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三则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则翻译
读书应该读到手不释卷之时,才能领 略到书中真意。如果只是粗读几遍,大概 了解书中大义就感到满足,然后就去找其 它书来看,那么,就是连看过的这一卷书, 其实也没有真正明白其中含义。人心的性 灵,由天理决定,勤用心才会更明白事理。 只要头脑清醒,整日用心,那么,会看多 少书,探究领会了多少道理。如果懒惰, 那么精神就会混乱不清,只是那样昏昏沉 沉,不通道理,太可惜了。
1.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说话: 说教 向外:只求表面 要求: 只要求得 自为己:自己为自己 剖(pōu)判: 辨别,分析 喻: 明白、懂得
不肖: 不才,不正派 为己: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为人: 为了(做给)别人(看)
第三则1
廷秀问:‚现在我们应该读什么书?‛朱子回 答说:‚古代的圣贤教育人,都是用自己切身的体 会来说教,不是让人只求表面,只满足于读了书而 已。今天自己暂且分辨一个义利之别。试着察看自 己,是要求得别人了解自己,还是为了自己呢?孔 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又 说:‘古代的人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和充实自己,现 在的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装点门面做样子给别人 看。’孟子说:‘只讲仁义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 要讲利呢?’孟子虽然这是对当时的梁惠王说的, 但是,对学者来说也是切身大事。
芜秽(wúhuì ): 杂草丛生
交战之机: 交战的关键
战战兢兢:害怕而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就要去做克己的功夫 便与克下: 照应、克制(自己的欲望) 照管克制: 仔细用心 大段著力: 仁: 实现仁德 以为: 以……为
而今而后:从今以后
免夫:免于(祸害)
第二则1
(弟子)问道:‚一般遇到事情的时候,也知道 这是天理,那是人欲。等到做事情时,却又被人欲 所引诱,事后却后悔莫及,怎么办呢?‛ 朱子回答 说:‚这便是缺乏‘克己’的功夫。对待情况,特 别需要给他把问题梳理清楚才可以。就好像前面有 一条大道,又有一条小道一样。心里明知应该要走 大道,却被小道上的东西吸引着,自己不知不觉地 走到小道上去了;等到前面遇到荆棘杂草,却又心 生后悔。这便是天理与人欲斗争的关键所在。所以, 必须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就要克制自己。不可 以姑且放过。这就要先明白事理,接着勇敢地去做。
普通人: 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
对于理欲之辨的问题要谨慎对待, 这样才能达到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
思考理解文意:
• 作为常人,我们该怎样提高自己的 身心修养?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明辨之,笃行之。
卷一一九‚训门人七‛
第二则2
如果是圣人那样的资质,他就不用努力,自然按 照天理去做,而不会流于人欲。 假如资质仅次于圣人 的贤人,他们遇到这种情况固然不会做错,只是他们 需要首先分辨天理与人欲,然后才去行动。假如是普 通人的资质,那就需要仔细用心,每时每刻克制自己 的私欲,那么,做事的时候才不至于被人欲所误导。 ‚曾子说: ‘以实行仁德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这不 是很沉重吗?为了这个使命到死方休,这不是很遥远 吗?’他又说‘正如《诗经》所说的那样,小心谨慎, 好像面临深渊,又好像在薄冰上行走。从今以后,我 才知道自己是可以免于祸害刑戮的了!’学生们,应 该要这样下大功夫才行。‛
第二则分析:讨论天理(道德规范) 与人欲(物质欲望)的关系。
思考:大路、小路指什么?人们为什 么舍大路而取小路?
大路: 天理 小路: 人欲 为什么? ‚无克己工夫‛
外物无穷无尽地撼动人心,而 人好恶的情感又不能加以节制,这 样很容易被人欲左右。
思考理解文意:
• 圣人、贤人、普通人在天理人欲之 间是如何选择的? 圣 贤 人: 自然存天理而行 人: 分别教是而后行之
朱熹的一生,大都是在著述与讲学中度 过的。儒家经典《易》《诗》《书》《礼》 《春秋》,朱熹都有注释和研究。另外,在 历史、文学甚至道教典籍方面,朱熹也有广 泛的学术兴趣。在朱熹的所有著述当中,影 响最为深远的是《四书章句集注》。朱熹将 《大学》《中庸》与《论语》和《孟子》并 称四书,并用毕生精力为之注释,据说直至 去世前还在修改。
‚饮食, 天理也 ; 山珍海味,人欲也。夫 妻,天理也;三妻四妾, 人欲也。‛ 孔子——克己复礼 儒学大师 朱熹 孟子——舍生取义
道德规范——物质欲望
在宋明理学九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 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主要的派别,其中 朱熹是最为关键的人物。 朱熹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北宋时期兴起的 理学思想,为理学思想体系初步确立了范围及 基础。理学发展到朱熹这里,才确立了独特的 学术规模与体系,并影响了此后学术思想的发 展达九百年之久。明清两代一般士人所读的书 籍,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 等,都与朱熹的思想有关。
卷一O四‚自论为学功夫‛
2.此卷主要讲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请结合具体的句子予以简要分析。 熟读,精思,不贪多。
3.在你的印象中,还有那些名言警句是
谈论此类读书方法的?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三境界
卷一一六‚训门人四‛
1.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130—1200)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 景和发展概况,辩证思考理学的历 史意义。 2、引导学生讨论并把握朱熹在 理欲问题、义利问题、读书方法等 方面的基本思想。 学习重点 了解朱熹关于理欲问题的思想。
关于朱熹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号晦庵,著名理 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 思想的集大成者。如果把 孔孟看作前儒家的代表人 物,那么朱熹则是后儒家 的代表人物。朱熹的哲学 思想主要表现为理学思想。 宋明理学是我国传统哲学 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宋明 直至清朝前期主要的哲学 思潮,影响中国社会长达 九百年之久。
《朱子语类》是朱熹 与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 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 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 记录下来,使朱子精深细 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 易而实用。
百度文库
卷一O四‚自论为学功夫‛
1.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数(shù )过: 几次 略晓: 大略通晓 厌: 通‚餍‛,满足 得趣: 明白其中旨趣 愦愦(kuì ): 昏乱不清醒 徒: 仅仅 自是: 从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