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修正)
计量法实施细则

计量法实施细则
是制定和落实计量法相关条文的具体规定和操作细节。
计量法实施细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计量单位的规定:规定国家统一的计量单位制度,明确不同物理量的计量单位和符号。
2. 计量器具的管理:规定计量器具的购置、检定、使用、维修和报废等管理要求,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计量标准的建立和维护:规定计量标准的建立、校准、鉴定和监督检查等程序和要求,保证计量标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计量检定和认证:规定计量检定和认证的程序、技术要求和监督管理措施,确保计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公正性。
5. 计量器具使用者的责任和义务:规定计量器具使用者对计量器具的保管、使用和检定等事项的责任和义务。
6. 计量行政管理:规定计量行政管理的具体措施和程序,包括计量标志的使用、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等。
7. 违法行为的处理和处罚:规定违反计量法的行为的处理和处罚措施,维护计量秩序和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通过制定和实施计量法实施细则,可以使计量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保障计量结果的准确和公正,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消费者权益。
第 1 页共 1 页。
计量法实施细则及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六条解读

计量法实施细则及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六条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于1987年1月19日国务院批准,1987年2月1日国家计量局发布,根据2023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
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23年3月1日《国务院关
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根据2023年3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订。
第二条国家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制度。
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按照
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国家有
计划地发展计量事业,用现代计量技术装备各级计量检定机构,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学实验、国内外贸易以
及人民的健康、安全提供计量保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第四条计量
基准器具(简称计量基准,下同)的使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经国
家鉴定合格;(二)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三)具有称职的
保存、维护、使用人员;(四)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符合上述条件的,
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审批并颁发计量基准证书后,方可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实施的时间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实施的时间是1987年2月1日。
计量法实施细则范本(2篇)

计量法实施细则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下简称《计量法》)相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旨在规范计量活动,保障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计量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计量活动应当依法进行,遵循准确、可靠、公正和透明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计量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确保计量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第五条计量器具的制造、销售、使用等活动应当符合相关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计量器具管理第六条计量器具的管理应当符合《计量法》的规定,并按照相关标准执行。
第七条计量器具的使用单位应当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完好性,定期进行检验和校准。
计量器具发生故障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第八条计量器具的检验和校准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计量实验室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第九条计量器具的销售单位应当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器具,并确保计量器具具备合格证书、计量标志等。
第十条计量器具的制造单位应当符合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计量器具的生产过程和质量等符合标准要求。
第三章计量结果的认证第十一条计量结果的认证应当依据《计量法》的规定进行,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第十二条计量结果的认证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计量认证机构进行,确保认证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第十三条计量结果的认证应当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认证过程的可靠和规范。
第十四条计量结果的认证应当进行记录和归档,确保结果的可追溯和备查。
第四章违法行为和处罚第十五条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计量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故意篡改、伪造计量数据或者提供虚假计量结果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十七条违反计量法律法规和本实施细则的其他行为,将依法受到相应的处理和处罚。
第五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实施细则由国家计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018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018修正)【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发布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8.10.26【实施日期】2018.10.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985年9月6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17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十五部法律的决定》第五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计量检定第三章计量器具管理第四章计量监督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法。
第三条国家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制度。
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国务院公布。
因特殊需要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四条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全国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实验室和计量检定机构第十一条计量检定实验室(以下简称检定实验室)是指从事计量检定工作的专门机构。
检定实验室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经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批准设立;二)具有正常工作所需的环境条件;三)具有称职的检定人员;四)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检定实验室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进行检定工作,并对检定结果负责。
第十二条计量检定机构(以下简称检定机构)是指从事计量检定工作的机构。
检定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经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批准设立;二)具有正常工作所需的环境条件;三)具有称职的检定人员;四)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检定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进行检定工作,并对检定结果负责。
第十三条检定实验室和检定机构应当建立计量检定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定实验室和检定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定结果的公证和认定。
第四章计量认证和计量监督第十四条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计量认证工作,认证符合本细则规定条件的计量标准器具、计量检定实验室和检定机构,并颁发计量认证证书。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计量监督工作,对计量标准器具、计量检定实验室和检定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确保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违反本细则规定,擅自拆卸、改装计量基准,或者自行中断计量检定工作的,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违反本细则规定,使用未经计量检定合格的计量标准器具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责令停止使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吊销其计量标准器具的使用许可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违反本细则规定,未经计量行政部门批准,擅自设立计量检定实验室或者检定机构的,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22法信汇编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22法信汇编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2.03.29•【文号】•【施行日期】2022.05.01•【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计量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22法信汇编版)(1987年1月19日国务院批准1987年2月1日国家计量局发布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7年3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根据2018年3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订*“法信”平台根据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752号)汇编整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国家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制度。
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按照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国家有计划地发展计量事业,用现代计量技术装备各级计量检定机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学实验、国内外贸易以及人民的健康、安全提供计量保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第二章计量基准器具和计量标准器具第四条计量基准器具(简称计量基准,下同)的使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经国家鉴定合格;(二)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三)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四)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符合上述条件的,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审批并颁发计量基准证书后,方可使用。
第五条非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拆卸、改装计量基准,或者自行中断其计量检定工作。
第六条计量基准的量值应当与国际上的量值保持一致。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有权废除技术水平落后或者工作状况不适应需要的计量基准。
第七条计量标准器具(简称计量标准,下同)的使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经计量检定合格;(二)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三)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四)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计量标准考核办法(2018年3月修订)

