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大棚标准化种植技术
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技术
![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1c8ad3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a.png)
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技术在现代都市化的发展趋势下,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有着房产的人不断增加,却也让人们不能尽情的享受外面的美食文化。
为了满足繁忙的城市人们对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启了在家中种植蘑菇的大门。
本文主要介绍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技术。
一、工具准备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主要需要的工具有:酸木屑、玉米粉、麦麸、草木灰、泥鳅汤、鸡蛋中提取的磷酸四钠、铜硫酸、一体式菇籽袋、石灰。
二、材料准备蘑菇要求细纤维状态的木屑,于是最好用酸木屑。
酸木屑制作的其中原材料就是木头,酸是指硫酸,我们需要将石灰泡水,再加入到硫酸中,将酸性减弱,使木屑表面呈现碱性,增加其细菌培育的难度。
酸木屑的质量好,制作出的菇床较不易受到腐烂、霉变等情况的干扰。
玉米粉可以调节木屑的pH值,某些时候需要减低木屑本身的pH值时,可以适量的加入一些。
麦麸对菇床的复杂性较好,可以对酸木屑中所含有的细纤维进行增加,使菇床的水分、肥料、温度等方面更加稳定。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麦麸用得过多,菇床的水分就会增加,影响里菇的成长和品质。
草木灰与泥鳅汤可以调整酸性土壤的pH值,降低菌丝生长所需的酸度。
到了高温潮湿的季节,菜地内大气氧气浓度减少,草木灰可以起到通风的作用,保障里菇的正常生长。
泥鳅汤则可以有效的预防、抑制病原菌、虫子、秧蚜的生长,减少损失。
铜硫酸是一种杀菌剂,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并且对蘑菇长期生长生产过程中,残留铜等重金属的含量可以起到一定的降低作用。
三、操作流程1、棚屋选址:棚子选址需注意天然光线透过度适宜、便于通风散热,避免底部低洼闷气、周边树林太密等情况。
2、制作基质:酸性木屑与玉米面、麦麸等经过混合加水、蒸煮成基质。
3、装袋:将大棚菇袋放入底部装满基质的箱内,注意稠密度适中。
4、接种:接种前,蘑菇夹疑点有没有霉变,如有请剪去,保证真菌的健康成长。
5、养护:定期松动袋内的基质,保证充分通风,时不时喷水保湿,但避免过多水分,严格控制入光量和养分供给。
蘑菇大棚种植技术
![蘑菇大棚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610666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6d.png)
蘑菇大棚种植技术
1、选用优良菌株
保证产量的同时尽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首要的是选用优良菌株。
如菌株36的特点是子实体大,出菇密度小,菌株20的特点是子实体小,出菇密度大。
2、优化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采用层架式立体栽培,床架上安装塑料网,用来铺放培养料,能充分利用菇房内空间。
培养料可以进行二次发酵,充分分解原料,病虫害少,产量高。
3、建堆发酵
将玉米芯粉碎至花生粒大小,按100m2栽培面积配料:玉米芯2200kg,干牛粪2200kg,尿素15kg,过磷酸钙50kg,熟石膏粉50kg,干石灰粉100kg。
4、预湿
建堆前3d,将玉米芯、干牛粪预湿。
在干净整洁的水泥地上将玉米芯铺在底层,盖一层干牛粪,堆置成高1m,长度不限的堆,每天浇pH8.5的石灰水,直到底部有水溢出,使料充分湿透。
5、建堆
选择地势较高、近水源且靠近菇房、地面硬化的场地,建成堆宽2.0m,高1.5m,长度不限的发酵堆,料和牛粪尽可能混匀,料偏干加水,用草苫覆盖保温保湿(雨天用塑料膜覆盖),第2天开始测料温,正常情况下堆温在第3天应升到70℃。
6、翻堆
第一次翻堆在建堆后5-6d堆温开始下降时进行。
先在外层料上喷水,然后上下内外交替翻料,同时把尿素、过磷酸钙、石膏粉、石灰粉全部撒入料内混合均匀。
翻堆后重新建堆,宽为 1.7m,高度不变。
在建堆中心线上,按间隔0.5m打直径2-3cm的孔,以利透气散发氨气,堆顶覆膜以利升温。
经过2d料堆温度上升到70~80℃时,揭开薄膜,增加料内通气性。
大棚蘑菇的种植方法
![大棚蘑菇的种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9fe5fc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1.png)
大棚蘑菇的种植方法大棚蘑菇是在温室环境下种植的一种蘑菇品种,它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点,因此备受种植户的青睐。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棚蘑菇的种植方法。
1.环境准备大棚蘑菇适宜在温度保持在15-25℃的环境下生长,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左右。
为了达到这种环境条件,可以在大棚内安装温湿度控制设备,如温度控制器和加湿机。
此外,大棚的通风条件也很重要,确保适当的空气流通。
2.菌种准备选择优质的蘑菇菌种是成功种植的关键。
可以选择市场上的优质菌种或者自行培育。
将菌种培养于菌床培养器中,切割好的菌丝插入菌种培养器的菌肉中。
3.菌床准备菌床是蘑菇生长的基质,常用的菌床材料包括秸秆、玉米芯、麸皮、木屑等。
首先将底层做好防潮处理,可以用土壤或塑料薄膜进行覆盖。
然后将菌床材料充分堆放,厚度可控制在15-20cm左右。
菌床遮盖物可以使用透气性好的物品覆盖,如中草药材、切碎的秸稻和纸屑。
4.菌丝接种将培养好的菌种均匀插入菌床内,菌丝与菌床的接触面积越大,蘑菇的生长速度越快。
一般情况下,接芽后的菌丝会逐渐扩散。
5.管理养护(1)水分控制:种植初期要保持菌床湿润,可用喷雾器进行喷水,保持相对湿度在75%-80%之间。
