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项目建设方案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项目建设方案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项目建设方案白银鑫盛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三月1.建设目标通过中央补助与地方配套相结合的方式,完善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能力,积极推进基层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为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奠定基础,切实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总体能力与水平。

2.建设依据(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发〔2007〕37号)(3)《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发改投资〔2008〕639号)(4)《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112号)(5)《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7〕67号)(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3号)(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国办函〔2007〕2号)(8)《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61号)(9)《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环发〔2009〕156号)(10)《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15年)》(11)《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国发〔2007〕36号)(12)《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及其补充标准(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14)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地表水监测断面》(环发〔2003〕3号)(15)《关于印发〈2010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的通知》(环办〔2010〕1号)《2010年全国重金属监测能力建设仪器设备配置指南》(16)3.背景及现状我国基层县区地大面广,污染源众多,治理水平普遍偏低。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市污染源的外迁,基层广大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趋势日益明显,基层环境质量监测任务不断加重。

简析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简析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20
堕 』 !
墨 2 0 垦 1 4 年 第 3 期 _ 理 _ I 改 革 十 - 5 探 J J l I 索 刀 \
点监控企业1 9 1 家 ,废水 自动监测设备2 5 3 套 ,废气 键环节 :数据采集 、数据分析 、信息传输和预报预 自动监 测设备2 1 3 套 ,全部 与省监控 中心联 网上传 警 。针 对 以 上 环节 及 现 状 存 在 的 问题 ,提 出 以下 几
关键 词 :环境监测 ;预警体 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 : X 8 3 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4 — 1 1 6 8( 2 0 1 4) 0 3 — 0 0 2 0 — 0 3
0概述
位 的代 表性 ;立 足 环 境 监 测数 据 准 确 有 效 ,保 障 数
的国家和地方监测 网络已初具规模 。但 与发达地 区相 比云南省 的监测预警体 系建设还存在着 科研基础 薄弱 、专业 人才 匮乏 、数据综合 分析能力不强 等差距 。针对 这些 问题 ,建 议进一步优化环 境监测 网络 、加强环境监测 质量管
理 、推进 科研能力建设 、信 息化 建设 及数据研制等对 策。
改革与探索 I 云 2 0 南 1 4 年 斗 技 第 管 3 期 理
简析环境 监测预警体 系建设
杨晓曦 ,闫 琨 ,何字凡
昆明 6 5 0 0 3 4)
( 云南省环境监测 中心站 ,云南

要 : 构建先进 的环境监测 预警 体系是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和确保环境安全 的根本要求 。云南省 涵盖各环境要素
项 目相结合 的监测网络体 系。加快 自动监测设备数
不断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 ,提高应急处置能 据 联 网 ,加 强 1 3常 运行 维 护 ,确 保 数 据稳 定 传 输 ,

VOC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VOC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VOC在线监测管理系统背景介绍1、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源的种类日益增多,特别是化工区、工业集中区及周边环境,污染方式与生态破坏类型日趋复杂,环境污染负荷逐渐增加,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同时,随着公众环境意识逐渐增强,各类环境污染投诉纠纷日益频繁,因此对环境监测的种类、要求越来越高。

在“十二五”期间,政府着力打造以空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为主体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框架。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已经明确“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从目前环保部力推的“气,水,土三大战役”的初步效果来看,下一步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则是对于现有治理设施和治理手段的检验。

而对于三个领域治理效果的检验,依赖于全面有效的环境监测网络。

国务院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提出建设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根据调研大部分企业具备简单治理技术,即将生产车间内生产工艺所产生的VOCs污染物通过管道集气罩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以后进行排放,但园区内存在着有组织排放超标和无组织排放的问题,为督促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治理装置,减少无组织排放,建议园区部署网格化区域监控系统。

系统部署可提高各工业工园区污染源准确定位能力,同时快速直观的分析出污染源周边的相关信息,通过整合各类地理信息资源和环境保护业务资源,建立统一的环境信息资源数据库,将空间数据与动态监测数据、动态监管数据、政策法规数据等业务数据进行无缝衔接。