计量标准考核办法(2018年3月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96号局长令发布,自2018年3月6日起施行)第一条为实施计量标准考核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等级的计量标准,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考核。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计量标准考核,是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评定和开展量值传递资格的确认。
计量标准考核包括对新建计量标准的考核和对计量标准的复查考核。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计量标准考核工作。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计量标准考核工作。
第五条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建立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及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建立的各项最高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主持考核;地(市)、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建立的各项最高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由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持考核;各级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建立其他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由组织建立计量标准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持考核。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建立的各项最高等级的计量标准,由同级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持考核。
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等级的计量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主持考核;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等级的计量标准,由当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持考核;无主管部门的企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等级的计量标准,由该企业工商注册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持考核。
第六条进行计量标准考核,应当考核以下内容:(一)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齐全,计量标准器必须经法定或者计量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没有计量检定规程的,应当通过校准、比对等方式,将量值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配套的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或者校准;(二)具备开展量值传递的计量检定规程或者技术规范和完整的技术资料;(三)具备符合计量检定规程或者技术规范并确保计量标准正常工作所需要的温度、湿度、防尘、防震、防腐蚀、抗干扰等环境条件和工作场地;(四)具备与所开展量值传递工作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开展计量检定工作,应当配备至少两名具有相应能力,并满足有关计量法律法规要求的计量检定或校准人员;(五)具有完善的运行、维护制度,包括实验室岗位责任制度,计量标准的保存、使用、维护制度,周期检定制度,检定记录及检定证书核验制度,事故报告制度,计量标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六)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和检定或者校准结果的重复性符合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8.03.19•【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98号•【施行日期】2018.03.19•【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计量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1987年1月19日国务院批准1987年2月1日国家计量局发布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7年3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根据2018年3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国家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制度。
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按照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国家有计划地发展计量事业,用现代计量技术装备各级计量检定机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学实验、国内外贸易以及人民的健康、安全提供计量保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第二章计量基准器具和计量标准器具第四条计量基准器具(简称计量基准,下同)的使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经国家鉴定合格;(二)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三)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四)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符合上述条件的,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审批并颁发计量基准证书后,方可使用。
第五条非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拆卸、改装计量基准,或者自行中断其计量检定工作。
第六条计量基准的量值应当与国际上的量值保持一致。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有权废除技术水平落后或者工作状况不适应需要的计量基准。
第七条计量标准器具(简称计量标准,下同)的使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经计量检定合格;(二)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三)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四)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计量法实施细则模版