菌床不要过湿,以免引发霉变。
适量的水分有助于蘑菇菌丝的扩散和菌盖的形成。
(2)通风:在大棚内设置合适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
这可以有效地控制大棚内的湿度,减少病菌的滋生。
(3)温度调节:保持温度在15-25℃之间,蘑菇才能正常生长。
夏季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喷水降温;冬季温度过低时,可以使用加热设备进行保温。
(4)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大棚,及时清除病虫害菌丝,如发现病虫害,可以使用一些安全有效的药物进行防治。
6.收获和保鲜正常情况下,大棚蘑菇的生长周期为20-30天。
当蘑菇的菌盖扩展到适当大小时,可以开始收获。
收获时,拧断菌柄,最好一次性将一个菇环拧下来,避免残留菌柄。
为了延长蘑菇的保鲜期,可以将其放置在通风性好的容器中,避免日光直射。
100平方米双孢菇大棚栽培技术及管理要点
![100平方米双孢菇大棚栽培技术及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6bc610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8.png)
100平方米双孢菇大棚栽培技术及管理要点建造菇棚1、简易地棚式:说明:实验性种植,100-200平方,投资3000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以前种植蔬菜的简易小棚,不搭设立体棚架,直接地面栽培。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一次性备料成功,不要二次发酵。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初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2、塑料大棚式:说明:实验性种植,500平方左右,投资2万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以前种植蔬菜塑料大棚,搭设立体棚架,每层高60厘米。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使用二次发酵技术。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初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3、旧房屋改造式:说明:实验性种植,根据房屋高度搭设立体棚架,根据种植面积计算投资金额,一般每平方30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废旧厂房、废旧农舍、废旧地瓜大屋窖、废旧防空洞等,根据实际情况搭设棚架,每层高60厘米。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使用二次发酵技术。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份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4、标准菇棚式:说明:建设框架式温室大棚或者房屋式菇棚,属标准化、规模型模式。
第一步:聘请技术员,设计生产方案和管理方案。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实行二次发酵技术。
第三步:由技术员自己生产栽培种,9月份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5、企业化生产模式:说明:属资金雄厚的或者国家投资的项目,可以不分季节实现全年种植。
第一步:聘请技术员,设计生产方案和管理方案。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机械化备料上料。
第三步:标准化生产菌种,采取控温方式,全年工厂化栽培。
菇棚管理棚温过高或过低,含水量过大、渗水、菌丝自溶、盲目用药、菌丝生理不成熟等,均可导致不出菇。
温度降至8℃以下时一般不再出菇,采取生火炉等方式加温也无法满足正常出菇时,应进入冬季管理阶段。
打开通风孔使棚温继续下降,但要始终保持遮阴条件,不能让直射光进入。
蘑菇大棚种植技术蘑菇怎么栽培
![蘑菇大棚种植技术蘑菇怎么栽培](https://img.taocdn.com/s3/m/d273349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68.png)
蘑菇大棚种植技术蘑菇怎么栽培大棚蔬菜技术帮助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够吃到自己想吃的食物,大棚蘑菇的种植也为人们大量享受蘑菇带来的美味提供了可能。
下面小编就要给大家讲讲大棚蘑菇究竟是怎样种出来的,方便大家进一步加深对蘑菇的认知。
蘑菇大棚种植技术1、选地搭棚稻田种菇是利用水稻收获后闲置的冬水田来种植蘑菇。
当水稻在散籽后,排干稻田,开始整地作厢有:2沟3厢式,中厢1.5米,边厢1米,厢沟宽0.3米,深0.3米,长度10-15米;3沟两厢式,厢宽1.5米,沟宽0.3米。
作厢时,将沟中的田地挖出,垒在厢边上,形成土埂,用以挡住培养料。
厢沟又作操作人员的走道和排水之用。
在厢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撑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
立柱之间用大竹竿连接成顶梁。
用地膜覆盖顶梁,拉直两边成自然的三角形。
再用稀薄的稻麦草用重型夹成大毛扇靠放在顶梁上,起到遮光的效果。
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经过顶梁后,两边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
人字棚的两头,用草帘遮光。
棚外应做好四周的排水沟。
2、培养料的发酵培养料的配方与室内种菇相同。
可采用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
室外二次发酵法不用燃料加温,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温来达到二次发酵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方法是用砖、石做垫墩,高约20厘米。
