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用来对上位水箱和下位水箱的液位进行检测,采用工业用的DBYG扩散硅压力变送器,本变送器按标准的二线制传输,采用高品质、低功耗精密器件,稳定性、可靠性大大提高。
可方便地与其它DDZ—X型仪表互换配置,并能直接替换进口同类仪表。
效验的方法时通电预热15分钟后,分别在零压力和满量程压力下检查输出电流。
在零压力下调整零电位器,使输出电流为4mA,在满量程压力下调整量程电位器,使输出电流为20mA。
本传感器精度为0.5级,因为为二线制,故工作时需串24V直流电源。
液位传感器用来对上水箱和中位水箱的液位进行检测,采用工业用的DBYG扩散硅压力变送器,0.5级精度,二线制4-20mA标准信号输出。
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实习报告
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 掌握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的原理及组成;2. 学习使用调节器、传感器、执行器等仪器设备;3.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4. 理解并实践自动控制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实习内容1. 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原理及组成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由两个控制器级联组成,上级控制器控制下级控制器,下级控制器控制被控对象。
本实习采用的液位串级控制系统主要由液位控制器、流量控制器、调节器、传感器、执行器等组成。
2. 系统设备及参数(1)调节器:采用电动调节阀,可用于控制液位和流量。
(2)传感器:采用液位变送器,用于测量液位。
(3)执行器:采用气动执行器,用于控制阀门的开关。
(4)被控对象:水箱,用于实现液位的控制。
3. 实习过程(1)设备调试:首先对液位变送器、电动调节阀、气动执行器等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系统连接:将液位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等设备按照原理图连接起来,形成液位串级控制系统。
(3)参数设置:根据系统要求,设置调节器的控制参数,包括比例、积分、微分等。
(4)系统投运:启动系统,观察并调整参数,使系统达到稳定运行状态。
4. 问题及解决(1)问题一:系统启动过程中,液位波动较大。
解决:调整调节器参数,减小比例系数,提高系统稳定性。
(2)问题二:液位达到设定值后,系统出现超调。
解决:增加积分时间,减小超调现象。
(3)问题三:流量控制器工作不稳定,导致液位波动。
解决:检查流量控制器设备,清理阀门及管道,确保流量稳定。
三、实习收获1. 掌握了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的原理及组成;2. 学会了使用调节器、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3. 培养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4. 理解了自动控制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液位串级控制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系统的原理、组成及调试方法。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调节器、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并培养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三上水箱下水箱液位串级控制实验
实验三上水箱下水箱液位串级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与参数整定方法。
3.研究阶跃扰动分别作用在副对象和主对象时对系统主被控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上水箱液位作为副调节器调节对象,下水箱液位做为主调节器调节对象。
控制框图如图3-1所示:3-1、上水箱下水箱液位串级控制框图三.实验设备AE2000A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上位机软件、计算机、RS232-485转换器1只、串口线1根、万用表一只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设备的连接和检查:(1)、关闭阀1、阀22将AE2000A 实验对象的储水箱灌满水(至最高高度)。
(2)、打开以丹麦泵、电动调节阀、涡轮流量计组成的动力支路至上水箱的出水阀门:阀1、阀4、阀6,关闭动力支路上通往其他对象的切换阀门:阀2、阀10、阀17、阀20。
(3)、打开上水箱的出水阀:阀8至适当开度。
(4)、检查电源开关是否关闭2、系统连线图:图3-2、实验接线1)、如图5-2所示:将I/O信号接口板上的下水箱液位的钮子开关打到OFF位置,上水箱液位的钮子开关打到ON位置。
2)、将下水箱液位+(正极)接到任意一个智能调节仪的1端(即RSV的+极),下水箱液位-(负端)接到智能调节仪的2端(即RSV的-极)。
智能仪表的地址设为1,软件定义调节仪地址为1的调节器为主调节器,调节仪地址为2的调节器为副调节器。
3)、将主调节仪的4~20mA输出接至I/O信号面板的温度变送器转换电阻上转换成1~5V 电压信号,再将此转换信号接至另一调节仪(副调节器)的1端和2端作为外部给定,上水箱液位信号转换为0.2~1V的信号后接入副调节器的3、2两端。
调节器输出的4~20mA接电动调节阀的4~20mA控制信号两端。
4)、电源控制板上的三相电源、单相Ⅰ的空气开关、单相泵电源开关打在关的位置。
5)、电动调节阀的~220V电源开关打在关的位置。