为管理者提供直观、高效、便捷的管理手段,提高环保业务管理能力,综合管理与分析的决策能力。

同时根据业务应用的不同,对数据进行横向的层次划分,通过应用人员层次的不同,对数据进行纵向的层次划分,明晰信息的脉络,方便数据的管理。

太原市环保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太原市环保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太原市环保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1.07.27•【字号】并环发[2011]124号•【施行日期】2011.07.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测正文太原市环保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并环发[2011]124号)各县(市)环保局、各直属分局: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七日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实施意见根据环保部《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的意见》(环发〔2010〕6号)的精神和全省2011年环境监测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依据《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发〔2007〕56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

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是提高环境保护整体能力的需要,是加强环境监控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环境监测工作适应环境管理要求的有效途径。

环境监测工作要不断提高监测数据和监测信息的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环境管理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在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中提高说清污染源状况的能力;在深化环境质量监测中提高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的能力;在做好应急和预警监测中提高说清潜在环境风险的能力。

国家环保部为了更好地推进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制定并印发了《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发〔2007〕56号),要求各级环保部门根据该建设标准的总体要求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我市要按照“功能建站”、“质量强站”、“分类指导”的原则,以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为核心,认真组织和落实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切实提高我市环境监测能力水平。

生态环境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991号建议的答复-

生态环境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991号建议的答复-

生态环境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991号建议的答复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991号建议的答复李海鹰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推动PM2.5与O3协同减排的建议”,由我部会同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办理。

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诚如您所言,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移动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机动车等移动源排放氮氧化物(NOX)已经占到全国NOX排放总量的60%左右,挥发性有机物占23%左右,这些污染物是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污染主要来源。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PM2.5源解析结果显示,机动车等移动源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城市PM2.5污染的重要来源,且其对污染的贡献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移动源污染治理将是“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重点和难点。

您提出的加严新车排放标准、淘汰老旧车辆、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强化油品质量监管以及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等建议,措施明确、针对性强,对于移动源环境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于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推动PM2.5与臭氧协同减排,近年来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持续加强机动车环保监管一是积极推进车辆排放标准升级。

为全面推进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我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等先后发布《关于调整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有关要求的公告》《关于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有关事宜的公告》,明确提出标准实施时间和相关要求。

目前,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已在全国全面实施,与国一排放标准相比污染物排放降低95%以上。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2020年版)》的通知-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2020年版)》的通知-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2020年版)》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2020年版)》的通知各区生态环境局,化工区管委会、临港地区管委会、长兴岛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市环境监测中心,各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备案机构,各重点排污单位,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上海市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实施方案》(沪委办〔2018〕19号)和《关于试点开展本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信用评价工作的通知》(沪环监测〔2019〕180号)的要求,继续推进本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我局对信用评价指标内容及其评分标准进行了优化,修订形成了《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2020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2020年版)2.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监管系统报告上传说明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020年3月3日附件1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2020年版)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四级指标详细内容评分标准指标项权重指标项指标项权重指标项权重1基本素质25基本情况4注册资本1//营业执照注册资本1000万元及以上,得1分;1000万元以下,得0.5分。