在热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一个床架,做成宽1.5米,长不定的基座。
把经过前发酵的料堆,调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调pH值到7.8-8。
然后将培养堆在基座上,预置木棒或竹成通气孔。
料堆成高0.8-1米,通气孔作成丁字形,当料堆好后,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内空气交换之通道。
用0.5%敌敌畏或三氯杀螨醇喷雾料堆表面杀虫。
再在料堆四周用竹搭成一个简易的框架,离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贴到培养料上影响发酵。
最后罩上薄膜。
料堆在薄膜严密封闭中,充分利用白天的阳光增温,加上料堆中积累的发酵热,使料堆温度迅速上升到62℃以上。
大棚蘑菇的种植方法
![大棚蘑菇的种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9fef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1.png)
大棚蘑菇的种植方法大棚蘑菇种植是一种高效益、低投入、快速见效的农业种植方式。
以下是大棚蘑菇的种植方法:1.选址备地。
大棚蘑菇适合在通风良好、日照充足、湿度适宜的地方种植。
选择合适的土地,避免阴湿、低洼地区。
2.准备基材。
大棚蘑菇的基材主要选用秸秆、菌床、木屑等有机材料。
首先将材料切碎,然后堆积起来,进行堆肥处理。
处理时要注意控制水分,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3.堆结菌床。
将处理好的基材放入菌床中,每层厚度约20厘米,上下层之间留有2-3厘米的空隙。
菌床一般高度为40-50厘米。
填满菌床后,要用锄子轻轻拍实,使菌床表面平整。
4.菌种接种。
选择蘑菇菌种,将其均匀地撒在菌床表面。
接种量一般为每平方米5-7克。
接种后,用清洁的湿布覆盖菌床表面,保持湿度和温度。
5.菌丝生长。
菌床覆盖湿布后,应保持菌床湿润。
常规的湿度约为70-80%,温度保持在22-25摄氏度。
菌丝生长期一般为15-20天。
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发现有问题及时处理。
6.覆土和盖膜。
当菌丝长到菌床表面时,可进行覆土处理。
将土壤平均覆盖到菌丝表面,厚度约为2-3厘米。
然后,在菌床表面覆盖黑色塑料膜,防止水分蒸发和确保适宜的温度。
7.通风和浇水管理。
大棚蘑菇种植过程中,要保持好通风和及时浇水。
合理通风可以保持空气的流动,调节湿度和温度。
切忌过度通风,以免菌丝生长受到影响。
浇水时应避免喷射水流直接落在菌丝上,以免破坏菌丝的结构。
8.采摘与保养。
一般在菌丝长出蘑菇的6-8天后,即可开始采摘。
将蘑菇剪断,并用锋利的刀修整蘑菇柄,保持蘑菇的外观和质量。
每次采摘后要及时清理菌床上的残留物,保持菌床的干净卫生。
大棚蘑菇种植需要掌握合适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同时注意浇水和采摘的技巧。
通过科学管理和细致的操作,可以获得丰富的产量和高品质的蘑菇产品。
大棚蘑菇栽培技术要点
![大棚蘑菇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12ced2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6b.png)
大棚蘑菇栽培技术要点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很多人开始利用大棚进行蘑菇种植,大棚种植蘑菇相比在室内养殖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价值,但大棚种植蘑菇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下面一起来看看大棚蘑菇栽培技术要点吧!大棚蘑菇栽培技术要点大棚建造平菇栽培大棚东西方向,背风向阳,棚宽5米、长30米、深0.5米(距地面),四周用砖垒或用土堆成南低北高的墙,南墙高1米,北墙高1.5米(离地面)。
每3米留一个40×40厘米的通气孔(南北/墙对应各留一个),棚顶用竹竿架牢,覆盖塑料薄膜,顶部加草帘。
投料前3~5天,棚内灌足水,待水渗后撒一层石灰,用量为1千克/平方米。
选择良种平菇一年四季均能栽培,低温型品种最适宜温度在13~17℃之间,如冻菌、P2~2等,中温型品种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在20~24℃,如凤尾菇、紫孢平菇等。
栽培料配置当年的新棉籽皮拌料后闷堆24小时,第2天即可装袋,隔年的陈棉籽皮拌料后发酵4~6天,以消除滋生的杂菌。
堆放发酵时,料堆上要扎眼透气,期间至少翻堆2次,发酵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周。
拌料中要严格掌握料水比,拌料过湿既不利于发酵,也不利于发菌生长,要按比例加入氮素和营养素,并加入菌药灭菌防虫。
装袋时菌种用量不少于20%,以保证发菌迅速,菌袋不被杂菌污染。
发菌管理栽培料装袋后入棚发菌,秋栽时将菌袋全部放在地面上,只码放1层,春栽时可将菌袋交叉码放2层或井字形码放2~3层,冬栽的菌袋每4层码放成一垛,并将两垛并在一起,促进菌袋两头的菌丝生长。
秋栽时将棚膜卷起,大棚用草帘覆盖,避免大棚由于闷棚而升温。
冬栽时放下棚膜保温,并在白天拉开几处草帘让棚温提高。
春栽时可将棚膜前面卷起,以通风降温。
发菌期特别要注意袋内温度,若超过30℃,立即通风降温或倒垛散热。
一旦出现高温烧菌,可将菌袋中长出绿霉的地方挖去,用草木灰调成糊状填充,若绿霉已形成孢子,可用20%的石灰水调制草木灰填充在污染部位。
出菇管理平菇菌丝长满袋后即可在棚内的垄上码垛出菇,秋栽时码垛高度2~4层,每层之间要放上2~3根高粱秆或木棍,打开后墙上的通风孔,早晚拉起草帘通风,中午喷水降温。
大棚双孢蘑菇标准化栽培技术.doc
![大棚双孢蘑菇标准化栽培技术.doc](https://img.taocdn.com/s3/m/c73f346c3c1ec5da50e2706a.png)
