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不同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的类型;结合生活体验,以某一类型的区域为例,举例说出不同尺度、不同级别的区域。

2、初步学会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的方法。

3、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举例说出我国都有哪些类型不同的地理区域?

2、邮政编码的六位数分别表示什么?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4、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有没有相似性?

5、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哪条等温线最接近?

6、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7、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界线确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8、青藏地区与哪个地势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

9、青藏地区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新疆山地牧场景观图、西双版纳景观图、东南沿海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打开。

讲授新课:

这项活动完成后,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学生回答)我所在的行政区域是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那么,我们看看这段描述里面,既有行政区域,也有自然区域。

(教师总结)可见:同一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不仅如此,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者不同级别的区域。例如说,我国的行政区域可以划分成三个级别;而我国的温度带可以划分成五个尺度的温度带,大家想一想,分别是哪些呢?(学生回答)

承转(课件展示)我们看看下面两封信封,想想它们和我们所讲的区域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邮政编码的前两位表示省级行政单位,第三四位表示州县级行政单位,第五六位表示乡镇级行政单位或者街道。这里的75表示宁夏的邮编,00表示银川的邮编,01表示解放西街的邮编。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

如:长途电话号码:区号+电话号码

(承转)(课件展示)下面大家看看下列几幅图各是哪个地区的景观?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那么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四个地理区域是按照什么标准划分的呢?

(学生回答)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来进行划分的。

课后活动题:

(课件展示)我们首先观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和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看看它们有没有相似性。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1、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一致。

2、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看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即季风因素的影响。

(课件展示)中国1月等温线图、年降水量线图,来完成课本活动题2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与我国800mm 等降水量线,以及秦岭—淮河一线相似。其主导因素与气温和降水相关,即气候因素。

(课件展示)中国地势图、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分界线图,观察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分界线与哪个地势界线基本吻合?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

1、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相一致;

2、其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