实验室面积3/实验室面积2000平米及以上,得3分;[500平米,2000平米),得2分;500平米以下,得1分。

资质能力8资质认定年限1///6年及以上,得1分;6年以下,得0.5分。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23•【字号】鲁政发[2012]47号•【施行日期】2012.1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鲁政发〔2012〕47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省政府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保障木材及林产品供给、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核心地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制定实施《规划》是落实国务院“要把林地与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林地保护”的重要举措。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统筹好林地资源的保护利用,积极构建全省林地“一张图”、调查监测“一盘棋”、森林资源“一套数”为基础的一体化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林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和森林保有量等主要指标,作为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要认真分解《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实各项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建立科学的监测、评估、统计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实现“绿色山东”、“生态山东”宏伟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山东省人民政府2012年11月23日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目录第一章林地保护利用形势分析第一节规划背景第二节林地资源现状第三节森林类别与结构第四节林地保护利用现状第五节规划的重要意义第二章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规划原则第三节规划依据第四节规划目标、指标第五节主要任务及措施第六节宏观调控第三章区域布局第一节区域划分第二节保护利用方向第四章林地保护第一节用途管制第二节分级管理第三节森林保护第四节林地增量第五节节约用地第五章林地利用第一节优化结构第二节保障重点第三节科学经营第四节持续利用第六章区域管理第一节主体功能区规划第二节区域差别管理第七章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第一节完善法规制度第二节完善规划体系第三节健全管理制度第四节保护利用林地第五节强化调节机制第六节加强基础建设第一章林地保护利用形势分析第一节规划背景2010年7月25日,国务院以国函〔2010〕69号文件批复了《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实施的意见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实施的意见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实施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4.16•【文号】环办[2013]38号•【施行日期】2013.04.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实施的意见(环办[2013]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机关各部门,各部属单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是党的十八大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的新要求。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环境保护人才队伍,是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

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实施,加强全国环保人才队伍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贯彻落实《规划》的重大意义《规划》经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审定,由我部牵头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编制和印发,是环保系统推进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贯彻落实《规划》是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要充分认识贯彻落实《规划》的重大意义,将推进《规划》落实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各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各部属单位要明确主管领导,落实责任主体,完善党委(党组)统一领导,人事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扎实推进《规划》任务的落实。

二、加强领导,强化《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环境保护部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研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才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安排部署;协调推进全国环保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研究拟定环保重要人才政策;定期组织召开环保人才工作会议,研究协调《规划》落实中的重要事项,交流人才工作经验做法;审批环保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人才称号的推荐和授予。

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20)解读

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20)解读

四、关于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
■ 工程质量
主要定量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涵义
2015年 目标值
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即将竣工交付使用时,按

1
大中型工程项目 一次性验收合格率
照有关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未经处理、修理、 返工即能一次综合试车和验收合格从而确保连
达到100%
续生产或正常使用的项目数占总项目数的比率。
◆ 质量发展主要目标
◆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 品牌建设重点措施 ◆ 标准化工作重点 ◆ 认证认可工作重点
◆ 提升检验检测能力
四、关于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质量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 强化法治、落实责任、加强教育、增强全社会质 量意识入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 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全面提高质量 管理水平,推动建设质量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又 好又快发展。
96%以上


国家有关部门依法组织对在国内生产、销售
3
产品质量国 家监督抽查 合格率
的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 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 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重点产品进 行有计划的抽样]检验,判定为质量合格的样
90%以上
品数量与全部抽查样品数的百分比。
四、关于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
质量发展纲要2010-2020
解读
兰州石化公司质量管理部
2012年3月
一、关于编制背景
鉴于《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已经到期, 编制新一轮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保证国家质量政策的 继承和发展十分必要。201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 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报国务院审批 的专项规划整体预案的通知》,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质量发展纲要》)列为“十二五” 期间报国务院审批的95个专项规划之一。质检总局会同发 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交通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人民 银行、国资委、工商总局、统计局、旅游局等14个部门共 同编制2011至2020年《质量发展纲要》,明确中长期质量 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要求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动员全社 会重视质量,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质量工作,提升质量水 平,建设质量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质量保障。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项目建设方案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项目建设方案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项目建设方案白银鑫盛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二◦一三年三月1.建设目标通过中央补助与地方配套相结合的方式,完善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能力,积极推进基层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为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奠定基础,切实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总体能力与水平。

2. 建设依据(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国发〔2005〕39 号)(2)《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发〔2007〕37 号)(3)《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发改投资〔2008〕639 号)(4)《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112 号)(5)《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7〕67 号)(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3 号)(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国办函〔2007〕 2 号)(8)《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61 号)(9)《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 年)》(环发〔2009〕156 号)(10)《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15 年)》(11)《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国发〔2007〕36 号)(12)《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及其补充标准(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14)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地表水监测断面》(环发〔2003〕3 号)(15)《关于印发〈2010 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的通知》(环办〔2010〕1 号)(16《)2010 年全国重金属监测能力建设仪器设备配置指南》3.背景及现状我国基层县区地大面广,污染源众多,治理水平普遍偏低。