大棚双孢蘑菇标准化栽培技术双孢蘑菇,又称白蘑菇,是世界栽培最广、产量多、消费普遍的一种食用菌,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它为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一、双孢蘑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营养:双孢蘑菇属腐生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发育所需碳源、氮源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全部来源于培养料。
2、温度:双孢蘑菇菌丝生长温度6-32℃,适宜生长温度22-24℃;子实体生长温度5-22℃,适宜生长温度13-18℃。
3、水份:培养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60%左右,湿度太高(含水量超过68%)或太低(低于50%)时,菌丝不吃料。
菌丝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0%。
空气湿度过大或于干燥,都不利于双孢蘑菇生长。
盖土含水量应控制在18-20%。
4、空气:双孢蘑菇是好气性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所以生长阶段应注意通风换气。
5、光照:双孢菇整个生长阶段不需要光,出菇期间,阴暗环境菇体洁白、品质好。
6、酸碱度:双孢蘑菇生长的酸碱度范围在PH值5-8,最适PH值是6.5-7.0,盖土PH值为7-8,培养料PH值为7-7.5,可抑制杂菌生长。
二、选择优良蘑菇品种品种对蘑菇产量影响很大,要求丰产性好、质量好、菇色白、菇形园整、柄短而粗,不易开伞、质地嫩脆有弹性、抗性强,在较高较低温度下都正常结菇、抗病性亦较强的品种,目前我市种植主栽品种为AS2796,国内种植其它品种有176、浙农系列等。
三、培养料堆制技术(一)培养料的种类1、堆肥中的主料:主料是农业生产中的副产物,如稻草、麦秸、玉米秸、花生藤、苕藤等都可以用来种蘑菇。
人、马、牛、猪、羊、鸡、鸭等动物的粪便都可用作种蘑菇的粪肥,主料约占堆肥总量90-95%。
2、堆肥辅料:主要补充主料中不足的营养成份,调节C/N比,改善培养料PH值。
主要包括有机肥、化肥、如饼肥、化肥主要是N肥,如尿素、碳铵、复合肥等,磷肥有过磷酸钙,其它矿物石膏粉石灰等。
蘑菇菌棚栽培技术
![蘑菇菌棚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60c2f4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4.png)
蘑菇菌棚栽培技术
蘑菇菌棚栽培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蘑菇种植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合适的菌种:目前市场上主要的蘑菇种类有平菇、香菇、杏鲍菇、金针菇等,根据不同的菌种选择适合的种植方法和环境。
2. 准备菌棚:选择通风良好、防紫外线的菌棚,大小和数量根据种植的菌种和规模而定。
在菌棚内布置好水、气、温的监测仪器和设备,以及照明设备。
3. 制作基质:选用适当的基质原料,如玉米秸秆、麦秸秆等,经过蒸煮、消毒处理后制成基质,保证营养充足、富含酶活性。
4. 接种菌种:将菌种与基质充分混合,半干燥后将其倒入菌袋中,加入水搅拌后密封,放入菌棚中接种,使其自然发酵,促进菌丝生长。
5. 养护管理:定时检查温、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调整照明和通风系统,定期为菌体供水和喷施调理剂,保证蘑菇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6. 采摘和加工:根据不同的菌种和生长周期,选择最佳的采摘时间,手工采摘,清洗、晾晒、分级、储存等加工处理,最终进行销售。
蘑菇菌棚栽培技术不仅提高了蘑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还具有环保、节能、减排的优势,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
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技术
![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b0d700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9.png)
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技术大棚蘑菇栽培是当前庭院经济中备受关注的一项农业项目。
它不仅对于庭院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成为了广大农户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通过合理的技术操作、科学的管理,庭院蘑菇大棚项目可以快速的投入生产,并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技术。
一、选址和场地准备选择合适的场地对蘑菇的生长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庭院蘑菇大棚最好建在离水源近、通风好、采光充足的地方。
还要注意去掉大棚周围的杂草,确保蘑菇大棚的周围环境整洁。
大棚的搭建也要合理,提高通风采光条件。
二、基质的准备蘑菇的生长离不开基质,选用合适的基质能够大大提高蘑菇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常见的栽培基质有玉米秸秆、稻草、木屑等,要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进行选择。
在使用基质前,首先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带入病菌影响蘑菇的生长。
消毒的方法可以采用高温蒸汽或者氨水浸泡。
三、菌种的选用蘑菇的优良品种能够带来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因此在栽培时要注重菌种的选用。
优质的菌种生长迅速,且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够更好的应对各种环境压力。
当前市场上有多种蘑菇菌种可供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栽培条件进行选用。
四、培育和接种确定好基质和菌种后,就可以进行培育和接种的工作。