计量法实施细则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正确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下简称《计量法》),规范计量活动,保障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计量事业的发展,根据《计量法》的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我国境内的计量活动,涉及计量单位和计量器具的选择、使用、检定、校准、检验和管理等相关事项。
第三条具体计量活动的规范,应当参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并遵循相应的技术规范及管理要求。
第四条国家授权计量机构负责组织贯彻执行《计量法》,编制计量单位和计量器具的技术规范,开展计量检定、校准、检验工作,并负责计量器具的管理。
第五条行业计量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计量监督,编制行业计量技术规范,开展计量检定、校准、检验工作,并负责行业内计量器具的管理。
第六条企事业计量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组织和实施计量检定、校准、检验工作,并负责所辖范围内计量器具的管理。
第七条计量单位和计量器具的选择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和相应行业标准的要求,并依法取得计量单位和计量器具的许可。
第八条计量单位和计量器具的标定、检定、校准和检验工作,应当科学、准确、公正,确保计量结果的可靠性。
第九条计量单位和计量器具的管理,应当严格按照计量法的规定,建立健全计量器具档案,定期进行备案和更新,防止失效和超期使用。
第十条计量单位和计量器具的调拨、维修、处置等事项,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保证使用的安全和有效性。
第二章计量单位的选择和使用第十一条计量单位的选择应当考虑所处领域或行业的特点,遵循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规定,确保计量结果的适用性和可比性。
第十二条计量单位的使用,应当依照所使用的计量器具的精度要求进行,避免过度逼近或低估测量结果。
第十三条计量单位涉及到的换算关系和计算方法,应当依据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保证计量结果的正确和准确。
第十四条计量单位的转换和换算,应当参考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制度,避免混淆和不一致。
第三章计量器具的选择和使用第十五条计量器具的选择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技术规范的要求,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和适用的测量范围。
2023年计量法实施细则

2023年计量法实施细则全文,____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计量法》,规范计量活动,保障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计量法规定的计量活动,包括计量器具检定、计量标准器使用、计量器具类别管理等。
第三条计量法实施细则的制定、修改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所需的技术规范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制定。
第四条计量法依法设立计量标准和计量单位,执行十进制计量制度。
计量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在计量工作中为法定单位。
第五条计量法所指的计量器具是指供计量用的仪器、器具、设备以及特定计量系统。
第六条计量法所指的计量标准器是指计量单位、基本计量标准的器具或仪器。
计量标准器的制造、检定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第七条计量法所指的计量认证是指对执行计量活动的实体,或计量器具执行检定、校准和检验的机构,按照确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的认可。
第八条计量服务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设施设备,具备计量法规定的条件。
第二章计量器具管理第九条计量器具的管理,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
计量器具应当定期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条计量器具的检定应当由具备法定资格的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检定机构和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第十一条计量器具的检定结果应当真实、准确,符合法定计量单位和计量标准的要求。
第十二条计量器具的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门人员对计量器具进行管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十三条计量器具的报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环保要求进行处理,禁止私自乱丢或销毁计量器具。
第三章计量标准器使用第十四条计量标准器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计量标准器进行管理,确保其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十五条计量标准器的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检定规程要求进行校准、检定,确保其准确性。
第十六条计量标准器的使用单位应当保证计量标准器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计量标准器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018个人分解学习笔记

规范项目 立法目的 施法范围 基本制度 监督权责 国家基准器具 地区标准器具 部门标准器具 单位标准器具 强制检定
检定方法 检定原则 制造、修理需具备的条件 制造新产品 不得违规进口 制造、修理后需检定 不能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个体也能参与 监督 计量监督员 计量检定机构
纠纷 公正机构 制造、销售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器具 第二十三条 制造、销售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器具新产品的,责令停止制造、销售该种新产品,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新产品的 第二十四条 制造、修理、销售的计量器具不合格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制造、修理、销售的计量器具不合格 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按 第二十五条 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责令停止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继续 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 第二十六条 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没收计量器具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器具准确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 第二十七条 制造、销售、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没收计量器具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对个人或者单位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 制造、销售、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 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的的计量器具的 违反本法规定,制造、修理、销售的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制造、修理、销售的计量器具不合格,造成人身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对个人或者单位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 计量器具不合格,造成人身伤亡或者 任。 重大财产损失的, 第二十九条 计量监督人员违法失职,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的,给予行政处分。 计量监督人员违法失职 第三十条 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决定。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行政处罚,也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 处罚部门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决定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 抗拒手段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二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依据本法另行制定。 国防 第三十三条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务院批准施行。 实施细则 第三十四条 本法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立法起始年/2017年12月27日修正
计量法实施细则