6)、智能调节仪的~220V电源开关打在关的位置。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之液位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实用文档文案大全目录第一章概述 (4)1.1本课程设计的研究意义 (4)1.2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4)第二章系统结构的控制方案 (5)2.1控制系统在世界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5)2.2系统结构设计 (5)2.3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框图及工作过程 (6)2.3.1被控对象的分析 (6)第三章 PID参数整定 (7)3.1控制规律的比较与选择 (8)3.1.1常见控制规律的类型及优缺点的比较 (8)第四章设备的选型 (11)4.1液位传感器 (11)4.2电磁流量传感器 (11)4.3电动调节阀 (11)4.5变频器 (12)4.6模块选择 (12)4.7适合本系统的检测转换元件 (12)4.8液位检测转换元件 (13)4.9执行元件的选择性能参数 (13)第五章系统仿真和结果分析 (14)第六章实际控制系统的运行与调试 (15)6.1实际控制系统的组成的动态运行图 (15)6.2实际控制系统的运行调试方法 (15)6.3实际控制系统的调试步骤 (17)6.4运行调试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8)实用文档文案大全第一章概述1.1 本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的意义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过程向着大型、连续和强化方向发展,对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提出了日益增长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的单回路控制已经难以满足一些复杂的控制要求。
在单回路控制方案基础上提出的串级控制方案,则对提高过程控制的品质有极为明显的效果。
串级控制系统具有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全部功能,而且还具有许多单回路控制系统所没有的优点。
因此,串级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一般都比单回路控制系统好,而且串级控制系统利用一般常规仪表就能够实现,所以,串级控制是一种易于实现且效果又较好的控制方法。
本课程设计课题讨论了一个简单的液位流量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液位和流量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两个测控参数,因此本课程设计课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2 本论文的目的和内容1.2.1 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所学传感器技术、转换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以及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方法,掌握工程整定参数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动手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实验三 串级控制实验2016
实验三串级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特点。
2.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与参数整定方法。
3.了解阶跃扰动分别作用于副对象和主对象时对系统主变量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1.PCS-C型过程控制综合实验装置(DDC控制单元、信号及控制板)。
2.计算机及MCGS组态软件(PCS-C-DDC.MCG)。
3.实验专用线若干及九芯通讯线两根。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计算机控制,将下水箱液位控制在设定高度。
串级回路是由内反馈组成的双环控制系统,属于复杂控制范畴。
在计算机中设置了两个虚拟控制器作为主副控制器。
将上水箱的液位信号输出作为主控制器输入,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输入,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两个控制器任务不同,因此要选择控制器的不同调节规律进行控制,副控制器主要任务是快速动作,迅速抵制进入副回路的扰动,至于副回路的调节不要求一定是无静差。
主控制器的任务是准确保持下水箱液位在设定值,因此,主控制器采用PI控制器也可考虑采用PID控制器。
上下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的方块原理图如图4.2所示。
图4.1 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块原理图串级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参考本章概述部分内容。
四、实验步骤与内容1.了解实验装置中的对象,流程图如图4.2所示。
图4.2 上下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流程图2.按图4.3接好实验导线和通讯线。
图4.3上下水箱双容串级控制实验接线图(高联实验台)上下水箱双容串级控制实验接线图(云创实验台)3.将控制台背面的通讯口与上位机连接。
4.将手动阀门1V1、V4、V6打开,将手动阀门1V6、1V7、LV关闭。
5.先打开实验对象的系统电源,然后打开控制台上的总电源,再打开直流电压和DDC控制单元电源。
6.打开计算机上的MCGS运行环境,选择“系统管理”下拉菜单中的“用户登录”,出现如下界面。
图4.4 用户登录界面7.点击“确认”,用户登录完毕。
选择“串级控制实验”下拉菜单中的“上下水箱双容控制实验”。
实验3 串级控制系统实验
实验三串级控制系统实验
一.试验类型:设计型。
二.实验目的:
⒈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和设计方法。
⒉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步骤。
⒊掌握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方法。
⒋掌握串级控制系统回路状态的无扰动切换方法。
三.实验内容:
水槽的液位控制系统:
针对过程控制实验装置,设计水槽的液位串级调节系统。
设计并实施控制方案,进行参数整定。
四.实验要求:
⒈根据工艺流程设计控制方案,确定测量点和控制点(调节量和被调量),绘出控
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⒉绘出控制系统方框图。
⒊画出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
⒋按步骤投运,进行控制器参数整定,加干扰测试,使系统达到4:1衰减过渡过
程。
五.实验设备:
⒈被控对象:水槽液位。
⒉控制装置:PLC。
⒊仪表:液位变送器。
⒋执行器:电动调节阀。
⒌附属设施:变频器,水泵等。
六.预习要求:
预习串级控制系统相关知识。
严格按实验要求中各项内容进行准备,绘制所需图表,描述整定方法,并准备调试过程数据记录表格。