首先要将基质装入袋子或者盆中进行压实,加水浸湿,然后将菌种均匀的撒在基质表面,轻轻拌匀。
接种后要尽量保持基质的湿润,同时进行适当的通风和保暖。
接种后一段时间内,要确保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合菌丝的生长。
五、生长期间的管理蘑菇的生长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因此要加强大棚的通风和保暖工作。
在生长过程中,要定期给菌床进行喷水,并保持湿润的环境。
同时还要注重对病虫害的防治,定期巡查蘑菇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六、采摘和保存当蘑菇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进行采摘。
采摘时要采用轻轻拧出的方式,避免破坏菌丝。
采摘后的蘑菇要及时整理和分类,去除损伤或者病变的蘑菇。
采摘后的蘑菇要及时进行保存,避免腐烂。
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技术
![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8e1c8c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c.png)
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技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饮食安全和健康。
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家种植食用菌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方式。
而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技术,正是一种十分适合家庭条件的蘑菇栽培方法。
本文将介绍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的具体技术及步骤,希望能为有意尝试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一、选择种植场所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不需要太大的场地,一般来说,在家庭的庭院中设置一个小型的大棚即可。
选择合适的种植场所是成功种植蘑菇的第一步。
首先要选择一个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确保蘑菇在生长过程中能得到足够的阳光和新鲜空气。
要注意场地的平整程度,避免水土不流畅影响蘑菇生长。
要做好防风、防雨的措施,及时调整温度和湿度,以保证蘑菇的生长环境。
二、准备种植材料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主要使用的种植材料有菌丝、蘑菇袋、玉米秸秆、牛粪、水泥地面等。
购买优质的蘑菇菌丝,可以选择当地的种植材料供应商进行购买。
准备蘑菇的生长介质,通常使用的是玉米秸秆和牛粪,将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拌匀即可。
在庭院经济大棚的地面铺设一层水泥,以便后续操作和管理。
三、种植和管理技术1. 菌丝接种将购买的优质蘑菇菌丝撕碎成小颗粒状,均匀地撒在预先准备好的生长介质上。
避免菌丝粒块太大或太小,以免影响蘑菇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然后将撒好菌丝的菌袋放到庭院经济大棚中,保持室内温度在15-20℃左右适宜蘑菇生长。
2. 生长管理蘑菇生长过程中需定期进行通风、浇水和喷雾操作。
保持庭院经济大棚内的湿度在85%左右,定期用喷雾器将水喷洒在蘑菇菌袋上,保持湿润的环境。
要保持室内通风,及时排除庭院经济大棚内的臭气,并确保空气流通。
一旦发现有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免蔓延影响蘑菇的品质。
3. 采收和贮藏一般情况下,蘑菇从播种到采收的周期为30-40天,具体时间视蘑菇的生长环境和管理情况而定。
在蘑菇菌丝表面开始长出蘑菇头后,可以逐渐采收成熟的蘑菇。
采摘时用手轻轻拔出蘑菇,避免损伤菌袋和影响下一轮的生长。
大棚蘑菇种植技术要点
![大棚蘑菇种植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6b320d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5.png)
大棚蘑菇种植技术要点一、大棚结构及床架设置栽培蘑菇的蔬菜大棚长以15~20厘米最佳,管棚塑料膜上盖双层草帘遮光,棚内床架可设2床3走道,床宽1.6米,中间走道1米,两边走道0.9米,搭3层,面积在144~192平方米。
也可设3床2走道,中间床宽1.8米,可搭3层,两边床宽1.1米,走道1长,可搭2层,面积147~196平方米。
二、由于温室初期温度较高,整个栽培期应推迟1~2周。
例如,在江苏南部,在8月底和9月初堆放材料是合适的。
三、培养料配方配方一:稻草1800~2000公斤,菜饼120公斤,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石灰40~50公斤,石膏粉75公斤:配方二:稻草1750~2000公斤,于鸡粪750~900公斤,尿素15公斤,菜饼75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氨水50公斤,石灰30~40公斤,石膏粉75公斤。
四、堆发酵1室外前发酵。
建堆前2天,将稻草切成2段,进行预湿,边翻边浇水,稻草堆积不宜太厚,中间、下部要湿透。
建堆前3~4天,将配方中的料除石灰、尿素进行顶堆,湿度控制在55%左右,中间翻1次堆。
建堆前1天,在混合料上喷0.5%敌敌畏液,然后覆膜12~24小时。
建堆按常规,翻堆间隔时间按5、4、3天进行,翻堆时加入尿素、石灰。
含水量掌握在65%~70%,ph值7.5~8。
2室内后发酵。
物料摇散后,用翻斗车运至床架底层,用煤炉或柴油桶蒸汽炉加热,当物料温度升至60~62℃时,保持6~8小时;适当通风,当进料温度降至48~52℃时,保持4~5天。
后发酵结束时,物料呈深褐色,非常柔软,稻草有弹性,手不粘,没有氨味,香气浓郁,产生大量放线菌。
饲料含水量为65%,pH值为7.2~7.5。
五、翻格及播种待料温降至28℃及时翻格,料厚18~20厘米,上层可稍薄些,整平床面。