新形势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新形势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新形势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随着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家日益重视环保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对环境监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监测环境差和监测设备状况及监测技术的滞后,与国家所要求的标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仍存在很大的问题。

本文以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作为切入点,试论述其监测管理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并提出当前新形势下应如何解决问题存在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引言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和生命,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保证。

为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障人类生命健康及安全,通过对环境进行监测,为进行环境管理和规划、控制污染源、治理污染等环境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这就是环境监测的主要目标。

为了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和体系,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能力,国家环保部门于2009年就开始展开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的专项行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相关环保部门和环境监测部门的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

到了2010年,国家再次出台了《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该纲要明确指出了加快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督体系,逐步完善相关监测要素的质量控制体系,促进实现环境监测全程序质量控制盒保证。

然而,根据目前的环境现状来看,环境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依然是政府和社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环境问题形势仍然很严峻,水土流失、河湖水被污染、生态遭破坏、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依然频频出现,节能减排仍需改善和提高,垃圾回收、处理再利用率比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

因此,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任重道远,实现可持续发展依然有待政府和社会及个人共同去努力。

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尽管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不断健全和完善,实现了统计质量控制(sqc)、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和全面质量管理(tqc)的目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能力也持续提升,提高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实现了全面监测质量管理,提升了监测工作质量和效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领域和覆盖面也得到不断拓展,目前已在空气废气、室内空气、地表水和废水、机动车排气、城市噪音污染和土壤及固体废弃物等各个领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qa/qc技术体系,对监测活动进行了规范和,实现了监测结果的可比性。

2024年环境监测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范文(5篇)

2024年环境监测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范文(5篇)

环境监测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一、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创建学习型监测队伍(一)我站坚持每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学习,以制度、规范为保障,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打造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敢拼搏、团结进取的环境监测队伍,增强我站的整体监测技术水平。

(二)上半年我站开展各类监测技术培训工作近____次,采取外培、内培及外派人员跟踪学习等方式,培训人次达到____人次,全面提升监测人员整体业务素质。

二、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三、以质量为核心,强化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一)完善质量体系运行,有效保障环境监测工作____年上半年,我站严格按质量体系的要求,认真开展日常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验证,确保监测工作质量。

上半年我站新制定____个仪器作业指导书及相关记录,并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修订,有力地保证了单位质量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并得到持续改进。

(二)强化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确保全程质量控制我站根据年初全年监测工作任务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全年质量控制方案,结合每次监测工作任务,下发针对性的监测工作任务通知单和质量控制措施通知单,保证对监测工作全程序进行质量控制,采取平行、加标、密码样等各项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监控,上半年使用密码样达到达____余支,监测人员均经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所有监测仪器、量具均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对监测报告及监测原始记录认真开展双三级审核制度,有力地保障了监测工作质量。

(三)精心准备上岗考核工作,提升监测业务水平____年上半年,我站针对上岗考核工作进行了精心准备,前期进行理论和操作的模拟考核。

上半年我站申请考核人员____人,____项,其中单位新增资质项目____项,考核项目涉及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降水、生物等类别共____项次,全站理论考试及现场操作考核均一次性全部通过。

有____人参加了空气自动站新增三个项目的上岗理论考核,均顺利通过。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转发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转发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转发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1.01.05•【字号】豫环办[2011]6号•【施行日期】2011.0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测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转发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豫环办〔2011〕6号)各省辖市环境保护局:为加快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努力适应环境保护发展形势的需要,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环发〔2009〕156号)和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转型发展纲要>的通知》(环办〔2009〕147号)精神,结合我省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需求,组织编制了《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纲要(2011-2015年)》,现转发给你们。