预先确定实验步骤。
七.实验报告要求
⒈控制方案说明,系统方框图和接线图。
⒉参数整定结果及相应过渡过程曲线。
⒊总结PID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4.与实验二的结果对比,分析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
八.思考题
⒈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
4。
上水箱液位与进水口流量串级控制实验实验报告
《控制工程实验》实验报告实验题目:上水箱液位与进水口流量串级控制实验课程名称:《控制工程实验》姓名:学号:专业:年级:院、所:日期: 2019.04.18实验三上水箱液位与进水口流量串级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组成原理。
2.掌握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与投运方法。
3.了解阶跃扰动分别作用于副对象和主对象时对系统主控制量的影响。
4.掌握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的实现过程。
二、实验设备1. 实验装置对象及控制柜 1套2. 装有Step7、WinCC等软件的计算机 1台3. CP5621专用网卡及MPI通讯线各1个三、实验原理本实验为水箱液位的串级控制系统,它是由主控、副控两个回路组成。
主控回路中的调节器称主调节器,控制对象为下水箱,下水箱的液位为系统的主控制量。
副控回路中的调节器称副调节器,控制对象为中水箱,又称副对象,中水箱的液位为系统的副控制量。
主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因而副控回路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
副调节器的的输出直接驱动电动调节阀,从而达到控制下水箱液位的目的。
为了实现系统在阶跃给定和阶跃扰动作用下的无静差控制,系统的主调节器应为PI或PID控制。
由于副控回路的输出要求能快速、准确地复现主调节器输出信号的变化规律,对副参数的动态性能和余差无特殊的要求,因而副调节器可采用P调节器。
本实验系统结构图和方框图如图1所示。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本实验选择选择上水箱和中水箱串联作为被控对象。
实验之前先将储水箱中贮足水量,然后将阀门F1-1、F1-7全开,将中水箱出水阀门F1-10开度开到70%左右、下水箱出水阀门F1-11开度50%左右(要求阀F1-10稍大于阀F1-11),其余阀门均关闭。
图1 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a)结构图 (b)方框图1.用 MPI 通讯电缆线将 S7-300PLC 连接到计算机 CP5621 专用网卡,并按照控制柜接线图连接实验系统。
液位串级控制实验报告
液位串级控制实验报告液位串级控制是对压力变送器技术的延伸和发展,根据不同比重的液体在不同高度所产生压力成线性关系的原理,实现对水、油及糊状物的体积、液高、重量的准确测量和传送。
实验报告:1、工作原理液位变送器工作原理是当被测介质的两种压力通入高、低两压力室,作用在δ元件(即敏感元件)的两侧隔离膜片上,通过隔离片和元件内的填充液传送到测量膜片两侧。
液位变送器是由测量膜片与两侧绝缘片上的电极各组成一个电容器。
当两侧压力不一致时,致使测量膜片产生位移,其位移量和压力差成正比,故两侧电容量就不等,通过振荡和解调环节,转换成与压力成正比的信号。
压力变送器和绝对压力变送器的工作原理和差压变送器相同,所不同的是低压室压力是大气压或真空。
A/D转换器将解调器的电流转换成数字信号,其值被微处理器用来判定输入压力值。
微处理器控制变送器的工作。
另外,它进行传感器线性化。
重置测量范围。
工程单位换算、阻尼、开方,传感器微调等运算,以及诊断和数字通信。
本微处理器中有16字节程序的RAM,并有三个16位计数器,其中之一执行A/D转换。
D/A转换器把微处理器来的并经校正过的数字信号微调数据,这些数据可用变送器软件修改。
数据贮存在EEPROM内,即使断电也保存完整。
数字通信线路为变送器提供一个与外部设备(如205型智能通信器或采用HART协议的控制系统)的连接接口。
此线路检测叠加在4-20mA信号的数字信号,并通过回路传送所需信息。
通信的类型为移频键控FSK技术并依据BeII202标准。
2、使用方法一、最好选择稳压电源单独供电。
电源的稳定性影响着变送器的性能指标,最好将其误差控制在变送器允许误差五分之一以下。
对于有特殊供电要求的产品,必须接特殊电源。
二、液位变送器信号线要采取带屏蔽的电缆,防止电磁波干扰。
三、按照正确的接线方法连接变送器,其通电时间要在十五到三十分钟。
四、如果液位变送器安装在水池、水塔等场合,可以将它的探头沉于水底,远离水流速过快的位置。
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讲解
长沙学院CHANGSHA UNIVERSITY专业训练与创新实习报告过程控制系统实习系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专业年级班级:11 电气 3 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评定:(指导教师填写)2014年11 月实验目录实验一单闭环流量定值控制系统实验二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实验三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实验一单闭环流量定值控制系统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闭环流量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原理。
2.掌握单闭环流量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方法。
3.研究调节器相关参数的变化对系统静、动态性能的影响。
4.研究P、PI、PD和PID四种控制分别对流量系统的控制作用。
5.掌握同一控制系统采用不同控制方案的实现过程。
二、实验设备实验对象及控制屏、各类电路挂件、计算机一台、万用表一个、导线若干;三、实验原理图4-1 单闭环流量定值控制系统(a)结构图(b)方框图本实验系统结构图和方框图如图4-1所示。
被控量为电动调节阀支路(也可采用变频器支路)的流量,实验要求电动阀支路流量稳定至给定值。
将涡轮流量计FT1检测到的流量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并与给定量比较,其差值通过调节器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以达到控制管道流量的目的。
为了实现系统在阶跃给定和阶跃扰动作用下的无静差控制,系统的调节器应为PI控制,并且在实验中PI 参数设置要比较大。
四、实验内容图4-2 智能仪表控制单闭环流量定值控制实验接线图本实验选择电动阀支路流量作为被控对象。