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计量法,规范计量工作的组织管理,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计量法实施细则是计量法的配套性法规,必须与计量法保持一致,相互补充。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计量工作。
第四条计量工作由国家计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各级政府应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合理布局和配置计量资源,支持并推动计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第六条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计量义务,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可靠。
第七条国家计量监督管理部门对计量结果的准确可靠性负有监督责任,对违法行为予以查处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八条计量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公正、透明、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计量单位第九条计量单位是指用于计算、衡量物理量的基本单位。
第十条计量单位分为基本单位和衍生单位。
第十一条基本单位是指计量单位体系中的基础单位,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温度、物质的量和光强等。
第十二条衍生单位是通过基本单位和衍生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来表示的单位,如速度、加速度、力量、功率等。
第十三条计量单位的使用应当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且应当将计量结果以计量单位的形式进行表示。
第十四条计量单位的转换关系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第十五条计量单位的使用应当具有可比性和可追溯性,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可靠。
第三章计量资格认定第十六条计量资格认定是对计量机构的能力、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进行评估和认定。
第十七条计量资格认定机构应当具备法定资格,经国家计量监督管理部门认可。
第十八条计量资格认定机构应当遵循科学、公正、透明、高效的原则进行认定工作。
第十九条计量资格认定应当根据计量机构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水平进行,包括初次认定、续审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计量机构应当按照认定结果的要求,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并及时更新和完善技术水平。
第二十一条计量机构应当按照计量法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完成所承接的计量任务,并及时提供计量结果。
计量标准考核办法(2018修改)

计量标准考核办法(2018修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8.03.06•【文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96号•【施行日期】2018.03.06•【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计量正文计量标准考核办法(2005年1月1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2号发布根据2018年3月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96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验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修改)第一条为实施计量标准考核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等级的计量标准,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考核。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计量标准考核,是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评定和开展量值传递资格的确认。
计量标准考核包括对新建计量标准的考核和对计量标准的复查考核。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计量标准考核工作。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计量标准考核工作。
第五条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建立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及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建立的各项最高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主持考核;地(市)、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建立的各项最高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由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持考核;各级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建立其他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由组织建立计量标准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持考核。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建立的各项最高等级的计量标准,由同级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持考核。
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等级的计量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主持考核;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等级的计量标准,由当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持考核;无主管部门的企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等级的计量标准,由该企业工商注册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持考核。
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

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1. 引言计量法实施细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配套法规,旨在进一步明确计量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执行细则。
2018年,针对计量领域的新发展和新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更新和完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对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进行分析和解读。
2. 法律依据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制定的。