请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适合本级管理需求的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规划和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深化本级环境监测站的技术发展路线,更好地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二〇一一年一月五日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纲要(2011-2015年)为深入贯彻第六次河南省环保大会精神,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决定的实施意见》(豫政〔2006〕36号),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和探索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加快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步伐,特制定《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纲要(2011-2015年)》。

本纲要是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化环境监测技术,不断推进环境监测技术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为统领,以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和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为根本,认真贯彻全国“环境监测管理一盘棋、监测队伍上下一条龙、监测技术天地一体化”的战略思想,坚定“技术精、科研兴、管理强”的发展方向,形成“聚精会神抓业务,一心一意钻技术”的良好氛围,坚持监测科研为先导、监测业务为主导、监测技术为支撑的方针,以努力“说清环境污染源状况、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清环境潜在的风险”为中心任务,大力加强环境监测业务、技术、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建设,为引领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努力开创环境监测工作新局面。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103号--关于发布2010年度《国家先进污染防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103号--关于发布2010年度《国家先进污染防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103号--关于发布2010年度《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的公告(一)【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103号【失效依据】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39号――关于发布《2012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和《2012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的公告[失效]【发布部门】环境保护部【发布日期】2010.12.31【实施日期】2010.12.3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E0303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103号)关于发布2010年度《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的公告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精神,加快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引导环保产业发展,我部组织编制了2010年度《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以下简称《示范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以下简称《鼓励目录》)。

《示范名录》所列的新技术、新工艺在技术方法上具有创新性,技术指标具有先进性,已基本达到实际工程应用水平。

《鼓励目录》所列的技术是已经工程实践证明的成熟技术。

国家鼓励对《示范名录》中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工程示范和推广,对《鼓励目录》中的污染防治技术进行应用。

现将2010年度《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予以发布,请参照执行。

2009年发布的《国家先进污染治理示范技术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同时废止。

附件:1.2010年度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2.2010年度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附件一:2010年度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

加强环境监测工作,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加强环境监测工作,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加强环境监测工作,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周生贤【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监测》【年(卷),期】2007(023)004【摘要】刚才看了总站开发的两个系统的现场演示,我认为这完全符合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要求。

听了山峰同志的汇报,我认为总站的工作在总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总站领导班子带领全站人员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承担了一些重大项目的技术支撑。

比如水专项、宏观战略研究、污染源普查等,大家都看重监测总站,说明监测总站很重要。

对这几年来总站的工作应该加以充分的肯定。

我今天来主要是研究怎么支持总站工作的。

大家都知道,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新时期中国环保思路的一个重要内容。

突出一个重点、办好两件大事,这两件大事中的一件,就是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节能减排也要建立“三大体系”,其中就有“监测体系”。

【总页数】3页(P1-3)【作者】周生贤【作者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北京,100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相关文献】1.把握环境监测工作的三个层次——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 [J], 金华;杨桂华2.充分认识环境监测工作的战略地位全面推动我省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甘肃省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杰 [J],3.关亏印发《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 [J],4.周生贤在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建设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为推进环保历史性转变提供保障 [J], 将文5.加大环境监测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周生贤部长在2008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表(2024年版)》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表(2024年版)》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表(2024年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
•【公布日期】2024.09.03
•【文号】环办监测函〔2024〕310号
•【施行日期】2024.09.0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监测
正文
关于印发《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表(2024年
版)》的通知
环办监测函〔2024〕3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各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为落实《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加强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顶层设计,积极推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我部组织编制了《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表(2024年版)》,由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框架图和体系项目表构成。

现印发给你们,供开展新污染物调查监测、监督管理等工作参考。

可转发给有关技术单位,开展标准预研究工作。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24年9月3日。

积极探索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努力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积极探索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努力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积极探索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努力提高环境管理水

李清
【期刊名称】《环境保护》
【年(卷),期】2007(0)02A
【摘要】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提出环保工作要实现“三个转变”,努力构建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这是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和基础性的重大工程。