实验之前先将储水箱中贮足水量,然后将阀门F1-1、F1-2、F1-8、F1-11全开,其余阀门均关闭。
将“FT1电动阀支路流量”钮子开关拨到“ON”的位置。
具体实验内容与步骤可根据本实验的目的与原理参照前面的单闭环定值控制中相应方案进行,下面只给出实验的接线图。
五、实验数据曲线图4-3 单闭环流量定值控制曲线图六、实验总结单闭环流量定值控制的数据曲线中,流量设定值SV=10.0r/min,比例系数P=60,积分时间I=20,先是等幅振荡,外加一个干扰信号,数据曲线经过智能调节仪的调节后,渐渐接近稳定。
液位和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说明书(2012 /2013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工业监控系统工程设计题目:液位和流量串级控制系统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周数: 2周设计成绩:2013年 1月 4日目录1 课程设计目的 (3)2 课程设计设备 (3)3 课程设计原理 (3)4 课程设计内容和步骤 (3)4.1设备的连接和检查 (4)4.2实验接线 (4)4.3启动实验装置 (5)4.4实验步骤 (6)5 实验设计收获、体会和建议 (9)6 参考文献 (10)液位和流量串级控制系统一、课程设计目的1)、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与参数整定方法。
3)、研究阶跃扰动分别作用在副对象和主对象时对系统主被控量的影响。
二、课程设计设备ICP-7017远程数据采集输入模块、ICP-7024远程数据采集模拟量输出模块、计算机、串口线1根。
三、课程设计原理因为流量变化瞬速,做为副调节器调节对象,中水箱液位做为主调节器调节对象。
控制框图如图所示:四、课程设计内容和步骤串级控制系统是改善控制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过程控制中得到广泛地应用,串级控制系统是指不止采用一个控制器,而是将两个或几个控制器相串级,是将一个控制器的输入作为下一个控制器设定值的控制系统。
实验以串级控制系统来控制下水箱液位,以第二支路流量为副对象,右边水泵直接向下水箱注水,流量变动的时间常数小、时延小,控制通道短,从而可加快提高响应速度,缩短过渡过程时间,符合副回路选择的超前,快速、反应灵敏等要求。
下水箱为主对象,流量的改变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反应到液位,时间常数比较大,时延大。
如图所示,设计好下水箱和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将主调节器的输出送到副调节器的给定,而副调节器的输出控制执行器。
由上分析副调节器选纯比例控制,正作用,自动。
主调节器选用比例控制或比例积分控制,反作用,自动。
反复调试,使第二支路的流量快速稳定在给定值上,这时给定值应与副反馈值相同。
过程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实验
实验一串级控制系统组成实验一、概念在串级控制系统中,采用了主、副两只控制器,其中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给定,而由副控制器的输出去控制控制阀。
本次实验采用仪表实验装置,其内容就是让学生自行连成液位与液位及液位与流量两个串级控制系统。
二、目的要求、1.熟悉实验装置(参见实验指导书)。
2.利用所提供的液位实验装置连成一个以二阶液位L2为主变量,一阶液位L1为副变量,F2为控制变量的液位与液位串级控制系统。
3.利用液位实验装置连成一个以二阶液位L2为主变量,以一阶液位F l为副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液位与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三、注意事项1.本次实践只连线路,不允许接通电源。
四、思考问题1.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的内、外给定开关应如何放置?2.试分析液位与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在干扰作用下的工作过程。
3.已知控制阀为气闭式,并安装在水槽的入口处,试分析液位与液位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应如何选?实验二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和整定一、概述串级控制系统具有主、副两只控制器,因此投运和整定要比单回路系统复杂一些。
但只要按照先副后主的步骤循序进行,并掌握住投运和整定的要领,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和整定方法也是不难掌握的。
串级控制系统的整定方法很多,本次采用的是一步整定法。
即先根据副变量的类型,按经验数据将副控制器参数一次性放好,不再改变,然后再按单回路系统的4:1衰减曲线法直接整定主控制器的参数。
本次实验要求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液位实验装置连成一个以二阶液位L2为主变量,一阶液位L l为副变量,F2为控制变量的液位与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投运和整定实践。
二、实验目的1.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2.串级控制系统控制器参数的整定三、实验要求1.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方法。
2.掌握一步整定法整定串级控制系统控制器参数的方法。
3.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要求自行拟定实验步骤。
4.实验完成后一星期内每人提交一份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同前。
串级控制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工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串级控制系统班级:组员:思考题1. 若控制阀为气闭式,试分析液位-液位串级系统中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应如何选?主控制器选反作用, 副控制器选正作用分析: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遵循先副后主的原则; 副回路确定与单回路相同,即各环节放大倍数乘积为负,控制阀为气闭阀即为负,变送器和水箱液位都为正,故副控制器应为正作用; 主回路中,把负回路等效为一正环节,因为液位变送器和水箱液位都为正,故主控制器应为负作用。