该法是我国计量工作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计量单位的使用、计量器具的准确度检定、计量检定和认证等方面的内容。
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更加具体和细致的规定和解释。
3. 主要内容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3.1 计量单位的使用计量单位的使用是计量工作的基础之一。
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明确了计量单位的使用范围和要求,规定了计量单位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统一的计量单位制度,并且禁止虚假和误导性的计量单位的使用。
3.2 计量器具的准确度检定计量器具的准确度检定是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根据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的规定,计量器具应经过检定机构的检定,以确保其准确度符合规定的要求。
并且,计量器具的使用者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检定,并在必要时进行维护和校准。
3.3 计量检定和认证计量检定和认证是对计量器具和计量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明确了计量检定和认证的程序和规范,规定了计量检定和认证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以确保计量工作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3.4 计量数据的管理计量数据的管理是计量工作的重要环节。
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规定了计量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使用的要求,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保密性,以及数据的追溯和可信度。
4. 创新亮点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创新亮点:4.1 强化监督和管理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更加明确了计量检定和认证的程序和要求,强化了对计量器具和计量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通过加强对计量检定和认证机构的监督,提高了计量工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文档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计量行为,保护计量活动的公平、公正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下简称《计量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计量行为应当符合计量法的规定,遵循科学、公正、准确、可追溯和合理经济的原则。
第三条计量单位应当依法设置,每一计量单位都应当有一个符号或者名称来代表它。
第二章计量单位第四条计量单位的设置应当依据国际计量单位制和我国实际情况,确保计量单位的科学性、统一性、规范性和便利性。
第三章计量器具第五条计量器具应当符合计量法的规定和国家的计量技术规范,具备计量特性,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创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须依法取得相应的计量器具创造、修理、销售、使用许可或者备案。
第四章计量检定第七条计量检定是指对计量器具进行检验、核准和检定合格等活动,以确保计量器具符合计量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可以在计量活动中使用。
第八条计量检定应当依法进行,检定结果应当真实、准确、可靠,保证计量结果的可追溯性。
第五章计量认证第九条计量认证是指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有关机构对计量能力进行的评定和认定活动。
第十条通过计量认证的计量机构才干够提供有关计量方面的证书和服务。
附件:1.计量单位国际计量单位制(简称国际单位制)2.计量技术规范3.计量器具创造、修理、销售、使用许可或者备案的申请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计量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文件,用于规范计量行为和计量活动。
2.计量单位:指用于计量的标准,是计量的基本要素之一,能够量度世界上各种物质和现象,并可对其进行互相比较和变换。
3.计量器具:指用于测量物理量的工具、装置或者仪器,根据计量原理和方法,将被测量的物理量转变为容易测量的形式。
【文档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基本原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计量行为的管理,促进计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维护计量活动的公正、公平和安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下简称《计量法》)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于1985年颁布施行,而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该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计量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2018年修订了计量法,旨在更好地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加计量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确保计量结果的真实可靠。
以下是该修订的主要内容:1. 守信用体制。
明确了计量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单位的守信用建设,建立根据计量信用等级的计量服务体系,并对存在失信行为的单位进行管理和处罚,以保证计量结果的真实可靠。
2. 计量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修订,强调了计量基础设施的目标和任务,包括提高计量标准、建设计量核心实验室、完善计量检测设备和设施、推广智能化计量等,以满足科技创新和生产需求。
3. 精密测试和标准化。
在原有法律框架下,强调了计量检测机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详细规定了监督检验机构的技术要求,并加强了标准化过程的贯彻执行。
4. 服务计量经济。
为了贯彻能够有效推动计量经济,修订了计量法规定,明确计量单位对生产和服务质量的作用,并强调计量检测机构对产品质量、环保、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性。
5. 活动化平台建设。
计量法修订进一步鼓励各地建立活动化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实验室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并推动计量人才培养和建设,促进国内和国际标准的统一和制定。
6. 对罚款和违法行为的量刑修改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修订。
2018年修订的计量法并不仅仅是文化层面的提高,更是实践与现实需求的反映,其主要原则是促进计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社会各界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计量,尊重科学精神,依法合规经营。
同时,各地政府也应当加强对计量行业的督导和管理,合理规划,走科学可持续发展之路。
季卫平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案(青市监处罚〔2022〕19号)