用麦粒种撒播,用种量1瓶/平方米,轻拍让菌种与料充分接触,两边靠门口的地方盖上湿报纸。
基本注:六。
播种和管理后,应在播种后调整土壤和湿度。
温室大棚蘑菇种植的方法
![温室大棚蘑菇种植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31c15b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f.png)
温室大棚蘑菇种植的方法蘑菇需要水,但蘑菇又怕水,因为水多了又会伤害菌丝,造成蘑菇减产。
用水方法,不同的生育阶段各不相同。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温室大棚蘑菇种植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温室大棚蘑菇种植的方法一、选址建菇房选择地势高燥,水源充足,坐北向南的地方建房。
房宽2.4米(2床)或4.5米(3床),长度依地形而定,搭建方法与一般平菇塑料棚相同。
为提高栽培面积,两边挡土墙可适当加高,用木棍搭简易床架,铺上玉米秸、苇箔等,可栽2~3层,层间距60厘米。
二、培养料的堆制和发醇1.备料。
按100平方米干麦草1500公斤,干牛粪1000公斤,尿素15~20公斤,过磷酸钙37.5公斤,生石膏粉40公斤,碳酸钙45公斤,生石灰20公斤。
2.建堆。
7月中下旬进行,堆前2天应对麦草、牛粪预湿,湿度为:手握牛粪,指缝有4~5滴水;用手将麦草扭曲时,有水滴下。
料堆南北向,堆宽2.5米,长7~8米,高1.5米,共7层。
第1层先在地上铺30厘米厚麦草,先撒尿素(占总量1/7),再撒150公斤牛粪,第2~7层麦草厚度为20厘米,牛粪量2~6层为每层100公斤,剩余全部盖在第7层,尿素每层用量同第一层。
建堆后温升可达75℃,5~6天后堆温下降。
3.翻堆。
建堆7天后,第一次翻堆加生石灰15公斤(剩余撒床面)。
第二次加生石膏粉,堆宽缩小为1.5~2.0米,长度为7.0米,高度不变。
第三次加过磷酸钙,如果料温超过60℃,隔1.5米设一排气孔。
第四次加碳酸钙(总量的2/3)。
第五次调好酸碱度至pH值7.2~8.0。
三、播种菇料进房前1周,用1.2%硫酸铜或500倍多菌灵对菇房全面消毒。
搬料进房,铺平为15~20厘米厚,待料温降至28℃以下,料内无氨味时播种。
每用菌种1~1.5瓶/平方米,先将用量的2/3均匀撒在料面上,用手抖动料面,使菌种下沉3~5厘米,再把剩余的菌种撒在料面上,用木棍轻轻拍平。
四、播种后管理1.播后3天内以保湿为主。
大棚菌菇种植技术
![大棚菌菇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b97ec8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f.png)
大棚菌菇种植技术大棚菌菇种植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和全球环境的变化,菌菇的种植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大棚菌菇种植技术是一种现代化、高效率的菌菇种植方式,它的出现给了人们更多菌菇的选择,同时也为菌菇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
一、菇种的选取大棚菌菇种植技术需要合适的菇种来进行种植,常见的菇种有平菇、香菇、秀珍菇等。
选取合适的菇种是大棚菌菇种植的第一步,只有选对了菇种才能保证菌菇的产量和品质。
二、环境的调控大棚菌菇种植技术需要对温、湿度进行调控,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是保证菌菇成功种植的关键。
平菇和香菇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8-23度,不同菇种的适宜湿度也有所不同,平菇适宜湿度在80-90%之间,香菇则适宜湿度在70-80%之间。
在调控好温湿度的前提下,大棚内的光照直接影响着菌菇的生长发育,适当的光照是保证菇类生长的重要因素。
三、基质的选用大棚菌菇种植技术需要正确选用菌菇的生长基质,常见的基质有木屑、稻草、麦秸等。
选择适宜的基质是种植成功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菌菇的产量和品质。
四、施肥的方法大棚菌菇种植技术需要合适的施肥方法,施肥的方法直接关系到菌菇的产量和品质。
在菌菇生长期间要根据不同的菌种选用有机或化学肥料进行施肥。
五、病害防治大棚菌菇种植技术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常见的病虫害有白蚁、螨虫、菌蚊、病菌等。
防治病虫害是保证菌菇生长健康的关键。
六、采收方法大棚菌菇种植技术的采收方法直接关系到菌菇的品质和市场价格。
菌菇的采收时应选用合适的工具,采摘时间应在丰收期适时、适量地采摘。
综上所述,大棚菌菇种植技术是一项高成本、高品质、高效率的现代化种植方法。
其菌种的选取、环境的调控、基质的选用、施肥的方法、病害防治和采收方法等严格步骤的合理运用,是保证大棚菌菇种植成功并获得高产、高品质的关键。
希望通过优质的大棚菌菇种植技术,能更好地关注到我们的健康与环境。
种植大棚蘑菇的技术
![种植大棚蘑菇的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f80a67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4.png)
种植大棚蘑菇的技术1、松料补土当气温回升到10℃,要及时为春菇松料和补土。
这不但有利于排除培养料中的废气,更有利于促使老菌丝断裂,促进新菌丝长出,形成菌丝强势,为提高春菇产量打下基础。
2.去年秋季连续生产香菇后,养分流失严重,pH值大幅下降。
开春后,必须及时补充肥料和水分,以促进春菇的高产。
3、保温通风春季气温变化大,春菇前期应以防低温为主。
苗床调水不可过早,床面不能过湿。
菇房通风和调水应在中午进行,早晚、夜间仍要加强保温。
此外,还要注意防止干热的西南风吹进菇房。
春菇中后期,要以防高温为重点,白天要关紧门窗,通风换气应在夜晚或清晨进行,以避免菇房温度上升而引起死菇和病菇。
4.蘑菇棚生产春菇后,对蘑菇棚进行杀菌、杀虫熏蒸,及时将废弃物运至远离蘑菇棚的地方进行施肥,减少废弃物中污染源的重复传播。
然后将可以移除的床架绑好,放入池塘和蓄水池中。
15天后,取出并晾干。
清洗蘑菇房后,不能拆除的床架应涂上3%的苛性钠水或波尔多液多次。
从3~5cm厚的旧土层中清除地面土壤,然后撒一层生石灰粉进行彻底消毒。
经过精心处理后,老蘑菇屋可安排夏季种植蘑菇或高温蘑菇,以提高蘑菇棚的综合利用价值。