在国家环保总局的指导下,广东省围绕着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在构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总页数】2页(P46-47)
【关键词】环境管理水平;监测预警体系;国家环保总局;环保工作;监督体系;环境执法;环保事业;广东省
【作者】李清
【作者单位】广东省环境保护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2
【相关文献】
1.浅谈市、县一级环境监测部门如何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J], 胡卉
2.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国家环境安全的需要 [J], 王忠伟
3.加强环境监测工作,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J], 周生贤
4.充分认识环境监测工作的战略地位全面推动我省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甘肃省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杰 [J],
5.周生贤在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建设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为推进环保历史性转变提供保障 [J], 将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发《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为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加快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推进环境监测的历史性转型,我部组织编制了《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 010—2020年)》。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主题词:环保监测预警纲要通知抄送:机关各部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各环保督查中心。

附件: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环境保护部二○○九年十二月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指为服务于环境保护工作大局,组织实施环境监测活动,建立的一套先进、完整和符合国情的环境监测法规制度、业务管理、基础能力、技术标准和人才保障综合体系。

核心任务是说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说清污染源排放状况、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未来十年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强化组织实施,全面提升环境监测的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制定本建设纲要。

一、形势与需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环境保护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了大量科学、准确、及时的监测信息,为维护国家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近10年来,环境监测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监测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目前依托各类环境监测网的分级业务管理模式基本形成,以自动监测为基础的常规指标监测技术装备体系初具规模,建立了440多种国家环境监测技术标准与规范、230多种国家环境标准样品,以及数百种部门和行业的技术方法标准,每年发布多种环境监测报告,环保系统已建成2399个环境监测站,拥有近5万人的环境监测队伍。

环境监测事业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深化发展和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基础。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环境监测长期滞后于环境管理发展的需求,环境监测管理相对薄弱,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和支撑性地位还不牢固,环境监测本身仍存在网络体系不完善、技术装备能力不足、技术与方法不完备、质量管理体系亟待提高、专业人才队伍匮乏以及环境监测信息统一发布平台尚未建立等一系列问题。

加快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既是环境监测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环保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的迫切要求。

环境监测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是各级人民政府履行环境监督职能、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强调“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趋势,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

如果常规环境监测工作滞后,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不全面、不准确,就无法准确判断和科学预测环境形势,无法准确核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科学判断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

如果预警监测工作滞后,不清楚环境安全隐患所在,就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态安全的突出环境问题。

如果应急监测工作滞后,就可能丧失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最好时机,应急工作就会无的放矢。

总之,如果环境监测工作滞后,环境保护和环境监管工作就难以实现“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的目标,环保工作就会出现偏差并陷于被动,环保事业的发展就难以顺利实现历史性转变。

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就是总结松花江水污染等环境污染事件经验教训,立足我国环境监管和环境监测面临的严峻形势,审时度势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进一步明确了环保工作目标,为加快推进环境监测事业定位与转型指明了方向。

新的形势、新的挑战为新时期的环境监测工作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环境监测工作要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在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中发挥先锋作用,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必须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按照环保部的战略部署,以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和战略手段,以更加宽广的眼界准确把握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完善体制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提升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能力水平,开创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统领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紧紧围绕环境保护工作大局,以法规制度为基石,以规划计划为先导,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数据质量为生命,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强化环境质量监督考核,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法制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科学监测,促进科学管理,形成面向长远、联动响应、布局合理、装备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能力。

(二)建设原则。

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远近结合、适度超前,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建设原则。

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满足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区的环境管理需求,充分利用中央与地方两个资源,坚持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在现有监测软件、硬件基础能力整合、集成、改造和提高的基础上,加强环境监测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

国家引导和地方负责相结合,促进形成环境监测基础能力设施建设的合理布局。

积极促进新技术、新设备等先进的科技成果在环境监测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加强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与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与重大科技突破相互促进,全面支撑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三)建设目标。

到2020年,在国家环境宏观战略规划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全面改善我国环境监测网络、技术装备、人才队伍等方面薄弱的状况,重点区域流域具备前瞻性和战略性监测预警评价能力,支撑环境监测发展的基础得到有效巩固,环境质量监管能力显著提升,全面实现环境监测管理和技术体系的定位、转型和发展。