季卫平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案(青市监处罚〔2022〕19号)【主题分类】市场监管【发文案号】青市监处罚〔2022〕19号【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修订)312732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修订)312732220000【处罚日期】2022.04.18【处罚机关类型】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处罚机关】【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青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种类】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执法级别】区/县级【执法地域】青田县【处罚对象】季卫平【处罚对象分类】个人【更新时间】2022.07.28 17:24:19处罚名称季卫平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案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青市监处罚〔2022〕19号被处罚对象季卫平处罚结果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青市监处罚〔2022〕19号;案件名称:季卫平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案;被处罚对象名称:季卫平;被处罚单位法定代表人姓名:;主要违法事实:2022年04月08日,我局在检查中发现当事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之规定;行政处罚种类、依据:违反计量管理规定;行政处罚内容:责令当事人改正;罚款100元。
;行政处罚履行方式:处罚决定;行政处罚履行期限:;行政处罚机关名称:青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日期:2022-04-18处罚决定日2022-04-18期处罚机关【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青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北大法宝1985年创始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为法律人提供法律法规、司法案例、学术期刊等全类型法律知识服务。
计量法实施细则范文

计量法实施细则范文计量法是国家对计量事务进行管理,保证计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维护公平交易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法律。
为了贯彻计量法,落实各项规定,制定实施细则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计量国家基金、计量器具管理、计量检定、计量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计量国家基金的管理按照计量法的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计量国家基金,用于资助计量事业的发展和相关活动的开展。
计量国家基金的管理主要包括基金的筹集、使用、监督等方面。
具体措施如下:1. 基金的筹集(1)政府财政拨款。
各级政府应当按照一定比例拨款给计量国家基金,确保基金的正常运转。
(2)行业收费。
计量服务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提供计量服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相应费用,并将收费额全部或部分上缴给计量国家基金。
(3)其他筹资方式。
鼓励社会各界对计量事业进行捐赠,积极参与计量国家基金的筹集。
2. 基金的使用(1)资助计量事业发展。
计量国家基金的主要用途是资助计量科研、技术改造、仪器设备采购等计量事业的发展。
(2)支持相关活动。
计量国家基金还可以用于支持计量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计量器具的授权、计量检定机构的认可等相关活动。
3. 基金的监督(1)建立监督机制。
政府应当建立计量国家基金的监督机制,确保基金的使用情况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加强信息公开。
基金的使用情况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二、计量器具管理规定计量器具是计量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计量器具的管理是保证计量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
为此,制定计量器具管理规定是必要的。
1. 计量器具的选用计量器具的选用应当根据具体的计量任务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计量器具应当具备合适的准确度、测量范围和工作条件,能够满足计量目的的要求。
2. 计量器具的校准和检定(1)计量器具的校准。
计量器具应当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应当在有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记录和存档。
(2)计量器具的检定。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专项监督检查监管细则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专项监督检查监管细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专业计量站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细则。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经我市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二、检查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018年修正)(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年修正)(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 15 号)(四)《专业计量站管理办法》(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24号)三、检查方案和频次(一)抽取基数及比例。
根据《工商总局关于新形势下推进监管方式改革创新的意见》(工商企监字〔2016〕185号)关于“从检查对象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比例不低于总数的3%”的规定。
抽取基数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专项监督检查监管对象库主体,抽取比例为100%。
(二)抽查频次。
根据《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对同一市场主体的多个检查事项,原则上应一次性完成,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抽查,提高执法效能,降低市场主体成本”的规定,市场主体登记事项检查结合企业公示信息抽查一并进行。
除地方政府及上级机关有特别要求外,不进行专项抽查。
根据地方政府及上级机关特别要求开展专项抽查时,对同一市场主体的抽查检查,一年内不重复进行。
(三)抽取方式。
“双随机”抽取工作全程在安徽省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开展,省级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年度抽查工作计划抽取检查对象名单,由检查对象的登记机关或受托实施检查的市场监管部门从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中随机匹配检查人员,组织实施检查,各级自行发起的抽查计划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四、检查内容及方式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依据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考核规范》等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重点检查机构条件、环境条件、设备条件、人员条件、工作状态、记录报告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修正)
【法规类别】计量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8.03.19
【实施日期】2018.03.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1987年1月19日国务院批准1987年2月1日国家计量局发布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7年3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根据2018年3月19日《国务院关
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国家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制度。
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按照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国家有计划地发展计量事业,用现代计量技术装备各级计量检定机构,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学实验、国内外贸易以及人民的健康、安全提供计量保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第二章计量基准器具和计量标准器具
第四条计量基准器具(简称计量基准,下同)的使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国家鉴定合格;
(二)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三)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
(四)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符合上述条件的,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审批并颁发计量基准证书后,方可使用。
第五条非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拆卸、改装计量基准,或者自行中断其计量检定工作。
第六条计量基准的量值应当与国际上的量值保持一致。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有权废除技术水平落后或者工作状况不适应需要的计量基准。
第七条计量标准器具(简称计量标准,下同)的使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计量检定合格;
(二)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三)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
(四)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第八条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对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建立的本行政区域内最高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须向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其他等级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
经考核符合本细则第七条规定条件并取得考核合格证的,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计量行政部门审批颁发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后,方可使用。
第九条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建立的本部门各项最高计量标准,经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符合本细则第七条规定条件并取得考核合格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使用。
第十条企业、事业单位建立本单位各项最高计量标准,须向与其主管部门同级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
乡镇企业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
经考核符合本细则第七条规定条件并取得考核合格证的,企业、事业单位方可使用,并向其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计量检定
第十一条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主持考核该项计量标准的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周期检定。
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当地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当地不能检定的,向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第十二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配备与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相适应的计量检测设施,制定具体的检定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规定本单位管理的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及相应的检定周期,保证使用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定期检定。
第十三条计量检定工作应当符合经济合理、就地就近的原则,不受行政区划和部门管辖的限制。
第四章计量器具的制造和修理
第十四条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须在固定的场所从事
经营,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生产设施、检验条件、技术人员等,并满足安全要求。
第十五条凡制造在全国范围内从未生产过的计量器具新产品,必须经过定型鉴定。
定型鉴定合格后,应当履行型式批准手续,颁发证书。
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定型,而本单位未生产过的计量器具新产品,应当进行样机试验。
样机试验合格后,发给合格证书。
凡未经型式批准或者未取得样机试验合格证书的计量器具,不准生产。
第十六条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技术机构进行;样机试验由所在地方的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技术机构进行。
计量器具新产品的型式,由当地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批准。
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批准的型式,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作为全国通用型式。
第十七条申请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和样机试验的单位,应当提供新产品样机及有关技术文件、资料。
负责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和样机试验的单位,对申请单位提供的样机和技术文件、资料必须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