1、原料原材料蘑菇栽培的主要原料是农作物秸秆,如稻草、麦秸、玉米秸、油菜秸、农产品加工副产品、野草、家禽、畜禽粪便等。
此外,还要添加一定量的矿物质元素。
2、堆料发酵1.堆放时间:不迟于9月10日。
水稻收获后,在晴天及时干燥稻草,并尽快堆放材料。
2、堆料的方法:在决定宜种菇的稻田内建堆。
料堆宽2m,高1.5m,长度不限。
一般100瓶菌种的料可堆长约8-9m。
技术要求:稻草要干,不宜用霉烂稻草堆制。
堆料头一天,稻草要充分预湿,建堆前,蘑菇专用肥、油枯、尿素等混和均匀。
千万注意:不能将尿素与石灰混和。
在建堆时,先铺稻草,并将草棚改散,再泼粪水,后撒配料辅料。
每层稻草厚度15-20㎝,共堆10-12层。
料堆顶部建成屋脊形,防雨水进入。
料边四周要堆直,不能下大上小或大肚细腰,必须堆制规范,以利发酵。
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技术
![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84d271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9.png)
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技术在庭院经济大棚中种植蘑菇是一种非常好的经济增效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的技术,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您成功种植蘑菇。
1.环境准备2.材料选取-蘑菇菌种:选择优质的菌种,比如平菇、香菇。
-培养介质:可以采用稻草、麦秸、木屑等作为基材。
-基质添加剂:如玉米粉、豆粉等,以提高菌丝生长速度。
-施肥物质:可选择有机肥或复合肥。
3.栽培过程(1)湿亲菌:将菌种放入适当的温水中泡发,泡发时间一般为6-8小时,直至菌种完全吸水膨胀。
(2)准备菌床:将培养介质铺在庭院大棚的地面上,每层约10-15厘米厚。
在铺好一层介质后,均匀撒上一层泡发后的菌种。
(3)压实菌床:用压实器将菌床压紧,使菌种与培养介质充分接触,有利于菌丝的生长。
(4)培养期: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的温度适宜范围为16-25摄氏度,湿度要保持在80%以上。
保持菌床的湿度,每天喷水一次,以保持湿润。
(5)浇水施肥: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过程中需要定期浇水,并适量添加肥料,以满足蘑菇的养分需求。
(6)防虫防病: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中要注意蘑菇的虫害和病害防治。
可以采取物理措施如拔除受虫害的蘑菇,对病菌及时隔离。
4.收获与销售蘑菇一般在菌丝长到表面后开始出菇,收菇时间根据蘑菇的种类和生长条件有所不同。
收获时要轻拔蘑菇,并尽量保持菌盖的完整。
收获后尽快销售,可以通过市场、超市、餐馆等途径销售蘑菇。
尽管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技术相对简单,但成功种植蘑菇还需要细心的管理和科学的操作。
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温湿度的稳定,合理施肥,及时发现并处理蘑菇的病害。
希望本文的介绍和建议能够帮助您顺利地种植庭院经济大棚蘑菇,实现经济效益和绿色种植的双赢局面。
种植蘑菇的技术与方法
![种植蘑菇的技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ceb468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c.png)
种植蘑菇的技术与方法一、菇房设置1.蘑菇屋建设修建菇房,应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房边有堆料场地的地方。
竹木结构的菇棚,棚架要牢固,棚周墙体和棚顶要用厚膜覆盖,并挂盖草帘和遮阳网。
棚的大小由栽培规模而定,一般以每棚栽培110~330m2的蘑菇为宜。
2.床架布置菇床与菇房垂直排列。
菇床四周不要靠墙,留出0.6米宽的过道,如菇房窄于3米,可只留一条中间过道。
床架之间留过道0.6米,床架可搭4~5层,每层菇距0.6米,底层离地面15~30厘米,最上层距棚顶1.3~1.5米,长度据菇房而定。
床架一般用竹木搭建,过道两端墙上各开上下窗一对;上窗距棚檐15厘米左右,下窗离地面10厘米左右。
窗的大小以40×45厘米为好,每隔2~3条棚道的中间棚顶设一拔风筒,筒高1.3~1.5米,顶端装风帽。
二、培养物的堆放和发酵1、培养料的来源。
主要有粪肥、稻草、麦草、饼肥、化肥、石膏,石灰等。
2.培养基的C/N比。
在堆垛过程中,如果氮含量过低,微生物活性会减弱,饲料温度不高,发酵不充分,容易染杂苗。
如果氮含量过高,发酵物中的氨、胺和酰胺含量就会过高,这会抑制蘑菇苗丝的生长。
在生产中,发酵前培养物的C/N为30~33:1,发酵后为17:1。
3、培养料配方:1000千克干牛粪、1000千克大麦草、250千克蔬菜蛋糕、25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石膏粉、50千克石灰,C/N为32:1。
干牛粪1500千克,稻草、麦草各1000千克,饼45千克,石膏粉40千克,石灰40千克,c/n为2943:1。
在缺乏肥料的情况下,也可以实施无肥料栽培。
堆料中大部分粪草配比6:4、5:5、4:6。
4.培养物的堆放和发酵堆制时间:在播种前20~25天左右进行。
堆料和发酵:堆料前清理现场。
一般堆码宽度为2.1m,堆码高度为1.5m,堆码长度不限。
首先铺一层稻草;厚度约为0.3米,四周整齐,不浇水,然后在上面铺一层薄薄的牛粪,最好覆盖稻草,然后铺一层稻草,再撒上牛粪;通过类比,大约铺设了10~12层。
大棚种植蘑菇流程
![大棚种植蘑菇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9ae37c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6.png)
大棚种植蘑菇是一种常见的农业生产方式,以下是一般的种植流程:
1.选择种植地点:选择通风良好、光照适中、温度适宜且排水良好的大棚作为种植蘑菇的
场所。
2.准备基材:常用的蘑菇种植基质包括玉米秸秆、麦秸、稻草等,需要经过消毒处理以杀
灭有害微生物。
3.接种:将蘑菇菌丝接种于预先消毒处理过的基材中,确保接种均匀。
4.培育:放置接种好的基材在培育室中,控制温湿度,促进菌丝生长。