2. 如何才能保证串级控制系统的无扰动切换?先副后主:调节主控制器的输出,使其等于副回路的测量值,这时副回路的偏差为0,则副控制器的自动电流将跟踪等于手动电流,于是可将副控制器切入自动; 当副环切入自动控制稳定,主变量接近或等于设定值时,调整主控制器器的设定值,使主控制器偏差为0,此时主控制器的自动输出电流跟踪等于手动输出电流,于是可将主控制器切入自动。
3.串级系统投运整定前需要做好哪几项工作?①检查管路、阀门(闸板的高度),设备加电;进行控制系统信号连线,构建一个有主参数、副参数,主控制器、副控制器和控制阀的完整串级控制系统。
②启动实验软件,置主、副控制器皆为手动状态;先调整副控制器的手动输出为50-60%,开启副回路动力装置;待系统达到平稳,各控制量处于中间合适位置即可。
③控制系统投自动前,务必要确认控制系统闭环后一定是负反馈的,即控制作用是消弱而不是增强干扰作用的影响。
根据调节回路中各环节作用关系、控制阀的开闭方向来判定、确定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4.一步整定法的依据是什么?依据: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一般来说,主变量时工艺的主要操作指标,直接关系产品的质量,因此对它要求比较严格。
而副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提高主变量的控制质量,对副变量本身没有很高的要求,允许它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因此在整定时不必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副环上,只要主变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指标要求即可。
实验三上中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实验
实验三上中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的构成。
2、掌握复杂过程控制一—串级控制方法。
3.掌握串级控制参数整定方法。
二、实验类型综合型三、实验装置1、过程控制实验装置见图3-1,其中使用:电磁阀、上下水箱及液位变送器、水泵系统等。
2、控制仪表一套,以及通信线路。
3、计算机一台。
图3-1 系统示意图四、实验原理上下水箱双容液位串级控制的方块原理图如图3-2,本实验将下水箱液位控制在设定高度。
串级回路是由内反馈组成的双环控制系统,属于复杂控制范畴。
在实验中使用了两个调节器作为主副调节器。
将上水箱的液位信号输出作为主调节器输入,主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副调节器的输入,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两个调节器任务不同,因此要选择调节器的不同调节规律进行控制,副调节器主要任务是快速动作,迅速抵制进入副回路的扰动,至于副回路的调节不要求一定是无静差。
主调节器的任务是准确保持下水箱液位在设定值,因此,主调节器采用PI 调节器也可考虑采用PID 调节器。
图3-2 串级控制框图PID 算法的两种类型①、位置型控制[]00)1()()()()(u n e n e T T i e T Tn e K n u ni DI P +⎭⎬⎫⎩⎨⎧--++=∑= ②、增量型控制[][])2()1(2)()()1()()1()()(-+--++--=--=∆n e n e n e TT K n e T TK n e n e K n u n u n u D P I PP串级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①、两步整定法第一步整定副回路的副控制器;第二步整定主回路的主控制器。
a. 在系统工作状况稳定,主、副回路主控制器在纯比例作用的条件下,将主控制器的比例带δ取100%,再逐渐降低副控制器的比例带,用整定单回路的方法来整定副回路。
如用4:1衰减法来整定副回路,则求出副参数在4:1衰减时的副控制器比例带δ2S 和操作周期T2S。
b.使副控制比例带置于δ1S 的数值上,逐渐降低主控制器的比例带δ1S,求出同样衰减比时主回路的过渡过程曲线,记录此时主控制器的比例带δ1S和操作周期T1S。
液位、流量测量与控制实验
实验三 液位、流量测试与控制实验一实验简介通过液位、流量测试与控制实验,使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对材料加工过程中的物理量——流量、液位等的检测与控制方法、原理和硬件组成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熟悉各种工业传感器、控制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了解工业控制器的PID 特性。
二实验原理图1.1 A3000 高级过程控制试验系统A3000 高级过程控制试验系统,可以设计上百个实验,本实验课只开展4组实验,两组为必做实验,两组为选作实验。
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自己进行实验设计。
1流量、调节阀PID 单回路检测与控制实验实验原理如图1.2所示图1.2流量、调节阀PID 单回路检测与控制实验示意图大储水箱下水箱 水泵2 涡轮流量计 电动调节阀出水口P LC 输出一个开关量控制水泵2的通断。
当水泵2导通时,把水从大储水箱吸到下水箱中。
涡轮流量计根据管路中水流量的大小,向PLC 输入模拟量信号(4~20mA )。
PLC 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向电动调节阀输出相应的模拟量信号,根据模拟量信号的变化,改变管路的开度,从而起到改变管路中水流量的作用。
使下水箱的进水与出水达到动态平衡。
2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 单回路检测与控制实验实验原理如图1.3所示图1.3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 单回路检测与控制实验示意图实验原理与实验1基本相同,也是一组模拟量输出、一组模拟量输入。
3单容下水箱液位、变频器PID 单回路检测与控制实验(选作实验)实验原理如图1.4所示图1.4单容下水箱液位、变频器PID 单回路检测与控制实验示意图PLC 输出一个开关量控制变频器的通断。
当变频器导通时,通过水泵1把水从大储水箱吸到下水箱中。
根据液位的高低,液位传感器向PLC 输入模拟量信号(4~20mA )。
PLC 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向变频器输出相应的模拟量信号,出水口PLC 出水口 大储水箱 水泵1变频器 液位传感器下水箱根据模拟量信号的变化,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变化,电机的转速V=2*60f/p ,(其中f 为频率,p 为电机的级数)发生变化。
流量和液位串级控制
流量和液位串级控制
哎呀呀,啥是流量和液位串级控制呀?这对我这个小学生来说,可真是个超级难的大难题!