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说清污染物排放情况,对突发环境事件和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有效预警与响应,形成监测管理全国一盘棋、监测队伍上下一条龙和监测网络天地一体化的现代化环境监测格局,建成满足环境管理需求、具有全局性和基础性公共服务能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三、加强环境质量监督管理(一)强化环境质量监督考核机制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的环境监测事权,落实地方政府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制;强化国家对地方环境质量监督职能,评估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绩效。

明确环境质量考核目标,加快建立各级地方政府环境质量监督机制,将环境质量作为环境保护目标考核、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重要依据。

(二)促进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大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力度,定期发布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和监督考核结果。

指导和监督相关部门负责的资源监测活动中涉及的环境质量监测活动,促进各部门环境监测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构建和谐统一的环境监测格局。

(三)优化环境监测网环境保护部负责建设国家环境监测网。

建设包括城市空气质量、区域环境质量、空气质量背景和重点流域、重要水体等相关环境要素监测点位,保障监测网络高效运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地方环境监测网。

国家环境监测网和地方环境监测网承担环境空气、酸沉降、沙尘暴、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土壤、生态、生物、噪声、振动、光、热、电离辐射、电磁辐射、污染源等监测任务,网络间信息共享,逐步开展履行国际公约的相关环境监测。

优化调整环境监测网。

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基本形成覆盖主要环境要素、覆盖主要城镇和农村地区、覆盖重点流域和水体、覆盖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污染物指标的监测网络架构,重点敏感区域流域考虑增加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污染物监测,力争“十二五”末开展生态和土壤例行监测。

加快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建设。

充分依托基础性、前沿性应用领域的创新技术,推进环境卫星后续星工程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进一步拓展卫星影像和数据的综合应用领域,充分发挥卫星在水体富营养化、秸杆焚烧、沙尘暴、灰霾、赤潮等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及时跟踪航空、雷达、传感和网络通讯等行业新技术成果,形成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

四、完善环境监测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一)加快环境监测法规体系建设依法开展和管理环境监测工作。

加快环境监测法制化进程,制定并贯彻《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加快出台与其配套的职业资格、机构资格、监测专用设备监管等方面实施细则和相关办法,推进环境监测的统一管理。

(二)完善环境监测相关制度建立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实行环境监测月报、季报和年报。

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编制相关环境监测报告,各级环保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科学、规范、全面、准确,及时报告环境监测结果和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

依法建立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制度,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发布。

依托环保电子政务专网,建设环境监测信息分发系统,及时向社会发布环境监测数据和报告,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环境监测数据分级存贮、部门和地方共享、依法统一发布的信息网络平台。

¬逐步完善环境监测网络长效运行保障制度。

建立环境监测活动的统一标识管理制度,¬¬建立监测点位(断面)管理等相关办法,保证各级环境监测工作正常稳定运行。

建立健全污染源稳定运行达标保障制度。

建立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审核和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制度,逐步探索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市场退出制度,建立监督性监测数据信息发布制度。

五、深化环境监测业务管理体系建设(一)深化环境质量监测国家环境空气监测基本覆盖东、中部地区的建制县,西部地区的建制市,国家地表水监测基本覆盖全国重点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重点湖库、近海海域和跨国界河流。

进一步加强省界断面、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站建设,重点做好反映城市、区域和环境背景的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逐步在县级城市推进空气质量监测,进一步扩大酸沉降监测覆盖范围。

力争“十二五”末,环境质量监测业务领域和监测指标实现“两个全覆盖”。

推动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联动监测。

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为重点,辽宁中部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武汉周边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等区域加快推进开展空气质量的联合监测。

鼓励在条件成熟的区域监测指标率先全部覆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逐步开展PM2.5、臭氧、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汞等项指标例行监测。

强化重点流域地表水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监测。

继续做好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结合流域污染特征,选择重要断面补充生物毒性、重金属、POPS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