5.覆土:菌丝长成后,覆盖一层厚度约2-3厘米的薄土,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有利于蘑菇
的生长。
6.管理:定期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7.采收:蘑菇生长成熟后,及时采摘,避免过度生长导致品质下降。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在大棚中成功种植出优质的蘑菇。
请注意每种蘑菇的种植条件有所差异,具体种植流程可根据不同蘑菇种类进行调整。
大棚种植蘑菇实施方案
![大棚种植蘑菇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0f855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4.png)
大棚种植蘑菇实施方案一、前期准备。
在实施大棚种植蘑菇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大棚场地,确保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并且具备排水系统。
其次,需要进行大棚的清洁消毒工作,确保大棚内部环境卫生。
同时,准备好种植蘑菇的种子和培养土,确保质量和数量充足。
二、种植方法。
1. 土壤处理。
将培养土填充至大棚内,每层厚度约为15-20厘米,然后进行均匀的覆盖和压实,确保土壤平整。
2. 种植蘑菇。
将蘑菇种子均匀撒播在培养土表面,然后轻轻拍实,保持土壤湿润。
在撒播种子后,覆盖一层薄薄的湿润腐殖土,约厚1-2厘米,然后覆盖一层保鲜膜。
3. 管理养护。
保持大棚内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每天进行适量的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要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定期检查蘑菇生长情况,及时除去病虫害。
三、光照控制。
大棚内的光照对蘑菇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蘑菇生长初期,需要保持一定的光照,但是不要直射强光。
随着蘑菇生长,逐渐减少光照时间,以模拟蘑菇生长的自然环境。
四、温度控制。
蘑菇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环境。
在大棚内,需要根据蘑菇生长的不同阶段,调整大棚内的温度。
一般来说,蘑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需要做好保温工作,避免温度过低或过高影响蘑菇的生长。
五、水分管理。
蘑菇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湿度。
在大棚内,需要定期喷水保持土壤湿润,但是要避免过量的水分导致蘑菇病菌滋生。
同时,要做好排水系统,避免积水影响蘑菇的生长。
六、收获与保鲜。
当蘑菇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可以进行收获。
要注意避免损伤蘑菇,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收获。
收获后,要及时进行包装和保鲜,确保蘑菇的新鲜度和品质。
七、总结。
大棚种植蘑菇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需要合理安排种植方案,并且要做好日常的管理养护工作。
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中,才能够培养出高产、高质的蘑菇产品。
希望以上实施方案能够为大棚种植蘑菇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大棚蘑菇种植与管理技术
![大棚蘑菇种植与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662cde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5.png)
大棚蘑菇种植与管理技术1、菇房准备:菇房一般会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大棚要选用散射光材质的,地面需要用水泥修葺,这样方便冲洗,在菇房内要设好菇床,可木制、可铁制,还可砖砌,最后就是要留有窗户或者是卷帘,这样可以增强通透性。
2、养料堆制:蘑菇种植养料的配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养料的主要成分是家畜粪便、麦草、麸皮、稻草、玉米秆等,一般在七月份的时候开始进行养料的堆制,我们需要将粪便晒干、其他的材料需要切断,然后混合适量的石膏,用水或尿浸透,再按照一层草料一层粪便堆起来进行发酵,一般每隔三四天就需要翻一次堆,大概半个月后就差不多可以了。
3、消毒杀菌:养料堆制完成之后,我们需要将菇房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杀菌,然后将养料搬入菇房中,在菇床上铺好,然后将菇房的门窗关闭,将室内的温度调高到六十度左右,三个小时之后,将温度调低到五十度左右,维持这个温度一周,让养料彻底的发酵,在这个发酵的过程中,还能对养料进行消毒杀菌,使养料中留下来的都是有益的微生物,这对蘑菇的生长有很大好处。
4、接种覆土:等到养料的温度降低到二十五度左右的时候,这时就可以进行蘑菇接种了,将养料在菇床上整平,每个菇床上养料的厚度要达到十五厘米左右,采用穴播的方式进行接种,每株间的间隔大概是十厘米,如果想要提高它的发菌速度,那么可以尽量播密一些,接种之后需要保持养料的湿度,并且要增加菇房的通透性,最后将细肥土均匀的覆盖在养料上面,即可等待发菌。
5、出菇管理:出菇管理是蘑菇种植中最关键的一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分管理和温度管理,我们要保持养料的湿度,在出菇初期湿度一般是在70%左右,后期慢慢地恢复到80%到九十左右。
浇水要遵循少量勤浇的原则,出菇房在发菌期间的温度最好是保持在十度到十八度左右,在出菇期将温度调高到二十八度左右,这样可以加快出菇的速度,等到蘑菇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采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