就好像我玩游戏的时候,要同时控制两个超级复杂的操作一样,这流量和液位串级控制是不是也差不多呢?老师讲的时候,我看着那一堆公式和图表,脑袋都要大啦!我心里就想:“这到底是啥呀?怎么这么难理解?”
我去问同桌小明:“小明,你懂这流量和液位串级控制不?”小明挠挠头说:“我也不太懂呢,感觉好复杂!” 我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一脸的迷茫。
后来我又去问学习特别好的班长小红,小红耐心地跟我解释:“你看呀,流量就好像是水流的速度,液位呢,就像是水缸里水的高度。
串级控制呢,就是要同时管着这两个,让它们都好好的,不乱来。
” 我听了还是有点迷糊,就问:“那为啥要这么麻烦地控制它们呀?”小红笑着说:“要是不管着,万一水太多流出来了,或者水太少不够用,那不就糟糕啦?”
我想想也是哦,这就好像我们跑步比赛,速度太快会累得跑不动,速度太慢又赢不了,得控制好才行。
那这流量和液位串级控制不也是要找到一个刚刚好的状态嘛!
再后来,老师又给我们做实验演示。
看着那些仪器上的数字跳来跳去,我紧张得不行,心里直嘀咕:“可千万别出错呀!” 还好,最后实验成功了,我这才好像有点明白是怎么回事。
我觉得呀,这流量和液位串级控制虽然难,但只要我们努力去学,多问问,多想想,总有一天能把它搞得清清楚楚!难道不是吗?。
实验三 (上下水箱串级液位控制实验)实验报告电子版2014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系别: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课程名称: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在设计串级控制系统时,要求系统副对象的时间常数要远小于主对象。
图2、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结构图
1、用RS232通讯线连接计算机与GK-03串行通讯口,并打开上位机监控软件进入数据采集状态。
2、对象系统:打开进水口阀
3、阀9,出水口阀6、阀7打到一定开度并且使得阀6的开度大于
的开度。
打开磁力泵1使系统运行。
系统稳定后再打开磁力泵2作为扰动,此扰动可以加到上水箱,也可以加到下水箱。
实验参考参数:上水箱出水阀的开度约为80%左右,下水箱出水阀的开度约为70%左右。
液位流量串级控制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过程向着大型、连续方向发展,对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提出了日益增长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单回路液位控制已经难以满足一些复杂的控制要求,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由于控制过程特性呈现大滞后、外界环境的扰动较大,要保持水箱液位最后都保持设定值,用简单的单闭环反馈控制不能实现很好的控制效果,所以采用串级闭环反馈系统。
本设计采用水箱液位和注水流量串级控制,设计系统主要由水箱、管道、三相磁力泵、水压传感器、涡轮流量计、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及其输入输出通道电路等构成。
系统中由液位PID控制器的设定值端口设置液位给定值,水压力传感器检测液位。
涡轮流量计测流量,变频器调节水泵的转速,采用PID算法得出变频器输出值,实现流量的控制。
流量控制是内环,液位控制是外环。
制作相对应的控制画面,让画面的个按钮与变量相对应,对系统的个参数进行整定,通过不断的调试,使系统尽可能的保持在要求的位置。
系统电源由接触器和按钮控制,系统电源接通后PLC进行必要的自检和初始化,控制器接收到系统启动按钮动作信号后,通过接触器接通电机电源,启动动力系统工作,开始两个闭环系统的调节控制。
目录1、设计目的和任务 (1)1.1 目的 (1)1.2 主要任务 (1)2、设计方案提出及选择 (1)2.1 液位单闭环控制系统 (1)2.2 液位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1)3、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组成结构 (2)3.1 串级控制系统的组成 (2)3.2 系统总貌图 (4)4、设计方案的控制流程图和电气原理图 (4)4.1 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图设计 (4)4.2 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框图的设计 (5)4.3 电气原理图的设计 (5)5、系统工作原理 (6)5.1 水箱工作原理 (6)5.2 PID控制工作原理 (7)6、软件流程图及程序的编写 (7)7、上位机画面制作 (9)8、PID参数整定 (10)8.1 串级控制回路系统的优点 (10)8.2 串级控制系统的作用 (10)8.3 监控画面参数的调节 (10)9、结果 (11)1、设计目的和任务1.1 目的利用实验室的多容水箱及其辅助检测设备,并采用PLC作为控制器的硬件,设计一个液位控制系统,使得液位能够尽量保持平稳在设定的范围内通过课程设计,加强对课程的理解与掌握,学会查寻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及系统调试等环节,初步掌握PLC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程序调试等PLC系统的开发过程,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3 液位流量串级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即主被控参数、副被控参数、主调节器、副调节器、主回路、副回路。
通过实验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串级控制主、副控制回路的选择。
掌握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方法,并将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投运到实验中。
二、实验设备过程控制实验系统,计算机三、实验原理单回路控制系统解决了工艺生产过程自动化中大量的参数定值问题。
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工艺操作条件的要求更加严格,对安全运行和经济性及对控制质量的要求也更高。
但回路控制系统往往不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串级控制系统就应运而生。
1、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串级控制系统是改善控制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过程控制中得到广泛地应用,串级控制系统是指不止采用一个控制器,而是将两个或几个控制器相串级,是将一个控制器的输入作为下一个控制器设定值的控制系统。
2、串级控制系统的名词术语主被控参数:在串级控制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那个被控参数。
副被控参数: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为了稳定主被控参数而引入的中间辅助变量。
主被控过程:由主参数表征其特性的生产过程,主回路所包含的过程,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其输入为副被控参数,输出为主控参数。
副被控过程:由副被控参数为输出的生产过程,副回路所包含的过程,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其输入为控制参数。
主调节器:按主参数的测量值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工作的调节器,其输出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值。
副调节器:按副参数的测量值与主调节器输出的偏差进行工作的调节器,其输出直接控制调节阀动作。
副回路:由副调节器、副被控过程、副测量变送器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主回路:由主调节器、副回路、主被控过程及主测量变送器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一次扰动:作用在主被控过程上的,而不包括在副回路范围内的扰动。
二次扰动:作用在副被控过程上,即包括在副回路范围内的扰动。
当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时,它的控制量与被控量都稳定在某一定值。
当扰动破坏了平衡工况时,串级控制系统便开始了其控制过程。
根据不同扰动,分为三种情况:(1)在副对象上的扰动副对象加上扰动后,副调节就立即发出校正信号,控制执行对象(工程上一般是调节阀的开度,而本实验装置中是泵电机的转速)动作,以克服扰动对主被控参数的影响。
如果扰动量不大,经过副回路的及时控制一般不影响被控量,如果扰动的幅值较大,虽然经过副回路的及时校正,但还将影响被控量;此时再有主回路的进一步调节,从而使被控量回到平衡时的值。
(2)主对象上的扰动主对象加上扰动后,主回路产生校正作用,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加快了校正作用,使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比单回路系统时要小。
(3)一次扰动和二次扰动同时存在如果一、二次扰动的作用使主,副被控参数同时增大或减少时,主、副调节器对调节阀(或泵电机转速)的控制方向一致的,即大幅度关小或开大阀门(或大幅度地使泵电机加速或减速),加强控制作用,使主被控量很快地回到给定值上。
如果一、二次扰动的作用使主、副被控参数一个增大,另一个减少,此时主、副调节器控制调节阀的方向是相反的,调节阀的开度只要作较小变动即满足控制要求。
3、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综上分析可知,串级控制系统副调节器具有“粗调”的作用,主调节器具有“细调”的作用,从而使控制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串级控制系统是改善和提高控制品质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控制方案。
它与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比较,由于在系统结构上多了一个副回路,所以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改善了过程的动态特性串级控制系统比单回路控制系统在结构上多了一个副回路。
它的容量滞后减少了,过程的动态特性得到改善,使系统的响应加快,控制更为及时。
(2)提高了系统工作频率串级系统由于存在一个副回路,改善了过程特性,等效过程的时间常数减小了,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使振荡周期缩短,改善了系统的控制质量。
(3)具有较强的抗扰动能力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调节器放大系数的乘积愈大,则系统的抗扰动能力愈强,控制质量愈好。
串级控制系统由于存在副回路,只要扰动由副回路引入,不等它影响到主参数,副回路立即进行调节,这样,该扰动对主参数的影响就会大大地减小,从而提高了主参数控制质量,所以说串级控制系统具有较强抗扰动能力。
(4)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串级控制系统,就其主回路来看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而副回路则是一个随动系统,主调节器的输出能按照负荷和操作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不断改变副调节器的给定值,使副回路调节器的给定值适应负荷并随操作条件而变化,即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正确合理地设计一个串级控制系统是要其能充分发挥如上所述系统的各种特点。
在系统设计时应包括主、副回路的设计,主、副调节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正、反作用方式的确定。
4、主、副回路的设计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回路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是副参数的选择和副回路的设计以及主、副回路关系的考虑。
下面介绍设计原则。
(1)主参数的选择和主回路的设计串级控制系统由主回路和副回路组成。
主回路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
对于主参数的选择和主回路的设计,基本上可以按照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进行。
凡直接或间接与生产过程运行性能密切相关并可直接测量的工艺参数均可选择作主参数。
若条件许可,可以选用质量指标作为主参数,因为它最直接也最有效。
否则应选用一个与产品质量有单值函数关系的参数作为主参数。
另外,对于选用的主参数必须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并符合工艺过程的合理性。
(2)副参数的选择和副回路的设计副参数的选择副参数的选择应使副回路的时间常数小,时延小,控制通道短,这样可使等效过程的时间常数大大减小,从而加快需要的工作频率,提高响应速度,缩短过渡过程时间,改善系统的控制品质。
总之,为了充分发挥副回路的超前、快速作用,在扰动影响主参数之前就加以克服,必须设法选择一个可测的、反映灵敏的参数作为副参数。
副回路应包括生产过程中变化剧烈、频繁而且幅度大的主要扰动,并尽可能多地包括一些扰动。
由上所述,串级控制系统副回路具有调节速度快、抑制扰动能力强的特点。
在副回路设计时,要充分发挥这一特点,把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扰动(并可能多的把其它一些扰动)包括在副回路中,以尽量减少对主参数的影响,提高主参数的控制质量。
如此次实验就是以下水箱的水位为主参数与上水箱的水位为副参数的串级控制系统。
在选择副参数进行副回路设计时,必须注意主、副过程时间常数的匹配问题。
因为它是串级控制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条件,是保证安全生产、防止共振的根本措施。
如果副过程的时间常数比主过程小得多,这时副回路反应灵敏,控制作用快,但此时副回路包含的扰动少,对于过程特性的改善也就少了;相反,如果副过程的时间常数大于或接近于主过程的时间常数,这时副回路对于改善过程特性的效果较明显。
但是,副回路反应较迟钝,不能及时有效地克服扰动,并将明显地影响参数。
如果主、副过程的时间常数较接近,这时主副回路间的动态联系十分密切,当一个参数发生振荡时,会使另一个参数也发生振荡,这就是所谓的“共振”,它不利于生产的正常进行。
串级控制系统主、副过程时间常数的匹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原则上,主副过程时间常数之比应是3到10范围内。
在工程上,应根据具体过程的实际情况与控制要求来定。
若设置串级控制系统主要是利用副回路能迅速克服主要扰动的话,则副回路的时间常数以小一点为好,只要将主要扰动包括在副回路中即可,若设置串级控制系统,是由于副回路过程时间常数过大,为了改善过程特性,则副过程时间常数可以适当取大一些。
但是,副过程的时间常数均不宜过大和过小。
(3)副回路设计应考虑工艺上的合理性:过程控制系统是为工业生产服务的,设计串级控制系统,应考虑和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注意系统的控制参数必定是先影响副参数,再去影响主参数的这种串联对应关系,然后再考虑其它因素。
副回路的设计还应考虑经济性的原则。
(4)串级控制系统参数的选择对控制参数的选择,一般可考虑:♦1)、选择可控性良好的参数作为控制参数。
♦2)、所选择的控制参数必须使控制通道有足够大的系数,并应保证大于主要扰动通道的放大系数,以实现对主要扰动进行有效控制并提高控制质量。
♦3)、所选控制参数应同时考虑经济性与工艺上的合理性。
5、主、副调节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调节器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主调节器起定值控制作用,副调节器起随动控制作用,这是选择控制规律的基本出发点。
主参数是工艺操作的主要指标,允许波动的范围很小,一般要求无余差,因此,主调节器应选PI或PID控制规律。
副参数的设置是为了保证主参数的控制质量,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允许有余差,因此副调节器只要选P控制规律就可以了。
一般不引入积分控制规律。
因为副参数允许有余差,而且副调节器的放大系数较大,控制作用强,余差小,若采用积分规律,会延长控制过程,减弱副回路的快速作用。
一般也不引入微分控制规律,因为副回路本身起着快速作用,再引入微分规律会使调节阀动作过大,对控制不利。
6、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选择为了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确保串级控制系统正常运行,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必须正确选择。
根据生产工艺条件和调节阀形式确定副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方式;最后再根据主、副参数的关系,决定主、副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方式。
在单回路控制系统设计中所述,要使一个过程控制系统能正常工作,系统必须为负反馈。
对于串级控制系统来说,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选择原则是使整个控制系统构成负反馈系统,即其主通道各环节放大系数极性乘积必须为正值。
7、串级控制系统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确定为了满足生产工艺指标的要求,为了确保串级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必须正确的选择。
在具体选择时,是在调节阀气开、气关型式已经选定的基础上进行的。
首先根据工艺生产安全等原则选择调节器的气开、气关形式;然后根据生产工艺条件和调节阀形式确定副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方式;最后再根据主、副参数的关系,决定主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方式。
如在单回路控制系统设计中所述,要使一个过程控制系统能正常工作,系统必须采用负反馈。
对于串级控制系统来说,主、副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方式的选择原则是使整个系统构成负反馈系统,即其主通道各环节放大系统系数极性乘积必须为正值。
各环节放大系数极性的正负是这样规定的:对于调节器的K C,当测量值增加,调节器的输出也增加,则KC为负(即正作用调节器);反之,K C为正(即反作用调节器)。
调节器为气开,则K V为正,气关则K V为负。
过程放大系数极性是:当过程的输入增大时,即调节阀开大,其输出也增大,则K O为正;反之K0为负。
串级控制系统由于增加了副回路,对于进入副回路的干扰有较强的克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